2021年為什么新增37個專業,今年參加高考的同學們注意啦,有不少小伙伴們都被推薦過今年的新增專業,不過也有小伙伴們好奇,為什么會新增37個本科專業呢?接下來和小編一起看看“新增37個本科專業”的詳情。
2021年為什么新增37個專業
新增37個專業,高考志愿填報傳遞給我們什么樣的信息?
高考成績陸續放榜,各省分數線也緊跟其后,接下來就是萬千學子家庭重點關注的志愿填報了。盡管擇校、選專業的任務集中在高考放榜之后,但考生和家長們的志愿填報計劃早在考前便提前升溫,足以見得大家的熱切程度。而今年新增的37個專業,勢必成為考生和家長們的目光聚焦處。
今年三月,教育部公布了2020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據統計,今年共新增了37個本科專業,共有43所高校通過了新增專業的審批。
新增的這37個專業,向我們傳遞了什么樣的信息呢?
01 “智能化”趨勢明顯
近10個新增專業都與人工智能息息相關。
例如工學新增智能交互設計、智能測控工程、智能工程與創意設計、智能交通等專業,農學新增智慧牧業科學與工程專業,醫學新增智能影像工程專業……這些專業一部分是伴隨人工智能相關產業發展新誕生的專業,另一部分則是結合人工智能技術進行全新升級,以順應時代發展新要求。可見我國教育在大力加強智能技術研究的基礎上,更加重視實踐意義。
而在今年5月,教育部公布了首批未來技術學院名單,包括清華北大等 12 所一流大學榜上提名。教育部表示:“在未來幾年內,全國將繼續建設 20 至 30 個未來技術學院。專業將瞄準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科學、生命健康等相關領域,未來技術學院將前瞻性的服務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健康中國等重大國家戰略需求。“
面對這樣的時代和教育趨勢,孩子從小親近人工智能至關重要。人工智能時代將淘汰大量傳統勞動力,新型勞動力才能適智能時代的要求。從長遠角度思考,只有率先變革我們的教育模式,才能應對智能時代對人才的技能需求。
要想讓孩子們成為人工智能時代原住民和未來社會的主人,從小親近人工智能,學會與人工智能相融共生、通力協作就變得非常重要。而機器人編程教育則是潛移默化培養孩子們AIQ(人工智能能力指數)最為行之有效的方法。
機器人編程教育啟發式教育孩子在做中學,玩中學,互動討論,能很好地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和效率。一個高效學習、終身學習的人,既能實現對本專業的深度挖掘,也具備隨機應變能力,從而適應極速變化的智能社會。
而且在學習機器人編程的過程中,孩子們會接觸到很多結構豐富、功能多變的智能教具,智能教具+軟件編程的訓練方式有益于培養孩子們動手思考的能力。同時,智能化教學場景能幫助孩子們提前熟悉人工智能時代的學習環境,增強對互聯網的敏感度。
02 學科交叉突出、實踐性強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密碼科學與技術專業。
該專業融合了密碼算法與協議、人工智能安全、大數據隱私保護、區塊鏈密碼應用、抗量子計算密碼等多門學科的知識內容,結合各個高校的學科特色,致力于推動密碼技術在我國金融行業和國家重要信息系統方面的應用。
關于這門新增的本科密碼科學與技術專業,北京郵電大學教授信息安全中心主任、中國密碼學會常務理事楊義先表示,密碼科學不僅要求學生學習基本的理論知識,還要具有一定的工程思維,考慮到實用性。
這種教育理念一直以來就是STEAM教育所倡導的,作為由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藝術(Art)、數學(Mathematics)這五個學科共同構成的跨學科教育,有別于傳統的單學科、重書本知識的教育方式,它強調的是跨學科和實踐性。
STEAM教育可以培養孩子動手技能和多樣化的思維角度,在不同的思維方式中交互運用各種知識和技能。在實踐他們生活相關的項目中,在知識的相互的碰撞中,實現深層次的學習、理解性學習,可以說是真正培養到了孩子各個方面的技能與認識。
高考志愿填報之際,新增熱門專業、高校招生簡章和培養計劃中蘊藏著當下最新的教育發展趨勢,我們能做的就是解讀這些信息,找準未來教育的方向,從智能化、跨學科和實踐化入手,培養孩子的科學素養與計算思維,使孩子從容面對未來的種種挑戰。
以上是有關2021年為什么新增37個專業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伙伴們有所幫助,想要了解更多資訊,請繼續關注可圈可點網站。
【2021年為什么新增37個專業 2021高考新增37個專業名單】相關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