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報告不再是罕見的東西,多數報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發生后撰寫的。寫報告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報告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小學語文一級教師述職報告簡短篇一
一、教育理論方面
新課程的理念就是改變傳統教學中的灌輸式的教學方式,給學生更多的思考空間,在教學過程多方面的能力,比如學生動手能力、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更多的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而不是將學生培養成只是為了考試而考試的人才。要做到這些方面,必須要我們學習相關的教育知識和本學科的知識,從而將新課改的理念融入到本學科中來。所以自己經常閱讀相關的報刊雜志、通過上網瀏覽最新的教育理念,用新的教學理念和新的教學方法來使自己始終能夠擁有新鮮的血液。努力通過自己的課堂教學使學生學得輕松,學有所得,真正成為了學生心目中學習的引導者。
二、道德修養方面
作為一名老師,不僅僅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引導者,更是學生人品學習的楷模。做到尊重學生,不對學生偏見,重視他們提出的意見,而不是高高在上,課堂上是師生,生活中是朋友,對學生的信任,從而也使他們信任自己,這樣就能有助于教學的進行。在教學過程的知識水平,同時也要注重學生道德修養的提高,所以,我自己先學會怎樣快樂的學習、生活,從我做起,而不是說一套做另一套,嚴格要求自己的行為,這樣,學生才會從我這學到一些他們所需要的;同時,自己也時時刻刻關心國家大事,了解時事,擁護黨的各項方針和政策,盡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三、教學能力方面
在教學中,立足于學生,從學生出發,成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指導者、推動者、引導者,努力發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注重對自身教育行為的反思和實踐,提高教學質量斐斐,課件園,做一個有思想的新形勢下的教師。
1、加強師德師風的修養,形成高尚的人格,有一顆進取的心。要熱愛學生,對學生有博愛之心,要以誠相待,要寬容和有強烈的責任感。
2、在教學過程中認真研究教材,立足于學生的角度來研究教材,積極備課,認真上好每一堂課,及時做好課后反思,總結出自己教學中的不足之處并加以改正。
3、在教學方式中繼續探索生活化、情境化的創設方法,掌握生活化、情境化的課堂教學風格。從而豐富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個學期的學習很快就結束了,我會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不斷學習,以適應現在教學的需要,讓孩子們學到更全面的知識。
小學語文一級教師述職報告簡短篇二
一年級孩子活潑好動,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保持時間短,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必須有效的組織課堂教學。組織好課堂教學是上好一堂課的重要保證,是衡量一節課成功與否的重要標準,課堂教學組織的好壞直接影響教學任務。
一、激發學生興趣,吸引學生注意力
大家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由此可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學習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一年級的學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他們剛剛踏入校園進行正規化的學習。先把規矩給他們定下來,賞罰要分明,利用好前半節課,后半節課可以做練習或者游戲,不要把教學內容安排的過多,以免學生疲憊不堪,不僅沒學到你意想中的知識,還使他們在下一節課中降低了學習的積極性。利用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二、課堂形式靈活多變,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
課堂形式單一,很容易造成學生身心疲勞,從而轉移注意力。針對這一現象,我們要想方設法設計靈活多變的教學活動。同時還要要求一年級教師要有較強的應變能力和課堂控制能力:一年級學生年紀小,自我控制力差,情緒易激動,即使是一點小事也往往讓他們興奮半天,其行為突出表現為:拍桌子、砸筆盒、大呼小叫、拍手、離開座位跳躍等,所以教師要在突發事件剛出現苗頭時,就及時給予轉化或制止。然后,我們需要的是足夠的耐心要有足夠的耐心、細心,讓孩子知道你要他們做什么,怎么做,先怎樣再怎樣,哪怕是放幾個學具,放哪兒,怎么放,都要說清楚。一開始的細致對以后的教學會非常有用。
三、老師講課時要使用兒童化語言
一年級孩子不同于大學生,只要老師講清要求就行,他們自制里差,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做事憑興趣。比如做連線題,如果老師說讓我們來做個“找朋友”的游戲好不好?學生一聽肯定會感興趣。如果哪個學生找錯了或還沒有找到朋友,老師說:“哪個小朋友愿意幫幫他?”學生聽了覺得很親切,他們很喜歡聽這種語氣,老師用這種兒童的語氣跟學生說話,才能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總之,一定得蹲下與孩子們說話。
四、及時的表揚和鼓勵,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每個學生都希望自己在老師眼中是最好的,一年級的孩子也不例外,最喜歡聽到老師的表揚,一聽到表揚就會有更好的表現。在課堂中,教師要及時表揚守紀律的學生,使其他同學受到感染。組織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能否吸引學生是上好一堂課的先決條件,教師只有在教學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素養,不斷實踐總結,才能更好地駕馭課堂,達到最優最佳的教學效果。
教師述職報告4
小學語文一級教師述職報告簡短篇三
本學期我擔任了小學x年級的教學工作,已有18年沒有教小學一年級了,因今年我校教師減員,這屆入學兒童中有幾個素質較差的學生,因為難以提高教學質量等諸多原因,教師們都不敢理解這個班,我自這班的語文教學任務承擔下來,作為我的“試驗田”進行細心耕耘,下面做一個總結:
一、運用新課標理念
在教學中,認真學習《小學語文新課標》理念,根據新課標精神和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真制定“語文教學計劃”,做到教學有目標,有方法,有反思。透過學習和實際教學,我了解到這個階段的兒童感性多于理性,對于外界事物,側重于主觀認識。為此,在教學中,我一向用童化的語言和形象生動的直觀事物來指導教學,讓學生能迅速理解知識。把孩子當成朋友,當成相互學習的伙伴兒,讓孩子們感受到老師的親切和關懷,明白老師就是他們賴以信任的朋友。
二、習慣養成重于一切
一年級的學生可塑性強,有人說他們是“一張白紙”,看教師怎樣在這張白紙上落墨。因此,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教學工作中的首要任務。
1、課前準備,要求學生上課前,要把上課的書、本、文具準備好,不要上課了再手忙腳亂的掏書包。課前,還要把鉛筆削好,把鉛筆屑扔到垃圾桶里,養成有備無患,講究衛生的好習慣。
2、上課起立時,要整齊站好,一切服從指揮,落座時,要全心身地投入到學習中去,不要左顧右盼、交頭接耳說話,培養學生遵守紀律的習慣。
3、做到“三個一”,胸離座一拳,眼離書一尺,筆尖離手指一寸。養成良好的讀書、寫字習慣。
4、回答問題時,要大膽發言。聲音要洪亮,要用普通話,要“因為、所以”把問題說明白、講清楚。別人回答問題時,要注意聽,當別人回答完畢時,能夠補充自己的觀點,不能打斷別人的發言,更不能三心二意,好像與自己沒有關系似的。
三、教給學生學習方法
此刻的一年級學生,較前些年的學生識字量和認識問題、理解問題的潛力相對提高了很多,教師應適時的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更能幫忙學生提高識字量和理解寫作的水平。一年級的主要任務就是學會拼音和識字。在學拼音時運用形象的教學幫忙學生認識拼音,如:l像什么?n想什么?在識字時,運用古代的造字法幫忙學生識字。提前教會學生查字典,運用字典學習拼音、字詞。
學完拼音后,讓學生用寫日記的方式學習寫作,想什么寫什么?拼音、漢字都能夠。一學期末,大部分學生能寫出100多字通順易懂的所見所聞了!
四、培養學生相互學習的習慣
在日常教學中,把學生分成了若干個學習小組,一般前后桌。讓他們相互學習、相互討論、取長補短,輪流做組長,充分發揮每個小組成員的作用。另外,我把班上一半兒的好學生任命為“小教師”,讓他們發揮學習好的帶頭作用,隨時監督、幫忙他帶的學生學習,效果很好。
透過一學期的教學,我開始摸索到了一點兒低年級教學的方法,期末語文綜合考試,學生的成績到達了計劃的目標。下學期繼續探索、實驗,總結出適合自己特點的教學方法來。
教師述職報告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