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又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教案中班篇一
1、制作“心心相印卡”,借以表達對來自媽媽的關懷的感受以及自己能為媽媽做的事情。
2、感受母子間的親情。
3、培養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4、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1、與幼兒共同商議決定為媽媽制作一張“心心相印卡”(正面是孩子印象最深的一件媽媽關愛自己的事,反面是孩子最想為媽媽做的一件事)。
2、范例“心心相印卡”一張,心形卡片、油畫棒人手一份,彩色穗子若干。
1、組織幼兒觀察“心心相印卡”。
師:請你們仔細看看,我的卡片上畫的是什么。
幼:媽媽在為孩子燒飯。
師:我們再來欣賞一下,反面是什么呢?
幼:是孩子在端水給媽媽喝。
師:這時候媽媽臉上的表情是怎么樣的?
幼:媽媽笑了,笑得很開心。
……
師:你們知道這張卡片為什么要做成心形而且是雙面的嗎?
幼:因為媽媽很愛孩子,孩子也愛媽媽。
師:這張卡片一面代表媽媽愛孩子的心,另一面代表孩子愛媽媽的心,我們就將它取名為“心心相印卡”,好嗎?
2、幼兒交流各自的構想。
師:等會兒我們也要來做這張卡。請你們先想一想、說一說你會在卡片兩面分別畫上什么。
(很多幼兒積極地表達了自己的構想,他們有的想畫為媽媽疊衣服。有的想畫幫媽媽擦地,還有的想畫為媽媽捶背捶腿,等等。)
3、幼兒制作賀卡。教師提醒幼兒想好自己要畫什么,突出主要內容,并注意布局。
4、繼續為“親親媽媽愛心盒”添加“愛”。
師:我們把賀卡悄悄地藏在盒子里,先不要告訴媽媽,等到母親節那天再送給媽媽,給媽媽一個驚喜,好嗎?這可是我們的秘密。
1、商量并制作母親節活動海報。
2、組織孩子們在舞蹈房布置活動環境。
3、幼兒分工,準備參加母親節慶祝活動。
此次活動圓滿結束!活動前我為幼兒創設了寬松自由的活動氛圍,讓幼兒在寬松自由的氛圍中輕松獲得鍛煉與提高?;顒舆^程中,幼兒表現的積極主動,都能用較完整的語言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并能主動與同伴交流。
幼兒園教案中班篇二
小小郵遞員
1、學習單詞postman及短語he is a postman.
2、學會其讀音及意義。
3、讓孩子們對英語學習產生興趣。
1、郵遞員圖片、信、小兔形象。
2、英語磁帶。
一、問候
二、熱身運動:數來寶
三、導入:小朋友今天很開心對不對,可是,有一個可愛的小伙伴它今天就很傷心,來,我們看看是誰呢?
配班教師扮小白兔,手里拿著一封信,難過的說:“我媽媽去外地出差了,我好想她,我給媽媽寫了一封信,可是誰能幫我送信呢?嗚……”
t:小白兔不要哭,你看,周圍有這么多小朋友幫你想辦法。
c:讓郵遞員叔叔幫你送信。
t:展示掛圖,he is a postman。please follow me:“postman”。
c:postman。
t:a postman。
c:a postman。
t:he is a postman。
c:he is a postman。
t:well,“postman”what is mean?
c:郵遞員。
t:我是郵遞員怎么說?(i am……)
c:i am a postman。
t:ok,let’s ask him“who are you?”
c:who are you?
四、game。
小朋友輪流送信,并用英語進行交流。
幼兒園教案中班篇三
1、體驗詩歌活潑、愉快的童趣,感受小動物們躲雨時的有趣情景。
2、理解詩歌的內容,嘗試歸納出詩歌的句式,并進行添畫仿編。
3、能大膽、主動地進行情景表演,發音洪亮、清楚;能表現出不同動物和人物的聲音、動作、表情。
1、經驗準備:帶領幼兒在小雨中玩耍,觀察小動物在雨中的活動。
2、環境材料準備:操作卡第21、22頁,詩歌《下雨啦》cd關盤,頭飾(小、小青蛙、小蟲)。
一、激發幼兒欣賞的興趣。
播放錄音,引領兒童進入情景。
二、欣賞詩歌,理解詩歌內容,掌握詩歌的句式。
1、看圖欣賞詩歌。
詩歌里有哪些小動物?下雨了,它們怎么辦?
2、朗誦詩歌。
(1) 結合操作卡,跟著老師或錄音朗誦,熟悉詩歌。
(2) 幼兒自編動作朗誦詩歌。
注意發準字音:蘑菇(mò gu)、傘(sǎn)、撐(chēng)。
(3) 幼兒分角色表演詩歌。
三、分析詩句格式。
1、 引導幼兒討論。
提問:找出每段詩句中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 歸納出詩歌句式:
×躲在××下,它說:××就是我的傘。
四、嘗試仿編、添畫詩歌。
1、 讓幼兒將仿編的詩句內容添畫在操作卡第22頁上,并用詩歌句式朗誦,請家長幫忙將文字內容記錄下來。
2、 個別或小組朗誦展示自己仿編的詩句。
附:詩歌
下雨啦
下雨啦!下雨啦!
小躲在大蘑菇下,
它說:蘑菇就是我的傘。
下雨啦!下雨啦!
小青蛙躲在大荷葉下,
它說:荷葉就是我的傘。
下雨啦!下雨啦!
笑蟲子躲在大樹葉下,
它說:樹葉就是我的傘。
下雨啦!下雨啦!
小弟弟,快過來,
讓我為你撐起一把小花傘。
幼兒園教案中班篇四
樹是兒童生活中熟知的事物,本課以此為題材,對兒童進行初步的立體造型練習。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創設“為小鳥建新家”的生動情境導入新課,并以此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引發學生的好奇心與豐富的情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創作欲望。學生在生動有趣、輕松快樂的氛圍中,充分體驗美術創作活動的樂趣與成功感。學生不僅學會了用廢棄物品做“小樹”的方法,而且培養了他們愛護樹木、愛護大自然,以及創造美好生活的愿望與能力。
1、利用廢棄材料(舊掛歷紙、卷筒紙芯、礦泉水瓶等)制作立體的樹。
2、了解樹的基本結構,以及幾種常見樹的外形特點。
3、激發學生愛護樹木、愛護環境的美好情感。
指導學生利用廢棄物品制作各種立體造型的小樹。
學生: 1 、觀察各種樹的外形特點。
2 、收集生活中的廢棄物品(舊掛歷紙、卷筒紙芯、礦泉水瓶等)。
3 、剪刀、雙面膠、竹簽。
4 、用紙袋裝好的“小鳥”(課前發給學生,每人一只,評價時用。)
教師: 1 、多媒體課件
2 、廢棄物品(舊掛歷紙、卷筒紙芯、礦泉水瓶等)。
3 、制作好的示范作品(不同立體造型的“小樹”)
4 、用泡沫塑料制作的場景(展示作品用)
5 、竹簽、剪刀、雙面膠
六人一小組,共六組。
一課時( 40 分鐘)
1 、師:小朋友,老師要帶你們去一個地方,請看,(伴隨優美的音樂,展示課件。)在一片美麗的小樹林里,住著許多快樂的小鳥……
2 、課件演示動畫:一片美麗的小樹林,許多小鳥在林間飛舞、歌唱……(鏡頭推近,特寫:一棵大樹上有一個鳥窩,里面住著鳥媽媽和三只小鳥。)鳥媽媽對小鳥們說:“孩子們,你們都已經長大了,該有自己的家了!”小鳥們聽了說:“媽媽,我們要建自己的新家,一定要找一個比這里還要美的地方。”
3 、師:小朋友,你們都聽見了嗎?你們愿意讓這些可愛的小鳥到我們這兒來建新家嗎?
4 、師:咦!我們這不是有一大片空地嗎,(走到課前準備好的場景前)哎呀!怎么是這個樣子,到處是人們扔掉的廢品,一棵小樹也沒有,小鳥會來嗎?我們該怎么辦呢?(種樹)
5 、師:對,我們要種樹,把這片荒地變成一片小樹林,小朋友,那你們準備種些什么樹呢?它們長得什么樣子?先在小組里跟小伙伴們說一說。
6 、學生在小組里進行交流。
7 、師:誰來說給大家聽。
8 、請幾位學生說說自己想種什么樹?它們都長得什么樣子?并用肢體語言學一學。
9 、根據學生的回答,利用課件逐個展示出各種造型的樹。
1 、(指著場景上的廢棄物品)師:小朋友,讓我們來想想,這些廢棄物品能變成一棵棵小樹嗎?
2 、師:(舉起一個礦泉水瓶)這個能變成小樹的什么?(樹干)
3 、師:有了樹干,小樹還缺什么?(樹枝、樹葉)
4 、師:樹干上部的樹枝和樹葉叫做樹寇,我們用什么來做樹寇呢?(拿起一張掛歷紙)這個行嗎?讓我們來試一試。
5 、把掛歷紙剪成條狀,用雙面膠貼在“樹干”上。
6 、(舉起做好的“小樹”)師:瞧,在小朋友的指導下,一棵小樹就做好了!老師這兒還有幾棵小樹,讓我們來看看,它們是用什么做的。
7 、出示用不同的廢棄材料制作的幾種造型各異的小樹,讓學生欣賞、觀察。(教師可做提示)
8 、師:現在,老師把這幾棵小樹種好,(把做好的幾棵小樹用竹簽固定在場景上,讓學生觀察“種”小樹的方法。)
9 、師:小朋友,你們愿意用身邊的這些廢棄物品(指著每個小組的桌上準備好的一袋廢棄物品)變各種各樣的小樹,在這塊空地上為小鳥們種上嗎?
10 、師:小朋友,現在我們來齊動手,讓小樹快快長起來吧?。ㄕn件出示課題-“小樹快快長”)
11 、伴隨著“小松樹”的伴奏音樂,師生同共制作小樹。(鼓勵學生制作出與老師做的不一樣的“樹”。)
1 、(課件播放鳥鳴聲)師:小朋友聽見了什么聲音?小鳥們快飛到我們這兒來了!小朋友,趕緊把你們的小樹種好,合成一片大樹林,讓更多的小鳥到我們這來建新家!
2 、師:看,小鳥來了!讓他們看看我們種的這片樹林。
3 、課件展示動畫:許多小鳥在空中飛,突然,他們睜大了眼睛說:“哇!這片樹林太美了!我們就到這兒安家吧!”,小鳥們伴隨著歡快的音樂,高興地在空中跳起了舞。
4 、師:看,鳥兒們高興得跳起了舞,小朋友,讓我們一起來分享鳥兒們的快樂,也跳起來吧!
5 、師生共舞
6 、(樂聲止)師:好,現在請小朋友打開老師課前發給你們的小紙袋,看看里面有什么?(小鳥)假如你是一只可愛的小鳥,你想在哪棵小樹上安家(手指師生共建的“樹林”),就把小鳥貼在這棵小樹上。
7 、學生把“小鳥”貼到自己喜歡的小樹上。
8 、請學生說一說:你為什么選這棵小樹?它哪里漂亮?
9 、教師對有特色的小樹給予表揚,對沒有小鳥的小樹給予鼓勵。
1、師:小朋友真棒!你們用自己的巧手,變廢品為寶貝,這“寶貝”就是這一棵棵小樹。樹不僅是小鳥的家,而且可以美化環境,這片草地現在不是變得更美了嗎?小朋友,那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小樹呢?(愛護樹木)
2、師:愛護樹木,不但是愛護了小鳥的家,更是愛護了我們自己的家,小朋友,你們說對嗎?!
3、師:現在正是春天,樹木抽出了嫩嫩的枝,長出了綠綠的葉,小朋友,讓我們象小鳥一樣,飛到校園里,飛到大自然中去看看它們吧!
4、老師帶著學生“飛”出了教室…… (南昌市羊子巷小學 郭晨茹 )
幼兒園教案中班篇五
1、操作活動感知水的容量與音高,容量多少與數字大小的對應關系。
2、引發幼兒探究的興趣。
五個標有高低不同刻度的玻璃杯子,敲擊用小棒。5人一組,每組一套。一些備用的玻璃杯。
一、敲空瓶
老師請來了五只玻璃杯子,它們要和我們一起做游戲,看誰最仔細,最會動腦筋。1老師用小棒敲擊五只空的玻璃杯,問:每只杯子敲擊后發出的聲音是一樣的嗎?
2、再次實驗,用小棒分別敲擊杯身、杯口,問:敲擊杯子同一部位后發出的聲音是一樣的嗎?
:用小棒敲擊空杯子的同一部位,發出的聲音是一樣的。
二、感受水位與音高的關系
1、幼兒五人一組,每人一只杯子,并按杯上的刻度裝入清水。
2、小組合作,敲擊有不同水位的玻璃杯子,感受水位與聲音的關系。
3、交流討論發現:水位高的杯子敲擊后發出的聲音就低,水位低的杯子敲擊后發出的聲音就高。
4、請幼兒再次操作,根據水位高低按順序排列杯子,并用相應的數字表示。
5、讓幼兒想一想這些盛有不同容量水的杯子,標上哪個數字合適。(水容量多的用大的數字,水容量少的用小的數字。)
三、游戲:聽音猜多少、大小
1、聽音猜多少。幼兒閉眼,教師敲擊水杯,讓幼兒辨別水的容量多少。(聲音高水就少,聲音低水就多。)
2、聽音猜大小。幼兒閉眼,教師敲擊一多一少水杯,讓幼兒猜哪杯數字大,哪杯數字小。(聲音高的數字小,聲音低的數字大。)
四、延伸活動:
在區角活動中相同杯子若干,讓幼兒繼續探索七彩音樂杯
幼兒園教案中班篇六
1、學習拓印畫的基本技能。
2、樂意參與活動,能大膽嘗試用各種材料進行印畫。
3、發現拓印畫的特殊效果美,激發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獲得成功的快樂。
1、白紙做的衣服8套,顏料(紅、黃、藍、綠)、海面墊、盤子,白菜根、白菜葉、藕、蘿卜、辣椒、橙子、橘子、各種形狀的積木-----,抹布,清水,vcd片。
2、有關豬的年歷、過年的背景、展板。
(一)引發興趣,調動幼兒已有經驗:
(引導幼兒邊看vcd片邊聽《拜年》的歌。)
問:
1、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2、過新年了人們要怎樣慶新年呢?那你們知道今年是什么年嗎?
3、(出示年歷)師:寶寶們,快看,誰來了?:豬爸爸和豬媽媽來到小一班給寶寶們拜年啦!引導幼兒重點觀察他們的衣服什么地方很漂亮?瞧,一群可愛的豬寶寶也來了。(引導幼兒觀察他們身上有漂亮的新衣服嗎?)它們沒有新衣服穿,你們說怎么辦呀?
(二)給豬寶寶做新衣。
1、示范操作,學習方法。
a出示一套衣服的圖形與拓印材料,一同討論如何進行拓???
方法:手指捏一捏、蘸一蘸、壓一壓(1、2、3),花紋出來啦!
b邊唱兒歌邊進行印畫,組織幼兒觀察:怎樣印好看,怎樣印不好看。講解蘸過顏料的印章如何回放的規則。結合觀察結果,進行。
2、幼兒創作。
a給每位幼兒發一件白紙做的衣服或一條褲子;各種拓印材料。
b幼兒開始印畫:在知道拓印的基本技巧后,嘗試用各種材料進行拓印。
c提醒幼兒在作畫時保持安靜,對于能力差的孩子給予個別指導。
3、作品:
a、幼兒將做好的新衣服布置在展板上,欣賞自己的作品。
b、(以小豬的口吻)小豬想來看寶寶為他們設計的新衣服呢!從不同的角度,讓每一位幼兒獲得成功得快樂。
c、謝謝小朋友送給我們這么漂亮的新衣服,再次祝愿你們新年快樂,活潑可愛!再見!
幼兒園教案中班篇七
1.探索棒的各種玩法,嘗試迎面接力,掌握遞接棒的方法。
2.體驗游戲中耐心等待的心情以及團體活動帶來的樂趣。
1.木棒、紙棒
2.紅、黃、藍、綠四根接力棒
1.小棒操:教師表演“魔術小棒”;開始時,教師左右手分別快速抓放小棒,(小棒豎著)。請幼兒猜猜怎么回事。漸漸的放慢速度,讓幼兒看清楚左右手的抓放動作。
2.幼兒拿小棒,自己動手操作。
3.做小棒操:便有節奏的念兒歌邊做操“魔術小棒,胸前玩玩,一二一二,魔術小棒,下面玩玩,一二一二;魔術小棒,左邊玩玩,一二一二;魔術小棒,右邊玩玩,一二一二;”(胸前玩玩:兩手在胸前分別抓放小棒;下面玩玩:幼兒兩腳分開,頭向下彎腰,兩手在下分別抓放小棒;左邊玩玩:左腳朝左跨出弓步狀,兩手朝左分別抓放小棒;右邊玩玩:幼教朝右跨出成弓步狀,兩手朝右分別抓放小棒)
4.玩紙棒:初始紙棒,清幽而說說怎么玩紙棒,幼兒自由的玩紙棒,探索各種玩法。
5.幼兒相互交流不同的玩法(拋接紙棒、扔紙棒、跳過紙棒、甩紙棒、擊紙棒、夾紙棒跳等等)傳小棒
6.前后穿小棒:幼兒分成4—6組,每組幼兒一個接一個手伸直的間距站立。聽教師的信號(擊鼓),從對首開始一個接一個前后快速傳接小棒。
左右傳小棒:從對首開始左右一個接一個快速傳接小棒。
向下傳小棒:從隊首開始,幼兒兩腳分開,頭向下彎腰,一個接一個快速在兩腿間傳接小棒。
頭上傳小棒:從隊首開始一個接一個在頭上快速傳接小棒。
7.游戲中,要求幼兒聽到信號后,才能傳接力棒。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紅黃藍綠4隊,隊首幼兒分別拿著紅黃藍綠小棒。聽到擊鼓聲,每隊隊首幼兒立即跑出,先繞著障礙物s形跑,接著跳過小河,到達指定地點返回,跳過小河,繞過障礙物s形跑回,到起點處將小棒傳給第二個人,然后拍到隊尾,第二個人接過小棒開始出發。以哪隊先完成接力賽,且落棒次數少為勝。
8.活動結束:在進行傳小棒游戲時,教師可漸漸加快擊鼓的速度,激發幼兒加快傳棒的速度。游戲時的組數可逐漸減少至3組、2組、1組,傳遞的人數則逐步增加,從而延長等待的時間。
幼兒園教案中班篇八
1、積極參與調查統計活動,感受表格在統計中的作用。
2、學習自己選擇調查、記錄的方法,統計小組同伴中不同入園方式的人數。
3、能積極參與調查、統計方法的討論,從不同角度對表格上相關數據進行分析解讀。
1、教具:各種入園方式的標記(附圖),全班幼兒入園方式統計表(附圖)。
2、學具:各種入園方式的標記分放在分類盒中,小組幼兒入園方式統計表(附圖),筆。
1、出示各種入園標記,激發幼兒興趣。
(1)教師:小朋友平時都是怎樣上幼兒園的?(步行、騎自行車、乘公交車、乘私家車)
(2)根據幼兒回答出示各種入園標記,讓幼兒明確各種不同入園方式。
(3)請幼兒每人選擇一個標記表示自己的入園方式。
2、調查統計小組使用各種入園方式的人數。
(1)出示小組幼兒入園方式統計表,引導幼兒觀察、討論:表格有什么?我們可以用這張表格做什么?
(2)師幼共同討論調查方法。
教師:怎樣才能知道你們小組使用各種方式的小朋友有多少呢?(如:一個幼兒提問,其他同伴根據提問做出相應的回答;同伴之間逐一詢問對方的入園方式;通過觀察同伴選擇的入園方式的標記)
(3)師幼共同討論記錄策略。
教師:如果你們這組走路上幼兒園的有2個小朋友,在表格中怎樣記錄呢?(讓幼兒明確用數字2表示兩個人,而且記錄在走路標記下面的格子里,這樣才表示走路的有2個人)
(4)完成小組調查統計表,教師巡回指導。
(5)同組幼兒相互交流統計結果。
教師:請大家說說自己的統計結果,看看你們小組每個人的統計結果是否一樣?不一樣,檢查一下問題在哪?你們小組哪種入園方式的人數最多或最少?
(6)請個別幼兒說說自己的統計結果和調查方法。
3、師幼共同完成全班的調查統計表。
(1)每組選一位代表向大家介紹本組的調查統計結果。
(2)教師組織幼兒討論:怎樣才能知道全班每種入園方式各有多少人呢?
(3)出示全班統計表,引導幼兒觀察。
教師:這張統計表上有什么?橫排的標記、豎排的數字分別表示什么意思?怎樣記錄每組各種入園方式的人數?第一組的統計結果記錄在表格的什么位置?
(4)每組選一位代表在表格中記錄本組的統計結果,并完成合計人數。
教師:表格填完了嗎?還有哪些空格需要我們完成?
4、師幼共同讀表格,初步了解統計圖表的意義。
(1)引導幼兒討論:每排的合計人數表示什么意思?從這張表格中我們可以知道什么?
(2)教師小結。
提供幾種玩具,讓幼兒調查統計同伴對玩具的喜愛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