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清明節作文滿分作文 清明節作文100分篇一
風雨經過整晚的發泄,早上已變得平靜無奇了。淅淅瀝瀝的小雨將原本分明的世界變得模糊了。經洗刷的天地間一切都變得若隱若現,唯有綠還是那么鮮明。
家住東湖的我這種感覺分外強烈,碧綠的湖水在雨中如迎風擺動的絲綢,墨綠的山撲入眼簾,嫩綠的樹葉和著雨水送來陣陣馨香。放眼望去,整個世界就如打翻的墨盤,再也分不清顏色來了。
我獨自站在陽臺上,靜靜看著這滴雨的世界。小雨紛紛而下,似乎天地此時在無聲的落淚,以悼念那逝去的人們。看慣了往日的晴空萬里,卻不曾想到,雨后的世界別有一番風味。
世界被洗刷了,我的一切感觀也似乎被清洗了一般,風中斜斜飄下的小雨清晰可見,身邊啁啾的鳥鳴婉轉動聽,就連平日里熟視無睹的空氣此時聞起來也似乎帶點點香氣。我大口大口呼吸著這雨后如甘露般的空氣,似乎想將原本充斥在內心污濁、煩躁的火氣換掉,換成這清新恬靜的氣體以獲得內心長久的安寧。
看著世界在雨的輕撫下如此安寧,我抓起雨傘沖出了家門投入自然的懷抱。
路上行人很少,我走的很慢,毫無平日騎車時風馳電掣的快感,但就因如此,我體會到了不一樣的世界。
順著通往東湖樹林的林間小路,我邊走邊看,路邊的花朵上綴著晶瑩的水滴,樹上冬日枯黃的葉子隨風飄落,風兒順著衣領鉆入我的脖子,使我從頭到腳感到陣陣清爽。偌大的樹林間只有我一個人在慢慢行走,周圍沒有任何人,任何車。出奇的靜,靜得只聽見風吹樹葉沙沙的聲響以及我走在落葉上發出的嘎吱嘎吱的響聲。
天空依舊是灰蒙蒙的一片,偌大的樹林只有我只身一人,不由得內心涌出淡淡的憂傷,轉眸環顧四周,卻看到四周美景,頓時豁然開朗,想必天堂里那些逝去的人們看到此景也會變得快樂吧。
雨越下越小,我越走越深。我收起雨傘,任憑細雨隨風觸碰我的手、我的脖子、我的臉、我的頭。絲絲清涼,流盡了我內心的煩躁,絲絲甘甜,使我忘卻了生活中的痛苦煩惱。
隨著我走的越來越深入,世界也似乎變得越來越鮮明。顏色不再模糊,紅的紅,綠的綠,全無往日被喧囂、功利所遮蓋的世界的那般虛偽,現在,展現在你面前的似乎是一個剛出生的嬰兒,雨后大自然將她最純真的一面展現給力你。如此美麗的雨后春景,讓我感到點點不舍。也正如蘇軾《寒食雨》中描述一樣:“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嬌嫩的草坪上點綴著花叢,古樸的林蔭大道上布滿枯葉,我隨意踢起落葉,伴著久違的泥土的芳香走下臺階。岸邊古木插在淺淺的水中,草苔順著樹根往上爬,水面上飄著樹果,我邊走邊看,踏著岸邊作響的老木板路,一路向前走去… …。
好一幅美景,我不由感嘆。
今年清明,雨紛紛,路上的我,并沒有斷魂。
今年清明,我沒回老家祭祖,到我卻發現了雨后不一樣的世界。
清明節作文滿分作文 清明節作文100分篇二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我們放了三天的小長假。爸爸,媽媽帶我去了國際慢城游玩。
雖然那天天氣不是太好,但也阻擋不了我對踏青的愉悅心情。剛下車就被一陣陣清香所迷住了。情不自禁的編起了這首小詩:
清明時節來踏青,路上行人真擁擠。
我欲下車聞花香,一陣清香撲鼻來。
隨后我和爸爸媽媽擠進了花海,那里的花可真多呀,有各種各樣的花:有粉紅的桃花,白色的梨花,紫色的小蝴蝶,還有漫在遍野金黃色的油菜……
花兒賞完了,那么就讓我們一起去欣賞一下國際慢城美麗的田野風光吧!看,那一片綠油油的景象,是一片片茶園。看那邊是一片竹海,還有這邊的白墻紅瓦。一陣輕風吹過,帶來了陣陣清香,那是田園的味道。
這邊草坪上有雕刻著一只只大大的蝸牛,這些雕素也是國際慢城的像征。表示游客們也要想蝸牛一樣慢慢的行走,來欣賞大自然的美麗風光,這也叫做——賞春。
現在的國際慢城被國家評為4a級旅游景區。
我熱烈的向大家推薦國際慢城,這是個賞春的最佳地方。
清明節作文滿分作文 清明節作文100分篇三
一場綿綿細雨,讓我們透過紙面,將畫面看得更悲凄了。清明,就本該如此啊。先人已逝,我們又怎能在祭奠他們的日子里起舞?
清明肅穆,是對先人的尊重啊。君不見,先人策馬奔騰馳疆場。君不見,先人槍林彈雨灑熱血。我們腳下的青山有他們的忠骨,我們飲用的河水有他們的熱淚。我們站在先人的肩膀,夠著和平,載笑載言,又怎能不知感恩的,連一個祭日都讓烈士們不得安寧了。
有人認為烈士的犧牲就是為了讓我們過上幸福的`生活,這本沒有錯。然而清明這個特殊的時間點,繼續唱歌跳舞就有些失了分寸。“烈士圣地,莊嚴肅穆?!蔽覀兊男腋I?,是烈士們喜聞樂見的,但跳舞,可以移步廣場,在正確的場合做正確的事才是成年人應有的智慧。
清明肅穆,也是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尊重。在孔子學院盛行世界的今天,我們不應只注重世界關注的,還應注重其余的每一種文化。就如清明,二十四節氣之一,中華民族獨有的節日。古有寒食節,今日清明節已流傳至我們手中,我們不應摒棄。清明需要我們去祭奠,又何嘗不是讓我們銘記歷史,讓中華富強?
清明,我們追思懷遠。清明,我們感恩逝者。清明,我們緬懷先烈。清明肅穆,我們不應起舞。清明祭祖,不是封建,不是迷信,清明肅穆只因我們要心存敬畏。
現代的人啊,敬畏的東西越來越少了,似乎我們的存在已然是的,然而你可聽說過有句古話:“死者為大”?我認為只有敬畏不減,我們才能永遠學會謙卑,學會感恩,不在時代的高速發展中,迷失了靈魂,遺失了初心,忘記了烈士陵園,只留下蕭蕭落葉,無人問津。
清明肅穆,是我們對先人的尊重,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對逝者的敬畏,是這個時代留下的一絲穩重,是后人對歷史的銘記。
就讓我們伴著綿綿絲雨,去祭奠先烈,讓一場冷雨打落我們心中的浮夸,讓我們回歸本真,敬畏先烈,讓清明肅穆,讓陵園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