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應該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音樂教案篇一
1、通過歌曲《雨花石》的教學,對學生進行革命傳統的教育,宏揚革命烈士為了人民的利益甘于奉獻的高尚品德。
2、學會用連貫優美的聲音歌唱。
3、學習休止符,并能理解休止符表示的音樂形象。
教學重點難點:
1、學習歌曲,能深情的演唱。
2、掌握休止符,在歌唱中能體會休止符的作用。
3、通過歌唱教學,使學生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結合自己講講理想。
教學用具:
鋼琴、錄音機、磁帶、投影儀、明膠片。
教學過程:
一、組織上課
二、音樂知識
1、休止符
1)比較《小號手之歌》有和無休止符表現的音樂不同。
加了休止符,縮短了音符的時值,加上重音記號,一字一頓,表達了殺白匪的決心。
比較《我和小星星打電話》有和無休止符表現的音樂不同之處。
使用休止符,加上輕聲演唱,顯得輕盈、閃爍,描繪出星星眨眼的形象。
2)休止符:音樂中靜穆的時間用休止符來表示,休止符雖然不出聲音,但音樂仍在進行。
全休止二分休止四分休止
八分休止十六分休止
3)重點區分二分休止符和全休止符的寫法,明確在五線譜中,無論什么節拍,凡整小節休止都用全休止。
2、請同學們自己舉例,說明休止符對音樂形象的塑造。
三、學習歌曲
一)導入歌曲
欣賞歌曲《看天下勞苦人民都解放》,介紹歌曲產生的背景,引入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通過無數革命先烈的奮斗、鮮血得來的。他們用自己的生命換取了革命的解放。如葉挺、方志敏、夏明翰等等。
二)介紹歌曲
通過美麗的雨花石,感受革命先烈的優秀品質,一起朗誦歌詞。
全曲旋律婉轉起伏,節奏富有變化,后樂段音區提高,造成全曲的高潮,歌曲短小精悍,抒情優美,刻畫了主人公淳樸而又高尚的心愿。
三)欣賞歌曲
通過欣賞可組織討論,評價歌曲反映的.思想內容和風格,以及局部重復和對比的手法。特別是歌詞“靜靜的躺在泥土之中”和“深深的埋在泥土之中”的旋律的區別。
四)這首歌應以感受音樂形象為主,不一定要進行視唱訓練,先唱歌詞的方法進行教學。著重休止符的運用與演唱準確。
五)教會學生用輕聲演唱最后的“啊”。
六)要求學生用連貫優美的聲音,滿懷深情的歌唱。
七)畫出這首歌的旋律,看歌曲的高潮部分在哪里?它的音區是高還是低?旋律的起伏是大還是小?
八)進行表演唱。
四、通過歌曲對學生進行理想教育,在歌曲《我們走進十月的陽光》結束本節課。
音樂教案篇二
教學目的
一、聆聽《魔王》、《鱒魚》及《菩提樹》,感受、體驗歌曲的音樂情緒,認識歌曲所表現的思想內容。
二、掌握有關“藝術歌曲”、“聲樂套曲”的基礎知識,初步認識、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及其藝術歌曲。
教學重點:
《魔王》的欣賞。包括其角色的劃分、人物的形象;音樂所表現出的氣氛與情感。
教學方法:
講解法,討論歸納法。
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1、唱一首同學們熟悉的樂曲,《搖籃曲》引出浪漫主義時期的代表人物舒伯特。
奧地利作曲家舒伯特是早期浪漫主義的代表人物。
二、舒伯特是歌曲之王
舒伯特是十八、九世紀以來第一個以優秀的歌曲創作聞名于世的音樂家。在他短短的一生中,共創作了六百多首歌曲。作品大多側重個人感情的表現,被譽為“歌曲之王”。
我們今天就欣賞他的三首歌曲。首先欣賞《魔王》)
三、欣賞歌曲
欣賞1、《魔王》
(一)聽音樂并回答問題
1、伴奏樂器是什么?
2、怎樣的演唱形式?
3、樂曲的情緒是怎樣的?
4、樂曲中有幾個角色?他們分別是怎樣的形象?
(二)、分角色朗讀詩詞。
(三)、講述歌德與舒伯特。
欣賞2、《鱒魚》
(一)聽音樂閱讀歌詞,并回答問題
1、伴奏樂器是什么?
2、樂曲什么什么演唱形式?
3、三段歌詞表達的情緒是否一致?
4、鱒魚在游玩是的河水是怎樣的?
(二)、簡單介紹歌詞作者。
四、是藝術歌曲。
五、舒伯特的生平。
欣賞3、《菩提樹》(課件16)
(一)選自聲樂套曲《冬之旅》
(二)聲樂套曲相關知識
(三)、聽音樂,默讀歌詞,回答下列問題
1、表達了主人公怎樣的心情?
2、音樂情緒是怎樣的?
(五)、小結:
今天學習的這些歌曲,都側重個人感情的表現,這就是浪漫主義時期的音樂作品。希望同學課下多搜集這個時期的音樂作品。
音樂教案篇三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演唱《郊游》使學生喜愛春天,從而表達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2、過程與方法目標:能用廢舊物品自制沙錘等無固定音高的簡易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3、知識與技能目標:學生能夠自信、有表情、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準確地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歌曲的三、四、五樂句。
教學方法
啟發法、情景創設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這節課老師要帶你們到美麗的野外去做什么呢?你們聽!
(教師范唱《郊游》歌曲。)
(學生回答去郊游,揭示了歌曲題目。)
二、新課講授——熟悉旋律
1、學生隨著歌曲伴奏音樂做乘車動作去郊游:
請學生用動作模仿出坐交通工具去郊游的樣子。
2、ppt出示春天的田野等一些圖片,并請同學們用優美的語言來贊美春天。進而引出歌曲歌詞,讓同學們熟悉歌詞。
3、學生隨著歌曲伴奏音樂用舞蹈動作表示出春天美麗的景色。
4、熟悉了旋律和歌詞,教師開始彈奏鋼琴教唱。
5、歌曲中三、四、五是難點,學生唱歌時容易出錯,因此多次重復,帶領同學們反復演唱。
6、播放伴奏,完整地唱歌曲:
7、增加難度,讓同學們用手拍桌子,敲打節奏。
三、鞏固提高
請同學們分小組上來表演歌曲,一組唱歌、一組跳舞、一組用打擊樂伴奏,之后請同學之間互相評價,最后老師進行鼓勵性的評價。
四、小結與作業
請學生一起總結出本節課教學內容。
布置作業讓同學們回家把這首歌曲表演給爸爸媽媽看。
音樂教案篇四
教學內容:
第八課綜合表演《漁夫和金魚的故事》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劇情、學唱歌曲,通過音樂創編,啟發學生對音樂劇的了解,培養興趣。
2、了解音樂劇的相關知識。分析、了解人物性格。
教學重點:
感受歌曲不同段的情緒,了解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創編臺詞并排練。
教學難點:
1、初步了解俄羅斯風格的歌曲,啟發學生有感情地歌唱。
2、運用簡單的變奏手法來創編一段《漁夫放走小金魚》唱段。
3、分析劇中的人物性格,并鮮明地表現出來。
教學過程:
一、了解劇情
二、把劇情劃分出場次,并說明理由?
1、結合課件中出示的幾張圖片,分組討論出現順序,并把它們劃分出場次。
2、在教師的啟發、提示下,學生補充回答:還可以再加序幕和尾聲。并知道序幕的作用是交代故事背景。尾聲則有讓人回味、思考的作用。
三、欣賞、學唱劇中歌曲,并安排它們在適當的場次出現
1、欣賞、學唱歌曲。
2、欣賞、學唱曲。
(1)初聽、分析曲
(2)教師教唱曲
讓學生在演唱八度跳躍時氣息下沉(腰部向下用力),聲音位置統一。并發自內心地演唱出小金魚當時的心情。
四、創編歌曲
五、欣賞、學唱歌曲
1、初步欣賞音樂。
2、共同討論。
3、教唱曲。
道具:舊房子、破木盆、藍綢布(表現大海用的)、小魚頭飾。
六、展示各自創編的成果
七、了解音樂劇的表現手段
八、創編序幕
九、課堂小結。
音樂教案篇五
教學內容:
湘教版音樂新教材六年級下冊第七課演唱《落水天》
教學目標:
1、能用方言有感情的學會演唱廣東客家民歌《落水天》,并能用豎笛吹奏其旋律。
2、能認真聽賞廣東音樂《旱天雷》,感受廣東音樂的風格特點,并用簡單的語言描述樂曲的基本情緒。
3、能用對唱的形式有表情的演唱歌曲《什么結子高又高》。
教學重難點:
1、有感情演唱廣東客家民歌《落水天》,感受廣東音樂的風格特點。
2、能用方言有感情的學會演唱廣東客家民歌《落水天》。
教學準備:課件、電子琴。
教學過程:
一、初步了解廣東、廣西二、演唱《落水天》
1、導入
2、初步感受歌曲
3、學習歌曲
4、演奏?用豎笛吹奏《落水天》
二、注意氣息,把握節奏x x︱x x︱
三、聽賞《旱天雷》
1、了解廣東音樂《旱天雷》是廣東音樂傳統曲目之一。
2、聽賞音樂的主題,并初聽全曲,學生感受有紐約的基本風格和情緒。
3、聽賞第一樂段,認真傾聽并嘗試記住它的旋律。
4、聽賞第二樂段,注意與第一樂段的異同:音樂表情的變化,優美流暢,相同的結束
5、最后完整聽賞,學生可隨樂哼唱,參與表演
四、學唱《什么結子高又高》
1、學生聽賞《什么結子高又高》
說一說歌曲的情緒,歌曲表現的形式,歌曲表現的內容
2、學生視唱歌曲?注意音準與節奏
3、學生學唱歌曲
4、學生按書上要求進行演唱
五、小結
音樂教案篇六
【設計理念】
首先是對學生的興趣培養。興趣是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積極性和提高學習效率的法寶,對于二年級學生來說,是否對所學的內容具有濃厚的興趣,是能否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的因素,因此,我在教學本課時,采用了猜樂器,穿插游戲等來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其次,注重兒童良好聆聽音樂的習慣。我們都知道,人們對音樂的了解,都是從耳朵開始的,所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聆聽音樂的習慣,對學生開啟音樂之門是至關重要的,在聆聽《簫》時,我采用讓學生先聽歌詞,然后再讓學生把聽到的歌詞用動作表演出來。學會后,帶著這成功的喜悅為歌曲加入新鮮元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再讓學生感受抒情、愉快的歌聲感受后唱,讓學生有感情的演唱,感受到歌曲親切的、活潑的、好聽的旋律情境,激發了學生創編歌曲的興趣。如果他們持續這種興趣來學習,那么,學習變為一種主觀需要,學習將變為一件快樂的事情。
【教學目標】
1.認識我國的民族樂器--簫。
2.自信、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簫》。
3.分小組自由選擇(舒緩、歡快、編動作,創編歌詞)自由表演歌曲。
【教學重難點】
自信、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學準備】
鋼琴、簫、多媒體、打擊樂器。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師生問好
1 2 3 4 | 5 - | 1 5. |
同學們你好你好
1 5. | 5 4 3 2 | 1 -|
你好老師你好
常規教學
二、共同律動
學生跟著老師隨音樂律動。(伴奏:爵士音樂)
在律動的同時,讓學生感受爵士音樂,使課堂的音樂元素多元化。
三、樂器導入
1.猜樂器(課件出示:三角鐵--響板)
2.出示樂器--蕭
3.吹奏歌曲《簫》的旋律。
用簫引《簫》,即讓學生認識了民族樂器--簫,實物也增加了學生的好奇感。為后面充滿興趣的學習歌曲做好鋪墊。四、
學唱歌曲
(一)初學
1.聽音樂記歌詞。
2.跟著音樂加動作。
3.試用“lu”來唱一下這首歌的旋律。
4.找前五句的規律
5.音符接龍游戲。
6.學唱前五句旋律。
1)大家再找找規律,看看這兩句有什么不同之處。
2)第一句他是“小寶寶吁嘀吁嘀學會了”,只是吹響,第二次“小寶寶吁嘀吁嘀學會了”就有難度了,他“了”里面就有內容了。
3)學唱后兩句。
4)老師范唱,同學們看歌詞有沒有不認識的字。
5)和老師進行歌詞接龍游戲。
6)完整地唱歌曲。
(二)加嘆詞
引導學生慶祝學會歌后的心情,并加上動作。
(三)感受不同旋律
1.用舒緩的旋律彈奏,讓學生發散思維看想到了什么。并把這種情緒帶到歌中。
2.用歡快的旋律彈奏,讓學生發散思維看想到了什么。并把這種情緒帶到歌中。
(四)演唱比賽
與原二年級三班的田正陽同學作比較,處理歌曲。(老師錄好田正陽唱歌)
1.生找區別,處理歌曲。
2.跟琴聲的強弱,唱歌曲。
讓學生完整的感受音樂。
讓學生感受遇到困難時的困惑,和成功后的喜悅。
在老師唱的同時,讓學生找相同旋律,來降低學習難度。
音符接龍游戲為學生三年級學習歌譜打好基礎。
老師用形象的描述來簡化歌曲,突破難點。
讓學生在玩中學會歌詞。
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把這首歌曲用抒情和歡快的旋律彈奏,讓學生進行無限制的遐想。
抓住學生好勝的心理,努力演唱好歌曲。培養學生良好的唱歌習慣,和唱歌方法。
五、創編歌詞
1.聆聽流行唱法的《簫》找出歌詞的不同地方。
2.學生自由創編歌詞。
3.大家一起唱創編過的歌詞。
增強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同時有助于提高學生審美鑒賞能力和創造能力。
六、自由表演
1.小結今天表現歌曲的四種方式(舒緩、歡快、編動作,創編歌詞)
2.學生每小組選其中一種表現方式進行創編。
3.小組展示
讓學生自由選擇表現歌曲的方式,全面提升學習興趣。自由表演,增強團隊合作意識和創造能力。
音樂教案篇七
教學內容:
湘教版音樂新教材六年級下冊第二課演唱《放風箏》
教學目標:
1、欣賞河北民歌《放風箏》,感受歌曲優美的旋律和歡快的情緒。
2、學生能在聆聽音樂的過程中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即興參與音樂活動,體會音樂所表現的意境。
3、通過聆聽不同版本的《放風箏》,進一步感受河北民歌的風格特點,從而激發學生對民族民間音樂的興趣。
4、能聽辯南北不同風格的民歌。
教學重點:
演唱河北民歌《放風箏》。
教學難點:
通過聆聽不同版本的《放風箏》,進一步感受河北民歌的風格特點;能聽辯南北不同風格的民歌。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聽音樂進教室,感受歌曲情緒。
二、激趣導入《放風箏》這首歌曲是流傳于我國河北南方一帶的民歌,它是一首“南歌北唱”的成功范例,知道什么是南歌北唱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完成聽賞,展示匯報。師評價并給予獎勵三、分段賞析階段性目標:通過方言和歌詞的學習,理解感受歌曲的情緒和旋律特點。
1、欣賞第一段,體會方言和民俗對歌曲的影響,學唱最具特色的樂句感受歌曲的旋律特點。
2、欣賞第二段,聽辯這首歌曲的歌詞和以前學過的歌曲有那些不同?(講解襯詞)
3、欣賞第三段,師生對唱。
四、整體復聽
階段性目標:以視聽為基礎,感受河北民歌的風格特點。
五、對比欣賞,拓展學習
下面老師就給大家以一曲《茉莉花》為例,分別演唱兩個樂句,看看同學們能不能根據我們已掌握的知識來區分南北民歌。(師聲情并茂地演唱)
學生欣賞、判斷
六、總結
音樂教案篇八
教學內容:
湘教版音樂新教材六年級下冊第三課演唱《拉庫卡拉查》
教學目標:
1、學唱歌曲《拉庫卡拉查》,了解拉丁美洲音樂風格。
2、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引導他們通過歌曲《拉庫卡拉查》積極參與音樂審美和體驗活動(唱、奏、舞),培養其音樂表現能力。
3、通過感受墨西哥音樂的風格特點,培養學生以積極的態度體驗并喜愛拉丁美洲民族音樂,增強學生對世界多元文化的了解。
教學重點、難點:
歌曲第一部分的兩個不同結尾句,區別音準、節奏;
歌曲第二部分的弱起節奏及弱起前的換氣;
理解歌曲的結構和表現歌曲的情緒。
教學過程:
一、感受拉美舞蹈:
(一)感受墨西哥舞蹈鮮明的節奏和熱烈的氣氛:
(二)感受、體驗拉丁美洲國家--墨西哥舞蹈、音樂風格特點:
1、賞的同時有意識的指導學生仔細聆聽音樂,體會舞曲的音樂風格----熱烈、熱情,舞步節奏----輕快、快。
2、學生感嘆舞曲的熱烈,舞步的輕快之余,拍拍舞步基本節奏:
加速拍節奏,體驗舞曲風格的節奏感覺。
3、單純的節奏體驗到肢體的參與,學習教師編創的簡化舞步。
二、新歌學唱:
(一)學唱歌曲《拉庫卡拉查》,體會墨西哥音樂帶來的歡暢:
1、示歌曲完整聆聽,感受音樂明快的節奏、歡暢的歌詞。(聽第1遍,聆聽前讀歌名。)
你覺得這首墨西哥民歌的音樂風格是怎樣的? 2、學唱歌曲:
找出歌曲中的音樂記號,換氣記號、反復跳躍記號,知道歌曲的演唱順序,準確地念出歌詞。
3、“拉庫卡拉查”的意思:
(二)聆聽對比:
1、聆聽墨西哥民歌《蟑螂舞》,找出改編的中文版和西班牙語版的不同處。墨西哥的官方語言是西班牙語,所以下面請大家聽的是西班牙語版的《蟑螂舞》。
2、熱烈、歡快的歌曲中加入即興喊叫、口哨、打擊樂器伴奏。
三、小結
音樂教案篇九
教學內容:
湘教版音樂新教材六年級下冊第五課演唱《龍里格龍》
教學目標:
1、能用和諧的聲音演唱二部合唱《龍里格龍》,并能準確表現歌曲的力度變化。
2、能積極認真地參與各項音樂活動,感受京劇音樂的美。
教學重點:
唱好二部合唱《龍里格龍》。
教學難點:
二部合唱時能根據指揮的手勢準確地演唱。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師生問好,組織教學。
二、復習上節課了解的京劇的基本知識。
三、京劇的四大行當
1、師:京劇根據人物的性別、個性等把人物分成四大類,就是我們所說的四大行當,你們知道是哪四大行當嗎?(生、旦、凈、丑)
2、cai出示圖片,說說行當的門類,教師簡要介紹。
“生行”一般指男性演員,在每個行當里,不同年齡職業的人物又有不同的行檔名,比如:老生、小生、武生;
“旦行”是指女性角色,年齡大的叫老旦,年紀輕、性格較活潑的叫花旦;
“凈行”指“大花臉”,就是我們介紹過的有臉譜的角色。
“丑行”是指詼諧滑稽或小奸小惡的人,就像畫面上這位《水滸傳》中的時遷一樣。
3、演一演。(請學生上臺演一演各種行當的人物)
四、京劇的表演形式
1、欣賞與分辨。
2、播放視頻:京劇選段《都有一顆紅亮的心》
3、模仿這段戲里的唱、念、做。
五、唱一唱《龍里格龍》
1、cai播放《龍里格龍》,教師帶領幾個學生表演京劇中的走圓場。
2、再聽歌曲,說說聽后感。
3、三聽歌曲,思考:歌詞和曲譜有什么特點?
4、唱曲譜。
分聲部視唱后進行合唱。
5、唱歌詞。
6、教師指揮進行合唱。
7、評價。
六、小結
音樂教案篇十
教學內容:
湘教版音樂新教材六年級下冊第五課聽賞《京調》
教學目標:
1、了解京劇的四大行當,能區分西皮和二黃。
2、通過欣賞《京調》感受音樂歡快活潑的情緒,并能分辨樂曲的基本結構。
3、在聽、唱的欣賞活動中,激發學生對我國“國粹”的興趣與喜愛。
教學重點:
1、感受《京調》歡快活潑的情緒,并分辨它的曲式結構。
2、了解京劇的四大行當,能區分西皮和二黃這兩種唱腔。
教學難點:
通過聆聽音樂,分辨《京調》的樂曲結構。
教學準備:
電子琴、課件。
教學過程:
一、興趣導入
二、簡單介紹京劇:
欣賞《蘇三起解》
三、欣賞《京調》
1、聆聽《京調》第一主題
2、聆聽《京調》第二主題
3、欣賞第二部分音樂:
4、聆聽結尾部分
5、完整欣賞《京調》
四、延伸
師:今天我們知道了京劇中的兩大唱腔,西皮和二黃,也欣賞了西皮腔的曲子,《京調》和《蘇三起解》,現在請同學們來欣賞二黃腔的曲子,一起聽聽看看二黃腔的京劇又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呢?(聆聽二黃腔的京劇片段)《望江亭》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