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既然教案這么重要,那到底該怎么寫一篇優質的教案呢?下面我幫大家找尋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教案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計算機網絡教案設計篇一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1)了解計算機網絡的主要功能、分類和拓撲結構;(2)理解計算機網絡的基本概念,過程與方法:
(1)學習計算機網絡的相關知識。
(2)能利用所學網絡知識對實際問題進行分析探討。情感態度價值觀:
(1)感受網絡的神奇作用,激發對網絡技術的求知欲;(2)培養學生對知識的歸納總結能力,學會學習?!窘虒W重點】計算機網絡的組成與功能 【教學難點】計算機網絡的分類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準備】多媒體網絡教室、相關教學課件?!窘虒W過程】
一、引入課題
我們生活中哪些地方使用了計算機網絡? 學生活動:思考回答
設計意圖:引入本節課題,集中學生注意力。
二、計算機網絡的組成
1、問題:計算機網絡有哪些部分組成?
2、實踐:組織學生查看計算機教室的網絡結構。
3、探究:(1)單獨一臺計算機能不能稱為網絡?(多臺)
(2)有了多臺地理上分散的獨立計算機系統,要成為網絡,還需要什么呢?(網線)
(3)大家玩游戲時,怎么判定輸與贏呢?還得要有什么呢?(游戲規則)
設計意圖:通過層層遞進的問題,讓學生對計算機網絡有更深一層的認識。查看網絡結構,加深認識。
4、小結計算機網絡組成、定義(1)計算機網絡的組成:
①多臺地理上分散的獨立的計算機系統; ②傳輸介質和網絡設備; ③通信協議(2)計算機網絡的概念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提煉知識的能力
三、計算機網絡功能
1、問題:咱們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計算機網絡,那么它有什么的功能?
學生活動:分組討論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合作學習,小組討論解決問題的能力。
2、小結
計算機網絡功能:
①數據通信。如:電子郵件、網上聊天等。
②資源共享。如:網上瀏覽新聞、網上查找學習資料等,③分布控制與分布處理。如:自動作戰指揮系統 師生共同小結,得出結論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提煉知識的能力 探究計算機網絡的組成和定義
四、認識計算機網絡的分類
1、設問:大家平時聽說過的網絡類型有哪些?
2、講解:計算機網絡分類方式有多鐘,一般的分類方式是按網絡覆蓋范圍來分,分為:局域網(lan);城域網(man);廣域網(wan)。另外一種按照網絡的拓撲結構,可以分為總線型、環形、星型、樹型和網狀結構。對于各種網絡的覆蓋范圍及適用場合大家自己總結。
設計意圖:讓學生理解計算機網絡的分類及各自的特點。
五、課堂小結
本節課的知識點:
網絡組成→網絡功能→網絡分類
設計意圖:回顧所學,加深印象。重現知識的延展過程。
六、教學反思
本節課概念性知識較多,主要采用理論聯系實際的方法對各個知識點進行突破,收效很好。但學生在概括和描述知識內容時語言表達不流利,不準確,需進一步加以培養。對少數膽小同學,鼓勵的不夠,在學法的指導上還應加以強化。
計算機網絡教案設計篇二
公開課教案
科目:計算機網絡
課題: 交換機配置文件備份與恢復
知識目標:
1、在本次課中要向學生傳授交換機上傳、下載服務器的安裝和配置;
2.學生學習交換機上傳配置命令,完成交換機flash內存中保存的配置文件上傳到服務器備份功能;
技能目標:
1.學生通過本次課學習能較好較快完成交換機配置電纜的連接和登錄交換機命令操作平臺;
2.學生能成功搭建交換機上傳(tftp)服務器;
3.學生能較好利用交換機機配置命令完成交換機上傳備份; 情感目標:
1.培養學生細心、仔細,嚴謹的工作作風
2.培養學生對待操作性質的工作要按步驟操作,做到有條不紊的工作作風。教學重點:copy配置命令
教學難點:多個設置ip和copy的使用 教學形式:講解、演示、操作
教學設備:dcs-3950交換機、調試線、網絡、交流電源線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地點:江陽職高教學樓6-1 教學內容:
一.引入部份
1、復習上次課內容
(1)恢復出廠設置命令
set default
配置過程:
switch>enable
switch#set default are you sure? [y/n] = y switch#write switch#show startup-config this is first time start up #reload process with reboot? [y/n] y(2)新課引入
對交換機做好相應的配置之后,管理員會把正確的配置文件從交換機上下載并保存在穩妥的地方,防止日后如果交換機出了故障導致配置文件丟失的情況出現。有了保存的配置文件,直接上載到交換機上,就會避免重新配置的麻煩。二.新課內容
1、交換機配置文件上傳、下載技術
交換機上傳、下載技術不能延用計算機傳統的技術(如:ftp、http等),而要用交換機、路由器等網絡設備的專用上傳、下載技術,即tftp技術 如拓撲圖
tftp:簡單方面講是一種軟件,tftp是ftp服務器的簡化版本,特點是功能不多,小而靈活。
tftp使用方法:
1.準備好tftp軟件,可從互聯網上下載或網絡設備商提供。
2、需安裝tftp軟件,安裝了tftp的計算機就稱為tftp服務器。該電腦就具備了與網絡設備進行上傳、下載的功能。
3、需簡單設置,主要是設置上傳、下載文件保存文件夾路徑和服務器權限。
二.上傳、下載交換機配置文件命令格式
1、顯示交換機配置命令
因要對交換機文件進行備份,首先要知道怎樣查看交換機內存中的文件。
格式:show flash
說明:(1)該命令在交換機配置平面的特權命令模式下執行。
(2)flash:是交換機內存名
例:顯示交換機配置文件
switch>enable switch#show flash file name
file length
3537043 bytes startup-config
0 bytes running-config
845 :文件是操作系統文件,文件較大。startup-config和running-config 是配置文件。2.上傳、下載命令
上傳、下載是同一個命令即copy,在實現功能時,根據不同的參數實現不同的功能。
上傳格式:
copy 交換機配置文件名 tftp://服務器ip地址/新文件名 下載格式:
copy tftp://服務器ip地址/新文件名
交換機配置文件名
說明:
(1)上傳、下載功能實現是改變copy 后面的服務器地址參數實現(2)使用copy命令具備的條件
①交換機和tftp服務器的ip地址要在同一個網段(如上圖)②該命令在交換機配置平面的特權命令模式下執行。
三、上傳、下載操作步驟演示
1、還原交換機為出廠設置
switch>enable
switch#set default
2、進入交換機的vlan 1模試配置交換機ip(192.168.1.1)
switch> switch>enable
switch#config switch(config)#interface vlan 1 switch(config-if-vlan1)#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3、設置計算機ip(192.168.1.2)地址
4、在計算機上安裝tftp軟件
5、設置tftp上傳、下載文件夾路徑和權限
(1)在磁盤上新建文件
(2)設置文件夾
(3)設置權限
(4)連接網線重啟tftp軟件
6、測試交換機與tftp服務器網路是否暢通。如果不通就重新操作(2、3、4)。
在電腦上執行 ping 192.168.1.1 測試
7、進入交換機配置平臺,在特權模式下執行show flash命令查看交換機配置文件。
進入特權模式 執行下面命令
switch#show flash
8、在特權模式下執行copy命令,對配置文件rounning-config 上傳備份。
switch#copy running-config tftp://192.168.1.2/run20090319
9.在特權模式下執行copy命令,對配置文件rounning-config 下載恢復。
switch#copy tftp://192.168.1.2/run20090319 running-config
10、完成所有操作,謝謝!
四、課堂練習
1、對交換機的running-config上傳備份
要求:服務器的ip為192.168.2.2
交換機的ip為 192.168.2.1
2、把tftp服務器上保存的running-config備份文件恢復到交換機上
3、對交換機的操作系統上傳備份。
4、對交換機的操作系統下載恢復
五、小結
1、交換機配置文件上傳、下載用于備份、恢復的命令
上傳格式:
copy 交換機配置文件名 tftp://服務器ip地址/新文件名 下載格式:
copy tftp://服務器ip地址/新文件名
交換機配置文件名
2、tftp服務器的安裝和使用方法
3、上傳、下載的步驟
六、作業
1、在互聯網上下載另一種版本的tftp軟件(如中文版),在實訓室實訓測試
2、默寫上傳、下載詳細步驟。
七、板書
交換機上傳、下載配置文件 上傳技術:tftp技術
顯示配置文件命令:show flash 上傳、下載命令:copy命令
上傳格式:
copy 交換機配置文件名 tftp://服務器ip地址/新文件名
下載格式:
copy tftp://服務器ip地址/新文件名
交換機配置文件名
八、課堂回顧
計算機網絡教案設計篇三
課題:認識計算機網絡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
(1)了解計算機網絡的主要功能、概念和分類;(2)了解網絡的拓樸結構;
2、過程與方法:
(1)學習計算機網絡的相關知識。
(2)能利用所學網絡知識對實際問題進行分析探討。
3、情感態度價值觀:
(1)感受網絡的神奇作用,激發對網絡技術的求知欲,參與網絡技術學習的態度。
(2)認識到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同時,推動人類學習,生活方式的深刻變革,了解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的相互作用。【重點難點】:
重點:計算機網的定義、三要素 難點:網絡的拓樸結構
【教學課時】: 2 課時 【教學環境】:多媒體教室
【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和普及日益改變著我們的學習和生活,各種各樣的網絡應用讓我們眼花繚亂,因特網讓我們真正體會到信息爆炸的威力……,這節課我們一起來談談我們對計算機網絡的認識。
二、計算機網絡的定義(重點):(展示課件,講解)
1、學生閱讀p2-3并嘗試概括三個案例各體現計算機網絡的什么功能。
2、定義:計算機網絡是一種地理上分散、具有獨立功能的多臺計算機通過軟、硬件設備互連,以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交換的系統。
3、構計算機網絡三要素:
①兩臺或兩臺以上獨立的計算機
②通信設備和傳輸介質
連接計算機與傳輸介質、網絡與網絡的設備。常用的設備有路由器、網絡適配器、交換機、網橋、光電轉換器等。
③網絡軟件:包括網絡操作系統和網絡協議
計算機網絡操作系統是網絡用戶和計算機網絡的接口。網絡用戶通過網絡操作系統請求網絡服務。網絡操作系統的任務就是支持局域網絡的通信及資源共享。網絡操作系統則承擔著整個網絡范圍內的資源管理,支持各用戶間的通信。常用的網絡操作系統有windows nt、net ware、unix等。
網絡協議:計算機之間要交換信息,彼此就需要一個統一的規則,這個規則成為“網絡協議”(protocol tcp/ip)。
4、計算機網絡的功能
①數據通信
如:電子郵件、網上聊天等。
②資源共享
如:網上瀏覽新聞、網上查找學習資料等,學校的電子閱覽 室。
③數據信息的集中和綜合處理
如:辦公自動化 電子數據交換 遠程教育(distance education)電子銀行(e-banking)電子商務(electronic commerce)
三、計算機網絡的產生與發展
因特網起源于一個名叫arpanet的廣域網。1969年由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署創辦最初只連接了位于不同地區的四臺計算機(如下圖所示)。起先是用于軍事科學上,后來用于商業和民用業。1983年正式命名為internet,即因特網。
60年代:計算機互連系統 這個階段的典型代表是60年代后期由美國國防部資助、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主持研究建立的arpa網(arpanet)。arpanet網絡利用租用的通信線路把位于洛杉礬的加利福尼亞大學、位于圣芭芭拉的加利福尼亞大學、斯坦福大學以及位于鹽湖城的猶它州州立大學的計算機主機連接起來,構成了專門完成主機之間通信任務的通信子網。通過通信子網互連的主機負責運行用戶程序,向用戶提供共享資源,它們構成了資源子網。
70年代,出現局域網;
80年代,ccitt建立了使用國際線路傳輸聲音數據的國際標準,iso制定了計算機網絡的開放型互聯模型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1984年。
90年代,計算機網絡發展成為社會重要的信息基礎設施。
21世紀,是網絡功能不斷完善、速度更快、更普及。
80年代網絡進入中國,90年代是中國計算機網絡大發展的年代。
四、計算機網絡的分類
1、按照網絡拓撲結構分類
(1)星型拓撲結構
星型網絡由中心節點和其它從節點組成,中心節點可直接與從節點通信,而從節點間必須通過中心節點才能通信。在星型網絡中中心節點通常由一種稱為集線器或交換機的設備充當,因此網絡上的計算機之間是通過集線器或交換機來相互通信的,是目前局域網最常見的方式。我們教室的網絡結構也是總線型拓撲結構。
(2)總線拓撲結構
總線型網絡是一種比較簡單的計算機網絡結構,它采用一條稱為公共總線的傳輸介質,將各計算機直接與總線連接,信息沿總線介質逐個節點廣播傳送。
(3)環型網絡拓撲結構
環型網絡將計算機連成一個環。在環型網絡中,每臺計算機按位置不同有一個順序編號,見圖 4。在環型網絡中信號按計算機編號順序以 “ 接力 ” 方式傳輸。如圖 4 中,若計算機 a 欲將數據傳輸給計算機 d 時,必須先傳送給計算機 b,計算機 b 收到信號后發現不是給自己的,于是再傳給計算機 c,這樣直到傳送到計算機 d。
(2)按照網絡覆蓋范圍來劃分,網絡可分為局域網,城域網和廣域網。
局域網:lan(local area network):當我們的電腦和他人的電腦發生網絡上的連接時,其實就出現了“局域網”的概念了(點與點的連結,擴充成“面”,即是一個小的區域概念)。而基本上,我們會以一個“校園的大小”來作為“局域網”和“廣域網”的分界(大于這個范圍,我們稱之為“廣域網”;小于或等于這個范圍,則稱之為“局域網”)。
(課堂提問:那么一家公司的網絡呢?你當然可以推知它是一個“局域網”了。)
城域網: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是在一個城市范圍內所建立的計算機通信網。
廣域網: wan(wide area network):“廣域網”等于是把“局域網”連接起來成為更大的網絡。一個國家應該算是一個“廣域網”,而超過這個范圍,將許多國家級的“廣域網”結合在一起,就成為目前遍布全球的“國際互聯網”了。
(3)按照交換方式分類,網絡分為電路交換網絡與分組交換網絡。(簡述,留到1.3講)
電路交換網絡:在工作站之間建立專用通信信道進行連接,獨享的物理線路。一般的電話線路采用的就是電路交換網絡。原理:撥通電話(建立電路)--通話(數據傳輸,線路被獨占)--掛斷電話(電路連接拆除)
分組交換網絡:兩個節點間無需建立專用通道就可以交換數據。原理:發送方發送數據,將信息按照一定格式分割成較短的數據包,發送給交換設備;交換設備根據數據包中的目的地址和序列號,選擇合適的空閑傳輸線路傳送分組數據包。不用建立獨占的物理連接。計算機網絡采用的分組交換技術。ip電話采用的也是分組交換技術。
五、布置作業:
1、按照距離劃分,計算機網絡可分為哪三大類型?
2、局域網的硬件組成主要有哪些?
3、網絡操作系統主要有哪些?
4、中小型企業網絡廣域網的基本業務主要包括哪些?
5、中小型企業網絡局域網的基本業務主要包括哪些?
計算機網絡教案設計篇四
課題:計算機網絡及應用
一、教材分析
本課選自川教版信息技術教材八年級下冊第一課的內容。網絡已經深入我們的生活,了解“什么是網絡”及網絡的功能有助于我們更好地使用網絡。通過前面的學習同學們已經知道計算機的不斷發展是為了滿足社會的需要,同樣的道理,計算機網絡也要不斷的發展。本課從什么是網絡、計算機網絡的發展歷程以及網絡的功能幾個方面對網絡進行了分析與解釋,為后面的課程的學習打下基礎。
二、學情分析
教學對象是樂山是實驗中學八年級的學生。同學們對“網絡”并不陌生,比如經常會瀏覽網頁、利用qq通信等,但是更多的同學會把它的概念縮小理解為“互聯網”,因此,這節課首先就是要讓學生能夠了解什么是網絡??梢岳脤W生們已有的上網經驗來激發學生學習本課的興趣。
三、教學目標
1、了解計算機網絡的概念、發展、功能及分類。
2、根據網絡的概念及組成要素,知道組建網絡要做哪些事。如果身邊碰巧有這種需要,自己可以參與其中。
3、通過對生活中不同網絡類型的介紹,激發學生的興趣,并且能恰當地將身邊的一些網絡進行歸類。
四、教學重、難點
重、難點同為:計算機網絡的分類及功能
五、教學環境
普通教室
六、教學過程
1、導入
這是春節開學后的第一次課,可以先問問同學們春節了都做了些什么。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事就是給親友送祝福了。問大家在用郵箱發新年賀卡的時候有沒有想過它是通過什么傳送的對方的郵箱的呢?可能部分同學會想到網絡,以此導入新課。
2、什么是計算機網絡
先讓同學們說說他們理解的網絡是什么樣的。絕大多數同學可能都會把網絡與英特網劃上等號,先不告訴他們對錯。在講完計算機網絡的概念以及它必須具備的基本要素之后,再讓同學們討論:網絡與英特網是不是等同的。這樣同學們就比較容易理清楚網絡與英特網是一種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
3、計算機網絡的發展歷程
大家都知道電子計算機的不斷發展是為了滿足社會的需求,同樣的道理,這也是促進計算機網絡發展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原因。接著就以社會的發展需求為主線來介紹計算機網絡發展的四個階段。
4、計算機網絡的分類
借助大家熟悉的校園網、英特網等的特點讓學生理解不同類型的網絡
5計算機網絡的主要功能
先讓同學們討論大家平時都借助于網絡做了些什么,并對他們的所提到的功能進行分類。對于同學們沒提到的方面著重講解。
計算機網絡教案設計篇五
第 1 章
概述 計算機網絡
? 在信息時代的作用 ? 因特網(internet)的發展 ? 因特網的意義 最重要的功能:
? 連通性——計算機網絡使上網用戶之間都可以交換信息,好像這些用戶的計算機都可以彼此直接連通一樣。
? 共享——即資源共享??梢允切畔⒐蚕?、軟件共享,也可以是硬件共享。
1.2 因特網概述
起源于美國的因特網現已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國際性計算機互聯網
網絡(network)由若干結點(node)和連接這些結點的鏈路(link)組成?;ヂ摼W是―網絡的網絡‖(network of networks)。連接在因特網上的計算機都稱為主機(host)。
網絡與因特網:
? 網絡把許多計算機連接在一起。? 因特網則把許多網絡連接在一起。
1.2.2 因特網發展的三個階段:
? 第一階段是從單個網絡 arpanet 向互聯網發展的過程。
? 第二階段的特點是建成了三級結構的因特網。
? 第三階段的特點是逐漸形成了多層次 isp 結構的因特網。萬維網 (公司和企業)
.net(網絡服務機構)
.org(非贏利性組織)
.edu(美國專用的教育機構()
.gov(美國專用的政府部門)
.mil
(美國專用的軍事部門)
.int
(國際組織)頂級域名 tld(續)
(3)基礎結構域名(infrastructure domain):這種頂級域名只有一個,即 arpa,用于反向域名解析,因此又稱為反向域名。
新增加了下列的通用頂級域名
.aero(航空運輸企業).biz(公司和企業)
.cat
(加泰隆人的語言和文化團體).coop(合作團體).info(各種情況)
.jobs(人力資源管理者)
.mobi(移動產品與服務的用戶和提供者).museum(博物館).name
(個人)
.pro(有證書的專業人員).travel(旅游業)
因特網的域名空間
6.1.3 域名服務器
一個服務器所負責管轄的(或有權限的)范圍叫做區(zone)。各單位根據具體情況來劃分自己管轄范圍的區。但在一個區中的所有節點必須是能夠連通的。每一個區設置相應的權限域名服務器,用來保存該區中的所有主機的域名到ip地址的映射。dns 服務器的管轄范圍不是以
5務器繼續發出查詢請求報文。本地域名服務器向根域名服務器的查詢通常是采用迭代查詢。當根域名服務器收到本地域名服務器的迭代查詢請求報文時,要么給出所要查詢的 ip 地址,要么告訴本地域名服務器:―你下一步應當向哪一個域名服務器進行查詢‖。然后讓本地域名服務器進行后續的查詢。名字的高速緩存:
每個域名服務器都維護一個高速緩存,存放最近用過的名字以及從何處獲得名字映射信息的記錄??纱蟠鬁p輕根域名服務器的負荷,使因特網上的 dns 查詢請求和回答報文的數量大為減少。為保持高速緩存中的內容正確,域名服務器應為每項內容設置計時器,并處理超過合理時間的項(例如,每個項目只存放兩天)。當權限域名服務器回答一個查詢請求時,在響應中都指明綁定有效存在的時間值。增加此時間值可減少網絡開銷,而減少此時間值可提高域名轉換的準確性。
6.2 文件傳送協議
6.2.1 ftp概述
文件傳送協議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是因特網上使用得最廣泛的文件傳送協議。ftp 提供交互式的訪問,允許客戶指明文件的類型與格式,并允許文件具有存取權限。ftp 屏蔽了各計算機系統的細節,因而適合于在異構網絡中任意計算機之間傳送文件。
rfc 959 很早就成為了因特網的正式標準。文件傳送并非很簡單的問題,網絡環境中的一項基本應用就是將文件從一臺計算機中復制到另一臺可能相距很遠的計算機中。初看起來,在兩個主機之間傳送文件是很簡單的事情。其實這往往非常困難。原因是眾多的計算機廠商研制出的文件系統多達數百種,且差別很大。
6.2.2 ftp 的基本工作原理
網絡環境下復制文件的復雜性:(1)計算機存儲數據的格式不同。
(2)文件的目錄結構和文件命名的規定不同。
(3)對于相同的文件存取功能,操作系統使用的命令不同。(4)訪問控制方法不同。
ftp 特點:
文件傳送協議 ftp 只提供文件傳送的一些基本的服務,它使用 tcp 可靠的運輸服務。ftp 的主要功能是減少或消除在不同操作系統下處理文件的不兼容性。ftp 使用客戶服務器方式。一個 ftp 服務器進程可同時為多個客戶進程提供服務。ftp 的服務器進程由兩大部分組成:一個主進程,負責接受新的請求;另外有若干個從屬進程,負責處理單個請求。主進程的工作步驟如下:
打開熟知端口(端口號為 21),使客戶進程能夠連接上。等待客戶進程發出連接請求。啟動從屬進程來處理客戶進程發來的請求。從屬進程對客戶進程的請求處理完畢后即終止,但從屬進程在運行期間根據需要還可能創建其他一些子進程。回到等待狀態,繼續接受其他客戶進程發來的請求。主進程與從屬進程的處理是并發地進行。兩個連接控制連接在整個會話期間一直保持打開,ftp 客戶發出的傳送請求通過控制連接發送給服務器端的控制進程,但控制連接不用來傳送文件。實際用于傳輸文件的是―數據連接‖。服務器端的控制進程在接收到 ftp 客戶發送來的文件傳輸請求后就創建―數據傳送進程‖和―數據連接‖,用來連接客戶端和服務器端的數據傳送進程。數據傳送進程實際完成文件的傳送,在傳送完畢后關閉―數據傳送連接‖并結束運行。
ftp 使用的兩個 tcp 連接
兩個不同的端口號:
當客戶進程向服務器進程發出建立連接請求時,要尋找連接服務器進程的熟知端口(21),同時還要告訴服務器進程自己的另一個端口號碼,用于建立數據傳送連接。接著,服務器進程用自己傳送數據的熟知端口(20)與客戶進程所提供的端口號碼建立數據傳送連接。由于 ftp 使用了兩個不同的端口號,所以數據連接與控制連接不會發生混亂。
7萬維網 mon gateway interf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