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莫高窟教學設計第二課時篇一
《莫高窟》一文描述了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畫和藏經洞,把莫高窟這一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展現在我們面前,贊揚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與勤勞。由于課文屬于說明文,通常會給人一種枯燥、乏味的感覺,課堂通常也會顯得沉悶。因此,我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突破難點。多媒體有聲有色、生動形象、信息量大,圖文聲像并茂,超越時空限制,交互性好,將教學內容設計制作成多媒體課件,運用于教學過程,對調動學生學習興趣,豐富學生感知,加速新概念的形成,增大信息容量,提高學生觀察能力,補充文字材料和實驗操作無法傳遞的空白,有著不可比擬的優勢。教學中,我考慮到學生對莫高窟很陌生,書中僅有的圖片并不能激發學生對莫高窟的研究熱情,因此,我搜集了大量的圖片及音像資料,制作成多媒體課件,在教學過程中,恰當地運用電教手段,幫助學生感受和理解,加速學生對事物的認識過程,使學生掌握重點,有效地突破難點。如,在理解宏偉瑰麗的飛天時,我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了多幅飛天圖片,學生一邊看,一邊發出驚嘆聲,看完后,個個嘖嘖贊嘆,很快就理解了宏偉瑰麗的含義。
莫高窟》生動描述了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畫和藏經洞,把莫高窟這一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展現在我們面前,贊揚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無窮智慧和偉大創造力。教學時,重在讀書指導,引導學生與祖國的歷史、祖國的文化藝術史對話。
一、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閱讀,張揚個性。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珍惜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對于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應加以鼓勵。”我在課堂教學中重視了這一點。如,我在引導學生體會莫高窟的彩塑精妙絕倫和欣賞精美的飛天時,讓學生能體會一點就說一點,喜歡哪里就說哪里。學生通過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閱讀課文,他們的側重點也就不一樣,進而使課堂充滿生機,暢所欲言,無疑使學生的個性得以張揚!
二、激發學生愛國情感。
《語文課程標準》在第二部分“課程目標”總目標中指出,要讓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愛國主義情感”。本課的學習,不僅要引導學生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體會敦煌藝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強民族自豪感,更要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課前可以讓學生搜集有關莫高窟的文字、圖片資料;課上仿照例句,展開想象,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描摹飛天的形象;學完課文后,進行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比賽,向家長介紹莫高窟,出一張以“莫高窟”為主題的小報??形式可以不拘一格,讓學生自主選擇,抒發自己的愛國情懷。
“言意兼得”閱讀教學
這一堂課不算精心準備,倒也是一種嘗試——“言意兼得”的閱讀教學
這幾天,學校語文教學追尋“言意兼得”的閱讀教學。各個語文工作室進行了理論學習,同時鉆研教材,研討教案,課堂實施。好些熱鬧!
我要上“三個一”了,與他們一起學習了“言意兼得”的教學理論知識,聽了幾節課。倒有幾許激動,如果高年級的閱讀教學如此精益求精地一路走下去,不僅對老師是一種提高,對學生的閱讀能力也是一種飛躍。
那么,何謂“言意兼得”呢?我的理解是:言,文本的語言形式;意,文本的思想內容。兼得,即同時得到,同樣重要,缺一不可。再說的直白些就是,語文教學中達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下面結合《莫高窟》的備課、上課情況,談談如何追尋“言意兼得”的閱讀教學。
一、抓規律性語文,入“意”入“言”
閱讀教學中,我們要自覺地引導學生在具體的文本情境中,在“言意兼得”的閱讀過程中,適時且適度地把一些有“規律”的語言點到、點破、點透。有時候要點到為止,有時候要點破明了,有時甚至要達到點透運用的程度。
學習《莫高窟》課文時緊抓 “莫高窟不僅有精妙絕倫的彩塑,還有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宏偉瑰麗的壁畫。”這句話。
師:請同學們打開課文,聯系全文看一看,這句話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是個什么句子?這個過渡句承上的部分是——;啟下的部分是——。
師:可見,課文前面部分寫的就是彩塑。彩塑的特點——精妙絕倫。(板書:精妙絕倫)接下來課文要寫的一定是壁畫,壁畫的特點是——宏偉瑰麗。(板書:宏偉瑰麗)
師:那么彩塑的精妙絕倫和壁畫的宏偉瑰麗分別表現在哪兒呢?請同學們自由讀第二~三自然段,畫出你感興趣的句子,寫一寫你的感受,最后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
師:(指板書)你覺得莫高窟的“彩塑”和“壁畫”,哪一種更得作者鐘愛?
師:再讀讀這句話,看看句中是怎么比較“彩塑”和“壁畫”的?
師:“不光……而且……”這個關聯詞就是表示意思更進一層的,它更強調的是后面這一層意思。我們在讀的時候,也要注意強調后者。
……
上述教學指導,我緊緊扣住文本中帶“規律性”的語言現象,引導學生經歷了一次“言意兼得”的閱讀歷程。這段話中“規律性”的語言現象主要是:
一、過渡句 “莫高窟不僅有精妙絕倫的彩塑,還有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宏偉瑰麗的壁畫。”承上啟下,結構清晰。
二、關鍵詞“精妙絕倫”、“宏偉瑰麗”承接前后文,內容豐富。
三、關聯詞“不光……而且……”的解讀,從文本的感性體悟,到語義的理性揭示,水到渠成,點到為止。閱讀教學,就是要引導著學生在這些“規律性”的語言現象中,既“入乎其內”得意,又“出乎其外”得言。
二、注意標點,再獲“言意”妙處
文本豐富的情感往往不僅僅是文質兼美的語言文字,不同的標點符號,也有著豐富的內涵,巧妙地引導學生關注它們,不僅能披文入情,也能更深入地研究語言形式。
學習《莫高窟》 “壁畫”這一段:
師:同學們,壁畫內容講完了,作者用的什么標點符號?飛天呢?你對哪個標點感興趣?為什么?
師:既然飛天的優美動態還有更多,請同學們先美美誦讀文中飛天的優美姿態,再大膽想象,仿照文中的排比句式寫一寫飛天。出示:壁畫上的飛天,有的,;有的,??
師:噢?同學們對彩塑的神態描述完后用句號有異議?你認為用什么標點?那你還能仿造課文的寫法,用“有……有……還有……”描述一下你想象中的彩塑神情或樣貌或動態嗎?
課堂上,引導學生從標點探究,想象說話,質疑課本,發現這里的言語表達也可從標點中體會如此妙趣,給學生帶來一番別樣的言語體驗,語文課的情趣味道于此就能得到更濃的詮釋。
三、觸動“矛盾、發現”,進行言意兼得
在引導學生理解語言,感悟語言的過程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領悟文章表達的基本方法時,老師要善于發現其間的矛盾處,引導學生說服你,學生會很感興趣,以能說服老師,質疑課本而自豪。
例如學習了《莫高窟》的藏經洞后:
師:這么多的珍寶被掠奪了,同學們,敦煌的莫高窟還能稱是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嗎? 生:莫高窟雖然經過千百年自然和人為的破壞,但它仍是世界上現有規模最大的、保存最好的佛教藝術寶庫。被譽為“人類藝術的殿堂”。
生齊讀:莫高窟是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
師:1987年,敦煌莫高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為“世界文化遺產”。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自豪地說——
生(齊讀):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這里的————智慧的結晶。
師:這句話與“莫高窟是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分別在課文的哪兒?意思重復嗎?為什么如此安排?
師:看看其他段落,你還發現了什么?
學生在文本矛盾的激烈討論中,結合課外知識,自然而然地走進藝術寶庫,又一次回觀了課文,又一次觀賞、品味、享受藝術的無窮魅力,深得我國悠久的燦爛文化,為祖國的輝煌藝術成就贊嘆不已。“莫高窟是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這里的————智慧的結晶。”讀得深情、讀得激昂。
而對這兩句總結性語句的安排,學生的詮釋緊扣文本,詮釋得透徹、靈動。“明珠”詮釋結合莫高窟的地理位置,處于“絲綢之路”上,位于廣闊的沙漠地帶;結合莫高窟輝煌的藝術成就。而“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這里的————智慧的結晶。”重點放于總結上文,點明中心的作用上。
其他段落的發現,學生緊緊抓住文本的語言形式,如文本的段落結構特點;“四字詞”的妙用;排比句的節奏韻律之美等等,這些語言形式的發現,無疑給了學生學以致用提供了很好的基礎,所以——“練筆訓練:模仿“彩塑” “壁畫”和“藏經洞”的寫法,將家鄉的某處自然景物寫具體。”也就水到渠成!
“言意兼得”是一種教學理念,它打破了一味追尋“意”的解讀平衡,構筑起在文本語言文字叢林中走進走出,走一個來回的新解讀平衡。“言意兼得”也是一種教學策略,尋找言意兼得落腳點,設計言意兼得路線圖,展開言意兼得閱讀場,實現言意兼得最優效。追尋“言意兼得”的閱讀教學,讓學生在課堂上,得知文本內容涵義,得見文本形式秘密,語文老師們又何樂而不為呢?
[ 2007-12-1 13:16:00 | by: 北異 ]
推薦
《莫高窟》這篇課文文質兼美,既能滿足學生的好奇感,豐富他們的知識面,又是促進學生語文能力提高的好教材。文章介紹了舉世聞名的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畫和藏經洞,學生對此很感興趣。同時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但我考慮到他們對課文的理解還不深入,自學能力還有待加強,因此在上課前,我給學生看課文錄象,給學生以強烈的視聽享受,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隨著教學的深入,依次展示洞穴中“精妙絕倫的彩塑”、“宏偉瑰麗的壁畫”以及曾藏有許多珍貴文物的“藏經洞”,了解“莫高窟”的全貌等,引導學生圖文對照,感受莫高窟宏偉、神奇的魅力,認識我國古代燦爛文化的同時,體會作者優美細膩的描寫筆觸。最后再次聽錄音,看課文錄象,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增強他們的民族自豪感。
課后我有幾點反思:
1、這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文章,朗讀應該成為學生學習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讓學生通過多媒體的展示,在感受到美的基礎上,自由選擇不同的方式去朗讀,尊重每個學生的個人感受和獨特體驗,鼓勵學生發表富有個性的見解。
2、由于架設了課內外的聯系,引導學生課前上網搜集、閱讀、欣賞有關莫高窟的文字、圖片資料,擴大了知識面,增強了民族自豪感。
3、課堂上讓學生選擇“壁畫上的______,有的_______,有的_________,有的________” 練習說話,由于有些學生可能預習時對莫高窟壁畫內容了解不深,出現了內容單調,語言貧乏的現象。
4、上課前考慮到課后習題上有 “有的??有的??”與“有??的”句式互改,于是我在最后一個環節安排了這個練習,似乎并無必要。如果安排學習選擇精彩片段背誦,效果會更好。
5、課堂上自己語速較慢,愛重復學生的問題,造成時間浪費較多。
6、傾聽學生有進步。
7、教學過程自己牽得太多,時間不夠的時候,感覺自己領著學生一路小跑。
8、學生朗讀時有亮點閃耀,主要得益于前面的鋪墊,把文字讀厚有一定的嘗試。
莫高窟教學反思
“敦煌莫高窟是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為了讓學生更透徹地了解這句話的含義,文章從彩塑、壁畫和藏經洞三方面為學生作了介紹。學生對此很感興趣,同時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
這部分知識離學生的生活較遠,自學能力有待加強,因此教學時,我運用多媒體,依次展示洞穴中“精妙絕倫的彩塑”、“宏偉瑰麗的壁畫”以及曾藏有許多珍貴文物的“藏經洞”,了解“莫高窟”的全貌等,引導學生圖文對照,感受莫高窟宏偉、神奇的魅力,讓他們銘記:這一切都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因為,只有讓學生通過媒體,借助范文,進入美的境界,與文章產生共鳴,學生才可能充分的、最大限度的去感知,體驗莫高窟的美。這一點,我從學生的眼神、贊嘆中得到了肯定。并且在講到藏經洞的地方,運用多媒體放了一段莫高窟被帝國主義破壞的錄像。這樣就讓學生更直觀地了解到那段屈辱的歷史,激起了他們悲憤的心情。并且進行適當地引導,更能讓他們懂得努力學習,振興國家的重要性。這樣,就完成了“三維目標”之一的情感價值觀目標。
在帶領學生深入走進課文的同時,我沒有忘記對學生進行說話練習的訓練。比如:課堂上讓學生選擇“壁畫上的______,有的______,有的______,有的______”練習說話。
另外,在教學的過程中也注意將文章的結構反復強調。不足之處是每一段的結構交待得不夠清楚。
對于課文中的過渡句進行了重點講解,告訴他們什么是過渡句,作用是什么。并且通過一個小練習,幫助他們真正理解與掌握。
當然,課堂教學是一門缺憾的藝術,每次教學結束都會有不如意的地方值得我去深入的思考:在學生匯報交流自己的學習心得時,好多學生站起來僅僅是說了一句話,我沒有引導學生用一段話來表達自己要說明的問題。由于有些學生課前對莫高窟壁畫內容了解不深,在練習說話的環節中,出現了內容單調的現象,在開發學生的想象力方面做得還不到位。
另外,學生朗讀水平的培養仍是重中之重。該怎樣朗讀,朗讀這一環節究竟該怎樣穿插在課文中還需要好好去摸索。對于課文背誦,在課堂上沒有能設計出一些好的環節來進行檢測。
以上這些都是需要自己在平常的教學中好好總結的經驗,我希望通過這節課的反思,自己能從中有所得,為今后的教學添磚加瓦。
莫高窟教學反思
《莫高窟》這篇課文文質兼美,既能滿足學生的好奇感,豐富他們的知識面,又是促進學生語文能力提高的好教材。文章介紹了舉世聞名的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畫和藏經洞,學生對此很感興趣。同時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但我考慮到他們對課文的理解還不深入,自學能力還有待加強,因此在上課前,我給學生看課文錄象,給學生以強烈的視聽享受,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隨著教學的深入,依次展示洞穴中“精妙絕倫的彩塑”、“宏偉瑰麗的壁畫”以及曾藏有許多
珍貴文物的“藏經洞”,了解“莫高窟”的全貌等,引導學生圖文對照,感受莫高窟宏偉、神奇的魅力,認識我國古代燦爛文化的同時,體會作者優美細膩的描寫筆觸。最后再次聽錄音,看課文錄象,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增強他們的民族自豪感。
課后我有幾點反思:
1、這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文章,朗讀應該成為學生學習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讓學生通過多媒體的展示,在感受到美的基礎上,自由選擇不同的方式去朗讀,尊重每個學生的個人感受和獨特體驗,鼓勵學生發表富有個性的見解。
2、由于架設了課內外的聯系,引導學生課前上網搜集、閱讀、欣賞有關莫高窟的文字、圖片資料,擴大了知識面,增強了民族自豪感。
3、課堂上讓學生選擇“壁畫上的______,有的_______,有的_________,有的________”練習說話,由于有些學生可能預習時對莫高窟壁畫內容了解不深,出現了內容單調,語言貧乏的現象。
4、上課前考慮到課后習題上有“有的……有的……”與“有……的”句式互改,于是我在最后一個環節安排了這個練習,似乎并無必要。如果安排學習選擇精彩片段背誦,效果會更好。
5、課堂上自己語速較慢,愛重復學生的問題,造成時間浪費較多。
6、傾聽學生有進步。
7、教學過程自己牽得太多,時間不夠的時候,感覺自己領著學生一路小跑。
8、學生朗讀時有亮點閃耀,主要得益于前面的鋪墊,把文字讀厚有一定的嘗試。
莫高窟教學設計第二課時篇二
五年級語文上冊《莫高窟》教學設計
劉口小學
夏慶君
【教材分析】
《莫高窟》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9冊第五單元的第三篇文章。課文描述了莫高窟的彩塑、壁畫、藏經洞,贊揚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與智慧。課文是一篇寫景的記敘文,作者以“總—分—總”的形式來結構全文。課文共5個自然段,分三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寫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及其概貌;第二段(第2—4自然段)介紹了莫高窟的彩塑、壁畫、藏經洞;第三段(第5自然段)寫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學情分析】
本課的教學對象是小學五年級的學生。五年級的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欲旺,一方面他們想更多地拓展視野,了解世界(特別是我國古代)燦爛的歷史文化,另一方面,他們也想進一步增強自己的閱讀理解和表達交流的能力。《莫高窟》文質兼美,既能滿足學生的好奇感,豐富他們的知識面,又是促進學生語文能力提高的好教材。文章介紹了舉世聞名的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畫和藏經洞,學生對此很感興趣。【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惟妙惟肖”“威風凜凜”的意思。嘗試背誦課文第2自然段。2.理清文章脈絡,為給這篇課文編寫段落提綱做準備。3.學會“面點結合”的寫作方法,嘗試用此方法寫一段話。
4.憑借生動的畫面和課文中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莫高窟彩塑的精妙絕倫、品味課文的語言精妙。【教學重難點】
重點: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惟妙惟肖”“威風凜凜”的意思。嘗試背誦課文第2自然段。2.理清文章脈絡,為給這篇課文編寫段落提綱做準備。難點:學會“面點結合”的寫作方法,嘗試用此方法寫一段話。【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由“窟”字引入,初識莫高窟。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字,你們認識嗎?(出示:窟)
2、伸出手來和老師一起寫。
3、解意。會讀會寫還不行,你知道“窟”是什么意思嗎?
4、老師帶來了一些洞的圖片,你們想看嗎?(出示)
小結:其實照片中的洞穴只是一小部分,在那里有大大小小492個洞穴,你們知道這些洞穴是什么地方的嗎?
6、今天我們就要一起走進我國著名的敦煌莫高窟。伸出手和老師一起完成課題。
7、讀題質疑:
a、那關于莫高窟你想知道些什么?(預設:位置、有什么)板書 b、要解決問題就要把書讀透。
二、通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讀書有目標,讀書有方法)課件出示讀文要求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出示自讀要求。(1)打開課文借助生字表上的拼音和工具書把句子讀通順,把字讀正確。(2)思考:課文是從哪幾方面介紹莫高窟的?分別在課文的那幾個自然段? 請大家把書輕輕捧起,開始吧!
2、看同學們讀書這般投入,你們有沒有發現我們這篇課文里用了許多精秒的四字詞語來描繪、述說莫高窟?看看大屏幕上的這些詞語。你會讀么?(惟妙惟肖、嘖嘖稱贊)
3、精彩的四字詞語有助于我們寫出生動的文章,字寫得好同樣能為文章增色不少。看看書本101面田字格里面的生字,哪個字你覺得寫的時候最有挑戰性?如何寫正確,又如何寫美觀?(預設:腐)仿寫:腐。
4、端正的坐姿現于課堂,美觀的漢字躍然紙上。那對于課文的內容你了解了么?誰來說一說,課文是從哪幾方面介紹莫高窟的?分別在文章的那幾個自然段?(相機板書:彩塑、壁畫、藏經洞)
5、縱觀全文,瞧一瞧,在文章的結構上,你有什么發現?(總—分—總)黑板上只有分寫,兩個總寫分別說了什么呢?(一顆明珠、藝術寶庫)
三、精讀細品、領略風采。
(一)、品味“彩塑”。
讓我們先跟隨作者的腳步去欣賞莫高窟的彩塑。讓我們走進課文的第2自然段。1.自由輕聲讀第二節,邊讀邊想象:你看到了哪些彩塑?圈一圈。挑你喜歡的再讀一讀,體會體會。
2.全班交流“彩塑”。(孩子們說自己喜歡哪尊,教師跟著走,相機指導朗讀)(1)(相機出示慈眉善目的菩薩圖片)理解:慈眉善目:仁慈、善良,和藹可親;(2)學生交流完天王和大力士,相機理解: 威風凜凜:很嚴肅,有令人敬畏的聲勢和氣派; 強壯勇猛:身體結實,有力氣,很勇敢。(3)(出示彩塑圖片天王和大力士)猜猜他們分別是誰?
(4)指導朗讀前三種彩塑的句子:怎么讀才能讓人感覺到這些彩塑個性鮮明、神態各異?(個別讀、齊讀)3.交流臥佛
(1)學生講到臥佛,(出示臥佛全景圖)。(2)16米有多長?(有四塊黑板那么長)(3)(出示臥佛的特寫)靜靜地看著這尊臥佛,你感覺到什么?(他正在閉目養神,或者凝神靜思,我只能屏息凝視,生怕驚擾了他,我們好像聽到了臥佛輕微的呼吸聲。)(4)指導朗讀描寫臥佛的句子:臥佛閉目養神,來,我們輕輕地讀,別打擾他。(5)這尊彩塑多么逼真啊!真是——相機引出【惟妙惟肖】還有哪些詞也是這個意思?【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活靈活現、躍然紙上……】怪不得游人要嘖嘖贊嘆呢!
4.像這樣個性鮮明、神態各異的彩塑,莫高窟里有兩千多尊呢!請欣賞——(出示其他彩塑)
5.多么精妙絕倫的彩塑啊!感受著前人高超的彩塑藝術,我們每個人都會升騰出自豪感,請同學們戴著感情讀讀這一段。(齊讀第二自然段)
6.指導寫法:莫高窟有兩千多尊彩塑,作者寥寥幾筆就讓我們有如臨其境、如見其人的感覺,他采用了什么寫作高招呢?速讀第二節思考。(總分總,“分”的部分面點結合:面:有……有……有……——給人整體感。點:臥佛 ——典型、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7.嘗試運用“點面結合”寫一段話:老師帶來了兩幅圖片,你能依照“點面”結合的方法,描繪下這兩幅圖片,寫一段話么?(請同學們展示)
8.小結:這種點面結合的寫法,既有廣度又有深度,能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是描摹事物的常用方法。
四、小結本節課:
這節課我們欣賞了精妙絕倫的彩塑,下節課我們要去看看壁畫和藏經洞。又會有什么樣的奧妙呢?
五、布置作業:
1、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
2、找一找關于敦煌莫高窟的資料。
六、板書設計:
18、莫高窟 一顆明珠 總
彩塑
壁畫
分——————點面結合藏經洞
藝術寶庫 總
七、教學反思:
1.教學目標多了點,背誦第二自然段和當堂練習“店面結合”的寫作手法,在時間上選其一。
2、教學經驗不夠,“威風凜凜”的“凜”是聲調問題,而不是前后鼻音問題。
3、到底什么是“點面結合”?我自己首先要弄清楚。
4、板書提綱可以有方法的指導。
莫高窟教學設計第二課時篇三
莫高窟教學設計(精選多篇)
18莫高窟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3、4自然段。
2、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理解課文主要內容,體會“敦煌藝術寶庫”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了解莫高窟被掠奪的歷史,增強學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教學重難點:體會文本結構特點及排比的修辭手法運用的好處。
一、激趣導入。
1、詮釋“明珠”,引入課文:
今天老師將帶領同學們去祖國的大西北旅游,想去嗎?我們去哪兒?她被稱為:出示:敦煌莫高窟是祖國西北 的一顆明珠。
2、通過上課堂的學習,你知道課文從哪幾個方面展現敦煌莫高窟是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嗎?學生說,教師相機板書。
過渡: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莫高窟,去領略一下她的神奇瑰麗!
二、走近“彩塑壁畫”,領略魅力。
1、我們先來欣賞這兒的彩塑吧!請同學們自由讀第二自然段畫出你感興趣的句子,寫一寫你的感受,再美美地讀一讀。
2、交流:
欣賞了這些彩塑,哪些句子引起了你的注意?
“慈眉善目、威風凜凜”都是形容人神態的,你還知道哪些詞語形容人神態的?
指導朗讀:這些彩塑真是千姿百態!怎樣讀才能讓人也好像看到這些彩塑的樣子?
這些不同神態的彩塑在莫高窟都
有,看!——你能用“有??有??還有??”的排比句式來描繪這些彩塑嗎?
這些彩塑非常逼真,課文中用了哪個詞來形容?還有哪些詞也是這個意思?
看到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 作為游人的你,會發出怎樣的贊嘆?帶著贊美的語氣,配樂朗讀。
4、過渡:欣賞了精妙絕倫的彩塑,我們該去看看——
了。
莫高窟不僅有精妙絕倫的彩塑,還有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宏偉瑰麗的壁畫。
聯系全文看一看,這句話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是個什么句子?承上的部分是——;啟下的部分是——。
再讀過渡句:哪個詞可以看出“宏偉”
“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到底有多大?與教室面積比較一下。
相當于500多個這樣的教室一字排開,多么宏偉啊!再讀這句話。
5、壁畫的宏偉瑰麗還表現在什么地方?找出你喜歡的句子說一說。
壁畫內容:用心讀,大膽想象,把文字讀成活動的畫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壁畫的內容豐富多彩??”一句,這是一個什么句式?讓我們一起讀讀這個排比句。
我們來欣賞一下豐富多彩的壁畫。
本小節中還有一個排比句,誰喜歡?指導朗讀:讀出畫面,讀出美感,讀得讓我們身臨其境。
真是嫵媚動人,姿態萬千。難怪人們把飛天說成是莫高窟的名片,讓我們一起再美美地讀一讀。
同學們,發現這個句式有什么特點了嗎?
6、壁畫上的飛天還有什么樣子的,作者用什么標點符號?省略了什么? 請同學們大膽想象,仿照文中的排比句式寫一寫飛天。出示:壁畫上的飛天,有的,有的;有的,??
7、再來領略被譽為“世界最大畫廊”的敦煌壁畫的神奇魅力。一起讀。
8、看到這些精美的壁畫,就像是——
所以我們說——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畫,都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三、走進藏經洞,激蕩情感。
1、我們游覽的最后一站是莫高窟的藏經洞。現在的藏經洞,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小洞,里面黑黑的,什么都沒有,人們為什么還一定要到藏經洞去看一看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第四節,你能從中找到答案嗎?
2、指名交流。提示:抓住關鍵詞:“大量”與“僅存”“曾”字
3、出示資料、圖片:1907、1914年英國人斯坦因兩次掠走遺書、文物9000多件。1908年,法國人伯希和廉價騙購藏經洞遺物精華6000多件。1911年,日本人吉川小一郎等用低價換取了
469卷手寫本和精美彩塑兩尊。1914年,俄國人奧登堡又從敦煌拿走一批經卷寫本,還盜走了第263窟的壁畫。1924年美國人華爾納用特制的化學膠液,粘揭盜走莫高窟壁畫26塊??
看了這個資料,你想說什么?
4、如果藏經洞現在才被發現,才被打開,這些文物的命運將會怎樣?為什么?
讓我們帶著這些情感,再讀第四節。
5、這么多的珍寶被掠奪了,同學們,敦煌的莫高窟還能稱是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嗎?
討論交流:為什么稱“莫高窟是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
四、總結全文,升華情感。1、1987年,敦煌莫高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為“世界文化遺產”。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自豪地說: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這里的……智慧的結晶。
2、這句話與“莫高窟是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分別在課文的哪兒?為什么如此安排?
看看其他段落,你還發現了什么?
五、拓展延伸,學以致用。
1、本節課,我們暢游了西北明珠----莫高窟,還學會了如何把事物寫具體,下面我們就來寫一寫。請仿照第2、3自然段的寫法,以“我們的校園、班級或者課間活動”為話題,任選一個將它寫具體。
提示:我們的真。有,有,還有。其中我最喜愛,,??生活在如此,我。
2、交流展示,相機點評。
3、今天大家學得非常扎實,能學以致用,還能學有所得,是件多么快樂幸福的事呀
五、布置作業,課后延展。
板書:彩塑精妙絕倫
莫高窟壁畫宏偉瑰麗藝術寶庫
藏經洞藏品豐富
莫高窟教學設計第二課時篇四
18莫高窟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3、4自然段。
2、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理解課文主要內容,體會“敦煌藝術寶庫”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了解莫高窟被掠奪的歷史,增強學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學重難點:體會文本結構特點及排比的修辭手法運用的好處。
一、激趣導入。
1、詮釋“明珠”,引入課文:
今天老師將帶領同學們去祖國的大西北旅游,想去嗎?我們去哪兒?(敦煌莫高窟)她被稱為:出示:敦煌莫高窟是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讀句子)
2、通過上課堂的學習,你知道課文從哪幾個方面展現敦煌莫高窟是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嗎?學生說,教師相機板書。
過渡: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莫高窟,去領略一下她的神奇瑰麗!
二、走近“彩塑壁畫”,領略魅力。
1、我們先來欣賞這兒的彩塑吧!請同學們自由讀第二自然段畫出你感興趣的句子,寫一寫你的感受,再美美地讀一讀。
2、交流:
欣賞了這些彩塑,哪些句子引起了你的注意?(可結合資料說)
(1)“慈眉善目、威風凜凜”都是形容人神態的,你還知道哪些詞語形容人神態的?
指導朗讀:這些彩塑真是千姿百態!怎樣讀才能讓人也好像看到這些彩塑的樣子?
(2)這些不同神態的彩塑在莫高窟都有,看!——(視頻:莫高窟彩塑圖片)你能用“有??有??還有??”的排比句式來描繪這些彩塑嗎?
(3)這些彩塑非常逼真,課文中用了哪個詞來形容?還有哪些詞也是這個意思?
(4)看到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無不嘖嘖贊嘆)作為游人的你,會發出怎樣的贊嘆?帶著贊美的語氣,配樂朗讀。
4、過渡:欣賞了精妙絕倫的彩塑,我們該去看看——(宏偉瑰麗的壁畫)了。
(出示)莫高窟不僅有精妙絕倫的彩塑,還有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宏偉瑰麗的壁畫。
(1)聯系全文看一看,這句話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是個什么句子?承上的部分是——;啟下的部分是——。
(1)再讀過渡句:哪個詞可以看出“宏偉”
(2)“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到底有多大?與教室面積比較一下。(3)相當于500多個這樣的教室一字排開,多么宏偉啊!再讀這句話。
5、壁畫的宏偉瑰麗還表現在什么地方?找出你喜歡的句子說一說。(1)壁畫內容:用心讀,大膽想象,把文字讀成活動的畫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出示第三節內容)
“壁畫的內容豐富多彩??”一句,這是一個什么句式?讓我們一起讀讀這個排比句。
我們來欣賞一下豐富多彩的壁畫。(出示壁畫圖片)
(2)本小節中還有一個排比句,誰喜歡?指導朗讀:讀出畫面,讀出美感,讀得讓我們身臨其境。
(3)(出示飛天圖片)真是嫵媚動人,姿態萬千。難怪人們把飛天說成是莫高窟的名片,讓我們一起再美美地讀一讀。
(出示寫飛天的句子。)
(4)同學們,發現這個句式有什么特點了嗎?
6、壁畫上的飛天還有什么樣子的,作者用什么標點符號?省略了什么? 請同學們大膽想象,仿照文中的排比句式寫一寫飛天。出示:壁畫上的飛天,有的,有的;有的,??
7、再來領略被譽為“世界最大畫廊”的敦煌壁畫的神奇魅力。一起讀。(配樂)
8、看到這些精美的壁畫,就像是——
所以我們說——(出示,引讀)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畫,都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三、走進藏經洞,激蕩情感。
1、我們游覽的最后一站是莫高窟的藏經洞。現在的藏經洞,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小洞,里面黑黑的,什么都沒有,人們為什么還一定要到藏經洞去看一看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第四節,你能從中找到答案嗎?
2、指名交流。提示:抓住關鍵詞:“大量”與“僅存”“曾”字
3、出示資料、圖片:1907、1914年英國人斯坦因兩次掠走遺書、文物9000多件。1908年,法國人伯希和廉價騙購藏經洞遺物精華6000多件。1911年,日本人吉川小一郎等用低價換取了469卷手寫本和精美彩塑兩尊。1914年,俄國人奧登堡又從敦煌拿走一批經卷寫本,還盜走了第263窟的壁畫。1924年美國人華爾納用特制的化學膠液,粘揭盜走莫高窟壁畫26塊??
看了這個資料,你想說什么?
4、如果藏經洞現在才被發現,才被打開,這些文物的命運將會怎樣?為什么?
讓我們帶著這些情感,再讀第四節。(齊讀。)
5、這么多的珍寶被掠奪了,同學們,敦煌的莫高窟還能稱是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嗎?
討論交流:為什么稱“莫高窟是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
四、總結全文,升華情感。1、1987年,敦煌莫高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為“世界文化遺產”。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自豪地說: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這里的……智慧的結晶。
2、這句話與“莫高窟是祖國西北的一顆明珠。”分別在課文的哪兒?為什么如此安排?
看看其他段落,你還發現了什么?
五、拓展延伸,學以致用。
1、本節課,我們暢游了西北明珠----莫高窟,還學會了如何把事物寫具體,下面我們就來寫一寫。請仿照第2、3自然段的寫法,以“我們的校園、班級或者課間活動”為話題,任選一個將它寫具體。(指名讀題)(相機提示)
提示:我們的真。有,有,還有。其中我最喜愛,??生活在(沉浸)如此,我(人們)。
2、交流展示,相機點評。
3、今天大家學得非常扎實,能學以致用,還能學有所得,是件多么快樂幸福的事呀
五、布置作業,課后延展。
板書:彩塑精妙絕倫
莫高窟壁畫宏偉瑰麗藝術寶庫
藏經洞藏品豐富
莫高窟教學設計第二課時篇五
《莫高窟》第2課時教學設計
寶應縣城中小學 李紅松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2—3自然段。
2、理解課文內容,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體會“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增強民族自豪感。
3、領悟課文圍繞中心句把內容寫具體的表達方法。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
2、學習圍繞中心句把內容寫具體的方法。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讀課題,復習導入(3分鐘)
1、讀題。
師:同學們,在古老的絲綢路上、茫茫的戈壁沙漠,蘊藏著一顆璀璨的明珠 ——生讀:莫高窟。
2、復習
⑴出示詞語:
斷崖絕壁
惟妙惟肖
威風凜凜
宏偉瑰麗
漫天遨游
精妙絕倫
嘖嘖贊嘆
腐敗無能
舉世聞名
師:這些詞語誰會讀?(指名朗讀 一人讀一行)誰能選1-2個詞語說一句話介紹莫高窟留給你的印象。(指名說)(出示中心句: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生齊讀)
師:這是課文的中心句,課文是從哪幾方面具體介紹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藝 術寶庫的?(板書:彩塑
壁畫
藏經洞)⑵引讀過渡句,導入新課
師:文中哪句話既概括了彩塑的特點,又概括了壁畫的特點?(出示過渡句:“莫高窟不僅有精妙絕倫的彩塑,還有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宏偉瑰麗的壁畫。”)師:這是一個什么句?(過渡句)承上的部分是——(生讀:莫高窟不僅有 精妙絕倫的彩塑)總結了彩塑的特點——精妙絕倫;啟下的部分是——(生讀:還有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宏偉瑰麗的壁畫。)概括了壁畫的特點——宏偉瑰麗。作者主要抓住什么來描寫彩塑精妙絕倫的?請默讀課文第2自然段。
二、精讀第2自然段,感悟彩塑的“精妙絕倫”(10分鐘)
1、自讀感悟
師:默讀第2自然段,思考作者主要抓住什么來描寫彩塑精妙絕倫的?(彩
塑的神態)作者是怎樣描寫這些彩塑的神態的?(指名朗讀2-4句)具體寫了哪幾種神態?(慈眉善目 威風凜凜 強壯勇猛 神態安詳)想不想看看這些神態各異的彩塑?(課件展示彩塑圖片)
2、感情朗讀。
師:誰能通過朗讀,讓我們看到這些神態各異的彩塑?(指2名朗讀)
3、練習背誦。
師:能看著這些四字詞語把這幾句話背出來嗎?(出示:個性鮮明 神態各異
威風凜凜 強壯勇猛 神態安詳,指名背誦)能不看這些詞語背出來嗎?(自由背 指名背 齊背)小結:抓重點詞語記憶法。
4、領悟寫法
師:這3句話雖然都是描寫彩塑的神態,但每句的表達方法卻不同。想一想,這3句話在寫法上有什么不同?為什么要這樣寫?(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師小結:這3句話都是描寫彩塑的神態,但不同的是第1句話概括描寫了彩塑神態的特點,這叫總寫;第2、3句話具體描寫了彩塑的不同神態,這叫分寫;第2句話一般介紹了三類彩塑的不同神態,這叫面的描寫;第3句話具體描寫了一尊彩塑的神態,這叫點的描寫。這樣有總有分,有面有點,點面結合,既對彩塑有了整體印象,又對某一尊彩塑留下深刻印象。)
5、引讀中心句
出示:看到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無不嘖嘖贊嘆。(生齊讀)師:這句是總寫,還是分寫?這是總寫感受。因此第2自然段的結構是總分 總的寫法。同學們,看到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我們又怎能不嘖嘖贊嘆——生讀: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
三、精讀第3自然段,感悟壁畫“宏偉瑰麗”(12分鐘)
1、引讀過渡句
師: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因為——(出示過渡句,生齊讀)
2、自讀感悟
師:這句話中哪部分是對第3自然段內容的概括?(生讀:“還有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宏偉瑰麗的壁畫。”)這是總寫,還是分寫?(總寫)圍繞這句,作者又是抓住什么具體寫出壁畫的宏偉瑰麗的?請默讀第3自然段。(讀后交流:壁畫的內容和壁畫上的飛天。)
3、感悟壁畫內容之豐富
出示:“壁畫的內容豐富多彩,有記錄佛教故事的,有描繪神佛形象的,有反 映民間生活的,還有描摹自然風光的。”(指名朗讀)
師:你從這句話體會到什么?(壁畫內容豐富多彩
壁畫宏偉瑰麗)這句是 從內容上對壁畫所作的一般介紹,是面的描寫,還是點的描寫?(面)這面的描寫,讓我們從內容上感受到了壁畫的宏偉瑰麗。我們再來聽聽莫高窟導游的
講解。(播放錄音:敦煌壁畫中,各種佛像畫、故事畫、山水畫、動物畫、神話題材畫、裝飾圖案畫等應有盡有。古代的藝術家們用他們特有的方式——各種繪畫,連續記錄了一千多年中國社會的變遷,其內容之豐富、技藝之精湛無與倫比。因此,有人把莫高窟稱為“畫在墻壁上的圖書館”。)
4、感悟飛天姿態之優美
師:如果說莫高窟是“畫在墻壁上的圖書館”。那么,飛天就是這個圖書館 的名片。作者是如何具體描寫壁畫上的飛天的?請大家讀一讀文中描寫飛天的句子。(生自由朗讀)
出示:“壁畫上的飛天,有的臂挎花籃,采摘鮮花;有的懷抱琵琶,輕撥銀 弦;有的倒懸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帶飄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雙臂,翩翩起舞??” ⑴朗讀感悟
師:(指名朗讀)讀了這句話,你覺得壁畫上的飛天怎么樣?這么多的飛天,誰能用一個四字詞語概括?(千姿百態 姿態優美 宏偉瑰麗 栩栩如生)誰能讀出飛天的姿態優美?(指名朗讀)
師:再讀一讀這句話,你覺得這句話在語言表達上有哪些特點?(生交流)師:(小結)這句話用排比這種整齊的句式,和對仗工整的含有動作的四字詞語寫出了飛天的優美姿態。如果說第2自然段寫彩塑是抓住神態描寫,展示的是一種靜態的美,那么這段寫飛天是抓住什么描寫?(動作)展示的是一種動態的美。誰能讀出這種美?(指名朗讀)⑵欣賞壁畫
師:想不想欣賞這些飛天的優美姿態?(課件展示畫面,師引背:壁畫上的 飛天,有的 ;有的 ;有的 ;有的 ;有的 ??)
師:壁畫上的飛天是不是就是這幾種姿態?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省略號)
飛天還會有哪些優美的姿態呢?(播放課件展示飛天的不同姿態,出示練習:有的,??學生先在書中寫再交流。交流后出示師范例:有的手握玉簫,輕輕吹奏;有的頭戴花環,上下翻飛;有的橫臥身子,自由飄浮;有的手持彩練,載歌載舞??)
師:飛天是莫高窟壁畫的典型代表,作者對飛天的描寫,是面的描寫,還是點的描寫 ?(點)作者抓住飛天這個點進行具體描寫,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壁畫的宏偉瑰麗。讀——“看著這些精美的壁畫,就像是走進了燦爛輝煌的藝術殿堂。”這是總寫,還是分寫?(總寫感受)
師:這些精美的壁畫大多出自隋唐時期,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在兩千多年前,我們的祖輩就能畫出如此宏偉瑰麗的壁畫,是多么了不起啊!所以,我們驕傲地說——生:莫高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
5、領悟寫法
師:請同學們比較一下,第3自然段與第2自然段在寫法上有哪些相似之處。(生交流后,師小結:這兩段都采用了總分總的寫法,先用一句話概括特點,再圍繞這句話進行具體描寫,最后總寫感受。分寫時,先從面上作一般介紹,再選擇一個點進行具體描寫,有面有點,點面結合。既獲得了整體印象,又對某個點留有深刻印象。板書:總分總
點面結合)
四、總結升華,指導練筆(15分鐘)
1、總結升華
師:同學們,當你看到莫高窟里精妙絕倫的彩塑和宏偉瑰麗的壁畫,怎能 不發出這樣的贊嘆:(出示最后一自然段。生齊讀,讀出贊美和自豪。)作者贊美莫高窟,實際贊美誰?(古代勞動人民)
師:同學們,莫高窟是藝術寶庫,是文化瑰寶,是寫不完的史書。此時此刻 千言萬語都說不盡對莫高窟的贊美,都表達不了心中的激動與自豪。讓我們帶著這份激動與自豪再一次讀一讀課題——生齊讀:莫高窟
2、指導練筆 ⑴領悟寫法
師:同學們,作為小學高年級學生,讀課文,不僅要讀懂課文思想內容,還 要領悟課文表達方法。從這篇課文你領悟到了哪些表達方法?(生交流后,師小結:一是總-分-總的構段方式;二是點面結合的描寫方法;三是中心句、過渡句、排比句、四字詞語的運用。)⑵學生練筆
我們家鄉寶應是個風景如畫、物產豐富、人杰地靈的地方,請你仿照本 課第2、3自然段,采用總—分—總的構段方式,點面結合的表達方法寫一段話,介紹家鄉的風景名勝。(播放寶應風光視頻。師:寶應湖,水光瀲滟 波光粼粼;縱棹園,典雅清秀 別具一格;八寶亭,飛檐翹角 古色古香;荷園,接天蓮葉 清香撲鼻 碧波蕩漾;生態園,樹木蔥蘢 鳥語花香 ;周恩來少年讀書處:歷盡滄桑 書香彌漫;寧國寺,香煙裊繞
雄偉莊重;寶應大道:寬闊氣派
風景宜人
燈火璀璨
是寶應精神的象征 創造了寶應速度,代表了寶應形象。如詩如畫的自然風光,古樸典雅的人文景觀,雄偉氣派的現代建筑)示例:我的家鄉寶應
。有
,有
,有
,還有
。最
的是。
。看到寶應
,游人
。⑶交流點評,重在表達方法。板書設計:
彩塑
總分總 莫高窟
壁畫
點面結合
附學生優秀習作:
我的家鄉寶應風景如畫。有接天蓮葉的荷園,有香煙裊裊的寧國寺,有空氣清新的生態園,還有清秀典雅的縱棹園??最引人注目的是寶應湖。夕陽西下,落日的余輝灑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美不勝收。平靜的湖面偶爾有幾艘輪船駛過,湖面泛起一波波漣漪。看到寶應如此迷人的的風光,游人無不嘖嘖贊嘆。
(五(4)
陳藝琳)
我的家鄉寶應景色宜人。有古色古香、別具一格的八寶亭,有香煙裊裊、雄偉莊重的寧國寺,有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的生態園,還有碧波蕩漾、魚歡蝦跳的寶應湖??最引人注目的是生態園。一棵棵大樹枝繁葉茂,數不勝數,直刺藍天。林中不時傳來清脆的鳥叫聲和人們的歡聲笑語。看到寶應如詩如畫的風光,游人無不流連忘返。
(五(4)
于詠濤)
我的家鄉寶應風景如詩如畫。有雄偉莊重的寧國寺,有林深葉茂的生態園,有景色秀美的縱棹園,還有寬闊氣派的寶應大道??最令人流連忘返的是荷園。每到夏天,荷園里就開滿了亭亭玉立的荷花,白的、紅的、粉的,色彩繽紛,千姿百態,散發出沁人心脾的清香。荷葉挨挨擠擠,碧綠碧綠。真是“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啊!看到寶應迷人的的風光,游人情不自禁地贊嘆:“寶應真是個風景如畫啊!”
(五(4)
朱海)
我的家鄉寶應景色迷人,美不勝收。有古色古香的八寶亭,有彌漫書香的周恩來少年讀書處,有雄偉壯觀的寶勝電纜城,還有鳥語花香的正潤生態園??最值得一看的是寧國寺。寧國寺香煙裊裊,古樸典雅。里面的佛像數不勝數,神態各異。有頂天立地的羅漢,有慈眉善目的菩薩,還有威風凜凜的天王。看到寶應美麗迷人的風光,游人都贊不絕口。
(五(4)
韓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