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西餐進食方法禮儀篇一
西餐的甜點吃法禮儀1冰淇淋
吃冰淇淋一般使用小勺。當和蛋糕或餡餅一起吃或作為主餐的一部分時,要使用一把甜點叉和一把甜點勺
餡餅
吃水果餡餅通常要使用叉子。但如果主人為你提供一把叉子和一把甜點勺的話,那么就用叉子固定餡餅,用勺挖著吃。吃餡餅是要用叉子的,除非餡餅是帶冰淇淋的,這種情況下,叉、勺都要使用。如果吃的是奶油餡餅,最好用叉而不要用手。以防止餡料從另一頭漏出。
果汁冰糕
如果作為肉食的配餐食用可以用叉,如果是作為甜點食用,使用勺子。
燉制水果
吃燉制水果要使用勺子,不過你可以用叉子來穩住大塊水果。把櫻桃、梅干、李脯的核體面地吐到勺里,放在盤邊。
煮梨
使用勺和叉。用叉豎直把梨固定,用勺把梨挖 成方便食用的小塊。
叉子還可用來旋轉煮梨,以使挖食梨肉。如果只有一把勺子,就用手旋轉盤子,把梨核留在盤里,用勺把糖汁舀出。
西餐甜點的做法推薦
1.香蜂起司蛋糕的做法
香蜂起司蛋糕的制作材料
主料:奶酪300克
輔料:牛奶90克,吉利丁4克,奶油200克,香蜂草10克,調料:赤砂糖100克,白酒100克,檸檬汁10克
香蜂起司蛋糕的做法:
1.檸檬擠汁、香蜂草洗凈以研磨機磨成粉末狀備用;
2.奶油起司以隔水加熱的方式使其回溫軟化;
3.加入細砂糖、牛奶一起拌至呈無顆粒狀;
4.再加入薄荷酒攪拌均勻;
5.吉利丁用冰水泡軟瀝干,倒入奶油起司中一起拌勻;
6.動物性鮮奶油用打蛋器打至6分發時,倒入奶油起司中;
7.再加入香蜂草粉一起攪拌均勻;
8.最后把奶油起司倒入圓形小烤模中,以刮刀抹平;
9.最后放入冷凍庫中,以-18℃凍藏約30分鐘即可。
2.酸奶乳酪蛋糕的做法
酸奶乳酪蛋糕的制作材料
主料:餅干150克,奶酪314克
輔料:奶油61克,杏仁50克,牛奶141克,雞蛋35克,玉米面(黃)25克,調料:白砂糖73克
酸奶乳酪蛋糕的做法:
1.將消化餅干裝入塑膠袋中搗碎;
2.奶油放入鋼盆中以隔水加熱的方式溶化成液態;
3.杏仁角烤熟備用;
4.取一玻璃盆,倒入餅干、奶油、杏仁角后,再加入牛奶(15克)、糖粉一起攪拌均勻;
5.取一烤盤,在烤模的'底部上鋪一張烤焙紙,再將材料平均鋪在烤模里;
6.并用刮刀壓平即為底層派皮后,先放置一旁備用;
7.奶油起司以隔水加熱的方式使其回軟;
8.加入細砂糖一起攪拌至呈無顆粒狀;
9.將全蛋打散后分次加入奶油起司中拌勻;
10.繼續加入過篩后的玉米粉一起攪拌均勻即為起司糊;
11.將牛奶(126克)和動物性鮮奶油倒入奶油起司中,一起攪拌至起司糊呈現出光滑細致具有流性的狀態時,再倒入烤模中;
12.將材料放入烤箱中,以溫度上火180℃、下火180℃,烤約50分鐘至熟,即出爐;
13.待涼后將蛋糕表層涂上酸奶,再裝飾小紅莓即完成。
3.鴿蛋核桃酪的做法
鴿蛋核桃酪的特色
補腦潤發,甜香鮮嫩。
鴿蛋核桃酪的制作材料:
主料:核桃150克
輔料:糯米50克,鴿蛋200克,調料:白砂糖50克
鴿蛋核桃酪的做法:
1.核桃仁用開水泡片刻撈出剝皮,用油炸脆;
2.用溫水泡好糯米,放入小型電動粉碎機粉碎成泥狀,倒入碗中;
3.干凈員放入清水1000毫升,燒開后加白糖和攪拌好的核桃酪,攪成稀糊狀;
4.分10個小碗,或裝在一個罐子內;
5.碗盛清水打入鴿蛋,另燒開一鍋水,推起漩渦后離開火口;
6.將鴿蛋輕輕滑入鍋中,放回火上,減小火力不使大開,慢慢浸熟后撈在盛核桃酪的小碗內即可。
4.水晶涼糕的做法
水晶涼糕的特色:
此糕味道鮮美,清涼爽口。
水晶涼糕的制作材料:
主料:稻米300克
輔料:車前草25克,調料:白砂糖500克
水晶涼糕的做法
1.將大米淘洗干凈、車前草洗凈,切成細粒。
2.將大米、車前草加入水,磨成細漿。
3.將鍋內倒入水燒沸,放入米漿,攪拌均勻,煮熟后倒入木制模子內,晾涼收干,淋少許水,以免硬皮。
4.將糖放入碗內,倒入水化開,備用。
5.將涼糕切成薄片,放入碗內,倒入糖水,即可食用。
西餐的甜點吃法禮儀2冰淇淋 吃冰淇淋一般使用小勺。當和蛋糕或餡餅一起吃或作為主餐的一部分時,要使用一把甜點叉和一把甜點勺。
餡餅 吃水果餡餅通常要使用叉子。但如果主人為你提供一把叉子和一把甜點勺的話,那么就用叉子固定餡餅,用勺挖著吃。吃餡餅是要用叉子的,除非餡餅是帶冰淇淋的,這種情況下,叉、勺都要使用。如果吃的是奶油餡餅,最好用叉而不要用手。以防止餡料從另一頭漏出。
煮梨 使用勺和叉。用叉豎直把梨固定,用勺把梨挖成方便食用的小塊。叉子還可用來旋轉煮梨,以使挖食梨肉。如果只有一把勺子,就用手旋轉盤子,把梨核留在盤里,用勺把糖汁舀出。
果汁冰糕 如果作為肉食的配餐食用可以用叉,如果是作為甜點食用,使用勺子。
燉制水果 吃燉制水果要使用勺子,不過你可以用叉子來穩住大塊水果。把櫻桃、梅干、李脯的核體面地吐到勺里,放在盤邊。
西餐進食方法禮儀篇二
西餐的吃法禮儀1西餐的吃法禮儀1、肉類
西方人吃肉(指的是羊排、牛排、豬排等)一般都是大塊的。吃的時候,用刀、叉把肉切成一小塊,大小剛好是一口。吃一塊,切一塊,不要一下子全切了,也千萬不要用叉子把整塊肉夾到嘴邊,邊咬、邊咀嚼、邊吞咽。
吃牛肉(牛排)的場合,由于可以按自己愛好決定生熟的程度,預定時,服務員或主人會問你生熟的程度。
吃有骨頭的肉,比如吃雞的時候,不要直接“動手”,要用叉子把整片肉固定(可以把叉子朝上,用叉子背部壓住肉),再用刀沿骨頭插入,把肉切開,邊切邊吃。如果是骨頭很小時,可以用叉子把它放進嘴里,在嘴里把肉和骨頭分開后,再用餐巾蓋住嘴,把它吐到叉子上然后放到碟子里。不過需要直接“動手”的肉,洗手水往往會和肉同時端上來。一定要時常用餐巾擦手和嘴。
吃魚時不要把魚翻身,吃完上層后用刀叉剔掉魚骨后再吃下層。
西餐的吃法禮儀2、吃沙拉
西餐中,沙拉往往出現在這樣的場合里:作為主菜的配菜,比如說蔬菜沙拉,這是常見的;作為間隔菜,比如在主菜和甜點之間;作為第一道菜,比如說雞肉沙拉。
如果沙拉是一大盤端上來就使用沙拉叉。如果和主菜放在一起則要使用主菜叉來吃。
如果沙拉是間隔菜,通常要和奶酪、炸玉米片等一起食用。先取一兩片面包放在你的沙拉盤上,再取兩三片玉米片。奶酪和沙拉要用叉子吃,而玉米片可以用手拿著吃。
如果主菜沙拉配有沙拉醬,可以先把沙拉醬澆在一部分沙拉上,吃完這部分后再加醬。直到加到碗底的生菜葉部分,這樣澆汁就容易了。
沙拉習慣的吃法應該是:將大片的生菜葉用叉子切成小塊,如果不好切可以刀叉并用。一次只切一塊,吃完再切。
西餐的吃法禮儀3、快餐和小吃
漢堡包和熱狗是用手拿著吃,但一定要用餐巾紙墊住,讓醬汁流到餐巾上,而不是流到你的手或衣服上。為防止萬一,可以一只手拿餐巾墊住,另一只手準備一兩張餐巾備用。
比薩餅可以用手拿著餅塊,把外邊轉向里,防止上面的餡掉出來。但一般晚宴的餐桌上看不到比薩餅的。
玉米薄餅是一種普遍的用手拿著吃的食物。可以蘸上如甜豆或蕃茄醬等混合醬后吃。
油煎食品和薯片,可以用手拿著吃,也可以用叉子吃。如果在戶外,當然可以用手拿著吃了。
女士還要注意,吃東西的時候,每次都要少放一些到嘴里。小口嚼,制造噪音和弄壞唇膏。吃一般的菜時,如果把手指弄臟了,可以請服務員端洗手水來。
西餐的吃法禮儀2冰淇淋
吃冰淇淋一般使用小勺。當和蛋糕或餡餅一起吃或作為主餐的一部分時,要使用一把甜點叉和一把甜點勺
餡餅
吃水果餡餅通常要使用叉子。但如果主人為你提供一把叉子和一把甜點勺的話,那么就用叉子固定餡餅,用勺挖著吃。吃餡餅是要用叉子的,除非餡餅是帶冰淇淋的,這種情況下,叉、勺都要使用。如果吃的是奶油餡餅,最好用叉而不要用手。以防止餡料從另一頭漏出。
果汁冰糕
如果作為肉食的配餐食用可以用叉,如果是作為甜點食用,使用勺子。
燉制水果
吃燉制水果要使用勺子,不過你可以用叉子來穩住大塊水果。把櫻桃、梅干、李脯的核體面地吐到勺里,放在盤邊。
煮梨
使用勺和叉。用叉豎直把梨固定,用勺把梨挖 成方便食用的小塊。
叉子還可用來旋轉煮梨,以使挖食梨肉。如果只有一把勺子,就用手旋轉盤子,把梨核留在盤里,用勺把糖汁舀出。
西餐甜點的做法推薦
1.香蜂起司蛋糕的做法
香蜂起司蛋糕的制作材料
主料:奶酪300克
輔料:牛奶90克,吉利丁4克,奶油200克,香蜂草10克,調料:赤砂糖100克,白酒100克,檸檬汁10克
香蜂起司蛋糕的做法:
1.檸檬擠汁、香蜂草洗凈以研磨機磨成粉末狀備用;
2.奶油起司以隔水加熱的方式使其回溫軟化;
3.加入細砂糖、牛奶一起拌至呈無顆粒狀;
4.再加入薄荷酒攪拌均勻;
5.吉利丁用冰水泡軟瀝干,倒入奶油起司中一起拌勻;
6.動物性鮮奶油用打蛋器打至6分發時,倒入奶油起司中;
7.再加入香蜂草粉一起攪拌均勻;
8.最后把奶油起司倒入圓形小烤模中,以刮刀抹平;
9.最后放入冷凍庫中,以-18℃凍藏約30分鐘即可。
2.酸奶乳酪蛋糕的做法
酸奶乳酪蛋糕的制作材料
主料:餅干150克,奶酪314克
輔料:奶油61克,杏仁50克,牛奶141克,雞蛋35克,玉米面(黃)25克,調料:白砂糖73克
酸奶乳酪蛋糕的做法:
1.將消化餅干裝入塑膠袋中搗碎;
2.奶油放入鋼盆中以隔水加熱的方式溶化成液態;
3.杏仁角烤熟備用;
4.取一玻璃盆,倒入餅干、奶油、杏仁角后,再加入牛奶(15克)、糖粉一起攪拌均勻;
5.取一烤盤,在烤模的底部上鋪一張烤焙紙,再將材料平均鋪在烤模里;
6.并用刮刀壓平即為底層派皮后,先放置一旁備用;
7.奶油起司以隔水加熱的方式使其回軟;
8.加入細砂糖一起攪拌至呈無顆粒狀;
9.將全蛋打散后分次加入奶油起司中拌勻;
10.繼續加入過篩后的玉米粉一起攪拌均勻即為起司糊;
11.將牛奶(126克)和動物性鮮奶油倒入奶油起司中,一起攪拌至起司糊呈現出光滑細致具有流性的狀態時,再倒入烤模中;
12.將材料放入烤箱中,以溫度上火180℃、下火180℃,烤約50分鐘至熟,即出爐;
13.待涼后將蛋糕表層涂上酸奶,再裝飾小紅莓即完成。
3.鴿蛋核桃酪的做法
鴿蛋核桃酪的特色
補腦潤發,甜香鮮嫩。
鴿蛋核桃酪的制作材料:
主料:核桃150克
輔料:糯米50克,鴿蛋200克,調料:白砂糖50克
鴿蛋核桃酪的做法:
1.核桃仁用開水泡片刻撈出剝皮,用油炸脆;
2.用溫水泡好糯米,放入小型電動粉碎機粉碎成泥狀,倒入碗中;
3.干凈員放入清水1000毫升,燒開后加白糖和攪拌好的核桃酪,攪成稀糊狀;
4.分10個小碗,或裝在一個罐子內;
5.碗盛清水打入鴿蛋,另燒開一鍋水,推起漩渦后離開火口;
6.將鴿蛋輕輕滑入鍋中,放回火上,減小火力不使大開,慢慢浸熟后撈在盛核桃酪的小碗內即可。
4.水晶涼糕的做法
水晶涼糕的特色:
此糕味道鮮美,清涼爽口。
水晶涼糕的制作材料:
主料:稻米300克
輔料:車前草25克,調料:白砂糖500克
水晶涼糕的做法
1.將大米淘洗干凈、車前草洗凈,切成細粒。
2.將大米、車前草加入水,磨成細漿。
3.將鍋內倒入水燒沸,放入米漿,攪拌均勻,煮熟后倒入木制模子內,晾涼收干,淋少許水,以免硬皮。
4.將糖放入碗內,倒入水化開,備用。
5.將涼糕切成薄片,放入碗內,倒入糖水,即可食用。
西餐的吃法禮儀3大家現在好多人都非常熱衷于吃西餐,基本上大家去西餐廳都是為了情調與氣氛,還有西餐廳獨特的裝潢都吸引著大多數人。不過關于西餐的各種吃法包括禮儀想必大家都不是非常了解。那么西餐的吃法和進餐禮儀有哪些?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下。
吃西餐在很大程度上講是在吃情調:大理石的壁爐、熠熠閃光的水晶燈、銀色的燭臺、繽紛的美酒,再加上人們優雅迷人的`舉止,這本身就是一幅動人的油畫。為了在初嘗西餐時舉止更加嫻熟,費些力氣熟悉一下這些進餐禮儀,還是值得的。
1、就座時,身體要端正,手肘不要放在桌面上,不可蹺足,與餐桌的距離以便于使用餐具為佳。餐臺上已擺好的餐具不要隨意擺弄。將餐巾對折輕輕放在膝上。
2、使用刀叉進餐時,從外側往內側取用刀叉,要左手持叉,右手持刀;切東西用左手拿叉按住食物,右手執刀將其鋸切成小塊,然后用叉子送入口中。使用刀時,刀刃不可向外。進餐中放下刀叉時,應擺成“八”字型,分別放在餐盤邊上。刀刃朝向自身,表示還要繼續吃。每吃完一道菜,將刀叉并攏放在盤中。如果是談話,可以拿著刀叉,無需放下。不用刀時,也可以用右手持叉,但若需要作手勢時,就應放下刀叉,千萬不可手執刀叉在空中揮舞搖晃,也不要一手拿刀或叉,而另一只手拿餐巾擦嘴,也不可一手拿酒杯,另一只手拿叉取菜。要記住,任何時候,都不可將刀叉的一端放在盤上,另一端放在桌上。
3、每次送入口中的食物不宜過多,在咀嚼時不要說話,更不可主動與人談話。
4、喝湯時不要啜,吃東西時要閉嘴咀嚼。不要咂嘴發出聲音。如湯菜過熱,可待稍涼后再吃,不要用嘴吹。喝湯時,用湯勺從里向外舀,湯盤中的湯快喝完時,用左手將湯盤的外側稍稍翹起,用湯勺舀凈即可。吃完湯菜時,將湯匙留在湯盤(碗)中,匙把指向自己。
5、吃魚、肉等帶刺或骨的菜肴時,不要直接外吐,可用餐巾捂嘴輕輕吐在叉上放入盤內。如盤內剩余少量菜肴時,不要用叉子刮盤底,更不要用手指相助食用,應以小塊面包或叉子相助食用。吃面條時要用叉子先將面條卷起,然后送入口中。
6、面包應掰成小塊送入口中,不要拿整塊面包咬。抹黃油和果醬時也要先將面包掰成小塊再抹。
7、吃雞時,歐美人多以雞胸脯肉為貴。吃雞腿時應先用力將骨去掉,不要用手拿著吃。吃魚時不要將魚翻身,要吃完上層后用刀叉將魚骨剔掉后再吃下層,吃肉時,要切一塊吃一塊,塊不能切得過大,或一次將肉都切成塊。
8、不可在餐桌邊化妝,用餐巾擦鼻涕。用餐時打嗝是最大的禁忌,萬一發生此種情況,應立即向周圍的人道歉。取食時不要站立起來,坐著拿不到的食物應請別人傳遞。
9、就餐時不可狼吞虎咽。不愿吃的食物也應要一點放在盤中,以示禮貌。主人勸客人添菜,如有胃口,添菜不算失禮,相反主人也許會引以為榮。
10、進餐時,不要解紐扣或當眾脫衣。如主人請客人寬衣,男客人可將外衣脫下搭在椅背上,不要將外衣或隨身攜帶的物品放在餐臺上。
通過以上的介紹相信大家已經對西餐的吃法及禮儀有了大致的了解。吃西餐的講究有很多,雖然大家在西餐廳并不注重這些,不過當我們舉止優雅的時候肯定會變成萬眾矚目的焦點。個人魅力將會展現的淋漓盡致。
【西餐的吃法禮儀】相關文章:
1.有關西餐禮儀的西餐吃法
2.關于西餐禮儀的西餐吃法
3.西餐的吃法和進餐禮儀介紹
4.西餐甜點的吃法禮儀有哪些
5.西餐的禮儀
6.西餐的認識和西餐禮儀
7.西餐禮儀有哪些
8.西餐禮儀常識
9.西餐的用餐禮儀
西餐進食方法禮儀篇三
★西餐的吃法禮儀
西餐的吃法禮儀11、肉類
西方人吃肉(指的是羊排、牛排、豬排等)一般都是大塊的。吃的時候,用刀、叉把肉切成一小塊,大小剛好是一口。吃一塊,切一塊,不要一下子全切了,也千萬不要用叉子把整塊肉夾到嘴邊,邊咬、邊咀嚼、邊吞咽。
吃牛肉(牛排)的場合,由于可以按自己愛好決定生熟的程度,預定時,服務員或主人會問你生熟的程度。
吃有骨頭的肉,比如吃雞的時候,不要直接“動手”,要用叉子把整片肉固定(可以把叉子朝上,用叉子背部壓住肉),再用刀沿骨頭插入,把肉切開,邊切邊吃。如果是骨頭很小時,可以用叉子把它放進嘴里,在嘴里把肉和骨頭分開后,再用餐巾蓋住嘴,把它吐到叉子上然后放到碟子里。不過需要直接“動手”的肉,洗手水往往會和肉同時端上來。一定要時常用餐巾擦手和嘴。
吃魚時不要把魚翻身,吃完上層后用刀叉剔掉魚骨后再吃下層。
2、吃沙拉
西餐中,沙拉往往出現在這樣的場合里:作為主菜的配菜,比如說蔬菜沙拉,這是常見的;作為間隔菜,比如在主菜和甜點之間;作為第一道菜,比如說雞肉沙拉。
如果沙拉是一大盤端上來就使用沙拉叉。如果和主菜放在一起則要使用主菜叉來吃。
如果沙拉是間隔菜,通常要和奶酪、炸玉米片等一起食用。先取一兩片面包放在你的沙拉盤上,再取兩三片玉米片。奶酪和沙拉要用叉子吃,而玉米片可以用手拿著吃。
如果主菜沙拉配有沙拉醬,可以先把沙拉醬澆在一部分沙拉上,吃完這部分后再加醬。直到加到碗底的生菜葉部分,這樣澆汁就容易了。
沙拉習慣的吃法應該是:將大片的生菜葉用叉子切成小塊,如果不好切可以刀叉并用。一次只切一塊,吃完再切。
3、快餐和小吃
漢堡包和熱狗是用手拿著吃,但一定要用餐巾紙墊住,讓醬汁流到餐巾上,而不是流到你的手或衣服上。為防止萬一,可以一只手拿餐巾墊住,另一只手準備一兩張餐巾備用。
比薩餅可以用手拿著餅塊,把外邊轉向里,防止上面的'餡掉出來。但一般晚宴的餐桌上看不到比薩餅的。
玉米薄餅是一種普遍的用手拿著吃的食物。可以蘸上如甜豆或蕃茄醬等混合醬后吃。
油煎食品和薯片,可以用手拿著吃,也可以用叉子吃。如果在戶外,當然可以用手拿著吃了。
女士還要注意,吃東西的時候,每次都要少放一些到嘴里。小口嚼,制造噪音和弄壞唇膏。吃一般的菜時,如果把手指弄臟了,可以請服務員端洗手水來。
西餐的吃法禮儀2大家現在好多人都非常熱衷于吃西餐,基本上大家去西餐廳都是為了情調與氣氛,還有西餐廳獨特的裝潢都吸引著大多數人。不過關于西餐的各種吃法包括禮儀想必大家都不是非常了解。那么西餐的吃法和進餐禮儀有哪些?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下。
吃西餐在很大程度上講是在吃情調:大理石的壁爐、熠熠閃光的水晶燈、銀色的燭臺、繽紛的美酒,再加上人們優雅迷人的舉止,這本身就是一幅動人的油畫。為了在初嘗西餐時舉止更加嫻熟,費些力氣熟悉一下這些進餐禮儀,還是值得的。
1、就座時,身體要端正,手肘不要放在桌面上,不可蹺足,與餐桌的距離以便于使用餐具為佳。餐臺上已擺好的餐具不要隨意擺弄。將餐巾對折輕輕放在膝上。
2、使用刀叉進餐時,從外側往內側取用刀叉,要左手持叉,右手持刀;切東西用左手拿叉按住食物,右手執刀將其鋸切成小塊,然后用叉子送入口中。使用刀時,刀刃不可向外。進餐中放下刀叉時,應擺成“八”字型,分別放在餐盤邊上。刀刃朝向自身,表示還要繼續吃。每吃完一道菜,將刀叉并攏放在盤中。如果是談話,可以拿著刀叉,無需放下。不用刀時,也可以用右手持叉,但若需要作手勢時,就應放下刀叉,千萬不可手執刀叉在空中揮舞搖晃,也不要一手拿刀或叉,而另一只手拿餐巾擦嘴,也不可一手拿酒杯,另一只手拿叉取菜。要記住,任何時候,都不可將刀叉的一端放在盤上,另一端放在桌上。
3、每次送入口中的食物不宜過多,在咀嚼時不要說話,更不可主動與人談話。
4、喝湯時不要啜,吃東西時要閉嘴咀嚼。不要咂嘴發出聲音。如湯菜過熱,可待稍涼后再吃,不要用嘴吹。喝湯時,用湯勺從里向外舀,湯盤中的湯快喝完時,用左手將湯盤的外側稍稍翹起,用湯勺舀凈即可。吃完湯菜時,將湯匙留在湯盤(碗)中,匙把指向自己。
5、吃魚、肉等帶刺或骨的菜肴時,不要直接外吐,可用餐巾捂嘴輕輕吐在叉上放入盤內。如盤內剩余少量菜肴時,不要用叉子刮盤底,更不要用手指相助食用,應以小塊面包或叉子相助食用。吃面條時要用叉子先將面條卷起,然后送入口中。
6、面包應掰成小塊送入口中,不要拿整塊面包咬。抹黃油和果醬時也要先將面包掰成小塊再抹。
7、吃雞時,歐美人多以雞胸脯肉為貴。吃雞腿時應先用力將骨去掉,不要用手拿著吃。吃魚時不要將魚翻身,要吃完上層后用刀叉將魚骨剔掉后再吃下層,吃肉時,要切一塊吃一塊,塊不能切得過大,或一次將肉都切成塊。
8、不可在餐桌邊化妝,用餐巾擦鼻涕。用餐時打嗝是最大的禁忌,萬一發生此種情況,應立即向周圍的人道歉。取食時不要站立起來,坐著拿不到的食物應請別人傳遞。
9、就餐時不可狼吞虎咽。不愿吃的食物也應要一點放在盤中,以示禮貌。主人勸客人添菜,如有胃口,添菜不算失禮,相反主人也許會引以為榮。
10、進餐時,不要解紐扣或當眾脫衣。如主人請客人寬衣,男客人可將外衣脫下搭在椅背上,不要將外衣或隨身攜帶的物品放在餐臺上。
通過以上的介紹相信大家已經對西餐的吃法及禮儀有了大致的了解。吃西餐的講究有很多,雖然大家在西餐廳并不注重這些,不過當我們舉止優雅的時候肯定會變成萬眾矚目的焦點。個人魅力將會展現的淋漓盡致。
西餐的吃法禮儀3冰淇淋
吃冰淇淋一般使用小勺。當和蛋糕或餡餅一起吃或作為主餐的一部分時,要使用一把甜點叉和一把甜點勺
餡餅
吃水果餡餅通常要使用叉子。但如果主人為你提供一把叉子和一把甜點勺的話,那么就用叉子固定餡餅,用勺挖著吃。吃餡餅是要用叉子的,除非餡餅是帶冰淇淋的,這種情況下,叉、勺都要使用。如果吃的是奶油餡餅,最好用叉而不要用手。以防止餡料從另一頭漏出。
果汁冰糕
如果作為肉食的配餐食用可以用叉,如果是作為甜點食用,使用勺子。
燉制水果
吃燉制水果要使用勺子,不過你可以用叉子來穩住大塊水果。把櫻桃、梅干、李脯的核體面地吐到勺里,放在盤邊。
煮梨
使用勺和叉。用叉豎直把梨固定,用勺把梨挖 成方便食用的小塊。
叉子還可用來旋轉煮梨,以使挖食梨肉。如果只有一把勺子,就用手旋轉盤子,把梨核留在盤里,用勺把糖汁舀出。
西餐甜點的做法推薦
1.香蜂起司蛋糕的做法
香蜂起司蛋糕的制作材料
主料:奶酪300克
輔料:牛奶90克,吉利丁4克,奶油200克,香蜂草10克,調料:赤砂糖100克,白酒100克,檸檬汁10克
香蜂起司蛋糕的做法:
1.檸檬擠汁、香蜂草洗凈以研磨機磨成粉末狀備用;
2.奶油起司以隔水加熱的方式使其回溫軟化;
3.加入細砂糖、牛奶一起拌至呈無顆粒狀;
4.再加入薄荷酒攪拌均勻;
5.吉利丁用冰水泡軟瀝干,倒入奶油起司中一起拌勻;
6.動物性鮮奶油用打蛋器打至6分發時,倒入奶油起司中;
7.再加入香蜂草粉一起攪拌均勻;
8.最后把奶油起司倒入圓形小烤模中,以刮刀抹平;
9.最后放入冷凍庫中,以-18℃凍藏約30分鐘即可。
2.酸奶乳酪蛋糕的做法
酸奶乳酪蛋糕的制作材料
主料:餅干150克,奶酪314克
輔料:奶油61克,杏仁50克,牛奶141克,雞蛋35克,玉米面(黃)25克,調料:白砂糖73克
酸奶乳酪蛋糕的做法:
1.將消化餅干裝入塑膠袋中搗碎;
2.奶油放入鋼盆中以隔水加熱的方式溶化成液態;
3.杏仁角烤熟備用;
4.取一玻璃盆,倒入餅干、奶油、杏仁角后,再加入牛奶(15克)、糖粉一起攪拌均勻;
5.取一烤盤,在烤模的底部上鋪一張烤焙紙,再將材料平均鋪在烤模里;
6.并用刮刀壓平即為底層派皮后,先放置一旁備用;
7.奶油起司以隔水加熱的方式使其回軟;
8.加入細砂糖一起攪拌至呈無顆粒狀;
9.將全蛋打散后分次加入奶油起司中拌勻;
10.繼續加入過篩后的玉米粉一起攪拌均勻即為起司糊;
11.將牛奶(126克)和動物性鮮奶油倒入奶油起司中,一起攪拌至起司糊呈現出光滑細致具有流性的狀態時,再倒入烤模中;
12.將材料放入烤箱中,以溫度上火180℃、下火180℃,烤約50分鐘至熟,即出爐;
13.待涼后將蛋糕表層涂上酸奶,再裝飾小紅莓即完成。
3.鴿蛋核桃酪的做法
鴿蛋核桃酪的特色
補腦潤發,甜香鮮嫩。
鴿蛋核桃酪的制作材料:
主料:核桃150克
輔料:糯米50克,鴿蛋200克,調料:白砂糖50克
鴿蛋核桃酪的做法:
1.核桃仁用開水泡片刻撈出剝皮,用油炸脆;
2.用溫水泡好糯米,放入小型電動粉碎機粉碎成泥狀,倒入碗中;
3.干凈員放入清水1000毫升,燒開后加白糖和攪拌好的核桃酪,攪成稀糊狀;
4.分10個小碗,或裝在一個罐子內;
5.碗盛清水打入鴿蛋,另燒開一鍋水,推起漩渦后離開火口;
6.將鴿蛋輕輕滑入鍋中,放回火上,減小火力不使大開,慢慢浸熟后撈在盛核桃酪的小碗內即可。
4.水晶涼糕的做法
水晶涼糕的特色:
此糕味道鮮美,清涼爽口。
水晶涼糕的制作材料:
主料:稻米300克
輔料:車前草25克,調料:白砂糖500克
水晶涼糕的做法
1.將大米淘洗干凈、車前草洗凈,切成細粒。
2.將大米、車前草加入水,磨成細漿。
3.將鍋內倒入水燒沸,放入米漿,攪拌均勻,煮熟后倒入木制模子內,晾涼收干,淋少許水,以免硬皮。
4.將糖放入碗內,倒入水化開,備用。
5.將涼糕切成薄片,放入碗內,倒入糖水,即可食用。
西餐進食方法禮儀篇四
關于西餐
西餐這個詞是由于它特定的地理位置所決定的。“西”是西方的意思。一般指歐洲各國。“餐”就是飲食菜肴。我們通常所說的西餐主要包括西歐國家的飲食菜肴,當然同時還包括東歐各國,地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中海沿岸等國和一些拉丁美洲如墨西哥等國的菜肴。而東南亞各國的菜肴一般統稱為東南亞菜,但也有獨為一種菜系的,如引印度菜。西餐一般以刀叉為餐具以面包為主食,多以長形桌臺為臺形。西餐的主要特點是主料突出,形色美觀,口味鮮美,營養豐富,供應方便等。西餐大致可分為法式、英式、意式、俄式、美式,地中海等多種不同風格的菜肴
西菜之首--法式大餐
法國人一向以善于吃并精于吃而聞名,法式大餐至今仍名列世界西菜之首。法式菜肴的特點是:選料廣泛,加工精細,烹調考究,滋味有濃有淡,花色品種多;法式菜還比較講究吃半熟或生食,如牛排、羊腿以半熟鮮嫩為特點,法式菜肴重視調味,調味品種類多樣。酒也可用來調味,但有嚴格的規定,法國人十分喜愛吃奶酪、水果和各種新鮮蔬菜。簡潔與禮儀并重--英式西餐
英國的飲食烹飪,有家庭美肴之稱。英式菜肴的特點是:油少、清淡,調味時較少用酒,調味品大都放在餐臺上由客人自己選用。烹調講究鮮嫩,口味清淡,選料注重海鮮及各式蔬菜,菜量要求少而精。英式菜肴的烹調方法多以蒸、煮、燒、熏、炸為主。西菜始祖--意式大餐
就西餐烹飪來講,意大利卻是始祖,可以與法國、英國媲美。意式菜肴的特點是:原汁原味,以味濃著稱。烹調注重炸、熏等,以炒、煎、炸、燴等方法為主。意大利人喜愛面食,做法吃法甚多。其制作面條有獨到之處,各種形狀、顏色、味道的面條至少有幾十種,如字母形、貝殼形、實心面條、通心面條等。意大利人還喜食意式餛飩、意式餃子等。營養快捷--美式菜肴
美國菜是在英國菜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繼承了英式菜簡單、清淡的特點,口味咸中帶甜。美國人一般對辣味不感興趣,喜歡鐵扒類的菜肴,常用水果作為配料與菜肴一起烹制,如菠蘿局火腿、菜果烤鴨。喜歡吃各種新鮮蔬菜和各式水果。美國人對飲食要求并不高,只要營養、快捷。西菜經典--俄式大餐
俄國人喜食熱食,愛吃魚肉、肉末、雞蛋和蔬菜制成的小包子和肉餅等,各式小吃頗有盛名。俄式菜肴口味較重,喜歡用油,制作方法較為簡單。口味以酸、甜、辣、咸為主,酸黃瓜、酸白菜往往是飯店或家庭餐桌上的必備食品。烹調方法以烤、熏腌為特色。俄式菜肴在西餐中影響較大,一些地處寒帶的北歐國家和中歐南斯拉夫民族人們日常生活習慣與俄羅斯人相似,大多喜歡腌制的各種魚肉、熏肉、香腸、火腿以及酸菜、酸黃瓜等。
啤酒、自助--德式菜肴
德國人對飲食并不講究,喜吃水果、奶酪、香腸、酸菜、土豆等,不求浮華只求實惠營養,首先發明自助快餐。德國人喜喝啤酒,每年的慕尼黑啤酒節大約要消耗掉100萬公升啤酒。
西餐禮儀
在西方,去飯店吃飯一般都要事先預約,在預約時,有幾點要特別注意說 清楚,首先要說明人數和時間,其次要表明是否要吸煙區或視野良好的座位。如果是生日或其他特別的日子,可以告知宴會的目的和預算。在預定時間到達,是基本的禮貌。再昂貴的休閑服,也不能隨意穿著。
吃西餐在很大程序上講是在吃情調:大理石的壁爐、熠熠閃光的水晶燈、銀色的燭臺、繽紛的美酒,再加上人們優雅迷人的舉止,這本身就是一幅動人的油畫。為了您在初嘗西餐時舉止更加嫻熟,費些力氣熟悉一下這些進餐禮儀,還是非常值得的。
就座時,身體要端正,手肘不要放在桌面上,不可蹺足,與餐桌的距離以便于使用餐具為佳。餐臺上已擺好的餐具不要隨意擺弄。將餐巾對折輕輕放在膝上。
使用刀叉進餐時,從外側往內側取用刀叉,要左手持叉,右手持刀;切東西時左手拿叉按住食物,右手執刀將其鋸切成小塊,然后用叉子送入口中。使用刀時,刀刃不可向外。進餐中放下刀叉時,應擺成“八”字型,分別放在餐盤邊上。刀刃朝向自身,表示還要繼續吃。每吃完一道菜,將刀叉并攏放在盤中。如果是談話,可以拿著刀叉,無需放下。不用刀時,也可以用右手持叉,但若需要作手勢時,就應放下刀叉,千萬不可手執刀叉在空中揮舞搖晃,也不要一手拿刀或叉,而另一支手拿餐巾擦嘴,也不可一手拿酒杯,另一支手拿叉取菜。要記住,任何時候,都不可將刀叉的一端放在盤上,另一端放在桌上。
每次送入口中的食物不宜過多,在咀嚼時不要說話,更不可主動與人談話。進餐
入座后,主人招呼,即開始進餐。
取菜時,不要盛得過多。盤中食物吃完后,如不夠,可以再取。如由招待員分菜,需增添時,待招待員送上時再取。如果本人不能吃或不愛吃的菜肴,當招待員上菜或主人夾菜時,不要拒絕,可取少量放在盤內,并表示“謝謝,夠了。”對不合口味的菜,勿顯露出難堪的表情。
吃東西要文雅。閉嘴咀嚼,喝湯不要啜,吃東西不要發出聲音。如湯、菜太熱,可稍待涼后再吃,切勿用嘴吹。嘴內的魚刺、骨頭不要直接外吐,用餐巾掩嘴,用手(吃中餐可用筷子)取出,或輕輕吐在叉上,放在菜盤內。
吃剩的菜,用過的餐具牙簽,都應放在盤內,勿置桌上。嘴內有食物時,切勿說話。剔牙時,用手或餐巾遮口 交談
無論是作主人、陪客或賓客,都應與同桌的人交談,特別是左右鄰座。不要只同幾個熟人或只同一兩人說話。鄰座如不相識,可先自我介紹。水果
吃梨、蘋果,不要整個拿著咬,應先用水果刀切成四、六瓣,再用刀去皮、核,然后用手拿著吃,削皮時刀口朝內,從外往里削。香蕉先剝皮,用刀切成小塊吃。橙子用刀切成塊吃,桔子、荔枝、龍眼等則可剝了皮吃。其余如西瓜、菠蘿等,通常都去皮切成塊,吃時可用水果刀切成小塊用叉取食。
水盂
在宴席上,上雞、龍蝦、水果時,有時送上一小水盂(銅盆、瓷碗或水晶玻璃缸),水上飄有玫瑰花瓣或檸檬片,供洗手用(曾有人誤為飲料,以致成為笑話)。洗時兩手輪流沾濕指頭,輕輕涮洗,然后用餐巾或小毛巾擦干。紀念物品
有的主人為每位出席者備有小紀念品或一朵鮮花。宴會結束時,主人招呼客人帶上。遇此,可說一兩句贊揚這小禮品的話,但不必鄭重表示感謝。有時,外國訪問者,往往把宴會菜單作為紀念品帶走,有時還請同席者在菜單上簽名留念。除主人特別示意作為紀念品的東西外,各種招待用品,包括糖果、水果、香煙等,都不要拿走。餐具的使用
中餐的餐具主要是碗、筷,西餐則是刀、叉、盤子。通常宴請外國人吃中餐,亦以中餐西吃為多,既擺碗筷,又設刀叉。刀叉的使用是右手持刀,左手持叉,將食物切成小塊,然后用叉送入嘴內。歐洲人使用時不換手,即從切割到送食均以左手持叉。美國人則切割后,把刀放下,右手持叉送食入口。就餐時按刀叉順序由外往里取用。每道菜吃完后,將刀叉并攏排放盤內,以示吃完。如未吃完,則擺成八字或交叉擺,刀口應向內。吃雞、龍蝦時,經主人示意,可以用手撕開吃,否則可用刀叉把肉割下,切成小塊吃。切帶骨頭或硬殼的肉食,叉子一定要把肉叉牢,刀緊貼叉邊下切,以免滑開。切菜時,注意不要用力過猛撞擊盤子而發出聲音。不容易叉的食品,或不易上叉的食品,可用刀把它輕輕推上叉。除喝湯外,不用匙進食。湯用深盤或小碗盛放,喝時用湯匙由內往外舀起送入嘴,即將喝盡,可將盤向外略托起。吃帶有腥味的食品,如魚、蝦、野味等均配有檸檬,可用手將汁擠出滴在食品上,以去腥味。
基本原則是右手持刀或湯匙,左手拿叉。若有兩把以上,應由最外面的一把依次向內取用。刀叉的拿法是輕握尾端,食指按在柄上。湯匙則用握筆的方式拿即可。如果感覺不方便,可以換右手拿叉,但更換頻繁則顯得粗野。吃體積較大的蔬菜時,可用刀叉來折疊、分切。較軟的食物可放在叉子平面上,用刀子整理一下。坐姿
正確規范的禮儀坐姿要求端莊而優美,給人以文雅、穩重、自然大方的美感。坐,作為一種舉止,有著美與丑、優雅與粗俗之分。正確的禮儀坐姿要求“坐如鐘”,指人的坐姿像座鐘般端直,當然這里的端直指上體的端直.(1)入座時要輕、穩、緩。走到座位前,轉身后輕穩地坐下。如果椅子位置不合適,需要挪動椅子的位置,應當先把椅子移至欲就座處,然后入座。而坐在椅子上移動位置,是有違社交禮儀的。
(2)神態從容自如(嘴唇微閉,下頜微收,面容平和自然)。
(3)雙肩平正放松,兩臂自然彎曲放在腿上,亦可放在椅子或是沙發扶手上,以自然得體為宜,掌心向下。
(4)坐在椅子上,要立腰、挺胸,上體自然挺直。
(5)雙膝自然并攏,雙腿正放或側放,雙腳并攏或交疊或成小“v”字型。男士兩膝間可分開一拳左右的距離,腳態可取小八字步或稍分開以顯自然灑脫之美,但不可盡情打開腿腳,那樣會顯得粗俗和傲慢。如長時間端坐,可雙腿交叉重疊,但要注意將上面的腿向回收,腳尖向下。
(6)坐在椅子上,應至少坐滿椅子的2/3,寬座沙發則至少坐1/2。落座后至少10分鐘左右時間不要靠椅背。時間久了,可輕靠椅背。
(7)談話時應根據交談者方位,將上體雙膝側轉向交談者,上身仍保持挺直,不要出現自卑、恭維、討好的姿態。講究禮儀要尊重別人但不能失去自尊。
(8)離座時要自然穩當,右腳向后收半步,而后站起。
(9)女子入座時,若是裙裝,應用手將裙子稍稍攏一下,不要坐下后再拉拽衣裙,那樣不優雅。正式場合一般從椅子的左邊入座,離座時也要從椅子左邊離開,這是一種禮貌。女士入座尤要嫻雅、文靜、柔美,兩腿并攏,雙腳同時向左或向右放,兩手疊放于左右腿上。如長時間端坐可將兩腿交叉重疊,但要注意上面的腿向回收,腳尖向下,以給人高貴、大方之感。
(10)男士、女士需要側坐時,應當將上身與腿同時轉向同一側,但頭部保持向著前方。
(11)作為女士,坐姿的選擇還要根據椅子的高低以及有無扶手和靠背,兩手、兩腿、兩腳還可有多種擺法,但兩腿叉開,或成四字形的疊腿方式是很不合適的。
(12)在餐廳就餐時最得體的入座方式是從左側入座。當椅子被拉開后,身體在幾乎碰到桌子的距離站直,領位者會把椅子推進來,腿彎碰到后面的椅子時,就可以坐下來了。就座后,坐姿應端正,上身可以輕靠椅背。不要用手托腮或雙臂肘放在桌上。不要頻頻離席,或挪動座椅。用餐時,上臂和背部要靠到椅背,腹部和桌子保持約一個拳頭的距離。兩腳交叉的坐姿最好避免。
就座后,坐姿應端正,但不僵硬。不要用手托腮或雙臂肘放在桌上。不要隨意擺弄餐具和餐巾,要避免一些不合禮儀的舉止體態,例如隨意脫下上衣,摘掉領帶,卷起衣袖;說話時比比劃劃,頻頻離席,或挪動座椅;頭枕椅背打哈欠,伸懶腰,揉眼睛,搔頭發等。
西餐進食方法禮儀篇五
西餐禮儀集錦15篇
西餐禮儀1禮儀是一種資本,宴請是一門學問,在推杯換盞中結交貴人,在觥籌交錯中搞定生意。宴請好比開展一項公關活動,需要精心做好準備,考慮到各種因素,比如賓客的級別、風俗、喜好等;合理策劃,可以令宴請錦上添花。
國際商務宴請禮儀案例分析
案例一、一天,某公司老總準備宴請新員工,讓秘書楊小姐去酒店預訂包房并點菜。楊小姐到了酒店,面對服務員遞上來的菜譜眼花繚亂,不知點什么菜好。點太好的菜,擔心老總說太浪費;點一般的菜吧,又怕老總說“小家子氣”。最后,只是按服務員的推薦點了一桌菜,結果因搭配不當,許多菜競無人動筷子,以致造成了很大的浪費。飯后,老總對楊小姐十分不滿。
案例二、曾經有個國內公司老總到國外宣傳推廣自己的企業,聽眾都是國際著名的投資公司管理人員。場面很正式。但聽眾們發現臺上的老總褲腳下露出一道棉毛褲的邊,而且老總的黑皮鞋里是一雙白色襪子。這樣的穿著在商務場合是失態。這樣一個公司老總能管好他的企業嗎?他們馬上對這個公司的品質產生了疑問。
通過案例分析,我們得知,由于對禮儀知識的缺乏,造成商務場合的失禮,并對自己的職場前途造成了阻礙,甚至在國際交往中小小的失誤就可能造成一個大單的丟失。
所以說學習高端國際商務宴請禮儀與西餐禮儀是重要的,它的作用只要體現在:強化商務人士的禮儀形象,通過對與國際商務生活緊密相連的工作、社交、會客、談話、宴請、著裝等方面的商務禮儀知識的解說,從而擴大和提升國際商務宴請禮儀的實用價值,傳播國際商務宴請禮儀知識,提高國際商務人士素質,避免禮儀方面的錯誤。
通過運用專業商務宴請禮儀知識,強化企業精神,推進事業發展,并很好地起到對個人的商務形象的塑造和對企業形象、品牌塑造的促進與推動作用。
高端國際商務宴請禮儀與西餐禮儀涉及內容:
第一部分:國際商務服飾禮儀――服飾寫滿社會符號
一、高端商務對服飾的要求
1、高端商務會議男士服飾禮儀
著裝要點
穿西裝的七原則
2、端商務會議女士著裝禮儀
著裝要點
二、普通商務對服飾的要求
普通商務會議男士著裝禮儀
普通商務會議女士著裝禮儀
三、細節體現品味
飾物的佩戴要領
皮鞋、襪子也不可忽視
第二部分:相互介紹:宴請交際第一關
正確的稱呼體現尊重
打招呼時要注意什么
恰當的自我介紹擴充人脈
如何為他人做介紹
集體介紹的順序
握手是拉近距離的親密接觸
交換名片的禮儀
商務饋贈禮儀及原則
國際交往中的饋贈禮儀
第三部分:國際商務宴請禮儀
一、商務宴請的程序
1、確定宴請對象、規格和范圍
宴請對象、規格和范圍的依據是宴請的性質、目的、主賓的身份、國際慣例等
種類:正式宴會;便宴;餐會;酒會;茶會;工作餐
中餐:擺臺、餐桌、入座禮儀、開宴時刻等
西餐:擺臺;著裝;程序;上菜順序;服務禮儀;伴餐酒的選點;餐巾的用法
2、確定宴請時間、地點
3、邀請
宴會邀請可書寫請柬、面對面或電話邀請
4、訂菜
喜好與禁忌(宗教禁忌、民族禁忌、職業禁忌、健康禁忌、口味禁忌等)
5、席位安排
6、現場布置
7、餐飲禁忌
二、商務宴請技巧處理
致辭:歡迎辭祝酒辭歡送辭答謝辭
勸酒、喝酒、拒酒
如何調節氣氛?
如何達成宴請的主要目的三、中餐就餐禮儀與注意事項
中餐入座禮儀
中餐宴席的上菜順序
使用筷子的禮儀
中餐進餐禮儀
使用中餐具的禮儀
幾種特殊菜肴的食用方法
傳統的奉茶之道
宴請中的餐桌禮儀
如何當好宴會主人
四、西餐就餐禮儀與注意事項
西餐的擺臺與座次安排
西餐菜式及其特點
西餐具的使用方法
吃西餐的講究
各種西餐食物的吃法
餐酒與食物的最佳匹配
品飲咖啡講究多
西方宴會的基本禮儀
西餐禮儀2西餐的進餐禮儀
穿著整潔得體。男士去高檔西餐廳也應穿上一件外套、內搭襯衫和干凈的皮鞋。而女士則要穿晚禮服或套裝和有跟的鞋子。
入席時,男士需引導女士入座。注意自己的坐姿,上身自然挺直,脊背不可緊靠椅背,身體與椅背之間間隔5指左右。不可伸腿,不能翹起二郎腿,也不要將胳臂肘放到桌面上。
用餐中,切記不可以大聲喧嘩。吃東西時應細嚼慢咽,吃一口,切一口。使用刀叉時,盡量不使其碰撞,以免發出大的聲音。
女士如果不小心在酒杯上留下唇印,可將杯子放到桌面以下,用拇指偷偷擦掉。干杯時,即使不喝,也應將酒杯在嘴唇邊碰一下,以示禮貌。
西餐的餐具使用
西餐餐具包括刀、叉、匙、盤、杯、餐巾等。其中盤又有菜盤、布丁盤、奶盤、白脫盤等;酒杯更是講究,正式宴會幾乎每上一種酒,都要換上專用的玻璃酒杯。
西餐擺盤的bmw法則:永遠記得拿左手邊的面包(bread),拿右手邊的酒(wine),那m是什么呢,當然是放在中間的主菜(main course)咯。
餐具的使用順序:從外向內使用。
西餐的進餐順序
西餐種類繁多,風味各異,但基本的用餐順序大體相同。一般為:開胃菜、湯品、主菜、甜點,最后為咖啡。
在適當的場合下,為了表達適當的禮儀環境,高端玻璃瓶水常常是必備的,比如高端西餐如果缺少了高端水,是難以想象的。
氣泡水與開胃菜
選擇氣泡水搭配開胃菜,他的作用是像鬧鐘一樣,叫醒你的舌頭,有助于打開味覺,為你的頭盤增進風味。翻滾的氣泡刺激著每個味蕾,氣泡的聲音就像在跟你的身體說:快準備享用大餐吧!
氣泡水與主菜
在一餐中最好選擇含氣與無氣兩種水來調節進食節奏。吃清淡的海鮮或禽類,無氣泡的平靜水更能幫你清潔味蕾,滋潤喉嚨,享受食材原始、純粹的味道。
氣泡水與甜品
一款優質的佐餐水除了潤喉之外,最重要的是在用餐過程中清潔口腔和味蕾,所以在主餐結束,吃甜品之前,需要用水來清口,可以選擇微氣泡水或無氣泡水,舒緩味蕾,清除掉主菜在口腔中留下的刺激,搭配清爽甜點,享受甜品帶來的舒緩與一頓完美大餐的無比滿足感!
西餐禮儀3西餐禮儀
西餐和中餐有著本質的區別,如果到了一家吃西餐的餐廳,你沒有遵守吃西餐應該遵守的禮儀,在別人眼里你就是一個沒有禮貌的人,那么吃西餐時應該注意些什么?
1、預約的竅門。越高檔的飯店越需要事先預約。預約時,不僅要說清人數和時間,也要表明是否要吸煙區或視野良好的座位。如果是生日或其他特別的日子,可以告知宴會的目的和預算。在預定時間內到達,是基本的禮貌。
2、再昂貴的休閑服,也不能隨意穿著上餐廳。吃飯時穿著得體是歐美人的常識。去高檔的餐廳,男士要穿著整潔的上衣和皮鞋;女士要穿套裝和有跟的鞋子。如果指定穿正式服裝的話,男士必須打領帶。
3、由椅子的左側入座。最得體的入座方式是從左側入座。當椅子被拉開后,身體在幾乎要碰到桌子的距離站直,領位者會把椅子推進來,腿彎碰到后面的椅子時,就可以坐下來。
4、用餐時,上臂和背部要靠到椅背,腹部和桌子保持約一個拳頭的距離,兩腳交叉的坐姿最好避免。
5、正式的全套餐點上菜順序是:①菜和湯,②魚肝油,③水果,④肉類,⑤乳酷酪,⑥甜點和咖啡,⑦水果,還有餐前酒和餐酒。沒有必要全部都點,點太多卻吃不完反而失禮。稍有水準的餐廳都不歡迎只點前菜的人。前菜、主菜(魚或肉擇其一)加甜點是最恰當的組合。點菜并不是由前菜開始點,而是先選一樣最想吃的主菜,再配上適合主菜的湯。
6、點酒時不要硬裝內行。在高級餐廳里,會有精于品酒的調酒師拿酒單來。對酒不大了解的人,最好告訴他自己挑選的菜色、預算、喜愛的酒類口味,請調酒師幫忙挑選。
7、餐巾在用餐前就可以打開。點完菜后,在前菜送來前的這段時間把餐巾打開,往內摺三分之一,讓三分之二平鋪在腿上,蓋住膝蓋以上的雙腿部分。最好不要把餐巾塞入領口。
8、用三根手指輕握杯腳。酒類服務通常由服務員負責將少量酒倒入酒杯中,讓客人鑒別一下品質是否有誤。只須把它當成一種形式,喝一小口。接著,侍者會來倒酒,這時,不要動手去拿酒杯,而應把酒杯放在桌上由侍者去倒。正確的握杯姿勢是用手指輕握杯腳。為避免手的溫度使酒溫增高,應用大拇指、中指、食指握住杯腳,小指放在杯子的底臺固定。
9、喝酒的方法。喝酒時絕對不能吸著喝,而是傾斜酒杯,像是將酒放在舌頭上似的喝。輕輕搖動酒杯讓酒與空氣接觸以增加酒味的醇香,但不要猛烈遙晃杯子。此外,一飲而盡,邊喝邊透過酒杯看人,都是失禮的行為。不要用手指擦杯沿上的口紅印,用面巾紙擦較好。
10、面包的吃法。先用兩手撕成小塊,再用左手拿來吃的原則。吃硬面包時,用手撕不但費力而且面包屑會掉滿地,此時可用刀先切成兩半,再用手撕成塊來吃。避免像用鋸子似割面包,應先把刀刺入另一半。切時可用手將面包固定,避免發出聲響。
11、如何使用刀叉。基本原則是右手持刀或湯匙,左手拿叉。若有兩把以上,應由最外面的一把依次向內取用。刀叉的拿法是輕握尾端,食指按在柄上。湯匙則用握筆的方式拿即可。如果感覺不方便,可以換右手拿叉,但更換頻繁則顯得粗野。吃體積較大的蔬菜時,可用刀叉來折疊、分切。較軟的食物可放在叉子平面上,用刀子整理一下。
12、略事休息時,刀叉的擺法。如果吃到一半想放下刀叉略作休息,應把刀叉以八字形狀擺在盤子中央。若刀叉突出到盤子外面,不安全也不好看。邊說話邊揮舞刀叉是失禮舉動。用餐后,將刀叉擺成四點鐘方向即可。
13、手持調羹的方式。右手持調羹的柄端,食指在上,按住調羹的柄,拇指和中指在下支撐。有的朋友持調羹的方式是拇指在上,按住調羹的柄,食指和中指在下支撐,這是不正確的。
西餐注意事項
使用時,不要將調羹碰碗、盤發出聲響
喝湯時不能發出響聲。有的朋友對此不太注意,嘴里發出呼嚕呼嚕的聲音,這是十分粗俗的。
西餐禮儀4第一,咀嚼食物的時候張嘴。有的人在咀嚼食物的時候,總是不自覺的張開嘴巴,這在西餐中是十分不雅的。下次用餐的時候請務必記得咀嚼食物要閉住嘴唇,不要讓別人看到你的食物或者牙齒。而且,張嘴咀嚼食物很容易發出吧唧嘴的聲音,這會影響別人用餐。
第二,嘴巴里面有食物的時候進行交談。嘴巴里面塞滿了食物的時候談話很不雅觀,而且發出的聲音也往往不準確,很難讓別人聽清楚你的聲音。即使你的嘴里面只有一點點的食物,也不要說話,等你把食物全部咽下去以后再開口不遲。同樣,當別人嘴里有食物的時候也不要發起對話,等對方把食物咽下后再開口。
第三,把嘴巴里面塞滿食物。不要大口大口的進食,嘴巴塞的太滿,兩頰都鼓起來了,這樣很不雅觀,給人感覺好像是個餓死鬼。也不要用一邊的牙齒咀嚼所有的食物,這樣一邊臉頰鼓成球,更不好看。
第四、咀嚼食物的時候喝湯。在咀嚼食物的時候不要喝湯或者喝水,除非是食物太燙或者太辣不能適應,喝湯作為調整。
第五,用嘴吹涼食物。很多人都有用嘴巴吹涼滾燙食物的經歷,但是記住了,在西餐中這樣做是萬萬不行的。你可以小口小口的慢慢吃,或者等食物溫度降下來以后再享用。
第六、叉子上的食物,只咬半口。你可以把食物用刀切成小塊,適合一口的量,不用試圖用嘴來撕開食物,很多食物是做不到的,尤其是牛排,試圖用牙齒和叉子把牛排分開基本上是妄想。
第七、揮舞餐具。當你手里拿著餐具的時候,它們就是負責幫助你把食物送進嘴里的,不要談話談的得意忘形,來回揮舞餐具來指點江山。
第八、用餐具指人。用餐具指人是非常不禮貌的,尤其是用刀指人,有提出決斗的嫌疑,在西方禮儀中,用刀指人,往往代表了極度的蔑視或者深仇大恨,往往代表了你要準備殺之而后快。
第九、玩弄餐具或者衣服飾品。當你在自己的座位坐下以后,可以和別人談話,也可以傾聽別人的發言,站有站姿、坐有坐姿。不要低頭玩弄自己的領帶、珠寶、手鐲等飾品,也不要來回擺弄刀叉、盤子、餐巾等餐具,不要左右擺動身體或者動來動去,搞得別人感覺你像個沒有長大的孩子一樣,整個用餐過程要保持儀態端莊。
第十、用錯餐具。西餐最基本的原則是左手拿叉,右手拿刀,這是刀叉配合的時候的標準。不過當你不需要用刀的時候,也可以用右手拿叉子。當吃面條的時候,要用叉子把面條卷成一卷,然后放入口中。不要高高的挑起來,然后像釣魚一樣從下面接住,也不要用嘴叼住面條的一頭往里面吸。
十一、用餐的時候不要抖。有的人就是不能老老實實的坐著,一定要動,要不就是腿上下抖動,要不就是腳不老實,你這樣做會讓別人很煩躁。而且也是沒有教養的表現,俗話說,男抖窮、女抖賤,我們最好改掉這種壞毛病。
十二、打嗝。如果能預測到要打嗝,最好離席,如果控制不住打出來,也不要太尷尬,向旁邊的人輕聲道個歉就可以了,畢竟有時候沒法控制。
十三、把湯匙放入咖啡杯。咖啡配套的湯匙,是要放在旁邊或者放在托盤中的,當我們倒入牛奶或者加完糖以后,可以用湯匙攪拌一下再喝,千萬不要讓湯匙在咖啡杯里面立正。這代表了西方一個非常下流的手勢,我就不說是什么了,大家想象一下那個形狀就知道了。當然,也不要用湯匙喝咖啡,要端起杯子來喝。
十四、擦餐具。我們
中國人有個習慣,開始吃飯前,喜歡用餐巾紙擦拭餐具,包括筷子、碗、盤子,有些人還習慣于要用開水燙一下餐具。這在西餐中是非常不禮貌的,是認為主人
提供的餐具不衛生,對主人的蔑視,會讓主人非常的不舒服,甚至有可能會被趕出去。
十五、離開餐桌不打招呼。不管你是暫時離開上衛生間還是接聽電話,還是用餐完畢需要離開,都要向主人打聲招呼,如果主人不空,也要向旁邊的人說聲:不好意思,示意要離開一下。但是不必要向他人說明你要去哪里,去干什么。當然,別人要離開的時候,你也不要去詢問人家到底要干什么去。十六、在餐桌上補妝或者
整理服裝。當然,在任何情況下,你需要補妝或者
整理服飾,都應該去衛生間完成,這是屬于比較私密的活動,不應該在公共場合進行。女士如果要參加宴會,最好使用質量比較好的防水的口紅,否則你的口紅被沾到了杯子上也是很尷尬的事情,或者你飯還沒吃完,口紅就被吃的七零八落了,自己還不發覺,還在和別人高談闊論,也是很有損自己的形象的。
十七、剔牙。在西餐的餐桌上是找不到牙簽的,你也不要試圖和服務生要牙簽,更不要用刀叉來剔牙。如果牙齒上粘有食物,不要在大庭廣眾之下進行任何操作,這讓別人會感到非常惡心。你應該起身去衛生間整理干凈。當然,你也不要坐在餐桌邊上用舌頭悄悄清理牙齒,你以為別人看不到嗎?更不要用餐桌上飲用的水漱口,然后再咽下去。
十八、用餐的時候不要發出聲音。餐具之間不要發出聲音,不要像鐵匠鋪一樣把刀叉弄的叮叮作響,更不要在等候上菜的時候敲打餐具。吃東西的時候不要吧唧嘴,喝湯的時候不要往里面吸,發出吱吱的聲音。西方人認為,吃飯的時候發出聲音,是豬的基本特征,是一個人沒有教養的表現。西餐禮儀5西餐與中餐相比,最顯著特點是,就餐者不像我們這樣使用筷子,而是使用刀叉進食,菜肴的烹調方法也與中餐大相徑庭。世界上最著名的西餐大菜,當屬法國、英國、俄國大菜,另外像意大利、德國、美國以及奧地利、匈牙利、葡萄牙、荷蘭等國的大菜也很有名。
法式大菜的特點是選料新穎別致,加工精細,如蝸牛、鵝肝、馬蘭、洋百合、椰樹芯等,均有名菜品種傳世。此外,法式菜制作時擅用酒,烹調講究,菜口偏生。代表名菜有馬賽魚羹、凍鵝肝、巴黎龍蝦、紅酒山雞等。
英式大菜的特點是口味清淡,少用油、酒,以煮、蒸、燴、煎、炸為主。調味品放在餐桌上,由就食者根據自己口味選取。代表菜有薯燴爛肉、烤羊馬鞍、燒鵝蘋果沙司、野味攀等。
俄式大菜的特點是油大味重,肉類、禽類要燒得爛熟,但咸魚、熏魚又多生吃。調味多用酸奶油、奶渣、檸檬、酸黃瓜、小茴香。代表菜有鯖魚餃子、串烤白羊、白塔雞、冷蘋果湯、羅宋湯等。
美國白宮要求菜品低脂高纖,健康烹調。美國菜的特點是咸里帶甜。
德國菜則是略帶酸味,生菜較多。
意大利菜以原汁原味聞名,且喜用面食做菜。
西方各國飲食規矩、禮節大同小異,但是同我們的習慣很不一樣。我們認識西餐,首先要熟悉、掌握下列各項。
應邀
被邀請參加宴會以及接受邀請,是主、客友好關系的體現。是否出席宴會,西方人士常在請柬的右下角書寫下列短語,提醒被邀請者:r.s.v.p.(謹請答復);regrets only(因故不能出席,請答復);to remind(“備忘”。已口頭商定,不需答復,只起提醒作用)。
如應邀,可在感謝之后表示:“很高興,接受邀請。”如不能出席,可表示“感謝邀請,但是由于此前另有安排,很遺憾,不能出席。”臨時因故不能出席,也應盡早通知對方并表示歉意。
關于出席宴會著裝問題,邀請人往往會在請柬的左下角標上如下英文字:
formal(正式服裝——指西方國家禮服,其他國家的民族服裝,但一般西服不在此列);black tie(黑領結——指晚餐禮服,也稱小禮服);suit(套裝——指西服,需上下一色并扎領帶);informal或casual(便裝)。
送花
西方人士喜歡舉行家宴招待朋友。赴宴時,客人如能帶上一束花或小工藝品、小食品獻給女主人,主人會很高興。如果是大型招待會,根據雙方關系,有時送花籃祝賀,提前擺放在招待會現場。
問候
如主人夫婦迎客,客人應先同女主人握手問好,獻上花束,再同男主人握手。然后由主人或主方人員引入客廳,同其他來賓見面,服務員會送上飲料或低度數酒類供客人享用。
入座
何時由客廳進入宴會廳,須聽從主人安排。如事先未通知座次,很可能在宴會廳門口有座位示意圖,客人應自己去找本人的座位位置。入座時應從椅子左方就位,離席時才從右邊離開。男賓應幫助右邊的女賓挪動椅子,待女賓坐好后,自己再就座。入座就餐時,身體略靠近餐桌。
餐巾
當主人示意就餐開始或拿起餐巾時,客人才可照樣去做。餐巾通常是對折,折口朝外,下邊一半略長,平鋪在雙腿上。在中國,可把餐巾一角壓在餐盤墊盤之下,使餐巾搭在腿上。這樣做的目的,是防止進餐時油漬直接灑落在衣服上,但是忌將餐巾掛在胸前。可用餐巾一角擦嘴角、手指上的油漬,但是忌用餐巾擦刀叉、盤盞以及擦汗、擦脖頸等。進餐時因事暫時離開,應把餐巾放在座椅上或搭在椅背上。如把餐巾放在餐桌上,就說明離去不再返回。宴會結束,收餐巾時也應以主人為先。餐巾收后放在餐盤旁即可。
西餐禮儀6怎樣拿咖啡杯
在餐后飲用的咖啡,一般都是用袖珍型的杯子盛出。這種杯子的杯耳較小,手指無法穿出去。但即使用較大的杯子,也不要用手指穿過杯耳端杯子。正確的拿法應是拇指和食指捏住杯把兒再將杯子端起。
怎樣給咖啡加糖 給咖啡加糖時,砂糖可用咖啡匙舀取,直接加入杯內;也可先用糖夾子把方糖夾在咖啡碟的近身一側,再用咖啡匙把方糖加在杯子里。如果直接用糖夾子或手把方糖放入杯內,有時可能會使咖啡濺出,從而弄臟衣服或臺布。
怎樣用咖啡匙 咖啡匙是專門用來攪咖啡的,飲用咖啡時應當把它取出來。不要用咖啡匙舀著咖啡一匙一匙地慢慢喝,也不要用咖啡匙來搗碎杯中的方糖。
咖啡太熱怎幺辦 剛剛煮好的咖啡太熱,可以用咖啡匙在杯中輕輕攪拌使之冷卻,或者等自然冷卻后再飲用。用嘴試圖去把咖啡吹涼,是很不文雅的動作。
杯碟的使用 盛放咖啡的杯碟都是特制的。它們應當放在飲用者的正面或右側,杯耳應指向右方。喝咖啡時,可以用右手拿著咖啡的杯耳,左手輕輕托著咖啡碟,慢慢地移向嘴邊輕啜。不要滿把握杯、大口吞咽,也不要俯首去就咖啡杯。喝咖啡時,不要發出聲響。添加咖啡時,不要把咖啡杯從咖啡碟中拿起來。
喝咖啡與用點心 有時和咖啡可以吃一些點心,但不要一手端著咖啡杯,一手拿著點心,吃一口喝一口地交替進行。飲咖啡時應當放下點心,吃點心時則放下咖啡杯。
西餐禮儀7西餐的特點
“西餐”,是我國對歐美地區菜肴的統稱,大致可以分為二類:一是以英、法、德、意等國為代表的“西歐式”,又稱“歐式”,其特點是選料精純、口味清淡,以款式多,制作精細而享有盛譽;二是以前蘇聯為代表的“東歐式”,也稱“俄式”,其特點是味道濃,油重,以咸、酸、甜、辣皆具而著稱。此外,還有在英國菜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美式”西餐等。美式西餐講究甜品,喜歡用水果作菜。
西餐餐桌禮儀要注意的既然咱們了解了餐器的正確擺放和使用,現在是用餐時要注意的10點問題:
1、跟6人或6人以上的人一起吃飯時,禮貌的做法是等到大約上了50%的菜后再開始吃飯。跟幾個人吃飯而已的話,則要等到整桌的菜都上好了,除非飯菜容易變涼,影響食欲,或者大家都堅持讓你先動筷子。
2、你可以也應該用刀把大塊的萵苣或其它的色拉菜切成小的。沒什么比這更糟糕了,假設你試圖把大塊的萵苣含在嘴里,并且部分還露在外面。(不用太多考慮,這個要根據你的主菜)
3、煎面包的正確方法是撕一塊夠咬一兩口的面包,煎熟然后吃了。重復這樣的步驟。不要直接咬一卷面包,或將它只切成一半就放進油鍋煎。
4、切肉的時候,正確的做法是切下一塊,然后把豬肉放到右邊便于拿起來。這種方法被稱為“美洲”做法。不把豬肉挪個位置,而是放在左邊的話,則被稱為“大陸”做法,這絕大多數是歐洲國家的做法。這種做法正慢慢被接受,假設有一天它在良好飲食中被認為是可以接受的話,我也不會感到驚訝的。而且得一次切一塊肉。把整快肉切成小塊,或者一次切一塊以上的肉都是非常俗氣的做法。
5、喝飲料前先擦嘴。食物或油脂粘在玻璃杯邊緣都是不堪入目的。而且,帶著滿口的飯喝飲料被公認為是粗魯的。而且,事后再擦則是下流的。
6、假設在用餐期間離開飯桌,得把餐巾放在椅子上,而不是桌子上。沒人愿意看到你那帶了污跡的餐巾。并且吃完飯的時候,把餐巾放在盤子左邊,或假設你的盤子已經清理干凈了的話,則放在中間。
7、當你要把食物或配料傳給餐桌上其他人時,從右邊或左邊傳過去,不要越過餐桌傳過去。
8、當你不想要把一整塊食物吞下去時(比如一塊骨頭或一塊肥肉),你可以把那塊食物弄到嘴邊,用叉子(或你正在用的湯勺)把它從嘴里弄到盤子旁邊。只有魚骨頭才能直接用手去弄。
9、為了得到服務員的注意,最有禮貌的做法是通過眼神交流。然后,假設他們非常忙碌,忽略了你,你可以把手舉到與頭齊平的地方,朝他招招手,不過千萬不要越過頭部。
10、吃飽飯之后,銀器的恰當擺放是把他們擺成平行的與盤子交叉,把手朝著右邊。澄清一下,末端指向十點和四點的位置。注意:并非所有懂這些,而且他們還會征求你的意見,看看能否清理盤子。這樣至少你顯得高貴。
西餐禮儀8西餐飲酒時酒杯的拿法:
酒類服務通常是由服務員負責將少量酒倒入酒杯中,讓客人鑒別一下品質是否有誤。只須把它當成一種形式,喝一小口并回答good。接著,侍者會來倒酒,這時,不要動手去拿酒杯,而應把酒杯放在桌上由侍者去倒。
正確的握杯姿勢是用三根手指輕握杯腳。為避免手的溫度使酒溫增高,應用大拇指、中指和食指握住杯腳,小指放在杯子的底臺固定。
西餐飲酒的應注意的禮儀:
喝酒時絕對不能吸著喝,而是傾斜酒杯,像是將酒放在舌頭上似的喝。輕輕搖動酒杯讓酒與空氣接觸以增加酒味的醇香,但不要猛烈搖晃杯子。
此外,一飲而盡、邊喝邊透過灑杯看人、拿著酒杯邊說話邊喝酒、吃東西時喝酒、口紅印在酒杯沿上等,都是失禮的行為。不要用手指擦杯沿上的口紅印,用面巾紙擦較好。
西餐禮儀9中餐禮儀
任何一個民族都有自己富有特點的飲食禮俗,發達的程度也各不相同。中國人的飲食禮儀是比較發達的,也是比較完備的,而且有從上到下一以貫通的特點。《禮記·禮運》說:“夫禮之初,始諸飲食”。在中國,根據文獻記載可以得知,至遲在周代時,飲食禮儀已形成為一套相當完善的制度。這些食禮在以后的社會實踐中不斷得到完善,在古代社會發揮過 重要作用,對現代社會依然產生著影響,成為文明時代的重要行為規范。
有主有賓的宴飲,是一種社會活動。為使這種社會活動有秩序有條理的進行,達到預定的目的,必須有一定的禮儀規范來指導和約束。每個民族在長期的實踐中都有自己的一套規范化的飲食禮儀,作為每個社會成員的行為準則。
維吾爾族待客,請客人坐在上席,擺上馕、糕點、冰糖,夏日還要加上水果,給客人先斟上茶水或奶茶。吃抓飯前,要提一壺水為客人凈手。共盤抓飯,不能將已抓起的飯粒再放回盤中。飯畢,待主人收拾好食具后,客人才可離席。蒙古族認為馬奶酒是圣潔的飲料,用它款待貴客。宴客時很講究儀節,吃手抓羊肉,要將羊琵琶骨帶肉配四條長肋獻給客人。招待客人最隆重的是全羊宴,將全羊各部位一起入鍋煮熟,開宴時將羊肉塊盛入大盤,尾巴朝外。主人請客人切羊薦骨,或由長者動刀,賓主同餐。
作為漢族傳統的古代宴飲禮儀,一般的程序是,主人折柬相邀,到期迎客于門外;客至,至致問候,延入客廳小坐,敬以茶點;導客入席,以左為上,是為首席。席中座次,以左為首座,相對者為二座,首座之下為三座,二座之下為四座。客人坐定,由主人敬酒讓菜,客人以禮相謝。宴畢,導客入客廳小坐,上茶,直至辭別。席間斟酒上菜,也有一定的規程。現代的標準規程是:斟酒由賓客右側進行,先主賓,后主人;先女賓,后男賓。酒斟八分,不得過滿。上菜先冷后熱,熱菜應從主賓對面席位的左側上;上單份菜或配菜席點和小吃先賓后主;上全雞、金鴨、全魚等整形菜,不能把頭尾朝向正主位。
西餐禮儀
時下吃西餐已經不是什么稀罕的事,更不再是名人雅仕的identity。不過常常光顧西餐廳的,始終還是那批人。畢竟,西餐不如街頭的經濟快餐,5元錢就可以吃到兩肉一菜一湯。還有一些嘴上“愛”吃心里叫苦的家伙,根本上就是無奈于不爭氣的胃,只鐘情于中華飲食文化。
也就是說,西餐的口味、吃法與中餐是有著很大區別的。不是人人都愛吃西餐。只是偶爾光臨西餐廳的人,大多是為了消費情調。不信問你身邊的人:曾經有兩個大男人相約去吃西餐的嗎?
西餐總是讓人聯想到燭光、鋼琴、紅酒、牛扒、沙律、忌廉湯和醇香的咖啡、waiter或waitress的微笑……初初熱愛西餐的人,也許熱愛的并不是如我們平常熱愛中餐一樣,熱愛食物的色香味,而熱愛僅僅因為牛扒和沙律是“西餐”,熱愛的是西餐的感覺,那種能深深觸動心靈的感覺。
告訴你吧,當你下班之后會一個人走向西餐廳,一個人去品嘗牛扒、沙律,當你覺得在餐桌上想等待的是牛扒而不人,當你會悄悄地咽口水,肚子會咕咕地叫,congratulations!你很不幸地、正式地愛上了西餐。燭光、鋼琴、微笑原來只不過是一些無關緊要的陪襯!
愛上西餐的感覺就像愛上一個人,過程很簡單。一見鐘情總是迷戀于它的外貌,所以對它可以忽遠忽近,又帶著點莫名的傾慕和接近時的膽怯,因為你不熟悉它,你想保持良好的狀態給它留下好的印象。當你多次走近之后,你一旦發現愛它的靈魂而不是外貌,一切都回歸真實和清醒,你熱愛的不會再是它的名字,而是它的實質。你會認真地去選擇“意大利”還是“藍山”,“五成熟”還是“七成熟”……左手拿叉還是拿刀的問題已經不再存在。西餐就是飲食而已,就是這么簡單。如果現在你覺得它比感情的進展還要簡單,就不妨讓西餐感受一下中國文字的組織魅力,滿不在乎地說句“感情就像西餐一樣簡單”吧!
西餐禮儀10西餐禮儀刀叉擺放
首先,主菜盤(dinner plate)疊在湯底盤(soupplate)上并放在餐位中間,折疊規整的餐巾(napkin)放于主菜盤上。
其次,刀(knife)與湯匙(soup spoon)放在食盤右側,叉(fork)放在食盤左側。刀叉的數量是與菜式的數量是相等的,并按上菜的順序由外向內排列,所以擺在最外側的刀叉或湯匙用于前菜,中間的刀叉(fish knife and fish fork)用于吃魚,最靠近食盤的刀叉(dinnerknife and dinner fork)用于肉類主菜。但有時會遇到左右擺著不同件數的刀叉,通常是叉的數量多余刀的數量,這表示多出來的叉是單獨使用的。
接著,在食盤的上方排放的是甜點餐具(dessert setting)。靠內的是點心叉(cake fork),用于食用蛋糕,叉齒朝右,叉柄朝左。靠外的是點心匙(dessertspoon),用于食用冰淇淋,勺頭朝左,勺柄朝右。然后,在餐位的左上方是面包盤(bread plate)與黃油刀(butter knife),黃油刀放于面包盤上方,刀刃朝左,刀柄朝右。
再者,在餐位的右上方至少有三種玻璃杯。從左到右依次是水杯(water glass)、紅酒杯(red wine glass)、白酒杯(white wine glass)。
最后,在甜點餐具的上方可能放有黃油盤(butter plate)、調料(salt and pepper shaker)及面包籃(bread basket)。
餐具中所有的刀刃(blade)都朝里擺放,叉齒(tines)和匙心向上擺放。越高級的餐廳,這些餐具的擺放越齊全。
刀叉的正確拿法
1、使用刀叉進餐時,從外側往內側取用刀叉,要左手持叉,右手持刀。
2、將食指伸直按住叉子的背部;刀子除了與叉子同樣拿法外,還可以用拇指與食指緊緊夾住刀柄與刀刃的接合處。可依食物,選擇較容易進餐的方法。
3、以叉子壓住食物的左端,固定,順著叉子的側邊以刀切下約一口大小的食物后,然后用叉子送入口中。注意,將刀子拉回時不可用力,而是在往前壓下時用力,這樣才能利落地將食物切開。
4、使用刀時,刀刃不可向外。進餐中放下刀叉時,應將刀叉左右分開,分別放在餐盤邊上。刀刃朝向自身,表示還要繼續吃。每吃完一道菜,將刀叉并攏放在盤中。如果是談話,可以拿著刀叉,無需放下。不用刀時,也可以用右手持叉,但若需要作手勢時,就應放下刀叉,千萬不可手執刀叉在空中揮舞搖晃,也不要一手拿刀或叉,而另一只手拿餐巾擦嘴,也不可一手拿酒杯,另一只手拿叉取菜。要記住,任何時候,都不可將刀叉的一端放在盤上,另一端放在桌上。
5、當盤子內的細碎食物聚集時,可利用刀子擋著,再以叉子靠近舀起。
6、如有淋上調味醬的食物了,也可以利用刀子刮取調味醬,再以湯匙或調味醬用湯匙將食物與調料一起送入口中。
西餐禮儀11一、使用刀具和佐料
當然,你可以用刀叉吃盤子里的披薩,不過從心理上一定是直接動手拿起一大塊披薩來的比較痛快。我比較喜歡直接用手拿著吃。對于佐料,不要在吃披薩邊時加黑胡椒或者蒜醬。如果一定要加,可以用橄欖油,不過要慎重,因為如果讓披薩在油當中游泳,將會是很失敗的體驗。
二、喝的飲品
一方面要大口喝下而非小口啜飲,這樣可以幫助咽下面團,另一方面要有類似碳酸飲料一樣的飲品幫助去掉油膩感。比如,可以選擇可樂,啤酒或充氣礦泉水,而不是葡萄酒,咖啡和果汁。
三、披薩餅底
因為是講如何吃而非如何做,所以這個部分會著重在餅底的大小,形狀和深度。首先,對于披薩來講,“多多益善”的理論是行不通的。好的披薩大小應該在12寸—較小的7寸和10寸雖較適合人少的情況,但是并非正宗之選;過大的則顯得荒唐。其次,在形狀上,雖然現在也較多見到方形和矩形的披薩,但傳統的圓形披薩始終更地道。還有,每一塊披薩的末端應該是薄而柔軟的,甚至可以卷起來,吃起來略有彈性的感覺。至于餅底的底部,應該有零星被燒焦的小斑點。至于餅邊面團的部分,應該讓人即使不搭配任何東西吃都覺得很陶醉。
四、醬汁
通常來講,配料較少(蒜末和鹽)的未煮過的西紅柿果肉的味道更加純正,而那些顏色較深煮過的摻入一些劣質的草本成分,除非在處理時非常小心,否則會有略酸帶有金屬感的味道。
五、餡料
這是最具爭議性的部分,不過如果你借鑒幾個較常采用的標準,就可以避免。
1、如果意大利人不會使用,就避免。
2、兩到四種餡料食材是通常的可選數量。并且,不應過多突出某一種食材,而且要保證所有食材大小相當,保證在熟的程度一致。飲食常識
3、不要加過多辣的食材。
六、可接受食材
火腿,咸肉,意大利香腸,莫茲雷柆奶酪,塔雷吉歐奶酪,瑞可達干酪,蘑菇,洋蔥,小西紅柿,橄欖,新鮮草本食材;新鮮辣椒;浸泡過的朝鮮薊,蝦,貽貝,茄子,土豆,蒜,和茴香
七、邊緣食材
烘烤過的雞蛋,鳳尾魚,新鮮香蒜醬,刺山柑,西葫蘆,芝麻菜和豆瓣菜,羊干酪。
吃西餐的用餐禮儀知識
第一個是“menu”(菜單)
當您走進西餐館,服務員先領您入座,待您坐穩,首先送上來的便是菜單。菜單被視為餐館的門面,老板也一向重視,用最好的面料做菜單的封面,有的甚至用軟羊皮打上各種美麗的花紋。
如何點好菜,有個絕招,打開菜譜,看哪道菜是以飯店名稱命名的,一定可以取之,要知道,哪位廚師也不會拿自己店名開玩笑的,所以他們下功夫做出的菜,肯定會好吃的,一定要點。
看菜單、點菜已成了吃西餐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程序,是種生活方式。”
第二個是“music”(音樂)
豪華高級的西餐廳,要有樂隊,演奏一些柔和的樂曲,一般的小西餐廳也播放一些美妙的樂曲。但,這里最講究的是樂聲的“可聞度”,即聲音要達到“似聽到又聽不到的程度”,就是說,要集中精力和友人談話就聽不到,要想休息放松一下就聽得到,這個火候要掌握好。
第三個是“mood”(氣氛)
西餐講究環境雅致,氣氛和諧。一定要有音樂相伴,有潔白的桌布,有鮮花擺放,所有餐具一定潔凈。如遇晚餐,要燈光暗淡,桌上要有紅色蠟燭,營造一種浪漫、迷人、淡雅的氣氛。
第四個是“meeting”(會面)
也就是說和誰一起吃西餐,這要有選擇的,一定要是親朋好友,趣味相投的人。吃西餐主要為聯絡感情,很少在西餐桌上談生意。所以西餐廳內,少有面紅耳赤的場面出現。
第五個是“manner”(禮俗)
也稱之為“吃相”和“吃態”,總之要遵循西方習俗,勿有唐突之舉,特別在手拿刀叉時,若手舞足蹈,就會“失態”。使用刀叉,應是右手持刀,左手拿叉,將食物切成小塊,然后用刀叉送入口內。一般來講,歐洲人使用刀叉時不換手,一直用左手持叉將食物送入口內。美國人則是切好后,把刀放下,右手持叉將食物送入口中。但無論何時,刀是絕不能送物入口的。西餐宴會,主人都會安排男女相鄰而坐,講究“女士優先”的西方紳士,都會表現出對女士的殷勤。
第六個是“meal”(食品)
一位美國美食家曾這樣說:“日本人用眼睛吃飯,料理的形式很美,吃我們的`西餐,是用鼻子的,所以我們鼻子很大;只有你們偉大的中國人才懂得用舌頭吃飯。”我們中餐以“味”為核心,西餐是以營養為核心,至于味道那是無法同中餐相提并論的。
西餐的喝酒禮儀
(a)一般的服務員會按順序倒酒,侍者會來倒酒,這時,不要動手去拿酒杯,而應把酒杯放在桌上由侍者來倒。如果你不想讓服務員給你倒酒,那么就用指尖碰一下酒杯的邊緣,以示不想要了。
(b)為避免手的溫度使酒溫增高,正確的握杯姿勢是用三根手指輕握杯腳,即用大拇指、中指和食指握住杯腳,小指放在杯子的底臺固定。
(c)喝酒時絕對不能吸著喝,應該傾斜酒杯,就像是將酒放在舌頭上似的喝。你可以輕輕搖動酒杯讓酒與空氣接觸以增加酒味的醇香,但不要猛烈搖晃杯子。
(d)非敬酒時的一飲而盡,或是邊喝酒邊透過酒杯看人、拿著酒杯邊說話邊喝酒、將口紅印在酒杯沿上等,都是失禮的行為。
西餐禮儀12商務禮儀西餐桌餐巾禮儀
簡單的一張餐巾紙,其實也有不少講究。
一般在入座后,要把餐巾放在大腿上,而不是塞在衣領處,否則會讓人懷疑,您進餐有困難。
就餐結束后,餐巾紙不應該揉成一團放在盤子里,而是要重新疊起來,把干凈的一面朝上,放在盤子左邊。但也不需要刻意折疊整齊,弄得干干凈凈,否則會讓人誤以為是沒用過的餐巾,收回重復使用。
要記住,餐巾僅是用于擦嘴,不是用來擦手機,擦眼鏡,或者擦其他什么東西。簡單來講,餐巾一般是用于喝東西之前擦嘴,以免在杯壁上留下油漬或者其他飯菜余渣。
商務禮儀西餐桌紅酒禮儀
這一點,估計很多人都已經不陌生了。
喝葡萄酒時,手要握著杯頸,目的在于避免用手溫加熱杯中的酒。還有一個原因是,這樣拿杯子的話,在干杯的時候聲音會更好聽一些。
現今,很多情況下碰杯和祝酒的習俗已經很少見了。人人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飲料,用不著為了陪喝,一定要點帶酒精的飲料。不過要記得,最好等大家都有了各自的飲料之后才開始喝,免得人家剛要給您敬酒,您這邊都已經喝完了。
要注意,喝飲料時,嘴里不要吃著東西。
“如何選擇合適的葡萄酒”
基本來說,白肉(或者魚)配白酒,紅肉配紅酒。但您也用不著一定這樣搭配,選一杯您喜歡和的葡萄酒才是最重要的。
但要在正式場合,若有很多道餐,而且前后還有不同種的肉類,那您最好也搭配相應的葡萄酒喝,盡量不要白配紅、紅配白。
商務禮儀西餐桌就餐禮儀
當然,在西方也是,只有等所有人的飯菜都齊了,才可以開始就餐。一般情況下,當女主人也就坐、開始就餐,即表示可以開始進餐了。因此,作為主人,若客人比較多的話,就需要特別注意飯菜的預熱了,免得還沒開始吃,飯菜就都已經涼了。
在德國,除了一些非常正規的場合以外,通常很多不同的飯菜都會一起上,如魚,土豆,蔬菜,以及醬汁等。但這決不意味著,讓您把各種飯菜盛過去在您的盤子里拌著吃。您可以把不同的飯菜盛到您的盤里,但先用刀叉把一口的肉和菜切出來,再適當的組合,并搭配醬汁食用,不要事先就拌好。
在英國或其他英語國家,人們經常會在吃肉之前,把整塊肉排全部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的,而在德國卻不同。在德國,人們通常會吃一塊切一塊,以免整塊肉都會涼掉。記住,吃肉時,叉背一般會朝上。
吃沙拉時,一般是不會用刀切的,而只是用叉子。當然,用困難的時候,還可以借助一小塊面包。
到了吃甜點的時候,服務員或者女主人一般會把桌子清理干凈,面包還有其他剩菜,及不使用的刀叉這時候會撤走。目的在于,在干凈、整潔的飯桌前吃完最后的甜點以結束用餐。
當女主人把自己的餐巾放在餐桌上并起身時,說明用餐就此結束了。其他客人這時候也應該停止進餐。男士們這時應該先起身,幫助身邊的女士把座椅拉開,方便她起身離座。若您還在與身邊的人交談之中,這時也應該先打住,并與進餐時座得較遠的客人進行交談,同時也讓身邊的人用這個機會與他人進行交談。
商務禮儀西餐桌禮儀禁忌
在西方文化圈,就餐時吧嗒嘴或者打嗝,以及喝東西時發出聲音都算是餐桌禁忌(在中國則不同)。另外一個眾所周知的就是,嘴里嚼著東西時不應該與人交談。為了就餐時隨時可以順暢地與人交談,最簡單的辦法,就是不要一口吃太多。其次,還需要注意的就是,盡量保持好坐姿端正,用餐具把飯菜送到嘴邊,而不要屈身、低頭覓食。
在英國以及北歐國家,就餐時左手會放在膝蓋上,而在德國,一般是雙手都放在餐桌上,但只是雙手及手腕部分。即使在休息期間,肘關節也不應該架到餐桌上。
此外,不管是在中國還是在西方,飯前都應該注意洗手。起碼要梳洗干凈、并穿戴整齊再開始進餐。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
在西方,人們使用的餐具可謂是千奇百狀,如何正確使用,真有不少講究。
基本而言,雙手要握刀叉柄的末端,而不是像對待沉重的工具一樣緊握餐具。就餐時應盡量避免刀叉打架、與餐盤摩擦發出怪聲。暫且不用餐時,可以把刀叉相對,“八”字形搭在盤上。結束就餐時,則可把刀叉并行放在盤子中,刀刃朝內、不要對著別人。
餐具一旦使用過,不應再放回餐桌上,免得弄張桌布。
要記住,餐具僅是用于就餐,不應挪作他用。例如,交談時揮舞刀叉是萬萬不可的。
西餐禮儀13在西方,去飯店吃飯一般都要事先預約,在預約時,有幾點要特別注意說清楚,首先要說明人數和時間,其次要表明是否要吸煙區或視野良好的座位。如果是生日或其他特別的日子,可以告知宴會的目的和預算。在預定時間到達,是基本的禮貌。
1.西餐服飾禮儀、手提包擺放
女士套裝、正式裝或指定宴會裝
女士高跟鞋,不可休閑鞋、平底鞋
男士穿商務套裝或指定宴會裝
可以把手提包放在背后和椅子之間或大腿上(餐巾下)。若是鄰座沒有人,手提包也可以放置在椅子上,或掛在皮包架上。
2.西餐正確入座方法
椅子左側入座,雙手平撫裙擺,重心坐西餐椅2/3處,坐姿優雅得體。
3.如何使用西餐餐具
餐巾的正確使用
用餐之前,應將餐巾布打開鋪在大腿上。西餐中,如果是午餐巾布,是全部打開鋪在大腿上;如果是晚餐巾布則應該是對折成三角形,開口朝外放在大腿上。
西餐巾的用途
餐巾是用來承擋可能滴落下來的食物或湯汁的,也可以用來遮擋噴嚏或輕擦嘴上或手上的油污。使用時動作要優雅,避免埋著臉擦拭,更不能用來擦整只手臂,或擦汗、擦桌子、餐具等。
西餐巾的正確表示方式
已經啟用的餐巾讓它一直放在大腿上。中途不得已暫時離席,應將餐巾稍微疊好放在椅子面上,表示你還回來繼續用餐,當如果你將餐巾布放在桌子上,服務員可能以為你用完餐而將餐具收走。
4.刀和叉的正確使用方法
左手持叉,右手持刀
取用刀叉,由外自內取用
餐間休息時,刀叉交叉置于餐盤內
用餐結束時,刀叉平行置于餐盤內
交談時請勿手舞刀叉
當你在進餐過程中與他人攀談時,自然會將刀叉暫時放下。這時應該將刀叉刀口向內、叉齒向下,呈“八”字形擺放在餐盤上。其含義是這道菜我還沒吃完。注意千萬不要將刀叉擺成十字形,因為西方人認為這是讓人覺得晦氣的圖案。
刀叉匙擺放所暗示的語言內涵
1、中途離開時,刀叉的正確擺放方式
2、如果不想吃這道菜,或進餐完畢時,可將刀口向內、叉齒向上并排放在盤子上。這樣做等于告訴待者請他連刀叉帶餐盤一起撤下。
5.西餐玻璃杯具的使用
一般有三種玻璃杯具
郁金香杯:紅葡萄酒、白葡萄酒
香檳杯(漏斗杯):香檳
直筒玻璃杯:水杯
矮粗玻璃杯:啤酒杯(待續)
西餐禮儀14取面包
西餐中的面包多是放在面包籃里讓客人自取,很少會單獨放在每位客人的面包盤里。如果面包籃就在你的位置上,應先取一份面包遞給左邊的客人,再拿自己那份面包,然后把面包籃傳遞給右邊的客人。右邊的客人取完面包后,再把面包籃往右邊傳遞,依次進行。
如果面包籃里的面包并沒有切好,你可以自己動手切幾片。同樣,要先把切好的面包片給左邊的客人,再是自己,再然后把面包籃遞給右邊的客人。但是要注意切面包的時候不要直接用手接觸面包,可以用面包籃里的餐布按住面包再用公用餐刀將其切成片。
面包要放在面包盤里
面包要放在各自的面包盤里(如果沒有面包盤就把面包放在餐盤里)。面包盤就是你左上角的那個小盤子。一般面包盤上會配有一把小巧的黃油刀,用來往面包上抹黃油。
面包撕成小塊
宴會上的面包不同于早餐面包,直接對著一整塊面包咬下去是非常失禮的行為(這就好像在西餐中你不能用叉子叉起一大塊羊肉直接用嘴咬,而要先將其切成小塊再食用)。這時候你需要先用兩只手(記住不要用刀,直接用手就行)將面包撕成小塊狀(剛好一口可以吃下去的量)。
不過,如果提供的是硬質面包,則可以用刀切,以免撕得面包屑到處都是。正確切法是,先將面包用叉子固定住,然后用刀刺入面包的中間部分,將正對自己的那部分切開后,再將面包換個方向以切開另一半。
黃油or橄欖油?
一般情況下,在提供面包的時候,還會配上黃油。如果沒有單獨給每一位客人都配黃油,需要你自己去公共餐盤中取,用公用餐刀切一小塊放在你的面包盤上即可。在吃面包的時候不能將黃油涂抹在整片面包上,而應將面包撕/切成小塊后,用黃油刀的刀尖取一點黃油涂抹在你要吃的那一小塊面包上,再用左手手指(不是手掌)將面包送入口中。可謂吃一口面包前,就要涂抹一次黃油,不吃面包的時候就絕不要把黃油涂抹在面包上。
但是也有一些宴會上會用橄欖油取代黃油。用撕/切成小塊的面包蘸取少量的橄欖油后就可以食用了。橄欖油代替奶油的原因之一,是因為黃油一般為塊狀,需要使用專門的黃油刀涂抹黃油,從而認為用橄欖油蘸著食用更方便。
其他小禮儀
(1)吃面包的時候切忌狼吞虎咽,這樣的此項很不雅觀,也很容易噎到。一定要細嚼慢咽,動作有條不紊。
(2)西餐不同于中餐,用餐時一般要將所有食物全都吃完,所以開始時一定不要吃過多的面包,以免浪費了正餐上提供的美食。如果用餐完畢后仍覺得沒吃飽,不要在宴會上向主人或侍者再要面包或其他食物,可以考慮在離開宴會后再給自己加個餐。
(3)在面包籃中取面包的時候,不要還沒詢問其他客人是否還需要的時候就取走最后一份面包,這是個人素養的體現。
(4)吃面包的時候,最好不要夾雜著其它食物一起吃。更不要一手拿面包,一手拿酒杯或水杯,這樣的行為未免不雅。
(5)如果單獨提供給你的黃油是用錫紙包著的,需將錫紙移除,并將其折疊好放在面包盤的旁邊。
多吃面包有什么好處
好處一:減肥,助消化
吃面包還能減肥?當然!
全麥面包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能幫助胃腸蠕動,助消化,減少熱量的攝入,同時它容易產生飽腹感,比吃白面包更有助于減肥。
如果你是易胖體質,那就多吃全麥面包來減肥吧~
好處二:保護肝臟
面包的制作需要經過發酵、焙烤等系列過程,發酵后的酵母是一種很強的抗氧化物,可以保護肝臟,有一定的解毒作用。
當然,剛烤出來的面包可能還在繼續發酵,吃了對身體不好,需要晾一會兒再吃,這樣才能真正起到作用哦。
好處三:預防腫瘤
面包除了多種維生素、礦物質之外,還含有酶類。酶類是一類具有生物催化劑活性的蛋白,它參與一切有機物質的形成和代謝,提高人體新陳代謝能力,提高免疫力,它含有的鉻、硒等微量元素還能預防動脈硬化,預防腫瘤的形成。
好處四: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
面包不僅含有糖分,還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少量維生素及鈣、鉀、鎂、鋅等礦物質,早餐時吃面包搭配牛奶蔬菜,這樣營養更全面,再也不擔心缺乏維生素啦。
好處五:養胃,提高免疫力
面粉含有一種影響鈣、鎂、鐵等元素吸收的植酸,面包發酵后這種植酸會被分解掉,從而提高人體對這些營養物質的吸收和利用,幫助消化能力弱的人養胃健脾,提高免疫力。
好處六:幫助睡眠
面包中含有碳水化合物,而碳水化合物中含有一種叫做“色氨酸”的物質,色氨酸能緩和焦躁及緊張情緒,幫助人們輕松入眠。同時,它還能緩解偏頭痛,可減低對疼痛的敏感度。
好處七:讓人心情愉悅
面包中的糖、巧克力以及各種果醬等,都具有讓人心情愉悅的效果。所以,很多女孩子不開心的時候吃一塊面包甜點,心情就會明朗很多。
好處八:健脾止瀉,利水消腫
紅豆本身具有健脾止瀉利水消腫的作用,是中醫必不可缺的一味藥材,同時紅豆口感也非常好,經常運用到面包上,紅豆面包已經成為冬季不可或缺的一款產品啦。
其實,除了以上幾種好處,面包的好處還很多,比如補充能量、提神美容等等。
可是為什么消費者不知道這些好處呢?
那是因為我們沒有宣傳到位!
西餐禮儀15細節決定命運,抓住細節,講究細節,更能顯示個人與眾不同的修養。用餐中,小小的一張餐巾,也隱藏著不少的禮儀秘密。讓我們一起揭秘餐巾中所蘊藏的種種細節禮儀。
西餐禮儀中,若進餐過程中有時中途因事要暫時離席,切勿將餐巾擱在桌上,因為這是意味你不再吃,侍者便不會再為你上菜了,所以,在離開時須將餐巾放在椅子上才對。
用餐完畢,餐巾大致疊好,也可以不疊好,放在餐桌上,而要亂扔。如果發現水杯或萊肴中有臟物,不要大聲嚷嚷,引起同桌的人們注意,而應當悄悄告訴服務員,讓他拿走重拿一份來。換菜盤和餐具也是這樣。喝飲料時,先用餐巾擦一下嘴唇,然后再喝杯中的飲料,為的是避兔菜屑弄到臉上或丟進玻璃杯里。如有紙餐巾最好不用餐巾擦嘴,不要把用過的盤子推到一旁,或者把盤子摞起來。
最好不要移動任何盤子的位置。在桌布上落下面包屑,可以不必理會。如果是不慎落下一點兒飯菜可以在服務員撤走盤子時,用餐巾小心地把它拾到盤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