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流逝得如此之快,我們的工作又邁入新的階段,請一起努力,寫一份計劃吧。寫計劃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工作計劃書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坊主研修計劃按角色考核 坊主發布研修作業的內容篇一
在2017年10月,我們結合本校實際與項目要求,制定學校項目實施計劃,全部學員參加培訓,坊主帶頭學習,以點帶面,全員參與研修。管理員利用教師例會時間解讀計劃,用簡報形式讓學員閱讀計劃,接著成立管理機構,設計并組織教師開展研修活動,積極參與研修網組織的學情通報會,及時了解項目情況,對存在問題提出解決措施;坊主負責引領學員看課、寫作業、互動交流,參加研修活動等。我有幸成為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能力提升工程網絡研修學校綜合坊的坊主,在這一崗位上,我盡職盡責,熱情細致地組織和引導參訓學員開展網上學習和網上交流活動,完成了輔導教師的各項工作。現總結如下:
一、自覺主動地學習,積極進行網上交流:
從發布開始參加培訓后,我就開始著手學習課程培訓,熟悉平臺操作。在培訓開始后,我一邊引導學員開展學習培訓的各項活動,一邊自己繼續學習網上課程內容,提高了自己對學員的進行輔導的目的性和有效性。積極在網上上傳資源,按時參與在線研討活動,組織學員積極進行交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熱情鼓勵、積極組織學習。作為遠程培訓輔導教師,組織學員積極認真的觀看視頻學習。我精心遴選學習內容,規劃學習進程,進行了量大面寬的輔導工作:既對學員進行課程內容的組織學習,以對學員進行培訓交流平臺的操作性指導;既對學員積極參訓的精神熱情鼓勵,又對學員面對網慢而心急如焚的憂慮耐心解釋;既幫助年長教師解決電腦操作不熟的問題,又幫助年輕教師解決遠程培訓時不夠專心的問題等等。截止2017年11月30日,本坊學員18人中,推薦優秀學員2人,合格學員18人。通過引導和督促學員上傳資源、發布作業、參與討論等方式,激發學員網上與同行互相交流的熱情,也使他們感受到了網上學習的樂趣,增強他們網上學習的自信,學員網上學習的興趣十分濃厚。
三、督促學員及時完成作業,認真評論和推薦優秀作業
我按照課程發布作業的進程,鼓勵學員認真獨立完成作業,積極上傳分享資源,認真評判,積極評論,按時主動參加在線研討。督促學員按時完成和提交作業,并及時地進行批改作業和推薦優秀作業。通過網上統計數字,發現有哪些學員沒能按時提及作業時,就在qq群里發公告和消息,要求學員保質保量提交作業,發現有“應付差事”的現象,就打回重做,這樣經過幾次評改,大部分學員做作業的態度端正,提交的作業質量明顯提高。同時學員互相評論作業的氛圍很濃,基本形成網上互動交流的良好局面。
四、及時地編學習簡報和發表公告
學習簡報是展示本班培訓組織情況、學習進展、學習成果,也是對外交流的重要窗口。作為輔導老師,我認真編輯通知、簡報,及時通報學習動態,歸納學習研討中學員的主要觀點,反映學習培訓中出現的突出問題和普遍問題,概括學習體會與經驗,推薦學員的優秀作業和文章。
教師信息技術能力提升工程就像一個火種,即將引燃教育信息化改革的浪潮,我有幸成為輔導老師中的一員,是我莫大的榮幸,不僅提高了自己基本素養和業務綜合能力,同時自己的付出也得到了領導們的認可與鼓勵,使我對此次研修有了新的認識,她成為了我人生歷程中一段含義深刻的文化之旅。在這個培訓平臺上,我收獲的不僅是助人的快樂,專業的成長,還提升了自己的思想——“活到老學到老”成為我的精神甘露,會指引我繼續成長,勇創新高!網絡研修是良師益友,是提高教育教學的水平的一大基石。我堅信:我研修、我進步、我快樂!
坊主研修計劃按角色考核 坊主發布研修作業的內容篇二
學員和坊主怎樣建立自己的工作坊
為搭建教師終身學習研修平臺,平臺對學員終身開放,學員在研修過程或結束后,能自主建立研修工作坊,邀請志同道合的老師一起研修,共同成長。
1.進入教師研修社區
首先,教師根據登陸平臺的指南,用自己的賬號和密碼登陸教師研修社區。從橫向導航條看,研修社區主要包括“教師工作坊”、“輔導空間”、“教師知道”和“微課”四個模塊。
下面是對學員及坊主怎樣利用“教師工作坊”和“輔導空間”這兩個模塊設計研修活動。
2.創建工作坊 功能位置
教師工作坊/自建工作坊/創建工作坊 操作說明
進入教師研修社區主頁之后,點擊“教師工作坊”下面的“自建工作坊”,可以看見右欄左上角有一個“創建工作坊”的圖標。點擊“創建工作坊”圖標。就會彈出創建工作坊的小界面,如圖所示:
點此設置工作坊信息
如上圖,建立工作坊時,可以設置工作坊名稱、選擇學科和學段,點擊保存。比如工作坊名稱是“江西工作坊1”,選擇學科是英語,學段是大專。保存之后就能在研修主頁上看到自己創建的工作坊,如下圖所示:
設置好的工作坊基本
信息
3、邀請和查看工作坊成員
點此可邀請成員加入工
作坊
每個工作坊中,可以看到主要有四個可以點擊的按鈕,分別是“查看”、“進入”、“編輯”和“邀請”。點擊“邀請”就可以邀請學員進入工作坊。如圖所示:
選擇自己想要邀請的成員之后,點擊“發出邀請”即可,然后點擊“查看”,可以查看自己已經邀請的成員。如圖所示:
點此查看工作坊成員
4.添加研修主題和設計研修活動及任務
建立工作坊之后,坊主的主要工作就是添加研修主題,設計各個主題的研修活動,并設置每個活動的具體任務。
4.1添加研修主題 功能位置
教師工作坊/自建工作坊/工作坊/進入 操作說明
點此進入研究主題的設置
點擊已經設置好的工作坊中“進入”按鈕,就彈出了設計研修主題的主界面,如圖所示:
點此創建新的研究主
題
點擊右邊空白處左上角“創建研修主題”圖標,就可以設置研修主題。在彈出的界面上設置研修主題的名稱和簡介等其他說明。如圖所示:
編輯完成之后,點擊“保存”按鈕,設置成功的研修主題就能在創建研修主題的界面上查看到。4.2.添加研修活動 功能位置
教師工作坊/自建工作坊/工作坊/研修主題/設計研修 操作說明
在創建完主題成功之后,點擊研修主題下面的“設計研修”,就能為這個研修主題添加相應的研修活動,進入研修活動設計的主界面如圖所示
點此設計研修活動
點擊右邊界面的左上角的“添加活動”按鈕,就能對研修活動進行設置。
在添加研修活動時,可以對研修活動的名稱、開始時間和結束時間進行設置。設置完之后點擊“保存”按鈕,就能在研修活動模塊看見設置好的研修活動,如圖所示:
點此設置研修任務
4.3.設置研修任務
接下來,就可以為這個研修活動設置任務。如上圖,點擊“設置任務”,如圖所示:
點擊“添加任務”就能設置若干個任務
要對任務進行具體的設計時,需要,點擊任務右下角的“編輯”按鈕。進入研修任務的設置界面。
設置任務界面可以設置任務的名稱,任務的開始時間、結束時間、研修工具和學分設置。
設置完成之后點擊保存。就能在任務列表中看到已經設置好的任務信息。如圖所示:
接下來,就可以再點擊“配置管理”對任務再進行更具體的配置。
全部設置完之后,在研修任務界面點擊“發布”,就能發布設計好的一系列活動。
發布成功之后,發布狀態信息會顯示出來。
以上就是發布研修主題、設置研修活動和研修任務的主要步驟。在“教師工作坊”模塊中,還有“我參與的工作坊”,可以查看自己參與的工作坊列表?!拔业难垺笔怯脕硖幚砥渌ぷ鞣坏难埿畔ⅰ|c擊“我的邀請”,每個工作坊下面有“拒絕”和“接受”兩個選項供選擇。
做出選擇之后,可以看見相關的信息,例如,選擇“拒絕”之后,就能看見自己對于邀請的狀態。
坊主研修計劃按角色考核 坊主發布研修作業的內容篇三
學科坊主研修工作計劃
篇一:坊主工作計劃
坊主工作計劃
單位:桐柏縣平氏鎮第一初級中學 姓名:胡保群
坊主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提高教師思想道德素質,以知識更新與拓展、教學基本功訓練、學科教學整合能力訓練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技能,以現代信息技術、教育科研能力訓練提高教師教育科研能力,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為宗旨。更好地發揮名師、骨干教師的示范、輻射、引領作用,提升其專業化的發展空間,促進所有教師的共同發展,形成良性的教師互動機制,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推動桐柏教育快速、健康、均衡發展,由桐柏縣教研室牽頭成立本工作坊。為此,特制定本工作坊計劃。
二、發展目標
1、團隊成員的教育教學理念、專業態度、專業追求、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都能得到發展,并逐步明晰自身教育教學風格、特色的走向。具體的個人發展目標是:以“合格型教師”“骨干型教師”為發展目標,爭取成為學校學科有影響的教學力量。
2、探索通過助推全縣青年教師的成長,實現有效課堂教學的路徑,從而帶動學校教學質量的提高。
3、探索有效的教師研訓模式,為學校研訓工作積累有效的教師培訓經驗。
三、工作原則
①針對性原則。從思想業務入手,突出教師研訓和課堂教學重點。②共享性原則。以專家引領、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為主要活動方式,實現共研,共享,共成長。③創造性原則。發揮創新精神,努力使“工作坊”工作生動、活潑、有效,確??沙掷m發展。
④層次性原則。針對青年不同層級教師發展的需要,實施層級性研訓與指導。
⑤實效性原則?;顒又哺诮處熑粘5慕逃睿碛诮處熑粘5慕逃龑嵺`,有針對性的探討研究教師專業發展中的現實問題和教學中的共性問題,使教師的個人提高和促進學生的發展結合。
四、基本思路
(一)組織建設
1、工作室成員:全縣政治教師。
2、特聘顧問:桐柏縣政治學科教研專家或帶頭人。
3、指導組成員:學校行政及骨干教師。
(二)運行機制。
1、實行“拜師結對制”。工作坊每位成員要拜師結對,指導組成員全程跟蹤督查,引領團隊成員共同學習、研究和實踐。
2、實行“帶題研究制”。團隊成員圍繞工作坊的研究主題,再結合自身教學需求,自定研究微課題。
3、實行“主題課例式研訓結合”培養模式。即針對具體課例進行主題研討,再圍繞主題課例和主題研討進行“微培訓”,使“研中有訓、訓中有研”。
4、實行自主研修為主,定期集中學習制度。工作坊成員每周定期集中一次,活動保證“三定”:定時間、定地點、定主題,進行集
中會課、觀摩研討、專題學習、課題交流等;同時將學校教研活動納入工作坊的研修活動,增加彼此合作學習研究的機會;每次課例研訓之后,指導組成員對參與者撰寫的教學反思或聽課隨筆進行針對性點評。
同時,根據需求開設專題主講,指導組成員到工作坊成員課堂聽課,進行現場指導。
5、實行網上平臺交流制。通過網上平臺,交流共享研修體會、研究成果、優質課程資源。
五、活動安排
1、計劃制定與上交及其點評。
2、參加網絡學習研修活動。3、參加校本研修活動。
4、資料整理與上交。
5、接受考核,總結表彰。篇二:校本研修計劃-坊主 備注:
校本研修主題確定
一、原則
(1)從信息技術應用角度出發,探討學科教學中信息技術是如何優化課堂,變革課堂。
(2)把握設計的目的:在磨課過程中,結合具體研究主題,能夠形成可推廣或理論化的經驗或策略。
(3)最終目的,能夠形成一批體現信息技術應用解決某個課堂教學問題的優質范例。
二、研修主題
確定路線 1.研究內容選擇
小學語文
小學數學
2.研究問題聚焦+案例實踐
(1)應用信息技術轉變教學準備方式
(2)應用信息技術創設教學情境
(3)應用信息技術轉變教學內容呈現方式
(4)某種信息技術環境下學生參與方式的設計探討
(5)某種信息技術環境下教學評價與管理方式的變革
(6)信息技術環境支持下課堂觀察的設計與實施
(7)混合式學習的設計與實施
(8)在線學習學生的引導與支持
(9)信息技術環境下學習過程的管理與監控(10)信息技術環境下學習活動的評價與分析 篇三:工作坊研修計劃
工作坊研修計劃
一、專題課程研修與教學實踐準備(10月15日-11月5日)
主要任務:
1、學員完成個人研修計劃并上傳至工作坊(10月22日-10月24日)
2、學員完成專題課程的選課及1800分鐘的研修,主題討論15次,作業1項。
3、坊主發起活動,開展集體備課、教學設計研討。
4、學員參與工作坊的教學主題校本研修,完成一個完整的教學設計
及配套課件。(10月30日前上交坊主)
二、專題課程研修及教學實踐(11月6日-11月29日)
主要任務:
1、坊主發布安排學員上課安排表,并發起聽課活動。(11月6日-11 月20日)
2、學員參與聽課活動,并記錄聽課意見。(11月21日-11月25日)
3、坊主發起教學評議活動,組織研修小組進行討論并修改教學設計 方案和課件。修改之后,提交至工作坊。
4、學員進行教學實踐佐證材料的整理并統一上傳工作坊。(11月26 日-11月29日)
三、專題課題研修與教學實踐評議(11月30日-12月6日)
主要任務:
1、坊主發布階段公告,檢查學員的進度。(11月30日前完成)
2、組織學員觀摩案例并進行討論。
3、學員自我反思并在日志中發布教學反思一篇。(12月4日前完成)
四、研修成果整理與項目總結(12月6日-12月23日)
主要任務:
1、坊主完成校本研修經驗總結,形成活動報告。
2、學員完成一份不少于1000字的研修心得并上傳工作坊。
五、參加發展性測評。(12月24日)
坊主研修計劃按角色考核 坊主發布研修作業的內容篇四
小學英語六班工作坊研修計劃
李小偉 2017.11.8
一、指導思想
當今教育應以立足課堂,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為重點,堅持科學育人,扎實有序地開展小學科學的教學研修工作,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技能,更好地發揮名師、骨干教師的示范、輻射、引領作用,促進所有教師的共同發展。
二、研修目標
1、將網絡研修與教育教學實踐相結合,利用網絡研修平臺,基信息技術手段開展線上研修、線下實踐開展學習,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
2、組織班級學員積極參加常規研修,學習專家們的先進理念,逐步內化為個人能力,切實解決教育教學中的突出問題。
三、研修形式
以“網絡研修、校本研修、課堂實踐、交流反思”為核心要素,以網絡學習理論為基礎,以課堂教學實踐為目標。有效利用工作坊,學以致用,在教學中發現問題、在學習討論中解決問題、提升教學能力。
四、研修進度安排
本次研修分三個階段開展研修。第一階段:引領階段(10月9日-20日)
登錄培訓平臺,確定研修任務,學習學員學習指南,閱讀工作坊公告,了解考核標準。第二階段:學習、提交作品階段(10月21日-11月30日)
1、完成規定的的課程學習時間及內容。
2、結合培訓,按時保質保量完成研修日志。
3、積極參加工作坊組織的線上研討活動,分享學科資源。
4、在班級論壇中發布5個主題帖和5個回復貼(越多越好)。
5、通過學習,完成規定的作業。
第三階段:總結研修階段(12月1日-12月30日)
總結研修情況,推薦優秀成果及優秀學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