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課程設計工作要求 大學設計課程表篇一
1、課程設計的目的
《基礎工程課程設計》是土木工程專業(巖土工程模塊和建筑工程模塊)的必修專業課?!痘A工程》課程設計是學生在學習《土力學》、《鋼筋混凝土結構》和《基礎工程》的基礎上,綜合應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完成基礎設計任務。其目的是培養學生綜合應用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和解決基礎工程設計問題的能力。
2、課程設計基本要求
(1)通過課程設計,要求學生對基礎工程設計內容和過程有較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熟悉基礎工程的設計規范、規程、手冊和工具書。
(2)從下面題目中任選一題作為本次課程設計,并按設計任務書的要求進行設計計算。(3)在教師指導下,獨立完成課程設計任務指導書規定的全部內容。設計計算書要求計算正確、文理通順、施工圖布置合理、表達清晰,符合設計規范要求。
3、課程設計考核方法及成績評定
課程設計結束時,要求學生提交課程設計報告,繪制所設計的基礎施工圖,并編寫施工說明。
課程設計成績分兩部分,設計計算書占70℅,設計圖紙圖面內容及質量占30℅。成績考核按照優,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級給分。
4、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2]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 94—2008)。[3]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巖土工程勘察規范規范(gb50021—2001)。[4]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 79—2012)。[5]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6]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抗震結構設計規范(gb50011—2010).[7] 袁聚云,李鏡培,陳光敬編著,土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指南,巖土工程分冊[m],中國水利出版社,1999,4。
課程設計工作要求 大學設計課程表篇二
吉林化工學院課程設計教學基本要求及規范
一、課程設計的目的
課程設計是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重要實踐教學環節,是對學生進行的一次綜合性專業設計訓練。通過課程設計使學生獲得以下幾方面能力,為畢業設計(論文)奠定基礎。
1.進一步鞏固和加深學生所學一門或幾門相關專業課(或專業基礎課)理論知識,培養學生設計、計算、繪圖、計算機應用、文獻查閱、報告撰寫等基本技能;
2.培養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及獨立分析和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創新意識、嚴肅認真的治學態度和嚴謹求實的工作作風。
二、課程設計的選題
1.教學院、系(中心)應根據教學計劃、課程教學大綱的要求,制定相應的課程設計大綱,課程設計大綱一般應包括以下幾部分內容:課程設計的目的及要求、課程設計時間安排(開設學期及具體時間安排)、課程設計說明書要求等。課程設計題目應根據課程相關內容并依據課程設計大綱擬定;
2.選題必須符合相關課程的教學基本要求,應具有一定的綜合性、設計性,難度和份量要適當,使大多數學生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
3.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優先選擇與生產、科研、實驗室建設等密切相關,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題目;
4.課程設計題目須經系(中心)、教學院審定。
三、課程設計的指導
1.指導課程設計的教師一般應具有中級或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并具有一定的實踐教學經驗及科研工作能力;
2.每名教師指導學生人數一般不應超過20人;
3.指導教師必須對所指導的課程設計題目進行預設計,并做出教師設計樣本。應在設計開始前一周準備好設計的相關資料及其他準備工作,同時將課程設計任務書提交系(中心)、教學院審核;
4.課程設計開始后,指導教師要向學生下達任務書,提出設計的具體要求,分析并幫助學生確定設計方案; 5.課程設計過程中,指導教師應隨時檢查并掌握學生的設計情況,解答疑難問題,指導學生完成設計內容。
6.課程設計的最后1~2天,一般應組織學生進行簡單的答辯。
7.指導教師應為人師表,教書育人,務實嚴謹,保證指導的時間和質量。指導時間每周應不少于10小時。
8.課程設計期間,嚴格控制指導教師出差。確因工作需要必須出差時,須經教學院主管院長批準,并事先向學生布置好任務,落實他人代為指導,保證課程設計正常進行。
四、課程設計的要求
1.學生應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保質保量地完成任務書規定的任務。
2.學生應獨立完成規定的設計任務,不弄虛作假,更不允許抄襲和拷貝他人的工作內容,否則成績按不及格處理。
3.課程設計結束,學生須向指導教師提交課程設計成果(說明書、設計圖紙等),經指導教師同意,方可參加答辯。
工科專業學生應使用autocad制圖。各專業可根據課程設計大綱的要求,自定具體繪制內容、圖紙規格及數量。
4.做課程設計期間,學生應保證出勤。因事、因病不能正常出勤的,應事先向指導教師請假,否則作為缺席處理。凡隨機抽查三次不到者,評分降低10分,累計缺課時間達到或超過全過程的1/4者,成績按不及格處理。
5.要嚴格遵守課程設計所在場所的有關規章制度,并保持良好的環境和衛生。
五、課程設計的成績評定
1.課程設計成績根據學生設計態度、設計任務完成情況、設計報告、設計成果的質量以及答辯情況綜合評定。
2.指導教師應認真審閱學生的設計報告,寫出評語,評定成績。課程設計的成績按優、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級分評定。優秀比例一般不應超過20%,優良比例一般不應超過60%。
3.課程設計成績評定參考標準(1)優秀(90~100)
按設計任務書要求圓滿完成規定任務;綜合運用知識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強,設計方案合理,計算、分析正確,實驗效果好,設計成果質量高;設計態度認真,獨立工作能力強,有獨到見解,水平較高,并具有良好的團隊協作精神。
設計報告條理清晰、論述充分、文字通順、圖表規范、符合設計報告文本格式要求。答辯過程中,思路清晰、論點正確、對設計方案理解深入,主要問題回答正確。(2)良好(80~89)
按設計任務書要求完成規定設計任務;綜合運用知識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較強,設計方案合理,計算、分析基本正確,實驗效果較好,設計成果質量較高;設計態度認真,有一定的獨立工作能力,并具有較好的團隊協作精神。
設計報告條理清晰、論述正確、文字通順、圖表較為規范、符合設計報告文本格式要求。
答辯過程中,思路清晰、論點基本正確、對設計方案理解較深入,主要問題回答基本正確。
(3)中等(70~79)
按設計任務書要求完成規定設計任務;能夠一定程度的綜合運用所學知識,但有所欠缺,有一定的實踐動手能力,設計方案基本合理,計算、分析基本正確,實驗效果一般,設計成果質量一般;設計態度較為認真,獨立工作能力較差,有一定的團隊協作精神。
設計報告條理基本清晰、論述基本正確、文字通順、圖表基本規范、符合設計報告文本格式要求。
答辯過程中,思路比較清晰、論點有個別錯誤、主要問題回答基本正確,但分析不夠深入。
(4)及格(60~69)
在指導教師及同學的幫助下,能按期完成規定設計任務;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能力及實踐動手能力較差,設計方案基本合理,計算、分析有錯誤,設計成果質量一般;設計態度一般,獨立工作能力差。
設計報告條理不夠清晰、論述不夠充分但沒有原則性錯誤、文字基本通順、圖表不夠規范、符合設計報告文本格式要求。
答辯過程中,主要問題經啟發能回答,但分析較為膚淺。(5)不及格(60分以下)
未能按期完成規定設計任務。不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實踐動手能力差,設計方案存在原則性錯誤,計算、分析錯誤較多。
設計報告條理不清、論述有原則性錯誤、圖表不規范、質量很差。答辯過程中,主要問題闡述不清,對設計內容缺乏了解,概念模糊,問題基本回答不出。
六、課程設計的組織管理
課程設計環節在教學計劃中一般應安排獨立的教學周進行,在教務處的統一領導下,由各教學院具體負責組織安排。
1.教務處負責協調與課程設計有關的各種資源,提供該環節順利進行的必要條件;負責制定和完善與課程設計環節有關的各項管理制度;監督和檢查課程設計的進展情況及完成質量;評估課程設計工作,做好工作總結,組織經驗交流。
2.各教學院組織系(中心)根據教學計劃、課程教學大綱的要求,制定相應的課程設計大綱;協調與課程設計有關的教學院內各種資源;審定設計題目及指導教師;具體組織和管理課程設計環節,檢查課程設計的進展情況及完成質量;形成書面總結報告報送教務處。
3.各系(中心)具體制定與本系(中心)有關的課程設計大綱,安排指導教師、審定設計題目及任務書;配合教務處、教學院做好各項檢查工作;組織課程設計答辯具體工作;做好課程設計報告的存檔及保管工作;課程設計的保管期限應不少于3年;優秀課程設計應長期保管。
七、課程設計說明書的內容及其文本格式
1.課程設計說明書要求用a4紙排版,單面打印,并裝訂成冊,內容包括:
(1)封面(包括課程名稱、題目、學生班級、學生姓名、指導教師姓名等)學院統一印制(2)設計任務書(3)目錄
(4)正文(設計計算說明書、研究報告、研究論文等)(5)設計體會及今后的改進意見(6)參考文獻
2.課程設計說明書正文參考字數:2000字?周數。3.封面格式 4.設計任務書格式 5.目錄格式
(1)標題“目錄”(三號、黑體、居中)(2)章標題(四號、黑體、居左)(3)節標題(小
四、宋體)(4)頁碼(小
四、宋體、居右)6.正文格式
(1)頁邊距:上2.54cm,下2.54cm,左2.09cm,右1.59cm,頁眉1.5cm,頁腳1.75cm,左側裝訂;
(2)字體:正文全部用宋體、小四號字;(3)行距:固定值18;(4)頁碼:底部居中,五號; 7.參考文獻格式
(1)標題:“參考文獻”,小四,黑體,居中。(2)示例:(五號宋體)
期刊類:(序號)作者1,作者2,……作者n,文章名,期刊名(版本),出版年,卷次(期次),頁次
圖書類:(序號)作者1,作者2,……作者n,書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頁次
吉林化工學院教務處 2004年3月1日制定 2005年7月10日第一次修訂 2007年4月1日第二次修訂
課程設計工作要求 大學設計課程表篇三
設計管理福建工程學院繼續教育學院
課程設計或者畢業論文要求
課程設計是高等學校人才培養計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在實踐過程中發現問題,準確立題,并分析和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對學生實際工作能力的系統訓練和考察過程。文章的撰寫是學生學習和應用能力訓練的過程,為加強對此項工作的指導和保證《課程設計》的質量,符合國家及有關行業(部門)指定的有關標準和漢語語言規范,同時便于同學們的排版打印,現對設計格式等作如下要求:
一、要求:
1、文字要求:文字通順,語言流暢,無錯字,不得請他人代寫。
2、圖表要求:圖表整潔,布局合理,不準徒手畫,必須按國家規定的繪圖標準繪制。
3、字數要求:??谱謹翟?000字左右,本科8000字左右。
4、頁面設置:紙張大小:a4打印紙,頁邊距:左3cm(裝訂),上、下、右:各2cm;頁眉:1.5cm,頁腳:0.75cm;
5、頁腳格式:正文必須從正面開始,并設置為第1頁。頁碼在頁末居中打印,其他要求同正文(如正文第2頁格式為“―2―”)。
二、設計說明書(論文)結構和要求:
1、封面 參見附件:
2、正文()
第一章引言(介紹設計的目的和意義,設計選題的發展情況及背景簡介,方案論證)(居中,宋體,加黑,小二號、段前、段后1行)
1.1
1.1.2
…
正文一級及以下子標題格式如下:第一章;1.1;1.1.1; 1.;(1);①;
1.2
第n章 結束語
結束語:對結果的討論與分析,著重提出自己的見解與觀點,對自己的工作做出客觀的評價,對整個設計達到的水平進行評述,對設計中所遇到的重要問題或未解決的難題做出討論或探索。
課程設計工作要求 大學設計課程表篇四
鋼結構和單廠課程設計排版要求
一、封皮去掉任務書
二、文字行距為22磅或1.5倍行距。
三、施工圖單獨用a3紙打印,和計算書裝訂在一側(對折后再裝訂,但裝訂后仍可打開);標題欄統一用下面的,具體尺寸看畫法幾何教材(同濟出版社,李娃麗、李麗、張麗萍主編)
四、每段首行縮進倆字符
五、計算書中字體大小要統一、合理;圖片、標注不允許出現模糊現象。
六、表頭寫5.1+1到2個空格+表名稱,表中字體大小要統一。
七、圖名標注同第五點。
八、標點符號字體要統一,例如“”與”;公式如果用公式編輯器編輯,字符大小要統一,不允許部分用word直接輸入,部分用編輯器編輯;數字和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字體
九、注意
一、1、(一)、(1)等的區別。
十、公式所在的位置要統一。例如居中,居左,居右。帶等號的位置盡量要統一。
十一、參考文獻不允許寫英文文獻。
十二、每小節寫1.+節名,不要寫1.+節名,其他類推
十三、其余的排版要求不變。
十四、重要的是排版,排版中圖片、表格要求較高,請認真對待。否則其他成績不及格。這學期先交一份紙質版的課程設計,假期返校后再交一份沒有問題的紙質版存檔,不合格者不能存檔,其他課程的成績均為不及格。
十五、鋼結構課程設計亦按單廠課程設計要求排版!上交要求與方式同單廠設計。
課程設計工作要求 大學設計課程表篇五
課程設計總結報告內容、要求及書寫方法
利用光電二極管等構成的觸發定時電路——由光電二極管感受光強的變化,改變二極管的電流,控制后續的觸發電路,構成定時器。要求定時時長在60秒
5.設計報告和總結報告的內容和要求:
(1)設計報告
要求寫明設計題目、設計目的;畫出兩種設計總體方案框圖并說明各自工作原理;從可行性、信價比等方面比較兩種方案的優劣;選擇一種方案利用電腦輔助軟件設計出的詳細電子線路圖和印刷電路圖;列出儀器設備。
(2)總結報告
寫出安裝調試的具體步驟、對實驗數據用表格加以整理、對測試結果加以評估并加以分析,最后應寫出對本次課程設計的心得體會。內容詳見《課程設計總結報告內容、要求及書寫方法》
一.審題
理解題意,分析要求,確定總體方框圖及必須完成的技術指標,為選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據。其中應特別注意的是通過審題所確定的每一個技術指標都必須有依據、合理,不能帶有隨意性。
二.方案選擇、細化方框圖
根據總體方框圖及各部分分配的技術指標,找出可以實現的不同方案。從可能性、性價比、繁簡程度、可靠性、通用性等各個方面進行分析、計算、比較,有理有據的選定方案。根據選定方案,畫出實現此方案的細化方框圖,找出關鍵單元電路及關鍵元器件。
三.設計硬件電路
1.設計關鍵單元電路
根據要求選擇合適的電路及元器件,核定技術指標,進行必要的分析,提出對外圍電路的要求。
2. 設計控制電路
根據流程圖及受控電路對控制信號的要求,選用核心模塊電路(觸發器、計數器、移位寄存器等)構成實用控制電路。畫出以通用模塊電路為基礎的控制模塊框圖。如果是軟硬件結合的智能系統,則畫出包含有cpu接口以及外圍電路的完整硬件電路圖。
四.編寫應用程序
應有流程圖及詳細程序的打印件。
五.全機時序設計、關鍵部位波形分析以及計算機輔助設計成果
對于速度要求嚴格的電路必須進行時序設計。發現問題后應修改設計,包括更換元器件,電路結構,甚至方案。關鍵部位波形分析應在已選元器件,電路結構條件下,根據已知器件極限參數畫出關鍵部位波形,以便確定嚴格的時序關系。如果使用了計算機輔助設計及分析,則應附上輔助設計及分析的結果以及修改后的電路及參數。
六.畫出整機電路圖,及必要波形圖
電路圖必須實用化,嚴格按圖形符號及國際標準繪制,如果用方框圖繪制,則方框圖中的文字應與圖形符號一致。圖中應標明必要的測試點。
七.測試方法的選擇
根據系統功能及指標,擬定系統功能及指標的測試方案。
八.測試數據及結果的分析與處理
設計要求中應滿足的功能及技術指標都必須一一測試。應列出全部測試儀器的名稱、型號、序號、設置條件以及測試電路圖。測試結果應列表示出。對照設計要求與測試結果,找出存在問題,改進電路及測試方法。
九.電路或系統方案修改的說明
根據測試中找出的問題,修改電路設計。說明理由,給出必要的設計資料。
十.最后結果
包括合乎設計要求的實際電路圖、配置圖、實用程序清單以及全部實測的功能及技術指標。
十一.參考資料目錄
包括參考資料作者姓名,參考資料名稱,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日期等。
目錄
一.設計報告
1.1設計題目
1.2設計目的1.3設計總體方案
二.總結報告
2.1方案選擇、細化方框圖
2.2硬件電路設計
2.3整機電路圖
2.4測試方法的選擇
2.5測試數據及結果的分析與處理
2.6電路或系統方案修改的說明
2.7最終方案確定
2.8參考資料目錄
一.設計報告
1.1設計題目
設計題目:利用光電二極管等構成的觸發定時電路
設計要求:由光電二極管感受光強的變化,改變二極管的電流,控制后續的觸發電路,構成定時器。要求定時時長在60秒。
1.2設計目的1.掌握三極管的概念及相關物理量。
2.認識聲光控開關電路的結構和原理
3.熟練掌握三極管的參數、作用及測量方法。
4.掌握放大電路的簡單分析。
5.培養獨立分析電路的能力
6.熟練運用protel 99se 繪制原理圖及pcb板制作
1.3設計總體方案
二.總結報告
2.1方案選擇、細化方框圖
2.2硬件電路設計
2.3整機電路圖
2.4測試方法的選擇
2.5測試數據及結果的分析與處理
2.6電路或系統方案修改的說明
2.7最終方案確定
2.8參考資料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