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yōu)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秋日行春路閱讀理解篇一
秋日行村路
[宋]樂雷發(fā)
兒童籬落帶斜陽, 豆莢姜芽社肉①香。
一路稻花誰是主? 紅蜻蛉伴綠螳螂。
【注釋】
①社肉:祭土地神的肉。
【試題】
(1) “一路稻花誰是主?紅蜻蛉伴綠螳螂”是千古名句,句中“伴”字用得妙,請寫出你的理解。
(2) 這首詩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參考答案】
(1) “伴”,運用了擬人的手法,把紅蜻蛉與綠螳螂這兩種可愛的小生物營造在一個相依相伴、和美融洽的氛圍里。(意思對即給分)
(2)熱愛農村自然風光,追求自由、閑適、和諧的田園生活。(意思對即給分)
【作者簡介】
樂雷發(fā),字聲遠,號雪磯,南宋道州寧遠縣人。精通經史,長于詩賦。1253年(寶祐元年),門生姚勉登進士第一后,向理宗上疏,請求理宗重用樂雷發(fā),并愿以第相讓。理宗特旨召見雷發(fā),親自考問“學術、才智、選舉、教養(yǎng)”八事,樂雷發(fā)“條對切直”,為理宗所“嘉納”,賜以特科第一人。他志在抗金復宋,后因數(shù)議時政,不為所用,遂歸隱九疑。樂雷發(fā)還鄉(xiāng)后,國勢更衰,理宗深悔沒有采納他的忠言,賜建狀元樓一所、公母銅鑼一對、良田800畝作為褒獎。著作有《雪磯叢稿》五卷,清代乾隆皇帝在位時選入《四庫全書》。
【補充注釋】
(1) 社肉:祭祀時所供之肉,后分給各戶。秋日之社即秋社,指立秋后的第五個逢“戊”日。
(2)該句用“句勒法”寫出稻花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地開放。
(3)該句用一個“伴”字把紅蜻蜓與綠螳螂這兩種沒有思想的小生物營造在一個相依相伴、和美融洽的氛圍里。
【翻譯】
籬笆下,兒童追逐嬉戲,太陽還沒下山,村里有聚會,祭祀神社,人們準備了豆莢,姜芽和肉,肉香和稻花的香味撲鼻而來,呈現(xiàn)一片祥和歡樂的景象。走在家鄉(xiāng)的田野上,只見稻菽千里,稻花搖曳,蜻蜓、白蛉在稻浪中飛來飛去,螳螂則在稻穗上等待捕食昆蟲,儼然像田野的主人。
【鑒賞】
這首詩描繪了淳樸、自由、優(yōu)美的農村田園風光。其詩清新可愛,含蓄雋永?!耙宦返净ㄕl是主,紅蜻蜓伴綠螳螂。”一句反問,突出郊外氣氛,充滿山野情趣。這成為千古名句。描寫了如詩如畫的田園景色,以及樸素熱鬧的農家風情,表達了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紅”的.“蜻蛉”,“綠”的“螳螂”,色彩鮮艷,對比分明,活現(xiàn)出春天盎然生機。
清朝紀曉嵐評價其詩無俗韻。陸游《水亭》有“一路風光誰畫得?紅蜻蜓點綠荷心”之句。當代錢鐘書先生評價樂雷發(fā)之句“比陸游的新鮮具體,主詩也就愈有精彩”。在豆莢、姜芽、社肉、稻花等俗物營造的環(huán)境中,紅蜻蜓配上綠螳螂,給人以“塵俗”的感覺。這種塵俗感覺,使人耳目一新,讓人仔細品味俗文化的滋味,從而在底層的世界同樣得到另一種審美的享受。
秋日行春路閱讀理解篇二
《秋日行村路》的翻譯與賞析
“一路稻花誰是主? 紅蜻蛉伴綠螳螂”的詩意:走在家鄉(xiāng)的田野上,只見稻菽千里,稻花搖曳,蜻蜓、白蛉在稻浪中飛來飛去,螳螂則在稻穗上等待捕食昆蟲,儼然像田野的主人。
這兩句中的“伴”,運用了擬人的手法,把紅蜻蛉與綠螳螂這兩種可愛的小生物營造在一個相依相伴、和美融洽的氛圍里。
出自樂雷發(fā)《秋日行村路》
兒童籬落帶斜陽,豆莢姜芽社肉①香。
一路稻花誰是主?紅蜻蛉伴綠螳螂。
【注釋】
①社肉:祭土地神的肉。
【翻譯】
籬笆下,兒童追逐嬉戲,太陽還沒下山,村里有聚會,祭祀神社,人們準備了豆莢,姜芽和肉,肉香和稻花的香味撲鼻而來,呈現(xiàn)一片祥和歡樂的景象。走在家鄉(xiāng)的田野上,只見稻菽千里,稻花搖曳,蜻蜓、白蛉在稻浪中飛來飛去,螳螂則在稻穗上等待捕食昆蟲,儼然像田野的主人。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淳樸、自由、優(yōu)美的農村田園風光。其詩清新可愛,含蓄雋永?!耙宦返净ㄕl是主,紅蜻蜓伴綠螳螂?!币痪浞磫?,突出郊外氣氛,充滿山野情趣。這成為千古名句。描寫了如詩如畫的田園景色,以及樸素熱鬧的農家風情,表達了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紅”的“蜻蛉”,“綠”的“螳螂”,色彩鮮艷,對比分明,活現(xiàn)出春天盎然生機。
清朝紀曉嵐評價其詩無俗韻。陸游《水亭》有“一路風光誰畫得?紅蜻蜓點綠荷心”之句。當代錢鐘書先生評價樂雷發(fā)之句“比陸游的新鮮具體,主詩也就愈有精彩”。在豆莢、姜芽、社肉、稻花等俗物營造的環(huán)境中,紅蜻蜓配上綠螳螂,給人以“塵俗”的感覺。這種塵俗感覺,使人耳目一新,讓人仔細品味俗文化的滋味,從而在底層的世界同樣得到另一種審美的享受。
秋日行春路閱讀理解篇三
,這是南宋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詩人樂雷發(fā)所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描寫了詩人秋天經過郊野的一座小村時的所見所感。
原文:
秋日行村路
樂雷發(fā)
兒童籬落帶斜陽,
豆莢姜芽社肉香。
一路稻花誰是主,
紅蜻蛉伴綠螳螂。
秋日行村路字詞解釋:
①籬落:籬笆。
②豆莢:豆類的莢果。
③社肉:社日祭神之牲肉。
④蜻蛉:蜻蜓的別稱。一說極似蜻蜓。惟前翅較短,不能遠飛。
秋日行村路翻譯:
一道斜陽西照,籬笆邊孩子們在歡快地玩耍;農家正烹煮著豆莢姜芽社肉,空氣中彌漫著誘人的濃香。這一路盛開的稻花靜悄悄的,誰來作主?只有紅的蜻蜓伴隨著綠的螳螂。
秋日行村路創(chuàng)作背景:暫無
秋日行村路賞析:
這首絕句,正如詩題所說,寫的是秋天經過郊野的一座小村時的所見所感。詩逐次展開一幅絕妙的田家景物風情圖,使人讀后為之神往。詩寫道:他走近了一個村莊,這時候,天已是黃昏時候,一道金色的斜陽照耀著,農民們勞累了一天,都已回到家中,門外院落的籬笆邊,孩子們在快樂地玩耍著。正是燒晚飯的時間,燒煮豆莢、姜芽和社肉的香味,從農舍中飄出。村外的小路旁是連綿不斷的稻田,稻谷正在揚花秀穗,這時遠遠望去,一個人也沒有,十分寂靜,只見到紅色的蜻蜓在低低地飛著,稻葉上爬動著綠色的螳螂。這一派和諧自然的鄉(xiāng)村風光,使詩人深深地陶醉了。
詩就眼前所見,精工細描,把農村傍晚的`景物一組組攝入詩中,使人應接不暇。詩人沒有在詩中傾訴自己的心情,但把自己的情感貫注到了景物的描寫中,使整詩洋溢著喜悅歡快的氣氛。如詩的第三句由問句形式出現(xiàn),明知風光無主,偏要問“誰是主”,便突出了眼前的豐收景象帶給人的喜悅,也細微地表現(xiàn)黃昏的岑寂。第四句寫紅蜻蜓與綠螳螂,不僅在色彩上很艷麗,在二者之間加一“伴”字,運用了擬人的手法,把紅蜻蜓與綠螳螂這兩種可愛的小生物營造在一個相依相伴、和美融洽的氛圍里。更突出它們的勃勃生機,使全詩給人以積極向上的感覺。
這首詩的三、四句是名句,它的好處,錢鐘書先生在《宋詩選注》中專門作了發(fā)揮,對理解詩很有幫助。錢先生說:古人詩里常有這種句法和顏色的對照,例如白居易《寄答周協(xié)律》“最憶后庭杯酒散,紅屏風掩綠窗眠”,李商隱《日射》“回廊四合掩寂寞,碧鸚鵡對紅薔薇”,韓《深院》“深院下簾人晝寢,紅薔薇映碧芭蕉”,陸游《水亭》“一片風光最畫得?紅蜻蜓點綠荷心”。樂雷發(fā)的第三句比陸游的新鮮具體,全詩也就愈有精彩。
個人資料:
樂雷發(fā),南宋后期詩人。字聲遠,號雪磯,湖南寧遠縣麻池塘村。生于12,卒于1283年;一說生于12,卒于1271年。南宋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詩人,特科狀元。
相關推薦:
秋日酬王昭儀 汪元量
秋日雜感其一答案
秋日行春路閱讀理解篇四
兒童籬落帶斜陽,
豆莢姜芽社肉香。
一路稻花誰是主,
紅蜻蛉伴綠螳螂。
詞句注釋
①籬落:籬笆。
②豆莢:豆類的莢果。
③社肉:社日祭神之牲肉。
④蜻蛉(líng):蜻蜓的別稱。一說極似蜻蜓。惟前翅較短,不能遠飛。
秋日行春路閱讀理解篇五
,這是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范仲淹所創(chuàng)作的一首詞,這首詞將范仲淹懷人的愁思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原文:
御街行?秋日懷舊
范仲淹
紛紛墜葉飄香砌,夜寂靜,寒聲碎。真珠簾卷玉樓空,天淡銀河垂地。年年今夜,月華如練,長是人千里。
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殘燈明滅枕頭,諳盡孤眠滋味。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回避。
御街行?秋日懷舊字詞解釋:
1、香砌:有落花的臺階。
2、寒聲碎:寒風吹動落葉發(fā)出的輕微細碎的聲音。
3、真珠:珍珠。
4、天淡:天空清澈無云。
5、月華:月光。
6、練:白色的絲綢。
7、無由:無法。
8、明滅:忽明忽暗。
9、(qī):傾斜,斜靠。
10、諳(ān)盡:嘗盡。
11、都來:算來。
秋日行春路閱讀理解篇六
試題:
(1)請描述上闋呈現(xiàn)的場景。這個場景表現(xiàn)出什么樣的氣氛?(3分)
(2)本詩下闋以“愁”為核心,請分析詞人在下片中是如何訴說詞人內心的無盡愁苦的。(4分)
答案:
(1)黃葉飄落香階上發(fā)出的細碎的聲響,主人公獨坐樓閣,抬頭望月,思念遠在千里之外的友人。(2分)這個場景呈現(xiàn)出孤寒寂寞的氣氛。(1分)
(2)①夸張手法:“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蹦c已愁斷,酒無由入,雖未到愁腸,已先化淚。運用夸張手法,比入腸化淚更進一層,愁情更是難堪凄切。②情態(tài)描寫(細節(jié)描寫):下片先以一個“愁”字盡寫酌酒垂淚的愁意,“枕頭欹斜”,作者以極為簡練的語言生動寫出了詞人挑燈倚枕獨對燈寂然凝思的愁苦神態(tài)的愁態(tài)。③融情于景:“殘燈明滅枕頭欹”,室外月明如晝,室內昏燈如滅,兩相映照,渲染了低沉陰暗的氛圍,表達了詞人凄苦的情感。④直抒胸臆:“諳盡孤眠滋味”,這句以獨白式的語言直接表述了孤枕難眠的難言愁情?!岸紒泶耸?,眉間心上,無計相回避”,算來這懷舊之事,是無法回避的,不是在心頭縈繞,就是在眉頭攢聚。作者的內心獨白形象地寫出了無法排遣的愁情。
御街行?秋日懷舊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詞具體的創(chuàng)作時間已無從考證,關于此詞的創(chuàng)作意圖,歷來說法各異:
唐圭璋認為此詞是作者因久久客居他鄉(xiāng)的愁苦觸景生情而作。
靳極蒼認為此詞是“思君之作”,“作者在外任時(也許是在防西夏守邊時,也許是貶官時),還念朝廷無人,君王無佐,憂心如焚,因此創(chuàng)作此詞來抒發(fā)情感”。
汪中認為此詞是“為思念室家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