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看完電影或者活動之后都喜歡寫一些讀后感,這樣能夠讓我們對這些電影和活動有著更加深刻的內容感悟。讀后感對于我們來說是非常有幫助的,那么我們該如何寫好一篇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讀后感優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駱駝祥子讀后感500字篇一
在軍營當過一段時間的苦工后,祥子趁著軍營混亂逃了出來并順手牽走了三匹駱駝,僅以三十五塊大洋就賣給了一個老大爺。進城后,他便在一家小店里暈倒了,因為他昏睡時期將他與駱駝的事情全盤倒出的原因,所以從此以后大家都叫他駱駝祥子。祥子病好后,并沒有放棄,他到劉四爺哪里憑了一輛車,便又踏上了尋夢路程。可卻又叫孫偵探騙了去。他的夢想又一次被打破了。
劉四爺家的閨女虎妞很喜歡這個老實誠實的車夫——祥子。在幾經欺騙后,她與祥子結了婚。因為祥子對虎妞的沒有愛,只有恨與怕,所以每天拉車到很晚。祥子的夢想墮落了,他用虎妞的錢買了一輛車,他的夢想應該也算實現了吧。但這第三次的夢想卻隨著虎妞的去世而化成泡影。此后祥子放棄了他的夢想,他只覺得照顧自己的`今天就好了。他放棄了自己的夢想,但仍然得不到老天的寬恕,老天帶走了他心愛的女人小福子。祥子墮落了,他吃,他喝,他嫖,他賭,他懶,他狡猾,他沒有了心,它僅僅是個行尸走肉,錢的奴隸。
祥子是可憐的,也是可恨的。他可以將它一切的苦難推到社會的身上去,但在那個社會里,苦的不只是他一個人。小馬子爺倆,小福子,就連劉四爺也是可憐的。祥子不應該憎恨那些帶給他苦難的人,因為他們同墮落后的祥子一樣,都是社會“病毒”的感染者。他們將“病毒”帶給祥子,祥子就是那個舊社會的寫照。
小說運用了許多側面描寫,老舍通過對小福子,虎妞,曹先生一家……人物的描寫反襯出祥子命運的悲慘。我佩服祥子,佩服他對自己夢想所做出的努力與追求,佩服他的善良與老實。但在那個舊社會里更多的是無奈,是悲傷與失敗。祥子努力了,也盡力了,卻等不到回報。他就像是一只善良的只吃草的獅子,但這一切帶個他的只是饑餓和被瞧不起,于是,他扔掉了那顆善良的心,他開始發瘋的吃肉,他想一口氣把失去的享受補回來,他變得可怕,貪婪,懶惰,殘忍。正如作者老舍在最后所說:“那個體面的,要強的,好夢想的,利己的,個人的,健壯的,偉大的祥子不知道何時何地會埋起他自己來,埋起這墮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會病胎里的產兒,個人主義的末路鬼。”老舍用文章表現了他對社會的不滿,更多的是對祥子的惋惜。
我們應該學習祥子,雖然他墮落了,但他曾經有過希望,有過夢想,他曾經嘗試著不斷的努力。上天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因為上天并沒有帶走祥子,但祥子卻辜負了上天。我們需要去捍衛我們的夢想,活著就會有希望,直到我們離去的前一秒都不能放下夢想。
駱駝祥子讀后感500字篇二
通讀《駱駝祥子》,我感觸非常深。之前,在讀其他的現代文學作品時,總感覺十分難懂,總要經過閱讀大量材料后,才明白作者寫作的意圖。而老舍卻用樸實的語言和細致的描述,將高深的內涵傳達給了讀者,讓讀者明白——黑暗的社會不讓好人有出路。
這是一個悲劇故事,他講述了老北京城里的一幕……
祥子來自農村,來到城市,他希望以誠實勞動過上美好的日子。他立志要買一輛屬于自己的車,想拉就拉,不受車場主的控制。經過三年的努力,他買上了屬于自己的車。可好景不長,才幾個月,就被大兵搶去。他沒有服輸,認定了目標干下去,幾經失敗,幾次動搖,他都挺了過來。但在黑暗社會的壓迫下,他還是失敗了,自此墮落下去。“他沒了心,他的心被人家摘去了。”勤勞、要強、善良、健壯的祥子,就此成為一個“沒有心”的行尸走肉。
作品除了對祥子的描述外,還圍繞祥子的日子經歷,刻畫了許多下層人物的形象:詐騙祥子的孫偵探、搶車的大兵、和善的曹先生,以及楊太太、老馬小馬祖孫、車場主劉四爺等等。遍觀所有的人物,其實他們也是一日不如一日。作者通過對他們的描述,也反映出下層人民的日子狀況,反映出社會的黑暗。
對于祥子,我深感惋惜。他堅強、他上進、他勤勞、他善良,就像那老實的駱駝一樣。他來自農村,有許多難能可貴的優良品質。但面對社會,面對黑暗的社會,面對這不讓好人有出路的社會,他終究還是被打敗了。像這樣要強的人,最后也被打敗了,更凸顯了極度黑暗的社會對人的摧殘。
在今天,極度黑暗的社會已不復存在,沒有戰亂,沒有壓迫。但以祥子為代表的,執著的追逐理想的人,似乎也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消失了。
有人說:“我要學好美術,將來做一名藝術家。”有人說:“我要學好信息技術,將來學it專業,在信息平臺上大干一場。”常常聽人說:“我要……,將來……。”這樣的話,但實際上堅持下來的又有多少呢?放棄可能因為太難,但假如將太難和放棄理想做比較,恐怕就沒有人會選擇放棄理想了吧?
假如問你,你在上學的路上,不巧路上有一段路在施工,你還繼續上學嗎?相信答案非常肯定,一定是要去的。為什么?原因一定有非常多,但一定有一條原因是:學校里要求不允許無故曠課,而有一段路施工不足以導致你不能到校。而這就是關鍵所在。
在現實日子中,你有時候做的一些事情,是“按規矩辦事”,或是紀律,或是天職,或是習慣,他們要求你去做這些事。而理想,沒有人要求你必須實現,因此人們也就慢慢忘卻了理想和它的重要性。要強的祥子,若沒有了那令人窒息的社會,憑他的執著和堅韌,完成他的志向定是綽綽有余的。
我們要向他學習的,就是祥子駱駝般的堅韌和執著。認準目標,帶上祥子的執著,登程吧!
駱駝祥子讀后感500字篇三
20年代末的北京城,有一位人力車夫,他叫祥子。駱駝只是他的外號。他原本是一個正直、善良的普通車夫,最大的愿望就是擁有一輛自己的車。他勤勞:劉四爺的車他擦得干干凈凈。他老實:楊先生一家對他百般刁難,他沒有說過一句怨言。他勤勤懇懇的工作,賺錢,買車,但卻一次又一次的被命運捉弄。好不容易買了車,卻被大兵拉走;接著,“偵探”又騙走了他所有的積蓄。和虎妞結了婚,也買了車,但又不得不賣了車給虎妞辦理后事。在失去了一切后,他回到了小福子所住的大院,又得知小福子已經搬走。他一路尋找,得到的卻是小福子已經吊死的消息。這些事,給了祥子重重的打擊,他本想用自己的努力來實現自己的夢,但經過這些打擊,他喪失了對于生活的信心,自甘墮落,變得懶惰狡猾、極端自私,為了錢可以出賣朋友。
祥子被剝奪掉的,不僅是車子,積蓄,還有作為勞動者的美德,還有奮發向上的生活意志和人生目的。在這里,美好的東西的毀壞不是表現為一個品格高尚的英雄在肉體上的死亡,而是人物的高尚品格的喪失殆盡,即精神上的毀滅。
人在社會中的生活,受著社會的制約。祥子所走的道路,是由他所處的社會環境,他所屬的社會地位,他與社會的各種聯系決定的。祥子的形象,是在當時那個黑暗社會的生活畫面上凸現出來的。他的悲劇,主要是他所生活的那個社會的產物。
祥子是不幸的,他沒有撐到最后,他從一個“體面的,要強的,好夢想的,利己的,個人的,健壯的,偉大的,祥子”變成了一個“墮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會病胎里的產兒,個人主義的末路鬼!”但同時祥子又是幸運的,他付出過,努力過,也享受過。
理想往往很美好,而現實往往還是殘酷的。光靠幻想,夢是不可能成真的,即使像祥子那樣不知疲倦地追求,夢想最終還是破滅了。可以說,這是一個悲劇。同時,祥子最終的.墮落與社會之墮落是分割不開的。有些人因出身貧寒,所以為自己的將來而努力奮斗,卻無果。這是什么造成的,是殘酷的社會。現實社會中,錢似乎能代表一切。人們口口聲聲說著“錢乃身外之物”,卻還是每天為了生活、為了賺錢而奔波忙碌著。因此,若想在現實社會中立足,充分的知識、良好的生活背景必不可少。相比之下,后者因素比例更大,所以制造了那么多的遺憾,甚至于悲劇。
祥子迫于生活的壓力一步一步墮落為社會垃圾,如果環境不是這樣惡劣,那么祥子一定不會是這樣的。可是事實是這種事情即使是在現在的社會也在不斷發生,每天都有很多人為生活所逼,失去了一開始的品格,成為和祥子一樣的行尸走肉。大學畢業生們懷揣著希望走出校門,可在求職之路中一次又一次的被打擊,最后不得不成為一名普通的職員,每天早九晚五,為了升職加薪還要阿諛奉承,請客吃飯送禮看老板臉色。
祥子不停地和社會斗爭,可是他失敗了。不要說如果他堅持,生活中沒有如果。所以,我們必須要堅持,堅持自己的品格,努力地不重走祥子的命運之路。
駱駝祥子讀后感500字篇四
《駱駝祥子》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為背景,以人力車夫祥子的坎坷悲慘生活遭遇為主要情節,深刻揭露了舊中國的黑暗,控訴了統治階級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
小說主要講了一個洋車夫的苦難史,描繪了舊社會如何把一個正直,好強,好體面,自食其力的洋車夫從肉體到靈魂加以毀滅的過程。駱駝祥子善良淳樸,對生活具有駱駝一般的積極和堅韌精神,他的唯一愿望就是買一輛自己的車來拉,做一個獨立的勞動著。后來,經過三年的努力,他用自己的血汗錢換來了一輛嶄新的洋車,但是沒過多久,卻被大兵搶走,接著反動政府的偵探又騙去了他所有的積蓄,虎妞對他那種推脫不開的“愛情”又給他身心都帶來磨難。用虎妞的錢買了一輛車,很快,又不得不賣掉以料理虎妞的喪事。他的這一愿望在經過多次挫折后,終于完全破滅。他所喜愛的小福子的自殺,熄滅了他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他喪失了對于生活的任何乞求和信心,從上進好強而淪為自甘墮落。
老舍先生文筆功夫極其深厚,刻畫人物栩栩如生。我仿佛看到了天橋、鼓樓、白塔,牌樓、街道、小巷,是車廠、大雜院和熙熙攘攘的人群,這就是幾十年前的老北京。但是這兒沒有絲毫田園詩一般的快樂,而是祥子的那雙大腳馬不停蹄地跑過大街,穿過小巷,烈日下,雨雪中處處有他艱難的身影。兵匪的鞭子,楊先生的盤剝,劉四爺的臭罵,孫偵探的明搶,洋大夫的冷漠,這是一座千真萬確的地獄!最后虎妞慘死了,小福子上吊了,老馬頭倒斃在街頭,祥子也終于窮途潦倒,逐漸消失在一座城門洞里……這就是一二十年代北京底層廣大勞動大眾的生活,這逼真的描寫讓我體會到了底層人民不可逾越的悲慘命運。
這個故事,反映了北平當時勞動人民的生活,命運與遭遇。祥子本是一個對生活充滿希望的人,他熱愛生活,熱愛北平,但一系列的挫折使他恨透了整個世界!
故事充斥著的悲涼發人深省,情節離奇感人,所以家喻戶曉,已譯成各種語言流傳多國,在世界文壇都有極重要的影響。這個故事里所說的事情,的確離我們現在有幾十年了,并且也肯定有藝術加工,但文學總是來源于生活的,是千千萬萬百姓生活中的一曲。通過它,我們至少可以知道:社會曾是那么的黑暗,希望曾是那么的渺茫,因為它畢竟就發生在不久前的中國,發生在這雄雞病危的年代。
現在的社會穩定,經濟也在不斷發展。作為青少年,有書讀,而且到處都有人維護著,鼓勵著。所以我們不能辜負了這新時代賦予我們的權利,我們要學祥子做一個有希望有夢想的青年,但有了信念就要堅持下去。
駱駝祥子讀后感500字篇五
駱駝祥子,一個普通的拉車夫,在老舍的筆下,他經歷了一系列的改變,一步步地走向毀滅。而最終使他墮落的,則是吹滅了喻示希望的那盞燈。
祥子曾是一個吃苦耐勞、憨厚樸實、強壯有力的人。他滿腔熱血,懷揣著一個看似平凡但對他而言十分“偉大”的理想——買一輛屬于自己的車。他在追逐理想的途中比別人吃過更多的苦,流了更多的汗,在他的堅持下,終于在幾年后,用那辛苦掙來的血汗錢買了他人生中第一輛屬于自己的車。這輛車使他在黑暗中看到了光明,在烏煙瘴氣的社會環境中找到了方向,使他認為自己的夢想并沒有破碎。
人生的.道路上總是充滿未知,后來他的車被大兵搶走。但好在現實并沒有使他陷入悲傷,反而讓他鼓足干勁,繼續努力,拼命拉活買新車。祥子在人生的道路上重新起航。這讓我看到了一個不輕易言棄、努力拼搏、不屈不撓、熱愛生活的祥子。
“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之后,祥子被狡詐的孫偵探敲詐光了所有的積蓄。無奈之下,他只得借虎妞的錢低價買來一輛車。正當祥子又沉浸在了有車的喜悅中時,無情的現實將他打入低谷——虎妞因難產而去世了。祥子不得不賣掉了車,一切又重新開始。不過,祥子還有一絲希望,就是他所愛的小福子。但當得知小福子上吊自殺時,他的內心就立刻崩潰了,如一棟高樓轟然倒塌。一切希望皆如泡影般,從此不復存在了。
祥子的人生經歷是一部時代的悲劇。我們為祥子執著追求夢想而感到高興,但又為祥子最終的墮落感到同情和惋惜。我們哀祥子的命運悲慘,也嘆社會的黑暗。祥子也曾拼搏過,也曾像貝多芬一樣,用雙手扼住命運的喉嚨,但是結局不同,一個走向勝利,一個走向失敗,祥子的命運則是后者。
祥子的命運是悲慘的,他的人生幾經波折,生活的打擊使他漸漸沉迷于酒肉,不務正業,喪失了判斷是非善惡的能力。希望對他來說已成一紙空文,唯一能夠使他擺脫現實的,只有借酒消愁。我曾看過一篇故事,講的是一個淘金者去找金礦,挖了90米,最終以為沒有了希望而放棄,便垂頭喪氣地回家了。然而,沒過多久,一個礦工來了,他在淘金者的基礎上繼續挖掘,堅守希望,在挖到101米的時候見到了黃金。這說明希望是多么的重要,人貴在堅守希望,也許再堅持一下,成功便會歸你所有。這一點我深有體會。今年盛夏之時,我與母親一起去爬山。山路陡峭,酷暑難耐,我大汗淋漓,但不斷暗示自己,堅持,再堅持一會兒。但最后,我還是休息了一會兒,也許是因為終點未知。等我爬上頂峰,才大吃一驚,因為剛剛休息的地方距山頂不過五分鐘的路程!可見,有時自己一時動搖,便可能與成功擦肩而過。
我們的時代之所以能夠進步,是因為有希望在支撐著;沒了希望,生活便會不復存在。所以,只有不失去希望,才能揚帆遠航,向前進發。
駱駝祥子讀后感500字篇六
《駱駝祥子》這部小說描寫的是生活在封建社會中一個平凡的人力車夫——祥子悲慘的一生。祥子來自農村,失去了父母與幾畝薄田,十八歲便進了城。剛進城的祥子對生活充滿了信心,然而一切不盡如人愿,他省吃儉用,流血流汗三年換來的屬于自己的車子被搶走,妻子虎妞難產而死,心愛的小福子受辱自盡······終于,祥子對生活、對自己的人生絕望了,也變成了一個“社會病胎的產兒,個人主義的末路鬼”。
小說的開頭并沒有直接介紹祥子,而是先將北平的洋車夫分成了各種派,之后才介紹祥子屬于哪一派,這在我看來,是一種十分新奇的寫作方法,值得我借鑒。而這種介紹方法的好處,用作者的話說是“就像是介紹一盤機器上的某種釘子那么準確了”。
祥子剛進城時,應該是對未來充滿信心的這從作者對她的外貌描寫中就可以看出來:“頭不很大,圓眼···頭上永遠剃得發亮···臉上永遠紅撲撲的···他不甚注意他的模樣···這樣立著,他覺得,他就很像一棵樹,上下沒有一個地方不挺脫的`。”讀著讀著,我眼前仿佛出現了一個樸實、可愛的鄉間小伙,高大,健壯。這更讓我為祥子痛心,如此單純、樸實的人卻要承受那么多的痛苦,讓我感到十分同情。
當時的社會昏暗到什么程度呢?昏暗到連官兵都要欺壓老百姓!祥子的車就是被官兵搶走的。在那個人吃人的年代,每個人都只關心自己,自私自利,從不管別人的生死,只要看到了好的就要不擇手段去獲得,甚至是偷、搶,而不理會別人為了這耗費了多少心血······唉,可憐的祥子喲!
《駱駝祥子》中有一些語句含義十分豐富,如祥子在為楊先生拉包月的時候,楊太太叫祥子為她打掃屋子和院子時有一句“楊宅的先生、太太、二太太,當出門的時候都打扮的漂亮,可是屋里院里整個的像個大垃圾堆。”這句話暗示了他們有可能是故意很長時間不打掃,讓祥子一下子掃完,也從另一方面批判了一些有錢人,表里不一,外強中干,像繡花枕頭一般。而且他們對仆人也十分不好,吝嗇又霸道,“非把窮人命要了,才對得起那點工錢”。怪不得祥子只在楊宅干了四天。
祥子一生經歷了各種各樣的痛苦,而最終使他崩潰,以至于變成“鬼”的,是又一個心愛的人的死。祥子是一個悲劇,而造成這個悲劇的罪魁禍首,是那吃人的封建社會。在那個社會里,一定還有許多與祥子相同命運的人,也許他們曾經堅持過,但迎接他們的不是光明,而是更大的打擊,最終終于承受不住變成了行尸走肉,變成了沒有靈魂的空殼。祥子的悲劇,不僅使我感受到了封建社會的黑暗,更使我感受到了今天這個社會的美好,它使我明白,要把握好今天,因為我們能生活在今天這個社會里,真的很幸福。
駱駝祥子讀后感500字篇七
吞噬,一個讓人害怕的詞語。但我把它用在了這本書上。這是一個小人物的故事,但卻又是一個不平凡的人的故事。
我喜歡祥子。但,是以前的祥子。
那個時候的他是多么體面,多么老實,多么勇敢,多么樂觀,多么的堅忍,多么讓人佩服。他努力工作,只為了一輛屬于自己的洋車。多么質樸的人兒啊!當時在楊家拉車,他一刻不停的拉,多累啊!但他抱怨過一句嗎?在楊家忍氣吞聲,遭著他人的白眼,面對著不給仆人飯吃的楊太太,他又提起自己的尊嚴,將毛票摔在大太太的臉上。還有小馬兒和老馬兒,曹先生的事例,都能讓人感受到少年的蓬勃朝氣。那時的他,是那種讓人一見就感到歡喜的人啊。
相反,我對那個后來的祥子感到惋惜,甚至討厭。
后來的祥子是多么自私,多么墮落,多么頹喪,多么惡劣,多么讓人感到可憐!就像被人奪去了靈魂,只剩軀殼。就如臧克家的《有的人》提到:“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對,祥子變成了一具麻木不仁的行尸走肉。因為錢,他迷失了自己,把高尚的理想拋開,走進了地獄。他開始陪人游街,干著那些八九十歲的老人都能干的事情。他甚至不愿去動較重的紅傘,和老人、小孩、婦女吵架競爭。他也許不知,他無數次的送殯時,就已經一次又一次的把自己掩埋了!
曾經聽說過一句話:“當你在凝望深淵時,深淵也在凝望你。”而看完了這本書后,我便又想出了一句話:“你自己不愿睜開眼睛,所以黑暗就來找你,把你吞噬。”祥子不就是這樣的嗎?他到最后還在認為這不是他的錯,全是社會的錯……多自私啊!多狹隘啊!多讓人感到可笑啊!
這黑暗,吞噬的是祥子的夢想,是祥子的思想,是祥子的精神世界,其實就是他這個人吧。他的命運三起三落,就像過山車,到最后,就再也起不來了。很多人說,命運是天生注定的,我并不是那么的認為。哪有什么命運,只不過是人們給自己做借口的一個理由罷了。
社會當然也開脫不了。社會是黑暗的,之前的祥子就像一棵堅韌不拔的樹,他肆意生長,去探尋光明,制造光明。但接二連三的挫折使他低頭,一點一點的將他吞噬。這個世界太不公平了。你和很多人從出生起,起跑線就不同。祥子出生在農村,不像那些公子哥兒,今日聽聽戲,明日又逗逗旁院的姑娘。祥子從出生就是苦的,那些公子哥兒的榮華富貴是祥子花上畢生精力都得不到的。
所以啊,在你還擁有一顆炙熱的追夢心的時候放手去做吧,別讓這顆心被任何東西吞噬了。在多年之后,別跟自己的子孫后代嘆息:“如果我那個時候……該多好啊。”
駱駝祥子讀后感500字篇八
一個曾經積極上進、踏實肯干的大好青年——祥子,竟然淪為一個無惡不作的社會垃圾、。這是一個巨大的轉變。很多人認為這是個人的悲劇事件,但透過祥子人生的陰霾,我看見了當時社會的骯臟腐敗。我想,老舍的《駱駝祥子》這本小說批評了當時的恐怖思想風氣,批判了政府的無能,封建社會制度的無良,徹底顯現出了那個時代的悲劇……
小說的開頭竭力詮釋出一個 正直、熱愛生活的祥子。他對未來有著極其美好的憧憬,渴望更幸福的生活。為了理想,祥子做了一名洋車夫,期望自己有一天擁有屬于自己的車子,做一個上層的車夫。當他在曹府拉車不小心摔傷主人時,他引咎辭工,情愿把工錢退給主人作為賠償,表現出作為一個勞動者的責任心和榮譽感;在嚴冬夜晚的小茶館里,他給老馬小馬祖孫兩代買洋肉包充饑,又傾注著對于苦難的伙伴真誠的關切和深沉的同情。所有的一切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簡直是一首勞動者的贊歌。作者甚至用了奇特的比喻形容這個人物: “ 他仿佛就是在地獄里也能作個好鬼似的。 ”
然而,一切隨著祥子美好愿望的三次破滅而發生了改變。現實生活的絕望一點一滴地 熄滅了他心中希望的火花,也同時腐蝕了他的心。他喪失了對于生活的任何乞求和信心,從上進好強而淪為自甘墮落。“ 他吃,他喝,他嫖,他賭,他懶,他狡猾”,他開始憎恨拉車,厭倦拉車、為了一己私利出賣人命。最終淪為一個行尸走肉般的無業游民。
祥子前后判若兩人的變化,最重要的,就是人生態度的改變。曾經的他是一個追求者,雖沒有高于常人的覺悟,但懂得反抗命運、改變低賤處境,做的是一只積極堅韌的駱駝;而后來的他卻完全安于命運的安排, “ 將就著活下去是一切,什么也無須乎想了 ” 。他向生活屈服了,忍受著一切侮辱與損害,而沒有任何怨尤,甘愿成為一只卑微低下的駱駝。
祥子的毀滅,是精神的毀滅。兵匪的鞭子,楊先生的盤剝,劉四爺的臭罵,孫偵探的明搶,洋大夫的冷漠。一切一切,帶給祥子的,是精神的剝奪。麻木不仁的時代,帶給他的,也是麻木不仁;卑鄙黑暗的時代,帶給他的,也只是卑鄙黑
暗;一個時代的悲劇,帶給他的,就只能是悲劇的人生!生存在那個時代,點點希望被現實的洪水湮滅。正直善良被生活的磨盤輾的粉碎。正直、充滿希望的心就如玻璃,是經不起磨打的。破碎了,就很難再回復原來的樣子。就算重新黏好,在原來平滑的面上也多少會增加破裂的痕跡。在社會的糟蹋和折磨下,再正的心也總會多一絲罪惡。骯臟的時代風氣將毫無保留地將人性最丑陋的一面揭開。一個時代的安危,和個人的命運是永遠分離不開的,祥子的毀滅,正是時代的悲劇!
如今的時代在不斷進步,社會也更加穩定。作為新時代的新青年,我們擁有和祥子不同的環境:有小說讀,而且到處都有人維護著,鼓勵著。所以我們不能辜負新中國對我們的期望,要時時刻刻將自己與時代的命運聯系起來,為著更美好的時代而努力!
駱駝祥子讀后感500字篇九
老舍先生寫的小說《駱駝祥子》是以19世紀20年代的北京社會生活為背景,寫出了祥子在北京城區拉黃包車艱辛奮斗的人生史。一部《駱駝祥子》,一部悲苦的人生史,寫盡人生辛酸,盡展人世的蒼涼,道盡社會昏暗。
年輕的祥子可謂血氣方剛,降生農村,對新生活,對城市幸福生活有著極度熱切的渴望和希望。他年輕、體格壯實,憨厚老實,為人真誠,一心一意盤算著走尋常人生路走發家致富之路。剛開始的歲月里,可謂生活比較如意,得意攢錢買了一輛還算滿意的車子,敞開心胸、氣魄、力量地在北京城較為恣意地拉著車子。在戰亂的歲月里,兵匪流竄,祥子索性賭一把,正巧還真碰上了一幫兵匪,不幸就這樣降臨了。祥子憑著骨子里的那一點聰明勁兒和勇氣最終從兵匪那里逃了出來,可謂逢兇化吉。情急之下,還得意補償30元錢。
回到北京城,祥子又開始了他的拉車人生,之間雖多有不順,可祥子有著明確的人生目標。等遇到虎妞兒,祥子自一開始對虎妞兒沒有那么一點點兒的好感,而虎妞兒對祥子表現出的好意也讓祥子戰戰兢兢,這也許注定了祥子接下來因著虎妞兒而進入黑暗的人生圖景之中。祥子被迫與虎妞兒成婚,接著又痛失小福子,祥子徹底崩潰了,思想開始崩潰,精神崩潰,肉體崩潰,祥子與他人生初期的目標背道而馳,越走越遠,最終成了一個悲慘的角色兒,不免惹人心生惋惜。
是啊,在那個戰火紛飛,盜匪橫行,社會秩序混亂的年代,一個懷揣著平庸平凡夢想的年輕人,循著正常的人生道路而不得志,實為時代的悲劇,時代的悲劇進而強加到個人身上,使得個人因此更為不幸,也許沒有哪一樣東西比此更使得人生不幸了吧。動亂的、秩序混亂的年代注定了平凡人物整個人生的不幸了吧。很確切地說,那個時代,祥子不孤單,全社會還有千萬個和祥子一樣悲苦地掙扎奮斗著,在悲苦掙扎奮斗并遭周圍人乃至那個社會的嘲諷的同時,他們仍咬著牙齒,默默懷揣平凡夢想一點點地走下去,不失熱血男兒。
時代的不幸強加給個人,招致更大范圍個體整個人生的不幸,不僅是那一時代的悲哀,更是那個年代群體的悲哀,更是生養他們的那片土地的悲哀。試問,有誰能為他們做出補償?
不幸總是會發生的。時代的不幸的產生,也許不是天災,說為人禍不過分。前一代前兩代前三代乃至前代代社會群體的不思進取或者微弱的進取信念也許買下了后代人注定承受不幸的.種子。我們生活的片片土地,處處充滿著競爭,競爭的結局伴隨著一部分人的合法權益受損,更為嚴重者,是一國為競爭之不幸結果買單,漸漸地也就導致了一個時代的不幸,生活在時代下的群體就要為之買單,就如黑色的帶著巨毒的天網從天而降,沒有誰能逃得出。而生活在時代社會底層的群體沾染的時代之毒就要多些,掙扎中伴隨著傷痕累累,掙扎的結局是遍體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