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說明文的作文450字篇一
在這里,207國道、318國道縱橫相通,還有宜黃、襄荊、荊常三條高速公路交叉相連,可謂交通重地。可誰曾想到,若干年前,這里還是靠輪渡過江,有多少次,長江兩岸等待過江的車隊如一字長龍,司機們苦不堪言,乘客們怨聲載道。更難忘,xxx年正月十六,一輛滿載返校大學生和外出打工者的大客車一頭沖進長江,冰冷的江水吞噬了數十條鮮活的生命。
終于,20xx年的國慶節,“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投資14億、歷時四年半建設的`荊州長江大橋正式通車了!那一天,數以萬計的荊州人民走上橋頭,載歌載舞,盡情歡慶。
這是一座多么雄偉的大橋啊。橋長4397米,由北岸引橋、荊州大堤橋、北岸灘橋、北汊通航孔橋、三八洲橋、南汊通航孔橋、南岸灘橋、荊南干堤橋和南岸引橋等9個部分組成。橋寬24米,雙向四車道,日通車能力可達2萬輛以上。橋面鋪設墨綠色進口瀝青,夏不粘冬不脆,汽車駛過上面,舒坦平穩,就像人走在地毯上一樣。
這是一座多么奇妙的大橋啊。北汊通航引橋是主跨500米的pc斜拉橋,在亞洲堪稱老大,全世界也是第二;三八洲連續梁橋,主跨150米,連續長度1100米,創國內之最。大橋結構包攬了國際國內大跨度橋梁多種形式,簡直就是“中國橋梁建設博物館。”
這是一座多么美麗的大橋啊。大橋主塔與南汊姊妹塔并肩而立,不銹鋼拉索似鳳凰展翅,要和荊州的經濟一起騰飛。陽光下,寫的橋名熠熠生光,折射出一派祥和。墨綠色的路面爽心悅目,令人心曠神怡。
我們相信,今后會有更多更好的橋橫跨長江,為當地的經濟建設做出自己的貢獻。
說明文的作文450字篇二
我家養了兩只可愛的小烏龜,它們被著重重的“鎧甲”,伸著長長的帶頭的脖子,睜著小小的眼睛,東張西望地看著4周。兩只小烏龜中我喜歡小的那只烏龜。
它非常愛動,重是伸出個頭,東張西望,還爬來爬去,像得了多動癥。
我這只小烏龜在夏天會神不知鬼不覺地溜到客廳里來享受空調,為了不讓我們發現,就常常躲在沙發的.下面。
我的小烏龜非常奇怪,它跑步非常的快。有1次,我發現烏龜來到了客廳,我準備去抓它,它卻1次又1次地逃出我的手掌心,最后,我發怒了,沖到了烏龜的前面,1下子就把它給擒拿住了,放回了水盆。
我家小烏龜只喜歡吃飼料,而且必須有家人喂它們才吃,還有更奇怪的是,1般的烏龜不會讓你摸它的頭,但我家的烏龜可不1樣了,我去摸它的頭,它卻無動于衷。也許生活長了,有里親切感。
在我孤獨時,小烏龜就是我形影不離的好朋友,因為,我可以逗它們玩。有1次,我覺得無聊,就把兩只小烏龜放到地上,讓它們4腳朝天,看誰能夠翻過來,誰最快。
我看它們4肢朝上,不停地動。我剛想坐下欣賞,只聽“咚——”的1聲,小烏龜居然翻了過來。它不停地走動,像是在慶祝勝利1樣。我看了它的傻樣。開心地笑了起來。
兩只可愛的烏龜不僅是我的從寵物,還是我形影不離的好朋友!
說明文的作文450字篇三
兩小兒辯日的故事,流傳了千載,盡人皆知。那時,孔夫子東游途中,適逢倆小兒辯斗。問其故,一兒以“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而認為“日初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另一小兒不甘示弱,以“日初出滄滄涼涼,及至日中如探湯”而認為“日初出遠,日中則近”。孔圣人聞聽此言,無以作答
要回答這個問題,先得從地球的自轉和公轉談起。自轉產生了晝夜更替,公轉出現了地球上的四季變化。——春、夏、秋、冬。地球運行到近日點時,北半球是寒冷的冬季,處在遠日點時則為夏季,不難看出地面獲得熱量的多少,不在于距日于遠近,關鍵是取決于太陽高度角的大小。
太陽高度角愈大,等量的太陽輻射散布的面積愈小,光熱集中,地表單位面積處獲得的'太陽輻射愈多,地面溫度就愈高。正午是一天中太陽高度角最大的時候,再加之空氣透明度好,被空氣分子或微小塵埃散射的陽光少,因之使人感到火辣辣的“如探湯”。清晨,太陽始出地平線,高度角較小,斜射厲害陽光散布面積大,單位面積上獲得的熱量就少。還有一個原因是,清早空氣濕度大,并且陽光穿行在地面厚密的空氣中,散射的陽光多;其三是地面經過這一夜的長波輻射本身喪失熱量多,地面熱量虧損至低谷,氣溫降到最低點,在晨曦之時,人自覺感到“滄滄涼涼”,格外寒冷。
現在我們再來談一談太陽的大小吧。我們平時都有這樣的經驗:一個物體處在一些小物體中間,就會顯得大些,而處在一些大的物體中間就會顯得小些,太陽在初升時,地平線上只有一角天空,而且附近又有樹木,房屋等做它的陪襯;而正午時分,太陽站在頭頂上時,廣袤的蒼穹做它的陪襯,因此就顯得小了。
還有一個現象,就是我們看白色的圖形,總比看同樣大小的黑色圖形要大一些,這在物理上稱“光滲作用”。當太陽初升時四周的天空很明亮,相對之下,太陽與陪襯的亮度相差沒有那樣懸殊,這也使我們看起來太陽在初升時顯得大些,古人云“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這正是觀察角度不同造成人們的視覺發生錯覺。
事實上太陽的大小,對于短暫的人類歷史而言,變化微乎其微,更何況一天呢?孔夫子生活在20xx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人們對天文地理研究有限,加之哥白尼“日心說”尚未誕生,要孔夫子回答這個難題,也就太為難他了。
隨著人類對太陽研究的深入,已開始廣泛利用太陽能,太陽能發電站,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電池等的建造和制造,已造福人類。
為什么太陽上會出現黑子,色球層出現反常的逆增溫?新迷宮又擺在我們的面前,期待我們去探索,去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