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后,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心得體會對于我們是非常有幫助的,可是應該怎么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體會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初中生讀書的心得體會500字作文篇一
寬容不是道德,而是認識。唯有深刻地認識事物,才能對人和世界的復雜性有了解和體諒,才有不輕易責難和贊美的思維習慣。——柴靜《看見》。
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壞人?在我們普通大眾的眼里,他今天做了好事,扶老太太過馬路了,給某某兒童基金捐了多少錢了,見義勇為什么的就是好人。而壞人呢?做了犯法的事就是壞人。
在柴靜的《看見》里好人和壞人沒有這么涇渭分明,法律判定犯了法也不一定是壞人,就像藥加鑫案,藥加鑫撞了人還殺了人,網上的輿論一邊倒都要判他死刑。柴靜為了看見真相,他為什么要殺人,才知道當時的藥加鑫因為恐懼,以為被撞的人記住了他的車牌,怕找他們父母的麻煩,沖動之下便起了殺心。藥加鑫在父母面前是個乖孩子,努力賺錢也是為孝敬父母。
在我們所有人眼里年里看來,吸毒的人就是癮君子,道貌岸然一副偽善的模樣。吸毒女被送進戒毒所后便沒人再管她,因為她已經列入壞人的名單,朋友親戚都跟他們劃清界線。所以后來被戒毒所所長賣到風月場所也沒人知道。可誰又能想到,代表正義的警察會做出這種事情。事情最后吸毒女釋放被家人接回去,戒毒所所長受到了應有的制裁。
強拆開發商如果他不強拆自己也會有身命危險;村里自殺的小學生,他們不是受到邪教蠱惑,而是在同學面前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等等等等!人有絕對的善惡嗎?沒有!
人,始終是人!我們不用深究他們是好人還是壞人,只要區分他做的這件事情,是好事還是壞事。而這時候就需要擦亮雙眼,看見真相。
初中生讀書的心得體會500字作文篇二
當我讀完文學巨匠茅盾的《子夜》一書時,不禁陷入了沉思,且深深感受到英雄有用武之地是要有良好的社會大環境的。
應該說小說中的主人公吳蓀甫是一個“英雄式”的人物,只不過他是一個失敗了的英雄。他出身世家,實力雄厚,游歷過歐美,學會了一套資本主義的管理方法,有著十八世紀法國資產階級的性格和氣魄。他的理想是發展民族工業,擺脫帝國主義及買辦階級的束縛,最終在中國實現資本主義,走向富國強國之路。因此在與帝國主義經濟侵略的斗爭中,他表現出果敢冒險剛強自信的性格。他沉著干練、剛愎自用,似乎為民族資產階級的振興帶來了希望。但是在強大的帝國主義面前,他連連失敗,節節潰退,乃至于遭滅頂之災,使夢想破滅。吳蓀甫這樣在當時出類拔萃的企業家尚且如此,更何況是等閑之輩。這是一個時代的悲劇,這是一個民族工業生不逢時注定要失敗的時代。
俗話說,時勢造英雄。我不禁傻想,假若吳蓀甫生活在今天,那他就大有用武之地啦。沒有戰爭的硝煙,也沒有專制的桎梏;沒有罷工的陰影,更沒有外來的侵略。“吳蓀甫”這個一心想發展民族工業的時代驕子,懷著他的遠大理想,開始施展他的雄才大略:置實業、辦工廠、設公司、開銀行……與兄弟企業友善競爭,與外資企業強強對話,他的事業紅紅火火,如日中天;他的理想正在變為現實。他又恢復了他“三先生”的自信、膽略、智謀與手腕,他把自己的絲布、火柴、膠鞋等產品打造成響當當的世界名牌,他帶動國家的民族工業興旺發達,他讓東洋人、西洋人自愧不如……時勢造就了“吳蓀甫”這個民族工業的大英雄。
然而,這終究不是真的,吳蓀甫畢竟是《子夜》中的文學形象。但是,生不逢時的吳蓀甫所追求的理想正由生逢盛世的千萬個“吳蓀甫”的后來者變為現實。
這一點,我們是堅信不疑的。
初中生讀書的心得體會500字作文篇三
“不要因為走得太遠,忘了我們為什們出發。”
——題記
在《看見》中,我們沐浴了一次又一次心靈的洗禮和靈魂的激蕩。在現實的鞭策下,柴靜逐漸成長成熟,她從花里胡哨的小年輕成長為成熟穩重出色的中央主持人。在瞬息萬變的鏡頭下,我們看見的是人物風景的變化,她卻讀懂了人世情懷,品悟了酸甜苦辣。我們常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但在《看見》中,我們懂得了要用心去看用心去聽。
一路看見,讀懂人情。“我們終將渾然難分,像水溶于水中”生和死,苦難和蒼老,都蘊涵在每一個人體內,總有一天我們會與之遭逢。人生而平等,無高低貴賤之分。“只求認識與了解自我”虐貓事件引起了軒然大波,所有的焦點都集中在對踩貓女的批判上,充斥在人心中的只有痛恨。“采訪時病友之間的相互探問”這期節目徹底改變了我對“死刑“的認識與理解。采訪就是為了我們戳破那塊幕布,讓我們看透事實,了解實質。沒有人甘心成為遭受鄙夷的社會底層人物,現實就像一塊鏡子,有美就有丑,但每個生命都值得被尊重。
一路走來,品悟生活。《看見》是真實地述說,沒有華麗的語言,沒有動人的描述,沒有豪邁的吶喊,有的只是樸實的記錄,真情流露。柴靜沒有刻意選取標志性事件,也沒有描繪歷史的雄心,在超多的新聞報道里,之選取了留給她強烈生命印象的人。這就是生活,真實即生活。看見的是視覺享受,品讀的是人生真諦。用心去感受,才能讀懂生活。
人生漫漫,生活五味雜陳。懷揣一顆真心,看人間百態,品人世情懷。
初中生讀書的心得體會500字作文篇四
看完了柴靜的看見,對中央電視臺有了一種熟悉感,更對記者有了一分親切感。她遇見了那么多人,一路成長,一路反思。她幸運的有那么多朋友,那么多家人。
看完后我對記者這個職業又有了幾分了解,雖然皮毛,但是我起碼看到了這個職業給柴靜帶來很大的變化。
想到自己一直是那么自私,那么功利,要放在以往,記者這種清貧又危險的活兒我肯定不會去做。但是我今天突然特別想當記者。因為我總是覺得,柴靜在這十幾年的記者人生里,心里是很享受的。
那不就夠了嗎?人生中能夠做一件事,干一份工作,打開自己的心去接觸,用全部的自己去感悟,而不是像我之前設想的人生計劃一樣,為著一個目標而奮斗——賺錢,讓爸媽為我驕傲。
曾經覺得好像只有這個目標,其他我不知道該干什么。
但來了大學之后,也許是學校的人文氣息太濃,也許經過幾次采訪讓我感受到人和人之間交流的魅力,我變得逐漸不那么現實。
其實當一個記者挺好的,有什么不可以的?柴靜的自述讓我羨慕,因為她沒有壓抑地跟心走。她的自述更像一次采訪,向我講述著她或喜或悲,有歡笑有惆悵,但其實更是讓她收獲無數的記者生涯。她沒有試圖讓我們學到什么,記者不是干這個的。她只是在向我們陳述她學到的東西,帶著一個人,一個平凡的人該有的欣喜。而我之所以羨慕她,正是因為她的收獲,恰恰是我最想要的。
所以我突然很想做記者,自私地說,我想從這個職業里,找到我想要的東西——自由。而我知道起碼到現在為止,記者這個職業可以給我。
或許我以后就是去做記者了,誰知道呢?
初中生讀書的心得體會500字作文篇五
看完這本書大概花了兩周,抽空寫了一點感想,但又覺得過于矯情,一字字的刪去。還是來天馬行空想到啥寫啥。柴靜說,每個生命都是有很多個個體組成,我經常聽到小學生甚至大學生輕生的現象,每每聽到這種新聞心中無限的悲憫,不禁感嘆,生命真的好脆弱。誰能擁有一帆風順的人生,要想成功,只能不斷的抗擊抗壓,只要牢記初心。
當然,說這個不只是為了鼓勵別人,同樣說給自己,現在的生活給了我很大的壓力,有時候很想改變但是會恐懼到退縮。朋友說我很會規劃自己的生活,其實他只說對了半句,但我不會經營生活啊,走著走著,就迷失了自己。想想自己,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是自己變得更優秀,看看這句話說的那么沒底氣,“更”有界定嗎?還是對自己過于溫柔,事事留有余地。
陳虻說,“不要因為走得太遠,忘了我們為什么出發。如果哀痛中,我們不再出發,那你的離去還有什么意義?”且行且珍惜,時光匆匆,容不得自己時時迷茫,希望這一次能把自己所決定的'事堅持下去,不抱怨,不遺憾。
柴靜的《看見》也讓我感受到了人間的冷暖真情,她,溫柔平和,眼里無限的悲憫與溫情,很好的平衡了工作與情感所需要達到的境界,我看到了她,她也看到了整個世界。現實中我總容易被太多愚昧蒙蔽,所以希望自己能做一個善良的人在公正的要求下以寬松的視角對待每一件事。時常勉勵自己,不嬌柔做作,不阿諛奉承,始終保持自己的個性,在這復雜美好的世界中綻放我自己的青春。
在《看見》中我看見了柴靜看見了世界,更重要的是看見了自己,我要擁有我自己的十年之期,好好經營我生活,十年之后的自己一定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