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熱鬧的元宵節主題作文三年級篇一
吃完飯,我們全家去看花燈。關于花燈,它有一個起源:佛教有正月十五僧人點燈敬佛的儀式,道教則因上元節天官喜樂所以要賞燈,后來這兩種宗教的禮俗相互結合,于是每到正月十五夜,城鄉皆燈火通明,士族、庶民一律掛燈籠、賞花燈,并最終形成一種風俗。
走在寬闊的馬路上,我抬頭一看,一輪金黃色的明月正高高地掛在天空中,又亮又圓,好似一個大大的圓盤,幾顆星星還向我頑皮地眨著明亮的眼睛呢!瞧,富強路兩側的花燈五光十色。馬路上人山人海,車水馬龍,成了燈的海洋,光的世界。
我們走進芙蓉廣場,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形態各異的花燈,有獅子燈、孔雀燈,還有子鼠、丑牛……十二生肖燈,讓人眼花繚亂。其中,最特別的要數造型別致的'那盞鯉魚燈,它全身又紅又亮,一片片魚鱗閃閃發光,它的頭時不時地左搖右晃,尾巴一搖一甩,魚鱗一張一縮,好像鯉魚真要跳龍門了!
我正欣賞著,突然,一陣震耳欲聾的鑼鼓聲傳來,我回頭一看,原來是耍龍燈的隊伍來了。有一個人舉著紅紅的圓球,另外兩個人分別舉著一條龍燈跟在他后面,那舉球人把球往“龍”嘴邊一放,兩條“龍”就飛騰跳躍起來,好不熱鬧!
好吃的湯圓,明亮的花燈、龍燈,給這個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帶來了不一樣的快樂和喜慶氣氛。我愛中國元宵節!
熱鬧的元宵節主題作文三年級篇二
正月十五的元宵節,晚上很熱鬧,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晚上鬧元宵。
姑娘們早在轎子形的旱船上做“船夫”,手里拿著漿,做出劃船的動作,邊劃邊唱些地方歌曲。裝得像極了,另外有些男子畫成丑角的模樣,扮成船客,以各種滑稽可笑的動作逗觀眾開懷大笑,忍俊不禁,使整個元宵節的氣氛變得更有趣了。
婦女們把糯米做成了一顆顆湯圓,在燒湯圓時,分煮湯圓,炸湯圓,蒸湯圓這三咱,至于香湯圓,甜湯圓,酸湯圓,辣湯圓,咸湯圓,那是按湯圓的味道來分的,湯圓放在鍋里煮,不一會兒,屋里就充滿了湯圓那誘人的香味,熟了熟了,媽媽給孩子一個一碗湯圓,這碗熱所騰騰的湯圓,比任何東西都要好吃,因為臺灣民謠說:“吃了湯圓,好團圓。
在元宵節還有要龍燈的。人拿的木棍上有一條竹蔑扎成的栩栩如生的龍,舞龍時,由一個人手里拿紅色的綢球引龍去撲扮玩要,這條龍隨著綢球,忽左忽右,忽高,忽低,或搖頭,或擺尾,或盤旋,或騰楗,上下翻騰,,在鑼鼓聲的伴奏聲中,氣勢雄偉壯觀。
老人會講起元宵節的故事:相傳,在遠古的時期,獵人不小心把天鵝射傷了,玉帝很憤怒,決心要把人和牲畜全燒死,一位仙人冒死來到百姓中報信,讓人們在五月十五家家點燃火把,亮起燈籠,然后飛回天宮,玉帝聽了不相信,又看了一看,人間果然一片通紅,火光沖天,就不在追究了,人們為了慶賀這個日子,每到這一天,就張燈結彩,度過一個熱鬧歡慶的夜晚,這就是元宵節神話傳說的由來。
節作文2
正月十五鬧元宵,過好元宵這一天,春節就算真正地過完美了。在元宵節這一天,人們要舞龍燈、觀花燈,放煙花,吃元宵或湯圓。我最喜歡在元宵節這天看花燈,賞花燈了。
據說,燃燈的習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土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土、中、下三元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宮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所以每年的正月十五要燃燈。看,鄉村的大街小巷燈火通明,鄉村大街小巷人來人往熱鬧非凡。
千盼萬盼,終于又盼到了今年的元宵節的夜晚了,媽媽一大早就去買了一些元宵。于是,我跟媽媽爭著要煮元宵,可是媽媽不讓我干,但是在我伶牙俐齒的爭取下,媽媽無可奈何的答應了,我飛快的沖到了廚房,迫不及待的掀開鍋蓋,急急忙忙的倒上水,慌慌張張的合好鍋蓋等著燒開水,幾分鐘后水開了,我馬上把準備好的湯圓到進鍋里,還用湯勺輕輕攪拌便把湯圓推開,鍋開了!大功告成了。“開湯元了!”我喊道。這次我煮的湯圓一個也沒有破,個個都是圓圓胖胖的超可愛!一家人開開心心的吃湯圓的時候,媽媽還稱贊我這次燒的湯圓很好吃。
吃完湯圓,我又急急忙忙的去看水燈了。水燈就是放在水面上自由自在的漂流的燈。在看水燈的時候,我還看到了一艘船在水上漂,雖然簡陋了點,但是挺好看的;還看到了五彩繽紛的蠟燭,真是既漂亮又簡單。看著一個個普普通通的水燈,雖然很普通但是也有自己的最獨特的一面,是那么的有自己的風采。有的水燈上還灑滿了許多的金粉,閃閃發光,還有……真是一言難盡!
元宵節更有多姿多彩的煙花,在天上炸開,好像把天空炸出了一個洞。啊,我喜歡熱鬧非凡的元宵節。
熱鬧的元宵節主題作文三年級篇三
在我國有許多的節日,比如:春節、中秋節、端午節……而我最喜歡的就是元宵節了。
過完新年,我最盼望的就是元宵節的到來。元宵節一般都要吃元宵、舞龍燈、放煙花、猜燈謎……正月十五元宵節,是家人團圓的日子,關于它還有一個傳說:很久以前,兇禽猛獸很多,四處傷害人和牲畜,人們就組織去打它們。有一只神鳥因迷路而降落人間,卻被獵人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傳旨,讓天兵正月十五到人間放火,把人間的人畜財產通通燒掉。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到老百姓受難,就冒著危險偷偷駕云到人間,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人們。眾人嚇得不知如何是好,過了好久,才有個老人家想出個法子,他說:在正月十四、十五和十六,每戶人家都在家里張燈結彩,點響爆竹,燃放煙火。這樣以來,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
元宵節最熱鬧的就是看煙花了。今年的元宵節,一家人歡天喜地出去看煙花。我剛出家門,就被堵得水泄不通,公園門前人山人海,都排著長隊等著看煙花。煙花終于出場了,先是一條條“長蛇”歡騰,接著就是五顏六色的“彩蝶”飛舞,多彩的焰火在聲聲巨響中綻放,把夜空照耀得如同白晝。音樂緩緩響起,天空出現了瀑布般噴泉,飛流直下,大氣壯觀。這時,天空用煙花顯示出了“北安”兩個大字,全場歡呼雀躍,我也禁不住贊嘆起來,真心地祝福我的家鄉北安永遠繁榮富強!
看完美麗的煙花,我們就回到家里品味元宵了。吃著熱乎乎的湯圓,看著精彩的元宵晚會,甜在嘴里,美在心里,有說不出來的歡喜。
元宵節是我最喜歡的日子,也是最熱鬧的日子,我盼望著明年的元宵節早日到來!
熱鬧的元宵節主題作文三年級篇四
寂寞熱鬧的元宵節在流水般的時間里,我又迎來了一個元宵節。在生命的長河中,今年的元宵節,將是一個抹不去的點,因為它不僅寂寞而且熱鬧。
記得那天晚上,天上下著蒙蒙細雨,街邊的路燈也在雨的渲染下變的昏黃。寒風呼嘯,仿佛脫韁的野馬,在街面上肆無忌憚的穿行。大街上空蕩蕩,冷清清,我不禁打了個寒戰。風雨在街上統治著他的王國,一根根高大的路燈是它的保安,而那些弱小的樹木則是它卑微奴隸。遠遠望去,你就知道的這是一個孤寂的國度。
元宵節真是寂寞的嗎?一聲禮炮的巨響打破了這寂靜的黑夜,在天邊回響。緊接著,咚咚咚咚,數十發禮花拔地而起,迅速在空中綻放,以美麗的身姿,為美麗的夜空增添色彩、情趣。你看,那五顏六色的禮花是多么的絢麗。近處,那禮花綻放于空中如一個百花齊放得大花壇,紅的如玫瑰展現它動人的可愛,黃的像迎春向人們報告春天來臨的喜訊,綠的如小草從土地中萌發向人們送來春的氣息。遠處,那禮花綻放于空中,將夜空照的如同白晝,紅的黃的綠的,為本來就美的不可言說夜空又增添了一番亮麗。
只有禮花的夜空仍不算完美,你看,遠遠地孔明燈升起來了。起初只是一盞兩盞,之后愈來愈多,愈來愈多,到了幾百盞。高高懸掛于空中的孔明燈代替的短暫的禮花,成為真真正正地明星。孔明燈的到來使空曠的夜空布滿星斗,使天空更熱鬧了,使節日的氣氛更濃了。
今年的元宵節將在我生命的夜空中長明,因為它是寂寞的。它也是熱鬧的。它地上寂寞天上熱鬧,獨一無二。
熱鬧的元宵節主題作文三年級篇五
農歷的正月十五,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
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
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合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
元宵節也稱燈節,“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后增的一項活動,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民間過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各類果料等,食用時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們把這種食物叫“浮圓子”,后來又叫“湯團”或“湯圓”,這些名稱“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征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托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愿望。
一些地方的元宵節還有“走百病”的習俗,又稱“烤百病”“散百病”,參與者多為婦女,他們結伴而行或走墻邊,或過橋,走郊外,目的是驅病除災。
隨著時間的推移,元宵節的活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節慶時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這個傳承已有兩千多年的傳統節日,不僅盛行于海峽兩岸,就是在海外華人的聚居區也年年歡慶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