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看完電影或者活動之后都喜歡寫一些讀后感,這樣能夠讓我們對這些電影和活動有著更加深刻的內容感悟。可是讀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優秀的讀后感文章怎么寫,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外國名著讀后感篇一
我與哈利波特相識的時間很短,但他給予我的“魔法”力量卻很多。
去年暑假,我讀了幾本《哈利波特》,主人公哈利那堅強、勇敢的品質便牢牢地印在了我的心中。
剛剛開學時,我的學習并不令人滿意,幾次單元考試我節節敗退。老師們的忍耐也到了極限,苦口婆心地教育我,我聽著老師的批評,想著自己的努力全付諸東流,不禁一陣心酸。
回到家,我憂郁地將一張張試卷放在桌上,看著他們猙獰的面孔,我心里不禁寒了好一陣子。“唉。”我似乎已被逼到了懸崖邊,面前幾只“餓狼”正一步步地向我逼近,我跌進了“深淵”。
在“掙扎”中,我的目光掃過幾本包裝精美的書。“《哈利波特》。”我自言自語道,目光猛的停了下來。
我似乎抓住了深淵中的一根樹枝,停止了下落。我站起身來,凝著目光,右手緩緩地抬起,伸了過去。觸到書的一剎那,我心中不可思議地掠過一絲暖流,撫得我“冰凍”的心癢癢的。我抽出一本,吹吹撫撫上面薄薄一層灰塵。封面上哈利的圖像便清晰地呈現于我眼前,我心中那最柔軟的一角被輕輕觸動,那些與哈利為伴的快樂時光重又浮現于腦海。
哈利面對困難時勇敢與堅強的品質在我心中似乎又復活了。哈利那樂觀自信的笑容感染了我,我的嘴角情不自禁地上翹、上翹,固定綻出了一個令我也想象不到地微笑,哈利此刻似乎在給我他的“魔法”力量,從我的嘴角,用微笑帶來的快樂為介質,慢慢地傳遍我的全身,溫暖著我的全身。
我聽到了,聽到心中冰雪消融的聲音,哈利的堅強與勇敢沖破牢籠,在我心空的上方釋放著溫暖,漸漸地,溫暖充溢于我的心房,使我恢復了自信擁有了樂觀。
我擁有了哈利的“魔法”力量,剛剛在深淵中抓住樹枝,現在,腳下已是長滿紅花綠草的大地,“餓狼”竟也變成幾條溫順的小狗,依偎在我腳邊撒嬌。
于是,我帶著哈利給予的力量在學習中努力,在困難中斗爭,終于取得了驕人的“戰績”。
哈利給了我力量,讓我不在痛苦中迷失方向;哈利給了我力量,讓我擁有屬于自己的天堂;哈利給了我力量,讓我在無垠藍天上自由翱翔。
外國名著讀后感篇二
我所了解的愛情是人類向往、依戀、親近的一種奇妙的感情。
在經歷聽力衰退的痛苦后,我想能足夠支撐著貝多芬的力量支柱就只有愛情了吧。
繼朱莉埃塔·居奇亞迪之后又伴隨著兩端感情的結束,愛情似乎把他拋棄了。他肆意地放縱著自己狂躁而粗野的脾氣,無所畏懼,更不要說什么世人的看法和生活的常規了。
這時候的他正值盛年,《第七交響曲》《第八交響曲》也因他的瘋狂橫空出世,悲劇與鬧劇交融,把他的不拘一格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出來!里面所蘊含的力量讓這座音樂之都所畏懼!愛情和身體上給予貝多芬的傷痛啊,已經到了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
“我是為人類釀造純釀的酒神,是我給予人們精神上的神圣瘋狂。”
1814年是貝多芬最幸運的一年。因為錯有錯著,在維也納大會上,他憑著自己狂野的演奏風格威震全歐,贏得了大部分社會上流人士的尊敬!
可天資過人,性情高傲的貝多芬要在這浮華輕佻、平庸單調的城市發展可不能如魚得水。他多次尋找逃離的機會。不過你會認為聞名世界的音樂之都會放棄這樣一個天才音樂家嗎。不,這絕對是一個國家的恥辱!
親王們都愿意抬高價挽留這粒金子,不過陸續與世長辭的他們再也保不住他。
1816年,這一年就像悲鳴著的烏鴉,終于叼走了偉大音樂家的寶物。
他徹底地聾了。
“退下吧,可憐的家伙。”“你指揮不了了。”
蕓蕓紛說幾乎要拔斷他最后的救命草。
沮喪又沉溺于自我的他只剩下一副冰冷的骨架,掛著散發死氣的人皮。曾經的天才淪落為沒有聽覺的音樂家,真是可笑!真是恥辱!
貝多芬的傳奇故事簡直就是白雪公主吃了毒蘋果,一曲曲的驚心動魄還繚繞著未知的思緒遠去。不敢相信這就是結果,老天會給他后續的!
堅強活下去,就當希望離自己不遠!
外國名著讀后感篇三
其實每個大人都可以做一個大小孩。但為什么還會有人驕傲?其實,只要每個人有一顆純潔,善良的心,以及有心體會人和事就可以,這樣就可以體會花草樹木、動物和人,我們的小王子就是這樣。
這是一個平實的故事,一個童話。但這僅僅是一個童話嗎?它用那么平實的語言,來向你傾訴著一些隱藏在事實背后的東西,那些眼睛看不到的東西。就像小王子所說的:真正重要的東西是看不見的。
孩子的世界里,天空可以是紅色的。就好象也許1萬個大人都會說修伯里畫的只是一個盒子,可是小王子卻看到盒子里,一只健康快樂的綿羊在睡覺,而且盒子里還放滿了足夠的草料。大人的想象力的翅膀會變得嬴弱甚至到了最后,完全喪失了它;大人們仰望星空,卻感覺只能看到星星而不是許多善良的眼睛在眨動。
長大了就一定是好的嗎,還是說孩子的純潔是完美的呢?我陷入了沉思。
我們是特殊的,我們不再是孩子,也不會成為那種大人,我們活在了現在。在這個神奇的年代,一般的純潔,天真似乎已經不再如此重要,當然亦不可失去。我們的未來是在我們含有這顆心的同時,進一步成為一個完全的大人。擁有純潔,不失風度;保有天真,不失求知;享有快樂,不失刻苦。這才是我們這個特殊群體應有的存在方式。
外國名著讀后感篇四
狐貍對小王子說:“這就是我的秘密,它很簡單,用心去看才能看清楚,用眼睛是看不見本質的東西的。”“用眼睛是看不見本質的東西的。”小王子重復念叨這句話,為了把它牢牢記住。
這是法國作家圣·埃克佩蘇里的《小王子》一書中的橋段。我在整理書柜時看到《小王子》,拿了出來一口氣把它讀完了。雖然,書里寫的是天馬行空的童話故事,卻折射了現實世界的種種。
曾經有一段時間,我極度崇拜演藝明星,因為他們光鮮亮麗的外表吸引了我。我從報紙、電視、網絡上了解他們的資訊,關注他們的新聞,聽他們演唱的歌曲,看他們主演的影視作品。對于他們的性格與人品,成名前后所做出的努力,我一點兒也不了解。我以為,一個明星最大的優點就是相貌好。或許,那時我正處于一個過分注重外表的年齡,當透過萬花筒看到色彩繽紛的圖案時,我忘記這不過是彩色碎片帶給眼睛的一場視覺奇觀罷了。
狐貍說,閉上眼睛不就得了,用心去看啊。是的,世上浮于表面的東西容易被發現,我們看見的往往也是表面的東西。用眼睛看到的只是事物呈現出來的狀態,是其多種狀態之一而已。而深藏于表象之后的東西需要我們用心去看的,卻常常被我們所忽略。大海留給人們的印象是一望無際,平靜的海面就像一塊巨幅的深藍色綢緞。可是,那平靜的海面下卻有著無數深陷的海溝,湍急的海流,是需要我們用心去探索、去發現才能了解的。人類雖沒有像昆蟲一樣的復眼,卻應有一顆善于發現的心呀。
這就是《小王子》給我的啟示。現在,我看明星不再是只注重他們的外表,而是嘗試了解他們的成名之路,或堅持,或勤奮,或遇挫愈勇,或再接再厲,每個人的成功路上都伴隨著奮斗的腳步聲。于是,我想,明星們奮斗成長的經歷或許都是一些很好的勵志故事呢!
外國名著讀后感篇五
這個假期我讀了《魯濱遜漂流記》這本書,獲益匪淺。
一六五九年九月三十日,一個人在一次航行中上遇到了可怕的風浪,翻了船,除他之外無一人生還。他流落到了孤島上。憑著他驚人的毅力與勇氣,二十八年后,他依靠自己的智慧逃出了孤島,這個人就是倒霉而又幸運的魯濱遜·克羅索。
在荒蕪人煙的孤島生活了28年啊!多么驚人的一個數字!可見魯濱遜是何等的勇敢。初到孤島的他是絕望的,他說:"我整天悲痛著我這凄涼的環境,沒有食物,沒有房屋,沒有衣服,沒有武器,沒有出路,沒有被救的希望,眼前只有死,不是被野獸所吞,就是被野人所嚼......"但是,慢慢地,他獨特的個性體現了出來,對生活充滿希望,不再整天沉浸在自己設計的悲觀中,開始一心一意的安排自己的生活,他建了小房子;做了桌子、小匣子;捕了小羊、小狗;種了小麥、稻子......就這樣,他用自己的雙手,創造了自己的小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