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世界環境日致家長的一封信篇一
你們好!
在20xx年“六·五世界環境日”到來之際,感謝大家對環保工作的支持和對保護環境所作的貢獻。20xx年 “6.5世界環境日” 中國主題為“向污染宣戰”。縣委、縣政府決定在20xx年實施“生態環境治理年”主題活動,重點突出環境污染整治,強化環境監管,切實解決一批突出環境問題,不斷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此,倡議全縣人民共同攜手,參與生態環境治理行動,在向污染宣戰過程中,取得新勝利。
一、從我做起,提高自身環保意識。城鄉居民應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不亂倒垃圾,不隨地吐痰,垃圾分類處理,在城區不飼養家禽家畜;農村居民要做好房前屋后的衛生,確保無蠅、無蛆、無臭味,不亂倒生活污水,垃圾送到指定收集點;畜禽養殖場(戶)應自覺履行環境義務,自覺完善環保配套設施,實現糞污無害化處理和綜合利用,在取得經濟效益的同時必須承擔相應的環境責任。
二、遵守環保公德,維護環境健康。自覺保護綠化植被,不隨意毀壞環保設施,不在無公共煙道場所開設餐飲店,不在城區帶泥上路,不在城區禁鳴區域鳴號,不使用高音喇叭招攬顧客。
三、全民行動,支持環保工作。積極參與各項環境保護工作,主動勸阻損壞環境的行為,積極監督舉報環境污染行為,我縣對舉報企業、養殖場水環境違法行為實行獎勵制度。
四、勤儉節約,倡導綠色消費。提倡采用短信、電子郵件等綠色環保形式傳遞節日祝愿。購置節日食品時,盡量選購綠色食品;自帶購物袋(籃),盡量不用塑料袋;合理科學烹飪飯菜,減少能源和資源浪費。減少日常照明時間,降低電視機亮度,用完電器后拔掉插頭,重復使用紙張、玻璃和塑料制品,不用一次性塑料刀叉等餐具,多到戶外鍛煉身體,減少家用電器使用,多用手帕少用紙巾。以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以步帶車”為時尚,走親訪友盡量少開或不開汽車,確實需要開車的,盡量避開交通擁堵路段、時間,減少不必要的油耗,節約能源。
保護藍天碧水,改善環境質量,實現可持續發展。事關千家萬戶,事關我們的現在和未來。為了我們的父母、為了我們的孩子、為了我們自己的家園、為了我們美好的生活,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我們責無旁貸。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我們任重道遠。我們期盼著和你一道多獻一份愛心,多盡一份責任;我們期待著和你一起,為梁平縣生態文明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
祝廣大市民朋友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世界環境日致家長的一封信篇二
同志們:
今天是世界環境日,今年世界環境日的主題是“思前·食后·厲行節約”,中國區主題是“同呼吸·共奮斗”。今天,自治區在這里隆重舉行紀念大會,旨在圍繞今年環境日的主題,進一步凝心聚力,號召全區各族人民自覺參與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為建設大美而共同奮斗。在此,我首先代表自治區人民政府,向長期辛勤工作在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戰線上的干部職工表示親切的問候!向關心、支持、宣傳、參與生態環境保護的社會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
剛才環保廳三位領導及xx市政府領導分別發布了20xx年自治區環境質量狀況、xx企業環境保護狀況、xx市大氣環境質量狀況以及開展電磁輻射環保宣傳有關情況,使大家對全區和首府城市的環境保護工作有了一個比較直觀的認識和了解。
地處亞歐大陸腹地,祖國西北邊陲,是我國西部重要的生態屏障。三年前,中央工作座談會提出,要著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加快構建生態安全屏障,積極發展循環經濟,改善城市人居環境,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治理,確保山川秀美、綠洲常在。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做好工作的一系列決策部署,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先后召開了伊犁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座談會、自治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座談會等一系列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專題會議,自治區第八次黨代會把生態環境保護作為推進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的首要任務進行部署,黨的以后又提出要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安身立命的大問題。三年來,自治區堅持“環保優先、生態立區”,堅持“資源開發可持續,生態環境可持續”,在發展中保護,保護中發展,走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之路,努力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同步雙贏。針對生態環境極其脆弱的區情,提出“四個堅決”和“三個嚴禁”, 對森林、冰川、河流、湖泊、濕地、植被、綠洲、草原,對水源涵養區、地下水源、飲用水源、各類自然保護區、自然生態良好區域、風景名勝區和人群密集區等生態敏感區域實行最嚴格的環境保護措施。落實對我區工礦區生態環境治理工作的重要指示,全力推進工礦區綜合治理。大力推進重點城市、重點區域和流域、重點行業和企業專項整治,實施“燃氣化”、首府大氣污染治理等重大民生和環境保護工程。加強環境監督管理,嚴格控制新上項目污染物排放總量,加快淘汰和治理老污染源,主要污染物排放強度明顯下降。加強對水能資源開發的規劃管理,強化流域、區域取用水總量控制,嚴格限制高耗水工業項目建設和農業粗放型用水。抓好天然林保護和草原禁牧、休牧。
通過不懈努力,環境保護和治理取得顯著成效。三年間,全區河流優良水質監測斷面比例由88.3%提高到94.7%,水環境質量遠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自然保護區建設水平全國領先,保護區總面積達到 21.4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12.95%,名列全國第四,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和周邊國家水平;全疆森林覆蓋率由20xx年的2.94%提高到20xx年的4.24%,其中綠洲森林覆蓋率由14.95%提高到23.5%。造林面積每年以300萬畝以上的速度遞增;先后投入101.79億元對塔里木河進行治理,實現連續30多個月不斷流,結束了下游河道干涸多年的歷史;農村生產生活環境大幅改善,全區918個村莊納入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156.5萬人受益;截至目前,共創國家級生態縣區1個;國家級生態鄉鎮24個,自治區級46個;國家級生態村7個,自治區級61個;投入180多億元治理xx大氣污染,已經取得明顯成效。
應該說,近三年來我區在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方面的投入力度是空前的,增長的幅度在全國也是名列前茅的。在經濟社會較快發展的同時,環境總體保持安全和穩定,局部有所改善。各族群眾在享受發展實惠的同時,環境權益得到了有效保障。這些成績既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顯著成果,也是生態文明建設從理念到實踐的生動體現。但是,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區正處在跨越式發展的關鍵時期,資源環境面臨的壓力和生態環境保護中存在的問題也不容忽視。一些重要生態功能區域功能亟待恢復,部分城市空氣污染依然嚴重,生態補償機制尚未形成,破壞環境違法行為時有發生,兵地之間、各部門之間環保統一協作亟待加強等等。面對中央和自治區的要求,面對各族群眾過上美好生活的期盼,我們仍需加倍努力。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們要以貫徹落實黨的精神為統領,不斷深化對自然的認識,把握自然規律、尊重自然,以人與自然、環境與經濟、人與社會和諧共生為宗旨,以資源環境承載力為基礎,以建立可持續的產業結構、生產方式、消費模式以及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為著力點,通過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經濟繁榮、生態良好、人民幸福。
一是要以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為依據,優化產業布局,科學有序開發各類資源,充分順應自然。加快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按照主體功能定位發展,構建科學合理的工業化格局、城市化格局、農業發展格局和生態安全格局。抓緊出臺自治區生態環境功能區劃,明確重點開發、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區域,劃定重要生態功能區、生態環境敏感區和脆弱區等生態紅線,并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產業發展、資源開發等專項規劃進行完善,嚴格按照“兩個可持續”的要求開發礦產資源,嚴格控制開發強度。要做好自然河流源頭的保護。維系好自然生態系統的平衡。加強工業園區的規劃和管理,堅持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環境污染少、資源消耗低、精細加工程度高的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
二是要以保障人的生存質量和永續發展為目標,以節約資源和污染減排為手段,努力改善環境質量,充分尊重自然。要科學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加強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要以城鎮人群集聚區為重點控制區域,加強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推進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努力提高城市環境質量。要加強農牧區環境保護,深入實施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保證農產品環境安全。
三是要以尊重自然規律為基本準則,以自然恢復和生態修復為重點,強化自然生態保護。要繼續實施天然林保護和退耕還林、還草、還原地貌工程。積極推進天然草地的禁牧、休牧,讓不堪重負、嚴重退化的草地休養生息。要加大人工綠洲--沙漠交錯帶的保護,維護綠洲生態安全。
四是要健全完善生態環境保護長效機制。建立健全符合自治區跨越式發展要求的環境準入政策。制定實施生態文明目標指標體系和考核辦法。完善環保收費制度,提高重金屬、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等收費標準。要通過政策創新,探索建立自治區生態補償、污染責任保險、綠色信貸、排污權交易和排污費改革等新機制。
五是要大力提高全民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的自覺意識和主人翁意識,努力營造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社會氛圍。關心生態環境,就是關心我們每個人的生存質量,參與生態文明建設,就是用行動改善我們的生活品質。每一個xx人都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才智,每個居民、家庭、社區、村莊、單位都要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提倡綠色生活方式,弘揚綠色文化,共同維護和建設好我們共同的家園;每個企業都要自覺增強社會責任意識,堅決落實好各項環保措施,使企業成為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主力軍;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依法行政,加大執法力度,嚴肅查處各類環境違法行為,特別是要嚴厲打擊違法排污、惡意排污行為,解決好廣大人民群眾反映的環保熱點問題。全社會要行動起來,遇到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各族群眾都要挺身而出,勇于勸阻,并積極舉報,通過全社會的監督,讓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的行為得到有效遏制,讓生態環境破壞者付出代價,讓全疆各族人民享受到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成果。
同志們,建設大美,承載著我們所有人對未來的美好愿景,是全社會共同參與、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的事業。我們有理由堅信,只有努力,才能改變,只要努力,就能改變。只要我們每個人都齊心協力,開拓進取,不斷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建設大美目標就一定能夠實現,天山兒女就一定能與全國人民一道,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新時代!
世界環境日致家長的一封信篇三
尊敬的畜禽養殖戶們:
你們好!
在“六·五”世界環境日到來之際,感謝大家對環境保護工作的關心、理解與支持!
近年來,我縣畜牧業發展較快,畜禽養殖總量不斷增加,為村民增收致富做出了積極貢獻。但我們也應清醒地認識到,畜禽養殖業還存在環境污染、動物疫病、畜產品質量安全等問題,部分養殖場污染十分嚴重,影響了我縣畜牧業的持續健康穩定發展。為此,望請廣大畜禽養殖場(專業戶)自覺遵守環保法律法規,自覺實施污染整治,實現畜禽糞污綜合利用。
一、新建規模畜禽養殖場必須在縣政府劃定的畜禽適養區內選址并經鄉鎮政府、農委、環保、國土房管等審查批準后方能建設。縣政府劃定的禁養區和限養區禁止新建、改建、擴建規模畜禽養殖場。禁養區內現有養殖場自行拆除或關閉,限養區內養殖場無土地消納面積的應搬遷。
二、畜禽養殖場必須配套建設環保設施。按照“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規模畜禽養殖場要做到雨、污分離,配套建設沼氣池、沼液暫存池、干糞消毒儲存池等糞污處理設施和沼液還田設施,確保養殖廢水不外排河流污染環境。規模畜禽養殖場要享受污染整治獎勵政策,必須做到環保設施齊全和糞污處理后綜合利用,達到“零排放”。
三、強化養殖場環境監管。縣級有關部門和鄉鎮將加強畜禽養殖場環境監管,對已建畜禽養殖場環保設施不齊備的實施限期治理,限期治理后仍達不到要求的,實施從重處罰或關閉。對不正常運行環保設施,偷排漏排畜禽糞便和廢水的,依照環保法律法規實施處罰,拒不改正的從重處罰。對未批先建的畜禽養殖場責令整改,依法實施處罰。
廣大畜禽養殖場業主必須嚴格遵照《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及有關法律法規,自覺做好環境保護及動物檢驗檢疫、食品安全等工作。
希望養殖場(戶)以畜牧業轉型升級為契機,發展高效規模養殖,推進我縣畜牧業的產業化、現代化、標準化發展。自覺行動起來,承擔環保主體責任,搞好環境污染治理,實現畜禽糞污綜合利用。
最后衷心祝愿你們六畜興旺、萬事如意!
中共xx縣環境保護局黨組
xx縣環境保護局
20xx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