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任何工作都應改有個計劃,以明確目的,避免盲目性,使工作循序漸進,有條不紊。怎樣寫計劃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計劃應該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yōu)秀計劃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全年教研計劃篇1
初三是初中學生在校的最關鍵一年,每個學生都想在最后能考上一個理想的高中,作為教師就是要盡可能的幫助他們走好這一步,在“以學生為本”這樣一個教學理念下,對本學期的物理教學作出如下的計劃:
一、指導思想:
堅持“促進全體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的教研工作方向,以常規(guī)教學工作為基礎,進一步增強教學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以校本教研為重點,不斷提高自己的業(yè)務素質;以課程改革為動力,加強課堂教學的研究、指導與評價,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為使物理教學質量大幅度提高而努力工作。
二、目標任務:
1、協(xié)助班主任搞好班級工作。
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只靠一個人是不行的,需要各任課教師的通力合作。我作為物理任課教師容易了解學生的情況,定能和其他班主任互相協(xié)作搞好班級管理工作,創(chuàng)造一個適易學生學習的環(huán)境。
2、做好教研、教改和教學工作。
教學工作是科任教師的主要工作,此工作需要一定的技術水平,因此有必要作好教研、教改和教學工作。本期主要做好新課教學工作和中考模擬考試的訓練工作。積極參加學校舉行的各項教學教改工作。
3、加強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德育教育于課堂中。
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有很多德育教育素材,因此在教學中應注意這些素材的使用,切實加強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等。
三、方法措施:
1. 在教學中體現(xiàn)“以學生為本”
在課堂教學中要有意識地教給學生“怎樣發(fā)現(xiàn)問題”、“怎樣提出問題”、“怎樣研究問題”、“怎樣分析問題”、“怎樣反思”、“怎樣交流”等等。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而教師則變成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
2. 課堂教學中注意“三基”的訓練
由于九年級的教學內容相對八年級來說較難,因此,在教學中就更要突出“三基”的訓練,要狠抓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要在基礎知識的訓練基礎上,進行基本技能的訓練,進行基本方法的滲透。
對基本技能的訓練要貫穿于整個物理教學的全過程,要針對不同的學生進行不同的訓練,同時要幫助學生總結物理學的基本研究方法,如:“控制變量法”、“等效法”、“類比”、“模型”等。
3. 加強演示和學生實驗
初中物理教學以觀察、實驗為基礎。觀察自然界中的物理現(xiàn)象、進行演示和學生實驗,能夠使學生對物理事實獲得具體的明確的認識,觀察和實驗,對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和實驗能力,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引起學習興趣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學中要加強演示和學生實驗
4. 重視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的教學
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是物理知識的核心內容。要培養(yǎng)學生關注物理現(xiàn)象,引導其從現(xiàn)象的觀察、分析、實驗中形成物理概念,學習物理規(guī)律,繼而對規(guī)律的發(fā)現(xiàn)過程產生興趣。初中物理中的概念和規(guī)律,多數(shù)是從物理事實的分析中直接概括出來的,因此在教學中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全年教研計劃篇2
堅持體育教育“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緊跟課堂教學實踐改革步伐“以學為中心”關注教師的教更多轉向學生的學。尋求思路探索方法,進一步深化體育課程理念,在立足學生需求與能力的基礎上,全面提高常態(tài)課堂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體質身心健康得到有效提高。
1.圍繞教科研專題月活動,加強對中小學體育教研組,各課組,規(guī)范性建設的指導。促使教師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yè)引領下不斷成長。
2.繼續(xù)做好小學、初中以學區(qū)為單位校本教研聯(lián)盟,切實提高教科研活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3.開展課堂變革實驗,以項目為抓手,實施基于有效學習的課堂構建。
4.堅持推門聽課,觀課議課活動開展以“賽”促學的嘗試,讓課堂教學“活”起來,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加各項體育活動來提高自身的運動技能和體能。
通過集體調研,推門聽課、座談研討課堂等形式,全面了解我縣中小學體育教學的基本情況和存在問題,開展有效的教研活動。
1.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探討
2.中小學生體質健康質量監(jiān)控
20xx年下半年中小學體育與健康教研活動表
周次
日期
內容
地點
參加對象
預備周
8.26-9.1
行政會議,教師報到,學生注冊,始業(yè)教育
1
9.2-9.8
9月2日(周一),正式上課
2
9.9-9.15
參加市教研員工作會議
洞頭
教研員
3
9.16-9.22
教師節(jié)
縣體育中心組會議
另定
教研組長
4
9.23-9.29
縣教科研工作會議
縣中小學生乒乓球賽
獅山中學
5
9.30-10.6
國慶節(jié)
6
10.7-10.13
小學組集體調研
7
10.14-10.20
縣中小學生籃球賽
縣中
8
10.21-10.27
溫州市第四屆普高精品選修課程評比
縣教育規(guī)范管理對口檢查
9
10.28-11.3
市初中體育“以學為中心”項目教學研討會
瑞安
10
11.4-11.10
縣初中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研討活動
11
11.11-11.17
縣中學生排球賽
龍二高
12
11.18-11.24
初中組集體調研
縣第三十屆田徑杯賽
縣中
13
11.25-12.1
縣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研討活動
14
12.2-12.8
縣高中體育選修課研討活動
15
12.9-12.15
縣職業(yè)高中專題調研
16
12.16-12.22
實踐基地有效性體育課堂教學專題研討
骨干教師
17
12.23-12.29
18
12.30-1.5
元旦
19
1.6-1.12
20xx年度教研活動工作總結
20
1.13-1.19
期末考試
21
1.20-1.26
學期結束后工作
全年教研計劃篇3
一、 指導思想
以學校發(fā)展為本,強調必須從學校實際出發(fā),圍繞學校工作中的實際問題,有針對性地 開展教研工作,為學校的教育發(fā)展服務。以教師發(fā)展為本,必須確立教師在教研中的主體地位。讓教師成為研究的主人,通過研究來培養(yǎng)教師、提高教師素質,為教師的自我發(fā)展、價值實現(xiàn)服務。以學生發(fā)展為本,教育是培養(yǎng)人、發(fā)展人的事業(yè),要研究學生,遵循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尤其要解決學生發(fā)展過程中存在的疑難問題,要有針對性,講求實效性,反對形式主義。
二、開展教研活動的幾點做法
1、學習提高
(1)教研工作日常化,要把教研工作當作學校常規(guī)工作來抓,定時間,定人員,定內容,定主題。要與青年教師的培養(yǎng)相結合;規(guī)定每周五下午為全體教師的雷打不動的業(yè)務學習時間,使教研活動制度化、日常化。
(2)教研形式多樣化。我們力求做到形式多樣,貼近教師工作實際。具體有專家講座、反思教學、參與式討論等研討形式,在效果上體現(xiàn)了“新、活、實”三個字:內容新———新課程理念,新課程標準的目標、教學方式和新型的師生關系;方法活———采用專家講座(剛開學的課程改革與學習主題構建)反思教學、參與式討論等(或利用網(wǎng)絡討論);效果實———備課時要想到、教學中要做到、課后要反思到。
2、教研過程
(1)教研行為自主化制度上保證:學校規(guī)定每周五為語文、音樂、體育、美術、電教實驗、品德與社會信息技術等學科教研日,周二為數(shù)學學科教研日。教研活動中要求做到“三個有”,即有主題、有中心發(fā)言、有活動記錄。組織上到位:各教研組長的職責明確,期末加強對教研組的指導與考評。行為上更進:要求教師主動參與各類教研活動,主動與同事交流實驗中的成功與失敗。廣大教師由“被動學習”變?yōu)椤爸鲃訉W習”,由“被動教研”變?yōu)椤爸鲃咏萄小薄?/p>
(2)教研主題專題化 在開展教研活動時,我們要求事先定好計劃、確立研究主題,做到“兩個結合”。一與課題研究相結合。即要求學校各級教研活動要與課題研究相結合,要與課改實驗中遇到的問題相結合。二是與校本培訓相結合。暨與開學學習的內容相結合,本學期著重研究“課程改革與學習主題構建”。
(3)教研內容系列化我們認為開展系列的主題教研,有助于教師更加深入系統(tǒng)地研究問題。為了加快青年教師的成長,提出上好“二課”的做法。即上學期評上的教壇新秀為青年教師上好示范課,青年教師并能結合教研主題上好研討課、匯報課 。
3、同伴協(xié)作、加強交流———大力開展集體備課制 積極探索備課制度改革,試行集體備課制,總體思路是“分塊備課、集體評議、個人修改、注重反思”16個字。即教師先分塊備課,然后是教研組集體評議,在此基礎上教師根據(jù)教學實際修改,課后必須要有反思。反思要把課堂中的閃光點與失敗處、學生的錯例、二次教學建議等都記錄下來。教案一般采用電腦輸入,提倡備多板塊、移動式、個性化的教案。這樣既加強了教師之間的學習交流,做到資源共享,同時又減輕了老師的工作負擔,提高了備課實效。
4、專業(yè)引領———搭建教師學習對話的平臺沒有專業(yè)引領的'研究活動,教師的研究很難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或者至少耗費比較多的時間。除了教師個人的學習鉆研之外,還可從以下三個方面給教師提供學習機會。
(1)校內:開展新老教師傳幫帶活動一是采用新老掛鉤師徒結對的方式,要求新教師必須拜一名老教師為師,全面學習老教師的優(yōu)秀經驗和敬業(yè)精神。學校實行“推門聽課制”,要求學科指導組成員每學期不少于20節(jié),并定期匯報交流教學情況。形成大家都深入課堂,研究教學的良好氛圍。
(2)學校娉請專家老師進行專業(yè)指導。
(3)要求教師空課時間主動參與各項活動,積極外出聽課,聆聽各位專家們的報告,努力提升自己的業(yè)務素養(yǎng)與理
論素養(yǎng)。
各月份安排
8月份
學習有關《課程改革與學習主體構建》的理論,聽小教培訓中心陳樹寶、勵汾水和奉化教師進修學校張晨瑛老師的講座。
做好插班生的插班工作和一年級學生的分班工作。
9月份
娉請新學年的教研組長,召開教研組長會議,學校確定教研主題,教研組長暢談對教研工作的設想。
10號前上交教研組工作計劃,各教研組認真討論,每位任課老師要設定教學主體,要帶著問題進課堂,帶著問題教學,針對問題總結反思,最后解決問題,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
各教研組開展組提示上課、聽課、評課的活動。
10月份
一年級家長學校展示課的準備,中旬進行一年級家長開放日活動。
11月份 繼續(xù)進行主題是教研活動,開出教壇新秀觀摩課和青年教師展示課。
期中檢查。
12月份
主題式教案設計評比。
主題式教案設計網(wǎng)上大討論。每位教師必須就自己的薄弱環(huán)節(jié),然后根據(jù)“課程改革與學習主體構建”理論設想解決問題的辦法、手段,通過實踐得出反思,總結經驗。
期末復習。
1月份
教研組主題是教研活動總結、評比。
期末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