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感悟,通過寫心得感悟,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驗。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得一篇好的心得感悟嗎?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關于學習心得感悟范文,希望會對大家的工作與學習有所幫助。
班主任工作的點點滴滴 班主任工作感悟美文篇一
班主任作為教育者,對學生的點滴進步都予以發自內心的表揚和贊賞,努力讓我們的每個孩子都能感覺到自己的進步。作為教師,應以身作則,一視同仁,讓學生信服,努力增強自己的親和力,使自己的非權力性影響持久而深遠。同時樹立允許學生犯錯誤的教育觀念。但是寬容并不是縱容放任的自流,并不是缺乏必要的批評和指導。經常注意換位思考。注意適時的對孩子們予以正確的引導,幫助他們克服困難,走向進步。
每當我接手一個班級時,我都要針對學生心理的現有水平,盡力去幫助提高或者更快更好的'開發他們的潛能。因此我采取了一種既形象又活潑的方法:搞競賽,鼓勵和激發他們的好勝心,培養他們的求知欲望。讓他們去親自嘗試和體驗通過自己付出的多種努力而最終取得勝利的那種興奮和愉悅。
其次,學生是班級管理中的主體,學生是班級管理的一個支點,班主任只有利用好這個支點,才能使班級管理的杠桿更加有力可使,班級管理的杠桿才會平衡。作為學生,就從身邊做起,從現在做起,在思想上學習上展開競爭,比誰進步最快,讓學生在學生時代就具有較強的競爭意識用良好的競爭心理去迎接競爭社會對學生的挑戰。
再次,是培養干部,讓班干部管到位,層層負責。我覺得培養干部其實是培養他們的責任心,他們不但要對自己有責任感,也要養成對別人的責任感。這樣全班出現了一個學生管學生的管理模式。師生雙方形成真正的平等、溝通和理解。
因而老師應公平地對待每一位學生,不可偏愛正式群體,非難、歧視和打擊非正式群體要善于引導他們和正式群體團結起來共同實現共同和目標,為建設好班集體發揮各自的作用。同時要重視、欣賞學生,學會傾聽學生意見,接納他們的感受,包容他們的缺點,分享他們的喜悅。所以,加強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營造良好的班風和和諧的氛圍,使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愛,使每個學生都能看到自己身上的閃光點,都能找到成功和自信。
班主任工作的點點滴滴 班主任工作感悟美文篇二
班主任,是一個伴隨著快樂與艱辛的崗位。十幾年的班主任工作實踐使我深深體會到:優秀的班干部隊伍是師生良好關系的紐帶,高度的責任心和愛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前提,加強溝通,協調配合是做好班級工作的重要保障。
一、培養一支優秀的班干部隊伍。班干部是老師的得力助手,也是同學們的好朋友,選好用好班級骨干是形成優秀班集體的一個重要條件,更重要的是通過班級工作實踐提高學生交際能力、組織能力和獨立工作能力。我帶過的一個班級有72名學生,班干部8名。學校每年元旦都組織拔河比賽,每次我都和班干部一起研究怎樣才能做到更好。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干部學會了配合、自律和管理,與同學的關系也非常融洽,整個班級呈現出了積極向上的局面,既減輕了教師的工作負擔,又增強了班級的凝聚力,同學們在良好的學習生活氛圍中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二、用真心換真心給學生關愛。要實現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著力點就是真心愛學生,用真心點亮學生的心燈。我曾經教過的一個學生,初一進班時候是班級近二十名,畢業時已名列年級前茅,是什么原因促使這個孩子有如此大的轉變呢?剛進班時,這個孩子沉默寡言,很少和人交流,性格孤僻古怪,甚至與老師頂撞。作為班主任,我及時和這個學生進行交流,并和家長取得聯系,了解了孩子的家庭狀況后,我多次給予孩子鼓勵,經常和孩子溝通,每當看到孩子的點滴進步,我都與孩子一起分享快樂。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進步越來越大,而且性格開朗活潑,并當選為班長,中考時以高分進入晉城一中。是愛心,給了孩子飛翔的翅膀。
三、加強溝通,促進班組教師的和諧相處。學生的教育是集體活動,一個人的力量是涓涓細流,集體智慧匯成的滾滾江河才能推動學生的成長。我常和同班組的教師研究學生教育問題,虛心向有經驗的教師求教,也和新老師探討新的教學理念,互相交換管理體會和教學心得,更多的是交流每個學生情況,摸清學生的性格、愛好、習慣,著力提高教和學的契合度,力爭做到教學相長、各得其所。
四、力爭取得家長的配合。學生的教育是社會、學校、家庭三位一體的教育。社會是一個大的活動場所,而家庭教育不可等閑視之,學校教育需要家庭教育的配合。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啟蒙老師,在孩子的成長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現在的很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在家里是小皇帝小公主,過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把吃苦耐勞放在了一邊,而且攀比之心較重,學習上也極易滿足。作為班主任,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多次做學生工作,收效甚微。于是,我及時召開家長會,和各位家長交流,共同商討教育孩子的辦法,以便實行家校共管。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們變的懂事了,班級工作搶著干,而且學習勁頭很大,成績也很出色,班級工作出現了向上的勢頭。
班主任工作忙碌、辛苦,但每當我看到一雙雙渴求知識的眼睛和一顆顆等待滋潤的心靈,我就會重新投入緊張的工作當中。作為班主任,讓我高興的是我看到了一屆屆學生的健康成長,所以我要堅持不懈地努力工作,讓自己無愧于所帶的每個班級,無愧于自己所帶的每一個學生,讓他們成為我班主任工作的最好榮譽證書。
班主任工作的點點滴滴 班主任工作感悟美文篇三
著名教育家加里寧說過:“教育是一種艱巨的事業,它不僅是科學事業,而且是藝術事業。”據幾年來班主任工作的體會,我個人理解,所謂“科學事業”,主要是以正確的、科學的教育理論為指導,遵循教育規律進行教育工作,是一個宏觀的范圍、方向。而“藝術事業”則應突出教師個人的因素,側重指在符合科學規律的前提下所采取的教育方法、技巧,是微觀的、具體的內容,這個方面直接關系到我們自身所從事的教育工作的成效。這里,僅結合一兩個實例談談自己在“藝術事業”方面的一些體會。
面對一個新的班集體,第一步應該做什么?
當我們新擔任一個班的班主任時,我們對它的了解往往只是初步的,有很多可以料到或不能預料的問題等著我們。那么,第一步應該做什么呢?我的體會是,“抓住重點,扶正壓邪”。千萬不可使歪風邪氣形成氣候,否則即使亡羊補牢,也必深受其害。而要達到上面所說的目標,關鍵是找準重點,再有扶有壓,這就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一項基本素質----敏銳的觀察力。98年暑假后學校讓我擔任新生高一三班班主任,開學第一天,通過觀察,我發現高東凱同學在打掃衛生、集會等活動中積極主動,舉止穩重,但并不有意表現自己;而才穎同學也很積極主動,但油腔滑調,做了事情惟恐老師看不見,極力表現自己,穿著也很新潮,最惹眼的是做為一名男同學,居然戴了一對大銀手鐲。憑觀察和直覺,我知道已發現了新集體的兩個“重點”。下午,我找了班內多名同學單獨談話,了解他們以前的學習生活和現在的心態,并特意找了幾位原來和他倆一個學校的幾位同學,專門了解了他們在初中時的情況。與意料的相符,高東凱同學在初中時就是班干部,表現非常好;而才穎家境優越,嬌生慣養,在初中是個出名的“混世魔王”,老師管不了,班里被他攪的一團糟。這使我意識到,如果沒有新的舉措,把才穎引導到正確之路,必然會給新集體的健康發展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而引導他的最佳時機,恰恰是高中生活剛剛開始的這幾天,因為面對新的環境,在開始的時候,每個人都會產生一種重塑自我的信念,只要抓住時機,加上正確的方法,必然會有顯著的效果,甚至無形中還會變不利為有利,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于是我又找才穎單獨談話,因為先前我已找了多人,所以他并未意識到我要專門針對他做工作,所以心理上很放松,沒有抵觸情緒,這恰恰為我實現預期的目的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和他談話的開始,我先了解了一些其他情況,做了初步溝通,緊接著又表揚了他開學第一天的表現,這使他很高興,也激發了他內心潛在的從頭開始的信心。我又以征求意見的態度問:“將來你希望我們的班集體是一個什么樣的集體,建設這個集體應朝哪個方向努力?”老師向他征求班級管理的意見,也許對他來講還是第一次,這使他感到了老師對他的尊重和信任,顯得很激動,說:“我們班將來應建設成一個團結、上進的班集體。”我馬上肯定說:“這和老師的想法完全一致。”接著又引導說:“這樣的集體可不是靠老師一個人能建起來的,這要靠你和同學們共同努力,才能實現,你覺得應做些什么呢?”這一問使他變的局促起來,一時不知如何回答,我便笑著說:“其實很簡單,老師并不要求你們如何如何,只希望同學們從一些自身的小事做起,班主任這個‘主任’權利太小,只能抓小事,大事歸中央管。”這番話使才穎笑了起來,消除了緊張情緒,也對老師有了進一步的認同。我便趁熱打鐵說:“比如你現在就可以為我們的新集體做一件看似很小,但意義很大的事。”他眼中閃出疑惑的目光,我接著說:“就是明天上學時不要再戴手鐲,學生守則中可是明確禁止的呀。”他的目光由疑惑轉為羞澀,馬上就摘下了手鐲說:“我現在就不戴了。”從目光中我知道,他是真心的,因為人的眼睛是不會撒謊的。這也使我認識到,他是有著很強的上進心的,是一顆可鏤的美玉,而不是不化的頑石。之后,他再也沒戴過手鐲之類的東西,我又同時找了他和高東凱同學,任命他們為班內臨時負責人,充分發揮了他們的特長,無形中也使才穎這個原來的“重點、難點”轉化成了一支班級建設的生力軍,很快形成了正氣盈門的班風,在年終,這個班被評為全校唯一的一個縣級班集體。
這個問題是每位班主任在工作中都難以回避的問題,雖然一個人的轉變是一個漫長和漸進的過程,但如果我們教育者善于捕捉契機,巧妙的運用教育手段,則可能會起到催化劑的作用,使一個人迅速轉變過來。99年,當時我所帶的班各項工作都很突出,但這時,學校把一名剛從某中學“轉”過來的學生安排到我班,經了解后才知道,其實他是一名在某中學期多次嚴重違紀,被某中學“勸退”的學生。到班后不兩天,便開始舊病復發,種種惡習劣跡不斷,甚至上課還辱罵老師。同學們為班集體擔心,三十多名同學一起找到我,要求把他從我班趕出去。我對他的做法雖然也義憤填膺,但想到素質教育理論中指出的:學生是不斷發展變化的人,具有極強的可塑性,向哪個方向發展,關鍵在引導,教育者應樹立每個同學都能成材的信念。于是對大家說:“大家的行為表現了高度的責任感,我非常高興,但我卻不能支持你們的做法。不知你們想過沒有,他只是一個人,而你們是將近五十人,我不相信一個人會改變五十人,但我相信五十人會改變一個人,你們的這種說法是一種懦弱的表現。”緊接著,我又用教育理論分析了該生的所作所為,告訴大家他這種近乎夸張的表現正是他擔心大家不接納他的內心恐慌的流露,是一種自卑的心理障礙的外在表現。只要大家共同努力,在成心接納他的同時真心去幫助他,一定會有好的效果。我又把已制定好的幫扶措施布置下去,指定骨干同學主動和他多接近,交朋友。同時,我又多次找他談心,每次都肯定他的點滴進步,四次對他家進行家訪。家訪中發現他家生活很困難,在第四次家訪時,我捕捉到了一次契機,對他的轉化起到了很大的推動。這次去他家,發現家里沒人,和鄰居打聽得知,他父親出了車禍,鄰居還告訴我,他家如何困難,并且告訴我這個孩子在家對他父母親很孝順。回校后,我找來班干部,講了一下他現在的困難,經班委會商議,決定以班委會的名義號召全班同學為他捐款,我帶頭捐了二十元,同學們也解囊相助,全班捐了近二百元,錢雖不多,確代表著四十八顆火熱的心。當班長代表全班將錢送到該生家里時,他終于被徹底感動了,流淚向班長做了保證。之后不幾天,學校舉行運動會,他主動報名參加最艱苦的男子五千米跑,當他在跑道上奮力拼搏時,我和全班同學一起為他吶喊助威、歡呼,雖然他并沒有取得好名次的實力,但我知道,他已踏上了新的人生之路。
以上只是具體工作中的兩個細微側面,總之,育人工作既要有科學理論的指導,更要注意方法和技巧的應用。要以“愛”為基礎,以“嚴”為標準,以“巧”為工具,探索出一條適合自己的育人之路。
班主任工作的點點滴滴 班主任工作感悟美文篇四
我們都知道對于學生的思想教育疏導遠比堵截更重要。一次我到區里開會,一天都不在學校。臨走之前,我再三叮囑我的學生,一定要好好表現。回來后,科任老師跟我反映說自習課的紀律不好。可以說我是滿肚子的火。怎么辦?大發雷霆還是一個個算帳?我想都不妥,他們只所以在沒有老師的情況下打鬧,一方面是不能很好的約束自己,更重要的是他們缺少一種責任感,他們沒能真正的把班級當成自己的班級,只認為班級是老師的、是班干部的,那么在缺少約束力的情況下,打鬧也就再所難免了。怎樣能從內心上真正的觸動他們呢?幾天后,我把我的數學作業布置以《班主任不在家的日子》為題目讓學生寫作。同學們剛開始都很驚訝。后來我利用班會課隨機抽取了幾份,念了起來。剛開始念的時候,班里還不時的發出哄笑,他們感覺情景再現很有意思。可是聽著聽著,他們就不再笑了,因為他們聽出了寫作人的譴責和批評,那些搗蛋鬼也都低下了頭,他們還不時的偷看好像若無其事的我。我知道時機成熟了,于是談起了我對這些現象的看法。最后我給予他們的懲罰措施是每人當一周的值周班長,負責班級的紀律,同時要寫一篇周記,記錄一周來工作的感受。通過這件事,相信他們懂得了管理紀律的不容易,更重要的是他們有了責任感、也明白了人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由此,我不禁想,班主任對學生的教育或者懲罰訓斥、指責是遠遠不夠,更不要說觸及皮肉了。只有觸動他的內心,使他們真正明白道理,才能收到效果。
其實,做班主任不能說沒有煩惱。曾經看過一篇文題叫做橡子和南瓜的寓言。內容是這樣的:有一個人在草地上散步,他走著走著經過一片南瓜田,他看到了金色的大南瓜。在一個角落里,這個人看到了一棵巨大的橡樹。他坐在巨大的橡樹下休息,看到了橡樹上結的小橡子,然后,他陷入了沉思。為什么小藤蔓上結著大南瓜,而巨大的橡樹上卻結著小橡子呢?然后,他心想:這是上帝創作的失誤!他應該讓巨大的橡樹上結大南瓜,而讓小藤蔓上結小橡子,這才公平合理呢。這個人想著想著,就在橡樹下睡著了。橡樹上的小橡子掉下了兩顆,掉在這個人的頭上,他被驚醒了,看到掉下來的橡子。然后,他笑著說:也許上帝是正確的,掉下來的是小橡子而不是大南瓜。人不能太貪心,什么事也不可能盡善盡美,班主任的工作也是如此。我們不可能把每一個孩子都培養成才。我們的目標是讓每一個孩子成人。但就是這一看似簡單的目標,發自內心的講,也不是都能實現的。因為我們的工作還要受到方方面面的各種因素的影響與制約。比如家長的素質,比如社會的大環境等等等等。我們每一位班主任何嘗不想迫切的得到南瓜,但我們能使大多數孩子們成長、成人不也是一種幸運嗎?我想班主任的教育工作有時就如同我們上課一樣,也是一門遺憾的藝術。
最后,我想就我近期的班主任工作談一點感悟:我始終相信班主任工作和教學工作一樣,都是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我們一定要尋找適合的和合適的。這樣我們既不會迷失自己,也會形成自己的特點。
還是說一則寓言吧:井里的青蛙向往大海,請求大鱉帶它去看海。大鱉欣然同意。這樣一鱉一蛙離開了井,來到海邊。大鱉叫青蛙趴在自己的背上,帶著它游海。一蛙一鱉漂浮在海面上,樂趣無窮。過了一陣子,青蛙有些渴了,但喝不了又苦又咸的海水。它也有些餓了,卻怎么也找不到一只它可以吃的蟲子。青蛙想了想,對大鱉說:大海的確很好,但以我的身體條件,不能適應海里的生活。最要命的是,這里沒有我能吃的食物。看來,我還是要回到我的井里去,那里才是我的樂土。于是,青蛙向大鱉告別,回到了自己的井中,過著平安快樂的生活。
就是這樣,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適合學生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我們努力把別人的教育方法內化為自己的,不斷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使自己的教育行為具有鮮明的個性。我想這才是我們不斷學習的目的。
我愿意用我對這份工作的熱愛去扎根于班主任崗位這片土壤,我愿意用我的心血我的汗水去澆灌學生心靈的花朵。生命是可貴的,奉獻是高尚的,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可能這樣的境界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做不到,但我們可以默默實踐,辛勤耕耘。在平凡中用愛和真情去感化學生的心靈,去熏陶學生的心靈,去塑造學生的心靈,去灌溉他們的心靈。在默默奉獻中實現做老師的意義,在辛勤勞作中實現做班主任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