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斗的過程是苦澀的,是“天降大任于斯人”的品質砥礪。前行道路上的坎坷甚至磨難,都是對一個人品格的磨礪。戍邊衛士們在祖國的邊疆,不畏艱險,守護著祖國和人民,他們的精神可歌可泣,值得我們頌揚和學習。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學生,要勇擔時代使命,艱苦奮斗。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青年大學生學習高原戍邊模范營戍邊精神心得體會2021,供大家參考。
青年大學生學習高原戍邊模范營戍邊精神心得體會【篇一】:
寸土不讓,是中國軍人的鐵血忠誠。“不想打仗就滾,否則由此引發的一切后果,由你們承擔。”在面對外軍的侵入挑釁時,祁團長沒有一點退縮,而是霸氣地給外軍以回擊。面對瘋狂挑釁和暴力攻擊,他們毫不畏懼、團結戰斗,以誓死捍衛祖國領土的赤膽忠誠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戰斗精神,踐行了“大好河山、寸土不讓”的鏗鏘誓言,譜寫了一曲撼天動地的英雄壯歌。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學生,定要以英雄為榜樣,牢記初心使命,堅定必勝信念,發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在平凡的工作崗位默默奉獻,干出好事業。
保衛祖國,是中國軍人的錚錚誓言。從汶川大地震到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再到抗洪救災……哪里有戰斗,哪里就有人民軍隊奮戰;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子弟兵沖鋒的身影。祖國的海防、邊疆,有他們的身影見證潮起潮落,日出日落。“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這是軍人的使命,“洪水不退,我們不退”,這是他們的錚錚誓言。面對外軍的侵入,祁團長和士兵們挺在前,用他們有力的雙臂阻擋外軍。軍民魚水情,中國人民解放軍隊是一支人民的軍隊,奮戰在祖國邊防的士兵,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發揚了不怕疲勞、連續作戰的作風,用生命守護著祖國的山河,以實際行動踐行了對人民的承諾。
守護邊疆,是中國軍人的使命擔當。新時代衛國戍邊英雄官兵,是強軍思想培育成長的鋼鐵戰士,是“四有”新時代革命軍人的杰出代表,是對人民絕對忠誠、矢志強軍報國的時代先鋒。面對極其惡劣的自然環境,他們扎根高原、奉獻青春,在雪域邊關以身鑄界碑;面對嚴峻復雜的現實考驗,他們常備不懈、枕戈待旦,有理有利有節斗爭,堅決捍衛祖國領土主權和邊境地區和平安寧;面對瘋狂挑釁和暴力攻擊,他們毫不畏懼、團結戰斗,以誓死捍衛祖國領土的赤膽忠誠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戰斗精神,踐行了“大好河山、寸土不讓”的鏗鏘誓言,譜寫了一曲撼天動地的英雄壯歌。
青年大學生學習高原戍邊模范營戍邊精神心得體會【篇二】:
辦好自己的事,是一份“竭而盡誠”的忠誠。“高原戍邊模范營”的駐地平均海拔4800多米,最低氣溫零下40℃,每年有200多天8級以上大風的天氣,即使是這樣的惡劣條件,駐地官兵仍然扎根雪域高原,忠實履職盡責,這份忠誠是選擇,也是力量。干部須知,忠誠的最好方式就是辦好自己的事。要學會處理小我與大我的辯證關系,自覺從大局看問題,既要“抬頭看路”,也要“低頭拉車”,把精力聚焦到地方發展的中心工作上,聚焦到自己的實際崗位中,認認真真辦好自己的事,把“忠誠”二字刻入心間、見之行動。
辦好自己的事,是一份“起而行之”的實干。“高原戍邊模范營”的官兵先后9次獲得全國全軍表彰、5次被授予榮譽稱號,涌現出5名一等功臣、44名二等功臣等一大批先進集體和個人,一系列殊榮的背后是苦干,也是實干。干部須知,榮譽與勛章其實是由一個又一個的“實事”串聯而成。光榮在心里,更在腳下。要放下架子、甩開膀子、撲下身子,發揚“擠”和“鉆”的精神,不以事艱而無為,只因任重而奮行,全心全意辦好自己的事,多當幾回“熱鍋上的螞蟻”、多接幾次“燙手的山芋”,在干事中長本事、在歷練中變老練,以實干擦亮奮斗底色。
辦好自己的事,是一份“志而無悔”的堅守。駐地官兵在榮獲“高原戍邊模范營”的榮譽稱號后,仍牢記人民賦予的使命,初心不改,一直堅守在生命禁區,出色完成擔負的任務,這份堅守是職責,也是情懷。干部須知,辦好自己的事,基礎在人。空有抱負,辦不成事;沒有本領,辦不好事。只有堅持不斷學習、進步,才能在堅持中成就自己。要常懷“空杯心態”,一方面要有針對性地補齊自身知識體系的“短板”,努力成為業務工作的“行家里手”。另一方面,要放低姿態,主動向身邊同事、群眾學習,從一線察實情、得真知,在平凡的崗位上躬身耕耘,用堅持和執著書寫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