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學習中一定要善始善終,只有總結才標志工作階段性完成或者徹底的終止。通過總結對工作學習進行回顧和分析,從中找出經驗和教訓,引出規律性認識,以指導今后工作和實踐活動。總結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總結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總結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服務員活動總結篇一
一、深入調查研究,明確服務對象
為了了解轄區內養老對象的基本情況,社區開展了老年人狀況和需求的摸底調查工作,社區從收入狀況、現居住狀況、養老意愿、社區養老服務項目、收費標準等方面著手展開調查,并收集裝訂成冊。據統計,轄區內的60歲以上老年人為536人,其中60-69周歲的307人,70-79周歲的153人,80-89周歲的50人,-100歲有8人,100歲以上的有2人。孤寡老人30名,特困老人18名,病殘老人5名。現享受低保的老人有23人,空巢老人24人,對于開展居家養老服務持贊成態度的有750人,占老年人總數比例的71%。
二、建立健全各項制度
第一,成立領導小組。社區成立了專門的居家養老領導小組,主任任組長,副主任任副組長,配備專職工作人員2名,兼職工作人員3名,負責調查養老需求、受理申請、簽訂協議、派工服務、監督工作,充分發揮志愿者作用。社區居家養老工作人員平時通過網絡、上培訓班,系統學習養老護理員的職業道德、老年心理學、食品營養與健康、常見老年病、老年人護理知識等。通過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訓加強了服務人員的業務水平,對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服務水平有很大提升。
第二,建立服務網絡。為使居家養老服務系統化,社區成立了以居委會為中心,四家醫療、衛生服務機構,7家餐飲服務店面、三家超市,兩家足療,四家美發在內的以及娛樂活動中心等于一體的居家養老服務網絡,并且與這些服務機構簽訂協議,采取就近原則,為轄區的老年朋友提供最方便、快捷的生活服務。
第三,建立七大臺賬。為了對社區居家養老工作有一個統一的管理,建立七大臺帳。一是老年人基本信息臺賬,對老年人按照年齡、身體狀況和經濟狀況分類下設三個子信息庫。二是志愿者信息臺賬。包含黨員、大學生、醫療、法律、文體五大類志愿者信息庫。三是助老機構信息臺賬。包含助老人員信息,服務單位信息等。四是鄰里互助信息臺賬。包含無償服務和有償服務兩大類。五是愛心銀行臺賬。六是愛心貼臺賬。七是談心小組臺賬。
三、搭建服務平臺
為了更好地為轄區的廣大居民服務,社區成立了五支服務隊。
一是黨員志愿者服務隊。社區黨員志愿者服務者,牢記黨的宗旨,做到心里裝著群眾、凡事想著群眾、工作依靠群眾、一切為了群眾,使社區凝聚力得到顯著增強。通過開展“一助一”扶貧幫困活動,緩解困難家庭的后顧之憂,感受黨組織的溫暖;通過開展定期綜合服務活動,為社區居民提供便利;通過開展文藝活動,滿足社區居民精神生活的需要;
二是老年人健身文娛活動服務隊。為豐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社區還專門開設了“心連心藝術團”。藝術團從開始組建的10人左右先發展為30人左右的老年人文藝宣傳隊,完全由老年人自我組織,自我管理,每天晚上7點30分左右就在“中華廣場”排列舞蹈,打腰鼓,鍛煉身體,真正實現了老有所樂!
三是建立了醫療志愿者服務隊。志愿者服務隊定期為轄區內老年人進行醫護服務;社區衛生服務站的醫務工作者不定期的上門為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服務;社區還與咸陽市中心醫院、咸陽市第二附屬醫院聯合,為60歲以上的老年人建立了健康檔案,并且還經常性地來社區免費為患者贈送藥品。
四是建立了法律志愿者服務隊。由社區法律顧問和司法所轄區退休工作者組成,志愿者服務隊利用自己的法律知識,切實維護被害人的合法權益。支持起訴損害賠償,維護了司法正義,彰顯了司法人文關懷。發揮余熱,為轄區的老年人排憂解難。
五是建立大學生志愿者服務隊。社區與高校聯合,組織大學生志愿者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在社區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它既推動了社區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同時,也提高了大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對于加強社區精神文明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服務員活動總結篇二
今年以來,市禮貌辦用心引導廣大志愿者以“服務社會發展進步,服務人民群眾需求,服務青年成長成才”為宗旨,大力弘揚“學習雷鋒、奉獻他人、提升自我”的志愿服務理念,不斷開拓工作領域加強項目建設,全市構成了較為完善的青年志愿服務網。我市透過參與城市禮貌建立、關愛農民工子女、服務大型節會等志愿行動,為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構建和諧社會做出了用心貢獻,得到了社會的一致好評,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強隊伍建設,完善志愿服務體系
一是用心加強志愿者注冊工作。我們嚴格按照《中國青年志愿者注冊管理辦法(試行)》的規定,認真做好志愿者注冊登記表、服務項目登記表、注冊簡明登記表及相關資料的管理工作,建立規范的志愿者注冊登記網站和對接平臺,透過完善網上注冊、加強基層服務建設等措施,在方便注冊和方便服務兩個方面下功夫,同時注重抓好志愿者的教育、培訓、管理、維權等各項工作,注重發揮骨干志愿者的影響和帶頭作用,吸引更多青年參與,影響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服務的行列,截至20xx年x月,我市已有注冊志愿者13.5萬人,有效地推動了禮貌城市建立活動的深入開展。
二是用心加強志愿者組織建設。我們用心發揮青年主導作用,爭取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的支持,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廣泛參與志愿服務,進一步建立健全了志愿者組織,切實履行了組織、協調、管理和指導職能,保障志愿服務工作的有序運轉。先后建立各級青年志愿者協會、青年志愿者服務站、青年志愿者服務隊等志愿者隊伍1000余支,能夠長期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的專業化、規范化志愿者服務隊近100支,便民服務點100多個,同時建立“手拉手”學校50多個,構成了比較完善穩定的志愿者服務體系。
三是用心培育社會志愿服務團隊。在城市禮貌建立工作中,我們十分重視整合發揮社會志愿服務資源,一方面,用心針對當前社會關注的環境問題。組建了由教師、私營企業主、公司職員當中的環保人士以及全國民間環保組織“自然之友”的會員組成的地方環保志愿者服務隊,54名成員正透過深入調查,著手編制“地區水域污染地圖”,幫忙廣大市民樹立重視環保,愛護環境的意識,服務地方經濟和自然環境和諧有序發展;另一方面,我們將黃石義工聯盟、大冶銅草花環保志愿者協會、劉國保志愿服務隊等有影響力、熱心公益事業的民間志愿服務組織納入全市志愿服務工作的體系當中,引導他們用心投入環境衛生整治、社區保潔活動、幫困助殘、便民利民等多層次、多形式的志愿者服務活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二、夯實工作品牌,服務社會發展需求
為用心推進志愿者工作的科學化發展,向社會帶給全面、細致、優質、高效的志愿服務,我們用心對志愿者工作進行統籌布局,切實致力于志愿者工作的改革創新,用心圍繞黨政中心工作大局和人民群眾需求在實施扶貧助困、社區建設、環境保護、大型節會、搶險救災、服務青年就業創業、關愛農民工子女等重點志愿服務項目中發揮了用心的作用,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成效。
一是深化社區志愿服務促和諧行動。我們將每年x月確定為全市志愿服務集中行動月,以“踐行志愿服務、傳承雷鋒精神”為主題,以敬老、助殘、幫困、社區服務為資料,組織志愿者深入社區、深入家庭,為“五老”開展生活照料、圓老人一個心愿(陪老人過一次生日、逛一次公園、參觀一次市容市貌、看一場演出、做一頓可口的飯菜、帶給一次生活護理服務)等志愿服務活動;為殘疾人帶給生活照料、醫療保健、健康咨詢等服務;為社區群眾帶給法律援助、家電維修、就業咨詢培訓、義務家教、禁毒防艾知識宣傳、文藝演出、科技文化普及等志愿服務。
二是用心推進志愿服務新農村活動。我們用心圍繞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災后重建和生產自救,組織志愿者深入鄉鎮集市、田間地頭,集中開展科技培訓、農技輔導等志愿服務活動。用心開展為困難群眾生活照料、心理咨詢、義務家教、醫療衛生等送溫暖活動。組織志愿者開展文藝演出、政策宣講以及清除白色垃圾、清除非法張貼物等志愿服務活動,引導農村青年移風易俗,倡樹新風正氣;組織志愿者廣泛開展普法宣傳和法制教育,幫忙農村青年學習法律知識,增強法制觀念,學會依法辦事。
服務員活動總結篇三
青年志愿者活動是跨世紀青年文明工程的重頭戲,是適應時代要求和社會需要應運而生的新事物,是新形勢下豐富和發展學雷鋒活動、培育“四有”新人的有效載體,是調動青年參與團活動積極性、主動性的一種有效方法。多年來,石齋中學廣大青年志愿者本著“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按照“活動規范化、組織支部化、隊伍正規化、陣地長期化、運作社會化”的要求,以“奉獻社會、服務他人、鍛煉自我”為宗旨,積極投身創建校園精神文明和社會志愿服務活動,多次開展各具特色、豐富多彩的志愿者活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學校青年志愿服務隊已成為學校德育工作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它是學校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傳統美德教育的重要途徑,也是我校共青團工作和青年工作的有機載體。“成才在校園,奉獻在社會”已成為學校廣大青年學生的共識。由于工作顯著,學校團委曾被東山團縣委授予“青年志愿者活動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一、制定《東山縣石齋中學青年志愿者服務隊管理條例》,建立完善青年志愿者長效的工作機制
石齋中學青年志愿者服務隊自成立以來,我們就著手建立《青年志愿者服務隊管理條例》,并逐步探索建立起青年志愿者招收、面試、注冊、培訓、評估到考核獎勵的一套制度。青年志愿者服務活動作為一項長期的服務活動,貴在自愿,只有充分尊重學生意愿,堅持自愿參加的原則,招收志愿者才能名副其實,志愿者行動才會具有內在持久的原動力。因此在招收時,我們加大宣傳力度,讓學生明白青年志愿者是以倡導和推動愛心助人、奉獻社會為宗旨,是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推進新時期精神文明的新舉措。每次報名結束后,我們對所有的志愿者進行了集中統一面試,對合格者進行注冊登記,填寫好《東山縣石齋中學志愿者注冊登記表》,做到統一注冊、統一管理,并以項目注冊為龍頭,推進重點項目的志愿者注冊工作,不斷加強青年志愿者的隊伍建設。志愿者的注冊制度為廣大志愿者提供一個累進激勵的機制,這必將吸引更多的學生加入志愿服務行列。與此同時,我們為學校青年志愿者制作統一的帽子、授帶、服務意見反饋卡、旗幟。在每年的國際志愿日期間,我們及時召開了經驗總結表彰大會,表彰一批青年志愿者先進個人,逐步探索出一條建立學校青年志愿者長效機制的有效途徑。
二、抓組織,抓管理,充分發揮青年志愿者骨干的典范示范作用
在青年志愿者的管理上,我們采取了服務隊管理與青年志愿者管理相結合的方式,我們善于在青年志愿者管理隊伍中發現有組織能力的骨干力量,并加以委任。他們會在志愿者中起到帶動和領導作用,在活動中架起了志愿者與服務隊之間的橋梁和紐帶,為各項志愿者活動的開展發揮了巨大作用。每支志愿者隊伍都表現出很強的組織性、紀律性和強大的凝聚力,圓滿地完成每次的志愿服務活動,得到的普遍的贊譽。陳攀同學是學校學生會生勞部部長、學校青年志愿者服務隊長,每次學校開展志愿者活動,他總是身先士卒,迅速組織各小隊長、青年志愿者開展活動。
三、真抓實干,務實求效,組織志愿者開展各項服務活動
1、立足校園,開展“石齋是我家,美化靠大家”為主題的校園三化建設。
幾年來,青年志愿者服務隊為“綠化、美化、凈化”三化建設作出了十分突出的貢獻。20xx年10月份在學校團委會的倡議下,全校學生共為學校校園建設捐款一萬多元。此外,他們還經常整理校園環境衛生,剪修花草,澆灌樹木,保護花圃,美化共青團綠化帶,為學校的校園環境建設作出積極的貢獻。
2、放眼校外、服務社會。
學校團委會經常組織青年利用節假日、課余時間深入開展尊老敬老、扶貧幫困、社區服務、環境保護等多類志愿服務活動,幫助他們增強社會責任感,弘揚文明新風尚。
(1)組織青年志愿者到東山縣福利院開展“我為孤寡老人獻愛心”活動。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優良傳統,以實際行動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讓老人們感受到社會給予的溫暖和愛心。
(2)開展“東山是我家,美化靠大家”為主題的社區環境整治活動。讓團員青年把愛心灑向社會每一個角落,以此來更好地保護環境。
(3)組織團員青年到街上清理亂張貼“牛皮癬”活動。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弘揚文明新時尚。
(4)積極響應東山縣委、縣政府為“創建全國優秀旅游縣”的號召,在團縣委的統一部署下,認真參與銅陵地區環境衛生大整治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