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過清明節的作文350字篇一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節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節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 “清明節前后,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節”的農諺。后來,由于清明節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節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節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節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節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蕩秋千、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 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煉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游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游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踏青
又叫春游。古時叫探春、尋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時光,使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好習慣。
我們的傳統節日有很多,然而當我們享受節日給我們帶來的假期時是,是不是也應該像祖先一樣在這些節日里做些什么呢?
過清明節的作文350字篇二
我國傳統節日中,清明節算得上是最有特殊氛圍的一個節日,既有祭掃已故親人、生離死別的辛酸淚,又有踏青游玩的歡笑聲。對我來說,去鄉下過清明的最大樂趣是又可以和堂姐妹們一起在田野里玩耍了。今天,大人們約好一同前往奶奶家祭祖、過節,我甭提多興奮了。
天公似乎并不作美,下起了毛毛細雨,空氣中多了一絲悲涼的味道。路上,我和媽媽玩起了接龍游戲。媽媽說:“清明時節雨紛紛。”我答:“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媽媽接上,我立即脫口而出:“牧童遙指銀杏村!”大人們連聲說好,因為爺爺住的村名叫“銀杏村”。
我們到奶奶家時,親戚們已經到了,一不小心,我家成了“最后一名”。我走進客廳,發現堂姐在織圍巾,雖然織得簡樸,但也不失淡雅,我以后也要學習織圍巾,這叫做“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奶奶手忙腳亂地給我們準備了豐盛的午餐,大人們聚坐在一起,海闊天空地聊得不亦樂乎。我和堂姐妹們卻焦急得不得了,期盼大人們快快吃完飯,因為我們的心已經飛到田野里去了。終于可以去祭拜了!一大隊人浩浩蕩蕩地向太太公、太太婆和太公、太婆的墓地出發。按照以往習慣,祭拜結束后,大家搶糖果吃,這是祭拜中很吸引我的一個環節。不過今年有點怪,所有人都沒有去搶,而是慢慢地挑選著,連我也不由自主地這樣做,場內顯得寂靜了,大概是因為我們長大了,知道該冷靜了吧。
回來路上,天居然變晴了,空氣中散發著淡淡的香味,田野中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金黃的油菜花、白色的芝麻花、淡紫的豌豆花爭奇斗艷,和煦的春風拂面而來,真是春意盎然,讓人賞心悅目啊!不消說我們小孩子,連大人們都變得興奮起來,爭先恐后地在油菜花旁擺pose拍起照來。看著這些童心未泯的大人們,我想:太公太婆們肯定喜歡看到他們的子孫健康幸福,我們開開心心的,他們在天堂里會更安心了。
想著想著,我不由笑出聲來,偷偷地摘了幾枝油菜花,向墓地的方向揮了揮手,算是和太公太婆們告了別。我興致勃勃地和堂姐妹們在田野里玩耍開來,我看到每個人臉上的笑容就像春天的花一樣的燦爛。
過清明節的作文350字篇三
春日里的四月,便是祭拜先人的時節,長輩們帶著嚴肅的心情而去,而我們這些不聽話的孩子,則是滿臉的笑意,像外出踏青似的,對鄉村有著無限的向往。
童話中的鄉村,有著大片大片金色或淺綠色的麥田。而這里的三月,遍地的油菜花,應該都開好了吧?約莫一人高的花田,望不到邊際的金黃色,走近仔細地嗅,還能聞到一股太陽的味道。置身其中,仿佛整個世界都是一片金燦燦的顏色。
花田的旁邊,總是有著一條泥濘的小路,路的兩邊,便是小蝌蚪們的家了。而那兒,也是我們這些頑皮的孩子最終的目的地。小路,相當的難走,令人驚訝的卻是路旁水渠里的水,竟也這樣晶瑩透徹,暖暖的陽光照射到水面上,小蝌蚪們便沒有了藏身的地方。它們也不驚慌于我們這寫些看到蝌蚪而幸喜若狂的孩子,卻很暇意地漂浮在水面上,成群結隊地享受著日光浴。
太太的墳,被埋在了山頂,一年沒來,這里又變化了許多。大人們決定先去探路,留下剛上大學的小姨看著我們。小姨從不管我們,只是一個人座進車內玩她的手機,然后不時探出頭來,叮囑我們:“當心點啊!”我們絲毫不覺得和我們隔著兩輩人,且素未謀面的太太會比小蝌蚪更加有吸引力。往年的三月,天氣應該是很熱了,大家都脫去外衣,穿著彩色的毛衣穿梭在花田里,金色里又多出了幾種和諧的色彩。
花田的中心,有一塊很小的自留地,那兒開滿了大大小小的蒲公英。因為比油菜花矮了好一大截,所以,被保護的相當好。“可是這樣它們就不能旅行拉!”是滿臉稚氣的弟弟,我知道,他剛學過《蒲公英的種子》。一個單純而又善良的孩子。“幫幫它們吧!”弟弟很小心地打碎了蒲公英的‘絨球’,輕輕地將它們捧在手心里,高興地舉過頭頂靜靜地等待著一陣清風,送蒲公英媽媽的孩子,去別處旅行。有一顆種子飛進了弟弟的頭發里:“別拿出來,我喜歡讓它在這兒安家,我能照顧它。”仍是滿是稚氣的臉,可稚氣中卻多了一份堅定。弟弟的聲音,回蕩在花田的上空。
他的話,像雨水一樣澆灌進土壤里,流到每一株植物的心里。
大人們回來了,互相攙扶著,很小心地走著,互相撣去身上沾著的綠葉和不知名小花的花瓣。然后滿是斥責地說我們:“你們怎么搞的?身上弄那么臟!?快點,過來撣干凈!”“辰辰,你多大拉?還和著他們瞎胡鬧?!”“聰聰,你手上拿的是什么?趕快扔掉!”“小蕊,不是讓你看著他們嗎?你瞧瞧!全濕了!”……
弟弟口袋里的彩色小石子,撒了一地;聰聰手里被用來裝小蝌蚪的塑料袋,被扔進了水渠,濺起了無數水花。它們奮勇向上,但最終,卻是落下,落下。好幾只蝌蚪,被困在了袋子里,它們用自己的小尾巴,使勁地敲打著袋子。弟弟跑過去,很小心地撥開袋子,放蝌蚪們出來:“走吧!走吧!趕快去找你的媽媽吧!”“叫你別去碰,你偏不聽!你這孩子怎么這么不讓人省心!”很響的一個巴掌,弟弟驚呆了,我也驚呆了。眼淚從他的眼角大顆大顆地落下來,打到滿地的彩色石子。他先是啜泣,很小聲的那種,肩膀一聳一聳的;然后便是放聲地大哭,哭聲中滿是委屈和倔強。
一陣風從天空中飛過,帶著弟弟的哭聲飛過。無邊無際的油菜花,隨著清風搖曳,像妙齡的舞娘,踏著春天的飛毯飛過。
一切的辛勞,都付之一炬,蝌蚪,石子,油菜花和蒲公英。一切的一切,都隨著汽車的遠離而悄然逝去。我突然感覺到一陣前所未有過的疲憊。那些大片大片的金色;那些成群結隊的生靈;那些五彩斑斕的大地的結晶;那些像白雪或水晶球一般的旅行者以及那些回蕩在花田上空的陣陣爽朗笑聲,都將深深地烙入我的內心深處,慢慢演變成我對于春天,對于鄉村的美好回憶。
歸來的路上,我一個人座在車子的最后,望著窗外發呆。真的很累啊!“姐姐!”弟弟跌跌撞撞地跑過來,伸出小手,說:“姐姐,你看!” 一棵殘缺不全的蒲公英靜靜地躺在弟弟的手掌心里。“我剛才偷偷藏在帽子里的。嘻嘻!我要帶回去給小宇看。”弟弟已經恢復了他的快樂,絲毫不介意也不記得剛才發生過了什么事。“被你打敗了!”我努力地搖了搖頭,微笑重新占據了我的嘴角,我又找到了春天:“記得小心收好哦!” 弟弟使勁地點點頭:“這是我們的秘密,好嗎?”“咿!你好象在做廣告哦!”“哈哈哈!”弟弟做了個鬼臉,小心翼翼地把蒲公英又一次藏進了帽子里,然后唱著不知名的兒歌,再一次跌跌撞撞地跑開了。
過清明節的作文350字篇四
清明時節雨,我漫步鄉野,任飄灑的雨絲輕撫我的臉頰。
四月的田野是一片蔥綠,郁郁蔥蔥的禾苗努力抬頭享受這春天的饋贈,路旁零零散散點綴著幾朵野花,粉的,藍的,黃的,在這雨水的沖刷下顯得格外清新明艷。清明,大多數人家都出去給祖宗上墳,房屋沉寂在一片朦朧中。
我路過一處雞舍,公雞頭頂一個鮮紅的雞冠,安然漫步在雞舍中,享受這狹小的溫暖;一只老母雞蹲在角落,看樣子是要孵小雞,雞舍里還有一只鴨,扁扁的嘴巴發出“嘎、嘎”的叫聲,不覺使人覺得有些滑稽。
我走著,不顧雨水浸濕我的衣物,竟到了一棵柳樹下。這棵柳樹顯然是有些年月了,滄桑的、褐色的樹皮包裹著的枝干撐起了它一頭發絲般亂的柳絲,柳絲隨風擺動著,一片深綠在我眼前晃動。雖無小池作伴,我卻是感受到了賀知章筆下“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的詩情畫意。
我繼續走著,雨和風纏纏綿綿,清明時節,遙想那些寄托對去往遠方的親人的思念的人兒,我心中竟是平白無故地添了幾分傷感……
雨漸漸停了,村上升起縷縷炊煙,已是午時,該吃飯了,我聽見母親在喚我的小名,揮揮手,朝家跑去……
過清明節的作文350字篇五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燕子飛到南方去了,有在飛回來的時候。楊柳枯萎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可是親愛的爺爺。您長眠在這冰冷的墓地里很久很久了。孫子和您近在咫尺,卻又陰陽兩隔,千呼萬喚也無法和您相見。這怎么不讓孫子悲傷,痛苦,而又惆悵滿懷呢。
記憶中清明節曾有過的快樂早已蕩然無存。沒有爺爺的清明節連天都灰蒙蒙的。無休無止的綿綿細雨讓我悲從心起。寒風啊,請你告訴斷腸人,那樣愛孫子的爺爺怎么就在也不回來了。
透過蒙蒙的雨絲,我又看見了那熟悉的小山坡。滿山的小草還是那么嫩綠,五顏六色的野花寂寞地開放著。還有那無人采摘的碧綠的青蓬。這一切都讓我感到親切極了。景物依舊,爺爺卻早已不在了。畫面再次重現,藍藍的天空下,一個小男孩握著風箏的線軸,歡快地跑著。哪個緊隨其后的慈祥老人不正是爺爺嗎,他的臉色為何這樣蒼白,為什么不停下休息,我明白他是舍不得。
畫面模糊了又清晰了,小男孩跟著爺爺乖乖地采青蓬。再老人的嘮叨中,小女孩知道了清明節,清明果,僅此而已。粗心的小男孩,你怎么沒有看出爺爺眼中的憂傷,爺爺在用最后的力量延長著小男孩的快樂。
知道無奈的離開人世。
爺爺走了,再思念和等待中,我一天天長大了。也終于明白,燕子能再飛回來,楊柳有再青之時爺爺卻再也回不來了,陪我度過的是常常的思念和一年一度的清明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