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除夕夜作文字600篇一
姥姥家早已是張燈結彩,院子里鋪滿了一地花紙,大地猶如穿上了新衣。再一看,小狗“嘟嘟”也洗得干干凈凈的,而且還穿上了件紅色的新衣服。一個金黃色的小鈴鐺在它脖子里一搖一擺的,不時發出一陣陣“丁零零”的響聲,原來小“嘟嘟”也在和我們一起歡度春節。
“包餃子嘍”,只見姥姥把和好的面團切成一個個小面塊,姐姐又把小面塊搟成一張張小圓皮,我和媽媽把水餃餡一點點兒地放到小圓皮里面,然后再捏成一個個帶花邊的小水餃,真是好看極了。包著包著,我想到大人們都說,誰能吃到甜的水餃誰就有福,我想看看今年誰會是最有福氣的呢。于是,我悄悄地把一塊冰糖和一個紅棗包在餃子皮里面,看看誰能吃到……我們就這樣包了半個多小時,包了好多好多水餃,然后包好的水餃就像小鴨子下河似的“撲通撲通”地被姥姥放入鍋里。幾分鐘后,美味佳肴都擺到了桌子上。“要吃水餃了,快去放鞭炮。”姥姥說。于是,我和哥哥姐姐把一串很長很長的鞭炮掛到院子里的無花果樹上,那震耳欲聾的鞭炮聲響徹天空,我的心里也越來越高興,因為鞭炮的聲音越響,喻意我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開始吃水餃了,吃著吃著,姥爺說:“咦,怎么還有個甜的呀?”我接過話來說:“姥爺,您是不是吃了一個冰糖的呀?我可就包了一個冰糖的,姥爺您的福氣可真好,我祝您福如東海,身體健康!”說完我就迫不及待地吃了好幾個水餃,因為我希望吃到那個帶大棗的水餃,但是吃得我肚子都脹脹的也沒有吃到,因為那兩個“福餃”都被姥爺給吃到了。
八點鐘,春節晚會開始了,我們一家圍坐在電視機前,一邊瞌瓜子一邊觀看精彩的電視節目。其中我最喜歡的節目要數雜技了,傘兵的動作是那樣嫻熟,而且還沒有一絲差錯,這緊張的氣氛將晚會推向高 潮……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新年的鐘聲敲響了,震耳欲聾的鞭炮聲再次響徹天空,我們又沉浸在歡樂的氣氛中……
除夕夜作文字600篇二
除夕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它象征著團圓、和諧。這一天可以說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
關于除夕,民間還流傳著一個傳說:傳說古時候有一個兇惡的怪獸叫夕,每到歲末便出來害人。后來人民知道夕最怕紅色和聲響,于是年三十的晚上,家家戶戶貼春聯、燃放爆竹,來驅除夕獸,以求一年安寧,這種習慣慢慢流傳下來,從此年三十晚便稱為除夕了。
除夕的早上天還沒亮,大人們都紛紛起床,穿上新衣,開始放鞭炮,聽大人說這是“接年”。到了九點多鐘,大人們開始燉肉、炒菜,連說話的工夫都顧不上,爸爸在底下生火,媽媽在上面做菜,姥姥在旁邊洗菜、切菜,我和姐姐也在一旁幫大人們做事。
到了中午,鞭炮聲又想起來了,大人們都在燒紙,祈求來年家人平平安安。不一會兒香噴噴的一桌子菜做好了,我們一家圍在一起,相互傾吐著過年的喜悅。
吃完飯后,開始貼對聯了,爸爸先把門框給刷干凈,再涂上濃濃的漿糊。最后,把長長的對聯貼上去,遠遠望去,那是一種紅紅火火、萬象更新的美。
下午,大人們開始和面包餃子。除夕吃餃子這是必不可少的。媽媽先把肉剁碎,然后再放入青菜、蔥、姜等調料,剁上幾分鐘后,又放油、鹽等。餡料準備好后,就開始包餃子了。手拿一張餃皮,用筷子挑上一點餡,對折合上,再那么彎,兩頭再一捻,一個元 寶似的餃子出來了,聞著肉餡的香味,看著都讓人流口水。
晚上,一家人坐在電視機旁,看《春節聯歡晚會》。這一夜誰也睡不著,都想要親身感受迎接新年到來的那一刻,那一刻又要放一次炮,這是“送年”,也是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
夜深了,家家戶戶都會燈火通宵,不許間斷,舊的一年便在人們的歡笑聲中,悄悄地離去了。
除夕真令人難忘啊!假如天天都能像除夕那樣和家人團圓,那該多好啊!
除夕夜作文字600篇三
在我的老家安慶,有一個習俗,那就是“春節祭祖”,別認為這很普通,其實我們全家人對其是非常重視的。
在離老家幾十公里處,有一個小鎮——許嶺鎮,是我們每年都要去的地方,那有一座山—許嶺,安葬著我們徐氏幾十代先人們。
山上,數不清的樹木,荒草和荊棘,證實了他的古老。可是他也阻礙了我們前進的腳步,為了祭拜祖先,我們也不會屈服,折斷多余的樹枝,踩平多刺的荊棘,一步一步向前走。到了墳地,我們看見大大小小的墳。爺爺帶路,先找到我們最親近的先人,然后爸爸和叔叔除去墳上的荒草,爸爸拿著三根香串上六張紙錢插在墳頭上,接著叔叔拿出一疊紙錢在墓碑前點燃,我當時親眼看見墓碑上玄孫一欄里有我和兩個弟弟的名字,還有幾個沒見過面的堂兄弟的名字,當時我的心情很沉重,為什么他們沒有來祭祖呢?也許是他們在外地過年,沒有回來。然后就是放炮竹了,接著我們就要給祖先叩頭了,叩頭時,先要雙膝跪下,然后雙手觸地掌心向上,叩頭三次,這樣重復三遍才是對祖先最恭敬的禮節——三拜九叩大禮。最后,我們要把祖先“請回家”。
回家后,要將祖先供奉在牌位上,在牌位前還要擺上供品,這供品也是有講究的,雞、魚、肉、豆腐、糕點、水果、酒、茶等一樣都不能少,而且雞和魚的頭要向著牌位。拜完祖先才能吃年夜飯,在吃年夜飯時,餐桌上也要空一個座位,那是留給祖先享用美食的。從大年三十到正月初四之前,祖宗牌位前的香火是不能斷的,否則寓意香火不旺!
到初四的早上,我們就要送祖了,送祖時要將供品移到餐桌上,雞和魚的頭也要向著門外,我們要先向牌位拜三拜,再向門外拜三拜,以示將祖先送回到極樂世界。這樣整個春節祭祖儀式才算結束。
就像奶奶祈禱時說的那樣,祖先們時時刻刻在身邊保佑我們,對于我們來說也是一種幸福吧,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讓我們也時時刻刻懷念他們吧!
除夕夜作文字600篇四
除夕夜代表著什么?代表著這一年的最后一夜,代表著新一年即將到來。我該為這最后的一夜做點什么呢?或者說我該為新一年的到來準備點什么呢?
記得小時候,除夕夜在我心目中就是一個神圣的節日。除夕夜是一年當中最快樂的時光,因為有好吃的也有好玩的,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一年年的成長,卻讓我總覺得除夕不過也如此。現在沒人陪我玩躲貓貓,我也不想再去吃那些小孩子的零食了。
除夕那天,眼瞧著快進入黃昏,除夕夜即將降臨,我還真有點迷茫,不知今夜該怎么度過。我打開電視,窩在被窩里,卻回憶起童年時代,那時除夕夜才是如意呀!而今只好我等待著,等待奇跡出現。
“叮咚、叮咚”媽媽打開門,只聽媽媽說:“你們來了,快請進來。”“咦,今晚有貴客?媽媽怎么沒跟我說。”我連忙蹦出房間去接客,原來是大姑姑、大嫂、四嫂還有表哥、表姐。看來他們早有計劃,今晚要在我家打牌。我心里高興得難以用語言表達,可又氣他們都沒有事先告訴我一聲,害得我苦悶半天。
“快開始吧。”愛玩牌的我是讓不得他們多談一句話。在我百般催促下,游戲很快地進入了正軌,大姑做官兒,我也抓一份,很快我的20塊錢從我的口袋里跑到大姑手中。我還真不情愿呢,“那20塊可是我計劃買書的一部分,怎能讓我心愛的書飛走呢”于是我就斬釘截鐵地投下了5元。
在我投下那5元的那一刻,我心里美滋滋地在想著:“如果我抓了一雙王,我豈不是又能掙回20元,要是抓了一雙a,也還有5元可掙回。”這次,我小心翼翼地拿起牌,摸著,摸著,似乎手感很好,于是我心中一喜,這次準能旺,再加上我偷偷地一瞄眼,“咦,有兩個尖尖的頭”我更有信心了,真是激動人心呀!我脫口而出:“你們看好了,雙a。”大家的目光都轉移到我的牌上。“你在嚇唬我呀。”大姑笑著說道,桌上的人也一哄而笑,我再定眼一看,原是一支a和一支4。
我的臉變得通紅,因為他們在笑我,又或是因為我又輸了5元,這25元對我來說可不是小數目,我要穿2天的鞋帶才能掙回來呢。“我要不要繼續玩下去,如果又輸那該怎么辦,如果輸了卻又放棄豈不是很可惜。”我心里正計量著。大姑看見我“玩”得滿臉通紅,便說:“小妹你來幫我大姑收錢吧,等下贏多了重重有賞。”我想也好,我口袋反正已經空蕩蕩的,再玩下去會欠賬了。于是我乖乖地當好大姑的會計。看來我真的是大姑的搖錢樹,一到大姑身旁,她就大獲全勝,把其他人吃個精光,弄得我都不好意思,我也想走開呀,但是為了我個人的利益,我就委屈小姑他們了……
除夕那晚,我們玩到深夜,大家都去睡覺。唯獨我難以入睡,因為我沒虧本,反而掙回了很多,睜著大眼睛偷偷地笑著。
其實,玩游戲要有個度,適度地玩可以娛樂自己,但一旦過度就難以自拔,越陷越深,最終后悔莫及。大家一定切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