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教職工,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又該怎么寫呢?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質的教案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小學美術教案 小學美術教案四年級篇一
深圳市羅湖區羅芳小學美術室
: 20xx.12.5
一年級(2)班同學 40人
王 建
根據兒童歌曲《快樂的小蝸牛》為切入點,設想將藝術領域的繪畫和歌唱等自然地進行融合,探索不同于單純美術課和音樂課的新型藝術課教學方法,獲得藝術課的教學實踐經驗。所以,本課學習目標確定為:通過教學活動,讓同學感受蝸牛的形象特點,并能發明性地描繪蝸牛;跟唱歌曲《快樂的小蝸牛》,體會歡快的節奏和旋律;體驗藝術游戲過程中的勝利感和愉悅感。針對教學目標,我設計了以下的教學環節和戰略:
1、 猜謎語游戲導入課題。
根據一年級同學的年齡特點,同學喜愛猜謎語,喜歡動物。所以我將同學較熟悉的兔子和小鳥的形象編成謎語讓同學猜,再引出蝸牛的謎語,便自然過渡到課題學習了。
2、創設情境讓同學感受與想象。
通過出示多媒體課件,出現歌曲《快樂小蝸牛》精彩的動畫和音樂,讓同學邊欣賞片中擬人化的蝸牛形象,邊引導同學進入蝸牛形象的想象之中,并隨同歡快的節奏來輕聲哼唱而展開聯想,使同學在輕松愉快的氛圍里。
3、情境對話讓同學欣賞與判斷。
為了把防止繪畫技能的簡單枯燥傳授,我設計將范畫的出示用投影儀放出。并根據出現的蝸牛范畫,教師扮演蝸牛角色來配音,與同學進行情境對話。同學在這種童話故事般的對話中,不知不覺地明白如何藝術表示蝸牛的形狀,色彩,花紋等繪畫技巧知識。
4、音樂情境中的發明表示。
同學在歌曲旋律《快樂的小蝸牛》的輕聲伴奏下,自由自在地用畫筆來描繪藝術化的蝸牛,同學完全可以邊哼唱邊畫,甚至在手舞足蹈中去描繪。
5、自主評價式的新穎展示。
根據歌曲的意境,我用彩色紙制作了三個漂亮的“蝸牛小屋”分別取名:《自我創新》、《模樣好看》、《顏色鮮艷》。讓同學將自身的畫放進自認為適當的小屋里,自身對自身的畫作最初的自我評價。然后再由師生一起欣賞簡評。
6、扮演唱。
再次播放歌曲,師生一起大聲學唱歌曲,并在有歌詞“喲、喲”的地方,一起加以拍手節奏練習。然后,根據歌詞意思自由想象加上各自的動作邊舞蹈邊演唱,結束課堂學習。
情境一:
當教師播放歌曲《快樂的小蝸牛》時,同學看見屏幕上一個個造型奇妙可愛的小蝸牛動畫,聽到歡快悅耳的歌曲,很多同學都露出了愉快的的笑臉,很快地就進入到動畫和歌曲所表示的藝術情境中了。有的同學情不自禁的說:那是蝸牛小弟弟,有的說:那個背包的小蝸牛最好看?有的說:那個蝸牛的屋子還在冒煙呢?有的說……
看見同學興奮而投入的表情,我就輕生地跟著旋律輕唱起來,同學也就很自然地跟著學唱起來。同學的聲音逐漸由小到大,由不整齊到整齊,由輕聲唱到邊唱邊搖頭晃腦的投入的唱。同學情緒非常高漲,被藝術的氛圍所感染,藝術活動的課堂氣氛非常活躍。
情境二:
當教師用投影儀放出蝸牛的范畫時,我用“小蝸牛的話”和同學進行情境對話。我說:“你們好,我是蝸牛姐姐,看看我的房子是什么形狀啊?”一個同學說:“是圓形的,象一朵漂亮的花。”另一個同學又說:“象個美麗的太陽。”我說:“你們說的真好!”。接著我又出示一幅范畫說:“我是蝸牛小弟弟,每天背著書包上學去,你們看!我有什么樣的花紋和顏色呀?”一個同學說:“他的花紋象水波浪,顏色嘛——有紅、白、黑、黃、綠”我贊揚地說:“你說的真棒!別忘了給你畫的蝸牛用上更多的花紋和顏色啊!”。這一次出示的范畫蝸牛是沒有殼的,我剛拿出來,有很多同學都說:“啊?怎么沒有屋子呢?怎么沒有殼啊?”,這是我從容不迫地說:“我是可憐的蝸牛小玲玲,粗心大意的王老師竟忘了給我畫上小房子,害得我沒有家了,嗚!嗚……”邊說邊做出哭的表情。有的同學著急地說:“快給她畫上房子。”我又說:“你想給她畫個什么樣的房子呢?”
一個女同學很認真地說:“我要給她畫個象蘑菇一樣的房子”。一個男同學說:“我要給她畫一個象樹一樣的房子”……。就這樣,師生不知不覺地在這種童話般的情境對話中,既欣賞了美麗的范畫又展開了判斷和發明想象的思維訓練。使同學對藝術學習充溢濃厚的興趣。
情境三:
當我將紙制的三個“蝸牛小屋”掛在黑板上,請同學將自身的畫放進自身認為合適的“小屋”里時。同學興奮地看著這三個新穎漂亮的小屋,仔細看著自身的畫,心里好象在想:我的畫該放進“自我創新”還是“模樣好看”或“顏色鮮艷”的小屋呢?有的同學興奮地跑上前,滿意地放進了“小屋”;有的同學拿著畫上前去,站在“小屋”前猶豫一陣后,小心翼翼地把畫放進“小屋”;有的同學把畫放進“小屋”后,猶豫片刻又拿出來放進另一個“小屋”。看著同學們仔細而天真的表示,我心里為這個特別的優秀教案而感到興奮不已。
本課努力地探索小學低年級藝術課的教學實踐,將美術中的繪畫和音樂中的歌曲教學融入到美術課教學中,并通過可愛的動畫、動聽的歌曲,巧妙的對話來創設一個童話般的蝸牛世界情境,使同學始終在一種輕松愉快的藝術氛圍中學習;始終圍繞《快樂小蝸牛》的歌曲來進行藝術的感受、體驗和發明。充沛體現了教師較靈活而精心的優秀教案和引導啟發,同時又體現了同學是整個課堂教學的主體。同學較勝利地描繪出了各自想象發明的小蝸牛形象,并能基本跟唱《快樂小蝸牛》的歌曲,同學學的主動,同學開心,學有所思,學有所得。得到了藝術課教學的點滴經驗和效果。
我們都知道:教學實踐的最大意義就在于進行反思,只有進行認真的反思才會有教學的改進。
我認為本課教學后,有幾個值得反思和重視的問題:
1、本課教學雖然在優秀教案上有較大的突破,但還感覺沒有解脫保守美術課和音樂課的束縛,在歌曲學習與繪畫學習的融合和過渡上還顯生硬、不自然。
2、教師出示的范畫過多,對同學 的發明思維有一定的局限影響,沒能更充沛的調動同學的想象發明力。
3、作為一名長期從事美術教學的教師,在對歌曲的教學處置上,感到“力不從心”。感到自身缺乏較好的音樂素養和教學積累。使同學的歌曲扮演唱練習效果不太理想,遠未達到預想的藝術扮演唱的效果。
小學美術教案 小學美術教案四年級篇二
繪畫基礎課
:觀察不同形狀的車,及不同的特點。
:用簡練概括的線條畫出汽車的主要特征。
: 了解汽車的有關知識。
能用線條勾畫出一二種不同種類的汽車。
:培養學生觀察生活,表現生活的能力。
:1
:長方形、圓形紙片
辨認各種基本形。圓、長方、正方、梯形等基本形。學生辨認。
1、結構組合:用教具拼方形和圓形的組合物。學生看后,會不約而同的說:是汽車。老師板書課題。
分析:四邊形是車身,圓形是車輪。
2、演示方位:
⑴用汽車小模型在講臺上向左、向右方向行駛,使學生產生兩種不同方向行駛的視覺效果。
⑵板演不同方向的汽車。向左右開的畫側身、向前開的畫車頭、向遠處開的畫車尾。
3、組織畫面:用汽車的基本形定位。
1、啟發構思:你最喜歡那些汽車?你準備畫幾輛?它們向哪個方向行使?
2、用基本形定位:方形要大些,以便添加門、窗。畫面要飽滿。
3、勾線、刻畫具體形象。
要求線要勾的連貫、流暢,避免斷線。
4、添畫路旁景物:如房屋、樹、指示燈、欄桿等。
5、染色,色要均勻,不出輪廓線。
6、染背景:選汽車身上沒有的顏色染背景。
表揚踏實、認真的作畫的學生。
課后反思:學生對這一課很感興趣。所有的學生均能畫出馬路上的汽車行進的畫面。甚至能將汽車畫得很細致,還能叫出個名堂來。
小學美術教案 小學美術教案四年級篇三
春天的顏色
這是我呀
第二課時
外國民間玩具
好大一幅畫
學習目標:
通過各民族和古代部落、現代建筑的壁畫欣賞,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通過表達巨幅作品的活動過程,培養學生組織畫面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鍛煉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鍛煉學生毅力;培養學生繪畫興趣,享受繪畫和活動的快樂。
學習重、難點:
欣賞圖片資料時,觀察需要仔細,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鼓勵學生樹立自信,大膽的表現,展示自己。
學習準備:
圖片資料若干。學生繪畫用具等。
學習方法:
一、引
1、準備活動環境。
2、師:動的情景;徐州出土的眾多的畫像磚,是漢代的先祖們活動、生活的縮影和對佛教的崇拜。今天,老師將和同學們一起,回到遠古時代,去尋找我們的祖先們留下的生活和藝術的痕跡。
二、議
1、兒童自己欣賞書上的圖片,感受畫面形式和場面,初步理解作品內容。
2、兒童用自己的理解說說自己的感受。
3、教師用多媒體展示巖石和壁畫,讓學生觀看、感受和進一步理解,并進行適當的講解。
a、畫面的共同特點:尺幅較大,概括性強,自由奔放,描寫的景物和當時的生活有關,有震撼人的形式美感。
b、畫面的由來:勞動記事,圖騰,宗教或信仰崇拜的巫術,表達感情、游戲、自娛、狩獵、抗擊自然災害等方面的。
c、重點了解一些有廣泛影響或個性特點的作品:
a、尼沃洞穴中帶箭的野牛和印第安人的帶箭的美洲獅形象,常常被人類學家們用來說明舊石器時代巖畫起源于巫術的典型例子,“他們非常喜歡用這類人工制品去仿造他們夢寐以求的獵物”。
b、江蘇連云港將軍崖原始社會巖畫,用石頭磨畫而成,刻畫了當時人們對自然界的崇拜。
c、八千年前非洲原始人在洞穴巖壁上的人物活動圖,人物和動物形象栩栩如生。
d、敦煌壁畫,記載著很多本身經卷故事,著稱于世界。
猜一猜:南美洲高原上許多巨大的畫,它是什么時候,什么人畫的?為
什么要畫?畫的是什么?
(2)壁畫等巨幅繪畫在現代生活中的運用。
a 商業宣傳廣告。
b裝飾生活環境,
c人們自娛自樂
(3)想一想,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有巨幅繪畫作品,它們的作用是什么,有什么效果。互相討論,表述。
一、引
1、組織兒童分組,安排場地、準備巨幅繪畫創作的材料。
2、和學生共同商量繪畫表現內容,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參考:
小組表現同一個主題,先集體構思,再分配具體任務到個人,一起表達。
小組里每個人都自由發揮,看看組合到一起回形成什么樣的畫面。
二、議
老師提醒注意事項:
1、兒童大膽涂抹,不要受約束,盡情表現自己的想法。
2、兒童注意色彩的搭配,讓畫面有流動感。
3、兒童在墻壁繪畫時,如果站在凳子上要注意安全。
4、兒童注意環境衛生的保護。
5、友好合作,互相支持。
三、練
分頭活動。
1、在墻壁繪畫。
2、在大紙上繪畫。
3、在地面繪畫。
師巡回指導,鼓勵學生不怕苦和累,堅持到底,并協助學生完成美術活動。
四、學習小結
1、創作的作品,并說說自己的創意和構思。
2、欣賞,相互評價,相互討論。
3、進一步鼓勵學生的表現。
4、留念
五、反思
小學美術教案 小學美術教案四年級篇四
1、 知識與技能:
(1)了解畫冊裝幀設計的意義、形式和方法;
(2)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形象、色彩、構圖和文字進行設計的基本能力。
2、 過程與方法:
通過欣賞討論合作設計,了解并掌握小書的個性化設計過程。
3、 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熱愛母校、熱愛學習,善于創造的良好品德與能力。
1、 教學重點:
學習小畫冊設計的技巧與方法。
2、 教學難點:
畫冊外形及裝訂設計應怎體現本書的主題。
3、 興趣點:
①觀賞不同類型的畫冊、書籍裝幀藝術;
②編寫能表現自己個性和喜好的小書
③把形態美的小書,作為點綴室內環境的擺設品。
4、 觀察點:
①作業畫冊的外形與封面。
②連環畫的主人公,情節與裝訂形式。
作業要求
1、 基本要求:
能夠小組合作編繪出一本小書。
2、 較高要求:
既突出故事主人公造型的特點和主要情節,又注意了小書的裝訂形式美。
3、 個性探究:
書的外形獨特,形式新穎,圖文并茂主題突出。
教學活動設計
1、 學習方法:以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的活動方式,實施“四會”,即會寫、會畫、會講、會編。
2、 教學方法:欣賞比較研究法,情境創設游戲法,創作交流評價法。
3、 教學模式;開放式多元化角色活動美術教學模式。
教學活動過程:
1、 創設書店情境,導入本課課題:
課前師生共同收集趣味小書實物,布置成新書超市場景(也可提前錄像,做成課件,提高觀賞容量)。
①教師組織學生分組參觀“書店超市”,請學生欣賞比較:你能觀察與發現這批書或畫冊的形態和藝術形式各有什么特點嗎?各組可推選一個代表選一本自己最感興趣的書,向大家做簡單介紹。
②明確本課學習任務,是以自己編制的“小著作”作為畢業紀念獻給母校。
2、 分小組探究“備課”,推薦小教師“講課”:
(1)教師引導教材范例的觀賞,提示介紹書的結構常識與設計要素。
(2)提出問題:趣味小書外形、封面設計、裝訂形式上有什么特點?設計制作自己的美術作業集錦和自編的小故事畫冊,可以有哪些表現手法?
(3)請兩個小組的代表當小教師,分別講授上述兩個問題的內容。
(4)教師歸納點評,補充兩位小教師的講課內容,明確趣味小書的設計要求與制作方法要點。
3、 提出作業要求,學生創作練習:教師引導兩類作業形式的選擇(美術作業集錦與自編故事畫冊),個人創作或兩人合作。
4、 作業展示交流,師生評價總結:
(1)創設新書超市場景,教師提出購好書的評價細則,以學生模擬顧客購書的角色活動作為評價方式。
(2)通過小組互評,以“贈書”形式送給執教教師總結。
小學美術教案 小學美術教案四年級篇五
本課通過以學生熟知的動物題材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進行有目的的欣賞、探索、創作、表演、評價活動,從而從多角度的認識各種動物的可愛,以及了解動物與人類、環境的密切關系,從而培養學生保護動物的環保意識。引導學生在參與美術學習交流的活動中,發展感知、形象思維、合作能力,培養探索、創新精神和技術意識、環境保護意識;使學生在在參與美術、文化的交流活動中提高審美能力并促進個性發展。
認知目標:多角度地了解認識動物的可愛之處;感受各種材料特性,探討巧妙運用各種材料、手法表現有創意的“可愛的動物”的方法。
情感目標:培養保護動物的環保意識,體驗合作、探究、發現的愉悅,激發自信心和美術學習的興趣。
能力目標:通過探索用各種媒材自由創作動物的方法,培養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和創造精神。教學重點與難點:
1、多角度地了解認識動物的可愛之處;
2、引發喜愛動物之情和環保意識,探索用各種媒材自由創作動物的方法,培養合作意識和綜合學習能力。
難點:巧妙運用各種材料、手法表現有創意的“可愛的動物”。
課件、動物圖片、動物錄像、各種制作動物的媒材等。
1、游戲導入:你演我猜。可以模仿動物的聲音或是動作,讓其他同學猜一猜。
2、課件展示:自然界中動物的錄像和圖片。
3、調查:你還了解那些動物的可愛之處?
教學意圖:做游戲是每一個孩子的天性,他們非常愿意模仿動物的聲音、動作。通過你演我猜,還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豐富生動的視頻和圖片資料,引導學生賞析比較自然界
中各種不同動物的可愛之處,如動物的動作、外形、顏色或是玩耍的時候、吃奶的時候等等,讓學生從多角度去發現動物的可愛。
1、民間工藝品《布老虎》
2、徐悲鴻的《奔馬》
3、《動物剪紙》
4、米羅《鳥的愛撫》
教學意圖:通過賞析中外藝術家表現動物的美術作品,了解不同的美術表現方式和美的多樣性,并且可以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
1、賞析小朋友制作的可愛的動物作品。
如:紙做的、橡皮泥、折紙??
2、探討制作動物材料的運用以及制作方法。如:想好動物選擇材料或根據材料決定制作動物。
教學意圖:教師引導學生從形、色、花紋、動態方面進行欣賞,探索如何巧妙地運用各種材料制作動物以及制作動物的各種方法。
1、教師提出作業要求:小組合作制作“小小動物園”。
2、討論分工合作的方法。
3、學生制作,教師輔導。
教學意圖:學會合作,學會分工是現代人必備的生存競爭能力,在合作中培養學生的交流能力,與人合作的能力。
1、“小小動物園”作品展示。
2、評述作品。
教學意圖:抓住動物的形、色、媒材、技法表現、創新構思等對自己或他人的“小小動物園”進行合理的評價,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以及語言
的表達能力。
1、拓展:
(1)了解動物的種類。
(2)了解關于動物的有關知識。
(3)了解我國的珍奇動物。
2、升華:
(1)動物與人類、與環境的關系。
(2)我們如何保護動物。
教學意圖:通過對動物知識的拓展,讓學生在更廣闊的空間里了解更多的知識,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了解動物與人類、動物與環境的關系,培養學生保護動物的環保意識。
小學美術教案 小學美術教案四年級篇六
1、欣賞祖國美麗風光,感受各地不同風情特色,學畫風景畫。
2、在乘上列車去畫畫的情景驅動下,觀察、感受或想象,畫一幅風景畫,培養孩子觀察捕捉、繪畫表現的能力。
3、感受美景對心田的滋養,激發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熱愛祖國的美好情感。通過合作完成作業,培養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重點:啟發對美麗風景的觀察并進行表現。
難點:選擇合適的工具材料和表現角度描畫美麗的風景。
1、教具:課件、背景音樂。小火車的背景圖版。
2、學具:彩卡、膠水、雙面膠、水彩筆、剪刀、膠水、棉花、毛線等。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同學們,上課之前我想先請大家聽一段聲音。聽好了,這是什么聲音?”(播放火車開來的聲音)
師:你們坐過火車嗎?都去過哪兒?沒坐過火車的小朋友也沒有關系,這節課,我要帶領大家乘著小火車到祖國各地去旅游,一邊玩,一邊畫畫,那你開心嗎?(板書課題)
2、我們這間教室就是一節超大車廂,看看咱們的幸福列車,你們之前剪好的自畫像我已經貼上了!(展示展板并貼上黑板)現在,大家準備好了嗎,我們出發吧!(播放《火車開了》的音樂,全體起立,左手搭肩,右手臂擺動開火車)
二、引導觀賞,自主探究:
1.“小火車到站了,請火車停下吧”征求大家意見,你最想去哪里?(北京、上海、桂林、海南)或者(高山、大海、森林、草原)
2.依次欣賞圖片,師生相互交流,共同探究。
3、有的小朋友很厲害,都能把看到的美景畫下來,老師相信咱們班的小朋友更厲害,除了繪畫之外,你還有沒有更好的方法來表現呢?(教師拿出剪刀和彩卡啟發回答)
板書: 怎么辦:畫、剪、貼、撕、折、捏、攝影
4、突破難點:師示范重疊剪貼小樹,啟發白云用什么材料粘貼,師演示用棉花粘貼。
5、師歸納:剛才觀賞了那么多風景,我們再來回憶一下,都看到了什么?
師:天空上有有藍天、有白云、有青山、有綠水、有大樹,有小草,那我們就分成五個組:藍天組、高山組、小河組、綠樹組、建筑物組。
板書:
組團結協作,大膽表現。
四.拓展提高,情感升華(愛國主義教育):
師:等將來你們長大了還要到全國各地去旅游、畫畫。我國地大物博,有世界屋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美麗的上海、西安兵馬俑、天涯海角海南島等等。祖國那么雄壯、美麗,我們更應該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是不是?
小學美術教案 小學美術教案四年級篇七
“龍”是中國民間神話中的象征勇猛、權利的神物,是古時候人們膜拜的對象,而在今天“龍”的圖案被廣泛應用于人們的日常生活,在孩子們的心目中“龍”的本領高強,是他們崇拜的對象。此次活動意在讓孩子們通過觀察、欣賞感受“龍”千姿百態、威猛雄壯的美,使其了解“龍”的外形特征,知道“龍”是存在于人們的想象之中的,增強我們是“龍的傳人”的自豪感,并通過模仿和想象畫出自己心中的“中國龍”。
1、欣賞感受龍的美,了解其外形特征。
2、通過觀察、模仿、想象畫出龍的形態。
3、激發我們是“龍的傳人”的自豪感。
師生共同收集“龍”的圖案畫紙勾線筆
1、參觀“龍展”,觀察“龍”的外形特征,感受“龍”的美。
2、介紹講述自己的“龍”展品,進一步感受“龍”的美,知道“龍”是古代中國人想象出來的神物,激發我們是“龍的傳人”。
3、通過觀察、模仿、想象畫出自己心中的“龍”。
4、將作品放入“龍展”,相互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