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思政社會實踐策劃書篇1
活動主題:服務家鄉發展,宣傳七夕文化
主辦單位:共青團鄖西縣委員會
協辦單位:“天河之戀”志愿者團隊
活動策劃:翁新強(鄖西籍中國地質大學學生)
一、活動主題:服務家鄉發展,挖掘七夕文化
二、活動理念:在社會上學習知識,在實踐中積累經驗;
在基層中體驗生活,在活動中培養人脈。
三、活動宗旨:在第__屆中國(鄖西)天河七夕文化節即將舉行之際,為了在家鄉鄖西崛起的過程中盡一份力,同時深入社會體驗基層生活,積累社會經驗,以達到鍛煉自我能力,提高自身素質,展現人格魅力,實現自身價值!
四、活動目的:
1、通過本次活動,組織志愿者們參觀七夕文化博物館,深入了解七夕文化,以及相關的傳奇故事,提升志愿者們的閱歷,豐富志愿者們的內涵;
2、通過參與到這種大型文化盛會中去,不僅可以讓志愿者們邊服務邊學習,積累實踐經驗,同時,也可以培養人際交往的能力,擴大參與者們的人脈圈;
3、通過參與本次活動,可以深入了解家鄉豐富的旅游資源和文化資源,挖掘有潛力的項目,并做好調研分析工作,以備將來為家鄉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4、通過參與本次大型志愿服務活動,將在學校學習到的相關專業知識,運用到實際活動中去,實現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發揮專業優勢,服務地方經濟發展。
五、活動宣傳:
1、和社會媒體(報社和權威網絡媒體)特約合作,擴大宣傳力度;
2、認識的同學之間以相互發信息、打電話的方式宣傳;
3、以qq消息通知、分享日志博客、群郵件的形式在網上宣傳;
4、收集活動照片、制作活動展板,以平面形式在人流量多的地方進行宣傳。
六、活動時間安排:
6月1號—7月10號:面向鄖西籍大學生招募300名志愿者;
7月11號—7月20號:對所有報名參加的志愿者進行組織培訓;
7月21號—7月25號:對志愿者們進行考核選拔,并分為若干小組;
7月26號—7月30號:給各志愿小組分配任務,現場演練協調均勻;
8月1號—8月4號:進行模擬測試,使各個小組在人員分配、服務水準上,都力爭達到活動要求;
8月5號—8月6號:根據活動要求,將各小組調集到各個工作現場,為本次文化節做好各方面的服務活動;
8月7號—8月15號:對本次活動進行總結,整理活動相關資料,寫出活動報告,并針對活動存在的問題,向主辦單位提出可行性的改進方案。
(這只是活動日程初步規劃,具體時間由鄖西團委統一安排,整個活動歷時3—5天)
七、活動可行性分析:
1、團隊優勢分析:
我們團隊組成呈年級跨度學科交叉的梯形分布,團隊成員的專業結構、知識層次結構合理,包括管理學學專業,統計學專業,會計學專業,旅游管理專業等,具有較深厚的專業功底和良好的實踐能力與協作能力,可以充分利用多學科的交叉優勢,發揮出專業特長。同時我們團隊主要是鄖西人,服務家鄉建設的熱情很高,且對當地的地理環境、人文風貌都比較了解,同時,團隊負責人因過去的活動,和當地的相關領導建立了深厚的信任關系,活動過程中協調運作比較容易。
思政社會實踐策劃書篇2
一.實踐活動資料
1、活動主題
抗擊金融危機,尋農業發展新道路—探尋金融危機中的云南農業
2、活動背景
當下,國際金融危機不斷蔓延,對我國經濟的負面影響日益加深,對農業農村發展的沖擊也在不斷顯現,日前,2009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2009年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的若干意見》公布,這是自__以來中央一號文件第六次聚焦農業發展與農村改革。文件緊緊圍繞穩糧、增收、強基礎、重民生,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目前世界經濟增長明顯減退的大背景下,如何應對金融危機對農業農村發展的沖擊,不僅事關“三農”事業,更關乎整個國民經濟能否保持平穩較快發展。
云南作為一個農業大省,農業在其經濟份額中占了相當大的比重,那么到目前為止,云南省農業受到了多大傷害?哪些重點農業支撐項目受到沖擊?這對以后的農業發展有哪些影響?危機當下當地政府部門又有哪些對農業的優惠措施出臺?這些措施的效果發揮的如何呢?這些疑問都需要經過實地的調查 取證才能得出結論。所以,此次實踐我們以當下金融危機為契機,探究云南在此背景下的農業現狀,以及未來的發展之路。
3、活動目的
1)通過探尋金融危機中云南農業受到的沖擊、農民收入和福利的變化,讓深居象牙塔的大學生切實了解農業在金融危機的現狀下的狀況;
2)通過探尋當地農民面對金融危機的反應和措施,了解中央和地方政府對危機的實施農業政策,學習解決危機的方法,堅定大學生戰勝金融危機的信心。
3)通過對云南農業的認真調查,結合我們自身的理論知識和對社會的認知,反映當地的問題,并對當地農業的發展、《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的若干意見》提出我們大學生的建議;
4)通過對實際調查資料的整理和相關社會科學文獻的閱讀借鑒,寫出一篇以金融危機為背景的,以云南農業的產業調整政策和發展道路為核心內容的社會科學論文。
4、內容及主要形式
(注:農業突破點先暫定為水果業,經過接下來實際調查了解,也許所選點會有微小修改,但大方向不變)
內容:
(1)金融危機對農業的沖擊
1)金融危機對成本的影響
a、農機價格的影響;
b、種子、化肥、農藥成本影響;
c、雇工工資的影響、
2)金融危機對銷售的影響
a、對農產品價格(通過上網以及在市場中詢問的方法調查農場品的價格);
b、農產品銷售量(通過在網上查一些政府公開的數據以及咨詢相關部門的方法得到銷售量的數據);
c、農產品銷售方式(具體調查一些相關的銷售渠道以及這些銷售渠道的變化)、
(2)面對對金融危機的應對措施
1)農民自身的措施
a、生產方式的改變(對栽種作物品種的選擇)
b、技術的改變(使用新的科學生產理念、高科技農業機器的運用等)
c、銷售渠道的改變(在銷售量減少的影響下努力去尋求新的銷售渠道)
2)政府的政策
a、生產指導(政府部門配備農技師下鄉為農民做專門的相關的技術指導)
b、為農民提供的市場情形的咨詢(通過采訪相關的農民以及政府相關部門的人員以了解個中詳情)
c、為農民能夠安然渡過金融危機提供的一些有利政策(通過采訪相關的農民以及政府相關部門的人員以了解個中詳情)
(3)分析實際數據,提出農業發展建議
a、結合實際情況和理論知識,對農業發展提出建議;
b、通過已學過的有關經濟學的知識、閱讀相關文獻,做出一些與經濟相關的結論;
c、通過實際調查所得資料和社科文報刊文獻查閱學習,反應云南農業的產業調整政策和發展道路為核心內容的社會科學問題。
主要形式簡介:
(1)走訪部分受金融危機影響的農村農戶,加以問卷調查;
(2)走訪部分大耕戶和農業企業,加以問卷調查;
(3)采訪政府部門(當地農業局、鄉鎮政府及糧管所),搜集借閱相關資料數據。
5、活動意義
1)對我們象牙塔內的大學生而言,此次活動讓我們走近農村,貼近農民、走近社會、走近真實的金融危機,了解實際操作中的國家農業政策。并從中提高了我們的實踐能力,培養我們關心農民問題的悲憫之心。
2)對當地農民和政府而言,通過我們誠懇認真、深入社會、深入農村的調查,加深了對高校人才的了解,樹立了華中科技大學學生關心社會,踏實肯干的良好形象。
思政社會實踐策劃書篇3
為促進我鎮大學生的社會實踐行動,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引領,在實踐中接受教育、增長才干,培養大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促進大學生全面成長,為將來畢業后盡快融入社會作好充分準備,鎮團委、鎮關工委根據團市委《關于開展20__年大學生創業(社會)實踐行動的通知》要求,結合我鎮的實際,制定出本方案。
一、活動主題
我和祖國在一起社會實踐促成長
二、活動時間
20__年月至月
三、指導思想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引領,堅持“屬地管理,村(社區)結合”的管理體制和“黨政主導,關工委指導,團委主抓,部門配合”的領導機制,堅持“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就地、就近、就便”的原則,通過開展體驗教育、創業實踐、志愿服務、素質拓展、學習交流等實踐活動,讓大學生在實踐中熏陶思想感情、充實精神生活、提高道德境界、增長知識才干,為“建設新東坑,實現新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四、成立機構
為了加強對我鎮大學生社會實踐行動的領導,確保整個活動收到實效,鎮團委、鎮關工委決定成立“20__年度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領導小組”,成員名單如下:
五、活動內容
(一)開展弘揚愛國感情的教育活動
1、思想引領。開展學習實踐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的“我與祖國共奮進”主題詩歌朗誦、“社會實踐促成長”主題征文比賽,通過以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為主要內容的詩歌比賽,培養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教育和引導大學生樹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增進對黨的感情,堅定他們轉型發展的信心,肩負起時代賦予的使命。
2、了解社情。充分利用虎門銷煙紀念館、東縱紀念館、袁崇煥紀念園等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組織大中學生學習英雄的先進事跡,通過參觀紀念場館、觀看陳列展覽、瞻仰歷史遺址、尋訪革命老戰士等實踐活動,聆聽“五老”隊伍(老干部、老戰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范)講座,參觀城市建設亮點工程,感受東莞的變化,弘揚革命傳統,教育引導大學生繼承發揚東莞青年敢為人先,艱苦奮斗,務實進取,開放包容的光榮傳統。
3、宣傳亞運。深入貫徹省委書記汪洋同志的號召,組織以“迎接亞運會、創造新生活”為主題的宣傳教育團隊進社區、進工廠,開展以“唱響新生活”為主題的亞運歌曲和亞運志愿者歌曲傳唱活動;以“和諧新生活”為主題,倡導友愛和諧、共建家園的社區新生活理念,推動形成睦鄰友好、秩序井然的和諧社區關系;以“文明新生活”為主題,開展倡導文明新生活、樹立文明新形象宣傳活動,增強基層群眾文明意識,共建文明社區,引導大學生融入亞運,服務亞運。
(二)開展勞動實踐活動
1、培養創業意識。積極為大學生、中職生與本土青年企業家搭建面對面溝通學__臺,發揮榜樣作用,激發廣大青年的創業激情,舉辦大學生創業知識網絡學習論壇,為大學生、中職生分析就業形勢,傳授擇業技巧,解答創業疑難,介紹成功經驗,進一步增強他們的創業意識,提高創業能力,轉變就業創業觀念。
2、進行崗位鍛煉。及時了解大學生實習的崗位需求,積極物色不同類型單位和企業,建設一批聯系密切、合作成效突出、有典型示范意義的大學生創業(社會)實踐基地,拓寬大學生崗位鍛煉渠道,選派優秀大學生到社區、企事業單位開展掛職鍛煉,讓大學生走到生產第一線,走進社會各個階層,體驗創業就業的艱辛和社會各階層的狀況。
3、商海實踐活動。為大學生、中職生提供試創業機會,積極引導他們用科學發展的思維適應新經濟的發展模式,充分利用專業技術進行小型投資活動,開展工商模擬市場大學生商海實踐活動,為他們的創業盡可能提供各種便利。通過開展商海實踐活動,使大學生、中職生盡早培養創業思維,掌握創業方法和技巧,樹立正確投資創業理念。
(三)開展體驗教育和志愿服務活動
1、鞏固文明成果。要在我鎮成功創建東莞市文明鎮街的基礎上,鼓勵大學生積極參與志愿服務,為我鎮志愿事業注入更多活力,形成人人參與志愿服務的良好氛圍,關注和幫教失足、失業、失學青少年,為孤寡老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務,開展“文化進社區”、“文化三下鄉”、“繁榮企業文化”等活動,進行文明宣傳、文化普及,豐富市民群眾的文化生活,倡導文明禮儀,提高群眾的文明生活素質。
2、拓展志愿項目。引導大學生發揮自身專業特長,成立相關專業服務隊,不斷拓展服務項目。組織師范專業大學生,為需要幫助的學生提供義教服務;組織醫學類大學生,到農村、社區開展各種流感等流行性疾病防治宣傳和普及禁毒知識等活動;組織心理學專業大學生,深入農村、社區開展心理健康咨詢,特別是針對弱勢少年兒童群體顯性和隱性的心理壓力進行疏導,幫助他們學會處理人際關系。
3、倡導綠色環保。動員大學生廣泛參與綠色志愿服務,通過開展單車環保行活動,宣傳環保法律法規,倡導環保消費,發動和鼓勵更多的社會公眾參與保護生態環境活動中來,提高公眾環境意識,樹立節能減排的觀念,在全社會倡導和樹立生態文明意識和可持續發展意識。
(四)活動的總結階段
1、評選。對活動過程中涌現出來的先進典型進行評選,內容包括表現突出的學生、實踐基地,以及優秀的心得體會。
2、表彰以及成果展示。召開20__年大學生實踐成果展示表彰會,對在實踐中的積極分子進行表彰,樹立典型。
3、資料歸納和整理。收集整理活動簡報、優秀的實踐心得、調研報告、相片、dv影像等實踐活動材料,編輯成冊。
4、信息反饋。鎮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領導小組對參加活動的學生作出評價。
六、活動要求
(一)要求參加實踐的學生要遵守國家法律法規,不能做違紀違法的事情,注意自身形象。
(二)在實踐鍛煉過程,必須遵守實踐單位的規章制度,要服從分配,服從安排。不得無故缺席。
(三)在上下班或外出參觀的過程中,要遵守交通規則,注意交通安全。
(四)實踐活動結束后,應通知實踐基地,并感謝實踐基地提供的幫助,并且要求每位參加的學生在實踐活動結束后撰寫一篇1500字左右的活動心得上報鎮志愿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