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七夕節篇一
正方(支持情人節)代表:眾花店老板
反方(支持七夕)代表:眾糕點電老板
正方代表:崇洋媚外的年輕人們
反方代表:堅守傳統的老年人們
從此天下太平,人們過著兩個“相同“卻又“不同‘的節日.( 安泰文學 )
七夕節篇二
七夕就是七月七,我的家鄉人們稱這一天叫做乞巧節。這一天對我而言充滿了神秘,也讓我充滿了好奇。
對于家鄉的乞巧節得從端午說起。
在我的家鄉,端午節那一日,孩子們午飯后,要用艾草洗澡,洗的干干靜靜,然后穿上新衣,帶上五色絨線,大人們告訴孩子們說,這絨線要一直帶到七月七。
一到乞巧節,孩子們就按照大人們的說法將絨線拿下放到高處,等待喜鵲的到來。大人們還說喜鵲會將這絨線銜走,飛去銀河,搭起鵲橋,讓分隔在銀河兩邊的牛郎和織女相見,他們甚至告訴我們晚上可以躲在菜園的蔬菜后面偷偷觀望。那時的我總在七夕之日,苦苦守候著,想看看天空會不會真的出現鵲橋,出現牛郎織女,但是,每每都會被瞌睡蟲襲擊,昏昏睡去,第二日又遺憾不已。
小時候,家鄉的七夕,我們都帶著期待,好奇和遺憾度過。長大了,才明白原來只是個美麗的傳說罷了。現在想想,帶著那份美麗的希冀活著,生活也就美麗了許多。
家鄉的乞巧節,簡單中不乏美麗。
七夕節篇三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這句詩講的是每年的七夕節,人們都會不自覺的抬頭看看夜空,他們關心今年的牛郎織女有沒有相會,因為牛郎和織女僅有在七夕節這一天才被允許見面。
今日是七夕節,是牛郎織女一年一度相聚的日子。各地七夕節的習俗不盡相同:有的地方吃乞巧飯、對月穿針;有的地方的少女偷偷躲在南瓜棚下,聽牛郎織女相會時的悄悄話;有的地方的姑娘“拜仙禾”、“拜神菜”、“迎仙”、“卜巧”、“賽巧”。
在我的家鄉,傳說七月七日早晨,仙女要下凡洗澡,喝其洗澡水能夠避邪治病延壽。此水名叫“雙七水”。人們在這天雞鳴時,爭先恐后地去河邊取水,取回后用新甕盛起來,待日后使用。
七夕節篇四
今天是七夕節。我的最愛——你和兒子都還在老家,不在我身邊,想你們想得要命!多少年沒寫過情書了,今天下午工作也沒什么心思,突然很想給你寫一封情書。呵呵!中年男人同樣擁有初戀般的激情,先自我臭美一下。
親愛的,上午來報社經過光華門時,我透過車窗目光久久凝望著那個以前我們住的地方。那是我們愛的小家的最初所在的地方,破舊的老房子,三家人合租,空間狹小,條件簡陋。但你毫不嫌棄。日子過得是那么快樂幸福。
從和你在一起的那一刻起,我就發誓今生今世要好好疼你、愛你,永不變心。我給你取名疼疼,也是為了表達永遠疼你、愛你的承諾和感情。
在那里,你親自學習做飯做菜,還買菜譜,從那以后,我就覺得你做的菜最好吃,一直到現在都最喜歡吃你做的菜,炒土豆絲、青菜蛋湯、西紅柿蛋湯、紅燒排骨、紅燒鳊魚鯽魚、大白菜燒肉片……百吃不厭。
在那里,夏天的晚上我們經常一起坐在席子上吃西瓜,一人一半,拿個勺子。沒有空調,也沒覺得有多難受,西瓜是那樣的甜。
自從有了你之后,我的生活徹底發生了改變。以前孤單一個人,生活單調。你給我帶來了家的溫暖,給了我深深的愛,讓我的生活充滿了色彩,讓我更加充滿了力量。
七夕節篇五
中國文化真是偉大,一個七夕節都傳到了日本。
話說中國對于七夕的看法就是“中式情人節”,只是每年公歷與農歷的換算有些麻煩。日本倒好,直接改到了公歷,在七夕節做的事情也和中國不太一樣。在日本,七夕完全沒有情人節的感覺,希望自己的愿望成真倒是不少。每家都裝飾上竹枝,人們把自己的愿望寫在小紙條上并掛在竹枝上。學校也搞了這么一個“七夕角”。
慶典結束之后會把竹枝放到河中隨水漂走,希望自己的愿望可以這樣一直漂到天河里。
日本倒是很隨意地把七夕改到了公歷7月7日,那當喜鵲們還在去銀河的路上民間就開始慶祝七夕,牛郎和織女豈不是“望河興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