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景觀實訓日志篇一
這個星期一結束了為期一周的p圖生涯,一個庫房入口讓我p了平、立、側、透視圖,其實簡單的事并不簡單,簡單的人才認為什么都簡單,這是又一次引以為豪的作品,至少看了4天我都覺得挺好的。而且在這個過程中更會種樹了~!
然后時間到了周二,終于終于開始鍵su了,當然這一次還沒有結束認識就提高了~!關于su的工作總結。
一、場地概念制作——工作流程與上海有所不同,概念草圖是參照手繪草圖構思描的cad,cad和草圖已經差別很大了,而且設計就是更改,做做改改,改改做做。因此我挺高興的,因為以前還要我自己描次圖。但是后來我后悔了,因為是概念草圖,因此cad并沒有畫多細致,許多小細節有錯誤,所以下次一定要記住(1)cad細節處理好了再進su。然后導cad到su,第一步處理標高,把大的場地關系拉出來,之后處理道路連接,再次處理地形,這里要注意(2)先處理園建再處理地形,我做反了,返工了。還要注意(3)等高線本來就應該先用筆和紙經過計算后再上su建模,處理土方微地形簡直就是基本功嘛,現在已經不能忍受略微不平滑的地形了,我感覺這地形可以和施工圖的媲美了。到這里場地建設的第一步ok了。
二、場地的深化——這是一個看意向圖推敲、看意向圖建模的過程,對邊邊腳腳修修補補,其實新古典的園建還是挺好建的,推拉倒角倒角推拉ok了,但是這尼瑪現代的園建已經逆天了,每個場景都是異形,立面高差變化豐富這沒法說了,經驗不足...那好我就看意向圖建可以了吧,等我建好了的時候尼瑪老外來看了看,whodesignedthis...this...this?原來只是忙著堆砌模型了,感覺上是豐富了,但是并沒有用到他強調的折紙概念(只能說前期沒跟,半路進來有點懵懂),然后他拿出來張紙演示給我看折紙...最后冒出句中文“會建把”,當然整個過程他說了很多,但是抓住關鍵的單詞就基本能明白他說的意思,然后你懂的,先把最常見的材料記住、再把一些形容詞記住,這樣應該差不多能解決理解問題,看來英語這輩子逃不掉了。說遠了,然后我開始研究折紙手法,模仿無盡的模仿,修改無盡的修改。
三、小品的設計——曾幾何時小品不是直接拉組件的嗎?于是我拉了個他們以前做的模型,好吧湊合不過,那么開設計吧。現代小品,異形異形扭曲,能稍微好建點嗎?好吧不是建模的難度,是設計的問題,于是我開始嘗試用手畫平立剖,你別說這一下就輕松搞定了,完全沒必要一直在su上建嘛,那手比劃比劃再用su建模型才能胸有成竹,因為模型的意識已經在手中推敲時映入腦海了~!然后我發現我建的廊架融合了張意向圖的特點,我能說這是獨一無二的嗎?當然都是融合了我喜歡的風格特點,但是做完后大家褒貶不一,因此修改模型的每個過程稿都要留下,因為你不知道哪個是別人喜歡的...
今天還參加了我們組兩個項目的啟動會,看到了自己排的12頁文本,沒被罵哦!負責人和總監討論項目的一些問題我給我們的建議,在交流中學到是最多的,概念階段更重要的是快速表達,不是太重要的項目都不用建模。到現在明白了一個道理,要么每一項技能都不差,要么只會一樣到精通。
怎么都覺得周末以后要出去踩踩盤或逛逛商場,因為太缺乏空間感受了,這樣一來手機就別買了,買相機吧~!
景觀實訓日志篇二
工作嘛,總是忙閑交替的。
過來的第二天,經理帶著我去倉庫做統計,當時也沒多問,就帶著紙筆一起去了,統計完了就按照他的交待錄入電腦發給相關同事。
這里又涉及到一個企業辦公自動化軟件,我們俗稱oa(officeautomation)。這是我面試的筆試環節考到的一題。尤其我們專業的同學出去一般都是做外貿或者文員類的工作,對于辦公軟件,特別是word、excel等的熟練操作是必不可少的。
后來知道了我做的其實是發貨統計,第一次接觸發貨,不知道需要走哪些流程,基本上是上司帶著我,做好了,讓我過來看一下,比如packinglist,報關單等相關單據,都要隨貨物一起帶著的。
經過了第一次,我開始自己做發貨統計,發貨單據,一切都進行地很順利。
制作單據真的需要很細心,不管是哪個細節,都要特別注意,絕不能打馬虎眼,否則很容易出錯。記得大三暑期,專業教研室安排了為期兩周的tmt模擬實習,我們進行了從函電到單據制作的一系列外貿業務流程,相信只要是用心去做的肯定都學到了很多實際經驗。但是工作了以后才發現,即便是我們的模擬實習”,和真正的外貿業務還是有一定區別的。就拿做簡單的packinglist來說吧,絕不是像在學校見到的那么簡單,事實上每一個料件號都要去查數據,然后錄入、計算。想想當時在學校模擬實習的時候還嫌煩,才發現真正的工作中更復雜。
從理論到工作,真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首先就是對業務流程的掌握,還好我時刻帶著紙筆,需要做哪些工作,我都有記錄。大家通常說不管做哪一行,只要掌握了一定的技巧,就能熟能生巧,做起來就能得心應手,外貿也是,不管是制單,寫商務信函,找客戶或進行商務談判,這些都需要一定的技巧。因此在這段時期,我一定要好好學習。
景觀實訓日志篇三
實習日記
今天是實習的第三天,帶著美好的憧憬,今天早早的醒來了!今天黃師傅拿了圖紙叫我們看圖,看零件圖紙。
我們因為沒有開設專門模具課程所以也學到了很多。模具,工業生產上用以注塑、吹塑擠出、壓鑄或鍛壓成型、冶煉、沖壓、拉伸等方法得到所需產品的各種模子和工具。簡而言之,模具是用來成型物品的工具,這種工具由各種零件構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構成。它主要通過所成型材料物理狀態的改變來實現物品外形的加工。我們公司主要制造沖壓模具。這些模具主要由上模板、上模墊板、導柱、導套、彈簧、下模墊板、下模板、摸柄、沖孔凸模、沖孔凹模等組成。造沖壓模具的材料有鋼材、硬質合金、鋼結硬質合金、鋅基合金、低熔點合金、鋁青銅、高分子材料等等。目前制造沖壓模具的材料絕大部分以鋼材為主,常用的模具工作部件材料的種類有:碳素工具鋼、低合金工具鋼、高碳高鉻或中鉻工具鋼、中碳合金鋼、高速鋼、基體鋼以及硬質合金、鋼結硬質合金等等。
實習日記
今天是實習的第四天,我們按時來到模具車間,師傅們也都來到了,正在做修理前的準備工作。今天我開始嘗試做一些更加具有技術性和挑戰性的工作。一邊聽著師傅的指導,一邊嘗試著自己維修一個模具。我當時修的是一個沖孔模,那個模具因為使用不當,沖頭蹦了。我要做的是把模具拆開,拿沖頭出來上磨床磨平整。
拆模具是個實實在在的的體力活和技術活,模具有大有小,大的有上噸重,小的也有二、三十斤,上下模是通過導柱配合在一起,之間的間隙是很小,如果分離的時候受力不平衡就會卡住,所以說這是一個體力活和技術活。接下來就是上磨床,對磨床的操作我們在學校也有訓練過,但是因為實際操作比較少,現在也不怎么熟悉了。所以在師傅的指導下,也花費了一些時間熟悉操作。最后把模具修好了,這對我來說是一個極大的鼓勵和進步。我的工作產生了真正的價值,這種成功的感覺真是太好,雖然這只是一小的開始,但是給我的鼓勵是不言而喻的,我堅信接下的工作我也一定可以勝任。
景觀實訓日志篇四
時間真快,實習的第一個周末來了,回想這個星期的成果,真是不敢直視啊。一張效果圖+12頁的排版,不過量雖然少但是質量絕對是秒殺過去的,重復反復的修改一張圖的提升比趕出10張效果都明顯~!既然說到這里了,就把效果圖制造和排版的經驗分享下。
本來我是比較反感做效果圖的,因為與草圖構思相比他并不是核心,但是最近我的觀念有所改變,設計師做得施工圖就不能做效果圖了?加之最近對該公司文化的理解,更加堅定了設計師就是打雜的什么都做的節奏,如果可以和客戶如何聊天這也是學習的內容。廢話少說字數不夠啊,下面進入正題:
設計效果圖經驗:
1、角度調整——視角、視點高度,最重要的就是看起來協調,這尼瑪全靠美感啊。當然客戶定視角了~!
2、模型渲染——varyforsu將大致的材質參數調好,因為現代的小品材質感強,常用的材質有:各種玻璃、鋼材、木材、混凝土、塑料,然后打好燈光通道,對比度亮度都適中,以免后期曝光和對比材質質感丟失,最后出圖。
3、后期處理這是屌絲和高富帥的距離,剛入門的小正太表示壓力山大。
景觀實訓日志篇五
記得上個星期的今天面試通過了,那是一次特別的面試,沒有看作品、沒有考試、僅僅是聊天,但是聊得很寬泛,問題都問得很長遠,感覺如果平時沒有思考過答起來會比較吃力,不過讓我驚訝的是我竟然能那么流暢的回答那些問題,難道是過去看的書在作怪?好吧,我應該承認語言不是一天兩天就能背出來的,我去之前做個自我介紹的準備,而他的提問更像是對自我介紹的逐一深入調查。當然了解是雙方的,在我介紹完自己時,他們也對公司進行了介紹,從介紹中基本了解了公司的情況,認為適合自身的發展,于是便愉快的入職了。
周一第一天上班,擠公交車告訴你,如果不早人一步不是擠死別人就是走在被別人擠死的路上。整個上午忙著簽實習協議、保密協議、人事帶著在公司里到處介紹一圈,為什么有種正式的感覺,對一個實習生。這個早上我簽了一個最值錢的名字,5w的保密違約金,我第一次發現腦袋是那么的重要,以至于如果能過目不忘的話那得多好。不過我向來是不抄答案的,如果你在抄答案我會問你答案是哪里買的。順藤摸瓜總能找到事物間的普遍聯系,有了這個核心變化出的答案是千奇百怪的。
從那天早上開始,沒有事做,于是只能看方案冊了,于是差不多3天我看了30-40份方案冊,這比整個大學看得還多你信不信,不過我是習慣暴飲暴食的,因為暴飲暴食能把美味的光環去掉,剩下的僅僅是食物,還原食物最本質的屬性,吃多了會飽。當然還是收貨頗多的,下次細說。
另外不得不說的是草圖,我從來認為草圖是方案的靈魂,但是這東西不是一下就練成的,況且沒有老師又完全自學加看一些教程,不過這條路是正確的,當年不也是一邊看教程一邊做su練成的嗎?每天積累一點點最后會發現問題越來越少,這樣就夠了。這也是很多負責人主創總監每天轉載一篇新銳設計的原因吧。做人其實很簡單,比昨天好一點點就好了~!
在投資上我已經不會因為擔心額睡不著覺了,與那點點金錢相比的投資是自己,如果那點點錢都處理不好又怎么能處理好自己的生涯規劃呢?面對投資上的各種謊言、騙局、故事、理想、現實,如果都不能分辨,又如何在社會上混呢?我觀察過很多人,除了專業上的知識,對社會根本吃不透,視野非常狹隘,不關心政治、經濟、科技,這是很恐怖的。這樣會像機器一樣運轉而失去想法。對相關行業領域不了解會成為個人發展中的瓶頸,等到需要那天才發現已經來不及積累了。
設計師是苦逼的,因為設計這行業的面太廣了;設計師是幸福的,因為這行業有太多的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