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崇圣寺三塔導游詞篇一
現在給大家一點時間去自由參觀一下,等一下我們將會去另一個更迷人的景點。
來到三塔必定要去的是三塔的倒影公園,三塔倒影公園位于崇圣寺三塔以南1千米處,公園坐北朝南,背靠三塔以園內的潭水能倒影三塔雄姿而得名。
小溪繞潭。水池西側有大理碑亭,過亭沿曲廊行數米,可達水中的漾波亭。漾波亭南側有一小島,島上塑有一對栩栩如生白鶴,水中倒影,人動影移與漾波亭相映成趣。
倒影公園池水碧綠如玉,清澈見底,浪不驚,平如鏡。隨著觀賞的角度不同,倒影形態也隨之各異。每當冬季,整座蒼山銀裝素裹,三塔倒影更加迷人。
好了,現在是自由參觀時間,你們可以去欣賞一下這里的美麗景色,等一下我們將在這里集合,有什么問題也可以找到我。
祝:你們有個愉快的旅行。
崇圣寺三塔導游詞篇二
大理是滇西高原上的一座美麗的城市,是白族的主要聚居地,是國務院批準的首批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并且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大理古稱葉榆,因五代時白蠻首領段思平建立了大理國而得名。唐宋時,大理是云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大理的名勝有蒼山、洱海、古城及蝴蝶泉,我們今天要游覽的是崇圣寺三塔,它已成為大理旅游的標志。
崇圣寺概況
崇圣寺位于大理古城北1.5公里處,東臨洱海,西靠蒼山應樂峰。
崇圣寺建成的時間為南詔國后期,為南詔國第十代王勸豐佑時(824—859年)所建。建成之后即為南詔國和大理國時期佛教活動的中心,到大理國時成為著名的皇家寺院。故崇圣寺有“佛都”之譽。
崇圣寺又名三塔寺,也就是我國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在《滇游日記》中所寫的三塔寺和現代武俠小說大師金庸在《天龍八部》中所提到的天龍寺。崇圣寺壯觀的廟宇建筑在清咸豐同治年間燒毀,只有三塔完好地保留下來。
1961年3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xx年被評為全國aaaa級旅游區。
崇圣寺到了,請隨我下車。
塔的基本知識
進入大門,我們就能清楚地看到位于臺階之上的三塔。前方正中較大的稱千尋塔,兩側位置靠后的塔規模較小一些。
塔起源于印度,最早用于藏佛的舍利,形狀為一個半圓形墳冢。傳人中國后,與中國傳統建筑相結合,演化出豐富的形式,有樓閣式、密檐式、覆缽式、金剛寶座式等。我們現在看到的三塔均為密檐式。
大理地區盛行建塔,除三塔外,還有一塔、蛇骨塔等。
千尋塔
千尋塔全名為“法界通靈明道乘塔”,建于唐代南詔勸豐佑時期,據說是唐代恭韜、徽義兩位工匠用了48年時間設計建造的。
千尋塔矗立在兩層高大的臺基上,塔高69.13米,共有16層,是我國少有的層數較多的偶數層塔。
塔的結構為密檐式空心磚塔,塔心中空,古時有井字形樓梯供人攀登。
自下而上由塔基、塔身和塔剎三部分組成。塔身每層正面中央開券龕,龕內有白色大理石佛像一尊,兩邊龕為窗洞。兩層窗洞的方向交替錯開,以利于塔內的采光和通風,同時交錯開窗有利于塔的堅固性。
塔檐越往上間距越小,自第三、四層起逐漸向內收束,最后收束于塔頂。使得塔身的外形輪廓不是僵硬的直線向上,而是呈上下向內收,中部微凸的曲線,其形制與西安小雁塔略同。
以前塔頂四角各有一只銅鑄的金翅鳥,傳說用以鎮壓洱海中的龍妖水怪。
照壁
塔正中朝東一面有一照壁,照壁上有“永鎮山川”四個楷書大字,每個字高1.7米。為明代黔國公沐世階所書。
崇圣寺三塔導游詞篇三
進入大門,我們就能清楚地看到位于臺階之上的三塔。前方正中較大的稱千尋塔,兩側位置靠后的塔規模較小一些。
塔起源于印度,最早用于藏佛的舍利,形狀為一個半圓形墳冢。傳人中國后,與中國傳統建筑相結合,演化出豐富的形式,有樓閣式、密檐式、覆缽式、金剛寶座式等。我們現在看到的三塔均為密檐式。
大理地區盛行建塔,除三塔外,還有一塔、蛇骨塔等。
千尋塔
千尋塔全名為“法界通靈明道乘塔”,建于唐代南詔勸豐佑時期,據說是唐代恭韜、徽義兩位工匠用了48年時間設計建造的。
千尋塔矗立在兩層高大的臺基上,塔高69.13米,共有16層,是我國少有的層數較多的偶數層塔。
塔的結構為密檐式空心磚塔,塔心中空,古時有井字形樓梯供人攀登。
自下而上由塔基、塔身和塔剎三部分組成。塔身每層正面中央開券龕,龕內有白色大理石佛像一尊,兩邊龕為窗洞。兩層窗洞的方向交替錯開,以利于塔內的采光和通風,同時交錯開窗有利于塔的堅固性。
塔檐越往上間距越小,自第三、四層起逐漸向內收束,最后收束于塔頂。使得塔身的外形輪廓不是僵硬的直線向上,而是呈上下向內收,中部微凸的曲線,其形制與西安小雁塔略同。
以前塔頂四角各有一只銅鑄的金翅鳥,傳說用以鎮壓洱海中的龍妖水怪。
崇圣寺三塔導游詞篇四
大理是滇西高原上的一座美麗的城市,是白族的主要聚居地,是國務院批準的首批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并且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大理古稱葉榆,因五代時白蠻首領段思平建立了大理國而得名。唐宋時,大理是云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大理的名勝有蒼山、洱海、古城及蝴蝶泉,我們今天要游覽的是崇圣寺三塔,它已成為大理旅游的標志。
崇圣寺概況
崇圣寺位于大理古城北1.5公里處,東臨洱海,西靠蒼山應樂峰。
崇圣寺建成的時間為南詔國后期,為南詔國第十代王勸豐佑時(824—859年)所建。建成之后即為南詔國和大理國時期佛教活動的中心,到大理國時成為著名的皇家寺院。故崇圣寺有“佛都”之譽。
崇圣寺又名三塔寺,也就是我國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在《滇游日記》中所寫的三塔寺和現代武俠小說大師金庸在《天龍八部》中所提到的天龍寺。崇圣寺壯觀的廟宇建筑在清咸豐同治年間燒毀,只有三塔完好地保留下來。
1961年3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__年被評為全國aaaa級旅游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