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對過去一定時期的工作、學習或思想情況進行回顧、分析,并做出客觀評價的書面材料,它有助于我們尋找工作和事物發展的規律,從而掌握并運用這些規律,是時候寫一份總結了。什么樣的總結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個人今后的總結范文,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清明節祭英烈活動總結精選五篇篇1
清明節的前一天我們河大國旗班來到保定烈士陵園掃墓,一路上春滿花開從大家的表情中并沒有看出有什么沉重。途中我們經過了一所小學,也許是我們穿軍裝的緣故,小學生們把我們誤認為是解放軍,當然從隨后這些祖國的花朵中的謾罵聲中我終于找到了一種沉重感。是啊,國旗班本就是一個愛國教育的中心,都說我們肩上有著多么大的重任,這種責任來自于何,我想正來自于一種傳承文化的義務。而我們今天的五星紅旗-----這新中國的象征,它正是基于這陵園中無數先烈的前赴后繼。
但仔細想來,我們要祭奠的是英烈,可我們具體要傳承的精神又是什么呢?的確,有的東西只能敬仰無法傳承,比如我們先輩不怕犧牲的精神。我們不可能現在也處處拼命,那豈不是成古惑仔了?當然我們從小學到現在,學校主要教育我們去學習先烈的艱苦奮斗頑強拼搏的精神等等。這當然很好很強大,但對80后的吸引力實在太差了,年輕一代似乎對紛繁復雜的新鮮事物更感興趣,而對過去老套的東西嗤之以鼻。所以我在思考這個問題,先烈精神在年輕人中就真的無興趣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但問題是否定在何處,有人會說大多數年輕人都是尊敬先烈的,他們都有一顆愛國心。這其實等于沒說話,因為即使是一位無名的長者我們大多數人就會去尊敬他,而一個正常的中國人又必定愛自己的祖國,尊敬不代表信仰,這才是問題之所在。新一代人接受了許多新思想,自認為是有了自己新的信仰,其實這并不與我們先烈們的信仰相沖突,很多方面其實是一致的。
換位思考一下,如果咱們處于當時那個年代,咱們如果是有血性的人,咱們會為什么去做先烈同樣的事,要我看其實很簡單:對現狀的不滿、對理想的渴望、對敵人的仇恨等等很多基于有血性的人的原始激情的爆發。魯迅曾寫到: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死亡。先烈們正是中國千千萬沉默者中的爆發者,承著一種原始的激情在血與火中鑄就革命的英魂。
我們新一代的年輕人其實也不乏這種激情與信念,從某種角度來說,我們和英烈的心是共通,只是由于某些原因我們往往無法體會早已逝去的英烈們的心境。
我想狼牙山五壯士之所以跳崖,是他們不想讓大部隊有太多的犧牲,因為心中的善成就了這位勇士,我們應該為這份善所感動。
我想冉莊地道戰的民兵們之所以能痛殲日軍,是他們心中的氣節成就了這群戰士,我們應該為這份氣節所感動。
我想二師學潮中的學生們之所以在武裝軍警面前無謂,是他們深深痛恨當時腐敗的政府,因為心中的理想成就這群英雄,我們應該為這份理想所感動。
在我們過著美好新生活的今天,我們其實不簡簡單單做到敬仰英烈,更應感受到我們與英烈相通的心,抱著一種感動與感恩的心去面對新的生活。
清明節祭英烈活動總結精選五篇篇2
縷縷春風、綿綿細雨,訴不盡對革命烈士的無限深情,道不盡對烈士英魂的無盡哀思。在一年一度的清明節來臨之際,少先隊大隊部組織全體少先隊員開展了“祭掃烈士陵園、緬懷革命先烈”的主題活動。
首先,各中隊輔導員向隊員們介紹了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并鼓勵隊員們查找資料,了解解放__更多烈士的感人事跡,隊員們在查找過程中,被一個個數字震驚了,為了__的解放,成千上萬的先烈獻出了生命。隊員們透過熱烈的討論,從無數烈士身上,懂得了“祖國和人民的得益高于一切”,“聽從祖國的召喚”。
4月2日,我校組織三至六年級220名學生來到____,應對著一千多名無名英雄的墓碑,學生們情緒激動,思緒萬千。隊員們含著熱淚,親手制作了精致的小白花、圣潔的花圈,來到了烈士陵園,陵園正中的紀念碑上“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幾個剛勁有力的大字在周圍那郁郁蔥蔥的蒼松翠柏的襯托下,顯得格外醒目。此時此刻,隊員們的情緒格外沉重,他們沒有了往日的喧鬧,沒有了今日的嬉笑,都靜靜地肅立著,他們穿著整齊的校服,鮮艷的紅領巾在胸前飄揚,他們高擎著星星火炬旗幟,手捧著潔白的小花,挺立在烈士墓前,用自己堅強的意志捍衛著烈士墓的榮譽。
他們生活在幸福的社會主義社會,生活在在繁榮、民主、富強的新中國。他們是幸運的一代,也是幸福的一代。活動中透過掃墓和敬獻花圈的形式教育學生銘記歷史,繼承優良傳統;校長和學生代表的講話,使學生們意識到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繼承革命先烈的遺志,做一個用心向上、身體健康、熱愛生活、熱愛祖國、情趣高尚的好少年。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練就一身本領,長大后為祖國為人民貢獻自己的所有力量,把祖國建設得更加富強,讓中華民族傲然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透過掃墓,隊員們已經深深地懂得了生命的可貴,懂得了如何去珍惜來之不易的完美生活。
清明節祭英烈活動總結精選五篇篇3
在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清明節之際,為了緬懷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繼承革命烈士的光榮傳統,按照市精神文明辦通知要求,我校廣大未成年人登陸中國文明網網站,開展“清明節—網上祭英烈”活動。現就對活動情況作如下總結:
一、領導重視,統一部署。
本次活動受到了學校領導的重視和支持,認為此活動對學生有重大的教育意義。學校對本次活動進行統一部署,校長給活動作了很多指示,政教處和大隊部擬寫了“黃龍二小關于開展‘網上祭英烈’活動的通知”,確定活動主題為“網上祭英烈、共鑄中華魂”,并組織各中隊召開了安排部署會,保證了活動的順利進行。
二、形式新穎,內容豐富。
這次活動的一個特點就是把網絡引入活動中,富有一定的新意。隊員們可以接觸到大量的信息,活動內容豐富多彩。
1、上網搜集信息,宣傳英烈事跡。學校組織隊員上網查找英烈的相關信息,
在大量的網絡信息面前,學生們對先烈們了解得更深更具體了。利用所得信息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
(1)學校要求每個班出一期有關“清明節”的黑板報。
(2)各班利用班會時間以“英雄在我心中”為主題的演講比賽
(3)在學生中開展“緬懷英烈,繼承遺志”的征文活動。
2、參觀相關網站,進行祭奠活動。我校利用課外活動時間以及清明節假期,由班主任安排學生和家長一起參觀訪問中國文明網。學生們可以自由點擊自己想要了解的相關內容,并向烈士們獻上鮮花、鞠躬,在留言欄上留言,表達自己的緬懷之情。我校大部分學生在網上獻了花,留了言。
三、效果明顯,意義深遠。
在活動中,同學們進一步了解了烈士們為祖國為人民拋頭顱、灑熱血,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的感人事跡,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先烈們那種堅貞不屈、英勇無畏的高貴品質和革命精神。他們紛紛表示不能讓烈士們的鮮血白流,要向英烈們學習,沿著先烈足跡,接過先烈手中的接力棒,繼承先烈的遺志,勤奮學習,奮勇拼搏,勇敢地挑起建設祖國的歷史重擔,為使中華民族傲然立于世界之林而貢獻自己的力量。
本次活動是一次震撼學生心靈的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雖然已經告一段落,但它帶給學生的影響卻是深刻而又長久的。此次活動使早已遠離戰爭、身處和平的同學們重溫了為國家獨立、民族自強、人民幸福而前仆后繼、不屈不撓、英勇斗爭的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心里迸發出了強烈的民族自豪感,也深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當代少年更應感到自己所肩負的重大歷史責任,學好科學文化知識,打好基礎,培養全面能力,提高自身素質,為國家的和平穩定、富強、繁榮,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積蓄力量。前事不忘,后世之師,重溫歷史,警醒現在。“網上祭英烈、共鑄中華魂”活動使每名學生更加珍惜今天和平、安定的幸福生活,堅定了保衛祖國、建設和發展社會主義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