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順利進行,通常需要預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工作重點、實施步驟、政策措施、具體要求等項目。那么方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方案策劃范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安全保供方案篇1
根據《百色市疫情處置聯合指揮部物資保障與市場秩序分指揮部生活物資調配組工作方案》要求,為充分發揮右江區供銷合作社系統行業優勢,全面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鄉鎮及行政村(社區)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保障工作,維護正常農村市場價格秩序和社會穩定,滿足和安定居民群眾的生活,特制定本方案。
主要包括糧食(大米、面粉)、食用油、蔬菜、肉類、奶制品、禽蛋、水產品和成品油等重要生活必需品及急需的應急商品。
右江區供銷合作社系統按照《百色市疫情處置聯合指揮部物資保障與市場秩序分指揮部生活物資調配組工作方案》及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在區疫情防控指揮部的堅強領導下,負責加強鄉鎮、行政村生活必需品的價格變動、市場供應的監測,及時發布監測信息;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及時組織緊缺生活必需品的`調運,保證農村市場供應充足,人民群眾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為進一步加強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鄉鎮及行政村(社區)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保障工作的組織領導,區社決定成立右江區供銷合作社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鄉鎮及行政村(社區)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保障工作領導小組(以下簡稱領導小組)。其成員名單見附表。
領導小組負責統籌協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鄉鎮及行政村(社區)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保障工作,完成區委、區人民政府及疫情防控指揮部交辦的其他事項。
主要負責加強鄉鎮、行政村(社區)生活必需品的價格變動、市場供應的監測,及時發布監測信息;及時組織緊缺生活必需品的調運,保證農村市場供應。重點監測包括糧食(大米、面粉)、食用油、蔬菜、肉類、奶制品、禽蛋、水產品和成品油等重要生活必需品及急需的應急商品市場供應情況,并做好相關研判,為快速應對可能出現的生活必需品供應異常做好準備,保障城鄉居民日常基本生活需求。
(一)提高思想認識。當前,我區處于疫情防控關鍵時期,保障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是人民群眾的迫切期盼,保障社會安定的緊迫需要。全區供銷社系統要提高政治站位,統一思想,充分認識疫情防控期間生活必需品保供任務的重要性和艱巨性,加大工作力度,細化工作任務,強化工作措施,切實把各項工作抓緊抓實。
(二)加強組織領導。各鄉鎮基層社要堅持把疫情防控及疫情防控期間農村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保障工作作為重要政治任務,實行一把手親自抓,各項工作專人抓,建立統一領導、組織有力、齊抓共管的農村生活必需品保供工作格局。
(三)加強協調聯動。建立健全協調聯動工作機制,密切協作、主動作為,加強溝通協調,保障農村市場供應,強化農村市場運行監測,形成工作全力。各鄉鎮基層社要及時向當地疫情防控指揮部匯報,主動與鄉鎮黨委、政府及相關部門溝通協調,爭取工作上的配合與支持,形成有效的協調聯動機制,確保鄉鎮、行政村(社區)生活必需品保供工作取得實效。
(四)加強信息報送。自2月10日起,啟動生活必需品農村市場運行監測日報機制。各鄉鎮基層社對本轄區內商超商貿企業進行統計,對生活必需品的價格變動、市場供應情況,對生活必需品的庫存及需求情況等進行統計,并于當日15:00前將有關統計情況上報領導小組辦公室。
安全保供方案篇2
疫情發生以來,西安市商務局按照“防疫保供并重、線上線下結合、政府市場協同”的總要求和“外保貨源、內保暢通、末端保供”工作要求,推動建立市、區縣、街辦、社區四級聯動保障體系,加強統籌推進,明確責任分工,積極探索保供應新模式,不斷涌現出一些好的經驗做法。雁塔區積極作為,系統推進,采取分類保供、創新配送模式等方式,確保所屬區域供應暢通有序。具體做法如下:
調整區指揮部疫情防控領導小組,成立9個城中村疫情防控工作專班,落實區級領導保供分片包干制度;轄區8個街道、165個社區分別建立以社區為單位的保供工作專班,制定專人落實物資保障工作;820個小區居委會,聯合物業公司、業主志愿者、下沉干部共同組建以小區為單位的保供工作組,成立并夯實“區-街-社區”三級聯動的物資保障工作體系,努力實現主要生活必需品供應全覆蓋。
一是建立臺賬,提供精準服務。對轄區城中村流動人口、孕婦、殘疾人、需要透析人員等特殊群體,建立“服務臺賬”,列出“服務清單”,依靠“網格長”力量,精準了解每一位特殊需求人員的具體情況,通過上菜上門、送藥上門等上門服務,第一時間解決特殊群眾具體需求。對于需要外出透析、定期孕檢的特殊人群,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出入口登記后一律放行,無自行前往條件的,村委會派專車予以接送。二是設置保供熱線,24小時專人接聽。
一是全面完成“愛心蔬菜送上門”活動。成立由副區長為組長的工作專班,制定《雁塔區“愛心蔬菜送上門”活動實施方案》,積極聯系欣橋市場,為雁塔轄區56萬余戶群眾(以戶為單位計)免費配送蔬菜。二是積極拓展“線上服務”,讓“指尖上菜籃子”動起來。居家隔離群眾通過商家APP自行下單,線上預約,獲得配送服務。制定落實嚴格的防護、消毒、測溫等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全力保障轄區群眾的“菜籃子”“米袋子”。三是切實解決群眾買藥難問題。全面評估、嚴格甄選開業零售藥店。對營業門店從業人員必須做到持有72小時兩次以上核酸陰性證明方可上崗,就近居住,嚴禁封控區內從業人員上崗。目前已開業藥店59家,基本覆蓋轄區各街道。同時,通過網絡,電話與社區聯系,通過社區團購,工作人員代購藥店配送等方式建立安全有效的購買渠道,保障群眾用藥需求。
下一步,將在落實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動員和招募更多的符合疫情防控條件的志愿者、工人參與到保供應工作之中。并進一步拓展生活必需品“線上+線下”供應保障渠道,打通保障供應的“最后一百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