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具有觀點鮮明,內容具有鼓動性的特點。在社會發展不斷提速的今天,需要使用演講稿的事情愈發增多。那么我們寫演講稿要注意的內容有什么呢?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關于學習演講稿模板范文,希望會對大家的工作與學習有所幫助。
道德演講稿100字篇一
德國哲學家康德曾經說過:世界上惟有兩樣東西讓我們深深感動,一是我們頭頂燦爛的星空,一是我們內心崇高的道德。現在很多企業的用人理念是"有德有才重點使用,有德無才培養使用,無德有才棄之不用"。一份對企業的調查發現,在被企業辭退的員工多數不是因為技能低下,而是因為職業道德素質不高的原因。可見職業道德的重要性。今天我想通過四個關鍵詞,來分享我對于職業道德的一些感悟。
第一個關鍵詞,是堅定。道德是一種堅定的品格。立場堅定,公正無私,這是人賴以生存的政治本色。在當前日益復雜的社會環境中,如果不能在各種思潮和利益誘惑面前堅定立場,保持警惕,就可能迷失方向,甚至走上歪路。現實的教訓告誡我們,我們要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方向,恪守公正之德、踐行正義之舉,在工作的征程中鍛造品格,升華道德,實現個人價值與集體價值的高度統一。
第二個關鍵詞,是責任。責任是一種態度,一個有強烈責任信念的人,面對再繁雜的工作不但絲毫沒有怨言,而且還充滿著自豪和榮耀。
紐約證券公司的金領麗人蘇珊非常喜歡音樂,卻陰差陽錯地考進了大學的工商管理系,并以優異的成績拿到了經濟管理專業的博士學位,成為美國證券業風云人物,有人問她:“既然你不喜歡你的專業,為何你學得那么棒?既然不喜歡眼下的工作,為何你又做得那么優秀?”
蘇珊的眼里閃著自信,十分明確地回答:“因為我在那個位置上,責任是一種使命,那里有我應盡的職責,我必須認真對待。”是的,我們常常被安排到自己并不十分喜歡的領域,從事了并不十分理想的工作,這時,任何的抱怨、消極都是不足取的。只有把不可推卸的責任擔在肩頭,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才是正確與明智的選擇。
第三個關鍵詞,是感恩。美國的羅斯福總統就常懷感恩之心。據說有一次家里失盜,被偷去了許多東西,一位朋友聞訊后,忙寫信安慰他。羅斯福在回信中寫道:”親愛的朋友,謝謝你來信安慰我,我現在很好,感謝上帝:因為第一,賊偷去的是我的東西,而沒有傷害我的生命;第二,賊只偷去我部分東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慶幸的是,做賊的是他,而不是我。“對任何一個人來說,失盜絕對是不幸的事,而羅斯福卻找出了感恩的三條理由。
感恩是一種心態。能讓我們微笑面對人生中的各種境遇;感恩是一種力量,
能讓我們在無形中傳遞正義與公平,感恩也是一種品質,能使我們更加謙虛,更加坦然地面對工作和人生。
第四個關鍵詞,是誠信。下面給大家講述一個故事:一個顧客走進一家汽車維修店,自稱是某運輸公司的汽車司機。“在我的賬單上多寫點零件,我回公司報銷后,有你一份好處。 ”他對店主說。但店主拒絕了這樣的要求。顧客糾纏說:“我的生意不算小,會常來的,你肯定能賺很多錢! ”店主告訴他,這事無論如何也不會做。顧客氣急敗壞地嚷道:“誰都會這么干的,我看你是太傻了。”店主火了,他要那個顧客馬上離開,到別處談這種生意去。這時,顧客露出微笑并滿懷敬佩地握住店主的手:“我就是那家運輸公司的老板,我一直在尋找一個固定的、信得過的維修店,你還讓我到哪里去談這筆生意呢? ” 面對誘惑,不怦然心動,不為其所惑,雖平淡如行云,質樸如流水,卻讓人領略到一種山高海深。這是一種閃光的品格——誠信。
當我們走向工作崗位,我們心中擁有對人生目標的堅定、有對工作崗位的責任感、有對幫助過我們的人的感恩之心、有與人處事的誠信之本,我相信擁有了職業道德,就猶如在黑暗中有一盞明燈,指引著我們前進的方向。
道德演講稿100字篇二
《清稗類鈔·敬信類》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叫蔡嶙的人向一位朋友借了一千兩黃金,沒打借條。不多年,朋友去世了,他就把朋友的兒子叫到家,把一千兩黃金還給他。但朋友的兒子很驚愕,堅決不受,笑道:“沒有這回事,父親沒有留給我借條,也沒有口頭告訴我有這事。”蔡嶙說:“借條就在我心里,不在紙上,心中的誠信才是根本,你父親知道我是個講誠信的人,才沒有告訴你。他如此相信我,我又豈能失信呢?”最后還是把黃金還給了他。該故事發人深思之處在于蔡嶙所言,借條、契約、合同等外在的法律性約束固然很重要,但人心中的誠信更重要。如果一個人沒有誠信,沒有道德上的“慎獨”自律,就可能去鉆外在的、法律的空子,甚至為了一己私利而置法律義務于不顧。
人們對道德規范的敬重,人們心目中的誠信、道德人格和做人的尊嚴,就是人們的道德信仰。道德是一種實踐理性,它要解決的是“我應該怎么做?”的問題。“我應該怎么做?”包括兩個方面:
一是我應該怎么做事?二是我應該怎么做人?
二者不可分割,后者比前者更根本,且要通過前者表現出來。道德信仰涉及這兩個方面,但其核心是第二個方面。道德信仰是對道德理想目標的確認和篤信,是對怎樣做人的設定,是對理想人格的設定。道德信仰以人格來證明或顯示人性的神圣和尊嚴,顯示人的價值。一種道德信仰的確立,代表著一個道德價值體系的形成,又是對人們的道德認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人格、道德觀念、道德動機的整合,從而將人們的各種關于道德的零散的信念和價值觀念統一起來,形成一個高低有序的道德價值觀系統,成為規范一個人全部人生活動和行為選擇的基本框架。整合一旦完成,作為一個價值系統整體,道德信仰又對道德生活的各個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誠”非常接近道德信仰。孟子說:“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孟子所說的“誠”是真實無欺的意思。天是真實無欺的,人也應該追求真實無欺。達到至誠就能使人感動,達不到至誠就不能使人感動。荀子也重視“誠”,認為“誠”是所有德行的基礎。他說:“君子養心莫善于誠,致誠則無它事矣。”把“誠”當作最重要的道德觀念的是《中庸》。《中庸》說:“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圣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可見,至誠是一種盡性知天并達到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這是中國特色的道德信仰,它不依靠宗教,不通過神學,而從人性與天性、人道與天道的合一,從相信人性善并通過盡性知天的途徑,達到天人合一的理想的人生境界。
令人遺憾的是,在現實生活中,一些人經不起利益的誘惑,做出了很多傷天害理之事。出現這類現象的原因盡管是多方面的,但缺乏道德信仰是其中最普遍的原因。當前,在認真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在加強誠信教育中,我們應高度重視道德信仰的重要性。
道德演講稿100字篇三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來自高132班的羅緒尚,我演講的題目是《堅守心靈的道德底線,文明上網》。
我們每個星期都有一節信息課,信息老師教我們如何上網獲取資料,但在期中考試期間,我們班上有同學因缺晚自習去上網而受到學校“嚴重警告”處分,為什么學校既允許我們上網又限制我們上網呢?上網究竟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呢?
鄧小平同志說:“計算機要從娃娃抓起”。因為我們生活在知識經濟的時代,信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膨脹和爆炸,未來的世界是網絡的世界,要讓我國在信息世界中跟上時代的步伐,作為21世紀主力軍的我們,要能更快地適應高科技的社會,就需要有從外界迅速獲取科學信息和傳播科學信息的能力,這就是科學素質。而因特網恰恰了適應了這一要求,善用網絡的同學都清楚,網絡確實是一個知識庫,似乎各種疑難問題在網絡面前都只是小兒科而已,總共不超過兩秒鐘的時間就能讓你知道你想知道的答案。他就像一個多功能的導師,如果我們每次通過網絡去學習的話,那一定受益匪淺。通過網絡,我們可以足不出戶便可知天下事,各種國內外的大事件,大新聞,網絡總是能在第一時間通知我們。對以后的學習和生活都有很好的指導作用。上網可以充實頭腦,只要留心就可以學到許多學校里學不到的知識。掌握計算機網絡知識,是闖蕩未來信息時代的最強有力的`武器。
可是,網絡的弊端也是非常明顯的。
首先,有幾類問題是目前尚未解決的:
一類是網上安全問題,主要是指黑客、病毒和網上欺詐等;二類是指傳播色情暴力和仇恨的不良信息;三類是形形色色的信息污染和垃圾。
其次,中學生沉迷網絡導致了很多嚴重的問題:
看看我們周圍的同學,不少同學成了小“網蟲”,沉湎于網上,將大量的時間用到網絡游戲或者聊天上,做了網絡的俘虜,為網絡所累,癡迷于網吧、聊天室難以自拔,呈‘白天睡覺,晚上泡吧’狀態。由于長時間對著電腦,眼睛超負荷運轉,嚴重危害了身心健康,耽誤了學習,有的甚至犯罪。每當長輩試圖阻止他們上網時,他們總有理由為自己辯解,使得義憤填膺的長輩們頓時啞口無言……
從本質上說,處于中學階段的我們,易于接受新鮮事物,求知欲望極其強烈,但生理、心理還未成熟,對待新事物辨別是非的能力、自制力差。
因此,網絡有利也有弊,我們要深刻地認識到網絡的弊端,我呼吁各位同學,我們要利用網絡為我們的學習和成長服務,該下網時就下網,妥善的操控網絡,而不是做網絡的奴隸。
那么在紛繁蕪雜的網絡應用當中,如何堅守我們心靈的道德底線,做到純凈上網、綠色上網、不做網絡的奴隸呢?
首先同學們要以網絡道德約束自己的行為,以一個人的道德底線作為個人行為的準則,趨利避害,堅決抵制網絡中的不良信息。
其次,我們要在老師的指導下要上好信息技術課,培養自己良好的信息素養,提高自己甄別信息良莠的能力,遵照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規定的:“要善于網上學習,不瀏覽不良信息;要誠實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詐他人;要增強自護意識,不隨意約會網友;要維護網絡安全,不破壞網絡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虛擬時空。”
英國作家蕭伯納說過,“自由意味著責任”。用好網絡新媒體,遠不只是灌水、轉帖、拍磚、圍觀那么簡單,更需要堅守社會文明底線,積極理性地思考和反思,擔當應盡的社會責任,提升網絡參與的能力和水平。同學們,讓我們心懷道德文明,時刻提醒自己,文明上網,縱橫于網絡之中,暢游于信息海洋中,善用網絡,為我服務!
我真心希望大家能經常審視和反思自己的網絡生活。在今天主宰自己的思想,在明天主宰自己的人生。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道德演講稿100字篇四
大家好!
一位獨自上學的10歲小女孩坐在公交車的愛心坐上,聽到一位婆婆不停的吐槽無人讓座,最終哭著讓了座。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讓座的孩子最終受不了道德的譴責,將座位讓給了婆婆。這位婆婆心安理得的坐上了愛心座位,她是不是忘記了給她讓座的是個獨自去上學的小姑娘?
近年來,有關公交車上老年人逼著年輕人讓座的事件層出不窮,各方對于事件的態度也是眾說紛紜。從上幼兒園開始,老師就教育我們“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可是將“尊老愛幼”這一美德放到現如今的“逼著讓座”這件事情上,是不是有種道德綁架的嫌疑?
當今年輕人壓力大,來自工作的、家庭的,朝九晚五再帶個加班,柴米油鹽醬醋還得買房,使得他們必須去拼搏,或許只有上下班路上的時間才可以休息休息、放松放松,為什么不能多點理解和包容?
公共交通資源,誰都有權利乘坐,年輕人有義務為老年人讓座,但是老年人沒有權利要求年人人讓座。不是所有的老年人都會逼著年輕人讓座,也不是所有的年輕人都不會給老年人讓座,但是總是有那么一個小群體在,這個群體惡化了“老年人”“年輕人”這兩代人的關系,對于這樣的群體,我們可以說不!絕不讓道德綁架了年輕人!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