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我們又將迎來新的喜悅、新的收獲,一起對今后的學習做個計劃吧。計劃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工作計劃書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二年級體育課教學計劃下冊篇一
素質教育已經成為學校教育的主旋律,學生的培養將更注重健全的人格、扎實的技能、適應社會的能力、科學的態度和創新的精神。圍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人才的需求,以德育為核心,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以學生身心發展為本,突出"健康第一",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以適應新世紀的社會生產和現代生活對人體的挑戰。造就一代身心健康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年級的學生對于體育與健康這門課程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對于一些體育活動的開展表現的也很積極,興趣極高;但大部分學生的自律性還不夠,注意力還不夠集中,上課經常管自己玩,教師在講解游戲規則時不認真聽,導致游戲不能正常、快速的進行。所以要加強學生注意方面的練習。而且,大部分學生已經掌握了一些體育與健康課堂中所常見的體育術語,如向前看、向右看齊、報數等,并能準確的做出各個術語所要求的動作與行為。
1、運動參與:具有積極參與體育活動的態度與行為;激發學生對體育與健康課程的興趣;并能養成自我鍛煉的習慣;認真上好體育課
2、運動技能:學會一些基本的跑、跳動作;發展柔韌、靈敏、力量、速度等身體素質;明白各種游戲時所要求的具體動作(如開火車中的手撐地動作)。
3、身體健康:在投擲或球類游戲中進行各種揮動、拋擲的練習;在奔跑游戲中能順利完成移動躲閃等要求;從事發展柔韌性的各種力性練習;知道自己身體的變化。
4、心理健康:正確理解體育活動與自尊自信的關系;了解體育活動對心理健康的作用;對體育活動能表現出快樂與傷心的情緒;形成克服困難的堅強意志品質;形成互幫互助的友愛精神。
1、重視激發學生和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趣。運動興趣是激發和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或興趣不高,他或她就不會主動、積極地參與體育活動。無論在教學內容的選擇還是教學方法的變化都要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運動技能應當突出身體練習的課程性質,不要安排室內課去講動作概念和動作要領,不能對學生“紙上談兵”,要讓學生在學習運動技能的過程中掌握動作概念和動作要領;在體育課中,要減少不必要的、無效的講解時間,應盡量多地給學生的練習時間,教師的指導在學生的練習過程中進行。
3、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通過體育教學的實踐活動,來提高學生的自尊和自信水平,在學習運動技能和身體鍛煉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使學生學會通過體育活動和心理學方法來調節情緒等。
4、全面關注學生的行為表現。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的同時,也要關注學生在體育學習過程和他們在學習中的全面表現,特別是他們的行為表現,;這樣可以了解和幫助學生及時調整他們的學習態度,同時也據以調整自己的教學行為,更是因為學生對體育與健康問題的態度、體育價值觀、體育道德觀等都只能表現在體育行為中。
1、教學常規方面:備課時研究教學大綱,鉆研教材,把握重難點,確定訓練項目找出練習點;課堂上,激發學生興趣,采用由易到難,逐步遞進,分散難點,分步教學方法;練習上,精講多練,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動作逐步過渡,步步引課練;指定分組與自由結合組織形式,采用輔助與誘導,講解示范與模仿練習;增強練習強度、密度,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有利于掌握和技能形成與提高。
2、培養學生能力方面:給學生足夠的發揮空間,鼓勵學生創新。有了合適的機會,才能充分讓學生去創造,這樣不僅滿足了學生的興趣和表現欲望、發展特長,而且還大大促進了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提高。
3、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正確處理學生生理健康與心理健康的關系,既要注意到體育活動能促進學生的生理健康,也應提高體育活動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體育活動的特有功能,真正實現“身心兩健”的終極目標,體現體育的價值。
4、自身言行方面:教師的言行對學生上課情緒影響較大,要及時的指出學生的優缺點,用表揚、鼓勵等方法激發學生練習的積極性。如當學生練習成功時,及時給予表揚;當學生練習失敗時,及時給予鼓勵,當學生焦躁不安時,及時給予安慰等,都可以激發學生的練習積極性。但如果表揚不當,言過其實,也會使學生產生反感,影響學生學習積極性。因此,在教學中應堅持以表揚為主,正面教育為主的方法,多運用良好語言刺激,可以增強學生情緒的正向變化,對于學生的缺點和不足。最好不直接提出批評,而采用正面提出要求為好,這樣做,有利于防止負面作用的產生,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在教學中通過師生、學生之間架起一座理解、信賴的橋梁共同學習、幫助、提高。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形成積極探索,主動創造學習的良好習慣,增進學生的團結協作、集體主義精神,促進學生健康心理品質的形成。
二年級體育課教學計劃下冊篇二
通過體育教學向學生進行體育衛生保健教育,增強學生健康,增進體質,促進德,智,體全面發展.在二年級體育課教學中,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以適應社會需求及體育課的特點和二年級學生心理,生理特點在教學中以"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五個為主要學習領域.充分利用游戲,教學比賽等有主題的教學滲透到教學中去.使學生在身體素質,心理健康等方面全面發展.
二年級學生在有注意時間短,無意注意占主導地位,對教師枯燥的講解與練習會產生厭倦情緒.好動,多話是低年級學生的天性.對教師做動作模仿能力強,
拫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在教學中針對學生求新,求變,求異的心理特點,多采用情境式,學導式,主動式,合作式等教學方式.多用游戲,模仿性練習方式進行教學.使學生真正感受到活動的樂趣,身心愉快.
一:隊列,隊形(1,排隊,解散,集合,2,看齊與轉法,3齊跑步走,立定,4,轉彎走,簡單變隊形.)
二,基本體操:徒手體操.
三,走:矯正姿勢的各種走.
四,跑:(1,各種姿勢的自然跑,2,較短距離的快速跑,3,各種接力跑,障礙跑,3,稍長距離的耐力跑,走跑交替練習.
五,跳躍:(1,各種方式的單雙腳跳,跳.2,立定跳,跳各種小障礙.)
六,投擲:用各種方法投擲輕物件,擲遠,投準.投拋小實心球.
七,滾翻:(1,各種方向的滾動,2,各種方法的前滾翻和創新活動.
八,攀爬:(1,模仿動物的爬行,攀爬,爬越障礙.
九,韻律活動:(在音樂下進行韻律操練習,2,模仿動物形象的舞蹈動作.
二年級體育
周次
起至日期
一
9,1-9,4
引導課體育常識:認真上好體育課
1,隊列隊形;2,游戲;老鷹捉小雞
二
9,5-9,11
1,隊列:排縱隊,橫隊;2,游戲:塊塊集合
1,基本體操;;;2,游戲:網魚
三
9,12-9,18
1,基本體操;2,游戲:一切行動聽指揮
1,復習基本體操;2,游戲:挑戰應戰
四
9,19-9,25
1,隊列;原地轉法;2,復習基本體操;
1,技巧;前后滾動;2,游戲:障礙賽跑;
五
9.26-10.2
游戲課:1,端水平衡;2,障礙賽跑;
1,技巧:復習前后滾動;2,游戲:繞木棒接力;
六
10.3-10,9
1,韻律活動;2,走:各種姿勢的走;
1,用各種正確姿勢的走;2,游戲:迎面接力;
七
10.10-10.16
1,隊列:報數;2,復習,各種姿勢的走;
1,韻律活動;2,隊列:報數;
八
10.17~10.23
1,技巧:前滾翻;2,游戲:跳墊子游戲;
1,技巧:前滾翻;2,游戲:換物接力;
九
10.24-10.30
1,勞動模仿操;2,游戲:迎面接力;
1,勞動模仿操;2,游戲:換物接力;
十
10.31-11,6
1,隊列:齊步走-立定;2,復習勞動模仿操;
游戲課:1,蹦蹦跳跳;2,獵人
十一
11,7-11,13
1,隊列:走圓形;2,十字接力;
1,技巧:立臥撐;2,游戲:換物接力;
十二
11.14-11.20
1,基本體操;2,游戲:"8"字接力;
1,徒手操;2,游戲:改換目標;
十三
11.21-11.27
1,跳小繩;2,游戲:迎面接力跑;
1,走跑交替;2,復習跳小繩;
十四
11.28-12,4
1,走跑練習;2,游戲:跳進去拍人;
1,韻律活動;2,找自己的家;
十五
12,5-12,11
1,跳小繩;2,游戲叫號賽跑;
1,跳雙繩;2,游戲:迎面接力
十六
12,12-12.18
1,走跑交替;2,游戲:單腳跳接力;
1,30秒跳小繩;2,期末總結
十七
12,19-12,25
二年級體育課教學計劃下冊篇三
1、全面鍛煉,努力增強學生的體質。
2、進一步了解上體育課和鍛煉身體的好處,知道一些保護身體健康的簡單常識和方法。
3、體驗參加體育活動的樂趣,遵守紀律,與同學團結合作。
4、掌握簡單的運動技能,學會科學的方法鍛煉身體。
二年級年齡小,基礎差,體育知識及技術技能差,自控能力不強,組織紀律性意識不夠。他們活潑好動,注意力不集中,但非常樂意參加體育活動和上體育課,通過一學期的學習,我想他們基本能掌握隊列隊形的有關動作及要求。本學期還應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因材施教,合理處理教材,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性,積極學習,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儲方面都能得到發展和提高。
新學期二年級體育課內容有隊列隊形、走、跑、跳、體操及游戲等內容,以游戲為主,將其他內容穿插其中,使學生在娛樂之中既鍛煉了身體,又增強了體質,還學到了簡單的體育知識。
1、教材的重點是以游戲教材,應突出課堂上練的教學方法,難點是隊列隊形的基本動作,使學生從小就建立正確的動作概念和動作方法,但是對于一年級來說是比較難做的,可采用直觀教學,利用互相幫助和課外活動的方式來突破這一難點教材。
1、全體學生要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活動,遵守考勤制度,按時上課。
2、遵守體育課常規,認真聽講,積極學習。
3、參加期中和期終檢測,督促學習。
4、采用直觀教學方法,精講多練。
5、教師處處以身作則,為人師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