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就如同白駒過隙般的流逝,我們的工作與生活又進入新的階段,為了今后更好的發展,寫一份計劃,為接下來的學習做準備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計劃嗎?下面我幫大家找尋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計劃書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寒假計劃表初中生篇一
1、每天的四個“1小時保障”
(1)每天保障做一小時的語文或數學寒假作業;
(2)每天保障一小時的無負擔課外閱讀;
(3)每天保障一小時的英語自學;
(4)每天保障一小時的戶外活動或運動。
2、計劃與非計劃。
(1)如無特殊情況,每天必須完成以上計劃;
(2)每天的計劃在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可靈活自由安排;
(3)如果因外出旅游、回鄉下度假等意外安排,可臨時不予執行;
(4)可以偶爾睡懶覺,但不要影響當日計劃的實施。
1、不參加語文、數學的培優,不請家教,相關課程自己獨立完成。
2、語文課程計劃。
(1)7月份完成暑假作業,8月中旬前檢查、改正,查漏補缺;
(2)把自己的藏書系統再讀一遍,重點讀歷史、百科知識大全、漫畫、中外名著導讀等叢書;
(3)假期可以自己買三本自己喜歡的任何書籍;
(4)把以前稍顯薄弱的閱讀題的規范回答、錯別字系統復習。
3、數學課程計劃。
(1)7月份完成暑假作業,8月中旬前檢查、改正,查漏補缺;
(2)假期完成五年級《奧數提高班》的自學,基本掌握其要領,有選擇性挑選典型題目做。
(3)自己注意計算細心化的糾正。
4、英語課程計劃。
(1)英語學習能力和成績一般,要重點加強學習興趣和能力的培養;
(2)把三年級和四年級的學校課本系統復習一遍,每天堅持聽劍橋英語的磁帶,時間不限;
(3)假期把以前記得的英語單詞都記在小本子上,分類匯總;
(4)若有興趣、有機會,可以把語音和音標接觸、鞏固一下,盡量保證發音標準。
1、隨父母至少省內出去旅游一次,爭取省外旅游去一次;
2、至少去鄉下親戚家2次,體驗生活,其中爺爺家族親戚去一次,外公家族親戚去一次;
3、每天保障一小時的戶外活動或運動,散步、溜冰、找小朋友玩等,要注意安全;
4、每兩天至少幫家里做一件家務事(10分鐘以上),洗衣服、擇菜、簡單做飯等;
5、一個人嘗試獨立在家呆1——2天;邀請同學或者小朋友在家玩若干次,并獨立招待;
6、每周玩電腦2小時左右,重點加強打字能力的提高;
7、嘗試掌管家里經濟和家務安排1——2天,當1——2天家長;
8、其他:根據具體情況,靈活安排。
8:00——8;30起床(刷牙洗臉吃飯)。
8:30——9:00做老師布置的作業。
9:00——10:00做課外作業。
10:00——13:00玩。
13:00——14:00做課外作業。
14:00——15:00玩。
15:00——16:00做課外作業。
16:00——21:00玩。
1、幫媽媽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
2、做有意義的公益勞動。
3、學會一項家務技術或其他的小技術。
4、改掉一個壞毛病、缺點。
5、讀一部好書,寫出讀后感。
6、根據身邊的事物寫一些文章,并選出一篇自己認為好的文章,鍛煉自己的寫作能力。
7、看一部好的電影,試著寫出觀后感。
8、學一首好歌。
9、試著克服一個自己曾經不敢/會做的(好)事。
10、完成假期作業,并努力做到最好。
11、要注意完成學校布置的所有作業,不要漏做或偷工減料,字體要工整。
12、一個星期至少一次到圖書館看小學生課外讀物,或者自己家里有課外書的把它看完,最好看一些第三,每天要做適量的運動,不要因為天氣寒冷躲。
13、天天看電視新聞報道,知多點國家大事,知多點交通防范安全,知多點走歪道的后果。
14、多幫媽媽分擔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多向媽媽學習做飯炒菜等的生存技能。
寒假計劃表初中生篇二
寒假就要開始了,經過與爸爸媽媽的一起探討,為了能過一個有意義的寒假,為四年級有一個好的開始!我決定擬一個寒假計劃!我一定按計劃做。
第一點:每天早上6:00起床,晚上9:00睡覺。
第二點:起床跑半個小時的步,然后每天堅持戶外活動兩個小時。
第三點:每天背誦作文范文精彩片段2段;
第四點: 每周1篇命題作文;周記一周一篇,完成時間自選。
第五點:電腦中學習新概念英語第一冊半小時/天;
第六點:每周一次跟爸爸媽媽出去活動,活動形式含逛商場,騎自行車郊游,爬山,游公園等;一周可選擇性觀看自己喜歡的電視節目2小時。
第七點:語文、數學的作業要同步進行。
第七點:每天寫一篇小字,如果時間寬松,再練毛筆字每天一張。
另外,對于我的壓歲錢,我要拿出20%作“流動資金”,30%交學費。”50%捐給希望工程。如果以上我都完成得很好,那以后我就給自己做很多的計劃,這樣我就能成為一個很優秀的學生。
寒假計劃表初中生篇三
以前讀初中的時候,會覺得比較輕松。因為初中學的知識都比較淺,除了偶爾對某些問題需要深入討論之外,基本不會遇到很深的問題。但要知道,上了高中,我們面臨的問題不再是那么簡單和具體,高中是我們在思維上的一個飛躍,我們必須要拋棄以前的定向思維,而去學會從不同的角度認識和解決問題。起其根本所在就是:相對初中的學習,高中的學習跨越了知識和能力兩大臺階。高中的.知識內容與知識結構與初中相比出現了兩個飛躍:從具體到抽象,從特殊到一般,在知識的廣度和深度上都大大提升。在能力方面,高中的學習對同學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抽象概括思維能力、邏輯推理思維能力、分析綜合能力、自學能力等等都要求有較大的發展和提升。
從初中階段進入到高中階段,在學習上要跨上一個較高的臺階。為了順利地跨越這一臺階,要有足夠的思想準備,要以新的、不同于初中的學習方法,學好高中的課程。一個人確立自己的理想并不難,難得是有一個為實現理想而攀登的規劃和決心。為此,制定一個高中三年的規劃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寫下了這份高中三年學習計劃書。
為實現以下規劃必須做到:樹立信心,滿懷激情,走好成功第一步。切忌盲目激情,要有計劃分步驟的學習,養成踏實認真的學習態度。
1、高一上半學期是一個初中走入高中的過渡時期。這個時期最主要的目標是:積極適應各科老師的教學方法,迅速吸收新知識,同時穩住腳跟,一步一個腳印地進步。所以我這個學期的目標簡單來說就是四個字:適應、穩定。
2、高一下半學期是一個適應后的尋求及養成期期。這個時期由于對自己的學習態度、方法、能力有了一個比較客觀的認識,因此對各學科特點有了一定掌握。這個時期的主要目標是:重點培養良好學習習慣,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做到循序漸進地、有規律地學習,全面發展,形成自己的優勢學科。簡單來說就是:養成、規律。
3、高二上半學期是一個定位起飛期。此時,高中生活早已適應,學習方法、習慣已經成熟,所以,這個時期就要開始有所突破。這個時期最主要的目標是:進入一本梯隊。
4、高二下半學期是一個穩步發展期。有了高二上半學期的起飛和突破之后,又要開始穩住腳跟了,這時要全面地、客觀地看待自我和他人,畢竟“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個時期最主要的目標是:穩定自我水平,基本確定自己在年級的學習地位。
5、高三上半學期是一個扎實復習期。經過高二的認知后,自己的學習地位也穩定下來,不再輕易后退。就要完全靜下心來穩扎穩打地復習。此時也要注意調整心態,擺正主觀態度。時刻保持新鮮的自信心、堅韌的性格。不要受客觀環境的影響,履行自己的計劃,做到步步為營。
6、高三下半學期是一個加速沖刺期。可以適當地做些拔高。要全面解決自己所面臨的問題,查缺補漏,掃除殘敵,不留后患。還有此時心理素質也很重要。時刻擺正心態,注意情緒的變化,做到自我及時調整,自我鼓勵和認定。就如愛迪生所說:“自行是成功的第一秘訣”。
1、預習 預習最重要的是能發展我們學生的自學能力,減少對老師的依賴,增強獨立性;預習可以強化記課堂筆記的針對性,改變學習的被動局面。要在測覽教材的總體內容后再細讀,充分發揮自己的自學能力,理清哪些內容已經了解,哪些內容有疑問或是看不明白(即找重點、難點)分別標出并記下來。同時適當地一些課前的習題練習,逐步了解知識點。這樣既提升了自學能力,又為聽課“鋪”平了道路,形成期待老師解析的心理定勢;這種需求心理定勢必將調動起我的學習熱情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2、聽課 聽老師講課是獲取知識的最佳捷徑,老師傳授的是經驗證的真理;是老師長期學習和教學實踐的精華。我制定的聽課方法包括以下幾點:
a) 做好課前準備,即預習。精神上的準備十分重要,保持課內精力旺盛,頭腦清醒,以及對探求知識的極大興趣,是學好知識的前提條件。
b) 集中注意力。思想開小差會分心等一切都要靠理智強制自己專心聽講,靠意志來排除干擾。
c) 認真觀察、積極思考。不要做一個被動的信息接受者,作老師的合作者,學習的參與者,要充分調動自己的積極性,緊跟老師講課的思路,對老師的講解積極思考。結論由自己的觀察分析和推理而得,會比先聽現成結論的學習效果好。
寒假計劃表初中生篇四
這個“養護雞蛋”的課程,讓6個孩子度過不一樣的寒假;在福州,此類主題拼養活動悄然興起
這個寒假,在福州一所中學執教的朵媽,開始了一項有趣的課程試驗,她決定帶給女兒一個不一樣的寒假……
日前,朵媽和幾個朋友精心策劃了“寒假拼養計劃”。這并非簡單的看護,這6個家庭的6個孩子要接受一項“養護雞蛋”的任務(其中5個孩子為一年級,1個孩子為四年級),孩子們每人都有20元的養蛋基金,每天有半天時間集中在一起分享經驗,同時加入以“水”為主題的游戲課程,涵蓋了語數英、繪畫、音樂、自然、實驗、戶外拓展等多學科知識,并由幾個家庭的父母輪流授課。記者獲悉,近幾年在國際及一線城市流行的“拼養”,在榕城也已悄然興起。
孩子化身“蛋爸蛋媽”
“拼養計劃”的第三天,6個孩子帶著三個蛋寶寶到朵朵家集中。這天的“小老師”是一年級的陽陽和軒軒,他倆向大家介紹了自己最擅長的“海洋生物”知識。隨后,在“拼養計劃”主要策劃家長——妮媽的引導下,孩子們進行了“水的聯想”的思維訓練。在下午茶時間,大家在朵媽的教學下,學會用秤和按步驟diy蛋撻,并利用養蛋基金換取飾品,來裝飾自己的蛋寶寶。每天結束后,家長們會根據孩子們當天的禮儀、互助、紀律等多方面表現給予積分,積分可換取心儀的禮物。日前,孩子們還為蛋寶寶策劃了一場盛大的晚會。
而“拼養計劃”實施的第二天發生了個意外,其中一個蛋寶寶“果果”從桌上墜落,碎了。在媽媽們的引導下,孩子們為蛋寶寶舉行了“追思會”,“蛋爸蛋媽”們還做了發言,最終由“保險公司”理賠了一個“二孩”雞蛋。朵媽告訴記者,家長們認為這個意外“是對孩子進行生命教育的好時機”。“家校互補”彌補課堂缺失
參與計劃的6個家庭,相互已認識了四年,過半家長都是教育工作者,“彼此之間很熟悉,又有共同教育理念。”團體中的大部分孩子剛結束一年級上半學期的學習,學習環境、人際交往等“幼升小”所帶來的問題,也令父母焦慮,因此朵媽和朋友想借著假期進行“家校互補”的教育實踐。
在計劃里,每個家長根據自己的專業知識契合活動的主題,為孩子們提供有趣的課程,例如身為初中語文老師的朵爸,就專門設計了以小水滴歷險記為主題的童話繪本,身為高校音樂教授的馨媽還開設了“音樂與水”的課程……“父母高度參與”,每天要記錄孩子們活動后的感想及行為。
家長們感慨,通過觀察,也讓他們更了解孩子的心理。初次嘗試,朵媽坦言最難的還是“游戲力”設置,也就是如何用有趣的游戲觸發孩子的積極性。
社區可建立“群體陪伴”
“拼養”是近幾年國際流行的一種新的育兒方式,目前大部分“拼養”是由每個家庭輪流照顧孩子,“拼養”也成為越來越多獨生子女家庭“抗獨”的途徑。而目前在福州,已有各式各樣主題的“拼養”教育聯盟或團體,例如有戶外活動、寫生繪畫、登山觀鳥等,既有商業機構組織的也有家長自發組建的。
福建省著名教育學者張文質老師認為,群體陪伴對孩子們很重要,既能相互陪伴也相互學習,還能突顯“學長制”的作用,即高年級的孩子能起到榜樣和引導作用,同時還可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張文質老師建議,家長們應有“課程意識”地安排孩子的活動。此外,張老師表示,社區在假期也可聘請志愿者開設類似課程,給孩子們一個“假期的好去處”。對此,朵媽建議社區教師也應經過一定的培訓,而參與的家長對教育理念也要有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