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報告不再是罕見的東西,多數報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發生后撰寫的。寫報告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報告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調查報告作文600字篇一
好不容易盼到假期了,本想痛痛快快的玩一場,可媽媽又在催我去補習班,補、補、補,我暈。其實飽受補課之苦的又何嘗我一人呢?每到雙休假期同學們就趕集似的奔波于各個補習班,可又有幾人愿意補習呢?為此我做了一個關于補課的調查報告。
二、調查結果:
我在班里調查了72人,結果有6一9人說不愿意補課,只有3人是自愿的。我把同學們在補課班的表現歸為三類。
1、云中漫步者迷迷糊糊上學,稀里糊涂放學。
2、地下工作者老師上面講,他在下面玩。
3、逍遙逃學者老師和家長稍有疏忽,他便溜之大吉。
三、調查分析:
同學們為什么這么反感補課呢?我分析了幾點原因:
1、家長不根據孩子的興趣需要出發,不尊重孩子的意愿,強迫孩子去補習班。我認為這樣做對孩子來說是太殘忍了,只能讓孩子成為學習的機器,孩子享受不到學習的快樂,最后會喪失學習的興趣。
2、家長們送孩子去補習班,剝奪了孩子們玩的時間,讓雙休日、寒暑假變成了黑色假期。放假比上學還累,孩子們沒有一點自一由時間,孩子們會受不了的。
四、調查建議:
1、家長們應還給孩子雙休日和假期,鼓勵孩子們多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這樣既拓寬了孩子們的視野,也讓孩子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采。
2、家長在為孩子選擇。
補習班時,應尊重孩子的意愿,從孩子的興趣出發,興趣是熱愛的前提,這樣才會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如果強行給孩子增加營養,反而會營養不一良的。
調查報告作文600字篇二
白馬湖文化公園不愧為文化公園,走進白馬湖公園的大門,濃濃的文化氣息撲面而來:中間是一條長條花壇,青草為底,野花點綴,兩邊有排列整齊的燈柱,重要的是燈柱上有古色古香的詩文。
再往里面走,會看到很多供游客歇腳的亭子,亭子里有長長的椅子。你可以坐在亭子里,看亭子外面清澈的湖水。閉眼休憩,還可以感受到從湖面上吹來的涼風,偶爾還能看到一只白鶴停在湖邊,真是十分愜意。
當然了,在我看來最妙的是,白馬湖里的公廁,特別是女廁所,她不像ktv里的廁所那么金碧輝煌,但特別素雅,樸素。一進去就可以看到木窗外的竹子,綠油油的,讓人眼前一亮,心曠神怡。
白馬湖最大的亮點就是植物多,空氣清新!在城市的中心地帶,能有這么一個好去處,真是非常難得。
“水上音樂歌劇院”就設在白馬湖上!晚上彩燈亮起、音樂響起的時候最美,整個白馬湖都是五光十色的,動感的橋、發光的石頭、優美的音樂,真的很適合三兩個朋友一起,散散步、聊聊天。就算是只有一個人,有這么美的景色欣賞,也不會感到寂寞。
過了橋,在橋的另一面,有一個滑冰場,還有一個音樂噴泉。白天有很多小孩子在水上玩玩具船,晚上則有人在動感十足的滑冰場上滑冰。如果你想獨處一會兒,也可以獨自在音樂噴泉旁欣賞噴泉。
濃郁的`文化氣息,可以從公園里的建筑物上看出來,可以從白馬湖布局看出來。無論從哪個角度看,白馬湖都給人一種柔和,雅致的感覺,這也是我最喜歡到白馬湖的原因之一。美麗的白馬湖、幽靜的白馬湖、熱鬧的白馬湖,都如此迷人!
但我想,白馬湖是不是可以多布置一些有遮棚的亭子,方便游客遮陽擋雨呢?白馬湖游客比較多,所以下雨天或晴天就連露天椅子都不夠,更別說有遮棚的休息場所了。游客多,自然垃圾也多,我想,白馬湖是不是可以多放一些垃圾桶,并且盡量古色古香一些,在容納垃圾的同時,更能顯出其文化底蘊,彰顯文化公園的魅力。
白馬湖可以說是常德市的門面,是目前最舒適最干凈的公園了。我希望,常德能出現更多像白馬湖這樣迷人的公園!
調查報告作文600字篇三
大家好!今天我們來認識一個老朋友——水,你了解它嗎?水是生命之源,我們人體重量的70%左右都是水!一個人可以好幾天不吃飯,但是不能不喝水,如果5天不喝水我們就會失去生命!一個健康的成年人大約每天要喝2升左右的水,就是廣告里常在說的“一天8杯水”!
大自然中的水千姿百態,幾乎無處不在,那我們根本不用發愁會沒有水喝了?不是的,海水是不能飲用的,我們只能喝淡水!地球上只有21%是淡水,而且很大一部分是固態的冰川,囤積在高原和南北極,無法利用,我們能夠使用的談水只是極少的一部分!
我們的家鄉余姚100余萬的人民生活用水從哪里來呢?讓我們來看一看:
1、主要河流姚江,源于境內四明山夏家嶺,自西向東流經中部,匯入寧波市甬江出海,全長109公里,境內流長54公里,支流30余條,縱橫交錯,織成水網。
2、牟山湖為境內最大天然湖,正常蓄水420萬立方。
3、四明湖為最大人工湖,總庫容1、2億立方。
4、陸埠水庫:集雨面積55、5平方公里,主河道長13·2公里。總庫容2871萬立方。
5、梁輝水庫:20xx年開始向余姚、慈溪兩地供水,水庫設計供水規模為6萬立方。
6、另外還有無數小溪和水井。
日常能接觸到的淡水,我們能不能直接飲用呢?我和爸爸查閱了資料,結合日常的生活經驗,認為如果不借助專業工具,我們可以通過看顏色,聞氣味來分辨水的清濁,判斷是否適宜飲用。
現在,讓我們走出家門,去探訪“母親河”——姚江,實地觀察她的水質。
第一站,我們來到學校北門的最良江,這兒剛好有個很大的河埠頭可以取水。爸爸下去舀了一瓶水。我接過來對著陽光一看,還挺干凈的。透過水,我們可以比較清晰地看見對面的房子。不過好景不長,小區里出來一個中年婦女,在河埠頭“吭哧吭哧”地洗起衣服來。河水中迅速暈開了青白色的肥皂水,幸好沒多久就稀釋了,不知道河中的魚喝了會不會拉肚子。
第二站,我們轉戰中江,就是大名鼎鼎的舜江樓、通濟橋腳下。往河面一看,水不是很清,還漂浮著不少樹葉和其它雜物。媽媽用拴了繩子的小吊桶舀了一桶水上來。我用透明玻璃瓶裝了一瓶水。不用細看,就發現水比較渾濁,透著淡淡的黃綠色,還懸浮著細小的浮游生物。跟最良江取的那瓶一比較,真是天壤之別呀!過了一會兒,水中的泥沙等雜質慢慢在瓶底沉淀,河水略微干凈了一些,不過仍飄著一股泥腥味兒。
最后一站,爸爸媽媽帶我來到侯青江,就是財富廣場的北面那個河段。我們取了水樣觀察,總體來說跟中江取的差不多。在調查快結束時,我把裝了三份水樣的玻璃瓶裝起來想拿回家研究,一不小心被石頭絆了一下,跌跌撞撞把水都灑在了爸爸身上。回家途中,我總覺得爸爸的身上飄來一股臭臭的味道。
母親河姚江,她的本來面目就是這樣嗎?爸爸說,原本姚江的水雖然流得不是很快,但還比較干凈。隨著工業發展,很多工廠都往姚江里排放污水,建筑垃圾也往江里倒,堵塞了河道。漸漸地,姚江變得越來越臟、越來越臭,同時由于姚江流速緩慢,臟水無法及時排出,終于,姚江就成了現在這幅模樣了。
我想,江水受到污染,首當其沖就是江里的魚。魚死后,尸體腐爛,形成極好的肥料,就會導致富營養化污染。水葫蘆大量繁殖,又致使水下氧氣缺乏,魚兒更沒法生活了,真是惡性循環。
媽媽看到我擔憂的樣子,安慰我說:“以前的最良江又小又窄,江水渾濁,雜草叢生,從姚江上游下來的污水又給最良江增添了一絲黑氣、霉氣和油氣。現在經過河道改造,最良江徹底改變了。原先排放污水的工廠整改或遷走了,河道變寬了,江水變清了。江兩岸修建了長長的公園了,也變熱鬧了……”媽媽還說,余姚化纖廠在幾年前也從侯青江邊撤走了,侯青江已經干凈不少啦!
朋友們,快行動起來吧!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姚江將重新煥發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