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日里,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心得體會對于我們是非常有幫助的,可是應該怎么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秀心得體會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同上一堂國家安全教育課直播觀后感心得1
國家安全法確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其中最重要的實踐意義,就是要動員政府和全社會共同參與到維護國家安全的各項工作中來。維護國家安全與每個人的切身利益密切相關,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也是“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核心價值。只有人人參與,人人負責,國家安全才能真正獲得巨大的人民性基礎,也才能有堅實的制度保障。通過這次學習,我懂得我們要增強國家安全意識,提高自己維護國家安全的能力,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我們不能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權利。
通過這次學習,我明白了,國家安全你我都是受益者。雖然,國家安全教育日每年只有一天,但安全問題卻每時每刻都值得高度重視。國家安全是國家生存和發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前提。它關系民生,關系國家穩定,關系社會長遠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說,維護國家安全既是國家責任,也是公民責任。讓國家安全意識深入人心,并成為公眾習慣,應是全社會的期待。通過這次學習,我知道國家安全是國家的根本所在,國家利益高于一切,維護國家的利益和安全,不僅是因為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更是每個公民的神圣義務,
作為中國二十一世紀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我們要盡自己的力所能及來維護國家安全,為國家安全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通過此次學習,我還懂得了我們應該加強國家安全意識。應樹立“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高于一切”,“國家安全,人人有責”的觀念。我們在行使自身權利的同時,不能損害國家和集體的利益。我們要做的是愛國,維護國家的榮譽和利益。不應觸碰法律底線。
同上一堂國家安全教育課直播觀后感心得2
既重視外部安全,又重視內部安全;既重視國土安全,又重視國民安全;既重視傳統安全,又重視非傳統安全;既重視發展問題,又重視安全問題;既重視自身安全,又重視共同安全。這是習總書記提出的“總體國家安全觀”。每一位公民,都應熟悉和把握這一“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深刻內涵,以自己的一言一行踐行“國家安全法”,自覺成為國家安全法的模范遵守者和持久守望者。
2000多年前,古人左丘明就警醒世人:“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敢以此規。”面對“國家安全法”這樣一部事關國家利益、人民利益的大法,每一個公民都應知法、學法、懂法、守法。去年7月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國家安全法”規定,將國家安全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和公務員教育培訓體系,增強全民國家安全意識。
我們不僅要在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這一天參與、體會、感受國家安全這一高大上的主題,更要將國家安全與個人安全、家庭安全、社會安全、網絡安全、生產安全、環境安全、防災減災安全等等緊密結合起來,使全民國家安全意識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成為每一天的記憶與實踐。
同上一堂國家安全教育課直播觀后感心得3
間諜、特工、戰爭……提到國家安全,你是否第一時間想到了這些?國家安全與我們普通老百姓很遙遠嗎?不!“國家安全和我們每個人生活的點點滴滴息息相關”。
今天上午,湖北省國家安全教育電視課堂《同上一堂國家安全教育課》在華中師范大學音樂廳開講,全省153萬在校大學生通過長江云等平臺直播收看。現場火箭軍指揮學院軍事理論研究所研究員、軍事戰略專業博士生導師邵永靈教授給大家上了一堂生動的國家安全教育課。
邵永靈教授給大家講了一個真實的故事:2011年1月4日,突尼斯的一個小販穆罕默德·布瓦吉吉,由于城管人員矯枉過正濫用職權,他用自焚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這被普遍公認為是阿拉伯之春的起點。經過社交網絡及部分新聞媒體催化,他的自焚身亡激發了阿拉伯世界多國人民起義反抗獨裁暴政的民主革命,最終導致了阿拉伯世界的天翻地覆式的巨變。
這是邵永靈教授在課堂上講述的多個事例中的一個。全球化的世界中,個體行為引起的“蝴蝶效應”,最終的影響不可預估,它們與國家安全密切相關。
這堂課上,邵永靈教授點出了多個安全,這實際上就是“總體國家安全觀”,包含14個領域。
4月15日,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召開。“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概念也正是在這一次會議上首次提出。
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要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以經濟安全為基礎,以軍事、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托,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國家安全道路。
同時,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還需要理順五對關系,堅持10個重視,也就是既重視外部安全,又重視內部安全;既重視國土安全,又重視國民安全;既重視傳統安全,又重視非傳統安全;既重視發展問題,又重視安全問題;既重視自身安全,又重視共同安全。
具體來說,“總體國家安全觀”構建的國家安全體系,主要涉及政治安全、國土安全、軍事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科技安全、網絡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核安全、海外利益安全等多個方面。
這不僅囊括了國內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又包含了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國應對國際安全問題的戰略,體現了黨中央在大安全時代的宏觀安全思路。
同上一堂國家安全教育課直播觀后感心得4
觀看完此次學習視頻以后,我有以下感想: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要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統籌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保障。維護國家安全人人有責。
國家安全,是國家發展的最重要基石、人民福祉的最根本保障。國家安全是青少年必備的知識、必備的素質。這節課也讓我受益匪淺,作為青少年在新世紀肩負起建設社會主義祖國的重任,從現在起就要樹立國家觀念、國防觀念,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社會主義,為中華民族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學習。為國家安全做出自己的努力!
疫情防控不可放松警惕,安全意識定要永存心中。
在黨的領導下,中國在“防疫狙擊戰”中取得階段性勝利。盡管全國各地基本“解禁“,但新型冠狀病毒仍然有潛伏在人民群眾身邊的可能,安全也會成為疫情之后的一大挑戰——復課安全、復工安全、網絡信息安全……國家安全也成為一大挑戰,馬駿老師的直播講述,正是為警醒當代青年學子,不論在什么時期,都應當維護國家安全,守護家園和平。
疫情對我國乃至全球范圍都形成了很大的沖擊。作為大學生的我們,應當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堅持國家總體安全觀,盡我們的努力,積極投入到對國家,對社會的貢獻當中。團結一心,共克難關!!!
同上一堂國家安全教育課直播觀后感心得5
國防是為捍衛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防備外來侵略和顛覆,所進行的軍事及與軍事有關的政治、外交、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建設和斗爭。現在的世界還不太平,因此加強國防教育,建設強大的國防,是時代的要求。國家領導人明確提出;“只要國家存在,就有國防,國防教育就要長期進行,作為公民的終身教育來抓。”
每年4.15日是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這是和平年代歷史對現實的警醒,俗話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我們怎能忘記那段沉重屈辱的歷史?八國聯軍入侵中國,還不是因為當時國力薄弱,清政府腐敗無能嗎?到頭來落得個割地賠款,賣國求榮的下場,園明園被洗劫一空,多少珍貴的文物流失海外,這是多么沉痛的教訓啊!俗話說落后就要挨打,只要我們國力強盛,軍事過硬,眾志成城,就能立于不敗之林。
愛國主義教育是國防教育的永恒問題,國防教育的核心就是愛國主義教育,國防教育的內容是愛國主義教育最生動的話題。我們應該牢記無數先烈們為了中華民族的解放,不惜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邱少云、江姐、董存瑞等先烈的名字將永遠刻在中國歷史的豐碑上,二萬五千里長征,更讓世人見證了中國人民堅韌不拔、不屈不撓的精神,這是歷史留給我們的一筆寶貴財富,激勵著我們牢固樹立愛國主義思想,增強國防意識。我們青少年現在的主要任務是學好科學文化知識,增強國防觀念,有了豐富的知識,我們才能制造出世界上一流的武器裝備,才能令垂涎中國的列強望而卻步。
國防教育是建設和鞏固國防的基礎,是增強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質的重要途徑。日本侵略者雖然有著比中國先進的武器裝備,但是最終還是被勇敢的中國人民趕出了中國,因為中國人民知道國家安全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被人踐踏是一種恥辱,所以他們團結起來,萬眾一心,加強國防,譜寫了一曲勝利的贊歌。國家通過開展國防教育,使公民增強國防觀念,掌握基本的國防知識,學習必要的軍事技能,激發愛國熱情,自覺履行國防義務。
國防是國家安全的有力保障,強國防、愛中華,讓我們共同努力吧!
國家教育安全課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