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讀后感絕不是對原文的抄錄或簡單地復述,不能脫離原文任意發揮,應以寫“體會”為主。讀后感對于我們來說是非常有幫助的,那么我們該如何寫好一篇讀后感呢?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優秀的讀后感文章怎么寫,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林海雪原讀后感800字 林海雪原讀后感800字高中篇一
對這些戰士來說,死,毫不可怕,鮮血,更是為著這一片他們深愛著的土地,為著他們那可親可愛的鄉親們所流的,它鑒證了一個個赤子之心,它的脈搏將永遠在這片郁郁蔥蔥的老林里跳動。穿山風的狂卷,密集的槍彈雨林,都嚇不退他們,因為心中的一把火,一個信念——真正地解放人民,支持著他們在狂風暴雪中一次次站起,直至最后的勝利。他們對自己人生的目標,執著地追求著,不畏層層險阻,即使是到了“山重水復疑無路”的地步,也甘愿拼死一搏,或許他們認為:面對自己的人生,那高高在上的理想,唯有拼過,才了無遺憾。就像《老人與海》中的老人,《絕頂》中的肖頓河,都為著自己心愛的理想而前進,雖然他們最終都失敗了,都只在這茫茫大千世界中留下一副白骨或幾行輕輕的痕跡,但在任何人眼里,他們在精神上永遠是無法擊倒的。
恥笑他們對生命無謂浪費的人,必定是一個懦夫,若表面不是,在內心深處也是脆弱的,因為只有懦夫,才會恥笑勇者,更因為他們毫不明白傾盡自己一生去追求的感覺,也更因為他們沒有這種氣魄,沒有這種理想。鄧小平也說過:“一定要經常教育我們的人民,尤其是我們的青少年,要有理想。”一個沒有理想的,便對自己的前途自己要走的路感到茫然,也許,在徘徊上便像迷途的羔羊,在黑暗中消逝。若沒有理想,萊特兄弟不會發明飛機,圓了人類飛向藍天的夢;若沒有理想,袁隆平不可能養殖出雜交水稻,解決中國人多糧少的難題;若沒有理想,又哪來中國幾千年的悠遠文化;若沒有理想,中國不會在一次次失敗中站起,奪回自己的領土……
理想,是人生的燈塔,更是人生的彼岸。有時為了它,歷經幾多滄桑幾多歲月。
林海雪原讀后感800字 林海雪原讀后感800字高中篇二
在眾多紅書中,最先吸引住我目光的是《林海雪原》,是曾經我和爸爸一起觀看過的電視劇,但《林海雪原》這本書是我第一次閱讀,帶著以往的回憶我翻開書。
一開始就把我帶到了一個冰天雪地的東北大平原,這里有一支東北人民解放軍小分隊,在團參謀長少劍波的率領下,深入林海雪原執行剿匪任務。這股匪徒是原國民,黨的敗兵,流竄到我軍后方。偵察英雄楊子榮提出一個大膽的設想:打進威虎山內部,探得敵情,配合小分隊里應外合全殲座山雕匪幫。一場斗智斗勇的故事就這樣展開了。
書中戰士們吃苦耐勞,在雪原中縱橫,與敵人做艱苦的斗爭,在斗爭中,戰士們高度發揮了軍人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戰勝了常人所難以忍受的艱苦,克服了想像不到的困難,在冰天雪地里,偵察奔襲,斗智斗力。情節一環扣一環,精彩紛呈,我沉浸在這群英雄的故事里,跟著他們一道跨谷跳澗,滑雪飛山。跟楊子榮一起打虎上山,跟少劍波一道指揮戰斗……我被這些英雄的故事深深地打動著。
書里的每一個人物都那么活靈活現,個性十足。如年輕有為的軍事將領少劍波,他的沉著冷靜、不驕不燥、英勇善戰、足智多謀都令我欽佩。在我印象里最深還是楊子榮,從我觀看過《林海雪原》的電視劇起,他就一直是我崇拜的英雄人物。為了徹底消滅最后也是最頑固的威虎山上的頑匪,少劍波和楊子榮數夜未眠,共同上演了一出機智壯烈的“智取威虎山”……
對他們來說,死,毫不可怕,鮮血,更是為著這一片他們深愛著的土地,為著他們那可親可愛的鄉親們所流的。無論在多么危急的情況下,都嚇不退他們,因為心中的一個信念——真正地解放人民,支持著他們在狂風暴雪中一次次站起,直至最后的勝利。他們對自己人生的目標,執著地追求著,不畏層層險阻,即使是到了“山重水復疑無路”的地步,也甘愿拼死一搏,也許他們認為:面對自己的人生,唯有拼過,才了無遺憾。如果一個人沒有理想,便會對自己的前途、要走的路感到迷茫,徘徊不定,成為迷途的羔羊,在黑暗中消逝。
我體會到作為青年,一定要有自己的奮斗目標,并具備堅強的意志力、勇于拼搏的氣魄,決不放棄的信念,那么在精神上永遠是無法被擊倒的,不會因中途的失敗而放棄自己的理想。理想,是人生的燈塔,更是人生的彼岸。有了理想這盞明燈的指引,我們才不會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前進的方向。
細細品味《林海雪原》一書,發現它講述的不僅是解放戰爭初期的剿匪斗爭,它所表現出的更是一種智慧,一股勇氣,使我對人生有了新的感悟。
林海雪原讀后感800字 林海雪原讀后感800字高中篇三
去年寒假,我讀了一本紅色經典小說《林海雪原》。生動曲折的故事情節深深地吸引了我,驚心動魄的戰爭場面深深地震撼了我。
掩卷深思,回憶著書中所描寫的戰爭場面,就如同電影一般出現在了我的眼前,書中最精彩的情節就是“智取威虎山”。最令我佩服的人物就是在智取威虎山中起到決定性作用的解放軍偵察排長楊子榮。故事是這樣的:
土匪頭子座山雕占據威虎山,憑著地勢的險峻,占山為王,與解放軍頑固抵抗,還經常下山搶劫百姓財產,殘殺無辜。怎樣拿下威虎山?成了解放軍小分隊一項艱巨的任務。強攻不可取的,所以只能智取。
在攻打奶頭山時,擒拿了胡彪,小分隊隊長少劍波發現土匪胡彪與偵察排長楊子榮長得十分相似。就想讓楊子榮穿上胡彪的虎皮大卦,扮演胡彪投靠威虎山,取得座山雕的信任,然后再里應外合,智取威虎山。但又知道這樣做很危險,身份一旦暴露。就會犧牲生命。但渾身是膽的楊子榮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毅然決然地接受了任務。
他憑著聰明的智慧和英勇過人的本領來到了威虎山。在刀光劍影中,他臨危不懼,闖過了座山雕一次又一次的考驗,贏得了座山雕的信任,被封為威虎山“老九”。最為驚險的是小爐匠欒平從小分隊手中逃走,來到威虎山告知座山雕,楊子榮不是胡彪而是小分隊的偵察排長。要是一般人早就會驚慌失措了,而楊子榮卻泰然自若,波瀾不驚,抓住了小爐匠不敢說出自己被小分隊俘虜的軟肋,巧妙地化險為夷。不但進一步取得了座山雕的信任,還把小爐匠置身于死地。
楊子榮趁著尋山的時機,把威虎山的軍事布置圖送到和小分隊的接頭地點。趁著座山雕過生日大擺宴席的機會,楊子榮與小分隊里應外合,一舉搗毀了威虎山。
讀到這里,我真為楊子榮的機智勇敢而敬佩不已,一個高大的形象出現在了我的眼前。為了新中國的成立,為了人民的翻身解放,有多少像楊子榮這樣的英雄出生入死,與兇狠的敵人斗智斗勇。現在的我,還為一點小事就哭鼻子,與英雄相比較,可真是天壤之別,顯得是那樣的渺小。
現在我們已經遠離了硝煙滾滾、戰火紛飛的年代,但我們不能忘記,今天的美好生活都是無數革命先烈們用熱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要繼承革命先烈的遺志,發揚革命先烈的光榮傳統,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掌握更多的科學本領,將來為祖國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把革命先烈們用熱血澆灌的土地建設得更加美麗富饒,繁榮昌盛!
《林海雪原》這部紅色經典,我百看不厭,它給予了我力量,受到了革命傳統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