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過春節七年級篇一
20xx年春節到了,大街小巷人流如潮,辛勤勞動一年的人們,紛紛走出家門,享受節日的閑暇,男女老少個個臉上都洋溢著歡快的笑容。
街上也比平時熱鬧多了。超市門口掛著一只只大紅燈籠,看一眼就讓人心里暖和。蔚藍的天空中,一只只彩色氣球在陽光下光彩奪目,微風拂過,大小氣球迎風起舞,又仿佛在向路人點頭致意。春節是大人的節日,更是小朋友們的節日,兒童玩具、書籍、文具柜臺更是異常熱鬧,孩子們來了一撥又一撥,領走心愛的玩具,留下歡聲笑語。
春節的家中也不同平日,門上要貼“?!弊郑燥溩?、放鞭炮,晚上要放煙火,還要看春節晚會。吃過了飯,大家在一起聊聊天、喝喝茶,說說話。春節真熱鬧呀,我真想天天過春節。
當迎新的鐘聲敲響時,我們滿懷激動地呼喊著:“新年了!新年到了!”啊!新年多么美好啊!我興奮在家里跑來跑去,抑制不知自己喜悅的心情。當我跑到大門口的時候,煙花突然飛上了天空,炸開了,有的像無數顆流星,有的像金色的太陽,把大地照得如同白晝一樣。
今天是正月初一,到處洋溢著一派喜慶的氣氛!門前貼著春聯,上面掛著燈籠,親人們聚在一起吃團圓飯,學習進步、合家歡樂!路上人們穿著節日的盛裝,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去向親朋好友拜年。我們也不例外!媽媽爸爸帶著我去奶奶家拜年,一進門,哇!都在呀!叔叔,伯伯、哥哥姐姐,連妹妹這個“小不點兒”也來湊熱鬧呀!哥哥姐姐快來給爺爺奶奶拜年,我們對爺爺奶奶說新年快樂,紅包拿來。我們拿著壓歲錢,去買自己喜歡的東西。
這就是春節,你們覺得怎么樣!
過春節七年級篇二
今年的春節和以前不同,往年是坐高鐵回老家,然后爺爺來接我們,今年是由爸爸和伯伯開車帶我們回家的。大家見到了互相打招呼,場面熱鬧極了。
在春節那幾天,我們去了西安玩,爸爸媽媽有事情在老家,我和鮮果阿姨和伯伯去西安玩!我們先去了回民街,吃了一些好吃的小吃,那里全是游客,各種各樣的東西都有,簡直棒呆了!
接著我們去了古城墻。一開始有猜燈謎的彩燈,但是仔細一看,上面不是燈謎,二是各種各樣的人寫的祝福。周圍的城墻,總是凸出來,應該是古時候打仗士兵躲在后面進攻的。為燈會準備的特別大的燈中,最有意思的是恐龍燈,我還摸了一下它的尾巴呢!走到最后走不動了,只能讓伯伯背著了。西安的陽光好猛哦,曬得我頭暈眼花、喉嚨冒煙,想吃個冰淇淋降降溫。
下了西安城墻,馬路對面就有一家肯德基,我腦中立馬涌現出一個大大的巧克力蛋筒冰淇淋。我開心地拉著伯伯和鮮果阿姨的手沖進肯德基,對服務員說:“來一個巧克力蛋筒冰淇淋!”。服務員看著我說冰淇淋機器壞了,我頓時失望極了,然后我們跑了四家便利店,都沒有冰淇淋,連一只冰棍也沒有,我對西安絕望了。最后終于在一家很小的便利店買了一支冰淇淋,喉嚨里的火終于平息了。
我吃著冰淇淋回酒店的路上,突然發現了一個五彩斑斕的牌坊,上面寫著四個大字:大學習巷。因為我走不動了,于是鮮果阿姨讓我和伯伯在巷口燈,她先進去看一下,過了一會,鮮果阿姨回來了。她對我們說:“大學習巷里有好多好吃的當地特色,一眼望不到頭?!庇谑俏覀儧Q定先回酒店休息一下晚上來大學巷吃晚飯。
晚上我們吃了酸湯水餃、羊肉砂鍋,買了綠豆糕和糖山楂帶回去給爸爸媽媽嘗嘗。
這個春節,我走了很多地方,我登上了鸛雀樓,親手摸刀了真正的黃河大鐵牛,去了呂洞賓的永樂宮,還去了大禹渡口。
這個春節,是我過的最豐富的春節!
過春節七年級篇三
大年三十的前兩天,從武警醫院里傳來了噩耗:醫院對奶奶下發了病危通知書!(醫院)并且給家屬打了一個電話。當時我們幾個當即(哭著)跪了下來,要求去醫院看看奶奶。
看到奶奶時,奶奶已經帶上了呼吸機,并且從4樓推上了10樓。看到奶奶慈祥而又枯瘦的面龐,我們哭了,哭得天旋地轉,尤其是三哥!
他們說只要讓奶奶活著過去這個大年三十,哪怕初二再往家里拉,也無所謂!
我哭著蹲在一個墻角上,心里想著:不可能,絕對不可能,奶奶在明天一定會好起來的!可是天不饒人!
大年三十,我們強打起精神來包餃子。弟弟忽然說了一句:“我去接奶奶和爺爺出來吃飯……”還沒等說完,剛剛爬上嘴角的笑意僵住了!我們知道他想奶奶了,所以也就沒說話。我們忍住了哭聲有強打起精神來,繼續低頭包餃子!
73歲呀,難道是您的本命年?!
奶奶,您在天堂上看的到我們嗎?您還說等我上了大學,我們一起去旅游。您重病的前幾天還說,等您的病好了帶我們出去玩兒,帶我們去您的老家。這一切的一切,您還沒有做到怎么就走了呢?你不能扔下我們不管啊!
來生我還要做您的孫女!
過春節七年級篇四
我們從大年初一開始拜年,走遍親朋好友。在那一天,不論遠近,都必須去看望親人。在我家,親人們遠到江西,近到隔壁。
初一的時候,我的堂阿公們、堂阿婆們、堂兄弟姐妹們、堂叔、堂嬸……都來我家拜年,看望老爺爺,家里有不少小朋友,還有幾個同齡朋友,我們在那一天可以一起玩,別的時候,我們可是很少碰面的,因為要隔很久才可以見面一起玩,甚至有一些人只有在過年才可以一起玩,所以有一些年紀太小的小朋友們都把對方忘了。
到了晚上,我和他們一起放煙花、爆竹,因為在他們之中,我的年齡最大,所以由我來點。煙花在晚上的顏色相比白天放更為漂亮,大家都陶醉其中,若是見了以前從來沒見過的煙花或是自己最喜歡的爆竹,他們還會激動的尖叫。
初二的時候,爸爸、媽媽、妹妹和我一起去了外婆家,表妹和妹妹一起玩自行車玩得很開心,表姐和我也聊得很開心爸爸、媽媽與外公、外婆、舅舅、舅媽的話更是數不勝數。
初三那天……
這就是我們的新年習俗。
過春節七年級篇五
春節是中華的傳統節日。每到春節,不管平時有多忙碌都要聚在一起,吃一頓飯。
春節的傳說。年獸經常去禍害村民,一個老人告訴村民年獸害怕紅色、火光和爆炸聲。所以每到大年初一這天,人們便有了貼窗花、放爆竹、發紅包、守歲、掛紅燈籠。還有一些拜年、貼春聯、吃年夜飯、吃湯圓和餃子。
今年春節沒有從前那么熱鬧,但不失一番風味。家家戶戶掛上了春聯。到處都是喜氣洋洋的味道。今年的春節少了一些煙花燃放。但,多了一絲人情味。
今年春節不想往常一樣,以前大人吃完年夜飯后都在打麻將,小孩子不是在家中看電視就在樓下放煙火。年夜飯是大家一起合作完成的,所以吃得格外香甜心里也有一種暖暖的味道。吃完飯后一大家子的人圍著沙發坐著。一起觀看春節聯歡晚會。大家看得不亦樂乎。
在九點半鐘左右,奶奶,母親,姑姑和我到廚房里面包餃子。我負責揉面團,母親負責餃子里面的餡,而奶奶就和姑姑一起包餃子了。在揉面團的時候經常弄得到處都是的,最還是奶奶幫我和的面。做完后心里非常高興。
到了12點,小區中的大禮炮一同響起。世界各地的人們一同迎接新年的到來。這時候小孩子最喜歡的環節來了。長輩們都拿出提前準備好的的紅包。哪個小孩子最乖巧嘴巴最甜。就可以最先拿到紅包,在沒拿到紅包的小孩子面前炫耀一番。但在最后每個人都會獲得紅包。
今年春節是過的最有人情味的一個。長輩們都沒有打麻將,都在帶著小孩看電視,或者帶小孩到樓下放煙火。什么事情大家都一起合伙完成。
年味再用不同的方式體現出來。但永遠不變的是一家團聚在一起。
過春節七年級篇六
大家好!
盼??!盼啊,眼看春節就快到了,想到這,我不由得笑了起來,在春節前,人們個個喜氣洋洋,個個精神飽滿。逛街的人絡繹不絕,有的在買年畫,有的在買年貨,有的坐著火箱圍著火爐看電視,還有的人在打麻將打撲克,等等不一而足。
反正街上五彩繽紛,各種各樣的人都有,各種各樣的貨物都齊全,琳瑯滿目,人們恐怕想買什么都難選擇!
人們殺豬宰羊,忙碌地準備著春節大吃大喝一番。
春節到了,小朋友們便早早起床,來到爸爸媽媽的房間,開始了傳統的拜年儀式了。小朋友們對父母說著一些吉祥話兒,爸媽就拿出壓歲錢,讓小孩子們高高興興。大家都希望今年能夠吉祥如意,招財進寶。
一些親朋好友歡聚一堂,品嘗著美酒佳肴,談著一些開心的話兒。而興的則是我們,可以大把大把地賺取壓歲錢,然后就歡天喜地跑到街上去買很多好玩的東西,如小汽車、四驅車、玩具槍、足球等,而我們只要嘴巴甜一點,多說些祝福的話兒,那可就大賺一筆了!
人們一直玩到深夜,嘴里啃著美味水果,手里燃放鞭炮煙花。大人小孩們載歌載舞,忘情地玩個痛快!
謝謝大家!
過春節七年級篇七
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放三枚叫“連中三元”;放四枚叫“福祿壽禧”;放五枚叫“五福臨門”;放六枚叫“六六大順”……爆竹聲后,碎紅滿地,燦若云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人人見面互道一聲“新年好”,這新的一年也就開始。
同時正月初一也是拜神的日子,有宗教信仰的朋友可去廟里燒香祈福,以保一年的順利平安。正月初一這天,廣州街坊會凌晨祭祖拜神,起床焚香、放炮仗,意為“搶春”。??谌顺跻话萆窦雷嬉彩呛苡兄v究的,先擺好酒和茶,事先要準備好雞、雞血、魷魚、豬肉等食物,雞血要擺放在雞身上。給祖先像上三炷香后就可以開始祭祖。祭祖完后,紅紅火火新的一年就開始。
吃過年三十的大魚大肉后,初一當天第一頓飯,全家人卻要吃素食?!褒S”與“災”同音,而吃齋也意味著“吃災”,將新的一年中的各種災難全部“吃掉”,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初一午飯吃齋,用粉絲、腐竹、發菜、冬菇等煮一鍋“羅漢齋”,寓意這年該吃的素菜都在這天吃完,往后就可大魚大肉,祈求來年順利,所以有“年初一吃齋,勝過吃一年齋”的說法。
屠蘇酒是一種藥酒。在古代習俗中,元日全家飲屠蘇酒,以祛不正之氣。古時飲屠蘇酒,方法很別致。一般人飲酒,總是從年長者飲起;但是飲屠蘇酒卻正好相反,是從最年少的飲起。大概年少者一天天長大,先飲酒以示祝賀,而年長者過一年少一年,后飲以示挽留。
大年初一吃年糕是中國人的傳統,寓意著“節節高”。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征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
除夕、大年初一吃餃子是北方人的習俗,不過現在不少南方人也加入到吃餃子的行列中。在除夕時吃餃子,取“更年交子”(來年交好運)之意,大年初一吃餃子則是為一年交好運。
大年初一的早餐湯圓一定更具特殊意義,它的取意是:事事如意,全家團圓美滿。大年初一這天,湯圓不叫“湯圓”,叫“元寶”,吃湯圓也不叫“吃湯圓”,叫“得元寶”。因為在家鄉話中,常常將“闖禍”稱為“闖‘湯圓’子”。
長面,也叫長壽面,大年初一的時候吃長壽面,寓意“年年長久”,預祝著壽長百年,不少老年人還保持著這樣的風俗。
浙江紹興人有大年初一上茶樓喝“元寶茶”的習俗。所謂“元寶茶”,一方面是這里用的茶葉比往常提高一個檔次,并且在家里的茶缸中添加一顆“金橘”或“青橄欖”來指代“元寶”,象征新年“元寶進門,發財致富。”二是因為茶缸上貼有一只紅紙剪出的“元寶”,大致意思也不外乎“招財進寶”。
大年初一喝雞湯,象征“平安”。此外家中的主要勞動力還要吃雞爪,寄意“新年抓財”。
春節里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鄰那里祝賀新春,舊稱拜年。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愿的一種方式。拜年一般從家里開始,初一早晨,晚輩起床后,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后,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在給家中長輩拜完年以后,人們外出拜年。
舊時民間以進入新正初幾日的天氣陰晴來占本年年成。其說始于漢東方朔的《歲占》,謂歲后八日,一日為雞日,二日為犬,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偉人,八日為谷。如果當日晴朗,則所主之物繁育,當日陰,所主之日不昌。后代沿其習,認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氣清朗,無風無雪為吉。后代由占歲發展成一系列的祭祀、慶?;顒?。有初一不殺雞,初二不殺狗,初三不殺豬……初七不行刑的風俗。
過年給孩子一些壓歲錢是中國的傳統民俗。壓歲錢飽含著長輩對晚輩的祈福求安。在中國,關于壓歲錢的來由,民間曾有一些流傳甚廣的故事,比如說古時候有一個身黑手白的妖精,名字叫“祟”,每年除夕出來禍害小孩。于是人們就點亮燈火通宵不睡,并把銅錢放在孩子枕邊以避邪,這就是“守祟”、“壓祟”,后來也稱為“守歲”、“壓歲”。
每逢過年,都有很多約定俗成的習慣要遵守,俗稱年禁。因為正月是一年之始,人們往往將它看作是新一年運程的兆示期,因此過年的時候“禁忌”特別多。比如大年初一這天忌殺生,因為殺生被認為會導致刀災、兵災、血災等災禍的發生。正月初一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里邊。新年里也不可以打碎家具,打碎是破產的預兆,得趕快說聲“歲(碎)歲平安”或“落地開花,富貴榮華”。
過春節七年級篇八
過年了,過年了。
隨著大紅燈籠掛上街頭,隨著震耳欲聾的鞭炮聲接連不斷的響起,隨著禮花花子掀開她驚世絕美的面容,隨著新年鐘聲敲響,我們等候已久的的新年來臨了。
首先是吃,這可滿足了我小饞貓的口欲。
這幾天,我是頓頓大魚大肉。有糖醋排骨,紅燒魚、肺心草燉土雞、甜椒炒肉絲、還有牛肉丸、蝦丸、菠菜丸、蝦條、湯圓等。
接著是喝,也發生了不少樂事。
我們小孩子大多喝可樂、花生奶和橙汁之類的飲料??梢蜻^春節,難免有特殊情況,譬如說敬酒,我們既不能喝白酒,也不能喝啤酒,只好喝低度的葡萄酒,可是不勝酒力,臉喝得紅撲撲,醉醮醮地打著醉拳,那樣子別提多滑稽了。
然后是玩,玩是我們小孩子的天性,因為大人們又不管我們,所以我們可著實玩了一把。大年三十晚,家家點鞭炮,放禮花。我家也不例外。我們反民鞭炮禮花放到樓下的空地處。用打火機一點,紅紅的鞭炮在地上肆無忌憚地跳起來,發出啪啪啪的吼聲。然后禮花是很柔情多姿的???,淡紫色的曇花一現芳顏,金色的火龍沖破夜幕,綠色的青蛙星星點點,一紅色的流星滑過天邊,藍色的薔薇謝了又開,紫色的丁香屹立高跳,七色禮花共開顏,把美麗獻給人間。
最后是樂,快樂的事,自然不少,然而讓我記憶尤新的只有貼對聯。
我們端著小板凳,站在門口,用雙面膠把對聯貼上,我在貼的過程中,媽媽可囑我說:“小心點兒,這孩子,對聯可要貼正!”我家是金粉字,對聯上,是一個胖小子在蓮葉中抓到一只大肥魚,十分喜氣。上聯是:“爆竹聲聲辭舊歲”,下聯是:“鑼鼓喧天迎新春?!睓M批:“喜迎新春”。
“你快樂嗎?我很快樂。”
過春節七年級篇九
前幾天,我們學習了一篇課文,這篇課文的名字叫《北京的春節》,作者是老舍。我們還曾經學過他寫的文章有:《貓》《林海》和《草原》。
顧名思義,這篇文章的內容寫的是北京人的春節的過法。這篇課文分別寫了:臘八、臘月二十三、臘月三十和元宵節等幾個日子。
然而,我的家鄉的春節就和北京的春節有差別了。我的老家在東北遼寧,在臘月初七雖有熬臘八粥、泡臘八蒜的習俗,可是我家卻向來就沒有泡過臘八蒜,只知道臘八蒜是用醋泡過的,而臘八粥也有所不同。我們家鄉有句老話叫:“臘七臘八凍掉下巴?!保覀兊呐D八粥不是和北京的臘八粥一樣的,而是主要用糯米、小米、黃豆等八種谷類和干果做成的,因為很黏,所以是用來“粘”住下巴的。雖然有臘八粥和臘八蒜的習俗,但是我們家鄉并不把它算做是春節的一部份。
臘月二十三那天被稱作“小年”。小年,才是春節的開始。小年這個節日在我們家鄉的“節日排行榜”排第二,是第二重要的節日。過了小年,也就意味著還有七天就過大年了,在這七天里,所有的人都要放假,準備過年了。理所當然,在這一天是要放爆竹的。
過完小年以后,人們就要開始準備年貨了,什么雞、鴨、魚、肉、菜等都要準備好。如果農村人有養豬,就要開始殺年豬了。殺好豬后,主人還要做殺豬菜、灌血腸。殺豬菜是要把新鮮五花肉、帶肉豬骨、東北酸菜、東北粉條等長時間燜燉,待上桌前再添加煮好的血腸,主人請親戚朋友鄰里一起來享用,那才叫“美味”哩!場面也十分熱鬧。剩下的豬肉怎么辦?一定有人會說放在冰箱里啊!錯!既然是東北人,就要用非常東北的方法保存起來!那就是放在室外。地球人都知道,只要是下雪的地都是零度以下,更何況在東北有時會零下三十多度。把豬肉拆分后放在籃子里、里面摻上冰和雪,再把籃子埋在雪里并做好記號,等到用的時候提前十分鐘拿出來就可以了。當然,也可以自衛,因為那時候肉的硬度絕不亞于磚頭!
臘月三十那天被稱作“大年三十”或“除夕”。大年三十的時候,白天大家去親戚朋友家互相拜年。到了晚上要做團圓飯,看春晚,還會一家人一起包餃子,也有往餃子里放一角錢硬幣的習俗,當然硬幣要洗干凈的。大約到了晚上十一點,大家就開始換新衣新褲新鞋,如果誰是本命年,新衣服中要有紅色,還要系紅腰帶。然后放爆竹、吃年夜飯、聽新春敲鐘聲。吃年夜飯一直要持續到凌晨以后,要吃“兩年”。如果誰吃到了包在餃子里的硬幣,就預示他(她)來年有好運。飯后,大家還要拜年,年少的給年長的鞠躬拜年,會收到不少“紅包”。
元宵節是開年的第一個節日,大家會吃元宵、觀花燈、猜燈謎、欣賞節日禮花。東北的元宵和南方的湯圓是不一樣的,因為湯圓是包出來的,而元宵是搖出來的。首先,人們會把方形的元宵餡放到盛著黏米面的簸箕里,然后不斷地搖并不斷加面,粘了一層再粘一層,直到核桃大小,元宵就搖好了。
因為東北的冬天比較長、天氣也很冷,所以冬天的假期也比南方長,學生都是在3月1日才開學,而大人們會早些。
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一個充實而快樂的節日!
過春節七年級篇十
前幾天,我們學習了一篇課文,這篇課文的名字叫《北京的春節》,作者是老舍。我們還曾經學過他寫的文章有:《貓》《林?!泛汀恫菰?。
顧名思義,這篇文章的內容寫的是北京人的春節的過法。這篇課文分別寫了:臘八、臘月二十三、臘月三十和元宵節等幾個日子。
然而,我的家鄉的春節就和北京的春節有差別了。我的老家在東北遼寧,在臘月初七雖有熬臘八粥、泡臘八蒜的習俗,可是我家卻向來就沒有泡過臘八蒜,只知道臘八蒜是用醋泡過的,而臘八粥也有所不同。我們家鄉有句老話叫:“臘七臘八凍掉下巴?!?,我們的臘八粥不是和北京的臘八粥一樣的,而是主要用糯米、小米、黃豆等八種谷類和干果做成的,因為很黏,所以是用來“粘”住下巴的。雖然有臘八粥和臘八蒜的習俗,但是我們家鄉并不把它算做是春節的一部份。
臘月二十三那天被稱作“小年”。小年,才是春節的開始。小年這個節日在我們家鄉的“節日排行榜”排第二,是第二重要的節日。過了小年,也就意味著還有七天就過大年了,在這七天里,所有的人都要放假,準備過年了。理所當然,在這一天是要放爆竹的。
過完小年以后,人們就要開始準備年貨了,什么雞、鴨、魚、肉、菜等都要準備好。如果農村人有養豬,就要開始殺年豬了。殺好豬后,主人還要做殺豬菜、灌血腸。殺豬菜是要把新鮮五花肉、帶肉豬骨、東北酸菜、東北粉條等長時間燜燉,待上桌前再添加煮好的血腸,主人請親戚朋友鄰里一起來享用,那才叫“美味”哩!場面也十分熱鬧。剩下的豬肉怎么辦?一定有人會說放在冰箱里啊!錯!既然是東北人,就要用非常東北的方法保存起來!那就是放在室外。地球人都知道,只要是下雪的地都是零度以下,更何況在東北有時會零下三十多度。把豬肉拆分后放在籃子里、里面摻上冰和雪,再把籃子埋在雪里并做好記號,等到用的時候提前十分鐘拿出來就可以了。當然,也可以自衛,因為那時候肉的硬度絕不亞于磚頭!
臘月三十那天被稱作“大年三十”或“除夕”。大年三十的時候,白天大家去親戚朋友家互相拜年。到了晚上要做團圓飯,看春晚,還會一家人一起包餃子,也有往餃子里放一角錢硬幣的習俗,當然硬幣要洗干凈的。大約到了晚上十一點,大家就開始換新衣新褲新鞋,如果誰是本命年,新衣服中要有紅色,還要系紅腰帶。然后放爆竹、吃年夜飯、聽新春敲鐘聲。吃年夜飯一直要持續到凌晨以后,要吃“兩年”。如果誰吃到了包在餃子里的硬幣,就預示他(她)來年有好運。飯后,大家還要拜年,年少的給年長的鞠躬拜年,會收到不少“紅包”。
元宵節是開年的第一個節日,大家會吃元宵、觀花燈、猜燈謎、欣賞節日禮花。東北的元宵和南方的湯圓是不一樣的,因為湯圓是包出來的,而元宵是搖出來的。首先,人們會把方形的`元宵餡放到盛著黏米面的簸箕里,然后不斷地搖并不斷加面,粘了一層再粘一層,直到核桃大小,元宵就搖好了。
因為東北的冬天比較長、天氣也很冷,所以冬天的假期也比南方長,學生都是在3月1日才開學,而大人們會早些。
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一個充實而快樂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