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為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讀后感。讀后感對于我們來說是非常有幫助的,那么我們該如何寫好一篇讀后感呢?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優秀的讀后感文章怎么寫,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紅星照照中國讀后感 紅星照中國讀后感作文篇一
翻看書頁,讀見了極滑稽的景象,斯諾招呼一個孩子,“喂,給我們拿點冷水來。”而被不予理睬。我心中對這個孩子能冷漠感到些許詫異:“沒禮貌。”而斯諾招呼另一個孩子也受到了冷眼。不解、疑惑在我心底微微泛起,難道這些孩子都這么沒有素質么?
想著,李克農的嘲笑聲為我解了答。“你可以叫他,小鬼!或者可以叫他。同志,可是,你不能叫他喂。”隨著我的恍然大悟,這場鬧劇結束了,卻引我回味無窮。
“不要緊,你不用為了這樣一件事情感謝一個同志。”“紅小鬼”對斯諾道謝的回應使我震驚。差不多與我同齡的少年,在紅軍戰士以及外國記者面前能從容不迫地回應“不必謝。”!
當年少的孩童握緊拳頭,立下壯志參軍,就決定了自己一生的道路。他們是同志,是戰士,是中國的驕傲。這簡單的稱號對他們來說是無上的榮耀!這樣堅定的決心,這樣高度的個人精神!完全顛覆了我對他們的認識。
“我參軍四年,還參加過長下呀!“那驕傲、洋洋自得的形態儼然如一位英勇的戰士!
小小年紀的他們本應是溫室中的花朵,但他們站出來,拼博、拼博!向著目標前進,向著祖國歡呼勝利!
“農民喜歡紅軍,紅軍分地給他們,趕走了地主,收稅和剝削者。”顯而易見地,少年也是馬克思主義者!受知識的熏陶,他們要撐起未來的中國!
撫過行行文字,王二小的身影漸漸出現在了我的腦海中。無畏、從容地將敵人帶入布好的陷井中,槍聲響起那刻,敵人倒入血泊中,開了最后一槍,斃了王二水。而那悠悠的笛聲仍在樹林中飄蕩……忽而,我體會到了“堅毅”的意義。
合上書,長呼一口氣。也許,生命并不止是我們眼前這般平淡;也許,生命也可以像他們一般輝煌!
人生不只是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
紅星照照中國讀后感 紅星照中國讀后感作文篇二
80年前,紅色的中國布滿層層謎團。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懷著對中國革命與戰爭的重重疑問,孤身一人前往這被人刻意曲解、遭到銅墻鐵壁般嚴密封鎖的革命戰略根據地。他探索紅色中國,將所見所聞一點一滴的真實記錄,匯編成一本書,書名是《紅星照耀中國》。
近日,我重讀經典,內心依舊澎湃不已。整本書以斯諾的第一視角,生動豐富地描述了紅色根據地大大小小的人物與事件,他通過搜集兩萬五千里長征的第一手資料,與革命領導人進行談話,運用文字的力量將這段波瀾壯闊、激情燃燒的歲月鮮活地呈現在我們眼前。
斯諾的語言很平實,他沒有添加過多的修飾性的詞匯或者一些美化的文筆,即使樸實無華,但他筆下的人物卻有血有肉,帶著鮮明的特點。他記錄了一些革命領導者的事跡,如毛澤東、周恩來、賀龍、彭德懷、徐海東等,對主要的歷史事件也進行了敘述,如蘇區教育(比如紅軍大學)、人民抗日劇社、長征、西安事變等。正是通過他的文字,我們對國民黨政府的暴行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對橫亙在漫漫長征路上的艱難險阻有了更具象的把握,對立志救民于水火、避免我亡國之禍的革命先驅更加心生敬畏。
一幕幕如畫卷般徐徐展開,雖沒有濃墨重彩的渲染,卻令人激動不已。毛澤東夜晚在燈前認真擺弄飛蛾、百姓們“似乎毫不例外地都在從容不迫地從事田間勞動”、硝煙彌漫的戰場上戰士們嘶啞卻嘹亮的吶喊聲,讓我們感受到了一個真實的蘇區、一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一段令我們自豪與驕傲的歷史。
斯諾寫道: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革命事業猶如一顆閃亮的紅星不僅照耀著中國的西北,而且必將照耀全中國,甚至照耀全世界。80年后,正如書中所言,革命事業已經照耀了全中國,而中國也在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走上了繁榮富強的道路。
當我們坐在明亮的屋子里,當我們心安理得的接受著最完整的教育,當我們還在為各自的人生糾結忙碌著,也許沒有意識到,我們正過著充滿陽光與安定的美好生活。《紅星照耀中國》提醒著我,即使身處和平年代,不要忘記無數革命先驅曾在狼煙四起中橫刀立馬,在民哀國殤之時挺起了民族的脊梁,為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沖鋒陷陣、赴湯蹈火。
100字 | 200字 | 300字 | 400字 | 500字 | 600字 | 800字 | 1000字 | 1200字 | 1500字
紅星照照中國讀后感 紅星照中國讀后感作文篇三
“紅星閃閃放光彩,紅星燦燦暖胸懷……”父親一邊翻弄著他那滿滿的大書柜,一邊哼著這首經典老歌。
父親是一名軍人,書柜里大多都是和軍旅有關的書籍。我順著父親理書的手勢看過去,發現一本紅色的書在其中格外耀眼,《紅星照耀中國》,我喃喃自語道,輕輕取下迫不及待地翻看起來。幾天后,最后一頁紙張也落在了書軸的另一邊。我的內心十分感慨,一個個和藹可親的紅軍戰士形象都浮現在我的眼前。
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些與我年紀相仿的——“紅小鬼”。他們大多都是窮苦人家的孩子,但是他們卻比富人家的孩子有志氣。有一個孩子才十五歲,紅撲撲的臉頰,時不時吸溜著鼻涕,他經常用袖子來擦,邊擦邊露出天真的笑容,一副完完全全的孩童模樣。可有誰想得到,他已經參軍了四年!那時他十一,便扛起了保家衛國的槍桿,走過了紅軍的萬里長征。
這些紅小鬼們喜歡紅軍,也無限忠誠于紅軍。在西安府骯臟的監獄里,關押了200多名這樣的孩子,他們無論受到怎樣的拷問,仍然不屈不撓,忠心可鑒。這對于一個孩子來說,其背后有著多大的信念和執著!我情不自禁地感慨起來。就像作者所想的那樣,這些中國的未來——紅小鬼,看似乳臭未干的毛孩子,卻早已被戰爭磨煉成了能征善戰的紅軍戰士了。
彭德懷這個名字,在小時候奶奶就常常在故事里講到他。我聽了故事,便認定彭德懷是個很厲害,也很嚴肅的大人物。可對于小時候的我,并不喜歡嚴肅的人。但是現在,我才知道,這位鼎鼎大名的紅軍戰士也有和藹可親的一面。他十分喜歡孩子,常常有一大群孩子跟在他屁股后面轉。他會與這些小鬼頭們一起談論漫畫,有時他竟然也像極了一個孩子,他在長征途中擊落敵機后,用繳獲的降落傘做成了背心,這讓他感到孩子般的自豪。
在百姓的眼里,他更是一位英勇無畏的戰士,帶著士兵們多年南征北戰,與他們同甘共苦,參加過數十次戰役,只為了讓百姓免受國民黨和日本人的欺凌,為了百姓的安居樂業。
“紅軍是咱老百姓自己的軍隊!”紅軍與老百姓一樣,過著節儉的生活。他們會大量征收地主的稅,但從不拿老百姓的一針一線,他們都是以錢換物,因為那些稅的一小部分用來行軍打仗,其余的都是給了百姓。百姓愛戴紅軍,就算是饑荒,也愿意把家中的存糧給紅軍吃。因為“這是咱老百姓自己的軍隊”,中華兒女特別有志氣,沿著紅軍曾經走過的足跡,凝結成了一顆顆耀眼的紅星。
紅星從一代代人的手中傳過,此刻我也用雙手接過了它。從此革命接班人的接力棒并交給了我們,學習紅軍思想,用心體會他們的初心,努力學習,增強本領,做好新時代的接班人,讓紅星永遠閃耀在中國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