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殘奧會 作文篇一
28日,南寧姑娘劉翠青成功衛冕了殘奧會女子400米t11級冠軍,她和領跑員徐冬林慶祝勝利的照片火遍全國。然而,鮮有人知道劉翠青為了這一切付出的努力。
1991年出生的劉翠青10歲時逐漸失去視力,前往特殊學校學習時年僅13歲。那個時候,劉翠青是迷茫的,不知道今后的日子該怎么過。直到有一天接觸了體育練起了跑步,劉翠青才找到了方向。“青青能取得的成績來之不易,這也是她多年來辛苦付出的結果,我們都非常佩服她的毅力。”說到劉翠青,她的啟蒙老師何成飛感慨萬千。
如果劉翠青沒有頂著黑暗奔跑的決心、沒有排除萬難堅持訓練的毅力,今天的她又會是怎樣的?她的付出并不比健全人田徑運動員少,甚至更苦,但她都堅持了下來。記者曾經多次采訪劉翠青,每一次采訪都會被她的拼搏精神所感動,而這份拼搏扭轉了她的人生方向,沿著更好的軌跡發展。
另一名令人感動的是來自埃及的乒乓球運動員易卜拉欣·哈麥德。48歲的易卜拉欣·哈麥德用嘴咬球拍用腳拋球的轉播畫面感動了無數人。因一場火車事故而失去了雙臂,一年后,他與乒乓球結緣。沒有雙手怎么打乒乓球,易卜拉欣·哈麥德做到了,他用超乎常人的意志力戰勝了身體的缺陷,享受著運動的快樂、傳播著無畏的精神。就算輸了比賽,易卜拉欣·哈麥德依然激動不已,俯身親吻地面,能站到奧運賽場上,他已經證明了自己的成功。
殘奧會的意義,不在于拿了多少塊金牌,破了多少紀錄,賽場內外殘疾人以不屈的毅力,挑戰和超越生命的極限,奏響了生命的最強音,以自我素質的提高和自身價值的實現,獲得人們的尊重,而不是同情和憐憫。同時,他們的故事也會給人以啟迪,讓困境中的人們找到精神支柱并以此前行。
殘奧會 作文篇二
北京殘奧會是殘疾人運動員享受體育的節日。從這幾天的比賽情況來看,殘疾人運動員的競技水平提高了,參與范圍拓寬了,殘疾人體育越來越得到社會的重視和認可。
賽場上,選手們爭金奪銀,精彩異常;賽場外,運動員們的故事讓無數殘疾人朋友深受鼓舞。北京殘奧會不僅僅是殘疾人運動員為國爭光的舞臺,更是擴大殘疾人體育影響的絕好時機。
9月13日女子200米t36級別比賽中,德國姑娘尼科萊齊克奪得了一枚銀牌。年僅19歲的她跑出了個人本賽季的最好成績。她在接受采訪時特別提到:“體育有助于我身體的康復,提升了我對未來的自信心。”
9月11日男子鐵餅f35/36級別比賽結束后,銅牌獲得者雷金納德·貝內德講述了他對體育的感情:“很小的時候,當醫生告訴我,我的腿將慢慢萎縮并無法站立時,我很絕望。是體育救了我的腿,救了我的命。”類似的感受還能聽到許多許多。
在生活中,時常可以聽到有人在受傷后通過鍛煉幫助恢復的事例,其實對于殘疾人來說也是如此。尼科萊齊克和貝內德都是先天性殘疾,他們說:“家人和朋友總是鼓勵我們接觸體育,他們把我們‘趕’出家門。通過一段時間的鍛煉后,動作協調多了,心情也愉快多了。”
有專家研究表明,體育有利于殘疾人增強適應力,防止或降低抑郁,增加自信心,減少隱居式生活,獲得樂趣等。在對一些殘疾人運動員的調查中發現,有90%左右的殘疾人運動員認為體育活動和鍛煉使身體能力知覺有比較大的提高;93.1%的人認為體育活動使他們的心理產生了一定的積極變化;93.4%的人認為活動后與活動前相比,自信心有所提高。
我們相信,通過北京殘奧會,體育運動將會在殘疾人中間進一步得到普及,今后將會有更多的殘疾人參與運動,殘奧會比賽將會越來越精彩。
殘奧會 作文篇三
比氣勢,比規模,北京殘奧會比不上奧運會;比明星云集,殘奧會比不上奧運會,但是北京殘奧會,讓我們一遍遍重溫著精神的強健、生命的堅韌、人性的偉大,我們的心靈一次次被觸動,或心潮澎湃,或感慨萬千……
想起那一瞬間,全世界屏住呼息,侯斌依靠一根繩子,咬緊牙關,滿頭大汗,把自己與身下的輪椅拉升39米,以這種樸拙而蒼勁的方式,點燃了北京殘奧會主火炬。這曾讓多少人熱淚盈眶,讓多少人為之震撼。侯斌代表了所有跌入厄運之中然而并不屈服的殘疾人,心存光明,自強不息,從命運的黑暗中掙扎出來,最終,實現了完美的自我超越。
超越,在北京殘奧會賽場上無處不在--失去了手,他們照樣打球;失去了腿,他們照樣奔跑;失去了光明,他們照樣馳騁賽場。
看看:拼命憋氣沖刺,最終為中國贏得本屆殘奧會首枚金牌半身偏癱的小伙子杜劍平;想想:為了夢想,付出無數汗水卻未能在主場衛冕,仍堅信夢想永恒51歲的中國殘奧“乒壇女皇”張小玲。瞧瞧:失去“雙翼”只能依靠腰部和腿在水中拼命前游,只能依靠頭顱用力撞向池壁,雖沒有贏得金牌,仍掛著笑容的中國游泳選手何軍權。每一位殘奧選手,每一位殘奧冠軍都在用他們的行動,用他們高昂的斗志和不服輸的拼搏精神展現人類最亮麗的風景,最執著的毅力。“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他們向世人證明:人可以有殘缺的身體,但不會有殘缺的生命;人可以有夢碎的瞬間,但不會停下追夢的腳步。
我覺得,殘奧會不僅僅是一場運動會,更是一次生命強者的聚會,一次感人的精神盛宴。北京殘奧會,讓汶川災區的人民更懂得:只要挺起脊梁,一切都有可能;北京殘奧會,讓全國人民更深刻地理解奧林匹克的精神;北京殘奧會,讓世界人民再次發出贊嘆:太精彩了;北京殘奧會,又讓世界人民積蓄了一筆寶貴的財富。
所以說,北京殘奧會同樣精彩,同樣閃耀著人性的光輝!
殘奧會 作文篇四
試問,你可否見過沒有雙腿的人努力騎行?可否見過沒有雙臂的人在水中潛行?可否見過失去光明的人在賽場上努力奔跑?這些我們想都沒想過的事情,有人卻用行動告訴我們:只要你想,就有可能。
在第16屆夏季殘疾人奧運會的賽場上,有這樣一群人,他們雖“身殘”卻“志堅”,向我們完美地詮釋了頑強拼搏,自強不息,自信友愛的內涵。而他們所展現的精神與品質,正是當代青年需汲取和學習的。
自強不息奠定人生之基。古人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君可見,聾啞人邰麗華用精美的表演向我們展示了《千手觀音》等震撼人心的作品;君可見,身患漸凍癥的霍金用不屈的意志完成《時間簡史》等一系列壯舉;君可見,貝多芬憑借對音樂的熱愛完成《月光曲》等偉大作品。這些事例無一不告訴我們:只要你想,便可成功。
頑強拼搏鑄就人生輝煌。詩人冰心曾說:“成功的花兒,人們只看到它現時的明艷,卻不知當初的它灑遍了犧牲的血雨,浸透了奮斗的淚泉。”誠然,任何人成名前都要經過一系列的蛻變。量變才可引起質變,你頑強拼搏的過程就是你在積累經驗的過程,終有一日,你所受過的傷,走過的荊棘,都將開出最絢爛的花。哪有什么一夜成名,有的不過是跳水精靈全紅嬋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訓練與努力;有的不過是演員張譯從小角色做起,細心打磨每一個人物的認真態度;有的不過是我們十二年來寒窗苦讀積攢下的汗水與淚水。要想人前富貴,必得人后受罪。而我們越拼搏,越幸運,終會成功圓夢。
反觀當代青年,有的沉迷追星打榜無法自拔;有的佛系人生不拼不搏。這是多么的令人可悲啊!青春不只是秀美的發辮和花色的衣裙,更應該是你為追逐夢想而留下的美麗倩影,如此方能彰顯青春之姿,才能做到青春不悔,才能增強我輩之力量,鑄就中華之昌盛。
我們生在紅旗下,長于春風里,更應繼承和發揚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的精神,像殘奧會運動員一樣,不畏艱險,勇于挑戰自我,敢拼敢搏,如此,便沒有什么可以阻擋我們前進的腳步,我們終將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