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美德作文500字 愛心傳揚美德作文篇一
我喜歡讀《論語》,特別這句話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讓我感受很深,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孔子認為,君子懂得的是義,小人懂得的是利。說到這個理,讓我想起一個小典故:王安石與司馬光在為官時,王安石是激進派,支持改革;司馬光是保守派,不支持改革。雖然有時在政治上意見不同,但在重要的時刻都能正確評價對方,他們是真正的君子。
我也喜歡讀《聲律啟蒙》,其中有一句話:設橋偏送筍,開道竟還瓜。它的意思是:遇到事情不要一味懲罰,而要用高尚的道德與寬廣的胸懷去感化他們;我還喜歡讀《格言聯璧》,其中不自反者,看不出一身病痛。讓我知道了:不能自我反省的人,看不見自己身上的缺點。愛因斯坦的父親曾對他說過:別人不能做你的鏡子,只有你自己才能做自己的鏡子,不然一個白癡或許能把自己看成天才呢。說的就是這個理。
讀著,讀著,我漸漸感覺到,每一個故事就是一顆明星,爍爍地放著金光,也讓我的思想和行為發生著改變。
記得有一次,我因為嘴饞,受不了誘惑,吃下了早就答應好送給朋友的口紅糖。我知道這樣不合適,但又禁不起饞。吃的時候,我張皇失措,囫圇吞棗似的一把吃掉了,絲毫沒有品嘗出糖的甜味。媽媽知道后,嚴厲地批評我,然后語重心長地說:你還記得《曾子殺豬》的故事嗎?我羞紅了臉,低下了頭,腦子里滿是自我責備的聲音我怎么能做一個言而無信的人呢?讀了那么多,知了那么多理,都忘記了嗎?從那以后,這件事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中,它時時告誡著我,令我再也沒有犯過類似的過錯了。
在這之后的一次美術課,我的好朋友看上我最珍貴的玫瑰貼紙,要我送給她。當時我正在忙,聽得朦朦朧朧的,就隨口答應了。話剛出口,我就想反悔了,因為那美麗的貼紙是我跑了好幾個文具店才像淘金一樣淘到的,每一個貼紙都是那么晶瑩,都是那么美,那么絢麗,我是多么舍不得啊!并且在我買這版貼紙時,老板娘說這是最后一版了,我就把它視為掌上明珠了。但,之前那件事的經歷讓我再一次告誡自己誠信的重要。于是我咬咬牙,忍痛割愛了。
她驚訝得張大了嘴巴,過了好久才擠出這幾個字:我本來是不抱什么希望的,沒想到你卻真的送給我了,謝謝你!那一刻,我的心里頓時暖暖的,原來做到了一諾千金竟是如此快樂。
我們中國是禮儀之邦,傳承了幾千年的美德文化不能因為科技的發達而被我們忽視。我愿意從自己做起,做小事做起,努力成為一個有修養的人。
美德作文500字 愛心傳揚美德作文篇二
有八個字是我人生的引導,也是中華的傳統美德:忠、孝、誠、信、禮、義、廉、恥。
“忠”,是家庭鞏固的基石;“忠”,是職業道德的靈魂;“忠”,是“吏德”的核心。 如果一代人沒有“忠”--責任意識,不僅失去了為人民服務的基礎,而且給社會帶來災難。因此,培養國民、尤其是青年學生的責任意識和歷史責任感,應當是精神文明建設、學校德育一個新的立足點。一代人如果沒有了“忠”的精神,將會失敗連連。
“孝” 是人與禽獸區別的一個標志,是“人性”的體現;“孝道”是中國的優秀文化傳統;“孝”,是人倫之本,是個體德行之首。所謂:“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百行孝為先”。如果一個人沒有了孝,那就和禽獸沒什么區別。在家盡孝,在國盡忠。忠臣與孝子的統一,是中國古今名人的一個共性。
“誠” 一是“真”,二是“實”。“信”人無信不立,家無信不睦,業無信不興,國無信不寧。市場經濟是“契約經濟”,“合同”與遵守“合同”都是講“信用”。 “信”,是政府、國家的形象,農民承包土地“三十年不變”;在東亞經濟危機時,宣布“人民幣不貶值”,就是“取信于民”,“取信于世”。
“禮”,是“規規矩矩的做人”,“不學禮,無以立”。一個有禮貌、知禮節、循禮儀、能禮讓、遵禮制,又能禮尚往來的民族,才能成為真正的“禮儀之邦”。不要人會鞠躬,有道德的黃種人是日本人。
“義”,是一種體現凜然正氣的人生觀、價值觀。兄弟間需要“義“。朋友間需要“義”。社會間需要“義”
“廉”,是“清潔白白的做人”。
“恥”,是“切切實實的做人”。
中華與世界的不同就是擁有這樣的精神。
美德作文500字 愛心傳揚美德作文篇三
春節期間,在家閑來無聊的我,讀了幾本書。其中《雷鋒傳》這本書讓我感受最深刻。同學們,你們知道嗎?雷鋒就是我心中的道德模范,他的作風,他的行為,都讓我為之敬佩,而你們也應該充分理解雷鋒,盡力學習他。
雷鋒原名雷正興,出生在一個貧苦農家,還不滿7歲就已經成為孤兒,被人收養。雷鋒十歲時做了兒童團長,積極地參加土改。這年夏天,鄉政府又保送他免費讀書,后來還加入了少先隊,他小學畢業后,在鄉政府當了通信員,不久又調到望城縣委當公務員,被評為“機關模范工作者”,而且在十七歲時那年加入了共青團。雷鋒到了團山湖農場,只用一周時間就學會了開拖拉機,后來響應了支援鞍鋼的號召,到鞍山做了一名推土機手……
僅八年,雷鋒就做了這么多利于黨利于民的事,這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
在鞍山和焦化廠工作期間,雷鋒曾三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五次被評為標兵,十八次被評為紅旗手,并榮獲“青年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的稱號。這些又是憑什么?不就是憑著雷鋒多年的努力和對黨和人民的一顆炙熱的心嗎?這些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
1960年,二十歲的雷鋒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之后,在不到三年的時間里,他榮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二次,被評為“節約標兵”,榮獲“模范共青團員”的稱號,還出席沈陽部隊共青團代表會議。
同學們,你們了解嗎?雷鋒被人們稱為共產主義戰士,就是因為他有著高尚的理想、信念、道德和情操,他的價值就在于他把自己的青春全部都獻給了黨,獻給了人民。我還記得他常說:“革命需要我去燒木炭,我就去做張思德,革命需要我去堵搶眼,我就去做黃繼光”。
這樣一位有著高尚理想、信念、道德和情操的人,難道不值得我們去學習嗎?
有一次,雷鋒見一所小學的大樓正在施工,便趕緊過去幫忙。他入伍時有兩百元的積蓄,后來,將一百元捐給了公社,遼陽地區遭受水災時,他又將剩下的一百元寄給了遼陽市委。一次,雷鋒外出,發現一位背著兒童的中年婦女弄丟了車票和錢,就用自己的錢買了張車票送給她。像這些好事不勝枚舉。雷鋒入伍時,每月僅有六元的津貼,全部用于做好事了。自己的衣襪都是補了又補,平時一瓶汽水都舍不得喝。
這樣的好人,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
同學們,這樣具有“釘子精神”的人,直到我們學習!
同學們,這樣忠于黨和人民的人,值得我們學習!
同學們,這樣樂于奉獻,卻不求一絲回報的人,值得我們學習!
同學們,只有我這樣在這說,又有什么用呢?既然雷鋒同志這么值得我們學習,那么,我們首先就該學習雷鋒同志的將一切付諸行動。這年三月的一天,我和幾個同學同路回家。到了一個岔路口,那條路的路況不太好,有一邊是有坡的,大約呈50°角。我們路過時正好有位老奶奶騎著一輛三輪車上坡,用了好大勁也一直沒上來,可我們之中沒有一個下車去幫老奶奶的。就在此時,老奶奶的對面來了一個年輕小伙子,車子騎的比較快,好象很急的樣子。可當他看到老奶奶后,就立刻將車子停在了一邊,迅速跑到了三輪車后面,好不容易才幫老奶奶將車子推上來,之前老奶奶還推辭著不讓他幫呢!這小伙子很快就離開了。什么也沒說。我看到之后也進行了深刻的檢討。人家這么忙都能停下幫忙,而我一個中學生,竟然做出不符合中學生品行的事情來,實在是不應該呀!!同學們哪!作為現代社會新一代的棟梁,我們活著為了啥?小到幸福美滿的家庭,大到富強崛起的國家。而雷鋒同志就是一位典型人物,是我們仍需努力的榜樣啊!加油吧!大家一起努力,共創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