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包容的作文400字篇一
記得我上小學四年級的時候,那是一個艷陽高照、風和日麗的日子。班主任江老師走進來,熱熱鬧鬧的教室頓時變得安安靜靜。老師走上講臺,手里捏著一本記錄稿,微笑著對我們說:“這幾天,我們全校要進行捐款活動,大家能出力的出力,能出錢的出錢。這本記錄稿就交給班長來保管,如果現在有錢的話,能捐多少捐多少,就可以到班長那里捐錢去了。”話音剛落,同學們紛紛拿出自己的零花錢,毫不猶豫地投進了那個信封中。這條捐款的隊伍排成了一條長龍,班長將每個同學的名字記在本子上,并寫上所交的數額。由于我今天沒帶錢,所以只能明天交了。
第二清晨,我把從爸爸那里拿來的百元大鈔交給了班長……
時間過得飛快,我們全校師生集中在操場上,每個班的班長都拿著一個信封,陸陸續續地走上主席臺,要把裝滿“愛心”的信封投進了愛心箱。終于輪到我們了,可是,信封像一個頑皮的小家伙,怎么塞也塞不進去,班長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它塞了進去。
那一天,我們都覺得自己長大了,覺得自己有點兒像大哥哥、大姐姐了。因為我們幫助了需要幫助的人,所以心里有了一絲絲溫暖的感覺。
愛,能包容一切!
包容的作文400字篇二
包容是一種智慧,一種氣度。英諺有云:“世上沒有不長雜草的花園。”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對他人的包容,正是建立在對他人的體諒和理解之上。藺相如對廉頗的包容,成就了“將相和”的佳話;鮑叔牙對管仲的包容,成就了“九合諸候,一匡天下“的壯舉;李世民對魏征的包容,成就了“貞觀之治”的盛世;而宋朝君主對士子學人的包容,則迎來了繼戰國之后中國歷史上第二次思想解放、文化繁榮的高潮。
包容是一種修養,一種境界。佛經有言:“一念境轉。”同是面對他人的過錯,耿耿于懷,睚眥必報帶來的是心靈的負累,真正仁者覺者會選擇一份包容,一份泰然。越王勾踐“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終于能夠興師復仇,一雪前恥。他可以忍受臥薪嘗膽的苦楚,卻在滅吳后下令誅盡吳國宗室。他懂得隱忍,卻不懂得包容。齊王韓信未發跡時有過“胯下之辱”,但在統一之后,再見到當初侮辱自己的無賴兒郎,卻能不記前嫌地任命他為巡城校尉。僅從這個角度來說,韓信的人格,要比勾踐健全得多。魯迅先生的“一個都不寬恕”未免失之偏執,但那是在喪失了迂回的耐心后對黑暗現實的極端反抗。
命,到了后來甚至連“燈”字也不許別人提了。“天地本寬,鄙者自隘”,一個心胸狹隘的人,必然是一個諸多忌諱、性情偏執的人;而一個連“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都無法容忍的社會,也注定是一個病態的社會。然而,包容不等于放任和縱容。人類社會是由潛在的規則加以維系的,無節制的縱容同樣會造成社會的畸形。包容也不等于隱忍不發。“忍”是心上刀,是刻意的制怒和壓抑,遲早有爆發的一天。包容則意味著不自知的恬靜和淡然。包容更不等于沉默和忘卻,因為“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
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失去孩子的母親精神近乎崩潰,同時,作為一名醫生,她也放不下自己的病人們。正當拿起勇氣重回崗位之際,她卻收到了不同尋常的病人——一個精神病人,正是那個殺死她的孩子的兇手。
論是憤怒還是仇恨,無論是私心還是邪念,這些心靈的毒瘤都應當用寬容去消釋,大地承受不住的東西,胸懷可以容納!
又如韓嬰所言,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亦善之。齊桓公不計管仲一箭之仇,故能成其霸業:唐太宗不計前嫌,重用魏征,故能成就“貞觀之治”;婁師德放下恩怨,舉薦荻仁杰為相,讓大唐再度興盛。寬容是一種氣度,是一種美德,它不具有寶石一般的華貴,卻如天空般浩然。只有以廣闊的胸懷容納他人的過錯,消釋恩怨,同時壓制自己的妒賢忌才之心,才能為眾人所擁護。
有句話說得好,人生就像一場戲,相逢相聚不容易,為了小事發脾氣,回頭想想又何必?生氣,只是在拿別人的過錯懲罰自己。
當然,寬容不是圣賢特有的品德,胸懷也不是天生就那么廣闊。就像每個人的心臟,需要鍛煉才會越發強健。
什么是寬容?
馬克吐溫說:紫羅蘭把它的香氣留在那踩扁了它的腳踝上。
寬容是什么?
寬容是對人對事的包容和接納,是一種高貴的品質,是精神的成熟,心靈的豐盈。
我們要嚴于律己,同時又要寬厚待人。
包容的作文400字篇三
每撞見你那忙碌的身影,我總會為我的年少無知而愧責——題記
現在的每一個孩子都是在爸爸媽媽的臂彎下長大的,尤其是在小學,孩子們就像爸媽手里的一塊寶,捧在手心里呵護著。可是我不是,我總覺得我缺少父母的關愛。
小學一年級,我就住進了學校的宿舍。爸媽離開那晚,我死死地拉住它們哭喊:“我要回家!我要回家!”可是現實終究是殘酷的,你們協同棄我而去。我跌落在地上,狠命地哭,始終沒有看到你們走前,眼角泛起的那晶瑩的淚光。幼時的我是多么需要你們的疼愛啊!然而我知道,你們是很忙,你們都是為了我能過上好的生活而忙。年幼的我盡管知道這些,卻總是因為小孩子脾氣而吼你們,任著性。
初一了,我可以不再乘坐小學時的校車了,這使我很興奮。可是幾乎每次來接我,你都是遲到的,總是要讓我等上半小時多,有時候真等煩起來,我又會在車上和你冷戰,不與你給我說的話回應一句,瞥眼看著車后視鏡里你那雙暗帶失落的眼神,我有些無措,拗著頭倚在車座上。在餐桌上,你又會殷情地為我夾菜,高興地看著我,而我卻又老是愛搭不搭的樣子……
由此種種,都體現了我的任性與無理取鬧,我是真正的沒有體會到你的用心啊!直到那一次,我真的懂了……
那是寒假的一天,我受著媽媽的命令叫你吃飯。你的廠離家并不遠,所以一會就到了。映入眼簾的是,你穿著淺灰的工作服似在修理什么機器,頭發雜亂無章,顯得十分狼狽。我湊近叫了你一聲,你應聲抬頭,沖著我笑了,說等會就來。那時的我有些手無足措,飛快地離開了工廠。忍不住抬頭望去,你仍在探頭摸索著,暗黃的路燈卻刺的我眼睛酸澀不已。我想我真的懂了呵!你一直在成長的道路上關注著我,而我卻唯獨忽略了你。
我現在知道,我是幸福的,我也是爸媽手心里的一塊寶。漸漸地,我也不再為你的遲到而生氣,我也不再因為你們的忙碌而抱怨。我似乎學到了什么,哦!是體諒。
初二這一學期,我又多了分體諒。這是你教會我的,而我也必會把這分體諒從今后延續下去……
包容的作文400字篇四
哲學家康德說:“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優雅的康德大概是不會有暴風驟雨的,心情永遠是天朗氣清。別人犯錯了,我們為此雷霆萬鈞,那犯錯的該是我們自己了。康德的不生氣,其實是寬容。
現代的戴爾·卡內基不主張“以牙還牙”。他說:“要真正憎惡別人的簡單方法只有一個,即發揮對方的長處。”憎惡對方,恨不得食肉寢皮、敲骨吸髓,結果只能使自己焦頭爛額、心力交瘁。憎惡別人不是咬牙切齒、勢不兩立,而是吸取對方的長處化為自己強身壯質的鈣質。卡內基說的“不憎惡”是另一種形式的“寬容”。
狼再怎么扮演“慈祥的外婆”,發“從此吃素”的誓言,都難改吃羊的本性。但如果將其抹殺凈盡,羊群反而容易產生瘟疫;兩虎共斗,其勢不俱生,但一旦英雄寂寞,不用關進柵欄,兇猛的老虎也會退休成病貓。把對手看做朋友,這是更高境界的寬容。
林肯總統對政敵素以寬容著稱,后來終于引起一議員的不滿,議員說:“你不應該試圖和那些人交朋友,而應該消滅他們。”林肯微笑著回答:“當他們變成我們的朋友,這難道不正是在消滅敵人么?”一語中的。多一些寬容,公開的對手或許就是我們潛在的朋友。
三峽工程大江截流成功,誰對三峽工程的貢獻最在?著名的水利工程學家潘家錚這樣回答記者的提問:“那些反對三峽工程的人貢獻最大。”反對者存在,可讓你保持清醒的理智頭腦,使工作更加認真,做事更加周全,可激發你接受挑戰的勇氣,迸發出生命的潛能。這不是一種簡單的寬容嗎?這寬容如硎,砥礪著你的意志,磨亮了你生命的鋒芒。
深邃的天空容忍了雷電風暴一時的肆虐,才風和日麗;遼闊的大海容納了驚濤駭浪一時時的猖獗,才浩淼無垠;蒼莽的森林忍耐了弱內強食的規律,才郁郁蔥蔥。
寬容是深邃的天空,是容納百川的大海,是蒼莽的森林。
包容的作文400字篇五
包容聽起來像“大爺,再寬容幾天吧”的寬容,又像“寫得不好,多多包涵”的包涵,但是都不是的。我覺得包容有兩種,一種是幫小孩擦掉鞋子上的泥巴,并在他下一腳又踩在牛糞堆里溫柔地嘆息,這種是妥協。另一種是進攻性的,把別人家小孩的頭攏到胸上。
我要說進攻性的。以前,中國只接受一些外國進貢的東西,比如涼快枕頭,可以控制做夢的草,但并不接受外國的生活方式,直到趙武靈王―――他讓中國男人都穿上了褲子。從遠古時代以來,男人們都穿兩邊露大腿的“裳”。后來,這種旗袍裙又改成a字裙,但是從古至今都沒有想到穿內褲,所以他們為了防止走光,走路都走的是小碎步,坐的時候,也要仔細整理。年輕的.趙武靈王看到他的大臣們這副樣子宣布:“我要胡服。”
胡服就像“射雕”中完顏洪烈一樣拖著幾根動物尾巴,而且是穿窄腳褲的。
眾臣都驚駭且不同意,但是趙武靈王一點兒也不退縮,頒布了“胡服令”:要求所有在皇宮里走動,或者在官府當官的人,都必須穿著胡人的衣裳。當時的官員很憤怒地被迫穿上短短的上衣和寬襠窄腳的褲子。趙武靈王戴著有兩條貂鼠尾巴垂在胸前的胡冠,文武百官則在冠上插根鳥毛。老百姓也流行在頭上包一塊頭巾。
這次史稱“胡服騎射”的改革使趙國強大起來,士兵們穿上胡人的靴子之后,跑步不怕掉鞋子了;騎馬的時候穿褲子,也不怕走光了,這使他們在對敵國的一戰中大獲全勝。
俄國的彼得大帝是個留學生,學習能力很強,我們歷史老師說他枕頭下面都放著三角板。他回國以后,看到滿街都是留大胡子的俄國人。俄國人覺得大胡子好看,而歐洲其他文明國度覺得大胡子粗野。彼得大帝就下令,俄國男人都必須剃掉胡子,這樣出國的時候,不仔細瞧,就覺得他只是歐洲人罷了。
命令公布之后,凡是留胡子的,必須交“胡子款”,交了一百塊錢就可以得到一個徽章,表示“胡子款已罰”。普希金贊揚這個跟喬丹一樣高的強人說:“彼得一世時代俄羅斯進入了歐洲,宛如新船下水。”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把別處的優點拿過來就是好包容,把別人的缺點留下來就是壞包容。
包容的作文400字篇六
昏暗的臺燈下,我凝視著這一杯茶,沸水一次又一次的沖擊,讓我感到了茶的清香。眼的朦朧,勾勒出朦朧的記憶,寬容再次來了。
記得那一天,我獨自一人騎車去找書店。藍天像被罩了層黑布似的,灰蒙蒙的,也許是因為天氣的原因,我一直打不起精神來,就這樣晃晃悠悠的騎車到了書店。正要下來,我忽然看見一個手拎手提包的女收費員正在逐個向停車者收取管理費。“討厭”我心里閃過一個大膽的念頭,快蹬幾步;飛車沖進車棚,差點撞倒其他自行車,頭也不回的進書店,在滿柜的“知識”前,我手捧書籍,坐在椅子上讀書。
不一會兒,我又想起那位管理員的尷尬,真解氣!在我印象中,自行車管理員都“摳”的很,何況在書店門前收停車費,簡直是“對知識的一種侮辱”。我又慢步在書店挑著一些書籍,剛才因為天氣而帶來的壞心情也沒了。
過了一會兒,雨簾傾斜下來,風也狂了,風和雨聯合起來襲擊著每條大街小巷,路旁的樹木被壓彎了腰,一會兒又挺起來,似乎在與風雨反復較量著。糟了!我飛也似的沖到書店門口,猛然看見她——那個女管理員正冒著風雨費力的把遮雨布往一輛車上蓋去,那不就是我的車!我安慰的想。
許久,雨停了,我慢慢地走出書店,迎面又碰上了她。我竭力回避,她卻指著我的車說:“從此以后別再騎那么快了,在路上很危險,萬一傷到人,那可怎么辦?”我簡直不敢相信我的耳朵,我支支吾吾的說:“我交費……”她沒回答,只是笑笑,向我身后走去,那兒,又是一位停車者。我緩緩把車推出去,把錢塞到她手里,頭也不回地走了。我騎著車,一下子明白了“寬容”這個詞。對別人寬容些,不是使自己更開闊,更明朗嗎?
天空中隱隱約約的出現一道彩虹,就像那寬容一般明亮,永遠原諒著那無情的狂風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