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父親節記敘文1200字 父親的記敘文篇一
早上我和父親去爬蓮花山,因為早晨那里空氣新鮮,做運動,鍛煉身體最佳的地方。回來到樓下去打乒乓球,我們小區2層有一個小花園,我們在那玩乒乓球。我們的戰斗很激烈,最后爸爸以13比15贏了我。爸爸最喜歡的運動就是打乒乓球,球技當然很厲害了!
爸爸最喜歡的食物很奇怪,居然是洋蔥,中午,我和媽媽一起做洋蔥大餐,雞蛋、紅燒洋蔥、西紅柿洋蔥……爸爸看到這么多他愛吃的,集中在一桌,高興的不得了,坐下來大吃特吃。
吃完午飯,我們在家下棋,父子對弈下象棋、爸爸喜歡下象棋,我也是,我們的棋藝難分高低,下了好幾盤,不分勝負。爸爸很高興,連說太刺激了,真好玩!
到晚上我對爸爸說:“父親節快樂!”爸爸高興地說:“你真是個好孩子”。
這個父親節爸爸過得非常快樂,我也是!
父親節記敘文1200字 父親的記敘文篇二
這些年,經常夢到去世了的父親,死而復生。
記得小時候,大概4.5歲,父親經常帶我去瓦廠(燒青磚和瓦的磚窯)。從村子到瓦廠,大概有2公里的路程,每次走不到1/3的路,我就假裝腳痛走不動,父親就把我放在肩膀,我騎在父親的肩膀上,一路得意自己的詭計得逞。其實,這點小九九,怎么能瞞得了父親,只是父親是個隨和的人,熱心喜歡幫人,又不怕吃虧(這點性格,長大后的我,和他越來越像)。何況,我是他的兒子。記得有一次,父親騎著自行車帶我去瓦廠,騎了一半路,他使勁蹬車瞪不動,他下來檢查,看見我的小腳丫塞進自行車的輪圈上,把他嚇的,以為我的腳丫要廢了,我當時也不哭也不叫痛,父親說我怎么那么傻。這次意外之后,父親騎車帶我就把我放前面,而我,也因為這次意外,腳板上的某處骨頭,明顯凸出。
兄妹四人,我排老幺。父親也沒有特別的疼我,他對待子女,基本上一樣。說沒有特別被照顧,也不全是,他每次出門,差不多時間,我都會跑村頭等他回來,每次,父親都會帶些食的給我,基本上沒有讓我失望。我最喜歡,就是他在看書的時候,我爬在父親的大腿上睡覺。
上小學讀書之前,我和父親感情都比較好,從小學開始,我就是學霸,不是學習成績好的學霸,是學校霸王。調皮搗蛋,打架逃課,欺負同學,頂撞老師,在學校,只有不想干的,沒有不敢干的。同學老師在搞建設,我專搞破壞。因為成長在農村,很野性,就想野牛野馬,不受管束,不像城市的孩子,那么矯情。老師經常找到我父親,投訴我在學校的種種劣跡,父親也沒有過多的責備,總是淳淳善誘的教導我,我不以為然,我行我素。
12.13歲,還在讀小學,我就進入叛逆期,各種叛逆行為。14歲那年,我上中學,報名那天,我沒有去報到,到處玩,我老媽知道后,等我回家,揍了我一頓,在我身上,抽斷兩條棍子。我一怒之下,竟然離家出走,在我慫恿之下,我一個同村的小伙伴,跟著我,今夜,不回家。那個晚上,父親在村子里,足足找了一個晚上,我帶著那個小伙伴,躲在豬欄,第二天,因為肚子餓了,我那個小伙伴哭哭啼啼的鬧著要回家,最終,理想的叛逃輸給了現實,我投降了,乖乖的回家。回家之后,父親沒有責怪我,反而,和我老媽大吵一架,我心里暗自高興,父親罵我老媽,看你以后還敢打我。
出來工作之后,我很少回家,雖然,離家不遠,生長在農村,野性慣了,習慣也喜歡那種無拘無束的生活。父親的嘮叨,我聽膩了。所以,和父親的交流少了,話也說的很少。回了家,父親總想跟我說點什么,但,從我進入叛逆期開始,我和父親,就再在沒有像我童年時候那樣,那么親密。
一直到那年,父親病重住院,我突然感覺,那么多年來,我沒有好好的陪伴過他,甚至沒有好好的陪他說說話,我發現,我是個不折不扣的不孝子,每天,我到醫院照顧他,可惜,留給我盡孝的時間已經很少,不到半個月,父親就病重由普通病房轉入icu病房,父親再也沒有開過口說過話,半個月后,父親永遠閉上了眼睛。
每年的清明掃墓,我只能在父親的墳前,和他聊上幾句。偶爾,也只能在夢里陪陪他和他說說話。我的話依然不多,我只想,聽他說話,聽他的嘮叨,可惜,永遠只能在夢里聽到。
我的父親不是個偉大的父親,他很平凡,沒有什么本事,也沒給我留下什么,但,他是個好父親,是個好人,對待子女,不偏不倚,對待朋友和他人,他隨和善良,他淳淳善誘的教導子女如何做一個好人。“受人點滴恩,當必涌泉報”,“給人施于援手,不要求回報”。這些話,是父親生前經常和我們兄妹說的,我姐說,兄妹四人,我最像父親,我的性格也越來越像父親。
父親節記敘文1200字 父親的記敘文篇三
父親節,突然想唱歌給父親聽……
唱歌給父親,實屬情非得已。記憶中,父親脾氣溫和、不善言談,不論出多遠的門,踏入家門那一刻,父親永遠只有三個字“回來啦”!離家之際,依依不舍、淚眼婆娑,耳畔回蕩的依然只有兩字“混吧”,還有硬塞進手中的皺巴巴、汗漬漬的鈔票!每次想起,都覺得心酸與委屈,憑什么別人的爸爸都那么熱情,而自己的父親卻總是這么絕情?可內心深處又何嘗不知,沉默也是沉甸甸的愛啊!
長大了,經歷事多了,也漸漸明白父親的心事。他似乎在印證一個至理明言:男人,一言九鼎,一諾千金,做永遠比說重要!不是嗎?夏夜,是誰抱著你,從石橋畔涼席上,一直抱到家里,再輕放在床上?深秋,從樹上摔斷腕骨,是誰熬紅雙眼,寸步不離在盯守在床前?是誰睡的最晚關好門窗換好火,幫你倒掉洗腳水?是誰又起得最早,輕手輕腳只怕驚醒你,提前燒好洗臉水?你淘氣時,是誰舍不得打你,急得無語抱頭沉思?你求學工作后,又是誰為你前途擔憂,徹夜未眠、輾轉反側、長吁短嘆……
父親,就是這樣的人,他不同于別人的父親。總默默付出,卻從不多言!總默默牽掛,卻從不張口!他以他獨有的父愛,默默詮釋著什么叫大愛無聲!人總會變的,當有一天發現父親話語變多,想和你交談時,你卻早沒了興趣,也沒了耐性,往往沒有開始,便草草結束,獨留他一人茫然不知所措!只到,那年逛廟會,大庭廣眾、人山人海,深情唱了崔京浩版的《父親》,才發現父親在悄悄抹淚:那是我小時候,常坐在父親肩頭,父親是兒那登天的梯,父親是那拉車的牛,忘不了一聲長嘆半壺老酒,想兒時一封家書千里寫叮囑,盼兒歸一袋悶煙滿天數星斗,都說養兒為防老,可你再苦再累也不張口……
從那天起,覺得唱歌給父親,或許也是一種很好的溝通交流?可惜,這樣的機會并不多。轉眼又是父親節,此刻聽著筷子兄弟版的《父親》,我一次次泛起淚花,真的感謝這些好聽的歌,讓浪跡天涯、四處奔波的游子,能有片刻的安寧,在父親節的日子里,靜靜地想念父親、品味父愛:總是向你索取,卻不曾說謝謝你,直到長大以后,才懂得你不容易,多想和從前一樣,牽你溫暖手掌,可是你不在我身旁……時光時光慢些吧,不要再讓你變老了!一生要強的爸爸,我能為你做結些什么?謝謝你做的一切,雙手撐起我的家,總是竭盡所有把最好的給我……感謝一路上有你!
突然,不想唱歌給父親了,我怕自己能否完整地唱下去?縱然,強忍著淚水唱完,年邁的父親會不會動容,能不能承受情感與思念的雙重沖擊?父親,身體大不如從前,去年又查出血糖增高,心理加之生理原因,父親壓力大了許多,明顯地消瘦了許多,卻仍不肯放棄手藝,他是小有名氣的木匠,這些年一直走村串巷,農閑時幫人家做家具、蓋房子,如今已過花甲之年,渾身傷病,依然四處奔波,誰也勸不動他!我擔心,歌聲中勞累的父親會倚著沙發睡著?或急于上工而粗暴地打斷歌聲?亦或是受不了那份刺激,老淚縱橫過于激動,傷了身子?……
最終,還是決定,父親節唱歌給父親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