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應該怎么制定呢?這里我給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學習。
長春版一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全集篇一
1、了解劇本的基本內容,指導學生分析人物形象,體會分析戲劇的方法。
2、品味劇本的主題,感悟人生中體驗成長帶來的思考。
3、體會并同情老人與孩子孤獨寂寞的無奈。
一、導入新課
童年往事,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我們記憶的長河里。有人說,它象一幅畫,充滿種、種絢麗的色彩;有人說,它象一首歌,閃爍著串串快樂的音符;它天真爛漫純潔,時時給我們帶來美好的遐想。然而,《棗》中的小男孩卻有自己獨特的童年經歷。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孫鴻的戲劇──《棗兒》。
二、學生初讀,老師指導。概括劇情
1、問題導引:說說寫了什么事?老人和孩子各有怎樣的心情。
2、學生讀文討論后,教師引導概括劇情。(在鄉間一棵掛滿紅棗的老樹下,一位老人遇到了一個撿棗兒的小男孩,他們交談起來,十分親熱。在談話中,老人回憶有關“棗兒”的往事,充滿了對自己兒子的思念;男孩要把“棗兒”留給父親吃,表露了自己對父親的盼望。他們滿懷親情,呼喚各自的親人回歸故鄉,來吃這家鄉的“棗兒”。)
三、理清情節
1、瀏覽劇本,從老人和孩子的交談中,你感覺文章主要寫了那些有關棗兒的往事?
提示:從老人的角度,從孩子的角度。
明確:兒子名字的由來。“棗兒”尿老人一脖子尿。“棗兒”到棗樹下撒尿、棗樹的來歷落棗嚇跑了鬼子、靠棗活命
2、分角色閱讀這些情節,體會人物形象(品味人物)
⑴生三人分角色讀劇本《棗兒》:生1讀老人,生2讀男孩,生3讀舞臺提示。
⑵評價三人讀文情況,深入體會人物形象的特點。
提示:從語氣語調情感等方面
明確:生1讀出老人孤獨寂寞的心情,生2讀出了男孩天真而又無奈的心情,生3將人物的動作神態讀得惟妙惟肖。從他們盛情并茂的朗讀中我們看到他們對親情的渴望,對幸福生活的向往。
⑶有需要改進的地方嗎?
讀老人的時候,語氣應該慢些,體現一種滄桑感。孩臺詞的時候,聲音要亮些,適當的時候要快些。
3、再讀舞臺提示從人物的動作神態中你看到老人和孩子怎樣的性格特點?
老人:善良和藹飽經滄桑、孤單無助
孩子:天真可愛又可憐
4、師小結:看來無論是從人物對白,還是從舞臺提示,都可以認識劇本中的人物。(即從人物臺詞和舞臺提示中體會人物性格。)
四、分析主題思想
1、這部劇本有什么啟示意義或者劇本想告訴我們什么東西呢?
討論明確:老人對兒子男孩對父親的親情,老一輩對故鄉的深厚鄉情、青壯年離開家鄉,人們對傳統對精神家園的追尋。)
2、很好,同學們用詩一般的語言傳達出自己對作品的主題及社會意義的理解,很有說服力,看來我們對作品的理解還是很到位的。剛才大家說舞臺提示主要對人物形象塑造有作用,那么除此以外,舞臺提示還有什么作用?
交代了劇本故事發生的環境及背景。還有就是為別人表演提供了示范與提示。
3、我們知道劇本除具有文學欣賞的.價值以外,還有一重要的作用,就是為舞臺表演提供最詳細的依據。下面就請同學再讀劇本,找找作品中哪些地方最適合表演?
我認為是老人給男孩講故事這一部分。因為講故事時,老人與男孩的表情最豐富,也只有這時才能體現老人與男孩的快樂與期望。
4、下面我們就選擇老人給男孩講故事這一段來現場表演表演。哪幾位同學想起來表演?
明確要求:觀看演出的時候,想想表演者與劇本要求之間哪些地方很相符,哪些地方有差距?
(眾生表演劇本中節選的一段,師生評價。)
5、請大家再讀劇本,想想開頭和結尾的兒歌有什么作用
明確:在結構上有前呼后應的作用。兒歌的內容與劇本所表現的主題基本一致,通過兒歌能強化劇本的主題。
五、小結拓展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身邊也有許多類似劇本的情形。請大家想想,我們該如何去關心他們?如何去幫助他們?
多辦一些活動,邀請他們參加,這樣他們就不會孤單。、在節假日里,我們可以幫助他們做一些事。、我們也可以呼吁全社會來關心關愛老人與孩子。我們也可以向那些經常不回家的人提出倡議:常回家看看。
六、布置作業
將你的想法整理出來,寫成200字左右的片段。
備注:根據學生實際可安排一至二課時。第一課時,朗讀與品味;第二課時,表演與理解。也可只安排一個課時,即:朗讀、品味、表演、理解。
長春版一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全集篇二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文中的綠色音符、綠色歌譜批的是什么。讓學生感受到美麗的大自然綠的氣息,使他們熱愛大自然,從而萌生出保護自然、保護環境、為綠化祖國作出貢獻的良好意識。
4、認識數量詞,讀中感情量疊詞的作用。多讀,培養語感。
1、識字、寫字。
2、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文中的綠色音符、綠色歌譜批的是什么。
2課時
1、認識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讀中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文中的綠色音符、綠色歌譜指的是什么。感受大自然綠的氣息,使學生熱愛美麗的大自然。
1、識字、寫字。
2、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文中的綠色音符、綠色歌譜批的是什么。
生字卡片,掛圖。
一、讀兒歌,揭示課題(5)
1、教師出示兒歌,學生自由拼讀。
2、學生齊讀。
3、兒歌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呢?
4、你們種過樹嗎?誰知道咱們一般什么時候種樹?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7)
1、小朋友們,請你們大聲地自由地讀一讀課文,我聽聽哪位小朋友讀得最準確最通順。
2、你們想讀好課文嗎?
3、誰能來說一說,咱們可以用辦法讀好課文?
4、學生發言,教師總結。
5、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三、檢查反饋,認讀生字(8)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認讀,學生評議后齊讀。
2、引導學生用相應的生字進行擴詞練習。
3、開火車認讀。
4、小朋友在小組內認讀生字,討論交流識記方法。
5、集體反饋。
6、找朋友游戲中鞏固生字的認讀。
四、朗讀課文(8)
1、指名讀課文,學生評議。
2、學生自由讀。
3、小組比賽讀。
4、教師配樂示范讀,小朋友們想像感悟。
5、學生配樂讀。
五、學習課文一、二句(12)
1、學生自讀課文,要求學生用序號標出課文一共有幾句話。
2、出示掛圖,引導學生看圖。
3、圖中畫的是什么?
4、你們覺得一棵小樹像什么呢?一行小樹像什么呢?
5、讀一讀,文中,作者說一棵小樹像什么呢?一行小樹又像什么?
6、反饋。
7、教師出示音符與歌譜,讓學生小組討論:為什么小樹像音符像歌譜?
8、學生自由發言,教師總結。
9、指導朗讀一、二句。
六、指導寫字(3)
1、出示“色、興、聲”三個生字。
2、教師明確本次寫字的內容:這三個字。
3、引導學生觀察這些字在田字格中位置。
4、學生寫字,教師巡視輔導。
5、反饋書寫情況。
七、布置作業(2)
1、抄寫生字。
2、朗讀課文。
教后感
1、寫好“幸”等5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拓展延伸,激趣談話,培養學生保護小樹、保護自然、保護環境、為綠化作出貢獻的良好意識。
4、認識數量詞,讀中感悟量詞疊用的作用,讀中培養語感。
學會本課生字詞,感悟量詞疊用的作用。
生字卡片,小樹被破壞的掛圖。
一、鞏固復習,導入新課(5)
1、復習本課生字詞。
2、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上節課咱們了解了小樹除了它的樣子有點像音符之外,還有一棵棵充滿生命的小樹,綠化、美化了我們的生活,讓我們心情愉快。
4、所以你覺得自己該為小樹做些什么呢?
二、學習新課(25)
(一)學習三、四句。
1、學生自由讀課文三、四句。
2、小朋友,你們知道為什么小鳥喜歡到小樹家作客,而且還高興地唱歌跳舞呢?
3、教師總結,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一句話。
4、拓展思維:小樹看到小鳥高興地唱歌跳舞,他們的心情怎樣?會說什么呢?
5、“種樹啊種樹,”誰在種樹?
6、小組討論交流:為什么說他們種下的是歌聲,是幸福?
(二)聯系實際,教育孩子保護樹木。
1、教師:小樹造福了千千萬萬的人,然而千千萬萬的人卻也毀了小樹。(出示掛圖)
2、創設情境,讓學生自由說一說自己的感受。
3、教師:是呀,老師和你們一起感到難過,為人類的破壞感到憤怒,我們應該怎樣保護小樹呢?
5、總結,號召全體同學一起動起來,保護小樹,為綠化作出貢獻。
(三)讀一讀,感悟量詞疊用的作用。
1、全班齊讀課文。
2、自己評議讀的情況下,糾正不足。
3、現在,請小朋友們觀察一下左右兩邊的詞有什么不變化呢?
一棵小樹/一棵棵小樹/一行小樹/一行行小樹
一個音符/一個個音符/一串珍珠/一串串珍珠
4、學生自讀中感悟。
5、反饋:你覺得有什么不一樣呢?
6、誦讀,積累這些詞語。
(四)指導寫字
1、評議上節課書寫的情況。
2、明確本節課要寫的漢字,讀一讀并組詞。
3、引導觀察它們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學生反饋后,教師再強調。
5、學生寫字,教師巡視輔導。
三、鞏固復習(8)
1、認讀生字,并組詞。
2、朗讀課文。
四、布置作業(7)
1、抄寫本課生字。
2、課下積累疊詞。
長春版一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全集篇三
1、運用學過的識字方法認識本課的生字,并能正確、工整地書寫要求會寫的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春天種樹的歡快,了解種樹對保護環境、美化生活的意義。
3、喜歡讀兒歌,有主動讀兒歌的愿望。
認寫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能聯系實際邊讀邊想邊問。
教師:教學掛圖,與音樂、美術教師聯系,指導學生課前認識音符和歌譜,畫一畫小樹。
學生:動手制作生字卡片,觀察、了解種樹有什么好處。
師生合作:在教師的指導下開展一次植樹活動。
一、讀題激趣,感知大意
1、讀課題,說說你想到了什么。
2、借助拼音自讀課文,說說這首小詩主要寫了什么。
二、自主識字,交流評議
1、自由、輕聲地朗讀課文勾畫生字詞,借助拼音多讀一讀,把不明白的詞句做上記號。
2、交流識字情況。學生相互提醒,運用已有的識字經驗讀準字音,記住字形。教師提醒學生讀準“種樹”的“種”等字的音。
3、學生質疑,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三、朗讀課文,自主解疑
1、帶著問題,自讀課文。聯系自己的生活,邊讀邊想:種樹會給我們的生活來什么?
2、朗讀自己喜歡的詩句,說說自己學了這課知道了些什么。
四、誦讀課文,體會情感
1、采取多種方式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朗讀或背誦,積累語言,進一步體會種樹的快樂。
五、擴展活動
1、把課文描繪的畫面用彩筆畫一畫,或唱一首種樹、護樹的歌,或朗誦一首兒歌,或講一個人們愛護小樹的故事。
2、說說你想為小樹做點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