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夜夜人人揉人人捏人人添-91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91在线电影-免费a网址-免费v片网站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作文 >> 最新醫保中心調研報告優秀

最新醫保中心調研報告優秀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7-20 09:00:22
最新醫保中心調研報告優秀
時間:2023-07-20 09:00:22     小編:zdfb

隨著個人素質的提升,報告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邏輯的合理性。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報告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報告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醫保中心調研報告篇一

面臨這一問題,企業要如何正確應對企業醫療保險及員工醫療保險問題呢?今天搜才人力集團的社保專家將為各位系統介紹北京健康管理衛士――補充醫療保險,勢必將助力企業吸引人才,降低風險,穩定員工隊伍,實現企業新的制高點。

什么是補充醫療?

補充醫療是在單位和職工參加統一的基本醫療保險后,由單位或個人根據需求和可能原則,適當增加醫療保險項目,來提高保險保障水平的一種補充性保險。

補充醫療報銷數據舉例:

若是門診費在1800元到2萬元之間,北京醫保報銷此范圍內的門診費比例是按照醫院等級不同而不同的,最低為70%。也就是說,假設員工全年的門診費花了元,用藥全部為社保用藥范圍,他通過醫保能夠獲得(2000元-1800元)×70%=140元的報銷,自付1860元。而購買搜才補充醫療后,自付部分為0元。

由此可見,基本醫療保險與補充醫療保險不是相互矛盾,而是互為補充,不可替代,其目的都是為了給職工提供醫療保障。不僅能夠讓員工減小自費看病的比例,保障員工健康,而且能減輕企業醫療賠付壓力,防范用工風險。

為什么要選擇搜才補充醫療保險??

零等待

參加搜才“健康衛士”補充醫療,無需等待期,即刻投保即刻進入享受期,最快速度解除員工醫療負擔,轉嫁企業醫療賠付風險。

零起付線

北京社會醫療保險的報銷規定:門診起付線1800元,住院起付線1300元。所以門診1800元以下部分、住院1300元以下的部分社會醫療保險是不能報銷的。

而搜才補充醫療保險沒有起付線,醫保沒有報銷的部分,可從補充醫療保險中報銷,即:門診1800元以下部分、1800元以上醫保報銷比例以外的部分、住院1300元以下的部分及1300元以上醫保報銷比例以外的部分,都可以通過補充醫療保險報銷。

零自付

社會醫療保險的報銷規定:

門診起付線在1800元,而且1800元以上部分的也只能報銷70%

住院起付線1300元,起付線以上部分再報銷一定比例

而實際上門診藥費占了員工看病花費的大部分,卻無法得到報銷。

參加搜才補充醫療保險,起付線之下、社保比例范圍之上,保額之內100%報銷

零限額

參加搜才“健康衛士”補充醫療,單日醫療費額度沒有限制,年報銷次數不受限制,真正實現報銷無憂。

[北京城鎮職工醫療保險]

醫保中心調研報告篇二

大病補充醫療保險指參保職工因患病在定點醫療機構發生的、符合基本醫療保險規定范圍內的醫療費用,在自然年度內超過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最高支付限額(暫定36000元)以上,0-15萬元的大、重、特病保險。凡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單位和個人都可參加大病補充醫療保險。它是基本醫療保險的重要補充,是指參保人在一個自然年度內(1月1日至12月31日)符合醫療保險報銷范圍的醫療費用累計超過萬元以上至12萬元以內的部分由補充保險基金報銷90%。大大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

大病補充醫療保險與基本醫療保險的關系

大病補充醫療保險是相對于基本醫療保險而言的,包括企業補充醫療保險、商業醫療保險、社會互助和社區醫療保險等多種形式,是基本醫療保險的有力補充,也是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基本醫療保險不同,補充醫療保險不是通過國家立法強制實施的,而是由用人單位和個人自愿參加的。

在單位和職工參加統一的基本醫療保險后,由單位或個人根據需求和可能原則,適當增加醫療保險項目,來提高保險保障水*的一種補充性保險?;踞t療保險與補充醫療保險不是相互矛盾,而是互為補充,不可替代,其目的都是為了給職工提供醫療保障。

1、基本醫療保險和大額醫療互助資金是由單位和個人共同繳納,*補貼,由區社保中心統一管理,按照統一報銷標準使用的。

2、補充醫療保險由參保單位從單位工資總額中按一定比例提取,制定政策自行管理。

——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自查報告3篇

醫保中心調研報告篇三

醫療保險是為補償疾病所帶來的醫療費用的一種保險。職工因疾病、負傷、生育時,由社會或企業提供必要的醫療服務或物質幫助的社會保險。如中國的公費醫療、勞保醫療。中國職工的醫療費用由國家、單位和個人共同負擔,以減輕企業負擔,避免浪費。那醫療保險繳費怎么交,醫療保險繳費比例怎么算呢?

1.單位和個人繳納比例是多少?

本市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費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用人單位繳費比例為在職職工工資總額的,職工繳費比例為本人工資收入的2%。隨著經濟發展,用人單位和職工繳費比例可作相應調整。

2.單位和職工個人繳費基數如何確定?

用人單位以上一年度在職職工月平均工資總額為繳費基數,職工個人以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收入為月繳費基數。單位和職工個人月繳費基數低于上年度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以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為繳費基數;高于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300%以上部分,不計入繳費基數。

3.單位怎樣繳費?

用人單位以上一年度在職職工月平均工資總額為繳費基數,按的比例繳納。例:某單位有職工100人,月工資總額90000元,用人單位每月應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為 90000元*元。

4.個人怎樣繳費?

職工個人以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收入為月繳費基數,按2%繳費,由單位在其工資中按月代扣代繳。例:王某月工資收入為900元,線每月應繳基本醫療保險費為900元*2%=18元。進入再就業服務中心的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其基本醫療保險費(包括單位繳費和個人繳費),由再就業服務中心按上年度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為基數代為繳納,退休人員個人不 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5.什么是基本醫療保險個人帳戶?

基本醫療保險個人帳戶是醫療保險結算機構為每一個參保人員建立的醫療保險帳戶,用于記錄、儲存個人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和從單位繳費中劃入的基本醫療保險費,以供參保人員專項用于支付門診醫療費用,定點藥店購藥費和住院醫療費中個人應當承擔的部分。個人帳戶資金不足支付時,本人用現金支付。個人帳戶資金不足支付時,本人用現金支付。個人帳戶資金不足支付時,本人用現金支付。個人帳戶中的資金節余歸己,并按國家有關規定計息。參保人員死亡后,個人帳戶予以注銷,資金余額(含利息)按規定繼承。

6.個人帳戶資金如何構成?

個人帳戶由下列資金構成:

(1)、職工個人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

(2)、用人單位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劃入個人帳戶部分;

(3)、個人帳戶利息收入。

7.用人單位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劃入個人帳戶的比例是多少?

_規定:用人單位繳納的醫療保險費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用于建立統籌基金;一部分劃入個人帳戶。劃入個人帳戶的比例一般為用人單位繳費的30%左右,具體比例由統籌地區根據個人帳戶的支付范圍和職工年齡等因素確定。

8.我市單位繳費劃入個人帳戶比例是多少?

用人單位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劃入在職職工個人帳戶的比例:從5月1日起按以下標準執行:

職工年滿35周歲及其以下的,以本人繳費基數的劃入;35周歲以上至45周歲的,以本人繳費基數的劃入;

45周歲以上的,以本人繳費基數的劃入。退休人員個人帳戶資金,從1月1日起,按上一年度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比例劃入。

9.用人單位和參保職工不繳或欠繳基本醫療保險費,個人帳戶怎么處理?

用人單位和參保職工應當認真履行繳費義務,不繳納或欠繳醫療保險費時,職工個人帳戶資金停止計入。個人帳戶的結余資金可以繼續使用。

10.個人帳戶資金主要用于支付哪些費用?

供參保人員專項用于支付門診醫療費用、定點藥店購藥費用、特殊病種門診醫療費用和住院費用中個人應當承擔的部分。

11.個人帳戶的結余資金可否繼續使用?

可以繼續使用。

12.職工在統籌地區范圍內調動工作時,個人帳戶怎么轉移?

職工在統籌地區范圍內調動工作時,個人帳戶隨之轉移。

13.參保人員調離統籌地區范圍或出國(出境)定居時,個人帳戶怎么結算?

參保人員調離統籌地區范圍或出國(出境)定居時,交回《社會保障卡》以后,其個人帳戶資金余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

14.駐外地工作人員、異地定居的退休人員個人帳戶資金如何發放?

個人帳戶資金按年結算,由參保單位到醫保經辦機構辦理后發給本人。

[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繳費比例]

醫保中心調研報告篇四

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報銷流程

住院前:

持以下證件到社保局醫療股辦住院通知單

①單位介紹信(證明職工正常繳費)

②醫院診斷證明

出院后:

持以下證件到社保局醫療股審核報銷

①住院通知單

②出院證

③費用結算單

④費用清單

⑤病歷復印件

⑥本人工資卡/折復印件

特別說明:

資料審核后費用自動匯入報銷人工資卡/折

①上述行政、企事業單位職工包括在職和已退休的。

②上述費用報銷僅指職工住院后發生的.費用,不包括日常普通門診醫療發生的費用。

③費用審核期限:1-2個月

④費用報銷比例:70%左右

⑤費用報銷起付線:鄉級醫院100起付;縣級醫院300起付;市級醫院500起付。

⑥醫療股地址:鎮原縣人社局大樓205室

醫保中心調研報告篇五

城鎮職工關于醫療保險調查報告總結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收支平衡壓力很大(為便于分析,我們將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分為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基金,因為個人賬戶基金實際上不能用于統籌支付,所以只分析可以統籌支付的基金,在本報告中稱為統籌基金)。

我縣基金收入的基本穩定與基金支出的大幅度上升的矛盾十分尖銳。從xx年至xx年,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收入的平均增長速度為6%,而基金支出的平均增長速度為33%。

(二)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通過對運行以來的各方面進行全面分析,出現這一突出問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

1、我縣特殊政策形成的特殊原因。以下是我縣與其他區縣相比較具有的特殊政策形成的風險,屬于個性原因。

(1)參保規模和征繳基數的影響,使基金收入總量小。

①參保規模小,形成我縣基本醫療保險的固有風險。我縣基本醫療保險的參保人數只有萬人,比其他許多縣都少。保險這個特殊的行業遵循其固有的大數法則,即規模越大,風險越小,所以,我縣基本醫療保險的風險本身較大。

②基金征繳基數使我縣基本醫療保險的風險進一步擴大。我縣基本醫療保險實行的`是單基數征繳,即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的征收基數為在職職工工資,退休職工工資不計入繳費基數;同時在職職工個人要繳納一定費用,退休職工個人不繳費(除大額醫療基金人月均繳2元外)。與其他一些區縣有所不同的是兩個方面:一是單基數與雙基數的問題,南川、梁平等縣實行雙基數繳費,就是退休職工個人雖不繳費,但所在單位要以退休職工的工資為基數繳費。如果按雙基數征收,以我縣目前的比例,每年應對退休職工征收基金約230萬元。二是工資基數的不高。我縣參保職工平均工資較低。

以上兩個原因,致使我縣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的收入總量不足以支撐支出的增長。

(2)報銷政策的影響,使基金支出增大。

我縣基本醫療保險的費用報銷政策較為優惠。我縣xx年平均報銷率為醫療總費用的(包括醫療補助),在全市處于高位。據考察,其他區縣在65%左右,主要原因是其他區縣均未實行醫療補助政策。我縣優惠的報銷政策對參保職工是有利的。但是,部分政策在實踐中被參保職工過分合理化運用,增加了基金平衡的難度。

①基本醫療補助政策影響。(按政策,只有公務員才實行醫療補助,但我縣的作法是將醫療補助政策擴大到所有參保人員,參保單位按工資基數的一定比例籌集醫療補助資金,目前按2%左右,其中行政事業單位由財政解決;補助辦法是對報銷比例較低的情況進行補助,提高總體報銷水平)。我縣基本醫療補助政策在提高職工醫療保險待遇的同時,也減弱了基本醫療保險基本政策(暫行辦法)中對住院門檻費和轉外就醫的控制,使職工普遍小病住院,住院人次大幅度上升,轉外就醫成風??梢哉f,對起付線和轉院自付部分的補助促進了小病住院和盲目轉院的發生。

②特殊疾病報銷政策的影響。xx、xx年、xx、xx年全縣特殊疾病人數分別達到為540人、675人、755人、909人。xx年特殊疾病辯證門診費用支出萬元,為當年統籌基金支出的170%。通過與其他區縣政策的比較,我們認為主要問題出在我縣對特殊疾病門診費用沒有實行最高限額報賬。我縣特殊疾病一人最高己報至萬元。同時,我縣醫療補助政策對特殊疾病取消了門檻費,這樣,特殊疾病的報銷平均比例很高,這是其他區縣無法望我之項背的。特殊疾病門診就醫管理比住院就醫管理更難,所以費用控制更加困難,一人持卡、全家吃藥的情況難免發生。特殊疾病門診費用的增長成了我縣醫療保險基金支出最凸出的增長點。

③個人賬戶政策的影響。按現行政策,我縣基本醫療保險個人賬戶占用了基金總額近一半。xx年1月至xx年,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累計收入萬元,累計劃入個入賬戶萬元,占總額的,主要原因是退休職工不繳費,但要按較高的比例為其劃入個人賬戶。南川、梁平等區縣由于實行了雙基數,退休職工個人賬戶的來源并不占用或者不完全占用在職職工的基金收入,個人賬戶(退休和在職工)占統籌基金的比例比我縣低。

④統籌基金最高支付限額政策的影響。我縣統籌基金的支付最高限額為萬元,在全市比較居高。南川等縣的平均最高限額為萬元,其中萬州為萬元。由于我縣的最高限額偏高,在統籌基金中支付額度相對就較大。

(3)醫療管理需要加強。為了加強醫療保險管理,我縣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醫療保險管理工作的通知》、《**縣基本醫療保險違規行為舉報獎勵暫行辦法》,修改了定點醫療機構考核辦法。今年以來更是加大力度,先后查處了多起違規事件,并嚴處了違規醫療機構,一定程度上遏了違規行為。但由于醫療保險管理是一項世界性難題,小病大養、弄虛作假等行為仍然是基金流失的重要原因。仍需要進一步切實加強管理。

2、共性原因。以下情況是全市乃至全國都存在的,屬于共性原因。

(1)藥品及診療項目的更新、濫用好藥等因素導致醫藥費的增長。這是每個縣都存在的問題,也是我縣基本醫療保險從縱向比較費用增長的重要原因。醫療保險施行以為,xx市多次調整了藥品目錄和診療項目,擴大了可報銷藥品范圍和新增了先進的可報銷醫療項目,使醫療費用呈自然增長。同時,也有個別醫療機構蓄意推薦、部分參保職工盲目選擇費用昂貴的進口材料、先進診療技術。醫務人員隨意使用好藥貴藥也是費用增長的原因,例如,以前醫生治病總是用價格比較低廉的藥物,如抗生素一般用青霉素、氨芐青霉素、慶大霉素等價格較低廉的藥物,而現在,或是受效益的驅動或是為求速效,醫生治病普遍采用頭孢他定、左氧氟沙星等瓶價格昂貴的藥物。

綜上,我縣基本醫療保險基金運行存在較為嚴重的問題,出現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國家大政策體系的原因,也有本縣政策上的原因,還有管理上的原因。是否可以得出如下結論:我縣基本醫療保險運行的報銷水平是建立在高于我縣經濟發展水平、財力水平和基金本身的承受能力之上的;基本醫療保險政策深得民心,但基金運行壓力很大。

(三)解體企業職工醫療保險問題。一是目前醫療保險除靈活就業人員醫療保險外,均以用人單位為參保單位,企業解體后,職工的醫療保險接續問題沒有很好解決。二是醫療保險運行前的破產企業職工的醫療保險問題。按以前的政策,我縣于1993年開始運行車有企業大病統籌。按相關文件,國有企業改制時,對達到退休年齡的職工進行了余命醫療費用清算,但未達到退休年齡的職工沒有解決好醫療保險的接續問題。

醫保中心調研報告篇六

提到農村的公共醫療保險,筆者馬上想到了03年那場席卷*大地至今仍陽人心有余悸的“非典”。當時筆者所在的村子和周圍的村莊的村民自發組織起了巡邏隊,在村口派差,嚴禁外來人員的流動,該筆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時筆者就想,什么時候農村的公共醫療保險只有真正落實到了農民的利益(這個利益在筆者看來,由于醫療行業的特殊性,根本利益和眼前利益是一致的,因此實施必須快而準,行而速),什么時候農村公共醫療保險才會真正為農民服務。

在筆者的村子和周圍的村子里,農村公共醫療體制改革在三四年前就已開始,改革即把原先的赤腳醫生或村衛生室合并成一個大的醫療點,“原則上一村一室,堅決杜絕一村多室的現象。對鄉鎮衛生院所在的村、一個自然村劃分成兩個及以上行政村且其中一個行政村有衛生室的、一個自然村劃分成兩個及以上行政村,或與鄉鎮衛生院距離在1公里以內的村不設置衛生室?!薄皩簳r不愿納入一體化管理的村衛生室和鄉村醫生,必須納入區域衛生規劃,村衛生室應當符合衛生室定點要求,鄉村醫生必須具有相應資格,并接受衛生行政部門和鄉鎮衛生院的管理和監督。”但問題隨之而來,首先村衛生室的設置是否符合當地的區域衛生規劃就成了一個大問題,改革后,新的衛生所一般設在較大的村子里,這就給其他村中的村名帶來了不便,尤其是遇到突*況,就凸現了新的體制的不方便之處。改革后的上班似的工作方式也使很多鄉村醫生感到不適應,此為其一;

其二,“根據《醫療機構管理條例》(*令第149號)和《醫療機構基本標準》等有關規定,不得未經批準隨意變更執業場所。作為鄉村醫生,只能在批準的執業地點進行醫療服務,不得在自己家中或病人家中進行輸液,即所謂的‘炕頭行醫’,即便是無償服務,也不得違反規定?!边@是在60、70年代鄉村醫生成為農村醫療衛生核心后,對原有的醫療體制的很大的沖擊,原有的體制下,醫生和村民由于同村的關系而具備天然的關系,改革后,這種關系被打破,雖然原有的體制的缺點很多,但改革后農民普遍不適應也突出了新醫療改革的難處;

其三,隨著農村經濟和交通條件的發展,加之個別村子中空抬藥價、售賣假藥的現象嚴重,很多農民開始進程采購日常用品和辦理入住院業務,從而繞開了農村公共醫療這一環節。

這三點之間的相互作用就導致了村衛生室分分合合現象,從而也使農村醫療保險改革的路子顯得更加曲折。

關于農村的醫療保險事業,有的地方實行了村辦醫療收費制度,即群眾集體辦衛生所,集體投資,獨立核算,保本經營。在筆者看來,這屬于在農村醫療保險改革中實現集體化的路子,筆者不是不贊成這條路子,只是表達一下個人的憂慮,筆者認為,集體投資似的醫療保險實施起來的難度較大,受農村經濟能力和思想觀念的影響,吃藥打針很是屬于個人的事情,在現有的條件下很難說服農民實行這種集體化的醫療保險方式,當然,在經濟條件好、觀念更新快的地區這種可能性會大一點。

農村與城市——農村化城市與城市化農村——吞噬與反吞噬的鏈條

關于城市化,相信誰都不可否認它無窮的力量,在農村,城市化的痕跡隨著這幾年的發展越來越明顯:以白飄村為例,村內的各條道路都已經硬化,村內也安上了路燈(雖然只在節假日的時候才開),此周圍都出示林立的鉆井臺和發電廠,從反面來講,白飄村中的樹木幾乎都已經被砍伐,雖然這不是城市化道路必須走的道路,但是卻早已經成了城市化的一個負面的標志。

*未來的農村將怎么樣?這可能是最令人擔心的問題,因為農村是*最薄弱的環節,農村在未來50年、100年的發展走向直接制約著*的發展。筆者覺得建設農村化城市倒不失是一個好的捷徑,雖然它與城市化農村只是詞語順序上的顛倒和組合,但是在城市化的本質上卻有著天壤的區別。兩院院士周干峙在著作中分析指出,“目前市域范圍內的農民大體上分為兩種情況:一是在城市建設中已包進建成區的城中村;二是在市域范圍內的鄉村。這兩種都是城市化最貼近轉化的部分。在全國660多個城市中,城中村大約占城市人口的10%左右,在市域內的農民約3億左右。對這部分本來在城市門口的人,如果在規劃發展時不予考慮,就會留下許多問題。農民出來打工,實際上是一種農民自發的城市化。打工仔一只腳在農村,一只腳進了城市,對城市化是巨大貢獻,也是我國城市化的一大創舉?!敝茉菏康姆治隹芍^精到,在筆者所在的白飄村,青年人的外流已經成了困擾村子的一大難題,經過九年義務教育甚至沒有上完九年義務教育的青年人絕大多數都進城打工,只有在年假、十一才回到村里,本來就小的白飄村,現在戶數越來越少,到了婚嫁年齡的男女幾乎清一色的選擇了留在城里,白飄村中的人口現在中年人口老年人口與兒童占著村中人口的很大一部分。農村孩子的“出走”與“回歸”儼然開始困擾原先愁著走不出去的農村。在這里不得不提一下農村青年的婚姻狀況:青年男子在城里工作穩定的,一般會在城里買樓房,另一些在村里蓋房子的青年一一般是從事運輸、水產養殖、規模動植物養殖的,很少有單純在家務農的,那已經成了農村沒出息的代名詞。房子是農村娶媳婦必備的硬件,所以準備房子就成了農村青年男子婚前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通過這一代打工仔時代的國度,農村基本上在向著小城鎮、城市的道路前進著。

在農民富裕小康的目標中,筆者想提出一些小小的意見,我們的小康標準一致強調的是多少的人均gdp等,對精神方面提及的較少,而據筆者了解,在很多農村,人們并不是這么想,很多人都認為只有不再種地才算是有了出路,換句話說,農民向往的是一種城市化的生活方式,這種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在農民對教育的期望程度上,農民供子女上學,目的很明確,讓孩子走出農村,不再干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幾千年來的苦活兒,但是現在教育并沒有直接將農民的這一目標實現,雖然教育的作用誰都不能忽視。教育尤其是大學教育在農村還只是極少數人的夢想,據《經濟觀察報》援引的清華大學的一位教授的文章說,在近幾年的大學新生調查中,雖然農村出身的孩子的數量在上升著,但是總的比例卻在下降,這不得不引起社會的注意,畢竟通過上學走出農村在城市定居也是城市化的一條道路,但卻是一條高成本,回報價值存在很多變數的道路。

——新農村合作醫療保險調研報告 (菁選2篇)

醫保中心調研報告篇七

近日,記者從膠南市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獲悉,膠南市失業人員可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和城鎮職工補充醫療保險,享受與企業職工同等的醫療保險待遇。

“7月1日起,本市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的失業人員可以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蹦z南市勞動就業服務中心失業保險科劉科長告訴記者,失業人員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由失業保險基金為其繳納職工醫療保險,個人不用承擔這一費用。

膠南市領取失業保險金人員包括207月1日后辦理領取手續領取失業保險金人員,以及年7月1日前已經開始領取、7月1日后仍在領取失業保險金的人員,不包括一次性領取失業保險金的自謀職業人員。

劉科長介紹說,領取失業保險金人員以上年度膠南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作為繳費基數,按照失業登記地職工醫療保險規定的繳費比例,按月繳納應由單位和個人共同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并按規定分配個人賬戶和統籌基金。同時,領取失業保險金人員自領取失業保險金的當月起,參加職工醫療保險,并按規定享受職工醫療保險待遇。

據了解,膠南市在失業人員戶籍轉移接續上也有新規定,“非本市戶籍人員失業保險關系由我市轉入其戶籍所在地的,其職工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的醫療保險關系隨同轉移,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應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按本市標準一次性劃入轉入地失業保險基金。”劉科長說,本市戶籍人員在其他省、市失業后失業保險關系轉入本市的,應將失業保險關系、職工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的醫療保險關系及應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一同轉入本市,按照本市規定參加職工醫療保險,享受醫療保險待遇。

劉科長還告訴記者,用人單位與職工終止、解除勞動合同(或勞動關系)的,應在規定的15日內及時為失業人員辦理解聘備案等相關手續。由于用人單位的原因,致使失業人員不能享受職工醫療保險待遇的,用人單位應為失業人員補繳參加職工醫療保險應繳納的費用,補繳期間發生的醫療費用,由用人單位負擔。

[膠南市城鎮職工醫療保險查詢]

醫保中心調研報告篇八

為深入貫徹落實,提高醫保工作的效益。xx年xx月,我院開展了農村醫保工作調研活動,我們深刻領會了的精神實質,深刻認識到,要切實做好新農保工作,解決新農保醫療保險醫療保險醫療機構的醫療費用問題迫在眉睫,必須切實做好農村醫療保險醫療保險醫療保險醫療保險服務工作,確保參保農民的醫療保險待遇,提高農村醫療保險醫療保險醫療保險醫療保險醫療保險水平,是我們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一、加強醫保醫療保險工作,確定新農保醫療保險醫療保險參保人員,保證醫療機構醫療保險待遇,提高參保醫療保險醫療保險醫療保險服務質量和服務質量,保障廣大參保農民的基本醫療權益

xx年,我們按照市縣的要求,積極籌措資金,開源節流,加大醫療保險醫療保險的宣傳力度,使廣大參保農民的參保意識得到提高。截止xx月底,共發放《參保農民醫療保險參保醫療保險醫療保險參保登記表》1100余份,《參保農民醫療保險醫療保險參費情況統計表》2009份;《參保農民醫療保險參保登記表》150份,《參保農民醫療保險參保醫療保險參保登記表》238份;《參保農民醫療保險參保繳費標準》24份;《參保農民醫療保險醫療保險補貼標準》6份。

二、加強醫療保險醫療保險管理,確保參保農民的基本醫療權益

xx年,我們根據《醫療保險參保管理辦法》,結合我鎮農民的實際,在全鎮范圍內,認真進行了醫療保險的管理、核算和考核,對參保農民的參保情況進行了公示,使參保農民的參保意識得到了加強和提高;xx年,全鎮參保農民人數3487人,參保人數2153人,比上年增加2465人,增長。

三、認真做好新農保醫療保險醫療保險醫療保險醫療保險醫療保險醫療保險費的核算、發放工作,嚴格按照醫療保險的各項要求,進行了核算審核,做到了核算及時、準確、手續完備,并將核算數量、參保對象、報銷金額、參保費用、費用報銷金額和費用報銷時間等進行了嚴格的,做到了嚴格、細致。

四、認真做好新農保醫療保險醫療保險參保的醫療保險費的報銷、核算和稽核工作,認真做好參保農民的醫療費報銷、核算工作,嚴格按照新農保醫療保險的核算標準進行核算審核,做到了賬目一致、手續完備、憑證齊全、報銷手續清楚。對符合報銷條件及報銷條件的人員,及時了醫療保險的醫療保險和報銷工作。

五、積極開展各項新農保醫療保險政策落實工作。

xx年,我們在參保農民的核算和參保人員的核算上,認真做好了各項準備工作,嚴格按照核算審批權限做好了參保農民的核算和繳費工作。在xx年的新農保工作中,我們認真做好了參保農民的核算和報銷工作,按照新農保的要求認真做好了各項準備工作,嚴格按照新農保的要求進行了核算審核,做到了帳證相符、手續完備、數據準確,并將核算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以書面報告的形式報到了局長室。

六、認真做好醫?;鸬暮怂愫怂愎ぷ?/p>

xx年,我們按照上級醫保管理部門的統一部署,做好了新農保基金的核算、發放工作,嚴格按照《新農保醫療保險參保繳費基數核算標準》的要求進行各項核算和核算、匯總、報銷工作,確保了參保農民的基本醫療保險費用不受損害。

八、加強對參保農民的醫療保險繳費基數和繳費基數的稽核工作。

xx年,我們對參保農民的醫療保險繳費基數進行了稽核和匯總,對稽核中可能出現錯誤的進行了核算,對稽核中發現的一些問題,我們都已在稽核科認真核對,并在稽核小組的幫助下,認真整改了問題。

九、做好新農保繳費基數的稽核工作

xx年,我們在做好基數及各項準備工作的同時,對參保農民的基本醫療保險繳費基數進行了稽核和匯總,對稽核中發現的一些問題,及時的進行了整改。

十、認真做好新農保醫療保險醫療保險醫療保險參保醫療的

醫保中心調研報告篇九

城鎮職工醫療保險中心關于醫療保險調查報告

根據《重慶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關于開展就業和社會保險專項調查的通知》(渝勞社辦發[xx]160號)文件要求,我中心組織相關人員對xx年以來醫療保險的情況進行了調查統計,現將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我縣于xx年起開始施行城鎮職工醫療保險,截止xx年6月,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16023人,其中在職職工11536人,退休職工4487人。xx年7月,我縣啟動了城鄉居民合作醫療保險,城鎮居民正在參保過程中,估計參保人數共計33萬人(其中城鎮居民4萬人,農村居民29萬人)。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收支平衡壓力很大(為便于分析,我們將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分為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基金,因為個人賬戶基金實際上不能用于統籌支付,所以只分析可以統籌支付的基金,在本報告中稱為統籌基金)。

我縣基金收入的基本穩定與基金支出的大幅度上升的矛盾十分尖銳。從xx年至xx年,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收入的平均增長速度為6%,而基金支出的平均增長速度為33%。

我縣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收支的突出矛盾從xx年開始表現出來,xx年全年統籌基金收入萬元,支出萬元,當年余額僅為萬元,表示當年收支已經達到失衡的邊緣。xx年,統籌基金收入597萬元,支出667萬元,當期余額-70萬元。xx年,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收入577萬元,支出465萬元,當年結余112萬元,結余數額很小。按此趨勢發展,預測我縣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到xx年,收支平衡壓力將很大。從全國、全市、全縣的基本醫療保險運行情況看,我縣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的這種趨勢發生逆轉的可能性甚微,除非進行政策的有效調整。

(二)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通過對運行以來的各方面進行全面分析,出現這一突出問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

1、我縣特殊政策形成的特殊原因。以下是我縣與其他區縣相比較具有的特殊政策形成的風險,屬于個性原因。

(1)參保規模和征繳基數的影響,使基金收入總量小。

①參保規模小,形成我縣基本醫療保險的固有風險。我縣基本醫療保險的參保人數只有萬人,比其他許多縣都少。保險這個特殊的行業遵循其固有的“大數法則”,即規模越大,風險越小,所以,我縣基本醫療保險的風險本身較大。

②基金征繳基數使我縣基本醫療保險的風險進一步擴大。我縣基本醫療保險實行的是單基數征繳,即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的征收基數為在職職工工資,退休職工工資不計入繳費基數;同時在職職工個人要繳納一定費用,退休職工個人不繳費(除大額醫療基金人月均繳2元外)。與其他一些區縣有所不同的是兩個方面:一是單基數與雙基數的問題,南川、梁平等縣實行雙基數繳費,就是退休職工個人雖不繳費,但所在單位要以退休職工的工資為基數繳費。如果按雙基數征收,以我縣目前的比例,每年應對退休職工征收基金約230萬元。二是工資基數的不高。我縣參保職工平均工資較低。

以上兩個原因,致使我縣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的收入總量不足以支撐支出的增長。

(2)報銷政策的影響,使基金支出增大。

我縣基本醫療保險的費用報銷政策較為優惠。我縣xx年平均報銷率為醫療總費用的(包括醫療補助),在全市處于高位。據考察,其他區縣在65%左右,主要原因是其他區縣均未實行醫療補助政策。我縣優惠的報銷政策對參保職工是有利的。但是,部分政策在實踐中被參保職工“過分合理化”運用,增加了基金平衡的難度。

①基本醫療補助政策影響。(按政策,只有公務員才實行醫療補助,但我縣的作法是將醫療補助政策擴大到所有參保人員,參保單位按工資基數的一定比例籌集醫療補助資金,目前按2%左右,其中行政事業單位由財政解決;補助辦法是對報銷比例較低的情況進行補助,提高總體報銷水平)。我縣基本醫療補助政策在提高職工醫療保險待遇的同時,也減弱了基本醫療保險基本政策(暫行辦法)中對住院“門檻費”和轉外就醫的控制,使職工普遍小病住院,住院人次大幅度上升,轉外就醫成風,

可以說,對起付線和轉院自付部分的補助促進了小病住院和盲目轉院的發生。

a、小病住院使住院人次率陡增。我縣xx年住院人次率、xx年、xx年、xx年、xx年。xx年小病住院(此處指一次住院醫療費用總額在800元以下的;此種情況在醫療補助政策實行前由于個人支付比重高,一般情況不住院治療)159人次,xx年小病住院478人次,比xx年增加319人次。xx年小病住院607人次,xx年687次。xx年小病住院占同期總住院人次的20%左右。據了解,其他區縣的住院人次率在10%——15%。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很多,醫療補助是重要因素之一。實行醫療補助政策后,住院費用報銷的起付點實際上大幅度下降(我縣暫行辦法中設置的起付線為一級醫院509元、二級醫院元、三級醫院元;實行補助后,實際支付的起付線僅有設置起付線的20%左右)。設置起付線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為了控制小病住院,進行補助后的起付線基本上失去了控制小病住院的作用。幾年來,住院一次的最低費用為14

元,遠遠低于起付線,但由于有補助,職工仍去住院,這不僅浪費了醫療基金,同時這種經常性的小病住院,對職工個人身體狀況造成嚴重的不良后果。我縣住院人次增長快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報銷比例高,部分職工生病后首選住院。

b、轉往統籌區外的高級醫療機構就醫的人次增加、費用大增。由于交通方便,再加上醫療補助政策的實施,使轉外就醫的自付部分由10%降低為實際自付2%左右,根本起不到控制一般疾病轉往大醫院就醫的問題。xx年、xx年、xx年三年分別為轉外就醫分別為74人次、159人次、267人次,轉外就醫醫療費用總額分別為萬元、萬元、萬元,兩項指標均逐年大幅上升。xx年、xx年轉外就醫人次占總住院人次分別達到和22%。縣外醫療機構住院醫療費用發生額占總住院費用比重xx年為,xx年為。這在醫療補助政策出臺以前多數參保職工是不會選擇轉外就醫的,因為首先要自付10%的醫療費。從其他區縣的情況看,為控制盲目轉外,轉院自付的實際負擔比例均在10%左右,其中梁平縣高達15%。

②特殊疾病報銷政策的影響。xx、xx年、xx、xx年全縣特殊疾病人數分別達到為540人、675人、755人、909人。xx年特殊疾病辯證門診費用支出萬元,為當年統籌基金支出的170%。通過與其他區縣政策的比較,我們認為主要問題出在我縣對特殊疾病門診費用沒有實行最高限額報賬。我縣特殊疾病一人最高己報至萬元。同時,我縣醫療補助政策對特殊疾病取消了“門檻”費,這樣,特殊疾病的報銷平均比例很高,這是其他區縣無法望我之項背的。特殊疾病門診就醫管理比住院就醫管理更難,所以費用控制更加困難,一人持卡、全家吃藥的情況難免發生。特殊疾病門診費用的增長成了我縣醫療保險基金支出最凸出的增長點。

③個人賬戶政策的影響。按現行政策,我縣基本醫療保險個人賬戶占用了基金總額近一半。xx年1月至xx年,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累計收入萬元,累計劃入個入賬戶萬元,占總額的,主要原因是退休職工不繳費,但要按較高的比例為其劃入個人賬戶。南川、梁平等區縣由于實行了雙基數,退休職工個人賬戶的來源并不占用或者不完全占用在職職工的基金收入,個人賬戶(退休和在職工)占統籌基金的比例比我縣低。

④統籌基金最高支付限額政策的影響。我縣統籌基金的支付最高限額為萬元,在全市比較居高。南川等縣的平均最高限額為萬元,其中萬州為萬元。由于我縣的最高限額偏高,在統籌基金中支付額度相對就較大。

(3)醫療管理需要加強。為了加強醫療保險管理,我縣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醫療保險管理工作的通知》、《**縣基本醫療保險違規行為舉報獎勵暫行辦法》,修改了定點醫療機構考核辦法。今年以來更是加大力度,先后查處了多起違規事件,并嚴處了違規醫療機構,一定程度上遏了違規行為。但由于醫療保險管理是一項世界性難題,小病大養、弄虛作假等行為仍然是基金流失的重要原因。仍需要進一步切實加強管理。

2、共性原因。以下情況是全市乃至全國都存在的,屬于共性原因。

醫保中心調研報告篇十

xx年,在市醫療保險局、市婦幼保健院的正確領導下,在各醫療機構醫院內部的大力支持下,醫保科全體醫務人員積極開展新農合工作,圓滿完成了全年各項工作任務,現將xx年來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新農合醫療保險醫療費用情況

一)xx年醫院收繳情況

1、基金收入:

xx年,醫院共支出住院金335100元,基金收入完成情況較好。

2、醫保費用:

xx年,基金收入完成情況較好,全年共支出醫療保險費1300120元,基金支出完成情況較好。

3、住院病人住院報銷:(xx月xx日起,住院病人費用已全部交由我科負責報銷)

4、門診病人住院報銷

xx年,全年共報銷住院病人260345元,其中住院病人費用1163465元,住院病人費用507652元。

二)xx年度醫院醫療費用

5、住院費用:

6)住院總費用

35000元,其中醫院門診住院病人費用1366130元,住院病人住院費用1026250元,住院病人住院費用60300元,住院部門管理費用345284元。(2)門診費用1605160元,門診病人住院費用6000元,住院部門管理費用40280元,住院部管理費用5022520元,住院部住院部管理費用60000元(其中門診住院病人費用15020元,住院部住院部門管理費用5000元,住院部住院部住院部管理費用15000元,住院部管理費用35000元)。(3)住院部門門管理費用21940元(其中門診住院病人費用4510元,住院部住院部醫療費用5000元,住院部住院部門管理費用52503元,住院部管理費用6000元)。(4)住院部門管理費用21680元,住院部管理費用80280元,住院部管理費用227250元,住院部管理費用351402元,住院部管理費用124000元,住院部管理費用202000元,住院部管理費用234000元,住院部管理費用55000元。

三)xx年度醫療費用

7、住院總費用

xx年,住院部門管理費用為255261元,住院部門管理費用為35000元,住院部管理費用200000元(其中住院部門管理費用13800元,住院部管理費用24000元,住院部管理費用30000元)。xx年,住院部門管理費用為250000元(其中住院部管理費用4000000元,住院部管理費用1500000元)。

8、門診病人住院費用

xx年,住院部門管理費用為567582元,住院部管理費用為46500元(其中住院部管理費用3000000元,住院部管理費用3400000元,住院部管理費用800000元)。(3)住院部門管理費用為282400元

9、門診病人住院費用

xx年,住院部門管理費用為56884元,住院部管理費用為67000元,住院部管理費用為520000元。(4)住院部管理費用為262400元,住院部管理費用為1150000元。(5)住院部管理費用為3400000元,住院部管理費用為372500元,住院部管理費用為5200000元。(6)住院部管理費用為300000元,住院部管理費用為3300000元。(7)住院部管理費用為1080000元,住院部管理費用為2300000元,住院部管理費用3500000元。(8)住院部管理費用為214000元,住院部管理費用為480000元,住院部管理費用為2240000元;(9)住院部管理費用為3500000元,住院部管理費用為4500000元,住院部管理費用為450000元,住院部管理費用為350000元,住院部管理費用為520000元;

10)住院部管理費用為320000元,住院部管理費用為720000元,住院部管理

醫保中心調研報告篇十一

一般來說不同地區經濟發展情況有所不同,因此報銷比例也有所差異,以下就北京職工醫療保險保險比例情況進行說明。

上了醫保后,如果是在職職工,到醫院的門診、急診看病后,元以上的醫療費用才可以報銷,報銷的比例是50%。如果是70周歲以下的退休人員,1300元以上的費用可以報銷,報銷的比例是70%。如果是70周歲以上的退休人員,1300元以上的費用可以報銷報銷的比例是80%。

而無論哪一類人,門診、急診大額醫療費支付的費用的最高限額是2萬元。舉例來說,如果您是在職職工,在門診看病的花費是2500元,那么500元的部分可以報銷50%,就是250元。

如果是住院的費用,目前一個年度內首次使用基本醫療保險支付時,無論是在職人員還是退休人員,起付金額都是1300元。而第二次以及以后住院的醫療費用,起付標準按50%確定,就是650元。而一個年度內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住院費用)最高支付額目前是7萬元。

住院報銷的標準與參保人員所住的醫院級別有關,如住的是三級醫院,從起付標準到3萬元的.費用,職工支付15%,也就是報銷85%;3萬元到4萬元的費用,職工支付10%,報銷90%;超過4萬元到最高支付限額部分的費用,則95%都可以報銷,職工只要支付5%。而退休人員個人支付的比例是在職(就是上述的)職工的60%,但起付標準以下的,都由個人支付。

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不予支付費用的診療項目主要是一些非臨床必需、效果不確定的診療項目以及特需醫療服務的診療項目,包括服務項目類如掛號費等,非疾病治療項目類如美容等,治療設備及醫用材料類助聽器等,治療項目類如磁療等以及其他類如不孕癥治療等。按照《國家基本醫療保險診療項目范圍》,具體如下:

(一)服務項目類。(1)掛號費、院外會診費、病歷工本費等;(2)出診費、檢查治療加急費、點名手術附加費、優質優價費、自請特別護士等特需醫療服務。

(二)非疾病治療項目類。(1)各種美容、健美項且以及非功能性整容、矯形手術等;(2)各種減肥、增胖、增高項目.(3)各種健康體檢;(4)各種預防、保健性的診療項目;(5)各種醫療咨詢、醫療鑒定。

(三)診療設備及醫用材料類。(1)應用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裝置(pet)、電子束ct、眼科準分子激光治療儀等大型醫療設備進行的檢查、治療項目;(2)眼鏡、義齒、義眼、義肢、助聽器等康復性器具;(3)各種自用的保健、按摩、檢查和治療器械;(4)各省物價部門規定不可單獨收費的一次性醫用。

(四)治療項目類。(1)各類器官或組織移植的器官源或組織源;(2)除腎臟、心臟瓣膜、角膜皮膚、血管、骨、骨髓移植外的其他器官或組織移植;(3)近視眼矯形術;(4)氣功療法、音樂療法、保健性的營養療法、磁療等輔助性治療項目。

(五)其他。(1)各種不育(孕)癥、性功能障礙的診療項目;(2)各種科研性、臨床驗證性的診療項目。

城鎮職工醫療保險是我國社會保險制度中覆蓋范圍最廣的險種之一,職工醫療保險涉及廣大職工的切身利益,關系到國民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因此它的推行和切實保障是非常重要的。

醫保中心調研報告篇十二

關于醫療保險調研報告【一】

近年來,在保山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市醫保經辦機構在定點醫療機構管理上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化解了突出的矛盾和問題,取得了顯著成效。但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 “看病難”“看病貴”沒有得到根本的解決。近期,我市對醫保基金分配對醫療機構收治患者的影響開展了調研,現將相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調研情況及存在問題

通過開展調研,我市未發現因分配下達給定點醫療機構的額度與定點醫療機構的預期有差距,導致定點醫療機構以“醫?;鹩猛辍睘橛赏普啿∪说默F象。部分醫療機構存在讓參?;颊咴谧≡浩陂g自費院外購藥的現象,但不突出。

例如:2017年6月初退休干部云某到保山市醫保中心反映,其在2016年10月29日至2016年11月9日在市第二人民醫院住院治療期間,被要求在該院門診自費購買共計12162元特殊材料的情況。保山市醫保中心根據這一線索于2017年6月9日和6月14日對該問題進行了實地調查。現場抽取了患者病歷、檢查及治療情況材料,與醫護人員進行了訪談。根據調查核實,云某在住院期間的確存在被要求到門診自費購買醫用材料的情況,將本應由醫療保險基金支付的材料費6394元轉嫁給患者自己負擔。對此,保山市醫保中心對市第二人民醫院給予責令醫院立即停止違規行為,加強醫療保險政策和《服務協議》學習,要求切實提高醫保管理服務水平的處理;同時要求醫院重新對自購材料費用進行結算,退回患者自費費用元;并根據《服務協議》對醫院處以扣除醫院結算費用元的處罰。

二、存在問題的原因

我市醫療保險付費方式改革工作從2005年起按照國家、省里的要求開始試點推進,目前我市已形成了針對不同醫療服務特點,開展多元復合式醫保支付方式的體系。根據年初預算情況,對住院醫療服務主要開展按床日付費、按病種付費、按項目付費和drgs付費的多元復合式支付方式。經過多年的實踐,證明總額預付下的多元復合式醫保支付方式在控制醫療費不合理增長、合理配置醫療資源、保障參保人員利益等方面是行之有效的。但由于醫療機構對分配的指標在醫院內部被層層核定到科室、醫生,部分醫務人員對指標的平均數概念錯誤的理解為個案的限額,導致出現參保患者在住院期間將本應由醫?;鹬Ц兜捻椖勘话才诺介T診自費購買的現象發生。

三、采取的應對措施

針對上述情況,我市醫保經辦機構采取以下措施杜絕相關問題的發生:

1、加強預算管理,科學合理制定指標。醫療保險采取的是“以收定支”的收支管理模式,在制定指標時結合基金的征收情況,參照社會經濟發展的水平,根據各定點醫療機構近三年的費用情況科學核定。核定后經過定點醫療機構的認可納入服務協議進行管理,保證服務協議的操作性。

2、為防止定點醫療機構出現拒收、推諉病人,減少服務或降低服務標準,或將未達到出院標準的參保人員辦理出院的情況,通過協議管理的方式,專門針對這一情況制定了處理辦法。同時醫保經辦機構利用智能審核系統和對定點醫療機構的日常監督檢查,及時發現問題,有效遏制住院期間院外購藥的情況發生。

3、鑒于疾病發生具有不確定性和防止因指標核定偏差帶來的問題,我市出臺了超指標費用的合理分擔機制,解除醫療機構的后顧之憂。2016年根據定點醫療機構年末的清算結果,對次均統籌支付金額超10%以內的定點醫療機構,超標的統籌費用醫?;鹑~承擔;對次均統籌支付金額超20%以內的定點醫療機構,超標的統籌費用由醫?;鸪袚?0%,醫療機構承擔10%;對次均統籌支付金額超30%以內的定點醫療機構,超標的統籌費用由醫?;鸪袚?5%,醫療機構承擔15%;對次均統籌支付金額超50%以內的定點醫療機構,超標的統籌費用由醫?;鸪袚?0%,醫療機構承擔20%;對次均統籌支付金額超50%以上的定點醫療機構,超標的統籌費用由醫?;鸪袚?0%,醫療機構承擔30%。

四、意見建議

基于定點醫療機構存在的違規行為,建議一是衛計、人社等相關部門形成合力,特別是衛計部門要加強對醫療機構的管理,加大對醫療行為的督促檢查,對不合理行為給予相應的懲處,并予以通報,切實起到“查處一個、教育一片”的作用;二是加大財政投入,充實醫?;?三是加強對參保人員就醫行為的引導,落實分級診療措施;四是加強基層特別是鄉級醫療機構能力建設,為基層提供方便可及的醫療服務。(林敏)

關于醫療保險調研報告【二】

班級:民族學系2014級勞動與社會保障 關于農村合作醫療保障制度的調研報告

實踐主題:關于農村合作醫療保障制度的調研報告 時間:2014 年12月 4 日 地點:**市萬州區高筍塘廣場

摘要:醫療保險制度旨在改善農村醫療現狀,提高農民的健康水平,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建設給農民帶來的切實利益是顯而易見的,尤其是新農村合作醫療的在廣大農村地區的嘗試以及其取得的偉大成果。這是我國經濟建設中必須要面臨的重要環節,但是看病貴看病難的情況并沒有完全隨之而去,而醫保制度的缺陷以及在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日益暴露通過調查發現目前農村醫療保障的不足,提出相關建議使之日益完善,服務于民。關鍵字:農村;醫保;問題;建議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人口占全國人口的60%多,但是農村經濟發展落后,農村社會保障滯后,這嚴重阻礙了我國經濟的發展,妨害了社會穩定。農村醫療保障突破了農村社會保障的死角也是農村社會保障的新曙光??墒?,農村醫保正處在發展前期,問題迭出,勢必會阻礙其發展進程。本文旨在探索其出現的原因,提出建議解決問題

使之更加完善,服務于民,促進我國經濟更好更快發展。一、我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產生與發展

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從理論上來說,主要是依靠社區居民的力量,按照“風險分擔,互助共濟”的原則,在社區范圍內多方面籌集資金,用來支付參保人及其家庭的醫療、預防、保健等服務費用的一項綜合性醫療保健措施。中國農村的合作醫療,有其自身的產生發展足跡,也是我國特殊國情下的必然選擇。世界衛生組織在一份報告中曾說,“初級衛生人員的提法主要來自中國的啟發。中國人在占80%人口的農村地區發展了一個成功的基層衛生保健系統,向人民提供低費用的、適宜的醫療保健技術服務,滿足大多數人的基本衛生需求,這種模式很適合發展中國家的需要?!?/p>

我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發展歷程為: 1.合作醫療制度的產生

我國農村的合作醫療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抗日戰爭時期,當時是以“合作社”的形式舉辦醫藥衛生事業,實際上是一種農村醫療保障制度的萌芽。在建國初期,由于資源有限,選取了城鄉有別的福利提供原則,是農村絕大多數農民基本處于國家的社會福利體系之外,缺少醫療保健的農民采取自發的互助形式來解決醫療問題。我國農村正式出現具有互助性質的合作醫療制度是在1955年農村合作化高潮階段。一些地方如山西、河南等地出現了由農村生產合作社舉辦的保健站,采取由社員群眾出“保健費”和生產合作公益基金補助相結合的辦法,由群眾集資合作醫療,實行互助共濟。1955年初,山西省高平縣米

山鄉建立了我國

第一個醫療保健站,實現了農民“無病早防、有病造紙、省工省錢、方便可靠”的愿望。1 2.合作醫療制度的推廣與發展

在_肯定了米山鄉的做法之后,其經驗在全國部分地區得到推廣。1959年11月,_在全國衛生工作會議上肯定了農村合作醫療的形式,促使其進一步興起和發展。1960

年2月中央肯定了合作醫療這一辦醫形式,并轉發了_《關于農村衛生工作現場會議的報告》,將這種制度成為集體醫療保健制度。21960年5月18日《健康報》在社論《積極

推行基本保健醫療制度》中肯定了這種集資醫療保健制度的辦法,這對于推動全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這時,全國農業生產大隊舉辦合作醫療制度的已達40%?!癬”時期,新興的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被大力推廣。據世界銀行(1996年)報道,當時的合作醫療費用大約只占全國衛生費用的20%,卻初步解決了占當時80%的農村人口的醫療保健問題。到1976年,全國農村約有90%的行政村實行了合作醫療保健制度。3.合作醫療制度的衰退

20世紀70年代末期,由于農村推行了一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為主要內容的經濟體制改革,建立了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原有的“一大二公”“隊為基礎”的社會組織形式解體,農村合作醫療也隨之大幅

衰減,_年的統計表明,繼續堅持合作醫療的行政村僅占 全國的5%。3

二、農村醫療保險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農村醫療保險現狀

1.農村保障水平低我國農業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而在農村100個人中,只有12人不同程度地享有商業或社會統籌醫療保險,在大中城市這個數字則為54。從1999 年正式實行的社會保障改革,至今已有萬人受益,其中近65%都是城鎮的企業職工和退休人員,而農民享受的社會保障率極低,作為各種商業和社會保險中覆蓋面最大的社會統籌大病醫療保險的覆蓋率不足20%。而且,農村79%的農民自費醫療,保障水平低。中國社會保障僅僅在城市開展是遠遠不夠的,使廣大農民享受到社會保障是我國經濟建設的重要環節之一。

2.農村投資不足,城鄉差距大多年來,我們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沿襲的是向城市傾斜的思路,長期以來我國城鄉衛生資源配置失衡,占全國70%的農村人口卻只占有30%的衛生資源。農村醫療保險資金嚴重不足。隨著農村稅費改革的開展,地方財政吃緊,許多村的集體經濟已所剩無幾,對農村衛生機構的補貼減少,農村衛生資源將更加匱乏。

3.“因病致貧”現象嚴重目前,在我國廣大農村地區,醫療服務供給逐漸市場化,自費醫療制度仍然占主導地位,農村醫療服務費用不斷上漲,“因病致貧”、“有病難就醫”在農村已不是偶然現象,農民對看病就醫心存隱憂。近年來農民醫療費用的攀升超過了農民實際平均收入的增長幅度。許多農民已無力承擔日益增長的醫療費用,形成“小病拖,大病抗”的普遍局面。我國農村醫療衛生保障矛盾突出,必須改革農村醫療保險制度,否則農村醫療衛生工作,如計劃生育、傳染病、流行病的管理控制等問題,都將面臨嚴重的挑戰。大量的理論研究和實踐經驗表明,在農村建立新型合作醫療保險制度勢在必行。

4.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存在很大的缺陷

首先,缺乏激勵機制農民參保熱情不高,由于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以大病統籌為目的,主要是解決農民的大病醫療負擔。而患大病具有偶然性,因此,農民會因為患大病的幾率小而不愿意保險費參加統籌。其次,管理存在漏洞,籌資力度不夠,個別地方出現了一些違反中央關于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相關政策和試點指導原則的做法。此外,忽視地區間差異,造成無法滿足不同層次農民醫保的問題。

(二)我國農村醫療保險存在的問題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法制建設滯后

中國有80%的人口住在農村,中國穩定不穩定首先要看這80%穩定不穩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沒有農村這一穩定的基礎是不行的。2014年10月頒布實行的_中央、_《關

于進一步加強農村衛生工作的決定》也明確指出:“農村衛生工作是我國衛生工作的重點,關系到保護農村生產力、振興農村經濟、維護農村社會發展和穩定的大局,對提高全民族素質具有重大意義”。

關于醫療保險調研報告【三】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員:

根據市_會2017年工作要點和分月安排,5月10日,市_會副主任洪秀波帶領部分市_會組成人員、法制委員會成員對我市醫保基金運行情況進行了調研,實地察看了市中醫院、市醫保局,聽取了市人社局關于我市醫保基金運行情況的匯報并進行了座談交流,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我市基本醫療保險保障體系主要由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以下簡稱職工醫保)、原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以下簡稱原居民醫保)和原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以下簡稱原新農合)三部分構成。

(一)職工醫保。全市參保萬人,參保率。2016年基金收入萬元,基金支出萬元,基金當期結余萬元,累計結余萬元,基金累計結余可保障月數為19個月。

(二)原居民醫保。全市參保萬人,參保率100%。2016年基金收入萬元,基金支出萬元,基金當期結余萬元,累計結余萬元,基金累計結余可保障月數為22個月。

(三)原新農合。全市參保萬人,參保率100%。2016年基金收入萬元,基金支出萬元,基金當期結余萬元,累計結余萬元。

二、主要做法

自我市實施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改革以來,市人社局對醫?;饑栏駥嵭小笆罩蓷l線”和專款、專戶、專用的財務管理制度,采取收支分離、管用分離、錢賬分離和用撥分離的運行機制,規范和完善了財務管理模式,確保了基金安全平穩運作。

(一)加強基金監管,確?;鸢踩\行。一是實行基金一級結算,減少基金收支環節;加強報表預警分析,加強基金運行管控,有效防范和化解基金運行風險。二是修訂完善醫保審核和結算管理制度等規章制度,梳理規范各項審批事項的申報、審查等流程。推行“縱向負責、橫向監督”的工作機制,同時建立了從收入到支出、從主管領導到工作人員的權責分明的內部控制制度。

醫保中心調研報告篇十三

為了進一步推進我市城鎮醫療保險工作的深入開展,更好地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活幸福,根據市*20xx年工作安排,7月上旬,市*科教文衛體委員會組織部分委員,由徐月鳳副*帶隊,對我市城鎮醫療保險工作進行了調研。張建*聽取了市人社局的匯報座談。調研組深入臨渭區和澄城縣,通過聽取匯報、查閱資料、走訪座談及到醫院、藥店、社區、企業實地察看等方式,對我市城鎮醫療保險工作情況進行了比較全面深入的了解?,F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通過調研,大家一致認為,我市城鎮醫保工作取得明顯成效,目前已建立起以城鎮職工、城鎮居民為主的城鎮醫療保障體系,城鎮基本醫保覆蓋面迅速擴大,籌資水*不斷提高,管理工作逐步規范,基層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體系逐步健全,就醫環境逐漸改善,人民群眾得到實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城鎮醫保覆蓋面穩步擴大,醫保體系逐步健全

近年來,市*高度重視城鎮醫療保險工作,把城鎮醫保作為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來抓,市*常務會議多次專題研究、安排、部署城鎮醫保工作,及時解決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并相繼出臺多項相關政策,將國有困難企業職工、城鎮靈活就業人員、在校大學生及職業院校學生、農民工及失地農民等納入城鎮醫保范圍,城鎮醫保體系逐步健全,醫保覆蓋面穩步擴大,目前已基本覆蓋到城鎮所有從業人員和居民。職工參保人數20xx年為17萬人,20xx年底達到萬人,參保率。居民醫保20xx年啟動時登記參保萬人,20xx年底達到60萬人,其中參保繳費萬人。全市城鎮醫保定點機構133家,定點零售藥店246家,基本滿足了參保人員看病購藥的需要。

二、醫保基金運行整體良好,保障水*不斷提高

20xx年實行城鎮醫療保險基金市級統籌后,醫?;鹨幠Q杆贁U大,醫?;鹬Ц侗壤€步提高,職工醫保政策范圍內*均支付比例提高到76%,居民醫保提高到60%。醫保基金最高支付限額不斷提高,職工醫保從原來的10萬元左右提高到20萬元(其中基本醫療封頂線10萬元,大病互助基金10萬元)。起付線逐步降低,其中職工起付線*均降低了30%,居民起付線*均降低了40%。門診急診搶救和職工15種門診特殊慢性病也納入統籌基金支付范圍?;踞t療保險藥品目錄擴大到2196種。20xx年全市享受醫保待遇的城鎮職工35178人次,由基金支付醫療費用40328萬元,居民16747人次,由基金支付4409萬元。目前,全市城鎮職工醫?;鹄塾嫿Y余億元(含個人賬戶億元),居民醫?;鸾Y余億元(含中省市今年預撥財政配套資金6129萬元)。

三、醫保管理逐步規范,服務能力不斷提升

加強了經辦隊伍建設,規范了經辦人員服務行為,有效提高了管理水*。報銷程序不斷簡化,實行了住院報銷“直通車”。全面推行便民服務,醫?!耙粡d式”辦公受到參保群眾和社會各界的普遍贊譽。

存在問題

我市城鎮醫保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城鎮醫保水*也有了一定提高,但是,與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目標相比,與人民群眾的期望相比還有差距,還存在一些問題和困難,需要進一步研究解決。

一是實現全員參保難度較大。城鎮醫保制度要求全覆蓋,但目前我市全員參保還有空擋。困難企業無力繳納醫?;鹗孤毠げ荒軈⒈?,下崗職工無收入無力參保,靈活就業人員有病參保、無病斷保,致使少數職工未能參保。城鎮居民醫保啟動僅兩年多時間,由于居民對醫保政策了解較少,認識不足,致使參保率偏低。加之鄉鎮所在地的農業居民與城鎮居民有重復登記現象,致使登記人數多,實際繳費人數少,這些都影響了城鎮醫保的全覆蓋。

二是管理服務水*有待提高。醫療保險市級統籌后,一些縣級醫保經辦機構責任管理意識淡化,審核把關不嚴,增加了基金的運行風險。城鎮醫保計算機管理系統還不完善,且縣際、區域之間參差不齊,個別縣住院報銷還停留在手工結算階段,對參保對象數據的錄入也依賴手工操作完成,與定點醫院、藥店不能實現信息共享,給參保人員辦理醫保業務帶來諸多不便。經辦機構基層一線專業型工作人員不足,醫管專業人才缺乏,經辦隊伍整體業務能力有待提高。基金使用管理仍需加強,基金支付比例仍有較大提升空間,患者實際承擔的醫療費用仍然偏高,存在普通人家因一人患病住院而使全家生活窘緊甚至因病致貧的現象。

三是就醫成本虛高。公立醫院改革緩慢,以藥養醫問題沒有根本改變,過度醫療問題依然突出。醫療擴張性消費狀況比較嚴重,一些大型設備、貴重醫用材料的使用率偏高,大處方、濫檢查等現象依然存在。部分醫療機構的過渡醫療和醫療衛生服務行為的不規范,不僅增加了患者的經濟負擔,也增加了醫保的成本。

四是社區衛生服務水*較低。大多數社區門診存在著服務功能不全、人員素質不齊、設備配套不足、技術力量薄弱等狀況,不少軟、硬件建設達不到上級規定的標準,患者首診、康復沒有有效分散在三級以下醫院,還不能完全滿足參保居民“小病進社區、大病進醫院”的基本要求。

醫保中心調研報告篇十四

在上級部門的正確領導下,我院嚴格遵守國家、省、市的有關醫保法律、法規,認真執行醫保政策。根據xxxx號文件要求,認真自查,現將自查情況匯報如下:

接到通知要求后,我院立即成立以主要領導為組長,以分管領導為副組長的自查領導小組,對照有關標準,查找不足,積極整改。我們知道基本醫療是社會保障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深化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政策,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是保障職工基本醫療,提高職工健康水*的重要措施。我院歷來高度重視醫療保險工作,成立專門的管理小組,健全管理制度,多次召開專題會議進行研究部署,定期對醫師進行醫保培訓。醫保工作年初有計劃,定期總結醫保工作,分析參保患者的醫療及費用情況。

幾年來,在市勞動局及市醫保處的正確領導及指導下,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如基本醫療保險轉診管理制度、住院流程、醫療保險工作制度、收費票據管理制度、門診管理制度。設置“基本醫療保險政策宣傳欄”和“投訴箱”;編印基本醫療保險宣傳資料;公布咨詢與投訴電話3117050;熱心為參保人員提供咨詢服務,妥善處理參保患者的投訴。在醫院顯要位置公布醫保就醫流程、方便參保患者就醫購藥;設立醫?;颊邟焯枴⒔Y算等專用窗口。簡化流程,提供便捷、優質的醫療服務。參保職工就診住院時嚴格進行身份識別,杜絕冒名就診和冒名住院現象,制止掛名住院、分解住院。嚴格掌握病人收治、出入院及監護病房收治標準,貫徹因病施治原則,做到合理檢查、合理治療、合理用藥;無偽造、更改病歷現象。積極配合醫保經辦機構對診療過程及醫療費用進行監督、審核并及時提供需要查閱的醫療檔案及有關資料。嚴格執行有關部門制定的收費標準,無自立項目收費或抬高收費標準。

加強醫療保險政策宣傳,以科室為單位經常性組織學習了《xx市職工醫療保險制度匯編》、《山東省基本醫療保險乙類藥品支付目錄》等文件,使每位醫護人員更加熟悉目錄,成為醫保政策的宣傳者、講解者、執行者。醫院設專人對門診和住院病人實行電話回訪,回訪率%,對服務質量滿意率98%,受到了廣大參保人的好評。

一是嚴格執行診療護理常規和技術操作規程。認真落實首診醫師負責制度、三級醫師查房制度、交接班制度、疑難、危重、死亡病例討論制度、術前討論制度、病歷書寫制度、會診制度、手術分級管理制度、技術準入制度等醫療核心制度。二是在強化核心制度落實的基礎上,注重醫療質量的提高和持續改進。普遍健全完善了醫療質量管理控制體系、考核評價體系及激勵約束機制,實行院、科、組三級醫療質量管理責任制,把醫療質量管理目標層層分解,責任到人,將檢查、監督關口前移,深入到臨床一線及時發現、解決醫療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隱患。規范早交接班、主任查房及病例討論等流程。重新規范了醫師的處方權,經考核考試分別授予普通處方權、醫保處方權、麻醉處方權、輸血處方權。為加強手術安全風險控制,認真組織了手術資格準入考核考試,對參加手術人員進行了理論考試和手術觀摩。三是員工熟記核心醫療制度,并在實際的臨床工作中嚴格執行。積極學習先進的醫學知識,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術水*,提高醫療質量,為患者服好務,同時加強人文知識和禮儀知識的學習和培養,增強自身的溝通技巧。四是把醫療文書當作控制醫療質量和防范醫療糾紛的一個重要環節來抓。對住院病歷進行評分,科主任審核初評,醫院質控再次審核。同時積極開展病歷質量檢查和評比活動,病歷質量和運行得到了有效監控,醫療質量有了顯著提高。五是強化安全意識,醫患關系日趨和諧。我院不斷加強醫療安全教育,提高質量責任意識,規范醫療操作規程,建立健全醫患溝通制度,采取多種方式加強與病人的交流,耐心細致地向病人交待或解釋病情。慎于術前,精于術中,嚴于術后。進一步優化服務流程,方便病人就醫。通過調整科室布局,增加服務窗口,簡化就醫環節,縮短病人等候時間。門診大廳設立導醫咨詢臺,配備飲水、電話、輪椅等服務設施。設立門診總服務臺為病人提供信息指導和就醫服務,及時解決病人就診時遇到的各種困難。實行導醫服務、陪診服務和首診負責制,規范服務用語,加強護理禮儀的培訓,杜絕生、冷、硬、頂、推現象。加強婦科門診的私密性,合理安排患者就診,實行一醫一患一診室,充分保護患者的隱私,使得診療活動更加人性化、舒適化。重視細節服務,對來門診就診的陪人一天兩次免費發放冷飲和熱飲,中午就餐時間,為做治療的患者和陪人免費發放面包。多年來一直實行住院病人免費發小米稀飯,對患者護理服務熱心,護理細心,操作精心,解答耐心。由經驗豐富的產科、兒科護理專家組成的產后訪視隊,對出院的產婦和新生兒進行健康宣教與指導,得到產婦及家屬的高度贊揚。通過一系列的用心服務,客服部在定期進行病人滿意度調查中,病人滿意度一直在98%以上。

為了加強醫療保險工作規范化管理,使醫療保險各項政策規定得到全面落實,根據市醫保部門的要求,病房采用了醫療保險參保病人專用綠色床頭卡,病歷蓋醫保專用章。經治醫師均做到因病施治,合理檢查,合理用藥。強化病歷質量管理,嚴格執行首診醫師負責制,規范臨床用藥,經治醫師要根據臨床需要和醫保政策規定,自覺使用安全有效,價格合理的《藥品目錄》內的藥品。因病情確需使用《藥品目錄》外的自費藥品,[特]定藥品,“乙類”藥品以及需自負部分費用的醫用材料和有關自費項目,經治醫師要向參保人講明理由,并填寫了“知情同意書”,經患者或其家屬同意簽字后附在住院病歷上,目錄外服務項目費用占總費用的比例控制在15%以下。

醫療費用是參保病人另一關注的焦點。我院堅持費用清單制度,每日費用發給病人,讓病人簽字后才能轉給收費處,讓參保人明明白白消費。

醫院重視保險信息管理系統的維護與管理,及時排除醫院信息管理系統障礙,保證系統正常運行,根據市醫保處的要求由計算機技術專門管理人員負責,要求醫保專用計算機嚴格按規定專機專用,遇有問題及時與醫療保險處聯系,不能因程序發生問題而導致醫療費用不能結算問題的發生,保證參保人及時、快速的結算。

我們始終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以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為出發點,努力做到建章立制規范化,服務理念人性化,醫療質量標準化,糾正行風自覺化,積極為參保人提供優質、高效、價廉的醫療服務和溫馨的就醫環境,受到了廣大參保人的贊揚,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經嚴格對照xx市定點醫療機構《目標規范化管理考核標準》等文件要求自查,我院符合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的設置和要求。

醫保中心調研報告篇十五

記者近日從我市城鎮居民醫保參保繳費工作啟動大會上獲悉,即日起至12月25日,凡具有焦作市城鎮戶籍的居民,可到戶籍所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辦理參保繳費手續。各類全日制在校學生和其他18周歲以下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個人繳費標準,由原來的每人每年20元調整為每人每年40元。參保居民從201月1日起享受居民醫保待遇。逾期未辦理的,將無法享受醫保待遇。

參保對象:具有我市城鎮戶籍的居民

據了解,參保對象包括三類:具有焦作市城鎮戶籍,不屬于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覆蓋范圍的城鎮居民,包括中小學階段在校學生(含職業高中、技校、幼兒園、大中專院校學生。下同)、少年兒童和其他非從業城鎮居民;轉為本市城鎮戶籍的被征地農民和在市區或各縣市城區學校就讀的農村戶籍在校學生;未獲得焦作市城鎮戶籍,但在焦作市城鎮長期居住的流動人員。

繳費標準:18周歲以下每人每年40元

與往年政策最大的不同,就是我市對年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個人繳費標準進行了統一調整。根據_、省、市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要求,各類全日制在校學生和其他18周歲以下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個人繳費標準,由原來的每人每年20元調整為每人每年40元。

據了解,城鎮居民參加醫療保險,在校學生和其他18周歲以下城鎮居民籌資標準為每人每年360元,個人繳納40元,各級財政補助320元;18周歲及以上城鎮居民籌資標準為每人每年460元,個人繳納140元,各級財政補助320元。其中,低收入家庭年滿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個人繳納60元,各級財政補助400元。

此外,持有焦作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領取證的家庭成員和持有_殘疾人證的重度殘疾人員(一、二級),其居民醫保費按前款相應標準由財政全額負擔。

享受待遇:一個年度內大額醫保上不封頂

“2015年參保居民享受門診和住院報銷待遇時間為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笔猩鐣t療保險中心有關負責人表示,新參保(含中斷續費)居民有90天等待期(新生兒除外),90天之后發生的醫療費用方可享受報銷待遇。

按規定比例報銷普通門診醫療費用。根據規定,居民醫保門診統籌費用籌資標準為每人每年60元,學校參保學生籌資標準為每人每年40元。一個繳費年度內發生符合醫保政策規定的普通門診醫療費用,不設起付線,按55%比例報銷,累計報銷額度為300元。

按規定比例報銷政策范圍內的住院費用。參保居民在定點醫療機構發生符合規定的住院費用,起付標準以下的由個人支付;起付標準以上、最高支付限額以下的費用由醫?;鸷蛥⒈>用駛€人按比例負擔。

按規定比例報銷門診治療規定病種疾病(居民門診重癥慢性病)醫療費用。凡符合門診規定病種疾病的,在門診治療規定病種疾病的醫療費用,醫?;鸢?0%的比例報銷。

按規定比例報銷大額補充醫療保險費用。在一個結算年度內,城鎮居民基本醫療最高支付限額為6萬元。超過基本醫療保險年度最高支付限額部分由大額補充醫療保險承擔,報銷比例不低于80%,自1月1日之后,一個年度內大額補充醫療保險報銷額度上不封頂。

辦理地點:戶籍所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記者了解到,城鎮非從業居民包括學齡前兒童,以家庭為單位,持戶口簿、二代身份證等材料到戶籍所在地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申報登記。

新參保的城鎮居民須提供下列材料:戶口簿、二代身份證及其復印件。戶籍為集體戶口的居民持集體戶口復印件和二代身份證;屬于低?;蛑囟葰埣驳?,提供相應證明原件和復印件。屬于低收入家庭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提供60周歲低收入家庭認定表;城鎮居民以家庭為單位參保,不屬于參保對象的,提供城鎮職工醫療保險手冊原件及復印件或相關證明。續費居民攜帶戶口簿和二代身份證,在規定時間內續費。

此外,在校學生的參保繳費工作將于近期由市教育局統一組織。

該中心提醒廣大市民,從2015年起,社會保障卡將陸續發放到居民手中。在社會保障卡沒有發放之前,參保居民須持本人身份證原件看病就醫(未辦理身份證的持戶口簿原件),不會影響居民享受醫保待遇。

[焦作市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卡]

醫保中心調研報告篇十六

根據《省市區農村居民大學生就業困難情況調研》(桂社[2016]3號)文件要求,鎮、高度重視,召開全鎮農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

xx年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村民大學生

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

根據省市統一安排,我鎮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

根據省市區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

調研報告如下。

一、我鎮農村居民大學生城鄉大學生就業困難情況。

我鎮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城鄉大學生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

調研報告如下。(1)我鎮農村居民大學生就業困難情況,我鎮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大學生就業困難情況,我鎮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村民大學生村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大學生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

1)我鎮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

2)我鎮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

二、調查情況。本次調查的內容主要分為兩部分:

一、調查內容:我鎮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

二、調查結果:本次調查共分為三個階段,前來調查的居民大學生

共1000多名,調查的范圍主要為我們本次調查的村民,其中有213個(除132個外),占總數的,我鎮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大學生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

三、調查結果。

一)我鎮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

二)調查結果。

本次調查的結果為我們本次調查的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農村居民大學生

醫保中心調研報告篇十七

我在2009年5月份是以個人方式參保的城鎮居民醫療保險,今年單位要給我們統一辦理城鎮職工醫療保險,是從2010年1月1日開始投保。我想問下列問題:

1.如果我參保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的話,09年那個城鎮居民醫療保險需要注銷嗎?還有醫保卡需要注銷嗎?如果我今年不續費的話是不是自動注銷啊,不影響我參保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吧?

2.我09年5月份交的錢應該是保到2010年5月,那么我還可以從2010年1月1日參保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嗎?還是需要等到5月份居民醫療保險到期后才可以辦城鎮醫療保險?

3.地區之間的規定有差異嗎?我在長春市。

請詳細回答,滿意我再補20分。

[城鎮職工醫療保險辦理條件]

醫保中心調研報告篇十八

醫療保險證明第一,你公司有沒有為你買醫療保險呢?有的話你就去你就醫的醫院找幫你看病的醫生要求他“她”幫你開,一般的醫生都懂得開的。你要記得帶上你就醫的病歷卡和一切資料去,省的`醫生已經對你沒印象了。不需要照片。一般的醫生會寫某某人因什么病(什么原因)必須得休息幾天幾天這樣的。很簡單的,醫生都懂得為了保證醫療器械廣告的真實、合法、科學,制定本標準。

一、發布醫療器械廣告,應當遵守《_廣告法》及國家有關醫療器械管理的規定,符合《醫療器械廣告審查辦法》規定的程序。

二、下列醫療器械不得發布廣告:

(一)未經國家醫藥管理局或盛自治區、直轄市醫藥管理局(或同級醫藥行政監督管理部門)批準進入市場的醫療器械;

(二)未經生產者所在國(地區)*批準進入市場的境外生產的醫療器械;

(三)應當取得生產許可證而未取得生產許可證的生產者生產的醫療器械;

(四)擴大臨床試用、試生產階段的醫療器械;

(五)治療艾滋病,改善和治療性功能障礙的醫療器械。

三、醫療器械廣告應當與審查批準的產品市場準入說明書相符,不得任意擴大范圍。

四、醫療器械廣告中不得含有表示功效的斷言或者保證,如“療效最佳”、“保證治愈”等。醫療器械廣告不得貶低同類產品,不得與其他醫療器械進行功效和安全性對比。

五、醫療器械廣告中不得含有“最高技術”,“最先進科學”等絕對化語言和表示。

六、醫療器械廣告中不得含有治愈率、有效率及獲獎的內容。

七、醫療器械廣告中不得含有利用醫療科研單位、學術機構、醫療機構或者專家、醫生、患者的名義、形象作證明的內容。

八、醫療器械廣告不得含有直接顯示疾病癥狀和病理的畫面,不得令人感到已患某種疾病,不得使人誤解不使用該醫療器械會患某種疾病或者加重病情。

九、醫療器械廣告中不得含有“無效退款”、“保險公司保險”等承諾。

十、醫療器械廣告不得利用消費者缺乏醫療器械專業、技術知識和經驗的弱點,以專業術語或者無法證實的演示誤導消費者。

十一、推薦給個人使用的醫療器械,應當標明“請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十二、醫療器械廣告的批準文號應當列為廣告內容同時發布。

十三、違反本標準的醫療器械廣告,廣告經營者不得設計、制作,廣告發布者不得發布。

醫保中心調研報告篇十九

20xx年7月20日---20xx年8月25日

xxx、xx

1、村莊狀況:梁城村轄9個小隊,總面積3200畝,總耕地面積2200畝,人均耕地2畝,其中水稻面積1100畝,旱地面積1100畝,

2、人口狀況:本村人口2040多人,農業人口1500多人。

3、經濟狀況:本村經濟發達程度位于所在辦事處中上等水*,全部是農業區。

4、村*4位干部,全年個人工資為8000到10000元,村中有診所一個,圖書屋一處,村中有固定辦公場所。

我也是從農村貧窮家庭出來的,所以我對于農民患者“看病難”問題曾有過很深的了解,因此,當我成為一名大學生后,我更加關心這一問題,并把他納入我的調研課題。

目前我國把看病貴列為新的民生三大問題之一。多數農民由于無力支付高額的醫療費用,往往有病不看,小病拖大,大病等死,與此同時,他們由于缺乏保健知識和自我保健意識,更容易受到疾病的困擾,因病致貧、因病返貧,陷入惡性循環。醫療保障的缺乏成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嚴重阻礙,再此背景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在2002年10月誕生了。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由*組織、引導、支持,農民自愿參加,個人、集體和*多方籌資,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民醫療互助共濟制度。自2003年開展至今,在全國已經有了多個試點,合作醫療制度正在逐步的發展和完善。我這次調研的內容便圍繞合作醫療展開,通過了解農作醫療的實施情況以及村民對合作醫療的滿意程度,以求進一步發現問題,提出一些建議。

而作為國家提出的一項惠民措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實施確實給農民帶來一定的好處,但中間也出現了不少問題,因此我利用業余時間對本村有關合作醫療方面事宜進行調研,通過此次調研活動,對本村合作醫療情況有一定的了解,對實施中出現的優缺點進行初步總結,以便對總體情況作大概的統計!

在調研期間我以走訪的形式了解有關合作醫療方面事宜,然后以入戶訪談的形式進行具體了解,并總結出了我村有關合作醫療的詳細信息。我村有一家合作醫療定點診所,在村中心地段,村民大部分看病在村中診所進行。村醫療診所的醫生都有行醫證,農民在村衛生所看病都有保障。我們與醫生交談時得知:“農民所交的保險金額全部歸農民所得,所交保險費用完以后另外每人還可以享受200的報銷。在鎮醫院住院病人可以享受80%的報銷,到市級醫院的住院病人可以享受50%的報銷。到省醫院住院的可以享受40%的報銷。”

我們在于農民交談的時候得知農民對新型合作醫療都非常滿意。他們說:“現在看病方便便宜,鄉村醫生服務態度好,村民們看病放心,現在也不愁生大病,國家可以報銷?!币陨鲜俏覀兘徽劶白髡{查問卷時他們提及的,其中的道理就由大家來思考吧!

比例由07年的90%上升到08年的95%,我村的合作醫療宣傳力度逐年增大,宣傳方式也不斷增多!同時由于07年有一部分受益家庭,他們在不知不覺中起到了宣傳作用,而國家的支持更是此項制度不斷擴展的堅實后盾。

報銷問題是合作醫療中的一個大問題。開始大部分村民表示怕麻煩,怕浪費更多的人力物力而不愿去報銷:也有村民說報銷要走“后門”,而自己又一沒錢、二沒權,還是不要吃這個苦為好“也有村民認為家里人身體都很好,沒有也不會遇到報銷的事,因此對此事漠不關心;還有一部分村民這樣解釋不了解報銷比例、報銷流程的事,不好意思詢問那些辦過報銷的家人,認為那是隱私的侵犯。部分得到報銷的村民說旗醫生服務態度好,每天的單子都會給你填好,你要是有不清楚的地方,他們會給你指點。后來,通過*部門加大宣傳密度,村委會班子人員商們講解,讓群眾了解合作醫療的好處,村干部幫助農民到鎮合作醫療站點報銷。群眾們逐步了解到了合作醫療的好處,由不愿參加合作醫療轉變到自愿參加。

我們從報銷較多一戶了解到,夫妻二人同時患病,治病使其欠下債務,使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捉襟見肘。雖說補償的較少,不足以填補其家庭空缺,但從一方面可以使留下的人得到一絲安慰,也算是國家給咱們的交代。從此可見,因病至貧的事在農村還是較為普遍,想要徹底實現合作醫療的最終目的,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從其他村民口中了解到大家對國家補償這件事還是相當滿意的。

經調研發現新農村合作醫療在梁城村有了很好的開頭,而98%的參合率更能說明此項政策的可行性。同時我們也應從實際中找出潛在的問題。

1、仍有個別農民未參加合作醫療,任然對合作醫療存在質疑。有兩戶較為特殊:一戶是退休老教師,國家補助較好,且女兒遠嫁在外,老人家身體很好,因此對合作醫療很不在意。另一戶是認為*常沒有生什么大病,不需要看病就醫,于是就不辦合作醫療證。由此可見,第一:宣傳到位,解釋不到位。雖說都知到這項政策,但具體實施過程和實施內容并不為農民清楚。大部分人還是隨主流的加入,并不關心細節,容易吃啞巴虧。第二:”沒必要“我家有錢,家人身體都好,不需要加。第三:*給著我補貼,你卻讓我出錢參合,這賠本生意我才不做呢!再說,誰知道錢落到哪里了。

2、村民維護自身權益意識不強,不能及時了解政策變動,上面說到有一家兩年都沒用合作醫療本,卻沒要求村干部開證明,導致看病和不加合作醫療一樣,這就導致政策實施時有障礙,自身權益得不到實現。而有的村民看病從來不拿合作醫療本,問其原因,要不說忘記帶了,要不就是不知道怎么用。

3、醫生素質有待提高,藥品價格應明碼標價,對上面提到的拿合作醫療本就漲價的現象,一方面應明碼標價,防止不法人員從藥價上打人民的主意。另一方面要加強醫生素質的培養,嚴格把住人才關。

4、報銷比例小,范圍窄,因病反貧的情況時有發生,在目前農村無法避免。而報銷只能是“事后諸葛”,許多高科技治療費用不在報銷范圍之內,這令許多村民感到不解。很多農民希望有更完善的補償制度,能真正符合現實需求。

5、農民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中處于被動地位,“參與率”高而“參與度”低。梁城村總人口2040人,其中農業人口1500人,據統計參加合作醫療的農村居民達1980人,參保率超過95%,然而我在入戶中感到,不少農民對待合作醫療實際持懷疑和觀望態度。

作為一項“政策”,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推行是自上而下的。這里,*和衛生院管理部門理所當然是運作主體,旗鄉兩級公立醫療機構也是積極主動的,農民則完全處于被動狀態,被宣傳、被動員、被要求……始終被動的農民似乎不知道自己應當是合作醫療的主人和收益者。盡管有關部門通過動員、勸慰等方式獲得較高的“參與率”,但實際上農民的“參與度”并不高,即內心的認可程度、信任和信心不足,熱情不高。

經過調研,我對發現的問題作了總結:

第一:在加大宣傳力度的同時,能更深入、更詳細地向村民講解有關合作醫療的規章制度,使農民作到心中有數。如有必要,可定期開設培訓班,請有經驗的人員講解有關信息,也可請受益人獻身說教。

第二:農民是合作醫療的主力軍,只有真正動員他們,合作醫療才能算是最后的成功。

第三:基層干部及醫務人員素質有待提高,俗話說:一只死老鼠壞了一鍋粥。若因某一人的失誤或過失而影響整個政策的實施就太不值得了。而人才是關鍵,因此要切實把好人才關,*在選拔人才時要極其嚴格,從源頭杜絕類似事件的發生。

第四:明牌標價,每日都有部分藥價公布,讓農民看到,了解到藥價的具體情況,真正讓他們作到心中有數。并且加大監管力度,如有可能讓農民參與監督,防于民、用于民。

通過這次調研,我以合作醫療為主要切入點,較為深入地了解了現行農村的一些基本情況。在*這廣袤的土地上,或許良城村不能被稱之為農村的典型,但是通過這些年村支部各干部的工作,我親身感覺到梁城村干部及群眾正在努力尋找出路,努力追趕時代步伐的,成為新農村的示范點。

新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實施,符合廣大農民群眾切身利益,有利于我國城市與農村協調發展和不斷縮小城鄉貧富差距。他在實施的開始階段并不是順利的,一定會存在很多的現實問題,這需要在推廣過程中不斷積累經驗。我相信它在我們黨和人民的不斷努力下,將是我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事業改革中一個成功的典范,將為當前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偉大事業添磚加瓦。

——什么是大病補充醫療保險?3篇

醫保中心調研報告篇二十

姓名:賴欣200814074137

倪文君2008140741

41班級:民族學系2008級勞動與社會保障

農村合作醫療保障制度的調研報告

實踐主題:關于農村合作醫療保障制度的調研報告

時間:2010 年12月 4 日

地點:重慶市萬州區高筍塘廣場

摘要:醫療保險制度旨在改善農村醫療現狀,提高農民的健康水平,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建設給農民帶來的切實利益是顯而易見的,尤其是新農村合作醫療的在廣大農村地區的嘗試以及其取得的偉大成果。這是我國經濟建設中必須要面臨的重要環節,但是看病貴看病難的情況并沒有完全隨之而去,而醫保制度的缺陷以及在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日益暴露通過調查發現目前農村醫療保障的不足,提出相關建議使之日益完善,服務于民。

關鍵字:農村;醫保;問題;建議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人口占全國人口的60%多,但是農村經濟發展落后,農村社會保障滯后,這嚴重阻礙了我國經濟的發展,妨害了社會穩定。農村醫療保障突破了農村社會保障的死角也是農村社會保障的新曙光??墒?,農村醫保正處在發展前期,問題迭出,勢必會阻礙其發展進程。本文旨在探索其出現的原因,提出建議解決問題使之更加完善,服務于民,促進我國經濟更好更快發展。

一、我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產生與發展

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從理論上來說,主要是依靠社區居民的力量,按照“風險分擔,互助共濟”的原則,在社區范圍內多方面籌集資金,用來支付參保人及其家庭的醫療、預防、保健等服務費用的一項綜合性醫療保健措施。中國農村的合作醫療,有其自身的產生發展足跡,也是我國特殊國情下的必然選擇。世界衛生組織在一份報告中曾說,“初級衛生人員的提法主要來自中國的啟發。中國人在占80%人口的農村地區發展了一個成功的基層衛生保健系統,向人民提供低費用的、適宜的醫療保健技術服務,滿足大多數人的基本衛生需求,這種模式很適合發展中國家的需要?!?/p>

我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發展歷程為:

1.合作醫療制度的產生

我國農村的合作醫療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抗日戰爭時期,當時是以“合作社”的形式舉辦醫藥衛生事業,實際上是一種農村醫療保障制度的萌芽。在建國初期,由于資源有限,選取了城鄉有別的福利提供原則,是農村絕大多數農民基本處于國家的社會福利體系之外,缺少醫療保健的農民采取自發的互助形式來解決醫療問題。我國農村正式出現具有互助性質的合作醫療制度是在1955年農村合作化高潮階段。一些地方如山西、河南等地出現了由農村生產合作社舉辦的保健站,采取由社員群眾出“保健費”和生產合作公益基金補助相結合的辦法,由群眾集資合作醫療,實行互助共濟。1955年初,山西省高平縣米山鄉建立了我國

【】第一個醫療保健站,實現了農民“無病早防、有病造紙、省工省錢、方便可靠”的愿望。

12.合作醫療制度的推廣與發展

在_肯定了米山鄉的做法之后,其經驗在全國部分地區得到推廣。1959年11月,_在全國衛生工作會議上肯定了農村合作醫療的形式,促使其進一步興起和發展。1960

年2月中央肯定了合作醫療這一辦醫形式,并轉發了_《關于農村衛生工作現場會議的【】報告》,將這種制度成為集體醫療保健制度。21960年5月18日《健康報》在社論《積極

推行基本保健醫療制度》中肯定了這種集資醫療保健制度的辦法,這對于推動全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這時,全國農業生產大隊舉辦合作醫療制度的已達40%。“_”時期,新興的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被大力推廣。據世界銀行(1996年)報道,當時的合作醫療費用大約只占全國衛生費用的20%,卻初步解決了占當時80%的農村人口的醫療保健問題。到1976年,全國農村約有90%的行政村實行了合作醫療保健制度。

3.合作醫療制度的衰退

20世紀70年代末期,由于農村推行了一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為主要內容的經濟體制改革,建立了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原有的“一大二公”“隊為基礎”的社會組織形式解體,農村合作醫療也隨之大幅衰減,_年的統計表明,繼續堅持合作醫療的行政村僅占

【】全國的5%。

3二、農村醫療保險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農村醫療保險現狀

1.農村保障水平低

我國農業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而在農村100個人中,只有12人不同程度地享有商業或社會統籌醫療保險,在大中城市這個數字則為54。從1999 年正式實行的社會保障改革,至今已有萬人受益,其中近65%都是城鎮的企業職工和退休人員,而農民享受的社會保障率極低,作為各種商業和社會保險中覆蓋面最大的社會統籌大病醫療保險的覆蓋率不足20%。而且,農村79%的農民自費醫療,保障水平低。中國社會保障僅僅在城市開展是遠遠不夠的,使廣大農民享受到社會保障是我國經濟建設的重要環節之一。

2.農村投資不足,城鄉差距大

多年來,我們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沿襲的是向城市傾斜的思路,長期以來我國城鄉衛生資源配置失衡,占全國70%的農村人口卻只占有30%的衛生資源。農村醫療保險資金嚴重不足。隨著農村稅費改革的開展,地方財政吃緊,許多村的集體經濟已所剩無幾,對農村衛生機構的補貼減少,農村衛生資源將更加匱乏。

3.“因病致貧”現象嚴重

目前,在我國廣大農村地區,醫療服務供給逐漸市場化,自費醫療制度仍然占主導地位,農村醫療服務費用不斷上漲,“因病致貧”、“有病難就醫”在農村已不是偶然現象,農民對看病就醫心存隱憂。近年來農民醫療費用的攀升超過了農民實際平均收入的增長幅度。許多農民已無力承擔日益增長的醫療費用,形成“小病拖,大病抗”的普遍局面。我國農村醫療衛生保障矛盾突出,必須改革農村醫療保險制度,否則農村醫療衛生工作,如計劃生育、傳染病、流行病的管理控制等問題,都將面臨嚴重的挑戰。大量的理論研究和實踐經驗表明,在農村建立新型合作醫療保險制度勢在必行。

4.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存在很大的缺陷

首先,缺乏激勵機制農民參保熱情不高,由于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以大病統籌為目的,主要是解決農民的大病醫療負擔。而患大病具有偶然性,因此,農民會因為患大病的幾率小而不愿意保險費參加統籌。其次,管理存在漏洞,籌資力度不夠,個別地方出現了一些違反中央關于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相關政策和試點指導原則的做法。此外,忽視地區間差異,造成無法滿足不同層次農民醫保的問題。

(二)我國農村醫療保險存在的問題

1.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法制建設滯后

中國有80%的人口住在農村,中國穩定不穩定首先要看這80%穩定不穩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沒有農村這一穩定的基礎是不行的。2002年10月頒布實行的_中央、_《關

于進一步加強農村衛生工作的決定》也明確指出:“農村衛生工作是我國衛生工作的重點,關系到保護農村生產力、振興農村經濟、維護農村社會發展和穩定的大局,對提高全民族素質具有重大意義”。這樣一個對于構建和諧社會舉足輕重的大事,在實施過程中,沒有相應的政策法則、實施辦法,制定具體規定就會各不相同。即使是杭州地區相鄰的區縣政策規定也差別很大,農民享受的保障水平參差不齊,影響了這項制度的可信度。

2.政府職能不明確

政府的管理職能未恰當發揮,未明確自身在醫療保障體系中的角色一些本應該由政府承擔的服務和產品,政府將其轉由市場提供,使農村較貧困的缺醫少藥的人口無法獲得基本的醫療衛生服務。而一些本應主要由市場提供和分配的醫療服務資源,政府卻在負擔。長期以來,政府過分依賴直接提供醫療服務,過分集中控制醫療設施,而對由政府支配的金融、信息和規章制度工具,則利用得太少。在調查中,農民普遍反映,窮人患病能拿得出錢,富人得病能拿出錢,但是怕年年交錢不生病,明擺著吃虧。很多農民直言不諱地表示對村鄉干部工作的不信任,對政府政策多變的擔心

3.合作醫療等經辦機構的工作不夠規范

管理好運作好合作醫療基金,需要建立健全相應的機構,形成有效的監督機制,經辦人員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較高水準的專業知識。但是,很多地方的實際情況差距很大,甚至存在“四無”的問題:無正式機構、無專職人員、無工作經費、無規范制度。兼職經辦人員較多而且變動頻繁,報銷審批程序繁瑣,患病農民報銷時意見很大?;鸸芾肀O督機制不健全,透明度不高,有些地方甚至出現挪用貪污等違規違法現象。

4.醫療費支出增長迅猛,加重了患病農民的負擔。

醫療費用負擔沉重如同世界上許多國家一樣,醫療費用的急劇膨脹已經給我國財政、企業和個人帶來了沉重的負擔。由于“醫療領域中的不確定性和供需雙方的信息不對稱必然導致市場失靈”。所以現實中,目前我國很多醫院以藥養醫,輔助檢查項目過多、藥價偏高,導致住院費猛漲的不良現象依然存在。不少醫生在巨大的批零差價誘惑下,開大處方、用貴藥、亂檢查甚至拿回扣也是不爭的事實。這些現象一方面造成了醫藥資源、國家的財政的巨大浪費,同時也給病人尤其是農民群眾帶來了十分沉重的負擔。并且人口老齡化、高新醫療技術的廣泛應用、人們對醫療服務需求的多樣化、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發病率增高、公共衛生體制不健全可能帶來突發事件等等原因還會繼續導致醫療費用快速上漲,如何合理有效地控制醫療費用,實現醫保基金收支平衡仍然是醫療保障制度改革面臨的一個難題。

5.醫療衛生資源配置不合理

醫療衛生資源配置不合理,城鄉醫療保障的公平性差。我國當前的醫療衛生資源多集中于地區性的中型或大型醫院,一些中小型醫療衛生機構的基礎設施則長期得不到有效改善。從城鄉來看,醫療衛生資源則被集中投放于城市,占總資源的80%,其中2/3又集中投在大醫院。可見,醫療衛生資源的配置存在極大的不合理因素。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2000年醫療衛生服務報告中披露,191個國家和地區醫療衛生資源分配公正指數中,中國排188位,在所有成員國中居倒數第四,是最不公平的國家之一。醫療衛生資源的配置不合理,農村人口的醫療可及性差,導致了廣大農村地區農民小病不看,大病看不起,看大病則意味著傾家蕩產,因病致貧。于是,農村衛生醫療處于風雨飄搖之中。這不能不說是我國改革在醫療衛生方面的一大失著。也就成了我國醫療保障制度完善急需解決的一大難題。

6.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籌資困難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籌資困難,群眾缺乏對于農村的新型合作醫療制度的了解,國家財政投入及地方對合作醫療的財政支持都極其有限,而農民的收入增長又比較緩慢,合作醫療面臨籌資困難的窘境。即便是能夠籌集起資金,合作醫療也缺乏群眾基礎,因為農民對合作醫療的組織者不太信任,尤其長期以來政府的信用危機嚴重影響了農民對新型合作醫療政策落

實的信心,很多農民渴望農村醫療保障,但對此又持懷疑和觀望態度,還有少數極其貧困的農民對拿出10元合作基金確有困難而擔心將是有去無回,因而參與農村合作醫療的積極性不高。

三、政策建議

(一)加大財政資金投入,改善投資結構

農村醫療保障制度作為整個社會保障的組成部分,具有公共產品的特點。在農村,農民以家庭為單位從事效益很低的農業生產,農業剩余很少。為了保證農村衛生機構的正常運行和農民獲得公平的基本醫療服務,必須建立和規范財政轉移支付制度。政府應該承擔起供給公共產品的責任,投入相當大的財政資源,切實改善財政資金在城鄉衛生的差異化支出結構。據了解,2006年,中央財政投入億元,用于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改革試點,比上年增加億元;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改革試點范圍擴大到全國40%的縣,中央財政對中西部地區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農民,每人每年補助標準由10元提高到20元。

(二)建立與人均gdp掛鉤的轉移支付制度,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資金補助體系 如前所述,目前無論是中央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的補助,還是西部各省、地(市、州、盟)、縣(市、區、旗)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的補助,其標準都采取“一刀切”的辦法。而加入試點的各縣,其經濟發展水平和財政收支狀況又千差萬別,有的地方經濟較為發達,財政狀況較好,有的地方經濟落后,財政狀況不好甚至因某些事件還不斷惡化。加之,西部縣鄉財政“隱形負債”問題特別嚴重,采取“一刀切”的辦法,難以使已經建立起來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健康發展。為此,建議,建立與人均gdp掛鉤的轉移支付制度,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資金補助體系。這樣做的好處是,真正體現不同的經濟發展水平給予不同的支持,有利于中央把有限的資金用于效益最大的地方,另一個附帶的作用,是讓過去在gdp上“吹?!钡牡胤礁冻龃鷥r。

一是中央財政對西部地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的補助,與各省的人均gdp掛鉤。具體有兩個辦法:(1)中央確定補助標準是各省人均gdp的某一比例;(2)先確定一個基數,比如每人每年5元,在此基礎上,再與人均gdp掛鉤,其辦法同第一種。

二是省級財政對所轄范圍農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補助,與各地(市、州、盟)人均gdp掛鉤。其具體辦法與中央對西部地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的補助思路一致。

三是縣級財政對所轄范圍農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補助,與各省的人均gdp掛鉤。其具體辦法與中央對西部地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的補助思路一致。

(三)加大強化農村衛生宣傳和健康教育

各國經驗表明,衛生宣傳和健康教育與衛生習慣的培養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呈現正相關關系,可以有效地促進民眾的健康,同時降低醫療壓力。利用人類已經創造和提供的知識及其現代化科學技術手段來促進我國的公共衛生、醫療保健事業的發展,把傳播衛生知識作為一個最重要的公共物品,提供給13億人民,預防疾病、普及和增加人民衛生健康知識這本身就比治療疾病更有效益。2007年3月29-30日在北京召開了“2007年醫院管理年暨醫政工作會議”。_副部長馬曉偉在2006年的工作回顧中指出,四川堅持“萬名醫師支援農村衛生工程”、培育和提升醫院核心競爭力、醫療機構日常監管等八個方面結合,全面加強醫院管理。

(四)借鑒國外的成功經驗,促進我國西部地區農村醫療體系的完善與發展

加強對支付制度的內在激勵機制是農村醫療保障制度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支付制度包括兩個主要組成部分:消費者如何對醫療費用風險進行保險和醫療服務提供者如何就服務進行收費。支付制度決定了醫療服務的消費者和供應者可能受到的激勵程度的大小。相應地,農村醫療保障制度中同樣面臨著支付制度的激勵問題。如何構建一種既能使農民獲得合理的醫療服務而又能遏制醫療費用的過度上漲的支付機制一直是一個難題。尤其是對醫療服務方的激勵。具體包括兩方面,一是強化對醫療服務方服務意識的激勵。二是通過醫療費用的償付方式來影響醫療服務的數量和質量,即利用共付制、按人頭付費制及按病種付費制等方式來抑制醫療服務過程中的道德危險,從而盡可能地發揮醫療服務資源的效率。在這方面,德國和泰國的農村醫療保障制度都實行了按病種付費制度,日本則通過共付制及限定封頂線等措施以確保醫療費用的合理性。以泰國的“30銖計劃”為例,它是針對農民及流動人口而推行的一項全民醫療服務計劃。它由中央財政按照一定標準(2002年為人均1202銖,約250元人民幣),將資金預撥到省,省衛生管理部門按人力工資、預防保健和醫療等幾個部分分配給相應的醫療衛生機構。參與本計劃的國民到定點醫療機構就診,無論是門診還是住院,每診次只需支付30銖的掛號費(約6元人民幣,對收入低于2800銖的農民可予免繳),即可得到下列醫療服務:(1)預防保健,包括體檢、計劃免疫、婦幼保健及艾滋病預防等;(2)門診和住院服務,包括醫學檢查、治療及《國家基本用藥目錄》規定的藥品和醫療用品;(3)不多于2次的分娩;(4)正常住院食宿;(5)口腔疾病治療等。開展“30銖計劃”所需資金主要通過調整國家衛生支出結構來實現。國家將每年用于衛生的財政撥款,在事先作必要扣除后,全部用于該項計劃。“30銖計劃”規定對定點醫療機構的償付主要采用“按人頭付費”和“按病種付費”制,但在具體操作時,各省可相機選擇使用何種償付方式。

(五)建構農村醫療保障制度的法律支持體系

為了使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實現規范化運行,保持這項制度運行的可持續性,建立農村醫療保障制度的法律支持體系實屬必要。建議首先制定《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管理條例》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管理條例》兩個法規,從法律上保證該項制度的有序運行。并配套制定有關法規細則及政策措施,使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中各利益主體—國家、地方和農民各自的責任、權利及利益有一個明確界定,使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從而保障此項制度能夠持續穩定地運行下去。

(六)建立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相配套的醫療救助體系

在地方財政資源保障能力不強的條件下,農村醫療救助體系只能是按“保重點,分階段”的原則,保障那些最貧困農村人口的基本醫療衛生問題。為此:

醫保中心調研報告篇二十一

為全面掌握××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試點情況,近日,××勞動保障局組織了專題調研,調研結果顯示,××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制度總體運行*穩,但也還存在一些問題,有必要進行調整和完善。

××自20xx年10月啟動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工作試點,到20xx年5月31日止,全縣共有54024人參保,參保者按類別分:學生25081人,一般居民28943人,參保者按地域分:澧陽鎮(縣城)49489人,其它鄉鎮4535人。共籌集保費874萬元,其中征繳籌集677萬元,中央轉移支付97萬元,省補貼53萬元,市補貼3萬元,縣財政補貼44萬元。實行首診醫院制度,確立首診醫院13家,其中澧陽鎮4家,其它31個鄉鎮9家。已有1194人住院,其中927人報銷了住院費,實際報銷住院費96萬元。共有10人因大病住院,支付大病住院費16萬元。住院人員分布情況是:縣人民醫院604人,中醫院68人,第三人民醫院235人,澧州醫院149 人,其它首診醫院138人。

此次調研,選取了澧陽鎮澹陽社區、多安橋社區和××第三人民醫院作為樣本,其具體情況是:澹陽、多安橋兩個社區共有居民8205戶,20xx9人。其中參加職工醫保的有7659人,參加農村新型合作醫療的有1958人,參加居民醫保的有2149人,享受二等乙級傷殘和離休待遇的35人,未參保8278人,均應為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參保對象,尚未參保的對象占居民總人口的41%,應參加居民醫保而參加農合的占居民總人數的10%。

在兩個社區*入戶調查參保住院人數43人,其中首診醫院選擇第三人民醫院15人,人民醫院24人,澧州醫院4人。3家醫院的報銷比例分別為41%、31%、50%。

同時,對第三人民醫院實施首診制度情況作了調查,結果顯示,參保居民選擇第三人民醫院為首診醫院的有10514人,已住院150人,其中本院住院126人,住院總費用萬元,基金報銷萬元,報銷率為41%;轉診住院24人,報銷比例為31%。而據調查,在第三人民醫院住院的農合參保者911人,其醫療費報銷比例為46%,高出居民參保人員報銷比例5%,高出轉診人員回院報銷比例15%。

經對調查情況綜合分析,認為××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存在以下四個方面的問題:

1、居民醫保待遇未達到設計目標,挫傷了居民參保積極性。在啟動居民醫療保險時承諾:參保居民住院比農合多4500多條藥品目錄,一、二、三級醫院住院報銷比例分別高10%、10%和5%,而實際結果是低了5%甚至更高,負面效應明顯,導致一部分已參保的萌生退意,已住院的心生悔意。

2、擴面工作欠力度。對澹陽、多安橋二個社區調查結果顯示,居民參加農合和未參保比例為居民總數的51%,足以說明擴面工作不到位,潛力很大。一方面政策范圍界定不清,以及低廉的繳費政策,使一部分居民選擇參加農合;另一方面部分居民對醫保政策還不很了解或不認同,繼續徘徊觀望。

3、制度設計欠合理。一是享受待遇與參保時間緩沖期的設計,使擴面工作陷于停滯。辦法規定,參保者繳費3個月后方可享受住院報銷待遇。目前,居民醫保已經運行8個月,也就是說,現在參保繳費的人在本年度內享受待遇的機率已經很小了,降低了參保者的心理預期和積極性。

二是首診醫院制度與縣情實際不符。首先是居民對首診醫院制度不十分理解,尤其是職工醫保和農合都沒有這樣的制度設定。參保者往往認為,自己參保后需住院,只要選擇方便對路的醫院就可住院了,實際上,這樣做會給住院費報銷帶來不便。澧州醫院是××開展腹腔鏡手術最早、價格相對低廉的醫院,澹陽社區某參保居民膽結石發病后直接前往澧州醫院就診治療,而該患者所選的首診醫院是縣人民醫院,按規定,其住院費應由縣人民醫院報銷,當他治療終結前往報帳時,卻遭到縣人民醫院拒絕,理由是:“該病作為首診醫院能治療,而你卻轉診,更何況縣人民醫院是二級醫院而澧州醫院是一級醫院,沒有高級向低級轉診的道理,且報銷比例不一樣,難以操作”。其次首診醫院的主要特性是:“節約歸醫院”。這個原則,驅使醫院增加參保病人的自負項目和選擇自負比例高的藥品進行檢查治療,導致參保居民住院費的自負率居高不下,損害了參保者利益。第三是首診醫院少,且多數鄉鎮未設首診醫院,鄉鎮參保者就診很不方便。第四是首診醫院為了自身利益,對轉診轉院的參保者回首診醫院報帳持從緊原則,而轉診醫院又在提高自負比例,使參保者利益受損,限制了轉診轉院的有序進行,侵害了參保者的權益。

三是大病互助與基本醫療捆綁,抬高了居民參保的門檻。城鎮居民除學生群體以外,由于受經濟狀況的制約, 往往容易忽視自身健康狀況,從而誘發大病。對于大病患者,僅靠基本醫療是無法解決的,必須開辟新的途徑?;跒槊褶k好事的考慮,經省市主管部門的同意,××*在啟動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同時,參照城鎮職工大病互助辦法,同時啟動了城鎮居民大病互助,即每人每年繳納96元大病互助費,報銷待遇最高可以達到10萬元,從而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居民因病致貧的問題。雖然此想法和做法很具前瞻性,體現了民本思想,但由于一方面在做法上區別于其它縣市,部分居民不認同;另一方面部分居民受到經濟狀況制約,無力承受。

4、監督手段欠剛性。在醫療保險制度中,對醫療機構的監管主要依賴于經辦機構與醫院之間的合作協議及相關考核辦法,作用是有限的。一方面醫療行為是一個高技術含量的行為,醫療方案可塑性較大;另一方面醫保經辦機構與醫院相比,技術力量和水*都較欠缺,考核難以深入。因而對醫院提高自負費用等一些做法確是束手無策。

1、加大工作力度,確保應保盡保。

一是要加強宣傳。尤其是要把國家開展居民醫保的指導思想,優惠補助政策等宣傳到位,吸引居民參保。二是要強化工作責任。由縣*與各鄉鎮結帳,每月調度,確保進度。三是要優化服務。鄉鎮及社區勞動保障服務機構要逐家上門開展工作,辦理手續;并加強對參保病人的跟蹤服務,確保醫療費報銷待遇落實。四是要界定范圍。城鎮居民不得參加農合,已參加的要轉入居民醫保。

2、合理確定享受待遇限制時間,維護參保居民權益。

試點期間,可以不設定限制,即自參保之日起,就可以享受居民醫療保險待遇。制度完善后,也宜將3個月限制期改為1個月。作為基本醫療,作為*行為的社會保險,應該盡量讓利于民,不宜商業味太濃。試想,如果一個人已經得了病,又急需住院,此時再來參保,他能挺一個月嗎,應該是不可能。

3、取消首診醫院制度,并軌定點醫院制度。

實現首診醫院制度的目的就是為了確保收支*衡。從××目前運行狀況分析,一是整體運行情況,全縣54024人參保,基本醫療已籌資611萬元,大病互助籌資263萬元。8個月共支出基本醫療費96萬元,占基本醫療基金的16%;支出大病互助費16萬元,占大病互助費的6%。如改為定點醫療制度,并按不低于50%報銷率測算,需支出基本醫療費 136萬元,只占基金收入的22%。二是以選擇第三人民醫院為首診醫院的10514人為例測算,年可籌集保費101萬元,而實際8個月共支出醫療費萬元,報銷比例為41%。如改為定點醫院制度,并按不低于50%報銷率,也只需要支出11萬元。從測算情況分析,實行定點醫院制度后,基金完全可以實現收支*衡。因此,取消首診醫院制度是可行的。

4、合理確定大病互助繳費標準,造福廣大城鎮居民。

據統計,20xx年度××職工醫保大病互助參保43600人,年大病患者為80人,患大病率為,支出大病醫療費201萬元,人均萬元。目前××居民醫保參保人群中學生達到46%,而學生患大病比率相對較低,運行8個月來,沒有學生因患大病住院。如學生患大病率按、一般居民按全縣職工患大病率計算,則現有居民醫保參保者中年患大病者約73人,按職工人均支出大病住院費水*80%計算,人均需支出2萬元,也就是說全年需籌集大病互助費146萬元。參保者人均需繳納27元。因此,建議繼續實行基本醫療與大病互助捆綁,但宜將大病互助繳費標準確定為學生每人每年30 元,一般居民每人每年48元,減輕居民繳費壓力。同時,按照以收定支的原則,可將報銷封頂線降為8萬元。

5、健全公共衛生體系,強化監管確保安全運行。

一是要加強社區醫療機構建設。要充分體現社區醫療公益性質,要讓居民醫療解決在社區,同時努力提高居民健康水*。二是要加快醫療體制改革,加強醫德醫風建設,確實把醫療負擔降到合理水*。三是進一步完善定點醫療制度。一方面要提高醫保經辦機構人員業務水*,努力實施有效監管。另一方面要加強定點醫療制度建設,用制度約束醫、患及經辦機構的行為。同時,應逐步提高定點醫療制度的制度層次,最終用法律法規的形式加以規范,使之更具約束力。

醫保中心調研報告篇二十二

姓名:賴欣200814074137

倪文君200814074141

班級:民族學系2008級勞動與社會保障

關于農村合作醫療保障制度的調研報告

實踐主題:關于農村合作醫療保障制度的調研報告

時間:2010 年12月 4 日

地點:重慶市萬州區高筍塘廣場

摘要:醫療保險制度旨在改善農村醫療現狀,提高農民的健康水平,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建設給農民帶來的切實利益是顯而易見的,尤其是新農村合作醫療的在廣大農村地區的嘗試以及其取得的偉大成果。這是我國經濟建設中必須要面臨的重要環節,但是看病貴看病難的情況并沒有完全隨之而去,而醫保制度的缺陷以及在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日益暴露通過調查發現目前農村醫療保障的不足,提出相關建議使之日益完善,服務于民。

關鍵字:農村;醫保;問題;建議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人口占全國人口的60%多,但是農村經濟發展落后,農村社會保障滯后,這嚴重阻礙了我國經濟的發展,妨害了社會穩定。農村醫療保障突破了農村社會保障的死角也是農村社會保障的新曙光??墒牵r村醫保正處在發展前期,問題迭出,勢必會阻礙其發展進程。本文旨在探索其出現的原因,提出建議解決問題使之更加完善,服務于民,促進我國經濟更好更快發展。

一、我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產生與發展

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從理論上來說,主要是依靠社區居民的力量,按照“風險分擔,互助共濟”的原則,在社區范圍內多方面籌集資金,用來支付參保人及其家庭的醫療、預防、保健等服務費用的一項綜合性醫療保健措施。中國農村的合作醫療,有其自身的產生發展足跡,也是我國特殊國情下的必然選擇。世界衛生組織在一份報告中曾說,“初級衛生人員的提法主要來自中國的啟發。中國人在占80%人口的農村地區發展了一個成功的基層衛生保健系統,向人民提供低費用的、適宜的醫療保健技術服務,滿足大多數人的基本衛生需求,這種模式很適合發展中國家的需要?!?/p>

我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發展歷程為:

1.合作醫療制度的產生

我國農村的合作醫療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抗日戰爭時期,當時是以“合作社”的形式舉辦醫藥衛生事業,實際上是一種農村醫療保障制度的萌芽。在建國初期,由于資源有限,選取了城鄉有別的福利提供原則,是農村絕大多數農民基本處于國家的社會福利體系之外,缺少醫療保健的農民采取自發的互助形式來解決醫療問題。我國農村正式出現具有互助性質的合作醫療制度是在1955年農村合作化高潮階段。一些地方如山西、河南等地出現了由農村生產合作社舉辦的保健站,采取由社員群眾出“保健費”和生產合作公益基金補助相結合的辦法,由群眾集資合作醫療,實行互助共濟。1955年初,山西省高平縣米山鄉建立了我國

【】第一個醫療保健站,實現了農民“無病早防、有病造紙、省工省錢、方便可靠”的愿望。1

2.合作醫療制度的推廣與發展

在_肯定了米山鄉的做法之后,其經驗在全國部分地區得到推廣。1959年11月,_在全國衛生工作會議上肯定了農村合作醫療的形式,促使其進一步興起和發展。1960

年2月中央肯定了合作醫療這一辦醫形式,并轉發了_《關于農村衛生工作現場會議的【】報告》,將這種制度成為集體醫療保健制度。21960年5月18日《健康報》在社論《積極

推行基本保健醫療制度》中肯定了這種集資醫療保健制度的辦法,這對于推動全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這時,全國農業生產大隊舉辦合作醫療制度的已達40%?!癬”時期,新興的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被大力推廣。據世界銀行(1996年)報道,當時的合作醫療費用大約只占全國衛生費用的20%,卻初步解決了占當時80%的農村人口的醫療保健問題。到1976年,全國農村約有90%的行政村實行了合作醫療保健制度。

3.合作醫療制度的衰退

20世紀70年代末期,由于農村推行了一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為主要內容的經濟體制改革,建立了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原有的“一大二公”“隊為基礎”的社會組織形式解體,農村合作醫療也隨之大幅衰減,_年的統計表明,繼續堅持合作醫療的行政村僅占

【】全國的5%。3

二、農村醫療保險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農村醫療保險現狀

1.農村保障水平低

我國農業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而在農村100個人中,只有12人不同程度地享有商業或社會統籌醫療保險,在大中城市這個數字則為54。從1999 年正式實行的社會保障改革,至今已有萬人受益,其中近65%都是城鎮的企業職工和退休人員,而農民享受的社會保障率極低,作為各種商業和社會保險中覆蓋面最大的社會統籌大病醫療保險的覆蓋率不足20%。而且,農村79%的農民自費醫療,保障水平低。中國社會保障僅僅在城市開展是遠遠不夠的,使廣大農民享受到社會保障是我國經濟建設的重要環節之一。

2.農村投資不足,城鄉差距大

多年來,我們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沿襲的是向城市傾斜的思路,長期以來我國城鄉衛生資源配置失衡,占全國70%的農村人口卻只占有30%的衛生資源。農村醫療保險資金嚴重不足。隨著農村稅費改革的開展,地方財政吃緊,許多村的集體經濟已所剩無幾,對農村衛生機構的補貼減少,農村衛生資源將更加匱乏。

3.“因病致貧”現象嚴重

目前,在我國廣大農村地區,醫療服務供給逐漸市場化,自費醫療制度仍然占主導地位,農村醫療服務費用不斷上漲,“因病致貧”、“有病難就醫”在農村已不是偶然現象,農民對看病就醫心存隱憂。近年來農民醫療費用的攀升超過了農民實際平均收入的增長幅度。許多農民已無力承擔日益增長的醫療費用,形成“小病拖,大病抗”的普遍局面。我國農村醫療衛生保障矛盾突出,必須改革農村醫療保險制度,否則農村醫療衛生工作,如計劃生育、傳染病、流行病的管理控制等問題,都將面臨嚴重的挑戰。大量的理論研究和實踐經驗表明,在農村建立新型合作醫療保險制度勢在必行。

4.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存在很大的缺陷

首先,缺乏激勵機制農民參保熱情不高,由于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以大病統籌為目的,主要是解決農民的大病醫療負擔。而患大病具有偶然性,因此,農民會因為患大病的幾率小而不愿意保險費參加統籌。其次,管理存在漏洞,籌資力度不夠,個別地方出現了一些違反中央關于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相關政策和試點指導原則的做法。此外,忽視地區間差異,造成無法滿足不同層次農民醫保的問題。

(二)我國農村醫療保險存在的問題

1.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法制建設滯后

中國有80%的人口住在農村,中國穩定不穩定首先要看這80%穩定不穩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沒有農村這一穩定的基礎是不行的。2002年10月頒布實行的_中央、_《關

于進一步加強農村衛生工作的決定》也明確指出:“農村衛生工作是我國衛生工作的重點,關系到保護農村生產力、振興農村經濟、維護農村社會發展和穩定的大局,對提高全民族素質具有重大意義”。這樣一個對于構建和諧社會舉足輕重的大事,在實施過程中,沒有相應的政策法則、實施辦法,制定具體規定就會各不相同。即使是杭州地區相鄰的區縣政策規定也差別很大,農民享受的保障水平參差不齊,影響了這項制度的可信度。

2.政府職能不明確

政府的管理職能未恰當發揮,未明確自身在醫療保障體系中的角色一些本應該由政府承擔的服務和產品,政府將其轉由市場提供,使農村較貧困的缺醫少藥的人口無法獲得基本的醫療衛生服務。而一些本應主要由市場提供和分配的醫療服務資源,政府卻在負擔。長期以來,政府過分依賴直接提供醫療服務,過分集中控制醫療設施,而對由政府支配的金融、信息和規章制度工具,則利用得太少。在調查中,農民普遍反映,窮人患病能拿得出錢,富人得病能拿出錢,但是怕年年交錢不生病,明擺著吃虧。很多農民直言不諱地表示對村鄉干部工作的不信任,對政府政策多變的擔心

3.合作醫療等經辦機構的工作不夠規范

管理好運作好合作醫療基金,需要建立健全相應的機構,形成有效的監督機制,經辦人員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較高水準的專業知識。但是,很多地方的實際情況差距很大,甚至存在“四無”的問題:無正式機構、無專職人員、無工作經費、無規范制度。兼職經辦人員較多而且變動頻繁,報銷審批程序繁瑣,患病農民報銷時意見很大?;鸸芾肀O督機制不健全,透明度不高,有些地方甚至出現挪用貪污等違規違法現象。

4.醫療費支出增長迅猛,加重了患病農民的負擔。

醫療費用負擔沉重如同世界上許多國家一樣,醫療費用的急劇膨脹已經給我國財政、企業和個人帶來了沉重的負擔。由于“醫療領域中的不確定性和供需雙方的信息不對稱必然導致市場失靈”。所以現實中,目前我國很多醫院以藥養醫,輔助檢查項目過多、藥價偏高,導致住院費猛漲的不良現象依然存在。不少醫生在巨大的批零差價誘惑下,開大處方、用貴藥、亂檢查甚至拿回扣也是不爭的事實。這些現象一方面造成了醫藥資源、國家的財政的巨大浪費,同時也給病人尤其是農民群眾帶來了十分沉重的負擔。并且人口老齡化、高新醫療技術的廣泛應用、人們對醫療服務需求的多樣化、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發病率增高、公共衛生體制不健全可能帶來突發事件等等原因還會繼續導致醫療費用快速上漲,如何合理有效地控制醫療費用,實現醫?;鹗罩胶馊匀皇轻t療保障制度改革面臨的一個難題。

5.醫療衛生資源配置不合理

醫療衛生資源配置不合理,城鄉醫療保障的公平性差。我國當前的醫療衛生資源多集中于地區性的中型或大型醫院,一些中小型醫療衛生機構的基礎設施則長期得不到有效改善。從城鄉來看,醫療衛生資源則被集中投放于城市,占總資源的80%,其中2/3又集中投在大醫院??梢?,醫療衛生資源的配置存在極大的不合理因素。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2000年醫療衛生服務報告中披露,191個國家和地區醫療衛生資源分配公正指數中,中國排188位,在所有成員國中居倒數第四,是最不公平的國家之一。醫療衛生資源的配置不合理,農村人口的醫療可及性差,導致了廣大農村地區農民小病不看,大病看不起,看大病則意味著傾家蕩產,因病致貧。于是,農村衛生醫療處于風雨飄搖之中。這不能不說是我國改革在醫療衛生方面的一大失著。也就成了我國醫療保障制度完善急需解決的一大難題。

6.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籌資困難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籌資困難,群眾缺乏對于農村的新型合作醫療制度的了解,國家財政投入及地方對合作醫療的財政支持都極其有限,而農民的收入增長又比較緩慢,合作醫療面臨籌資困難的窘境。即便是能夠籌集起資金,合作醫療也缺乏群眾基礎,因為農民對合作醫療的組織者不太信任,尤其長期以來政府的信用危機嚴重影響了農民對新型合作醫療政策落

實的信心,很多農民渴望農村醫療保障,但對此又持懷疑和觀望態度,還有少數極其貧困的農民對拿出10元合作基金確有困難而擔心將是有去無回,因而參與農村合作醫療的積極性不高。

三、政策建議

(一)加大財政資金投入,改善投資結構

農村醫療保障制度作為整個社會保障的組成部分,具有公共產品的特點。在農村,農民以家庭為單位從事效益很低的農業生產,農業剩余很少。為了保證農村衛生機構的正常運行和農民獲得公平的基本醫療服務,必須建立和規范財政轉移支付制度。政府應該承擔起供給公共產品的責任,投入相當大的財政資源,切實改善財政資金在城鄉衛生的差異化支出結構。據了解,2006年,中央財政投入億元,用于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改革試點,比上年增加億元;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改革試點范圍擴大到全國40%的縣,中央財政對中西部地區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農民,每人每年補助標準由10元提高到20元。

(二)建立與人均gdp掛鉤的轉移支付制度,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資金補助體系 如前所述,目前無論是中央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的補助,還是西部各省、地(市、州、盟)、縣(市、區、旗)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的補助,其標準都采取“一刀切”的辦法。而加入試點的各縣,其經濟發展水平和財政收支狀況又千差萬別,有的地方經濟較為發達,財政狀況較好,有的地方經濟落后,財政狀況不好甚至因某些事件還不斷惡化。加之,西部縣鄉財政“隱形負債”問題特別嚴重,采取“一刀切”的辦法,難以使已經建立起來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健康發展。為此,建議,建立與人均gdp掛鉤的轉移支付制度,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資金補助體系。這樣做的好處是,真正體現不同的經濟發展水平給予不同的支持,有利于中央把有限的資金用于效益最大的地方,另一個附帶的作用,是讓過去在gdp上“吹?!钡牡胤礁冻龃鷥r。

一是中央財政對西部地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的補助,與各省的人均gdp掛鉤。具體有兩個辦法:(1)中央確定補助標準是各省人均gdp的某一比例;(2)先確定一個基數,比如每人每年5元,在此基礎上,再與人均gdp掛鉤,其辦法同第一種。

二是省級財政對所轄范圍農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補助,與各地(市、州、盟)人均gdp掛鉤。其具體辦法與中央對西部地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的補助思路一致。

三是縣級財政對所轄范圍農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補助,與各省的人均gdp掛鉤。其具體辦法與中央對西部地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的補助思路一致。

(三)加大強化農村衛生宣傳和健康教育

各國經驗表明,衛生宣傳和健康教育與衛生習慣的培養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呈現正相關關系,可以有效地促進民眾的健康,同時降低醫療壓力。利用人類已經創造和提供的知識及其現代化科學技術手段來促進我國的公共衛生、醫療保健事業的發展,把傳播衛生知識作為一個最重要的公共物品,提供給13億人民,預防疾病、普及和增加人民衛生健康知識這本身就比治療疾病更有效益。2007年3月29-30日在北京召開了“2007年醫院管理年暨醫政工作會議”。_副部長馬曉偉在2006年的工作回顧中指出,四川堅持“萬名醫師支援農村衛生工程”、培育和提升醫院核心競爭力、醫療機構日常監管等八個方面結合,全面加強醫院管理。

(四)借鑒國外的成功經驗,促進我國西部地區農村醫療體系的完善與發展

加強對支付制度的內在激勵機制是農村醫療保障制度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支付制度包括兩個主要組成部分:消費者如何對醫療費用風險進行保險和醫療服務提供者如何就服務進行收費。支付制度決定了醫療服務的消費者和供應者可能受到的激勵程度的大小。相應地,農村醫療保障制度中同樣面臨著支付制度的激勵問題。如何構建一種既能使農民獲得合理的醫療服務而又能遏制醫療費用的過度上漲的支付機制一直是一個難題。尤其是對醫療服務方的激勵。具體包括兩方面,一是強化對醫療服務方服務意識的激勵。二是通過醫療費用的償付方式來影響醫療服務的數量和質量,即利用共付制、按人頭付費制及按病種付費制等方式來抑制醫療服務過程中的道德危險,從而盡可能地發揮醫療服務資源的效率。在這方面,德國和泰國的農村醫療保障制度都實行了按病種付費制度,日本則通過共付制及限定封頂線等措施以確保醫療費用的合理性。以泰國的“30銖計劃”為例,它是針對農民及流動人口而推行的一項全民醫療服務計劃。它由中央財政按照一定標準(2002年為人均1202銖,約250元人民幣),將資金預撥到省,省衛生管理部門按人力工資、預防保健和醫療等幾個部分分配給相應的醫療衛生機構。參與本計劃的國民到定點醫療機構就診,無論是門診還是住院,每診次只需支付30銖的掛號費(約6元人民幣,對收入低于2800銖的農民可予免繳),即可得到下列醫療服務:(1)預防保健,包括體檢、計劃免疫、婦幼保健及艾滋病預防等;(2)門診和住院服務,包括醫學檢查、治療及《國家基本用藥目錄》規定的藥品和醫療用品;(3)不多于2次的分娩;(4)正常住院食宿;(5)口腔疾病治療等。開展“30銖計劃”所需資金主要通過調整國家衛生支出結構來實現。國家將每年用于衛生的財政撥款,在事先作必要扣除后,全部用于該項計劃。“30銖計劃”規定對定點醫療機構的償付主要采用“按人頭付費”和“按病種付費”制,但在具體操作時,各省可相機選擇使用何種償付方式。

(五)建構農村醫療保障制度的法律支持體系

為了使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實現規范化運行,保持這項制度運行的可持續性,建立農村醫療保障制度的法律支持體系實屬必要。建議首先制定《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管理條例》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管理條例》兩個法規,從法律上保證該項制度的有序運行。并配套制定有關法規細則及政策措施,使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中各利益主體—國家、地方和農民各自的責任、權利及利益有一個明確界定,使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從而保障此項制度能夠持續穩定地運行下去。

(六)建立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相配套的醫療救助體系

在地方財政資源保障能力不強的條件下,農村醫療救助體系只能是按“保重點,分階段”的原則,保障那些最貧困農村人口的基本醫療衛生問題。為此:

醫保中心調研報告篇二十三

住院前:

持以下證件到社保局醫療股辦住院通知單

①單位介紹信(證明職工正常繳費)

②醫院診斷證明

出院后:

持以下證件到社保局醫療股審核報銷

①住院通知單

②出院證

③費用結算單

④費用清單

⑤病歷復印件

⑥本人工資卡/折復印件

特別說明:

資料審核后費用自動匯入報銷人工資卡/折

①上述行政、企事業單位職工包括在職和已退休的。

②上述費用報銷僅指職工住院后發生的費用,不包括日常普通門診醫療發生的費用。

③費用審核期限:1-2個月

④費用報銷比例:70%左右

⑤費用報銷起付線:鄉級醫院100起付;縣級醫院300起付;市級醫院500起付。

1.醫療保險報銷最新流程

2.異地醫療保險報銷流程

3.社區醫療保險報銷流程

4.職工醫療保險報銷流程指南

5.醫療保險的報銷流程

6.醫療保險報銷流程手續

7.婁底醫療保險報銷流程

8.城鎮醫療保險報銷流程

9.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報銷比例是多少

10.北京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報銷指南

醫保中心調研報告篇二十四

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協作定點醫院合作協議書(樣本)

甲方:

乙方:醫院

第一條 為了促進醫療衛生事業和保險事業的共同發展,保障甲乙雙方及甲方被保險人(以下簡稱甲方客戶)的切身利益,甲、乙雙方本著互惠互利、相互支持、相互合作的原則,就甲方客戶在乙方醫療診治的有關事宜,自愿簽訂本協議,并共同遵守本協議所列條款。

第二條 甲方同意乙方作為甲方醫療診治的特約定點醫院,甲方理賠的傷病人員到乙方就醫。本合作協議不含乙方外設的具有獨立法定代表人的分院、門診、合資醫院;不含設在乙方院內的康復病房、經濟上獨立核算的承包科室。

第三條 乙方要保證診治醫生恪守職業道德、遵守《_執業醫師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以認真、負責的態度為甲方客戶進行優質醫療診治服務。

第四條 乙方須在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相關行業標準,遵循臨床診療規范,執行當地物價部門的醫療收費標準的前提下對甲方客戶進行積極有效的診治。

第五條 乙方對甲方客戶的診治應做到因病施治、合理用藥,避免過度醫療造成浪費;醫療文*載要與診療項目收費相對應。

第六條 甲方客戶住院期間離開醫院,乙方醫護人員需對離院時 間、原因等進行記錄。

第七條 甲、乙雙方指定職能部室、人員進行協調和管理工作,對合作中發現的問題及時溝通,迅速處理;一方相關的職能部室、人員或者聯系方式發生變化,應當及時通知另外一方。乙方需告知一線醫務人員與甲方是定點醫院協作關系,以確保一線醫務人員熟悉本合作。

第八條 在不影響乙方正常醫務工作前提下,乙方需配合甲方工作人員持有關證明文件進行的醫療調查、醫學專業知識咨詢、醫療費用查詢、病歷資料取證等工作,甲方對獲取的病歷資料僅限于客戶理賠需用,甲方并保證對獲取的資料做好保密工作。乙方可依據收費標準向甲方收取成本費。

第九條 乙方對甲方的建議和查詢應予以積極配合,甲方不得無故干涉乙方正常的醫療活動。

第十條 乙方工作人員應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嚴禁與甲方客戶或代理人串通,為甲方客戶或代理人提供虛假病歷資料。

第十一條一方違反本協議的約定,應承擔由此給對方造成的損失。

第十二條 若一方要求終止本協議書,須提前一個月書面通知另一方,本協議書自書面通知發出之日起一個月后終止。

第十三條 本協議自甲、乙雙方法定代表人或授權代表簽字并加蓋公章之日起生效,有效期為一年,有效期屆滿,如甲、乙雙方未提 前一個月書面通知另一方終止本協議書,則本協議書繼續有效。

第十四條 因本協議引起的或與本協議有關的任何爭議,甲、乙雙方應首先通過友好協商解決。協商未成的,任何一方可將上述爭議提交乙方所在地人民法院通過訴訟方式解決。訴訟期間,除爭議事項外,甲、乙雙方仍應繼續履行各自在本協議項下的義務。

第十五條 本合同一式兩份,甲、乙雙方各執一份,兩份協議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簽章)乙方:(簽章)

代表簽名:代表簽名:

聯系人姓名:聯系人姓名:

聯系人電話:聯系人電話:

——口語:醫療保險3篇

醫保中心調研報告篇二十五

商業醫療保險調研報告

新的《醫療改革方案》已于4月6日正式出臺,醫改新方案也明確提出了“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基本醫療保障為主體,商業健康保險作為國家醫療保障體系的組成部,覆蓋城鄉居民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和“積極發展商業健康保險。鼓勵商業保險機構開發適應不同需要的健康保險產品,簡化理賠手續,方便群眾,滿足多樣化的健康需求。鼓勵企業和個人通過參加商業保險及多種形式的補充保險解決基本醫療保障之外的需求。繼續探索商業保險機構參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等經辦管理的方式”等指導性意見。

《意見》明確了商業醫療保險是社會保險的重要補充,一方面商業醫療保險是社會醫療保險未保障部分的補充保險,即對基本醫療保險制度中的個人自費部分和超過封頂線以上的部分醫療費用給予補充。按照_對基本醫療費用交費費率水平的規定,社會統籌部分職工的醫療保險最高限額一般在4萬元上下,且根據醫療費用金額的不同,還需自付20%-3%不等的費用,這并沒有解決需要住院治療的大病患者及慢性非感染性重病(如心腦血管病、糖尿病)患者的問題。此外,對非基本醫療項目的檢查、治療、用藥都有限制,如某些先進的治療技術和藥品、某些特需治療的疾病則需職工自付費用。這就需要商業醫療保險來滿足城鎮職工高層次、特殊的醫療保障的需要。

另一方面商業醫療保險是社會保險未保障人群的補充保險。由于當前的社會醫療保險覆蓋范圍有限,其保障的對象僅包括城鎮職工,而自由職業者、職工家屬及子女、鄉鎮企業職工、學生及長期在城鎮務工經商的流動人口等其他類型的城鎮勞動群體均未被納入進來。這也需要通過商業保險來解決對這部分群體的醫療保險。因此,我國必須要加快商業醫療保險的發展,與社會醫療保險相互配合,盡快建立與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多層次醫療保險體系,滿足不同人群的醫療保障要求。

針對此次新《醫改方案》中關于未來醫療保障制度的描述,在認真分析新《醫改意見》的同時,裸漏出三大不足:第一,醫療保障體系的建設過分強調政府主導,市場作用被嚴重忽視;第二,政府對醫療保障和公共衛生的財政投入所需資金的相關信息嚴重缺失,無法對醫療保障體系構建中的成本和效率作出科學評估和預測;第三,方案大部分的內容還只是原則性的闡述,操作性的細節依然缺乏,特別是基本醫療保障和非基本醫療保障各自的責任范圍、保障程度、經營管理模式等沒有具體的界定,不利于未來醫療保險市場的多方參與和公平競爭。

在國外,商業醫療保險已有100多年的歷史,美國80%以上的人口享有商業醫療保險,德國有8500萬人享有此項保險,而在我國商業醫療保險則剛剛起步。相對于社會醫療保險而言,商業醫療保險在我國發展得很不充分。我國現階段的商業醫療保險還存在一些突出的問題,阻礙商業醫療保險的健康發展,主要表現為:一是商業健康保險公司險種開發乏力,醫療保險品種少,保障方式單一,不能滿足多層次社會需求,特別是在我國目前醫療市場因醫療服務質量差、醫療資源浪費以及醫德風險等人為因素影響下,造成醫療費用急劇上升,以致健康保險公司不敢大力開發商業醫療保險險種;二是健康保險公司有待加強在風險管理、條款設計、費率厘訂、業務監督等方面具有較高專業水平的人才;三是部分壽險公司由于技術滯后,在兼營健康保險時人為地限制了醫療保險的發展。目前很多壽險公司推出的醫療保險屬附加險,如要投保醫療險,必須先花幾倍甚至十幾倍的錢去買一個養老保險作為主險,這樣加大了投保人的經濟負擔。

社會醫療保險和商業健康保險各自都有優勢和劣勢,其特性決定了它們應在保險市場中化解不同的風險,服務不同的需求對象,提供不同的保障水平,進而改善全社會的風險分配狀態,最終達到資源配置的最優。

在新醫改方案中,一項重要的總體方針是強調政府主導、加大政府投入。由于醫療保障具有極強的公益性和外部性,政府的積極作為是應給予充分肯定的。但是,我們必須看到,政府對醫療保障的財政投入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一種方式,全民醫保絕不是免費醫療,政府實行的這種“公共理財”的方式一是化解目前政府面臨的財政壓力;二是真正想解決百姓的民生問題,想法和初衷是絕對正確的,但這么一個大國家,13億多人口,百姓能夠在短時間得到實惠嗎?誰也無法預料。各發達國家在醫療保障制度構建的歷程中取得了一些經驗,同時也有很多教訓值得我們借鑒。在推行完全依賴政府主導的、全覆蓋的醫療保障過程中,有兩大“癥結”我們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和思考。

其一,醫療保障的發展必須遵循福利剛性和財政支出的可持續性原則。所謂“福利剛性”是指國民對自己的福利待遇普遍具有只能允許其上升不能允許其下降的心理預期。福利的這種“剛性”特征,使得具有社會福利性質的醫療保障制度缺乏彈性,一般情況下規模只能擴大不能縮小,項目只能增加不能減少,水平只能升高不能降低。時至今日,全民健康保險早已入不敷出,主管部門不得不兩次上調保險費率。我國內地目前政府的預算內財政收入僅占gdp的15%左右,而凡是實行全面醫保制度的發達國家,政府收入達gdp的比例一般在30-50%以上。由此可見,我國政府的財政要負擔覆蓋十幾億人的、并且是飛速增長的醫保費用,是具有相當挑戰性的。其二,醫療保障制度的構成,實質是對醫療服務融資模式的選擇,而醫療服務從經濟學角度分析,由于其特有的不確定性、異質性、信息不對稱性和自然壟斷性,誘導需求和道德風險普遍存在,容易造成醫療衛生資源的濫用。各國實踐證明,采取公營的社會醫療保險或公費醫療,作為醫療服務融資的主要模式,由于其潛在的“委托-代理”規則,經營效率一般不高,而且在政府資源分配過程中極易造成所謂的“尋租現象”,即醫療服務提供者采取不正當手段從政府獲取經營優勢,從而獲取超額利潤。在我國目前的行政體系框架下,政府如果掌握過多的醫療融資的分配權力,除上述兩大弊端外,還極易引發部門間利益、地區間利益、地方與中央間利益的博奕,造成市場發展的不平衡性和不公平性,最終損害廣大民眾的權益。

針對“大而全”的社會醫保模式可能出現的上述問題,在構建我國新的醫療保障制度時,應強調政府主導和市場引導并重,采取分級、分段的管理模式努力構建商業健康保險與社會醫療保險相互補充、相互配合、共同發展的醫保模式。在日前出臺的醫改新方案中也應明確這種思路。

隨著醫療制度改革的實行,在逐步規范混亂的醫療市場的同時,商業健康保險應根據目前的醫療保險狀況,搞好市場調研,掌握不同區域、不同層次、不同人群對醫療保險產品的市場需求情況,選擇容易控制經營風險的模式,加強醫療險種設計、開發和業務管理工作,將現有的綜合醫療保險逐步細化,不斷豐富醫療保險的險種,以滿足不同層次的醫療保險需求。

我國城鎮職工新的社會醫療保險制度的實行,同樣需要商業醫療保險來補充。目前,我國商業醫療保險潛在市場很大,應適時加強健康保險產品的開發和推廣,這將對我國醫療保險業的發展與完善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醫保中心調研報告篇二十六

問:你好!我想問下職工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至少要交的年限是一樣的嗎?我于上班時買了這個保險現在在家帶小孩沒上班,這兩樣保險能不能停止交納?還有醫療我是交的不包含門診的那種,也就沒有錢不能在門診上買藥,那請問我這種醫療保險有哪些好處了,退休了能享受嗎?

提問者:茉莉花

市人社局回復:感謝您對“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至少要交多少年”問題的咨詢!

一、按照現行社保政策,需同時滿足以下兩個條件的參保職工,方可在辦理退休手續的次月起,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1、到達國家法定退休年齡:男年滿60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女干部年滿55周歲。在個人服務窗口參保繳費的女職工,其退休年齡按55周歲確定,其中,原為國有或集體企業正式職工的或隨單位參保繳費達以上的,其退休年齡可根據本人自愿,選擇50周歲或55周歲;2、累計繳費年限不少于。簡而言之,即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且累計繳養老保險費達15年以上的便可辦理退休。

1、您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辦理完結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待遇審批手續后,及時持本人《職工醫療保險手冊》及《湖北省企業職工退休條件審批表》,到宜昌市社會保險基金征收稽查處(環城北路40號)個人賬戶管理科9號窗口,按相關規定申請辦理醫療保險費(按上年度我市城區退休人員平均醫療費水平和每年的遞增比例核算)退休一次性清算手續,補齊醫療保險不足的繳費年限后,享受宜昌市城區醫療保險相關待遇(既享受按您本人上年度基本養老金為基數劃分的醫療保險個人賬戶,又享受醫療保險住院待遇)。具體清算標準如下:

2、按照現行醫療保險相關政策規定,12月1日前已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參加醫療保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在辦理退休手續時,1月1日以后單位繳費時間不計算繳費年限的,繳納醫療保險實際連續繳費年限不得少于10年;201月1日以后計算單位繳費時間不得少于15年(含靈活就業人員身份繳費年限)。繳費年限不足的,應在其辦理退休手續時,以當地上年度退休人員平均醫療費為基數,以自然年度計算,每年按10%的遞增率,一次性補齊不足年限的醫療保險費,繳齊后,終生享受醫療保險待遇。

二、從您來件中看,您手頭上沒有多余的錢,根據現行政策規定,養老保險計算累計繳費年限,即:您如果斷交養老保險費,以前的繳費年限,我們將為您保留,待以后繳費時,將前后的繳費年限累計計算。但醫療保險不能累計計算繳費年限,如果中斷,將從下次繳費時重新計算繳費年限。

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繳納社會保險費只有三項: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及大額醫療保險費。續繳社會保險費可選擇按月繳、季繳、年繳,養老保險在結算期內(次年6月30日前)任何時間繳費均可,醫療保險則需先繳納后享受,且必須連續繳費,不可間斷,是否補繳都由您自己決定,隨時都可以補繳。

您可按以下繳費檔次和標準自行選擇繳費(補繳或續繳標準都一樣,此標準的執行時間截止6月30日):

1、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標準(元)

年繳費基數25977元 月繳費基數 繳費比例 月繳費標準 年繳費標準

一檔 60% 1299 20%

二檔 70% 1515

三檔 80% 1732

四檔 90% 1948

五檔 100% 2165

六檔 150% 3247

七檔 200% 4330

八檔 250% 5412

九檔 300% 6494

2、基本醫療保險繳費標準(元)

月繳費基數 繳費比例 月繳費標準 年繳費標準

2165 9%

(一經選定,至法定退休年齡不得更改)

3、大額醫療保險繳費標準:元/月

[城鎮職工醫療保險交多少年]

醫保中心調研報告篇二十七

為切實做好我市農村醫療機構醫療工作,我區積極推進農村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和新農合改革。

一、農民參保情況

我區農村醫療機構醫療保險參保人數319人,參保率為,比上年增長,比去年同期增長;參保人數328人,參保率為,比去年上升。

二、農村醫療保險制度改革進程

1.農村醫?;鸸芾砬闆r

我區農村醫療保險工作在市委、市的高度重視下,在區醫保局的大力支持下,在各有關職能科室的配合下,認真按照《新農合補償法》和《補償基金管理條例》等有關補償政策,嚴格執行新農合政策。全年新農合費用補償金額139萬元,比上年增長,比上年增長。

2.農民醫保繳費情況

今年全區新農合補償金繳費情況如下:

一)新農合基金收繳情況

3.新農合基金收繳情況

全區新農合基金繳費情況:

全區新農合基金支出1972萬元,比去年上升;其中,農合基金支出2202萬元,比上年下降。

二)新農合報賬登記情況

全區新農合報賬登記率100%,比去年同期下降52%,比去年上升20%;全區新農合報賬登記率100%,比去年同期下降52%。

三)參合醫療參保率

全區參合醫療參保人數237人,參保人數572人,參合人數1399人,參合率100%。

四)新農合基金收繳情況

全區參合農民人次15839人,參合率,比去年同期下降;全區參合醫療參保人數2181人,參合人數167932人,參合率100%。

五)參合基金管理辦法和管理辦法

全區參合醫療參保人數4174人,參合率;參合基金使用情況:2176826萬元,比去年同期下降。

二、參合醫療基金使用和管理情況

4.全面落實參合農民醫療保險政策

全區參合農民醫療保險參保人數23586人,參合總金額萬元,比去年同期下降;參合人次41325人,參合金額萬元,比去年同期下降。

5.基金支出情況

全區基金總支出萬元,比去年同期下降;支出萬元,比去年同期下降,比去年同期下降。其中,基金支出萬元,比去年同期下降,比去年同期下降;支出59393萬元,比去年同期下降,比去年同期下降。

6.參合醫療保險基金使用情況

全區參合農民參保人數217334人,參保人數24346人,參合率100%;參合基金總收入2925萬元,占參合人數。

三、新農合工作進展情況

一)參合農民醫療保險參保情況

7.新農合基金使用情況

全區參合農民醫療保險參保人數2637人,參合人數43594人,參合金額萬元,比去年同期下降;基金總金額318257萬元,比去年同期下降,比去年同期下降。

8.新農合基金使用情況

全區參合農民醫療保險參保人數17684人,參合金額萬元,參合率1100%。

9.新農合基金使用情況

全區參合農民醫療保險參保人數10187人,參合金額萬元,比去年同期下降,基金總收入1239萬元,比去年同期下降,基金總支出5458萬元,比去年同期下降,基金總支出540萬元,比去年同期下降,基金總支出535萬元,比去年同期下降,基金總支出3377萬元,比去年同期下降,基金總支出2568萬元,比去年同期下降,基金總支出2067萬元,比去年同期下降,基金總支出3177萬元

醫保中心調研報告篇二十八

201x年,我局在縣委、縣的直接領導下,在縣衛生局的具體指導下,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委、縣關于農村社會福利保障的政策,緊緊圍繞保障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這一民生工程,堅持“穩定低收入群眾,擴大農村社區居民收入,增加群眾的醫療費用和社會保險水平”的方針,切實抓好農村社保體系建設,為全縣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二、201x年農村社區醫保工作的工作

一)認真做好醫保定點醫療機構、農村社區居民醫保定點醫療機構的日常管理和監督工作。按照上級有關文件要求,我局對全縣201x年度農村社區醫保定點醫療機構、農村社區居民醫保定點醫療機構進一步加強了監督管理。xx年來,我局按照上級有關文件要求,認真抓好了各項基礎工作。一是加強組織領導。我局成立了以縣副縣長為組長,縣直有關單位和各縣直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定點醫療機構、農村社區居民醫保定點醫保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并制定了相關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方法,使定點醫療機構的工作責任更加明確,工作更加有條不紊。二是加強了基礎性工作。按照上級文件要求,我局制定了定點醫療機構管理制度,為全縣農村社區居民定點醫療機構、農村社區居民醫保定點醫療機構及其定點醫療機構提供了有效的服務。

二)積極開展醫院內部管理制度的建設工作。今年以來,我局根據省市縣有關文件精神,認真組織開展了醫院內部管理制度的完善工作。一是完善管理制度。我縣制定了醫療機構管理制度和考核辦法,并對定點醫療機構管理制度做了詳細的解釋,使其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為醫院醫療工作的正常運轉,提高醫療服務質量提供了制度保證;二是完善監督機制。我局定點醫療機構的考核內容主要包括藥品、設備、門類、價格、藥品的價格等,并對其定點醫療機構進行了一系列的評價考核;三是加強了監督管理。我局制定了定點醫療機構醫療機構管理的有關規定,對定點醫療機構的醫療質量進行了嚴格的監督管理,確保了我縣醫療機構的安全運行。

三)進一步做好定點醫療機構的基本管理,確保了定點醫療機構的正常運轉。一是我局制定了《定點醫療機構醫療機構管理辦法》、《定點醫療機構管理制度》。二是我縣根據、省市縣有關要求,進一步完善了定點醫療機構內部管理制度,明確了定點醫療機構管理的范圍、標準、職責、權限、辦事程序等方面內容,為全縣的醫療機構的正常運轉提供了制度保證;三是加強了定點醫療機構的監督管理,實行定人、定崗、定責、定時的定期監測,確保了定期監測和動態管理,為確保定點機構的正常運轉,我局制定了定點醫療機構定點醫療機構的崗位責任制和崗位責任制,要求各定點醫療機構要嚴格執行《縣級醫療機構的績效考核辦法》和績效考核標準,實行一票否決制,確保了各項醫療機構的正常運轉。

四)認真履行住院病歷的審核、登記、上報工作和出院病歷、轉診工作。一是按照省市縣要求,我局認真做好了住院病歷的審核和登記工作;二是認真做好住院病歷的審核、上報工作,按要求做好住院病歷的和登記工作;三是嚴格按照縣衛生局住院病歷的審核和上報工作,對住院病歷進行了認真細致的審核和上報工作。四是嚴抓住重大疑難病人的診治、轉診工作,全縣共計轉診住院病人515人次,轉診住院病人583人次。

五)進一步完善了衛生機構管理制度。xx年來,我們嚴格按照有關文件要求認真履行了住院病歷、轉診工作的各項職責,做到了“四有”:一是住院病歷質量管理有章可循,二是住院病歷、轉診工作有制度可依,三是住院病歷、轉診工作有記錄,四是住院病歷、轉診工作有記錄可依,五是轉診工作有制度可管,四是轉診工作有紀律可依,并將有關的工作情況、人事變動、工作安排及總結上報縣衛生局。通

醫保中心調研報告篇二十九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簡稱“新農合”,是指由*組織、引導、支持,農民自愿參加,個人,集體和*多方籌資,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民醫療互助共濟制度。采取個人繳費、集體扶持和*資助的方式籌集資金。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是由我國農民自己創造的互助共濟的醫療保障制度,在保障農民獲得基本衛生服務、緩解農民因病致貧和因病返貧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它為世界各國,特別是發展*家所普遍存在的問題提供了一個范本,不僅在國內受到農民群眾的歡迎,而且在國際上得到好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從xx年起在全國部分縣(市)試點,預計到xx年逐步實現基本覆蓋全國農村居民。根據*中央、*及省*關于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實施意見有關精神,農民大病統籌工作改稱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實行個人繳費、集體扶持和*資助相結合的籌資機制,籌資標準不能低于30元/人,其中縣財政補助10元,鄉鎮財政補助5元,農民籌資15元。歸納起來是籌資提高,*補助多,農民受益面大,為患大病的農民建立了保障,最高給付額達到200元。

由于受經濟條件的制約,在農村,“小病挨、大病拖、重病才往醫院抬”的情況司空見慣,目前因因病致困返貧現象嚴重,農村需住院而未住者達到41%;西部因病致貧者達300—500萬。農村的貧困戶中70%是因病導致的。自1985年以來,雖然農村居民收入也在不斷增長,但增長幅度明顯小于城鎮居民。剔除物價因素,1985—1993年農村居民收入年均實際增長,而同期城鎮居民收入年均實際增長,國內生產總值年增長速度為9%。1988年以后,農村居民實際收入增長基本處于停滯狀態,1990—1993年農村居民收入年均實際增長僅為。但與此同時,農民醫療支出大幅上升。以安徽省為例,xx年前三季,農村人均醫療支出元,與上年同期元相比,上升了;其中醫療衛生保健人均支出19元,已接近上年人均全年支出元。1990年人均全年壓療支出元,1998年歷史最高為元,1999年為元,xx年間增長了倍,而xx年間農民純收入增長也僅是倍。而且在全國的保障制度中,農民被排擠在保障體系之外。農村社會保障始終處于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的邊緣,有相當部分社會保障的內容將整個農村人口排擠在保障體系以外。我國農村的經濟發展水*仍然非常低下,多數農村居民收入水*偏低,承受能力弱,相對于城鎮社會保險改革進度而言,農村社會保險僅局限于部分富裕地區試點階段,家庭保障仍是農村社會保障的主體。以醫療保險為例,我國當前進行的醫療保險改革不同于發達國家,最大的原因就在于它不是全民醫保,而只是城鎮職工的醫療保險改革,目前是解決公費醫療負擔過重問題,保障基本醫療服務。而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雖然曾在農村被廣泛實踐過,但幾經周折,最終由于各種原因而解體。

1、社會滿意度低

社會保險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點就在于,它強調的不是個人成本收益的*等,而是保險金的社會滿意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作為一種社會保險,受益的農民和*補助資金來源的納稅人的滿意度對其成功與否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而調查中發現一些農民不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主要是基于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保障水*低,農民了解不深,怕政策有變,認為是把自己的保險金拿去補償別人了等的考慮。而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農民不滿主要是因為保障水*低,參加和理賠程序繁瑣等。此外政策不公等導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社會滿意度低。

2、保障水*低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以大病統籌兼顧小病理賠為主的農民醫療互助共濟制度。這個定義顯示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救助農民的疾病醫療費用的而門診、跌打損傷等不在該保險范圍內,這項規定使得農民實際受益沒有預想的那么大。

3、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宣傳不到位

現有的宣傳多集中在介紹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給農民帶來的表面好處上,沒有樹立起農民的風險意識,也沒有體現出重點,沒有對那些不參加的農民進行調查,使得宣傳大多停留在形式上。許多農民并不真正了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意義,他們僅從自己短期得失的角度考慮,由于自己身體好,生病住院的概率低,沒有必要花那個冤枉錢。還有一些農民認為它跟以前的義務教育保證金一樣,最后被*騙走了,認為是把自己的保險金拿去補償別人了。宣傳也沒有把具體的理賠標準發給農民,使得他們在理賠時,看到那么多藥費不能理賠一些農民有被欺騙上當的感覺。

4、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登記、理賠程序過于繁瑣

首先,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登記程序繁瑣。其次農村合作醫療的理賠程序也很繁瑣。城鎮居民的醫保都是可以拿來抵押一部分醫藥費的,可以直接在卡上交醫療費的,事后再來結算。國外的醫療保險更是讓醫院、醫生與保險公司而不是患者發生直接的利益關系。而有些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是要農民先墊付,這樣如果一些農民借不到錢還是看不起病,然后持著有關手續到合作醫療報帳中心申報,最后又要去信用社領錢。有的村莊離報帳中心和信用社很遠,來回的車費都比較貴。繁瑣的登記、理賠程序增加了農民許多不畢業的麻煩,降低了農民的滿意度。

以上都是我在大量閱讀了相關資料后,結合工作中和調查中了解的一些實際問題。對此次全國性的醫療保障制度的一些看法。在此次的暑期實踐中工作的同時我也深深的被打動著,我國對三農的重視。近幾年來國家一步步的免除了農業稅,學費,還有現在進行中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等一系列惠民政策。聽衛生室的護士說現在好多種疫苗也是免費為兒童接種的。順便提議一下,我在工作中發現的一個弊端:醫生拿過來讓我錄入電腦的紙質聯單都是很復雜的多張聯單。我覺得既然已經錄入電腦保存就不需要浪費大量的紙張來開四聯單了,一張存單就可以了。對此醫生也甚感煩瑣,畢竟在惠民的同時我們也要注意環保。

醫保中心調研報告篇三十

“醫療保險調研”社會實踐報告

自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社會福利保險制度開始不斷受到歐美及部分其他地區國家的注意,歐美等資本主義國家都建立了較為完備的社會福利保險制度,甚至伊拉克在伊拉克戰爭以前都有令人稱贊的社會福利制度。近幾年我國的社會福利保險制度也日漸完備,由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門負責的新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制度,城鎮醫療保險制度,城鎮及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等逐漸推出并實施。

在這種背景下我院公共關系協會、“再讀軒”書友會兩個協會聯合進行了針對城鎮醫療保險制度的調研活動。

活動選擇聊城市人流最大的地段之一——“金鼎商廈”附近進行調研,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進行調研。到達調查地點后我們分為男女兩組進行調研,我們的調查對象囊括了除未成年人外的各年齡段數的人,除少數老年人心存顧慮不愿接受我們調研,部分人懷疑我們與商業保險公司有關心存遲疑外,整個調研完成的較為順利。

調研問卷分兩部分,一部分包括居民對與現今城鎮醫療保險制度的認識、個人及家庭有無參加及個人對醫療保險制度的評價看法;另一部分則是居民對于商業醫療保險的看法。經調研,大部分人對于城鎮醫療保險制度有較深的認識并參加切對之有較高的評價,而居民對于商業醫療保險的認識則普遍較低,切只有少數人進行投保。這充分說明了我國城鎮醫療保險制度的實行是成功的,一定程度上說明居民對于國家、政府還是滿意的、信任的;我國政府關注民生,服務人民的政策獲得了成功,有力的促進了政府權威的樹立。也從側面印證了我國商業保險仍有較大的空間未能充分挖掘。

當然,我們在調查中也聽到了被調查者對于城鎮醫療保險制度的一些建議,我們也和被調查者,城鎮居民們一樣希望醫療保險制度更加完善。

盡管我國的醫療保險制度已經日漸趨于完善,但我們不得不認識到我國的社會福利保險制度與美國等西方國家還是有一定距離的,還需要發展,我們也希望民眾的意見可以通過各種渠道得到傳達,政府也通過對于民眾意見的收集不斷整合各項制度的優缺點,為人民大眾謀取更大的福利,增加民眾的幸福感,促進我國人民的空前團結,促進我國綜合實力的進一步提升。

所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盡管現在是太平盛世,我們依然希望能為國家,民族,社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此同時充分接觸社會,了解社會,增加自己的社會經驗與閱歷,為未來走向社會打好基礎。

姓名:賴欣200814074137倪文君200814074141班級:民族學系2008級勞動與社會保障農村合作醫療保障制度的調研報告實踐主題:關于農村合作醫療保障制度的調研報告時間:2010 年12月 4......

姓名:賴欣200814074137倪文君200814074141班級:民族學系2008級勞動與社會保障關于農村合作醫療保障制度的調研報告實踐主題:關于農村合作醫療保障制度的調研報告時間:2010 年12......

醫保中心調研報告篇

上期口語中,jane向同事andy介紹了公司的醫療保險,看起來她對保險懂得特別多。andy好奇地問:

a: it seems you really know a lot about insurance.

j: well, im pretty serious about insurance. i have two life insurance policies as well as casualty and accident insurance.

a: wow. i only buy insurance when im forced to. i have auto insurance, but thats required by law.

j: you should think about doing some research. sometimes you can find policies that are actually a pretty good investment. some policies allow you to pay for say, 20 years, and then you can collect a monthly check from the insurance company.

jane說,自己不僅有醫療保險,還有兩份人壽保險,life insurance policies,和意外傷害保險,casualty and accident insurance。她建議andy不妨找找看,因為有時保險也是一種不錯的投資,比如說,有些保險付滿20年后,就可以每月從保險公司領取一張支票。

a: thats very interesting. i think you missed your calling! you should have been an insurance agent!

j: actually, i worked for an insurance company when i was in my 20s.

a: right...no wonder youre so knowledgeable. so what about things like braces for my crooked teeth? can i claim that from my company policy?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
a.付費復制
付費獲得該文章復制權限
特價:5.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b.包月復制
付費后30天內不限量復制
特價:9.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人成网站 | 日韩看片| 久草手机视频在线观看 | 综合 欧美 国产 视频二区 |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 日韩艹| www.99视频| 免费看的毛片 | 性大毛片视频 | 一道本在线免费视频 | 国产成年人在线观看 | 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的 | 日本欧美视频在线 | 久草手机在线观看 | 欧美日本黄色片 | 91视频最新网址 | 久久亚洲国产欧洲精品一 |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在放 | 456亚洲人成影视在线观看 | 999久久精品国产 | 成人综合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网页大全 | 国产日韩欧美视频在线 | hdxxxxx中国老太 | 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伦 | 日本www色视频成人免费网站 | 日韩国产欧美成人一区二区影院 | 黄色片www | 亚洲社区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婷婷 | 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天堂 | 久久伊人网站 | 免费看一级黄色录像 | 人喾交性专区免费看 | 成人在线影视 | 日本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 激情五月开心婷婷 | 999成人精品视频在线 | 亚洲欧美高清在线 | 日韩精品视频福利资源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