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為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讀后感??墒亲x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些優秀的讀后感范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活著讀后感300字 活著讀后感800字篇一
我不敢想象,如果主人翁換著是我,我會不會繼續生存下去,可是他卻依然友好地對待世界,這種對苦難的承受本事和對世界的樂觀態度,我想不是一般人能想象得到的。剛開始我罵過福貴,因為他實在是太敗家啦,可是看到后面我又開始敬佩他,他是那么堅強
當生活在80年代的我們還在為物質上的需求挑三撿四時,我們從來不明白上一代人為了生存而掙扎的情形;當我們還在抱怨命運的不公時,是不是也應當想想這世上更苦難的人,與他們相比,我們是不是更應當感到幸運呢!
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么
當這個貫穿全文的引子讓我捫心自問時,我卻無從答起。在我腦子里,我仍然清晰的記得前幾天報道的那位為錢財而貪污受賄的官員,在法庭宣判前的那一番話:受賄巨款,只是為了下一代過得更好,再說,我所貢獻的'遠比我所得到的多得多。這就是他活著理由嗎
當一次次邪惡的觀念充斥著我們的大腦時,我們是不是應當冷靜的思考一下人生的意義呢!
活著,就要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第一件事,千萬別為自我找什么借口,因為“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p>
活著讀后感300字 活著讀后感800字篇二
“少年去游蕩,中年想絕藏,老年做和尚”
——余華
距我第二次看完《活著》已相隔一年多了,前后看了三次,每次心境都翻天覆地。
這次我看到的是:生與活
生與活是不同的。
生,是讓生命延續的這個結果。
活,則是生命延續的整個過程。
全書借富貴的人生,完美的闡述了活的`這個過程。整個過程讓我不能釋懷,不管多久都不能釋懷。
文末富貴買的那頭老牛,讓我感到未曾有過的親切。
之前看過一句話:“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變得像挨了錘的老牛一樣”,如果悲慘是錘,那富貴就一定是那頭老牛,而《活著》講述的就是老牛受錘的過程,這個過程殘忍而又綿長。
從內心來講,我是拒絕這樣的劇情的,但是太過貼切,讓我不得不去承認;農村出生的我,從小就聽老輩們講述這文中的那個時代,我很幸運沒有吃過樹根,樹皮和野菜。
起初,我是很想講講自己的故事的,現在細想一下,富貴這樣的人都只能算做時代產物的一個縮影而已,活在當下的我們又何足掛齒?
活著讀后感300字 活著讀后感800字篇三
最近看了很多書可是感觸最深的還是余華老師的《活著》。一個老人平靜的講述著自己的故事。身邊的親人一個一個的離開,最后只剩下他和一頭牛,如果當初富貴沒有賭博。如果他沒有遇到家珍”他的人生會不會不一樣。
福貴一輩子,最后只有一個牛陪著他,可家珍確遇到了年輕時瘋狂的.福貴,不過卻沒遇到了老年時沉穩的福貴,家珍也的確是個好女人,遇到家珍是富貴這輩子最大的福氣。
“最初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是因為不得不來。最終我們離開這個世界,是因為不得不走。”有慶死的時候我哭了,整本書都是在很壓抑很心酸的心理下看完的,到后面的人一個個死去我已經變得麻木了。
上天對福貴最大的懲罰不過于親眼看著自己的血肉至親一個個死去離開他,福貴是堅強的,若是換做自己恐怕早已是生命不可承受之痛,《活著》讓我明白了原來活在這個世界上,已是幸運。
這個世界上真的沒有感同身受,你沒經歷過根本不會體會致愛親人的離開,活著的人一定要好好珍惜活著的人。我不能理解那個時代的冷血和腐敗,我只知道有慶一個活生生善良懂事的孩子被抽血抽干了,這本書最心疼的就是有慶。
福貴的父親、母親、妻子,兒子有慶,女兒鳳霞,女婿二喜,外孫苦根,每一個的離開都讓富貴更加深沉,其實富貴真的很堅強,如果換做是我我恐怕已經不知道回是什么樣子了,當然我希望永遠不要發生在我身上。
越長大離家越遠,才覺得家人健康平安比什么都重要?!痘钪诽幪幨歉袆?,很愛的一本書。
活著讀后感300字 活著讀后感800字篇四
讀著讀著,心情無比沉重。余華通過描寫一個個人間悲劇來刺痛讀者的心?;钪?,對于他們來說是多么艱難,一連串的苦難把這一家人弄得遍體鱗傷。
我們哀其不幸,更不服于生活對他們的不公平,一個個親人離去,一次次的.心靈打擊。
第一次讀完這本小說,我感慨萬千,一個個生動的人物形象、一個個感人的故事都讓我印象深刻。
我曾想,只要你甘于滿足,不去苛求功名利祿總會有安頓好自己的一片凈土。
作者運用象征手法,用死亡來象征活著,更用福貴來象征著千千萬萬個中國大地上同樣不幸卻頑強活著的人,
從故事的最后我們可以看到福貴的豁達樂觀,在經歷了如此風霜之后,依然活著。
活著,多么不易,我們好不容易來此世界走上一遭就不可以輕易放棄,像福貴這般飲盡生活苦水卻還是笑著活下去。
即使不知道還有多少個明天,即使孤獨悲戚將常伴此生也在所不惜,活下去吧,逝去的人就會一直活在心里,不曾離去。
小說運用簡潔易懂的語言,展現生活的瑣碎卻又加入了沉重的悲劇,使得整部作品可謂金玉其內。
這種寓大于小的方式更能讓讀者產生共鳴,使作品主題得到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