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教案呢?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教案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大班教案安全篇一
《不一樣的我》這個主題對于大班的孩子來說,可以從“認識自我”的角度去設計,因為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他們不管物質或精神上存在著優越性和特殊性,體能和智能方面發育較好,但是也會因為過分溺愛和過度保護,形成了對成人的極度依賴,不少孩子身上出現懶惰、缺乏自制、畏難等不良品質,缺乏獨立性,遇到困難要么直接找大人幫忙要么就哇哇大哭。為了讓孩子們對自身優缺點感悟更加深化,我預設了本次活動,創設了一個“不一樣的我”的交流會,設計了我的標記牌,引導幼兒用多種感官參與,獲得最大限度的發展。
1、能正確地認識自我,評價自我。
2、知道每個人身上都有優缺點,有改掉缺點的愿望。
能正確地認識自我,評價自我。
幼兒時期正處于自我意識形成與發展的最初階段,而自我意識正是自信心、自制力、自我評價能力等重要的心理品質形成的基礎。對于即將進入小學的大班幼兒來說,非常需要能夠正確地認識自我,評價自我,從而充滿自信地去迎接以學習為主要活動的人生新階段。
】引導幼兒從外形入手,知道自己是區別于任何一個人的獨立個體,形成獨立意識,進而嘗試用各種方式來表現自己在外形,名字,個性,能力,不足之處等方面的獨特性。
請一名幼兒蒙眼,另請一名幼兒坐在他前面,老師說出此人特征,如發式,衣著,讓幼兒猜對面是哪位同學。
師總結:小朋友能根據老師描述的特點就能猜到是誰,是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我們每個人的特征都不一樣。
[引導幼兒從外形入手,知道自己是區別于任何一個人的獨立個體,從而形成獨立意識。]
制作:我的標記牌
1、誰能說出自己什么地方和別人不一樣,你身上有沒有什么別人沒有的東西?(幼兒討論)
2、請你和旁邊的好朋友商量商量,并把自己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畫下來。
3、展示標記牌,請個別幼兒說說自己繪畫的內容?對較能明顯看出是誰的標記的人加以表揚,貼小貼花。
[嘗試用各種方式來表現自己在外形,名字,個性,能力等方面的獨特性。并借助他人的評論來完善自己的角色形象。]
交流討論:父母眼中的我
1、教師把“父母眼中的我”講給幼兒聽。
2、師:誰來說說xx父母眼中的xx是怎樣的?xx請你說說爸爸媽媽想你成為一個怎樣的人?那你想成為什么樣的人呢?
[有意識地去發現、贊美孩子的優點和特點,與孩子交流討論“父母眼中的你”這一話題,幫助孩子了解自己是與眾不同的個體,從而增強對自我的認識,形成較為積極的自我評價,樹立自信心。]
1、教師述說《陳毅吃墨水》的故事。
提問:陳毅為什么蘸墨水就饅頭吃?
追問:你覺得陳毅小時候是個怎樣的孩子?
師總結:陳毅能成為我們國家的元帥之一,和他的努力、認真、專注是分不開的。如果我們想成功,實現自己的夢想也要努力認真去創造。
2、提問:剛有小朋友說想成為的人,你打算怎樣做?
師總結:我們都有一些缺點,只要我們努力克服掉這些缺點我們就是英雄,我們就能成功。
[與孩子交流一些成功人物的成長故事,幫助孩子樹立心目中的榜樣,確立自己努力的方向。]
大班教案安全篇二
1.能積極探索墊子的不同玩法,增進創造性運動思維。
2.初步掌握側身翻滾的要領。
3.培養團體合作精神,體驗游戲的快樂。
4.培養競爭意識,體驗游戲帶來的挑戰與快樂。
5.鼓勵幼兒積極參與游戲,體驗游戲帶來的快樂。
1、大體操墊。
2、蘑菇若干,滾筒3.游戲場景、音樂。
一、開始部分師生共同在草地上和墊子上做熱身操。
1.教師帶領幼兒在草坪上做踏步、立正、稍息等動作。
2.帶幼兒在墊子上做踏步、立正、稍息等動作。
二、基本部分
1.玩2塊分開平鋪的墊子
(1)探索在平鋪墊子上的各種爬的方法。
(2)幼兒討論商議后找出好玩的方法進行側身翻滾動作練習。
2.玩兩塊合在一起的墊子。
師:剛剛我們小朋友是一個人過這個墊子的,現在老師請你跟你的好朋友兩個人用側身翻滾的方法來過這個墊子。
(1)幼兒探索各種玩法并交流、練習。
(2)教師找出兩個拉著手側滾的表揚。(教師示范,幼兒每人練習一次拉手側身翻滾)
3.游戲:采蘑菇
師:我們今天學習了一個新的本領叫側身翻滾,看!那邊有一塊蘑菇地,你們想去采蘑菇嗎?
游戲方法:利用教師提供的圓桶側滾過墊子。
師:看,這是滾筒,請小朋友借助滾筒用剛剛學的側身翻滾的方法過這條路,你們會不會?滾過去之后還有一條小溪,怎么過去呢?(踩在石頭上面)
總結:我們借助滾筒滾過去,再走過小溪去采一個蘑菇。誰來試一下?
全體幼兒去采蘑菇。
三、結束部分
師:你們都采到蘑菇了嗎?(采到了)小朋友們真能干,我們一起來慶祝一下吧! 隨音樂放松。
1、 在課前裝備上,我做得很充分,基本上完成了我本次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
2、課中尊重幼兒,讓幼兒自主學習,探究學習。
3、本次課中,幼兒激情相當高,學習練習的興趣很高。
4、通過老師們的聽課,得到了很多的寶貴意見。
5、在教學中,對于幼兒教育的組織教學,幼兒積極性的調動等,都應該努力去提高。
6、注意語言的組織,我教學活動的組織。
小百科:翻滾,指[水] 上下滾動;作滾翻、轉體動作。
大班教案安全篇三
1、 鞏固鼠標左右移動并讓幼兒熟悉如何使用鼠標單擊。
2、 發展幼兒顏色、形狀、空間推理辨別能力。
1、動畫游戲軟件之星際巡邏。
2、電腦、音箱。
1、讓幼兒觀看自制動畫課件引題。
師:剛才電腦王國控制室發生了什么事?(警報響起來,敵人打過來)電腦王國出事情,你們愿意幫助它們一起去消滅外星人嗎?(愿意)
2、點擊游戲軟件星際巡邏,教師交代游戲規則及玩法,鞏固鼠標左右移動并讓幼兒熟悉如何使用鼠標單擊。
師:外星人很狡猾,變成石頭模樣,太空上有很多石頭和外星人,下面有一排方框,左邊是告訴你剩余飛船,中間是告訴你接下來敵人出現的什么形狀和顏色,右邊是你總共消滅了多少個外星人。鼠標就是我們飛船的控制按鍵,當你見到中間方框提示,移動鼠標找到一樣形狀和顏色,輕輕按一下鼠標左鍵就會發射子彈消滅外星人,如果提示框中不一樣,你就移動鼠標,不要讓鼠標碰到石頭,碰到石頭飛船就會爆炸。
3、教師提問,加深幼兒對游戲規則的理解及如何使用鼠標單擊。
師:當遇到外星人,我們要按鼠標哪個鍵才會發出子彈消滅外星人?(左鍵)怎么樣判斷哪個是外星人(看中間提示框,顏色和形狀都一樣就是外星人)如果顏色、形狀和提示框中不一樣,我們應該怎么辦?(移動鼠標,不讓鼠標碰到飛船)
3、 教師請個別幼兒上來操作,了解幼兒掌握情況。
4、 幼兒上機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①教師檢查幼兒是否已經掌握如何玩這個游戲并個別再次講解。
②教師檢查幼兒握鼠標是否正確,發現錯誤將其糾正。
大班教案安全篇四
1、能用歌曲重復的旋律仿編歌詞,并能在集體面前即興大膽地唱出。
2、交流自己名字的由來,了解名字的獨特性和含義,體會爸爸媽媽對自己的期望,增強自信心和自豪感。
1、《唱唱我的名字》音樂cd(盒帶)并于活動前請幼兒熟悉這首歌的旋律。
2、請家長協助幼兒制作一個有趣的面具,彩色鉛筆、彩色筆。
3、寫有幼兒名字的小紙片分成四行貼在黑板上。
4、活動前在家園中貼出通知,請家長和孩子談談孩子的名字的故事和含義,讓幼兒了解自己的名字的與眾不同以及名字里包含長輩對自己的期望。
1、用演唱歌曲《唱唱我的名字》的方式介紹自己的名字。
(1)教師和幼兒一起欣賞音樂cd(盒帶)并演唱歌曲。
(2)將歌詞換成自己的名字,采用接龍的形式輪流進行表演,鼓勵兒童即興加上好玩的動作。
2、發現名字的秘密。
(1)教師將寫有全班幼兒名字的卡片貼黑板上,請幼兒找一找自己的名字在哪里。
(2)引導幼兒探尋:這些名字都一樣嗎?哪兒不一樣?請幼兒找出兩個名字、三個字或四個字的名字;找出全班幼兒不同的姓;發現全班姓什么的最多;姓一樣,名不一樣的有哪些;名一樣,性不一樣的有哪些;等等。
(3)根據幼兒的回答,可即使在名字上面進行圈劃和統計。
3、探尋名字的故事。
(1)引導幼兒說說男孩、女孩的名字叫起來的感覺有什么不同?推選全班最響亮的名字、最有特色的名字、最好聽的名字、最有力量的名字、最優雅的名字等。
(2)教師引出交流的話題:每個人的名字都不是隨便起的,名字里包含了爸爸媽媽對我們的期望和美好的祝愿。
(3)幼兒自由地向同伴介紹自己名字的含義,或是爸爸媽媽給自己取名字的小故事。
(4)請幼兒講述自己名字背后的故事和含義。
4、全班幼兒戴上自己制作的面具,手拉手圍成一個圓圈。各幼兒按順序逐一站到圈中,鼓勵他們配上有趣的身體動作,演唱自己的名字,其余幼兒可以隨旋律有節奏地舞動或擺手。
大班教案安全篇五
這是一首帶有京味的兒童歌曲,可以在中國傳統節日的時間或相識中國民風民俗的時間演唱,或在元宵節或玩臉譜的時間,可以起到火上澆油的感化。
這首歌只有在京胡的配奏下,才會有京曲的韻味。
為了讓孩子更感性地領會歌曲的韻味,可以共同一些京劇的演出身材,來表示這首歌曲,資助孩子明白和更喜好如許的音樂。
內容與請求
學唱歌曲,打仗京劇旋律,對京劇感愛好。
1、京劇錄影vcd。
2、小竹籃多少。
群情:你聽了這首歌,有什么感受?
—提醒孩子感覺京劇。為了讓孩子比力光顯地感覺京劇,先生在演出的時間,應當穿上響應的打扮。
幼兒:這像唱戲一樣的……就像穿上那種紅紅綠綠的衣臉上還弄得花花綠綠的,大花臉的樣子……
群情:京戲和我們平常的唱歌、舞蹈有什么差別?
幼兒:京戲的臉要畫過的……京戲邊唱邊做行動……京戲衣
服都是古代的(也有穿如今的衣服,幼兒手工制作只是很少)……京戲唱起來和
歌紛歧樣的,音要拖得很長的……京戲不是用鋼琴伴奏的,而是用
這種琴伴奏的(這叫京胡)……京戲里的人還會武功的……
1、提著小竹籃,隨著先生邊唱邊舞。
—要是孩子對京歌的歌詞旋律,不太清楚,可以聽鋼琴伴奏的歌曲。然則表示時,還得用京胡來伴奏。
鋼琴伴奏時,孩子猶如唱一樣平常歌曲一樣,然則,京胡伴奏,孩子們天然而然地把嗓子提起,這時,京歌的味道就很濃了,孩子們也為本身的轉變而高興,于是興趣大增。
2、孩子演出,先生配上京劇的鑼鼓節拍。
—這個運動,可以讓孩子在角落進修中繼承把玩,直到可覺得i各人吹奏或伴奏。
運動中,很多孩子對京胡異常感愛好,以是,也可以在先生的引導下,玩一玩京胡。
大班教案安全篇六
1、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記和文字符號感興趣,能理解圖示符號的含義。
2、根據故事結局大膽創編故事情節。并初步嘗試用圖示符號表達。
3、發展想象、推理和大膽表達的能力。
1、結合故事情節的圖片:(圖一)狐貍抬頭看見烏鴉嘴里叼著肉;(圖二)跟情景表演相符的簡筆畫圖;(圖三)狐貍和小烏鴉在一起分享美食。
2、操作圖:分別表示狐貍和烏鴉不同表現的對比圖,上貼角色頭像。
3、用于角色表演的狐貍、烏鴉頭飾各一。
4、事先排練好情景表演(從“日子一天天地過著”到“哈哈!烏鴉你又上當了”)。
一、回憶故事情節,初次感知圖標。
師:小朋友們,你們還記得狐貍和烏鴉第一次見面的故事嗎?
師:那狐貍為騙到肉,對烏鴉說的第一句話是什么?當時烏鴉的反應是怎樣的`?
師:狐貍在問候烏鴉,現在老師用一個簡單的圖標來表示一下(教師在狐貍的頭像旁打上“?”),那烏鴉的反應是怎樣的?
幼:烏鴉沒有回答。
師:對,老師也用一個簡單的圖標來表示一下。(教師在烏鴉頭像旁打上“x”)
師:接著狐貍又是怎么說的?烏鴉的反應呢?你們想用怎么樣的圖標來表示?(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畫相應的圖標或請幼兒畫)
師:第三次狐貍又是怎么說的?烏鴉呢?(在狐貍頭像旁畫上羽毛及音符,在烏鴉頭像旁畫往下的箭頭。)
師:畫上簡單的圖標,故事一看就明白了。在這個故事里你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烏鴉?
二、根據結局創編故事,初步運用圖標。
師:上當受騙的烏鴉心情也不太好。日子就這么一天天地過著。有一天,狐貍又在樹林里逛。一抬頭,他發現了什么?是怎么想的?
師:你覺得狐貍這次還能騙到肉嗎?覺得能的坐這邊,覺得不能的坐那邊。
師:請大家說說理由。
師:看來是各有各的理啊。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么樣的事情呢?請你也給狐貍三次機會,編成一個故事,并用簡單的符號記錄下來,然后講給后面的客人老師聽。看看老師會給你幾顆五星。有信心挑戰嗎?
師:誰愿意到上面與我們分享一下你的精彩故事?
師:老師這兒也有一個故事《狐貍又見烏鴉》(附后),里面講了些什么呢?請看情景表演。
三、接受繼續創編任務,鞏固運用圖標。
師:你想對烏鴉說什么?
師:你們說的都很有道理,其實故事還沒完呢,請看這張圖(出示分享圖)。他們之間又發生了什么事情呢?請大家回去再編一編,并用圖標把它表示出來,講給爸爸媽媽聽。
附故事:《狐貍又見烏鴉》
話說當年小烏鴉被狐貍騙走了肉以后。又生氣又著急。回到家,烏鴉媽媽安慰他說:“孩子,沒關系,我知道你是個孝順的乖孩子。但你要記住,最美的東西不是羽毛,也不是聲音,而是心靈。”“心靈美有什么好處呢?”“心靈美的人會得到真正的快樂。”
日子一天天地過著,有一天,狐貍又在樹林里逛。一抬頭,咦,這不是那只傻得可愛的小烏鴉嗎?哇,還有一塊肉!“嘿嘿。運道真不錯!不過這次不能再用老辦法了,我該想個什么計策再騙到這塊肉呢?”
狐貍眼珠一轉,裝出一副可憐樣兒。說:“我是真心跟您道歉啊!自從騙走了您的肉,鄰居們都把我當壞人,不跟我說話。就連我的孩子也不理我了!我好后悔啊!”說著,流出了眼淚。
小烏鴉聽了,有點兒心軟了。想:我該如何安慰他呢?狐貍一看這一招有點兒管用了,接著說:“親愛的小烏鴉。您要是不原諒我,我就一頭!”說著,狐貍真的向樹跑去。小烏鴉一看著急了,馬上叫道:“不要……”一開口。肉被狐貍接住了。
狐貍哈哈大笑。說:“小烏鴉,你又上當了。”
狐貍剛要張嘴吃肉,小烏鴉急忙說:“別吃,別吃,這塊肉是壞的,我準備拿到很遠的地方扔掉哪!”
“你騙誰啊?你以為別人都像你一樣笨嗎?”狐貍說著。吞下了肉。
不一會兒,狐貍覺得肚子開始痛了起來,而且越來越痛。他抱著肚子在地上打滾:“哎呦,哎呦……”
正在這時,小烏鴉飛回來了。他累得滿頭大汗。說:“這是止疼藥,快點兒把它吃了吧!”
“不吃。不吃!我騙了你的肉。你想害死我!”
“這真的是止疼藥,再不吃。您的肚子會更痛的。”
“你會那么好心嗎?我騙了你的肉。你還來幫我?你是存心來看熱鬧的吧?”狐貍的肚子越來越痛,就昏了過去。
小烏鴉趕緊把藥給狐貍喂下。過了一會兒,狐貍才睜開了眼,他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咦,不痛了!再看看滿頭大汗的小烏鴉,狐貍什么都明白了,他笑著對小烏鴉說:“小烏鴉,你真的很美麗!”
大班教案安全篇七
通過這一活動,幫助幼兒了解小學生活,激發幼兒強烈的入學愿望,并根據小學學習、生活的要求,有目的的培養幼兒的學習習慣和獨立生活的能力。為幼兒做好入學前的心理和物質準備,使其積極的姿態迎接新的生活。
1、感受音樂旋律,感知樂曲aba的結構。
2、能根據音樂的節奏、旋律、速度用相應的動作表現不同的音樂形象。
1、《鉛筆進行曲》教學掛圖、音樂cd(盒帶)。
2、鉛筆、橡皮的頭飾。
3、幼兒學習資源⑥第12頁。
1、教師帶幼兒跟著音樂的節奏,用不同的步伐、動作表現樂曲不同樂段的節奏,初步感知樂曲。
2、播放音樂cd(盒帶),請幼兒完整傾聽音樂,感受音樂樂段和旋律。
3、教師講述音樂故事,引導幼兒分段欣賞,幫助幼兒感知音樂aba的結構。
(1) 前奏部分:有一天,明明睡著了,他做了一個很美麗的夢。
(2) a段部分:鉛筆在紙上歡快的跳舞,畫出各式各樣的圖案和線條。
(3) b段部分:小橡皮出來了,輕輕的將鉛筆的痕跡擦掉。
(4) a段部分:鉛筆盒橡皮在一起快樂的游戲。
(5) 尾聲部分:鐘聲響了,明明醒了,發現鉛筆盒還是好好的躺在書桌上。
4、創設情境,引導幼兒聽音樂游戲,并用相應的動作表現。
(1) 幼兒分角色扮演鉛筆和橡皮,戴相應的頭飾。
(2) 玩法:幼兒根據音樂的旋律,分角色表演。引導幼兒根據音樂的節奏、旋律、速度做動作。
5、出示教學掛圖,播放音樂cd(盒帶),教師隨音樂指圖譜,幼兒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