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專畢業論文5000字篇一
隨著科學技術和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現在正處于社會轉型的新形勢下,前所未有的文化交流和文明碰撞,讓各種社會問題逐漸呈現在大家眼前,而在歷史和現實、傳統和先進、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多種元素交織在一起的背景下,極有可能對大學生的政治信仰、理想抱負以及大學生自身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產生重大的影響。因此,面對新時期下的新形勢,各高校應該重新審視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模式和方法,順應時代的發展,在了解學生實際問題的基礎上,辯證傾聽學生對于教育教學合理的訴求,幫助學生解決所面臨的困難,為社會培養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綜合性人才。
新時期;高校;思政教育;新模式
1、教育管理模式傳統化
在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下,進行高校思政工作的教育者通常會把工作簡單化,過于注重教育所能帶來的近期效果,片面的忽視教育管理長期發展的質量,這就使得思政教育出現了行政化和量化的管理模式。其次,當今社會的經濟發展形態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更加重視眼前的利益,輕視精神世界的高尚情操,阻礙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推進。再者,思政教育是高校管理中較為邊緣的工作,尤其是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高校往往重視教學和科研的成果,對于思政教育管理不可避免的出現疏忽,且缺少科學化的思政教育運行管理機制,未能對思政教育者起到長效激勵的動力。
2、忽視人文關懷的重要性
通常情況下,進行思政教育的教育者們往往以負責人的身份自居,過于強調單邊主義的管理模式,忽視了思政教育工作所應該具備的服務性質;同時,教育者在進行思政工作時更注重的是思政教育的活動形式感,忽略受教育者對于這種形式主義的反感。根據相關資料顯示,接受思政教育的學生更需要的是通過思政教育解決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的問題,而非灌輸式的進行理論教育。
1、新媒體發展的現狀
2、新媒體的優勢和挑戰
一方面新媒體具有交互性、及時性、直接性、便捷性、海量性、共享性、個體化和社群化等眾多特點,能夠通過多種技術手段向用戶提供廣泛的信息,并為信息的傳播打造了一個較為開放的平臺,提升信息傳輸的效率;另一方面,新媒體具有的開放性和虛擬性,使得信息的在迅速傳遞的同時,也讓一些不好的信息,如人性的丑惡和價值觀的扭曲等思想通過新媒體傳播出來。因此,面對新媒體的優勢和挑戰,需要高校在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的情況下,引導學生正確的使用新媒體技術。
1、優化傳統思政教育管理模式
一方面,高校在進行思政教育管理工作時,應該發揮自身引導者的身份,正確的認識大學生的身份和角色,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做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的有為青年,而不是過于理想化;另一方面,利用新媒體技術的手段和方法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的水平,在進行傳統理論化教學的模式上創新教育方法,通過更新教學方式、豐富教材內容,利用新媒體思維和學生進行互動與交流。比如高校思政教育者通過建立學校官方微博,通過新媒體方式與學生進行互動和交流,讓學生在關注思政教育的同時,將思想政治教育更為廣泛的傳播出去。
2、加強思政教育的人性化管理
在新時期的社會形態下,高校思政教育管理模式的改革顯得尤為重要,而想要進行管理模式創新,其中的關鍵就是提升教育者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因此,高校應提高思政教育師資人員的思想道德素質水平,并提高教育者對于新媒體技術的應用水平,進而達到“上行下效”的目的;且在了解新媒體技術的同時,更加了解學生目前的實際情況,接近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增加教育者的親和力,減少學生對于“形式主義”的反感,與學生們一起在新時期下利用新媒體技術傳播優秀的思想文化。
3、構建大學生思政教育獨立平臺
通過新媒體技術建立學校思政教育服務性平臺,學生們可以通過“小號”、匿名等方式在平臺上進行發言,減少學生對于教育的防備心理;同時,選拔優秀教育者為平臺進行服務,盡可能的幫助學生解決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給予他們的更多的關懷,綜合性的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進而潛移默化的讓學生們主動接觸和接受思政教育平臺,了解并掌握思政教育知識。
[1]劉婷婷.高校學生思政教育管理中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參花(下),2013,06:123.
[2]畢璟嫻.基于思政教育模式下高校學生管理水平的提升[j].大眾文藝,2015,18:237.
[3]張小紅,王亞琴,陸和萍.新時期高校教育技術組織機構職能定位研究——兼論“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的融合[j].現代教育技術,2013,12:42-47.
[4]薛斐.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d].濟南大學,2014.
大專畢業論文5000字篇二
1、論文題目:要求準確、簡練、醒目、新穎。
畢業論文的大綱格式范本有哪些?
2、目錄:目錄是論文中主要段落的簡表。
(短論文不必列目錄)
3、提要:是文章主要內容的摘錄,要求短、精、完整。
字數少可幾十字,多不超過三百字為宜。
畢業論文的大綱格式范本有哪些?
4、關鍵詞或主題詞:關鍵詞是從論文的題名、提要和正文中選取出來的,是對表述論文的中心內容有實質意義的詞匯。
關鍵詞是用作機系統標引論文內容特征的詞語,便于信息系統匯集,以供讀者檢索。
每論文一般選取3-8個詞匯作為關鍵詞,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題詞是經過規范化的詞,在確定主題詞時,要對論文進行主題,依照標引和組配規則轉換成主題詞表中的規范詞語。
畢業論文的大綱格式范本有哪些?
5、論文正文:(1)引言:引言又稱前言、序言和導言,用在論文的開頭。
引言要短小精悍、緊扣主題。
2)論文正文:正文是論文的主體,正文應包括論點、論據、論證過程和結論。
主體部分包括以下內容:a.提出-論點;b.分析問題-論據和論證;c.解決問題-論證與步驟;d.結論。
6、一論文的參考文獻是將論文在和寫作中可參考或引證的主要文獻資料,列于論文的末尾。
參考文獻應另起一頁,標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進行。
(1)所列參考文獻應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讀者考證。
大專畢業論文5000字篇三
高迪建筑是世界建筑藝術史上的一朵奇葩,它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個性特征。現代的人們越來越追求服飾品的藝術性、以及注重精神感受,服飾品包裝更承載著時尚、文化、情感的使命。
建筑藝術;服飾包裝設計;文化
服飾品包裝設計在時尚界中掀起了狂熱的浪潮,表現個性的同時,還傳達了著裝者的審美趣味和價值觀,現代人們越來越追求個性服飾品的藝術性以及注重精神感受。消費者喜愛富有文化內涵,以及實用性和裝飾性完美結合的服飾品。完美的服飾品包裝不但滿足消費者以及市場的需求,更承載著時尚、文化、情感的使命。孤僻沉默、衣衫襤褸、成天工作、無浪漫史——這就是19世紀最著名的建筑師,整個巴塞羅那建筑藝術的締造者安東尼高迪伊克爾內特的寫照。高迪建筑是世界建筑藝術史上的一朵奇葩,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個性特征。他的藝術作品已經超越建筑本身,在世人眼里,他是具備驚世才華的“瘋子”,而追求真誠、自然的他說“只有瘋子才會試圖去描繪世界上不存在的東西”。他的藝術是有生命的,是用心把獨特的情感通過形態和裝飾的方式表達在建筑上。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服飾品包裝設計早已跨越民族和國家的界限,眾多的文化元素融合在一起,民族共融現象已擴散到世界的各個角落,在一定程度上高迪藝術的某些特征和服飾品包裝設計的某些元素不謀而合。用新的設計方式,設計思維達到高迪藝術精神服飾品包裝的物質化,下面將其具體的應用分析如下。
所謂重現自然就是追求自然主義,趨勢是不斷平衡人與自然之間的生態關系。高迪堅信建筑是對自然的再現和人類幻想的結合,而不是所謂的憑空幻想,海浪的弧度、海螺的紋路、蜂巢的格致、神話人物的形狀,都是高迪建筑作品中采用的表達思路。他認為,自然界中沒有僵硬的直線,因此,在他的建筑設計中筆直的元素是很少見的,所有的主體基本都是有點傾斜或曲線、弧度天衣無縫融為一體。20世紀90年代,隨著生態技術的發展和消費品觀念的變化,綠色設計以一種新的設計方式發展并流行起來。21世紀服飾品包裝流行主題之一仍然把“回歸自然”之風推到首位。大眾消費者逐漸崇尚自然材料,在造型、色彩、圖案、材質方面追求綠色、健康、自然的傾向。這也必然引導服飾品包裝設計者以人們賴以生存的大自然為靈感來源,表現自然成為服飾品包裝創意的主流。服飾品包裝的設計傾向來自于大自然的語言形式,自然界與生俱來的形態成為主導。現代的人們越來越認可天然產品,在商場中天然服飾以及各種配飾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天然纖維的、麻織的服裝包裝,木質的配飾,動物骨雕刻的裝飾以及草編的包、帽子等都表現出讓美好的多樣生態延續下去的訊息。
任何形式的建筑離不開色彩,所以說色彩是最直接表達建筑心情的方式。我們經常看到建筑的外立面基本是白色、灰色、褐色等單一的顏色,或者是能反映一定光照、或者周圍環境的現代材質。而在高迪的建筑中要用絢麗繽紛來形容它的色彩豐富性。例如,被各種顏色的裝飾點綴的充滿了童話色彩的古埃爾。公園入口處的小樓本身顏色和設計奇特,外墻鑲嵌著白、棕、綠、藍、紅等色的碎海片,頂上有許多小塔和突出物,不由得讓人們聯想到童話故事。心理學家認為人的第一感覺就是視覺,而對世界影響最大的就是色彩。無論古代還是現代,色彩在審美中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現代社會中色彩心理反應的研究已不局限為少數心理學家、藝術家的范圍,隨著商品競爭的發展,它也越來越受到服飾設計界人士的關注。服飾品包裝的色彩經歷了單調到多元大眾化、到強調個性、強調創意與眾不同的風格。隨著人們對服飾的關注和投入,人們求異求新的心理需求是服飾品包裝多元設計的必然趨勢。這種多元首先出現在大膽的用色方面,在任何時候都感受到色彩帶給我們的視覺沖擊力。
高迪以建筑為載體,將本民族的文化予以傳承。他出生于加泰羅民亞小城,他的建筑作品體現了濃厚的加泰羅民亞民族意識。巴特羅公寓是以加泰羅民亞地區的古老神話為背景而創作的。故事講述的是一位美麗的公主被惡龍囚禁在古堡中,英雄圣喬治和惡龍展開搏斗,最終殺死了惡龍,解救了公主。巴特羅之家便是以圣喬治和惡龍的故事為背景的屋頂及正立面,上釉的波狀鱗片瓷磚如惡龍背部使得刺在龍脊上的十字架格外耀眼。而屋子的外觀,則以受難者的骨頭為裝飾增添了童話故事般的氛圍。所以說,高迪的建筑具有他獨特的設計語言,描寫著本民族的文化與精神。服飾品設計要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它的包裝不能一味的模仿,而是要做具有本土化和民族性的設計,用自己的語言符號傳遞信息的設計。服飾品包裝的本土化并不僅僅是傳統文化元素的重復使用,而是隨著人們的需求和市場的發展不斷注入新的元素。服飾品包裝本土化設計符合不同的民族,需要民族識別、民族認同的情感要求,是各民族表現于不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每一地區的文化氛圍不同,那么其中的消費群體的消費心理也是有差異的,消費者在選擇時會因地方文化特性的影響而帶有一定的傾向性。在歐美國家和日本,為了占領市場,他們已經形成具有民族特色和本土化氣息的多個設計中心,他們把民族精神的內涵、審美情趣同現代服飾包裝的設計理念相融合,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飾品包裝風格。同樣,中國的服飾品包裝設計師正背負起宣揚中國傳統文化的社會責任,作為中國服飾文化的守護者和繼承者,netiger始終秉承“貫通古今”的設計理念,致力于復興中國的服飾文化。中國國際時裝周nettg,主題為“華宋”的2013夏季高級定制華服發布會,它的包裝設計延續了“貫通古今”的品牌精神,將宋代淡雅高貴、簡潔婉約的服飾文化與輕盈通透、色彩柔和2013年國際流行趨勢精妙結合,展示了中國高貴的華服品質和服飾工藝所傳承的文化內涵。高迪建筑藝術的獨特魅力,不僅融匯在人們的思想里,包含在設計領域的發展中,其對于服飾包裝領域也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服飾包裝的設計與高迪建筑藝術審美特征相結合,既符合現代人們獨特的需求,又體現了服飾的文化藝術性。高迪建筑藝術豐富了各界藝術設計的文化底蘊,為人類的精神文明建設留下了一筆寶貴的財富。
[1]陳志華著.外國建筑史.河北美術出版社,2010.
[2]華梅著.中國服裝史.中國紡織出版社,2007.
[3]王受之著.世界現代建筑史.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9.
[4]高山,袁金龍著.服飾品設計藝術.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