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愚公移山辯論賽正方稿子篇一
今天,我方觀點是愚公應該搬家。 理由如下
第一點,是從原著中總結出來的。眾所周知,《愚公移山》出于《列子湯問》,它的前篇是“淮南的橘到了淮北就變成了枳”,它的后篇是“夸父追日”,很顯然,原著是要通過這三篇寓言告訴我們,做事不能違背自然規律,不能一味蠻干。愚公的精神可嘉,但做法不可取。
第二點,是從現實生活中總結出來的。現代社會是追求效率的時代,需要的是便捷而明確的方法和思路處理事件。我方所說的搬家,并不是逃避,而是要選擇一個適當的方式來使我們解決困難事半功倍。
在今天快節奏的社會生活中,我們只有運用搬家這種便捷高效的方式,才能更輕松,不至于活得那么累。
山不轉,水要轉,水不轉了,人要轉,面臨如此兩座大山,毫無疑問,愚公應該搬家。
二辯:從歷史角度
面對困難,就像是一場戰斗。而搬家也就是迂回。換一種角度,從另一方面來更有效地解決問題。長征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并不是對方辯友所說的逃避,而是另辟蹊徑的去解決問題,恰恰,如同搬家一樣,他很好的解決了困難而且奠定了成功的基礎。而反過來看,對方一再強調著直面困難,難道只有像愚公一樣,硬碰硬的拼才叫做“直面”嗎?同樣,這里也有很好的例子。也是在戰斗中,王明、博右的錯誤思想直接導致了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而他們提出的思想恰恰就是硬碰硬,他們就是鉆入了“死移山”的牛角尖里。不會靈活,不會迂回,只有死路一條!難道如山的史實還不足以說明一切嗎?
三辯:拉入現代社會
我放再一次聲明,我們所說的搬家并不是在逃避困難,而是用另一種迂回的方式來解決問題。一味的埋了頭,扎根于移山,則就是在思想上鉆入了牛角尖,畢竟解決問題不只有一種方法。從另一方面,移山是需要消耗的,它浪費了人力、物力,但利用這些我們卻可以做許多其他的事。而且用種笨拙的方式消耗的時間也會可想而之,于是很有可能在困難還沒有解決,就已經失敗了,或出現更多困難,這惡性循環難道是對方辯友所希望看到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