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吧,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讀后感書寫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樣才能寫一篇優秀的讀后感呢?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些優秀的讀后感范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麥田里的守望者讀后感600字篇一
主人公霍爾頓在被學校開除,于室友打架,獨自在外流浪等多方的因素下萌生了一個當麥田的守望者的想法。或許所有正處于青春期的孩子都想遠離這個假模假式的世界,守在一塊麥田里,守護著那些玩耍中的尚還純真無邪的孩子。或許,霍爾頓所說的“懸崖”就是大人的世界。霍爾頓不愿純潔的孩子墮落成所謂的“大人”。
而讓我們想遠離大人的,是大人們的假模假式,是大人們掛在嘴邊的客套話。童年期的我們太小,成年期的我們以“腐爛”,只有現在的我們最清醒。我們能看清這個世界的骯臟,我們不愿染上那些污穢。我們只想找一塊凈土,一塊沒有陋習,沒有大人,只有純真的孩子的凈土。
可也許這凈土并不存在,大人們以污染了整個世界。于是,我們只得開始反抗,努力保持自己心靈的凈土。當大人們要我們對丑的事物說恭維話時,我們說出事實;當大人要我們學習他的假模假式,并將其稱為“禮貌”時,我們仍直言不諱。于是大人們說我們叛逆,于是便多了許許多多“別人家的孩子”。
他們威逼利誘,直到我們妥協,任他們將我們改造成一個個“家人”,還美名其曰:“為你好!”。
我們好像不可能戰勝大人,改變在他們心中早已根深蒂固地虛偽。而且,我們似乎也無法堅持到底,工作上不會拍幾句馬屁,就沒法討老板歡心;交際上,不會幾句客套話,注定要被排擠……總之,不虛假就沒法在社會上混!
大人們正是靠著這些理由,“名正言順”地在我們剛學會說話的時候,就要我們對所有人,哪怕是討厭的人也要笑臉相迎,用最甜的聲音打招呼,還得稱之為叔叔或阿姨。還要求我們在客人來的時候一動不動地坐著,這樣父母就會聽到客人的恭維話:“你家孩子好乖哦!一定是你們教育的好!”父母這是就會忍住滿心的竊喜,佯裝滿不在乎的來一句:“哪里哪里,一般般啦!”然后與客人“呵呵”的客套半天。哎,人性虛偽哦!
這奉承話估計是針對人們愛慕虛榮的特點而產生的。不論在什么場合,說給什么人聽,被夸的人都會紅光滿面,笑的朵花似得。也不想想別人說的是真是假,心里又打著什么主意。一夸就忘形,人的致命弱點!
在我看來,人似乎在某些方面還不如狗。狗愛憎分明,喜歡,它就會沖你搖尾;厭惡,它就會沖你吼叫。而人呢,總是口是心非。哪怕厭惡,也要為了利益去討好。那滿臉堆笑的模樣實在讓人作嘔!
放棄那些假模假式吧,大人們!對于這個世界,孩子們看的比你們清楚多。去做孩子吧,做純潔的孩子。孩子的世界里沒有勾心斗角,沒有為利益而不顧一切。你們不必討好誰,孩子不需要那些恭維;你們不必拘束言行,生怕得罪人,孩子是世界上最寬容的的人。
讓孩子凈化你們的心靈,洗去世間的骯臟。讓孩子擦亮你們的眼,去看這世間尚存的美麗。
一起去做孩子吧,做充滿童真的孩子,還世界一片凈土!
麥田里的守望者讀后感600字篇二
每一個人都有一段無法忘卻的歲月,太多的敏感、偏執、荒唐、頹廢、甜蜜與歡樂,使日子變得寂寞又溫暖。站在一望無際的碧綠色麥田中,我想起了一個曾經的壞孩子。
——霍爾頓。
我有段時間總是那么煩躁,會因父母一句話而暴跳如雷,會因朋友的一個動作而傷心欲絕。后來我漸漸明白,那段時光,叫做青春。霍爾頓就是在那個時候突然闖進我的世界。他剪一個干凈的水兵發型,卻滿頭褐色亂發,邪邪的樣子,有些迷人。
霍爾頓讀書的地方叫潘西,一個私立的貴族學校。在這之前他還上過艾爾敦·希爾斯學校。那兒有一個非常勢力的校長名叫哈斯先生。到了星期天,哈斯先生見到開了汽車來接孩子的家長就跑來跑去和他們握手,要是學生的父母穿的粗俗又樸素,那老哈斯就只和他們握一下手,然后假惺惺一笑,接著就和別的父母去講話。青春的日子里,快樂和痛苦很容易被放大,刺激著我們敏感的神經,我們總是會因為這點或那點而不滿或憤怒。霍爾頓受不了這樣的環境,于是選擇了逃離,戴著自己的獵人帽拎著行李想要去往西部。
在臨走前,他想要再見見自己的妹妹菲苾。于是托人送去一張便條,約在博物館旁邊。過了好一會兒,菲苾終于來了,她拖著霍爾頓在胡敦讀書時用的舊箱子裝滿了行李決心與哥哥一同離開。霍爾頓沒辦法,只好放棄了去西部。青春就是這樣,充滿了叛逆霸道卻一心想要離開,最后在種種的牽絆下放棄了目的。
文中有一段讓人印象深刻的話:“一個不成熟男子的標志是他愿意為某種事業英勇地死去,一個成熟男子的標志是他愿意為誒某種事業卑賤地活著。”我們可能很難相信這句話出自一個老師之口,但的的確確是這樣,那時候學校里的老師大部分都是勢力的偽君子,他們認為為了茍延殘喘地活著不惜一切的人是成熟的,為了某種精神或理想的人是可笑的。就連孩子們讀書,也是為了日后能買輛凱迪拉克之類的東西。霍爾頓曾經同妹妹說,他想要當個麥田里的守望者,守護一群小孩子。相信也有很多人擁有過類似的理想,只是那個理想太過遙遠,來不及努力就已經長大。長大意味著放棄,放棄掉有過的美好理想,成為所謂的“成熟男人”,為了某種事業卑賤地活著。這是種痛苦的生活方式,但絕大多數人會為了生活背叛心靈。
最后霍爾頓生了場大病進了醫院,至于后來的事,無人知曉。于是留在書中的霍爾頓再也沒有長大,我想他依然是那個天真的,單純的“壞”孩子。
成長似乎是個永恒的話題,有時候,懵懂的我們選擇把自己的不滿和內心的小叛逆藏匿于心中;有時候,為了迎合社會,我們學會了偽裝,學會了恭維,學會了欺騙,學會了送給別人一個個假笑;有時候,為了追逐名利,我們麻痹了自己的內心,封鎖住心中真實的想法,用一份份赤裸裸的假模假式包裹自己,竭盡全力不讓真實的內心顯露于外。我們越是這樣做,越是會發現——其實別人都在這么做。
我們生活的這個國度,這個時代正處于巨大的變革之中,一切都在日新月異的發展。從某種意義上說,這與50年代的美國確實有些相象。社會不斷進步,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在發生變化,很多人開始迷茫,消沉,他們逐漸遺忘自己的理想,沒有了最初的熱情,開始向往平庸。酒吧、卡拉ok、棋牌室開始人流如潮,網吧、游戲機房中學生不斷,所謂新新人類瘋狂地迷戀上了、等……
天啊!我們是一群生活在新時代的新生力量,自然已經習慣了困惑和煩惱,但是我們應該集中精神看準我們的前方,我們的路,我們應該是一群有理想有抱負的人,從小我們就對自己的未來充滿憧憬,想當科學家、醫生、護士、老師……假如霍爾頓沒有他純潔的理想,那他就會墮落到底,是他的理想讓他活下來。難道我們年輕人就該讓生活變得如此混沌?是的,理想是人的指路明燈,它帶著人走向未來,走向光明,我們的人生才剛剛開始,縱然生活讓我們這代人有些迷惘和彷徨,但一切不過是暫時的,不就都會過去,我們現在最需要的,就是我們的理想。
是的,有理想就有希望,希望就在明天,明天會更美好!把握好自己的生活吧!
麥田里的守望者讀后感600字篇三
《麥田里的守望者》成名已久,我卻今天才看完。比起我的晚還有人都沒有辦法讀完呢。真是能理解,這樣一本啰啰嗦嗦、沒有情節的書,讀完是需要十分的耐心的。
還好,最近我在挑戰自己,耐心暫時戰勝了反感和放棄。我看完了最后一個標點。
十四五歲的少年,用叛逆、厭惡、拒絕鄙夷的看待身邊的世界,他吸煙、喝酒、想找女人、逃學,總之這個年齡里不進監獄的壞事他都干了,理所當然的壞脾氣如潮水一樣蔓延。聽著他嘴里、心里嘟嘟囔囔的發牢騷,感覺他的世界太灰暗了,他真頹廢。可跳出書外,他的世界真是單純:討厭幾個同學,考試不及格、想著去做所有大人做的事情、虛妄的幻想未來。誰都經歷過,形式不同罷了。
他是那么的可愛,評價他的哥哥、思念他的弟弟、寵愛他的妹妹、擔心歇斯底里的媽媽……尤其是他和妹妹在一起,能看出他是個好哥哥,和所有的哥哥一樣,心疼、溺愛、縱容著這個親人,把弟弟的那一份也給了她。
對家人好的壞人不是個徹底的壞蛋,更何況他還是個孩子。
這本書的出名應該是寫出了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內心的迷茫。我已近不惑之年,從這本書里收貨的是怎樣正確的對待這個年齡段的孩子。
麥田里的守望者讀后感600字篇四
“不管怎樣,我老是在想象,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塊麥田里做游戲……我的職務就是在那里守望……我只想當一個麥田里的守望者……”——霍爾頓
在這個暑假,我讀了《麥田里的守望者》這本書。它講了一個叫霍爾頓的高中生由于在學校多門功課不及格而第五次被學校開除后如何在父母不知道的情況下在街上閑逛了三天的事情。
霍爾頓認為,把人或世界看得太透徹往往就不會幸福,一切都要看得恰到好處,才不會為了這個世界難受。
霍爾頓是人們眼中典型的壞孩子。他成績很差,幾乎沒有人喜歡他。他也討厭自己身處的這個世界。他討厭虛偽的人和偽君子,不想和他們同流合污可是卻又不敢得罪他們而不得不和他們交往。他討厭看無聊的狗血電影,可由不得不在自己沒事干時看它們打發時間。他看不慣這個世界,沒有交心的朋友,所以他感到非常苦悶與無助,所有的心事全都埋在自己心里。他太過善良又太耿直了,導致自己無法融入這個社會,看了以后真想為他哭一場。
為了不讓室友自卑,把自己的真皮箱子藏起來;為了不讓酒吧里一個彈鋼琴的人難過,他稱贊他鋼琴彈得很好;被人欺負以后想象著如何把那個人狠狠地揍了一頓;對于他喜歡的姑娘,非常用心地喜歡。這些都是作者對于霍爾頓的心理的細節描寫,把一個青少年的感情寫得那么真實與細膩。
霍爾頓是一個很典型的青春期的孩子的代表,從書中可以很輕易地看出他與父母之間的隔閡。父母希望他可以像他的哥哥優秀,那么出人頭地,可是他卻想成為一個麥田里的守望者,抓住那些在懸崖邊奔跑的孩子們。大人們認為他是一個小混混。但我覺得霍爾頓還是很聰明的,一個畢竟只有十幾歲大的孩子已經擁有了相對來說比較成熟的思想了,而且還可以基本摸清社會的本質。
這本書是我讀過的為數不多的能把人物描寫得那么真實,刻畫得那么成功的。我想作者可能已經把自己融入到了這個人物中去。我花了整整一個月才看完,因為這么好的一本書,我怕很快看完,余生都會很空虛。于是我慢慢地看看,戰戰兢兢地看。其實我相信很多人都會曾經產生過類似于霍爾頓的念頭,做一個守望者之類的。我們的心中都有一個霍爾頓,正在悄悄和我們說著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