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jīng)的人生經(jīng)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想勞動篇一
去年暑假,父母都在外面工作。我一個人在家里,十分無聊。突然我的腦子里閃過一個念頭:父母在外面那么辛苦,可我在家里卻當起了無所事事的小公主。今天,我就要勞動一翻,收拾自己的小房間。為父母分擔點家務。
來到房間里,我發(fā)現(xiàn)小房間亂七八糟,都無法用言語表達。
第一場戰(zhàn)役:讓房間里的東西物歸原處,各就各位。我走到書桌前,把書放到書柜里;把桌上的筆放到筆袋里;把模型放到抽屜里……書桌收拾完畢,開始收拾沙發(fā)了。首先我把沙發(fā)上臟的衣服放到了衛(wèi)生間,然后我又把白似雪的沙發(fā)罩套在沙發(fā)上,最后我把上面帶史努比圖案的墊子放到沙發(fā)上。沙發(fā)收拾完畢,開始收拾床了。我把床上的毛絨玩具排成一排……
第二場戰(zhàn)役:擦房間的家具和玻璃。我先拿一塊干凈的濕抹布把書桌從頭到尾擦了一遍之后又開始擦小衣柜,小衣柜平時最愛干凈了,所以要滿足她的心愿,給她打扮得干干凈凈……啊,終于擦完了!嘿窗戶就像籠罩了一層霧一樣看不清楚外面的風景。我一定要把她擦干凈。之后我拿來一張報紙平均分成32份,用水把它蘸的半干半濕,擦了起來。不知過去了多長時間終于擦完了。玻璃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fā)光。第二場戰(zhàn)役結束。
第三場戰(zhàn)役:給小房間裝飾:我先把媽媽從花店里買來的栩栩如生的假花插在一個漂亮的花瓶里,擺在了書桌上。然后把媽媽從超市里買來的上面帶有桃心圖案的床單鋪在了床上。拿出了幾張漂亮的圖畫粘在了墻上。拿出了拉條拉花,分別裝飾在柜上,鏡子上,門上……。第三場戰(zhàn)役結束。我看著自己用勞動換來的結果,心里美滋滋的。
通過這次收拾小房間這件事,我知道了父母的辛苦,更知道了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認真,才能做好。不是嗎?
我想勞動篇二
家務,兩個字對于大家來說并不陌生的字眼,再平凡不過了。可是,平凡又平凡的家務,卻在我的腦海中,成為一滴永遠不會被蒸發(fā)的海水,永遠在我的記憶海洋中漂蕩。
這個暑假最大的收獲就是終于為家人做了一次家務,在家我極少做家務,自已的衣服也很少洗,甚至還讓父母為我端茶倒水,心里總是過意不去,總想為他們做點事。可是她們不愿意,我也猶豫,導致我很少做家務。她們總像公主一樣慣著我,雖然我明白這樣不好,但有更多時間做自已的事,也就開始逃避,可這次家務并沒有使我浪費時間,反而使我懂得了許多,并讓我暗暗下定了一個決心……
8月15日,下午吃完飯本來要去看書的,我忽然看到媽媽端著碗和盤子,略跎的腰和疲倦的樣子,心里不知是何滋味,勇氣和親情使我邁出腳跑到廚房。“媽,我來刷!”我信心十足地說,其實心里已滿是心疼,媽媽每天操勞,上班工作,回了家也不得清閑,真為她抱不平。
“不用了,你去學習吧!”媽媽疲倦地說。
“媽,關心家人比學習更重要。您去歇一會兒,不就刷個碗嗎?耽誤不了多久”我著急又懇切地說。
“讓她歷練歷練吧!”爸爸在一旁幫腔,媽媽只好答應,她真的很累了。我拿起碗,打開水龍頭,用洗碗布將碗盤刷洗干凈。頓時,清涼的水,潔凈的盤和在一旁休息并對我露出欣慰笑容的媽媽讓我更有信心,更堅定了自已的決心。可不幸將至,我不慎將盤子打碎,洗碗池里滿是碎片。我心里慌了,爸爸媽媽跑過來,先檢查了有沒有受傷,隨后將碎片扔掉,我很自責,可他們沒有絲毫責怪,反而是鼓勵和安慰。
頓時,我心生暖意,終于明白了,家庭是一個人避風的港灣,在這個港灣里,沒有人會深究過錯,她們只會為你的成績驕傲,進步而欣慰,家人是最溫暖的依靠。
我一定要多做家務,為家人而做家務。
難忘這次家務。
我想勞動篇三
高爾基說過“勞動是世界上一切歡樂和一切美好事物的源泉。”而在暴風雨后的早晨,我明白了它的含義……
早晨,天空一望無際的蔚藍,只有絲絲縷縷猶如游絲般的云朵在天空中游蕩,早已看不出暴風雨的痕跡。我踏出門檻,狼狽的院子映入眼簾,濕漉漉的樹葉兒一片片,一叢叢,一堆堆的散落四處,爛泥隨處可見。看了真叫人心煩。
我皺著眉往屋里走,就見婆婆提著一桶水,拿著大掃把出來,我好奇地問:“婆婆,你這是干嘛?”
婆婆把水桶放下,緊握著掃把,輕輕地揮動著,掃把在地上摩挲著,“沙沙沙”的輕響著。“掃地嘍,打掃干凈,等會你伯伯他們回來看著也舒服些嘛。”婆婆不緊不慢地回答。
我不禁又掃視一眼這一片狼藉的院子,唏噓一聲,道:“這么臟,垃圾這么多,掃得干凈嗎?他們看著舒服又能怎樣?”
“掃總是掃得干凈的嘛。”婆婆不停地揮動著掃把,掃了又拿水沖一沖,略有深意的又說,“看著舒服,他們大概會高興點,更愿回來唄。”
是嗎,會有什么不一樣?我有些不明白。但看見婆婆一把年紀,掃得那么辛苦,心里難受,便拿起掃把幫著婆婆一起掃。
太陽很耀眼,散發(fā)著熱氣,一邊打掃,一邊頂著烈日叫人渾身不舒服。趴在地面的爛泥、樹葉兒又格外頑固,任你如何賣力的清理它們,也絲毫不動,不得不彎腰,去撿起,臟兮兮的讓人惱怒。
但見婆婆在一邊堅持著,就忍過去。
在堅持下,我們終于迎來了院子的整潔明朗,就連林子里的小路也被婆婆清理得煥然一新。
不一會,伯伯他們便來了,走過清新干凈的小路,他們笑語盈盈,見了婆婆遞過水果,和婆婆聊得不亦樂乎,映著頭頂湛藍藍的天空,一片歡樂,祥和與美滿的景象。
世界,因為千千萬萬的勞動著而美麗,充滿希望。回憶起那日藍天下的美滿,我漸漸明白:勞動讓我們身邊洋溢起歡聲笑語,勞動也是我們樸實的寫照,是我們對生活的期盼與熱愛。
我想勞動篇四
生活多像一顆怪味豆,有感動的酸澀,有母愛的甜蜜,有失敗的痛苦,嘗起來滋味頗多。最令我難忘的,還是勞動的艱辛。
那是五年級的一次軍訓,軍官帶我們?nèi)ヒ黄鑸@,要我們采一些鮮茶。我們一路小跑,來到山腳,遠遠便能望到茶園,茶樹一排一排,像立隊的哨兵,一個挨著一個,密密的。一叢叢茶樹修剪的很整齊,猶如一塊塊綠色的積木,讓我有一種想跑過去抱住它的沖動。我們對著這一顆顆綠寶石發(fā)呆了,不知道什么才是茶葉,軍官隨手摘了片葉子,指著葉片說:“我們要采的,是一個芽頭,帶兩片葉子的。”于是,我們拿著各自的飯盒開始了采茶之旅。
我們在茶園里穿行,瞧瞧這,看看那,大家象蜜蜂采蜜那樣在每個地方“點”一下,很長時間過去了,那“芽頭”像和我們捉迷藏似的,不知藏那里去了,到是,不少的小飛蟲時不時的飛到你的身上,還有那可怕的蜘蛛嗖的掛在你眼前。有的同學因為穿的少,身上已經(jīng)叮了幾個包,當然我也不例外,癢癢的,渾身不舒服,好幾個女生還尖叫起來。我們哪有心思采茶,不知過了多久,也沒采到幾片,都急壞了。找到軍官,結果采來的大多是枝條,不少同學一股腦全倒了,真浪費。軍官還告訴我們,看到芽要用手掐才好。
芽頭很難找,芽兒都頑皮的躲在一大堆綠里,要仔細找,也許之前已被人采過,芽真的很少很少,看到芽,也不能直接掐下,要看看有沒有被蟲子咬過。一些同學采不到就濫竽充數(shù)。我找了好久,耐著性子,才掐了幾十片,掐得我手都紅了。
還要進入繁忙的挑茶階段,我把一些不好的從飯盒中扔掉,挑來挑去,也只剩下十幾片了。環(huán)顧同學,有的飯盒里裝得滿滿的,有的幾乎一片也沒有。不知怎么制成了茶葉,晚上,軍官開了品茶會。只有坐在前排的同學能品到茶,我們后排的就沒喝的了。我多想能嘗一口自己采的茶呀,哪怕只是舌尖上沾點茶的清香,這是我半天辛勞最想得到的回報呀!
可我嘗到了,真正嘗到了,勞前勞后的人們,他們勞動的艱辛。
我想勞動篇五
勞動可以磨練意志,陶冶情操,亦可以增進友誼,實現(xiàn)自我價值。
初三上學期,學校組織我們到北京實踐活動教育基地體驗野炊,這可不是一頓普通的午餐,從洗碗切菜到生活做飯都需要我們獨立完成。
我們小組快速完成了分工。兩個同學生火,兩個同學做飯,其余的同學負責洗碗切菜,我們說干就干,一切都進行的井井有條。可是對于從未切過菜的我來說,這項任務卻難于上青天。
我拿起刀手足無措的看著西紅柿,心中卻慌得像小鹿亂撞。這可是我第1次切菜,怎么切?我先將西紅柿切成兩半,每一半都躺在案板上。可接下來,不管無怎么擺弄,西紅柿都像一個頑皮的孩子,總是滑走。同學們笑嘻嘻的說:“把西紅柿扣在班上,拿著刀往下切就行。”“我切的不好。”我怯生生的說。“沒事兒,”同學們打趣道,“能吃就行。”聽了同學們的鼓勵,我大著膽子切了一刀,再切一刀……西紅柿被分成一小塊一小塊。紅彤彤的,水汪汪的果肉露出來,像綻放的花朵盛開在我的心中。我越干越起勁兒,不知不覺中我已沉浸其中。每切一刀都像切太空沙一樣絲滑柔軟。刀敲擊案板的“鐺鐺”聲像一首富有節(jié)奏感的樂曲,在我心中鋪展開,令我心曠神怡。我終于感受到了自己在團隊中的價值,再也不是初來乍到時的,無所事事。看著忙碌的同學們,我不禁會心一笑,他們的鼓勵與不嫌棄,才讓我有機會實現(xiàn)價值。
伴隨著同學們的歡呼聲和掌聲,飯菜出鍋了這一盤盤菜凝聚著我們的汗水與心血。正是因為如此,同學們吃的酣暢淋漓,每一盤菜都被瘋搶著光盤。大家一邊吃還一邊夸贊,“這菜太香了,菜切的好,料調(diào)的也妙。”說著大家不由得哈哈笑起來。大家一邊吃一邊聊,三口并作兩口往嘴里送,吃的滿頭大汗,笑的肆無忌憚。這就是勞動后收獲的喜悅吧,每個同學都發(fā)揮了自己的價值,也都被其他同學溫暖的包圍著。我想,也許這就是這次活動的意義吧。
我說勞動最光榮,因為勞動讓我們實現(xiàn)自我價值,勞動將我們的心連在一起。
我想勞動篇六
魯迅先生說過:“偉大的成績與辛勤的勞動總是成正比例的,付出的勞動越多,創(chuàng)造的幸福就越多。”這次下鄉(xiāng)活動更是讓我深刻地體驗了勞動的含義。
勞動是人類幸福的源泉。中華民族更是秉承這一理念,從半坡聚落、河姆渡,到夏商周文化,再到先秦兩漢元明清,一項項成果無不向我們昭示勞動創(chuàng)造幸福之一理念。大家都知道魯濱遜,他獨自一人來到荒島,一頑強的勞動與信心,戰(zhàn)勝了自然,戰(zhàn)勝了自己,成功地成為了小島霸主;李時珍不畏艱辛,拔山涉水,走遍大半個中國,終成《本草綱目》;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民艱苦奮斗,建設小康,使我國屹立于世界強國之林……這一個個例子無不昭示勞動的含義。
雖說我從小生活在農(nóng)村,但由于家里地不多,而且地理種了果樹,我很少有機會下地干活。這次學校組織了下鄉(xiāng)活動,讓我得到了真正的鍛煉。
我們幾人來到地里,田地里金黃的麥田,間套著果樹,棵棵桃杏張開笑臉迎接我們,路兩旁挺拔的楊樹衛(wèi)士守護者水渠。美景盡收眼底,一次又一次地沖擊著我的心靈。我們的目的地是一片閃耀地,大約有七八畝吧,翠綠的山藥蔓蜿蜒在竹竿架上,生機盎然呼之欲出。這美景不是大自然創(chuàng)造的,而是人們勞動的結果。我的心在這份美中也漸漸活躍,平常在學校里只是枯燥的學習,沒有在意身邊的景色,今天才發(fā)現(xiàn)原來身邊有這么多美,看城市中潔凈的柏油馬路將我們的城市切割成一幅幅美麗的圖畫,一幢幢高樓就是畫面上的點綴,街道上休閑地人們就是一幅幅流動的畫面,大路上車水馬龍構成了一道道流暢的線條……這一幅幅活躍的畫面給了我前所未有的美的享受,我的思緒徜徉在這美的海洋,深深的感動,我更喜歡這種生活的美,它的樸素更讓我折服,更能讓人貼近生活、感受生活。我贊嘆這種美,更明白了:勞動不僅創(chuàng)造了幸福,更創(chuàng)造了美。
開始干活后,我們才真正發(fā)現(xiàn)了勞動者的幸福。隨著太陽越升愈高,我們都有了一絲懈怠,但看到叔叔阿姨們都干勁十足我們便強硬著頭皮撐下去,直到收工,回頭看到我們今天的成果,心頭涌上點點甜意。晚飯時向村中老人交談,才發(fā)現(xiàn)勞動的幸福真正在那田間地頭,看著自己的莊稼收獲,這是一種滿足,更是一種幸福,是物質(zhì)與欲望縱橫的城市所缺少的。所謂勞動的幸福,就是能偶衣食安康,能夠在勞動之余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能夠在閑暇時的到那些許的慰藉,這便是勞動者的幸福。使我們在城市中得不到的那滿足。
天地有大美,唯勞動之美永存!天地有大幸福,唯勞動為真!